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强人

香港剧中国香港2019

主演:郭晋安,马国明,唐诗咏,李佳芯,何广沛,张曦雯,姜大卫,蒋志光,冯盈盈,韦家雄

导演:伍冠桢

 剧照

白色强人 剧照 NO.1白色强人 剧照 NO.2白色强人 剧照 NO.3白色强人 剧照 NO.4白色强人 剧照 NO.5白色强人 剧照 NO.6白色强人 剧照 NO.13白色强人 剧照 NO.14白色强人 剧照 NO.15白色强人 剧照 NO.16白色强人 剧照 NO.17白色强人 剧照 NO.18白色强人 剧照 NO.19白色强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6 20:44

详细剧情

故事描述香港医疗改革事在必行,破格的改革方案是将公营医院私有化,上市集资维持营运,公营医院龙头“明成北医院”成为改革的试点。副院长兼脑神经外科主管医生杨逸滔(郭晋安饰)部署五年,计划将明成北打造成一间集资超过百亿的医疗王国,更觊觎成为最高话事人!心胸肺外科主管医生唐明(马国明饰)与逸滔理念大相径庭,前妻苏怡(唐诗咏饰)被卷入他们漩涡里,成为角力的磨心。三人本着捍卫病人生命,将人命置于医疗制度之上的理念,唐明与徒弟潘怀德(何广沛饰)并肩作战,却被院长吕仲学(姜大卫饰)拉进抗衡医改的权力游戏。逸滔、唐明与急症室医生苏怡、心胸肺科医生程洛雯(李佳芯饰)、脑神经外科医生吕霭宁(张曦雯饰)等,一群身穿白袍的强者,他们的对手不只是疾病,还有人性贪婪和利欲熏心……

 长篇影评

 1 ) TVB王牌阵容来了,预定年度最佳港剧!

前两天,一部新出的港剧口碑炸了。

一句话概括,它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评分最高的港剧——

白色强人

这是一部难得的“纯港剧”

之所以用“纯”来形容,是因为此剧并非近几年流行的香港+大陆合拍剧。

其主创团队都来自TVB,并且堪称当前TVB的王牌阵容。

目前在豆瓣评分8.7,算是非常不错的分数。

对于经常看港剧的人来说,你一定能在这部剧中看到不少熟脸——

男主角郭晋安,曾凭借《憨夫成龙》、《阿旺新传》、《忠奸人》三度拿下“视帝”奖项。

这部《白色强人》也将成为他离开TVB的告别作。

《忠奸人》剧照

另一个男主角马国明,虽然屡次与“视帝”无缘。

但是他也出演了《降魔的》、《心理追凶》、《铁马寻桥》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并多次获得“最受欢迎电视男角色”奖项。

《降魔的》剧照

这“双男主”的卡司,绝对堪称豪华。

让人惊喜的是,这剧的“双女主”也非常能打——

唐诗咏,前年凭借《不懂撒娇的女人》拿下“视后”。

《不懂撒娇的女人》剧照

李佳芯,去年凭借《BB来了》喜提视后。

《BB来了》

光是这“双男主+双女主”的设定,就非常吸引人了。

此外,剧中还有姜大卫、蒋志光、韦家雄等实力配角,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姜大卫

说起来,医疗剧一向是TVB最擅长的题材之一。

此前,它家也拍出过《妙手仁心》、《仁心解码》、《On Call 36小时》等经典医疗剧。

但,为什么这一部却口碑爆棚,甚至评分能超越先前的几部作品?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剧的矛盾更加尖锐,它围绕着一个近年来的热门议题展开——

医疗改革。

第一集中,就直接把这一矛盾呈现了出来。

在一次医发局的内务会议上,关于是否要实行医疗改革的议题,又一次被提了出来。

之所以用“又”,是因为在这之前,已经召开了12次咨询会议。

可惜每一次的结果都相同——以多数人的反对而结束。

但这一次却不一样,会议结束前,明成北医院的副院长、脑神经外科主管YT杨逸涛(郭晋安 饰)站了出来。

他表示,目前仅仅依靠政府补贴来维持公营医院的运行,是完全不够的。

只有实行医疗改革,将公营医院私有化并且上市集资,才能实现医疗行业的长久发展。

YT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动摇了不少人心。

但是,有一个人却表示了强烈反对——明成北医院的院长吕仲学(姜大卫 饰)。

很显然,吕院长是YT所代表的的改革派的最大阻力。

而这一次会议的结果,也以吕院长的胜利而告终。

吕仲学和YT,分别是香港最好的公营医院明成北的正副院长。

他俩明面上是同事关系,但私下却因站在不同的立场而彼此敌对。

但是,《白色强人》的一大高级之处就在于,它一改传统港剧人物非黑即白的设定。

YT和吕仲学虽然有明争暗斗,但却难以用忠角和奸角来定义任何一方。

先来说说YT,看似想要推翻吕院长,将明成北打造成价值百亿的医疗王国。

而他为了推进医疗改革的实行,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首先,他利用自己的高超医术,威胁其中一个妻子患病的议员。

想要我帮你的妻子动手术?可以,你得在下次医疗改革的会议上投赞成票。

否则,就随便派一个经验不足的大夫来开刀。

其次,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让一家知名媒体向吕院长发难。

在一次电视节目录制中,主持人将YT事先准备好的犀利问题通通抛出,把吕院长问得哑口无言。

最后,他还一个个去收买议员的人心,甚至不惜放狠话来威胁。

总归就是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明里暗里,YT为了推进医疗改革使了不少伎俩。

但是,你就能通过这些行为来把他判断为“坏人”吗?

事实并非如此,每到关键时刻,YT总是救人于危难。

比如刚才说到那位妻子患病的议员,他不愿受YT威胁,仍然拒绝投赞成票。

到了手术前的最后一刻,YT选择妥协,决定亲自为他的妻子做手术。

同样,吕院长这个人也不能单纯用“好人”或“坏人”来形容。

他之所以反对医疗改革,有一个原因在于他认为目前提出的改革方案并不完善。

在改革之后,普通人更难进入公营医院就医,所耗费的成本也更高。

仅凭他的这一出发点,就能判断吕院长是“好人”吗?

并非如此。

在和YT的多次博弈中,他都以病人的性命为筹码,威胁YT服软。

都说“医者仁心”,可身为院长的吕仲学却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讽刺。

可以说,《白色强人》中的主要矛盾双方都亦正亦邪,也使得这部剧光在角色设定上就高人一头。

其实除了他俩之外,剧中的不少角色都不能被单纯地贴上某一标签。

明成北心胸肺科的副顾问医生程洛雯(李佳芯 饰),聪慧过人,也颇具天赋。

但是,她也在默默盘算着升职大计,甚至为了能上位而撰写虚假报告。

还有和程洛雯同在心胸肺科的医生何炳光(韦家雄 饰),医术高超。

但当他面临是非时,却一向选择明哲保身,生怕背上黑锅。

这正是这部剧的高明之处:把观众以为被脸谱化的人物,在剧情推进中变得多面和立体化。

不仅增加了剧集的可看性,同时将职场权斗上升到对人性复杂的剖析,在深度上也让人寻味。

除此之外,剧中还多次抛出一个问题:

身为医生,到底是遵守医疗程序重要,还是救人性命重要?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叫唐明(马国明 饰),他是一个著名的心胸肺外科医生。

为了让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存活,他曾在手术中不顾上级规定,为此人做了心脏移植手术。

事后,这个病人多了半年的时间在家人身边。

而唐明却因为违反程序,被医发局聆讯并停职。

其实,这不是唐明第一次被聆讯了。

在他从业的13年来,一共被聆讯5次。

但是,每到下一次碰到人命关天的事情,他仍然会将病人的生命放在程序之前。

唐明做错了吗?似乎不能这么说。

那么遵守程序是错吗?好像更不能这么下定论。

这种关于程序与人情的博弈,正是《白色强人》另一大高明之处。

对比以往的香港医疗剧,《白色强人》在反传统上可以说做到了巅峰。

在人物设定上,它并没有做出“非黑即白”的刻画。

在关于医疗的种种议题上,它也并为做出“非对即错”的论断。

它所做的,就是真实地呈现当前香港医疗亟待改革的现状,揭露医疗体制里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仅凭这种真实,就值得五星预定。

正如此剧的监制罗永贤所说:

“这部剧‘太不TVB’,减少了很多传统的爱情戏。它呈现的是医护人员救急扶危的热血,以及在勾心斗角之下,不同人所秉承的不同职业信念。”

从目前的剧集看下来,唐明加入明成北,是吕院长在幕后促成。

而这一用人决定,势必触及了YT这一方的利益。

这两大男主接下来将如何斗智斗勇,让非常让人期待。

另一方面,唐明取代了程洛雯梦寐以求的主管位置,必然会引发波澜。

一直以人美心善状态示人的苏怡(唐诗咏 饰),难道真的没有一点私心吗?

这两个女主接下来的走向,也让人充满猜测。

如果你是一个港剧迷,这部新出的医疗剧绝对值得一看。

最后,不得不代表正在追剧的人说一句:跪求千万不要烂尾啊!

*本文作者:张不才

 2 ) 一切以欲望为赌注而孤注一掷的人,都不会成为赢家

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有戏栏目

《白色强人》是TVB拍的一部医疗剧,只有25集,在影视剧注水成风的今天,算是一股清流。它在制作上虽然和《实习医生格蕾》《白色巨塔》这样的医疗经典剧还存在差距,但已经是近年来难得的佳作。

它讲诉了香港一家公立医院“明成北”里的明争暗斗。和以往港产医疗剧不同的一点在于:它表面讲的是医疗,内核却是政治和人心。“权力容易令人腐化”这句话老生常谈,但在医疗剧的设置里,将医生日常和政治生活结合,这在香港和内地都是不多见的。

《白色强人》海报

在剧中,香港正在酝酿着医疗改革,从政界到医疗界上上下下都关心着改革方案,而“明成北”作为香港公立医院龙头,自然是改革的第一试点。围绕着改革,医院内部意见分化。姜大卫饰演的院长吕仲学反对公立医院私有化,郭晋安饰演的副院长兼脑神经外科主管医生杨逸滔则恰好相反,而马国明饰演的医生唐明等人卷入其中,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围绕新任院长人事任命的较量。

其实,讲权斗没什么,但要把权斗严肃化,不停留在争权夺力本身,这就考验一部剧的目光和格局。《白色强人》没有停留在脸谱化的权斗描写,无论是主张私有化的杨逸滔,还是抗衡他的唐明,他们之所以斗争,都是基于自己成熟的考量。比如杨医生这边,他的着眼点是香港医疗财政支出严重超支,公立医院人员又承担着过量的工作负担,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他才会立主改革,而不是单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编剧在刻画这个人物时并没有把他当作脸谱化的反派,而是在刻画他的野心、政治主张的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医生规范的坚守、他的善良。同理,唐明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正面人物,他也有自己的复杂性,自己在深入局面后的转变,由此,权斗才不显得幼稚,《白色强人》的故事也真正拥有生活的实感。

马国明饰演唐明,郭晋安饰演杨逸滔

为了立住这个故事,剧组做了大量功课。《白色强人》咨询了很多香港医疗界的专业人士,在拍摄手法上也大量参考同类型优秀剧目,所以它在拍医院工作时很有职业感,很少让人有出戏的感觉。尽管“明成北”医院是虚构的,但该剧聚焦的公私之争、香港医疗的支出问题等,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豆瓣作者阿旺在文章《白色强人背后的香港医疗体系》里就梳理了香港的医疗现状,文中引用大量官网数据指出,香港公共医疗服务的确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很多病人看个病要排队很久,而公立医院又面临很高的接收压力。香港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医疗改革,只不过不像剧里那样,酝酿激进的公立医院私有化。

把医疗和政治结合,最后落在讲诉人心,这样的处理让人想起日剧里的经典《白色巨塔》(唐泽寿明版)。这部剧改编自山崎丰子的同名小说,直指医院的黑暗面,它所讲诉的权力斗争、黑金政治、医学界的潜规则等,尺度之大放到现在仍令人惊叹。

《白色巨塔》剧照

在《白色巨塔》中,主人公财前自负傲慢,一心想要征服同仁,并拯救人类的癌症困扰,自己却最终死于肺癌;他的同仁里见,把救死扶伤当作唯一准则,却因为不通人情而得罪了上级,被无情赶出浪速医大;而曾经被权力欲腐蚀的东教授,几经沉浮后心生忏悔。白色巨塔中的卑微个体,每一个人都被打上宿命的烙印,每一个人,又都在与自己的命运搏斗。它的内涵超过简单的医疗剧范畴,细腻地传递了很多人一生都在困惑的命题。这是创作者的抱负,也是《白色巨塔》超越平庸的原因。电视剧想告诉世人的,就是原著小说的一段序言:“白色,象征着医道的无瑕,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其著名的誓言中强调了这一点。巨塔,则是故事发生之地——一个集拯救生命、培养下一代医护人员重任为一体的地方——医院。在这座巨塔里,人们需要面对的绝不是简单地去区分善与恶,而是深刻认识人性中存在的诸多发人深省的矛盾和冲突。白色巨塔,就是欲望的巨塔,在生命的轮盘中,一切以欲望为赌注而孤注一掷的人,都不会成为赢家。”

《白色强人》继承了《白色巨塔》的精髓,它对人性的刻画没有轻浮和油滑的成分,这部剧说的是医疗和政治,但里面不同人的选择、他们的处境,能让在不同行业中打拼的人有共鸣。是要为了理想不择手段最终被权力吞噬,还是坚守心中正义哪怕事业止步不前,理念和现实的冲突,盘踞在每一个局内人面前。

《白色强人》并非没有瑕疵。比如为了促成唐明医生的改变,让他和杨逸滔争夺新任院长的位置,编剧借他人之口,告诉唐明医院私有化的后果,以及“权力容易让人腐化”这个道理,但实际上,公有和私有的利弊,在医学界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唐明身为医学界高材生,又在明成北兼任要职,不可能等到临竞选院长,才知道这些东西。这一段,是编剧为了戏剧冲突牺牲了人物的合理性。但瑕不掩瑜,《白色强人》整体仍是一部很紧凑、严肃的作品,在港剧转型的当下,它的出现正逢其时。

我希望中国多一些《白色强人》这样的剧,但恐怕并不现实。光是要说服投资人大幅降低影视剧的注水率,把剧集压缩到三十集内这一点,在内地市场就很难办到,而这一注水,《白色强人》多半就变成《白色恋人》了。

 3 ) 白色强人背后的香港医疗体系

本文首发于知乎:阿旺

最近,白色强人这部剧,的确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剧情紧凑,角色性格分明

尤其是又可以看到郭晋安饰演“反派”,期待后续剧情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很多人或许不知道的,关于目前香港医疗制度,有的人不清楚香港一些医疗体系事情,所以对剧中一些内容不太了解,以下内容将对剧中涉及到的部分内容进行解释,可能会比较长,对一些想了解的用户有个更深入的了解,不啰嗦,直接进正题

香港目前的医疗体系包括:

出自香港政府官网//www.gov.hk/tc/residents/health/hosp/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属法定机构,负责提供公立医院及相关的医疗服务。医管局通过辖下覆盖全港的七个联网内的多家医院、日间医院、专科诊所、普通科门诊诊所、中医服务及小区外展服务,为香港市民提供资助医疗及康复服务。

包括:公共医院及医疗机构、医管局普通科门诊诊所、医管局专科门诊诊所 醫院管理局医管局中医诊所 醫院管理局社区医疗服务 醫院管理局

私营医疗服务

在私营市场也有多间医院及其他不同类型的医护服务。卫生署监管所有私家医院及按《诊疗所条例》(第343章)注册的诊疗所,卫生署会透过巡查、调查医疗事故及处理公众的投诉,监察这些医院及诊疗所在遵守相关法例的情况。所有在本港行医的西医均须在香港医务委员会注册。香港医务委员会属法定机构,负责注册及监管西医的专业操守,以维持专业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包括:

注册私家医院 衞 生 署 - 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事處

注册诊疗所 衞 生 署 - 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事處

注册中医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 > 中醫規管制度

注册西医 香港醫務委員會 - 主頁

医护专业人员 衞 生 署 - 醫護專業人員註冊

公共医院及医疗机构

截至2018年4月1日,医院管理局管理43间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48间专科门诊及73间普通科门诊。各医院及门诊按其所属区域,划分为七个医院联网。

推行医院联网,可确保病人在同一个地区内,获取优质的持续治疗,不论病患过程中有任何需要──由发病、疗养、复康以至出院后的小区护理等──都能得到优质的持续治疗。要达至此目的,每个联网的医院运作均需理顺补足,令联网内的医院能合力为区内社群提供全面和互相配合的服务。

图出自香港政府官网http://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10084&Lang=CHIB5&Dimension=100

说到这里,就是我们剧中的明成北医院,他就是属于里面说的其中之一,当然,明成北这家医院是虚构的,我在医院列表里面并未找到这家医院

明成北是虚构的医院

普通科门诊服务简介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普通科门诊致力提供以小区为本的基层医疗服务,主要服务对象包括长者、低收入人士和长期病患者。

普通科门诊照顾的病人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病情稳定的长期病患者(如患糖尿病、高血压等),以及症状相对较轻的偶发性疾病病人(如患感冒、肠胃炎等)。有需要覆诊的长期病患者于每次覆诊后,诊所会按病人临床需要安排下次覆诊时间,病人无须另行致电预约。偶发性疾病病人则可透过医管局的电话预约系统,预约未来24小时的诊症时段。

普通科门诊亦提供一般护理服务,例如:药物注射及换药服务。此外,普通科门诊亦透过跨专业医疗团队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的长期病患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及跟进护理服务,以及由护士及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药剂师等专职医疗人员,为高危长期病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理服务,包括理遗护理、伤口护理等。为协助吸烟人士戒除吸烟的习惯,普通科门诊亦设有戒烟辅导服务。

图出自香港政府官网

图出自香港政府官网

上述内容均出自香港政府官网,看完后基本能够了解清楚香港整个医疗体制是大概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在内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生病后都会第一时间选择到公立医院就诊,虽然内地也有私立医院,不过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看病的第一选择。由于国家政府的调控,所以医院资源相对均衡,在三甲医院看病时候,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目前还是以公立医院为主,社区医院,诊所,私立医院等等为其次。

由于香港目前医疗是跟美国十分相似,都是采用分级制度,下面举个例子详细说说具体操作模式

假设小明感到身体不舒服,那么他通常情况下找到的是(如果有家庭医生或者专门医生另当别论)

普通科门诊医生,类似内地的社区的全科医生,啥都懂一点,不过不算很精通

如果他看完后,觉得是小病,开药直接打发走,如果觉得很严重,就会转介给下一层

这时候,小明拿着医生开的介绍信提前预约,然后再到香港公立医院,这时候小明享受到的服务才是我们内地公立医院的正常服务。香港公立医院基本不接待当日就诊,必须要提前预约。有一些著名的专科门诊,往往需要排期很长,这就经常闹出新闻,香港人从确诊到能够看到医生,需要漫长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排队时间。

在香港看病排队让人近乎崩溃

出自:http://finance.sina.com.cn/zl/international/20140509/092719054377.shtml

因此,大部分有钱人都不会选择公立医院作为第一选择,私立医院的服务,便利性,及时性是更加帮助到有需要人士,当然,费用也是公立医院的好几倍。

总结:病人由香港的私家医生、公立门诊、普通科门诊的医生写诊断介绍信,再由专科医生跟进。公立医院只有急诊时,才可直接接待首次就诊患者。

公立医院的原则是优先为急需的市民服务,主要以收治大病、重病、急病为主,门诊病人不是其主要服务对象;而私立医院则因为方便、快捷, 服务更周到,颇受门诊病人的青睐。

因此,香港医疗体制是一个高度成熟的体系,目前国家也在逐步推进分级医疗,让小病小痛在社区医院、诊所解决,舒缓大医院,公立医院的压力,同时也避免有人占用医疗资源,一点小痛就让负责大病的专业医生来治疗。培养医生成本高,因此让他们去征求真正需要救治的病人。

看完上面的,基本会对香港医疗体系有个大概的了解

那么就是最核心的,剧中说的,目前香港公立医疗体系快要“爆煲”了,是什么情况呢?

1、先看一个数据:香港公立医院服务需求高峰期重点数据

2019年5月29日,重点数据,大家能看到基本都是超过100%,换而言之就是超负荷的运转,而急症室就是唐诗咏所在的科室

剧中看到马国明的朋友因为吃错东西,进了急症室,但是一直都没轮得上,也就是这个原因

2、公立医院到底有多轮症严重?可以参考这个链接

//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60511573&ver=1668&signature=8ctL8K5xOzfci0HV51-C4UWD7Ma5VliDaw3pPIgvxRcJZVgqMXTEnbH-0frh*mKlFzbu2eS1JWwktbB2v84TW3flweq6Yo5O-6JzHHMmxSW0Gr7y5DFBm9941L1br9i7&new=1mp.weixin.qq.com

目前公私营医院人手有多失衡呢? 庞朝辉透露,公立医院6,300多名医生,照顾九成香港病人,私家医生约7,000多人,照顾一成香港病人。 他指,当公院培训医生有相对的年资及经验后,就会考虑会转换到更好的环境,如私院或私人执业等,所以即使公院每年提升薪酬、改善褔利等,都未必能吸引医生继续留在公院服务,以致公私营医院人手失衡问题持续多年。 庞朝辉说,公院每位医生诊症病人的人数远远超过一位同阶级的海外医生的诊症人数,他以眼科专科为例,指香港医生每天早上门诊人数达40至50人;在外国,每天可能只有10多位病人

当然,这个比起中国的大部分三甲医院医生每天看诊人数,还是不算多,因此,中国的医生才是最辛苦的医生之一,向中国的医生致敬!

轮街症这三个字,在香港意思,是排队到公立医院看病,曾经有调查香港1037位18岁以上市民。其中67.2%(74万人)有急病时,只能去轮街症,不能看私家西医,原因是公立医院便宜,那么要等多久?才能看上?

答案是至少9星期以上,这个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因为大部分都需要100多星期以上,只是看一个普通的小病,要排队这么长时间,大部分人可能没等到看医生就自愈了,其中不缺乏有人因为病情越拖越严重,导致最后进入急症室

出自财经美女蜗牛妹

因此,看到剧中急症室一个接一个的急诊进来,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并不排除实际的确存在

3、郭晋安提到的医疗改革方案

这个方案有没有存在?我暂未搜到有关这个方案的信息,可能是编剧造出来的一个医疗改革方案,如果有人找到确切的新闻,欢迎私信我

但是实际上香港有没有为了公立医院进行改革,缓解现在就医难的困局呢?

答案是有的。我连同3-4点一起解释

4、香港没有医保吗?

香港目前并未有国内非常实惠的医保,因此在香港就医一直都不是一件便宜的事(PS:因此非常推荐看到这里的人士,没买国家医保的都要配置一份,因为实在非常划算)

没有医保,那么香港政府就换一个方式来实现既便宜看病,舒适地看病,又不用花太多钱看病,最重要能缓解公立医院的压力,这个就是自愿医保计划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在2012年开始就“自愿医保计划”展开公众咨询,而在2019年4月1日这项计划终于出炉了!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曾表示,自愿医保希望鼓励更多人透过住院保险而使用私营医疗服务,从而长远减轻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那么什么是自愿医保计划?

想了解的,可以点击这里://zhuanlan.zhihu.com/p/61987518

这项计划最核心的目标,其实还是为了解决公立医院的压力,大部分香港市民选择公立医院是因为便宜,如果有了保险报销的,私立医院更好的住院环境,省去排队的烦恼,都是政府所期盼看到的医疗体系局面

最后,希望这部剧大火,让更多人看到医生的不容易,无论是香港的医生,还是内地的医生,其实仍然缺乏大家的重视,同时医疗关系能不那么紧张。

 4 ) 好,但可以更好

前面几周剧情其实都不错,到最后也不至于崩掉,只是有点后继乏力,来来回回都是两方人马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虽然最后有一个关闭急诊科作为两方角力的爆点,但还是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主题铺陈很宏大,第一集非常精彩,以一场八号风球的预警开始,展开以YT为首的变革派和吕仲学为代表的死硬保守派的交锋,中间穿插医院急诊科和心胸外科的紧急抢救事件,唐明苏怡程洛雯等核心人物一一登场,tvb非常擅长以短短一个事件或对话刻画人物,45分钟里观众就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一个全貌的认知,到第一集结束,八号风球取消,第十三次医改方案的提交同样以失败告终,双方人马的第十四次拉锯战正式拉开序幕,故事也正式展开。电视台这次是有野心的,主题虽立了起来,探讨却稍嫌不够深刻,对于医院医护的日常和悲喜剧tvb已经驾轻就熟,但如何去铺陈一个涉及财阀gov人民对立冲突的主题,仍显稚嫩,过于温情,不敢撕开血淋淋的真相,像是一个资历不深的外科医生,面对一个疑难杂症,上台开了腹却发现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再把它关上。

说说演员,个人认为表现最好的是郭晋安,跟人物设定好也有一定关系,总之他的表演令人信服,马明一如既往的稳定,给他什么他能接住什么,只是唐明这个人物性格相对没YT那么复杂,但剧里跟苏怡结婚离婚再复合的感情线很动人,唐诗咏这次的表现很不错,以前虽然喜欢她但仍感觉她不能完全摆脱小妹妹形象,拿了视后之后更被人诟病大于认可,这次的表现是水准之上的,相较之下李佳芯不如之前的bb或者paris给人惊喜,只能说中规中矩,但她唐明苏怡的三角恋编剧写得不错,有种专属于成年人的克制与理智,结局令人无语,tbb近年来总喜欢在大结局搞事情……我一直喜欢张曦雯这类的tvb女演员,不是特别漂亮,却知性大方,之前跳跃生命线里初识,这次的表演也基本完成任务,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何广沛这次的角色发挥不多,但依然看好他,个人认为他担得起tvb的着力栽培,希望台词音调方面再努力,冯盈盈这次有点不尽如人意,可能个人特质过于突出,对于医生这类精英形象的塑造有些影响,台词依然需要努力,有很多懒音,听着不大利落。

很喜欢这次的外景,是深圳的万科总部,很大气,配乐虽然来来回回都是please don’t go,不过看在它很符合人物心声和场景上就原谅它吧,片尾曲依然是主题曲郑俊弘和Hana组合,好是好,却无甚惊喜。

 5 ) 用心但依然有缺陷的tvb醫療劇

醫改光方案就商議了五年,25集的劇前20集幾乎重重設障,最後卻憑YT和唐明在立法會上三兩句話就草草收尾? 醫改這條主線貫穿始終,但是在衝突安排上不合理,始終覺得節奏怪怪的。主線之外的副線部分,也就是劇中涉及的醫療個案,零零碎碎,有推動情節和製造衝突的貢獻但是缺乏“環環相扣”之感。 既然要講醫改,就要挖掘得更深入一些去刻畫各方利益爭奪,一步步揭露每個人心裡的算盤。無論是醫改的讚成或反對陣營,其依據都不夠清晰確定,仿佛“劇本說我是反對的那我就是反對的”。YT搞醫改搞了五年,周旋於政界商界醫療界,他會沒料到資本入場的不可控嗎? 另外,雖然我很磕酥糖cp,也很喜歡馬明的唐明,但是為了感情衝突而強行三角戀也太沒意思了。從唐明給Kennis那首歌的usb開始,就覺得二人互動過於曖昧,以至於一開始我都以為酥糖不會復合!後面“把心交給我”“陪你遊曆世界”又是什麼渣台詞!

並且,私心以為,劇中對離婚的處理過於輕描淡寫了。Zoe提出離婚,唐明一聲不吭打開車門離開了。看到這裡,以為二人應該是類似過錯五五分的爭吵收場。可是,後面提到,離婚前Zoe懷孕了,“她最需要的他沒有在身邊”,很可能是Zoe遭遇流產,而唐明忙於工作缺席了這個時刻,甚至是唐明間接導致了孩子的離開。從這一點上講,是唐明虧欠了Zoe,離婚時神色毫無波瀾真是太奇怪了,之後見面也沒有半分愧疚感。這就給我一種“回憶和重逢後不連貫”的感覺,復合只口不提孩子的事情,也缺乏說服力。

唐明的性格不只是因為Kennis線減分,他在主線上的參與度也很迷,又少又生硬。相對YT、琛哥顯得扁平。

anyway, 雖然挑了很多刺,但我還是蠻喜歡《白色強人》的,拍得很用心很有誠意的醫療戲,幾乎每一個醫生都閃閃發光。

( 嗚嗚嗚嗚為什麼酥糖可以這麼配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兩個人都是我很喜歡的類型

 6 ) 巨人

「我在屏幕上看过的最好的医生,不是程至美,甚至不是YT杨,是Dr. Lau (出自谢君豪的《天作之盒》,我看过最多次数的一部电影),尽管全片压根儿没具体拍过他是怎么治病救人的,一万年来谁著史,试看记录谁可越吧」——以上是今年年初所写,现在不得不推翻自我:最好的,还是YT;Dr. Lau居榜眼。

因为,YT是那种真正超凡的人。

从仁心到仁术,他属一流,这些仍在凡人可达的范围之内,明成北医院人才济济,唐明、德仔、Kennis、Vincent,包括琛哥和Yan,都做到了,他们是凡人之中的翘楚。

唐明说自己只想进手术室、只想救人,YT不遑多让,Kennis曾说,明成北每一个人都知道YT是很好的医生,他主管的神经外科手术失败率低于6%,他同时还是做手术最多的主管医生。他被年幼的小病人嫌老,确实垂垂老矣,连夜一台接一台地上手术,疲倦到极点,只能乘麻醉师做麻醉的几分钟微微闔一闔眼,下了手术台,推医改推开放药物名单,受挫到极点。唐明是一个纯粹的人,被刻画得几乎不食人间烟火。一个纯粹的好医生,在手术室里能与死神搏斗,可现实不独有手术室,那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医疗体系,医生、护士、患者、药物、器械、科研、行政、财务,等等等等,参与其中的利益相关人,难以计数,有人贪财有人滥权有人怕事有人惜命有人恶毒有人卑鄙,不讲策略,不作协调,可行吗?“不想玩办公室政治”,“离时代远远、没人间烟火”,殊不知,一踏出手术室,就是大千人世,关系千万重,撇得清、扯得开吗?

仁心仁术之外,YT兼具前瞻性的视野、坚定的理念、敏锐的判断、强大的领导力,他威望素著,不屈不挠地带领着人们,甚至是推着他们,向前走 —— 以上可能都还没越过凡人的顶峰,而他有一副铁肩,可进可退,不计前嫌,甚至敢于否定自己,方向如有偏差,就必须纠正,何惧之有?这绝非一个普通人力所能及。Martin说YT想做医学界的巨人,话说得很负面,意在抨击,在我看来,医学界本来就有也需要巨人,YT本来是巨人,他雄心勃勃,但不允许自己的行事框架越出“医生”的应有之义,要的不是权,不是钱,不是名,而是其所身处的制度与系统变向他认为应去的方向。他不做医生,从事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巨人。

况且,他做人尤其帅,在深渊之前,在旁人都面面相觑,不敢不忍直面的惨淡境况之中,孤松岿然,玉山不崩。

 7 ) 一群可爱的角色

耗时一周,将这部25集的职场剧看完了,很好看,意犹未尽;很久没看到TVB这么好看的剧了,不狗血、不磨叽,都是正常人,很好的反应出了医生这个职业的情况。

看完后,很想写一写剧里的角色,把看剧过程中的想法记录下来。

唐明

最喜欢的角色就是他了,除了演员帅气,身材修长,更是技术过硬、有原则,做手术时很严肃,出了手术室却很可爱;

在他眼里,最大的就是病人,其他的都可以让步,他和YT最大的不同,就是救治病人不会和其他的混在一起,很简单,所以会选择一样很简单的德仔做徒弟;而唐明却会拿救治作为筹码去谈判,虽然最后还是会做手术,但是有那么点变味了。我想,这就是唐明的赤子之心吧,一个眼里只有病人(出了手术室还是会有zoe的)医生。

ZOE

她看起来淡淡的,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但似乎都是压制了,她最可爱的两场戏都体现出了对唐明的爱,一场是喝醉了打给唐明,那时候她还是在婚姻中的人,抱怨丈夫天天晚归不在乎她;另一场是半路返回医院,说出了在急诊室的这几年,终于体会到了之前唐的不容易;她从一个朝九晚五的家庭医生到现在忙碌的急诊室医生,很难说不是因为更想理解唐明,这种双向奔赴的感情,很向往;

对待友情也是很好,感觉到Kennis喜欢唐,没有生气没有使袢子,很平静的看待,最后反而让唐去问Kennis去美国的原因;这才是成年人对待感情的态度,三观正,内心自信,所以不需要那些小心思,这部剧里女性角色对待情敌都是如此,很赞;(所以第二部轮到男性了么,哈哈哈,Vicent的加入,YT也是很冷静)

YT

这个觉得很有意思,感觉亦正亦邪,其实到最后明白他一直是正直的,前期那么努力的推行医改方案,后面发现不对劲了立马暂停,这种悬崖勒马的勇气很值得学习。

剧中YT几次拿救治病人来做筹码,要求对方为他做一些事,看起来有点不纯,不过虽然对方没有答应,YT还是很认真的把手术做了,这份胸襟和职业操守很难达到。

他很能分得清事情,为a YAN辩护那场就能体现出,(所以第二部两人在一起了)

我是先看的第二部,以为阿yan父亲是院长,YT和阿yan在一起才当上院长的,没想到第一部里YT和老丈人斗的这么激烈…..但最后发现医改不对劲时,去和吕仲学道歉,他做院长不奇怪,能屈能伸,有原则,有技术,有政治脑子,确实比唐明更适合。

如果说唐明的赤子之心是救治病人,YT的赤子之心大概就是造福民众吧。

YAN

一开始觉得她技术一般,是靠着父亲才走到今天,她的发光时刻就是那次用电钻给病人释放颅内压,很果决,知道那个时刻对YT很重要,不去打扰他自己立刻决定做了选择,虽然最后被医发局传召,也不胆怯,虎父无犬女、名师出高徒;

Kennis

技术很好眼睛长到天上的医生,但是碰到唐明这个更厉害的医生后,从消除偏见到崇拜最后喜欢,这条感情变化很能理解,这个人这么厉害,还很会体贴人,换我我也喜欢;

最后几集关于她隐瞒自己病史的描写,说明她也是一个正常人,不想耽误自己的职业,自欺欺人觉得没问题,慌忙跑到卫生间打针后锤了下门,是生气还是不甘呢?

Hugo

他大概是这部剧里最接近普通人的角色了,前期有点烦人,进手术室还打电话、没有处理好伤口、天天和Kennis斗气,但是这些都不耽误他是一个好医生,在他帮做手术时,德仔感谢他放弃休假还过来,他说情况不同嘛都是医生不讲这些,和之前因为耽误下班时间大吵大闹的仿佛是两个人;做镜面人手术时自己主动留下来帮忙,是他的高光时刻吧;

他之所以一出手术室就打电话,是太爱他妻子了吧,最后妻子出事,担心死了,连孩子也不想管,最后能将妻子的器官捐献给三位患者,真的很伟大了;

他很理智,得知伤害他妻子的人没事后,就淡淡的,没有去找他报复大吵大闹;后面安置完小孩就立马回医院继续做事,这份理智一般人很难做到吧。

德仔

前两年看过这个演员的一部戏就蛮喜欢他的,这部剧里表现的也很好,专业技术同样过硬,师傅的小跟屁虫;劝说持枪者时,很冷静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可以兼职做谈判专家了。

吕仲学

很可爱也很固执的老头,搞死都不同意医改,但是最后YT帮了阿YAN后,又卖了个人情给他,还劝吴议员,明知道开大为什么还要买小;有自己的立场,但是也懂得跟随时事;他跟YT有的一拼,也会用医治作为筹码,但一样也都是幌子,不答应也会医治。

阿琛

在急诊室归隐多年,唯一一次出山就是为了帮好兄弟唐明争院长位;喜欢ZOE,但一直放在心里,还一直撮合,很伟大;

康乔

喜欢YT,愿意为YT做任何事,甚至帮yan去劝说病人撤诉,也很大方的告诉yan,她们都喜欢YT,做不成朋友,莫名的可爱;比第二部那个前妻可爱多了。

林学祈

富二代,有点爸宝,保护的太好了;有资源,但仍然很努力不想走捷径,害吕的脑膜炎那次的害怕,就显示出了他没什么担当,为后面耽误时间不即刻救治导致病人死亡事件埋下伏笔。

吴议员

这个人很明显的体现出什么叫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立场相同时,很客气的对待吕,最后吕不挣扎了,他很生气的拂袖而去;一开始和YT斗的那么厉害,最后YT联合他一起暂停医改后,依然很客气的配合;

这样的政客,也挺可爱的。

还有好多觉得很想写,以后再分析吧,觉得这些角色都很可爱,和我一个立场,欢迎你;不一个立场,懒得理你;不畏强权,坚守自己的坚持;立场不同,不耽误互相欣赏,这才是成年人应该有的观念。

PS:正值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这部剧很适合作为搭配。

 8 ) 五星力荐,TVB的职业劇,绝对值得看!

Zoe: “你鍾意佢。”

Kennis: “係呀。”

Kennis 爱上了好姐妹愛的人,她沒有争。心脏肿瘤,我自己面对。愛一個人,也是放手。

惨呀。

這部劇,除了在专业方面的内容外,医疗改革的主线和感情线也塑造的很好,尤其是程洛雯医生的内心戏分,尤其细腻。伏笔也很多,铺垫得很好。

苏怡疑似感染了中东呼吸综合症那里我真的担心啊,唐诗咏演得好!在展现急症室的情况方面,讓我更多地佩服医生們。

“醫生係人,唔係神仙。”但他们尽力而为。“以人為本。”謝謝演员們,為我们带来了人性的光辉。

TVB的职业劇,告诉了我們什么叫做职业精神。我明白為甚麼TVB的职业劇會出名了。

总之,這部劇很难特别説那一部分很吸引,但是你就是很喜欢。

各方面刻画得都很细腻。

但是我有一個問題,就是為甚麼後來Kennis會选择站到唐明那队,支持他做院长?不会只是因为喜歡他吧。YT是帶她上位,升了很多次职的呀。還是説因为那个時候她觉得YT不是好人?

最後,也向醫生致敬!

 短评

马明又演医生了!PS. 片名好2…

5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国产职业剧,还得看香港。内地应该多学学,别只知道拍狗血爱情

8分钟前
  • 艮艮
  • 推荐

算是香港醫療劇的改革先鋒1.基本進化到手術開始使用真人或類真人活體器官,以前手術都是側面略拍,不拍內臟血肉;2.醫生做手術的時候,其他醫生護士相關人員可以在懸空觀察通道觀察手術過程據我所知2003年,日劇白色巨塔早已經開始這麼拍攝,美劇也是。雖然落後於國際一線劇集,現在剛趕上來,但TVB劇集還是隨便吊打大陸劇;3.片頭象徵比喻設計出色,此劇的立意深度劇情和直接展示手術的內臟血肉,讓香港乃至華語醫療劇第一次如此接近日劇美劇水準P.S 那些說爛尾的一定是師奶劇看多了,每個男主非得配一個女主?來個happy ending就不爛尾?這才是爛尾!現在每條線的結局符合劇情進展,不管是程洛雯的無國界醫生,還是YT這類有底線有人性的醫生野心家,結尾都昇華了他們的角色。去掉男女感情線效果會更好。

13分钟前
  • 愛德華艾爾利克
  • 推荐

会不会又有很多高考结束的被这部剧骗去学医呀?想当年也是被TVB的医疗剧骗过,现实中每天200多台手术的医院,医生绝对不可能那么理想化的工作的。TVB的医生,永远都是高跟鞋,系领带,白大褂不系扣,走路带风,发型永远不乱,钱多人帅天天小花园喝咖啡,食堂吃意面,在大陆当医生,大概等个20年,都等不到这样优质的医生工作环境吧。

16分钟前
  • 莫吉托
  • 推荐

到今天才get到好看的点。郭晋安的角色YT,虽然好大野心想霸主间医院又想从政,但当要救人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相比马明的医生光环角色,更喜欢YT。饰演Hugo的韦家雄也很棒。

18分钟前
  • 士多★咩黎¤
  • 推荐

新评论吐槽布景的也是够了,你为啥不去吐槽TVB的九分金庸剧呢,那些布景只有一块布人家也吊打大陆翻拍剧好吧更新一下评论,看了五集,看到很多人都在纠结剧中的专业性问题,我不是医生就不好评价,但是我看了十几二十年电视剧,我只想说这部电视剧的剧情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剧的剧力冲突就设置的很好,希望能keep着这个势头,因为内地剧……真的难看得一言难尽……希望大家也多多支持这种良心剧

19分钟前
  • JJ
  • 力荐

可不可以不要再放那首英文歌了!!!!!!!!!!!!!!!!!!

21分钟前
  • 純真的角
  • 推荐

马明!!!离婚cp我求你们复婚叭!!

25分钟前
  • 王濛(暴富中)
  • 推荐

老实说,不仅演员需要创新,新鲜感,观众也需要……看白色强人,郭晋安怎么可以做到演了这么久还能对角色创新;看之前的采访说用一个反派的方式去诠释一个中立的角色,直接导致了双男主变大男主一个人slay就完事!还有,用没用心,观众也感受的到……马明好模式化,很多大戏都无亮点;本来希望他可以凭这个拿视帝,到现在了,在这样的剧里,可以讨论的也只剩感情线,也很能说明问题了!我一直觉得他们那批(五生),黄宗泽比较稳!

28分钟前
  • Hhhhhhhhhh
  • 还行

看完了,前24集都不错,虽然也有逻辑上不够严谨的地方,但几乎要改成五星了,可惜最后一集罗永贤还是没让我失望,惯常烂尾,这次不算扯,但实在很仓促,很弱,加上暗示程洛雯被枪杀的枪声,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吧?毕竟也算是个讨喜的角色,而且死的太突然,毫无铺垫//第一集节奏和观感很不错,开篇用几个片段戏,将几个主要配角的性格和职责都有所展现,很显功力。但安仔和马明演技虽然在线,角色却有定式感,不知后续发展能否跳出来,演员卡司我是很喜欢的,马明和nat配对,在安心事件后也有的炒作,但罗永贤的剧我总是不敢期待,希望能有《仁心解码》的水准。

32分钟前
  • 陈轮
  • 推荐

郭晋安台词好奇怪。。。

34分钟前
  • 羌活
  • 还行

郭晋安这个角色好有魅力

38分钟前
  • 垦丁不下雨
  • 力荐

有点ER那种快节奏,伪长镜头的感觉,有美剧的紧张感。第一集观感不错。虽然dr.house已经十年前,ER就更久了,但跟以往tvb没事下面的厂感很不一样,很有新鲜感。作为美剧pilot也可以了,希望以后不要崩。老演员们都有点疲态,新演员们脸有点假过头,但剧情暂时也是可以的。为我安仔,马明打call!

40分钟前
  • LeE PeTite
  • 推荐

提出的要求每次都被拒绝,但每次都会乖乖做手术的郭晋安

44分钟前
  • 今天吃什么
  • 力荐

郭晋安考虑的提案正正反映了香港目前医疗人手紧缺 预算不足等问题 从这个角度切入描述医疗剧是tvb前所未有的尝试 医院肯定有权斗 以往妙手仁心和on call把医生关系描写得太和谐 这次看马明跟郭晋安斗肯定很过瘾 希望不烂尾 PS:个人希望马明凭这部戏拿视帝

46分钟前
  • 汉纸love
  • 力荐

这部剧是怎么被高估的?

48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还行

好看,而且终于不再是跟内地合拍的那种伪高大上感,人物最初看似立场对立、脸谱化,越往后看越具有层次。感情线现在的基调就很OK,锦上添花,希望后面不要抢戏。其实很想给五颗星,毕竟这两年能让我一口气追5集还不过瘾的tvb剧太少了。结尾打卡:编剧还是太善良了,绕了一圈最后让商人重利背了所有的大锅,说不上烂尾,但绝对是仓促。但还是最近少有能让人刷完的港剧。

53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这人物关系不就是从《律政强人》的律师事务所换到了医院吗?目前来看,细节上做出了一些突破,故事发展,人物关系基本都还是在《律政强人》状态里打圈圈。我本来以为是抄袭,结果一看,同样都是罗永贤+黄伟强的组合,也不知道自己抄自己算不算抄。廖启智的KC变郭晋安的YT,方中信的张强变马国明的唐明。家居三姐妹把黄智雯换成了唐咏诗,其他的基本没变化。虽然剧是都叫强人,也不至于剧情都相同吧?感觉罗永贤和黄伟强真的是省功夫,换个壳儿,又捞一笔。多一星给这部剧有了更多高级场景,估计是这一部投入应该多了一些吧。之后看结局,再决定要不要改星级吧。

54分钟前
  • Pink Plato
  • 还行

他妈的每一个演员我都喜欢!!!

56分钟前
  • 品如别走
  • 力荐

每次看见医生们列队迈步走的画面都觉得很搞笑。一会儿一字型,一会儿人字形,是想看起来拉风吧,不过这个设计更像中风。珠玉在前,甚至不如on call36小时,不是每个小生花旦都有医生脸和魅力。另外每集情节都比较小品,没看出编剧有深入浅出,环环铺垫的功力,也不理解情节紧凑,节奏很好,美剧既视感从何说起。剧情像小朋友扮大人。至于大台讲政治能讲出个啥重点,它可是CCTVB。总体来讲都可以看嘅,吃饭的时候。

57分钟前
  • 今晚月色真美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