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香港剧中国香港2009

主演:刘松仁,周海媚,马国明,田蕊妮,汤盈盈

导演:黄伟声

 剧照

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1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2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3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4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5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6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13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14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15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16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17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18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19蔡锷与小凤仙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时值袁世凯(罗乐林 饰)当政,都督蔡锷(刘松仁 饰)不满他的昏庸无能,想要起义推翻他的统治。为了隐藏声息,蔡锷假装接近青楼名妓小凤仙(周海媚 饰),希望自己沉迷于欢场之中的模样能够令袁世凯放松警惕。   然而袁世凯生性多疑,早就开始怀疑蔡锷动机不纯,于是派出了参谋长莫逆天(林嘉华 饰)潜伏在他的身边,同时控制了蔡锷的妻子白思婷(田蕊妮 饰)作为手中的筹码。实际上,小凤仙早已经爱上了刚正不阿的蔡锷,愿意为他付出一切,无奈蔡锷对她的热情和爱护全是假象。士官(马国明 饰)很快就发现了这一切,他深爱着小凤仙,希望能够带着她远走高飞。

 长篇影评

 1 ) 不幸周郎竟短命---谈谈TVB的蔡锷与小凤仙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看到這副對聯,對中國近代史有些許熟悉的人都會想到蔡鍔與小鳳仙。這是蔡松坡葬禮上小鳳仙托人送來的其中一副挽聯,以周瑜喻蔡鍔,自比紅拂女。傳聞此對聯爲王血痕所代撰。其實這對聯是與之前蔡鍔贈小鳳仙的一對聯相呼應的,不過這事很少書有提及。當年小鳳仙妝閣不事華麗而愛好天然,每遇文人墨客必會訪而乞留題以致房中翰墨堆積,而最喜歡的就是蔡松坡所贈的對聯 [不信紅顏終薄命,古來俠女出風塵] 雖不甚工整,卻道出了小鳳仙的心聲。
 
    看了幾集TVB的 [蔡鍔與小鳳仙] 除了對第一集第一節有所喜愛外,其他實在拍得不知所謂。
    先談比較好的開塲,鏡頭由滿臉皺紋的張覺非(即小鳳仙,但不知爲何片中稱其爲陳婆婆)雙手顫抖做針線活開始,之後收音機中傳出關於蔡鍔與小鳳仙的故事,主持人在讀當年小鳳仙的另一副挽聯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
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美人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在讀這首詩的過程中,老婆婆臉上泛著淚光,腦裡不斷閃出當年故人英姿,清歌曼舞。然後一片桃花飄下,飄回到幾十年前。彈指間時間消去。這種以某種事物爲線索倒敍開頭的方式雖已泛用。但衹要構思得巧妙,亦能百看不厭,使人動情。電影[魂斷藍橋]中的幸運符如是,而此處以桃花連接時空就顯得文雅古典。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曾有句:
 
今年落花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爲薪,更聞桑田變滄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以花歎紅顏易逝,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偏愛的主題。在此處倒敍就好像讀完陸游的[沈園],再回頭讀兩首[釵頭鳳]。將更易明白那種夢斷香消的感覺。
 
沈園
 
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棉。
此身行作稽山土 獨吊遺跡一泫然。
 
 
      開頭除了此處倒敍較好外,另外一段也不錯,蔡鍔得知袁召其入京,畫面一轉轉入蔡幫妻修理梳妝檯,幫兒子修理單車,盡顯英雄柔情,當蔡說要上京時,蔡夫人沒多說,微笑著說,我幫你執行李。然後畫面一轉,到了晚上,一大隊軍隊包圍蔡府,用鎗指頭,以死勸諫蔡鍔不要北上,蔡鍔義正言辭,勸退部下。頓覺豪氣萬丈。一轉過頭來,見妻子一雙淚眼望著自己,刹時雙變得英雄氣短。這一來一回幾回合剛柔並濟確爲出色。之後火車上,蔡孤身一人,想起前途兇險未卜,打開車廂門,夫人站在門外。(這橋段蕭若元在[公子多情]後邊亦用過,制造意外驚喜。)挺感人。
 
    這劇精彩的就是前邊這幾鐘的戲,之後的就實在是拍得不知所謂。
 
      竊以爲拍歷史劇,不同於拍小說,首先非虛構的人物性格要尊重史實,並以此爲基礎發揮,不能離題萬丈,而對於劇情可以在歷史事件或傳聞的基礎上加以創作。亦可自行創出劇情但也應不離當時曆史條件。但TVB的編劇眞是[天才],性格亂改,劇性生安白造。小鳳仙變成港女小鳳仙 ‘巴喳潑辣’,六不總理段祺瑞天天去妓院尋花問柳。北洋三傑,本來龍虎狗各有其性格特徵,但現在三人站左一起,你永遠分不清誰是誰,劇中他們三個就像三胞胎,一句話三人講。
我舉幾例荒謬之處。
 
一、 小鳳仙出塲之前,是兩食客的對話,一位說:“哎,我等左三個月都未見到鳳仙姑娘”。另一們說:“你算好咯,我等左一年都衹係見到距個影”。之後呢,小鳳仙出塲之後,不是在雲吉班大廳喫瓜子走來走去就是出行走購物(十足港女),何來難見一臉。
 
二、 看了前邊四集,小鳳仙外出六次,其中四次遇到蔡鍔,剩下兩次是買東西遇到蔡夫人。
 
三、 蔡鍔來北京是求安表忠,可是來到北京後卻處處拿彩,鬥智鬥勇處處占人上風。當街議論袁之不足,看來袁的特務是聾的,袁世凱有老人癡呆的。
 
四、 原來以前的人都是一夫一妻制的,衹愛一個人,衹生一小孩。
 
五、 第一集開頭,話馮國璋鎮守江蘇,原來鎮守江蘇,可住在北京,而且北洋三傑可以天天圍著袁打轉的。還蠢到被人當扯線公仔利用,這就跟大陸拍的抗日片,日本鬼子個個都去踩地雷一樣。
 
六、 看到第四集,有兩條感情線,一是蔡鍔與小鳳仙,一是莫菁兒和余任國,我說說 這兩對情侶是怎樣認識的,首先蔡和鳳仙,起因是鳳仙對蔡鍔誤解以爲蔡是走狗,還拿酒潑蔡,之後發現蔡其實是好人慢慢喜歡上蔡。 我再說說莫和余怎樣認識,起因是莫誤解余是壞人,還打了余一頓,之後發覺余是好人,慢慢喜歡上余。看!編劇是不是天才。
 
七、 編劇天才之處還不在此,建軍校,又可以起用當年學警雄心的情節,換個角色,換個背景,不換劇情,又是一部新戲。
 
     其中還有諸多細節之處。如果熟悉一點曆史的人都會呲之以鼻,就不列舉了。
 
     還是那句,請尊重曆史人物性格或曆史事件再加以改篇。
 
     舉個例,如當蔡鍔在車廂中與夫人憶述少年時往事之時,劇中講係由於蔡夫人在飯菜裡放了安眠藥,使蔡錯過那革命起義而撿回一命。實際上當時是,蔡鍔被老師派去送信,而錯過。編劇何不改一下,改成當時老師派蔡去送信,并叫他順便送自己女兒(即現在的蔡夫人)回鄉下,而蔡夫人知此次革命很大可能失敗,不願其冒險,在菜中下藥。這樣又不會多多少鏡頭,但是又能與曆史事實結合,使觀衆看了都記得有送信一事。
 
又或者小鳳仙出塲時可以改得好笑點又讓人易記住鳳仙性格。
 
在小鳳仙門外不遠處的一張桌,坐著兩位穿褂的食客。
 
食客一:“哎,我來吉雲班等左三個月都未見到小鳳仙一臉。”
 
食客二:“你还不算惨,我来了一年,都只是见过一次小鳳仙的背影。小鳳仙素有俠名,一般人不輕易接見的。”
 
這時,一年輕男子在鳳仙門口走過,鳳仙房房門‘呯’的一聲打開,一隻手伸出,年輕男‘啊’一聲驚叫,被拖入房內。門隨即關上。
 
廳上一丫環偷笑著說:“嘻,鳳仙姑娘又忍不住了。”
 
門外兩食客相對愕然。
 
過了半個時辰,年輕男子頭髮淩亂,邊整理著衣服,面有愧色的對房內鳳仙說道:“鳳仙小姐,小生才疏學淺,力有不逮,还望小姐见谅。”
 
两食客更是惊讶,把年轻男子拉过来。食客一道:“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年轻男子道:“小生陶,名捷”
 
食客二道:“哦,原来就是胭脂胡同有名的风流才子陶先生,失敬失敬。请问陶先生一件事,刚才,陶生进去都已有大半个时辰了,何以还说力有不逮呢,难道鳳仙姑娘,真的那么饥渴?”
 
陶先生道:“都怪我,进去準備了半小时,才弄好。”
 
食客一满脸疑惑低声道:“半小時才準備好,莫非先生有什麽難言之忍。”
 
陶先生道:“說來慚愧,因鳳仙姑娘有一僻好。”
 
“僻好?”
 
陶:“是的,鳳仙姑娘,有一僻好,遇到文人必會留而乞題,小弟不才,卻騙得一風流才子稱號,鳳仙姑娘知我到了雲吉班,故拉我入房,設宴邀我題詩,小弟才疏學淺,絞盡腦汁,抓腮挖耳,準備了半個時辰才勉強湊得一首。深感慚愧,因此向鳳仙姑娘說力有不逮,望其見諒。”
 
两食客道:“哦,原来如此,侠妓小鳳仙果然名不虛傳。”
 
這幾句編得雖不甚好,但比起原來電視那段自問會更容易使人記住小鳳仙性格特點。亦尊重了人物性格。
 
若非如此,
生安白造,教壞細路。志雲放屁,無線當戲!
 
看了這些劇集,香港人的曆史常識又怎會進步。
 
最後提一下,劇中參謀長莫逆天,和余警長,都是虛構的人物,曆史上並無其人,不過莫的原型接近阮忠樞。而余警长性格有点像雷震春。這編劇功力不足處在於大量壓縮人物。使到故事失去了張力,大家可以看看高陽寫的小鳳仙,全書六百多面,直接小鳳仙的就一半多點,但對各方面勢力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描寫,背景的烘托使得劇情張力十足且精彩萬分。

 2 ) 你这样的一个曾经沧海。

好吧。
我承认自己是有那么一点奇怪。
身边的人对我如此喜欢一个六十岁的男子很有些不可理喻。
那些岁月的痕迹在这个人身上、脸上呈现。
原谅我对成熟的光辉无以言表的膜拜。
这样的男子。
啧啧。
人格方面满足我所有的幻想。

 
蔡公与张凤云的这段历史好像被TVB篡改的有点离谱了。
就只当做乱世的一段情爱来看吧。
英雄配名妓。
历史轮流转。
秦淮河紫禁城。
这样的故事何其多。
可我偏偏居然被这么一个的故事感染了。

 
曾经拥有。
真的这样令人感慨么。
把一个人永远的永远的记在心上。
就算这个人永远不再相见。
一段短暂的相处时光竟可以弥补一生的缺憾么。
难以想见。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
韦丛去世的同年就娶妾。
这样一句诗。
刚开始读的时候很喜欢。
知道来龙去脉后无奈得很。
再深刻的感情又哪里敌得过荷尔蒙的起灭。
 

罢了罢了。
这样的男子。
权且观瞻。

 3 ) 蔡锷与小凤仙:萍水情缘,桃花颜色

TVB的历史剧,向来是不严谨的。因其戏说的特质,引来非议不少。
看TVB的历史剧,不能用史实去处处对比,因为结果必定索然无味。TVB更注重的是剧情跌不跌宕,人性丰不丰富,再加上特别了解观众喜新厌旧的心态,所以故事梗概不变,细节却会全然颠覆。
从这点来说,TVB的剧集,确实只是聊以娱乐。他们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即使是历史题材,依旧会在剧首标示“本故事纯属虚构”。
抛得开这一点,也就能够平心静气地看下去了。

蔡锷与小凤仙,是耳熟能详的乱世传奇。清末民初的动荡背景,英雄美人的萍水情缘,至今想起,依旧引人唏嘘。
他是手握重兵、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为解救苍生、振兴民族殚精竭虑。奈何乱世之中,人心各异。有能力担任国家元首的人,同时也是善变难测的野心家。
那时的中国受外强瓜分觊觎,国土沦丧、积弱已久。多少肝胆男儿四方奔走、登高疾呼,纵使抛头颅洒热血,只希望能够唤起国人苏醒振作的热潮,共同抵御外侮,恢复国家主权。
蔡锷将军,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
而她,只是陕西巷云吉班的一名青楼女子。自小身世飘零,最终沦落风尘,每天过着迎来送往的卖笑生涯。如果没有遇见蔡锷,最好的结局或许就是从良嫁人,觅得一个终身依靠。
幸而她遇见了他。那时蔡锷为袁世凯猜忌,被软禁在北京城投闲置散,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拳拳报国之情被迫潜藏心底,只好时时寻觅出逃的时机。那时的他表面装作不问政事、流连风月,却只有她慧眼识英雄,看出了他外似欢娱、实则郁结的心事。
她久处风尘,虽然年纪不大,却拥有洞察人心的智慧和圆融处事的手段。她以自己卑微的身份和有限的力量,最终成功地帮助蔡锷掩人耳目,逃出生天。使他得以回到云南,重新举事。
他与她分别之时,曾约定成功之后必定与她重聚。二人都不知,此行却是诀别。倒袁起义获得成功,而他却因积劳成疾,终于不治。
她最后等到的,是他的死讯。
 
以上,是我们所熟知的史实。但在这部剧集里,故事并非是这样发展的。
撇开失实这一点来说,这部剧集的优点在于开篇出人意料,中段节奏紧凑。蔡锷与小凤仙的初识,她以为他不过是那种嚣张跋扈的无良军官,而他巧借她的敌意来应对诡谲的政治风波。她是直率爽朗的性情女子,虽然身份卑微,却不愿屈从;而他是见识过人的孤胆英雄,豪气柔情相错并存,节持自守、独挡一面。
日本偷袭青岛是全剧最令人赞赏的一段。那时蔡锷身陷受贿丑闻、腹背受敌,但国难当前,他不计较个人荣辱,用尽一切办法想阻止这场浩劫的发生。而私心甚重的袁世凯却一意孤行,终致山东沦陷。事后为补救,他又假意为蔡锷洗脱罪名并委以重任。
蔡锷在台上发表的那番慷慨演讲,是对国土沦丧的痛心疾首,是对袁世凯的厉声指责,更是对麻木人心的警醒激励。
这段激昂铿锵的话语,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如果故事最后回归史实,让小凤仙最终襄助蔡锷逃出生天,而二人从此天各一方未能再见,那么这个故事足够让人回味。最让人费解的是,不知编剧为何要安排二人逃亡计划失败,最终在乱军中突围而出。而且大约编剧过于同情二人的遭遇,还一厢情愿地增加了逃亡途中温馨相守、真情流露的片段和最后小凤仙赶到日本见蔡锷最后一面的情节。
这样的改编,不但在情节上极度不合理,更直接削弱了这个故事的传奇性,震撼力大幅下降,是为败笔。
编剧其实应该更加清楚,在大事面前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根本是在磨灭英雄气概。而越是在世事难料的残酷天意下,缱绻柔情才会愈加荡气回肠!
这样的结局,实在遗憾。

再说回演员来。
开始是很不习惯的。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蔡锷将军是英年早逝,初时的小凤仙不过二八年华。而刘松仁和周海媚都已人到中年,怎样看都差距甚远。
幸而两人演技精湛,渐渐的,也就把观众带入了戏。
刘松仁演出了蔡锷的英雄气概、乱世豪情,演出了他的忍辱负重、冷静决断,也演出了他内心深重的矛盾与痛苦。周海媚则演出了小凤仙的直爽任性、深明大义,也演出了这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心底深处的脆弱与不舍。
最值得赞叹的是刘松仁的敬业。当中有一段戏,是讲思婷在检察院怒掴蔡锷,左右开弓一连打了十二个耳光。这十二个耳光,个个货真价实,刘松仁不避不让,全部硬生生地受了下来。
周海媚的小凤仙,前段风情万种,后段朴实无华。无论她保养得有多好,还是得承认岁月不饶人。但后来洗净铅华之后,素衣素颜的眉目如画,仿似又回到了她容色动人的年轻时代。
蔡锷的元配夫人白思婷为了丈夫的事业,也同样隐忍包容,她的牺牲,其实丝毫不亚于小凤仙。田蕊妮演来自然而然,端庄贤淑流露在一举一动之间,深情与容让则潜藏在眼神里,这样的女子着实让人心疼。
林嘉华演愚忠的莫逆天。还记得他在《少年四大名捕》里饰演的那个满腔正气、智计过人的诸葛正我,他很适合这种隐藏机锋、冷静稳重的角色,心似深潭,正邪难辨。不过据说拍摄83射雕的时候,他也是郭靖的候选之一,倒是让我颇为好奇。
马国明饰演余任国这个一腔热血、嫉恶如仇的青年,将耿直与忠诚演绎得恰到好处。不过剧本所限,这个角色发挥余地不大。倒是刘江饰演的父亲余轩龙,出场时是个飞扬跋扈的警察总长,后来更将趋炎附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霸道,在于恃强凌弱,在于蛮横无理。他强迫儿子弃文从军,一旦不顺从心意就拔枪相向。但在最后,莫逆天亲手打死自己的女儿后迁怒于任国,找到余轩龙报仇。他重伤垂死之际,任国为连累了父亲痛哭失声,他却笑着赞赏儿子有胆量跟袁世凯对着干,是个真汉子。

剧集的开头和结尾,都以桃花瓣作为串联。开篇是年老的小凤仙,听见收音机里叙述蔡锷与自己的故事,百感交集。结尾是漫天桃花纷飞里,蔡锷与小凤仙双手相握,相扶相携走向远方……
这部剧,吸引人的其实依旧是那段乱世传奇。“从来侠女出风尘”,他赞赏的是她的蕙质丹心、爽朗性情;“早知李靖是英雄”,她心许的是他的慷慨豪情、侠义肝胆。桃花是爱情的颜色,鲜艳如新。两人的情缘,因乱世而结,也因乱世而散,悲伤无奈却恒久隽永。
据说在蔡锷的追悼会上,小凤仙送上了一幅挽联,这对联概括了两人一生的深情与遗憾,让人慨叹。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4 ) 喜欢周海媚

为了看周海媚才看的这部剧,真的很喜欢海媚噢,好漂漂的,哎,可以男主就有点小不满,虽然他是大牌演员嘛,不过实在是不适合和海媚演情戏,啊,最后他们kiss的时候实在觉得看不下去啊,怎么都不像的呀!应该找个年轻帅气的嘛。

 5 ) 《蔡鍔與小鳳仙》——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

       辦隨著小鳳仙的一曲《傷愛一生》,民國初年,小鳳仙與蔡鍔這段被世人津津樂道的亂世情緣以濃墨重彩畫卷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故事淒美哀婉,人物愛恨糾結……
    萬裏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
    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美人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一件毛衣,一碗面,一聲陳婆婆,一段耐人尋味的收音機對白,一行無法抑制的清淚,她黯然神傷,凝眸不語,繁華如夢總無憑,人間何處問多情,當世俗的風將繁華吹散,梅花瓣飄落,抹不去的,是她留在心底裏的痕跡……
    是的,於她 “從來俠女出風塵”,於他“早知李靖是英雄”,亂世使他們邂逅,惺惺相吸;亂世使他們分離,悲傷無奈卻恒久雋永。
    她伶牙俐齒,她不為五斗米折腰,她不畏權貴,她不會出賣自己的姐妹,很難將眼前這個生得明豔、嫵媚嬌憨之態的女子跟名動京城的頭牌花魁小鳳仙聯繫在一起。如她這樣一個長於煙花之地的女子,定然早已學會了圓滑世故,如她這樣一個蕙質蘭心的女子,定然懂得在這亂世之秋的生存之道——得罪權貴著實是最愚蠢的行為。
    在戰火紛飛、軍閥混戰的大時代裏,在紙醉金迷的煙雲中,歡場女子縱使如亂世飄萍,她卻絲毫沒有沉淪其中,她高傲,她堅強,甚至有些任性而為,她讓我驚歎,驚歎於她過人的膽識,驚歎於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驚歎於她對於民族、國家、道義的執著。小鳳仙,她雖是風塵女子,但俠骨柔腸,她千嬌百媚的人生經歷卻給我們創造了另一段傳奇。
    繁華背後總是透著另一種空虛,人前幾多歡笑,人後幾多愁,嘗邊世態炎涼,看遍人生百態的歡場女子更是深知個中滋味,她渴望遇到知音,她渴望有人愛,她渴望有人疼,她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家,她親手為自己做了一身紅色蘇繡嫁衣裳,期許憧憬著自己幸福的將來。
    初見面時,他是淺薄庸俗,做盡風流姿態,她賞他一杯潑面冷酒,縱使他聲名顯赫,縱使她出自歡場,他依舊不入她眼。
    她何其有幸,山東之行,經歷過生死與共的青島淪陷,他站在臺上慷慨激昂,她看到了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那個他,他觸動了她的心裏的那根弦,於是她認為英雄,美人纏綿悱惻,自是千古美談,她放低自己曲意承歡,玫瑰縱會枯萎也願栽,無止境的等與待不放開,咄咄逼人;他步步退讓,終究只當她做塵埃,“我們萍水相逢,除此之外,應該有什麼感覺?”,到頭來只落得個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我們是兩種人,如果沒有亂世,便不會有我們的故事,她何其清醒,卻依舊沉迷其中。
    他有賢妻佳兒,志在家國,滿目瘡痍的河山,民族的興亡於他已是太沉重,歡場上的逢場作戲於他怎可當真。
    局勢的緊張,帝制的復辟,使他飽償了壯志難酬的苦悶,處處掣肘的無奈,卻為她打開了另一扇窗,常常想鳳仙真的很傻,如他這般冰雪聰明的女子,明知他對她無情,卻甘願被他利用了一次又一次,陪他演完一場又一場的戲,縱使千夫所指,眾叛親離,身心俱疲,她依然如飛蛾撲火般義無反顧,她不曾想過擁有他,只為能夠跟他面對面相處,哪怕只是一天,情到深處無怨憂。
    維護共和,智鬥袁世凱,這些本來不應該是一個弱女子所應承但的重任,因為這是他的理想,這是他的生平的志願,她愛他,她明白他高遠的民族境界。
    送君千里,終需一別,逃亡路上短暫的幸福,沒有讓她衝昏頭腦,他終究不是她一個人的,他是為國家而生的,他有更偉大的歷史使命——解救四萬萬水深火熱中中國人,縱然千分不舍,萬分不願,她不允許自己自私,不讓自己成為他的負累,小兒女私情不應該對他有所牽絆,她要幫他回雲南成就他的偉業,成全他的心願,不要他將來後悔。
    她選擇在自己最幸福的時候帶著美好的回憶離開,她把這個日後牽絆她一生,讓她回味一生的男人推開,她步步不舍,他自然明白留給他那離別的書信中飽含了多少深情。將來會補償給你,他唯一給過她的承諾,但她沒有想到這一別竟是一生。
    蔡鍔終於回到了雲南,回到了屬於他的故土,回到了期盼他回歸的妻兒身邊,他要為中國人而戰,也為她而戰,他不會讓她白白犧牲……
    北伐戰爭勝利了,袁世凱被打到了,帝制被推翻了,共和終於實現了,他完成了他的志願,當繁華落盡,她回歸平淡,與麗媚過起了簡簡單單的日子,她在等他,堅守著他曾經給過的承諾。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認識你讓我取次花叢懶回顧,是何等值得。人生得一所愛,夫複何求。你在我生命中的出現,足夠我回味一生。今生緣分未了,期待來生再續。他終究沒有見到她最後一面,天人永隔,她終究將他深藏在心中,陷入一生的等待,無論是十年,二十年,還是一百年,期待著與他相聚的一天……
    有人說這劇是演義的,我自然知道這其中杜撰的部分的存在,蔡鍔與鳳仙之間是否真的存在這場厚重而熱烈的情愛,後人很難細說,在英雄眼裏,他的事業永遠大於美人,作為善良的人,作為同為女子的我情願相信如螢幕上所演繹的那樣,蔡鍔真的對鳳仙動過真情,有過愛,蔡鍔最後那個迷離眷戀的眼神是對她的不舍,那行不易覺察的清淚是為她而流。否則,我情緣它只是一個溫婉動人的故事,像我所看到的結局那樣,有一天,在桃花紛飛裏,他們扶手相協,雙手緊握,走向遠方,走向幸福……
    話外音了,這部劇中最讓我驚奇的是見識到了鳳仙和思婷這兩個女子,鳳仙的俠骨柔情,思婷的隱忍大度,兩個同樣深愛蔡鍔的女子最後坦誠而談的話語讓我著實感動,足以一再回味,對於他們是那種比喜歡多一點敬佩,比敬佩多一點疼惜的情感,有賢妻如此,有美眷如此,夫複何求,曾經擁有這樣兩個女子的愛,蔡鍔一生是多麼的幸運。劉松仁不愧為戲骨,儘管年齡與蔡鍔相差很大,但舉手投足間的氣場和軍人所擁有的魄力,戲劇人物所應有的張力,他一點不缺,這種魅力是幾十年的歷練和閱歷中得到的禮物,縱觀當今TVB, 是30歲左右的小字輩男演員所沒有的。海味,人生最好的幾十年的事業起起伏伏,情場跌跌宕宕,小鳳仙這種愛恨情仇的糾結恐怕只有同樣歷盡滄桑敢愛敢恨的她才能把握得到位,傾情演繹,完美闡釋!思婷,端莊嫺熟、大方得體,田蕊妮作了最好的詮釋。
    總之,一部好劇,看後回味悠長!

    上文已经在百度和时光网个人同名博客登出。

 6 ) 还是知音好

跟1981年的电影《知音》相比,还是知音好。 刘松仁的蔡锷少了份书卷气,更多了几分政客味道,大抵与TVB擅长谋略商战有关。蔡锷本身是湖南人,身材中等又因长期患喉疾而显瘦削,因此刘松仁在外形上接近的,可惜多了一副眼镜---蔡锷本身是不戴眼镜的。 王心刚的蔡锷形神兼备,玉树临风,儒雅稳重。一身便衣出场,对小凤仙琴韵温和提点,并演示了一曲不疾不徐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即刻将蔡锷放眼千秋,宽广温和的一代名将风范展示在观众眼前,而小凤仙嘲讽的回答也将其桀骜不驯,蔑视权贵,略通政事的人物性格表露无遗。这也成为她与蔡锷将军日后沟通的思想基础。 周海媚的小凤仙泼辣有余,温婉不足。常常令人质疑其名妓的头衔,即便小凤仙本身也只能算八大胡同二流角色,可年方17的妙龄女子在烟花之地讨生活,难道仅靠泼辣?还只针对蔡锷泼辣。费解了些!然而后来的痴情,却又一味温软。 张瑜的小凤仙相比较更贴近角色。如雪中红梅,一身傲骨却不失娇艳。谈吐得体,周旋有度,敢爱敢恨,真正才是让蔡锷倾心的红颜知己。而其协助蔡锷逃出袁世凯的监视回到云南的义举更是令天下人对这位奇女子刮目相看! 最重要的是小凤仙与蔡锷其实并无太多纠葛,《知音》中蔡锷对小凤仙的若即若离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而在TVB中则多次将“利用”二字挂在嘴边的小凤仙就不够看了。 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凯的扮演者。电影版由英若诚出任,外形上是非常相似的,而TVB的演员是罗乐林,在《楚汉骄雄》里饰演范增,虽然外形上不如英若诚,可是表演上却毫不逊色,甚至更加符合袁世凯这个老奸巨猾的野心家角色! 总的感觉,还是《知音》好!

 短评

看了个片头感叹刘松仁真的越老越有气质了。看过一半了,蔡锷实在是一个无奈的英雄,和很多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有心救国,无力回天。

9分钟前
  • 坐等1900
  • 推荐

其实早在2009年读初一上学期就看过这部电视剧,断断续续重温这部电视剧,就感觉和这个时代脱节了.可以说这部电视剧还是不够北方化,即使你加上北方配音也是不合适,因为没有太多的时代动荡感,所以就给了这部电视剧三星但是,尽管可能是改编,但其樱花与儿女私情与蔡锷在军权与爱情之间的取舍,作出的平衡,缔造了平衡甚至浪漫的结局,使得自己原谅了前面所有无稽的剧情,因为就最后那AE合成的真人CG,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足够划上完美的句号.我觉得这部电视剧播出那年就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但是这部电视剧却多多少少说军阀与艺妓之间的知心儿女之情.却又是人之常情的,是好是坏还是见仁见智了,反正都2019年了,也别纠结太多了,细细品味就好了.

12分钟前
  • Graphics
  • 力荐

跳着看个大结局就当我看过这部剧了吧

17分钟前
  • silence
  • 较差

任国仔好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ㄒoㄒ)/~~

22分钟前
  • JEWISH
  • 还行

真的只是还行,题材未免也太土了

24分钟前
  • 清波水鉴
  • 还行

很好看 美中不足是剪短了 少了很多若拍出来会更出彩的戏 本来挺好的阵容和主旋律题材 港人编剧还是没宏观意识大国胸怀呀

26分钟前
  • 香水瓶
  • 推荐

老戏骨好看

27分钟前
  • 溜溜球
  • 力荐

刘松仁演蔡锷真有味道,小凤仙选周海媚很无语

28分钟前
  • 某C
  • 推荐

都是梅老板最后那句解读虞姬说的好!

30分钟前
  • 斋少瑕
  • 还行

爱就是简单的付出~刘松仁演技不用说,周海媚还是蛮好看的么..

33分钟前
  • Kelly郡主
  • 还行

英雄戏,还是喜欢英雄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36分钟前
  • 栀子英
  • 推荐

记得看了10分钟就放弃了。。。好吧。。。当我没看过。。。我入不了民国剧

41分钟前
  • 一只小小吴
  • 很差

我連做夢都夢到類似的劇情.哈.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42分钟前
  • hiuchun
  • 力荐

um....其实冇认真睇..

47分钟前
  • 林亞珍
  • 还行

蔡锷与小凤仙实在有点老了,不过姜还是老的辣,一帮老演员的演技还是不错的

48分钟前
  • @花皮球@
  • 还行

現在才弄清楚這段歷史 蔡鍔和小鳳仙可以千古留名了。

51分钟前
  • Yome
  • 推荐

剧情真的很烂,就冲着刘松仁看了一半。还是以前刘晓庆的版本好看。

53分钟前
  • Yama
  • 较差

刘松仁除了身高问题真是完美啊

58分钟前
  • 小龙虾灭霸
  • 推荐

2010.1.6半夜看完,止不住的泪水,奇怪自己竟然会为这部中途差点放弃的旧戏而落泪,第19集完全就是蔡锷与小凤仙的婚纱mv,蒲公英总比烂俗偶像剧里的薰衣草要可爱多了。凤仙那种有点傻气的暴露方法,和那一声“走啊”……我只能说,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爱过大叔

1小时前
  • xx@百年孤独
  • 还行

差一点点我就看完了~~但是放弃了~~也不是不好看~~额·~无解~

1小时前
  • luluaidicky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