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超人总动员2

动作片美国2018

主演:格雷格·T·尼尔森,霍利·亨特,莎拉·沃威尔,赫克·米尔纳,伊莱·富西尔,凯瑟琳·基纳,塞缪尔·杰克逊,伊莎贝拉·罗西里尼,鲍勃·奥登科克,布拉德·伯德,索菲亚·布什,乔纳森·班克斯,约翰·拉岑贝格,金伯利·阿代尔·克拉克,托亚·特纳

导演:布拉德·伯德

 剧照

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1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2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3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4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5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6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13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14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15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16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17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18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19超人总动员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10

详细剧情

  在一次挖地超人制造的大混乱中,超人家庭大力神巴鲍伯(格雷格·T·尼尔森 Craig T. Nelson配音)和弹力女超人巴荷莉(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配音)和他们的子女巴小倩(莎拉·沃威尔 Sarah Vowell 配音)、巴小飞(赫克·米尔纳 Huck Milner 配音)使出浑身解数,然而不仅不能抓住狡猾的敌人,而且还因为对城市破坏太大而导致失去了政府的支持。此后不久,电信集团大亨温斯顿·狄弗(鲍勃·奥登科克 Bob Odenkirk 配音)通过酷冰侠鲁休斯(塞缪尔·杰克逊 Samuel L. Jackson 配音)找到鲍伯一家,希望将该公司的前沿技术应用到超人身上,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可是狄弗只希望雇佣荷莉,偏偏荷莉大展雄风,成为了所有超人族群的偶像,这可令担任奶爸的鲍伯心有不甘。
  而就在此时,神秘对手悄然出现,似乎正试图摧毁荷莉他们所建立的新和平……

 长篇影评

 1 ) 《超人家族2》——皮克斯仍在挣扎着找回以前的状态

相比《超人家族2》,我可能更中意贴片短片《包宝宝》。

当“特别加映”的字幕打在银幕上,中国风十足的配乐也适时响起时,恍惚间我以为这是第一次在国内影院看到了皮克斯的动画短片。后来想想,2006年的《赛车总动员》也贴过一次。再加上我之前也没太关注本片的上映信息,于是突然出现个《包宝宝》,对我来说还真是个惊喜。

《包宝宝》是一个蒙太奇动画短片,观感与《飞屋环游记》的那段蒙太奇等皮克斯作品差不多,却依旧动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短片的作者是一位华裔女导演,叫史之予,出生在中国,成长于加拿大。短短的十分钟内容,将一个生活在国外的华人家庭刻画得相当深入,血浓于水的亲情描摹也相当感人。

到了正片,就没带给我太多惊喜了。第一部已在遥远的14年前,那时候皮克斯如日中天,牢牢占据着好莱坞动画老大的地位。几乎等同于游戏界曾经的暴雪,现在的顽皮狗。如此看来,《超人家族2》似乎又是一碗情怀饭,却被漫长的时间冲淡了味道。

在这部电影里,我依然看到了跳跳灯在衰老中徘徊的现状。如今,灵魂人物约翰·拉赛特将迪士尼本部动画搞得风生水起,皮克斯自己却越显疲态。《头脑特工队》算是一次回春,但后来的《海底总动员2》和《赛车总动员3》均乏善可陈(实际上个人觉得《赛车3》比前两部还稍微好些)。去年的《寻梦环游记》则让人看到无限希望。结果到了现在……我能看得出布拉德·伯德试图努力赋予《超人家族2》的高品质,但终归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以前的皮克斯善于用夸张的角色、创造性的幻想设定和真实丰满的细节完成叙事。无论是《怪物电力公司》的“惊吓充电”,还是《玩具总动员》里玩具复活的点子,包括异想天开的《飞屋环游记》,到最近的《头脑特工队》,都令人拍案叫绝。除此之外,皮克斯还善于重新挖出传统题材的亮点,诸如《海底总动员》的寻亲,《超人家族》的中年危机,乃至《料理鼠王》的励志和《寻梦环游记》的思念,都让被我们咀嚼过无数次的题材重新焕发光彩。

这正是“套路”的正面例子。实际上,我们在说电影时常常提到的套路,指的就是类型片的架构和手法。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么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不等于烂俗、无聊、没新意。套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因为类型片的要点就是琢磨观众的心理,用无数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去总结,演化出一套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创作规律,从而达到最大化的娱乐效果。这种经验技巧应值得我们肯定。

如果说有的电影让你感觉到“套路”了,那么很有可能是它的套路没用好。也就是内容与形式没有整合统一,所以会让你觉得“俗套”。但是,我们现在仍然能看到许多套路用的很精彩的类型片,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

如今,迪士尼算是全球最大的“套路工厂”了。漫威、皮克斯、卢卡斯,无一不握着许多超级 Franchises。无论是复仇者联盟系列,还是星球大战系列,全都是套路型高手。我们每年都喊着审美疲劳,但每年都架不住这几个系列的召唤,乖乖送上票房。有时候,还能从片子里看出新的惊喜。而皮克斯,更是玩套路的一把好手,很少让你产生“俗”的感觉,反而每次都能看得你一把鼻涕一把泪。

2004年的《超人家族》,在当时也算创意满载。那个时候还没有漫威、DC这么磅礴复杂的英雄电影宇宙,只有《X战警》和《蜘蛛侠》各自为战。但是皮克斯略微嗅到了超级英雄题材的趋势,并且用这部动画片温和地揶揄了一下。

前作的好看在于新奇的角度和丰满的故事,进而从奇观影像中捕捉到皮克斯擅长的情感主题。Bob作为一名步入中年的超级英雄,整日价在保险公司和家庭中两点一线,枯燥、平淡。拮据的生活不可避免的让他产生中年危机。面对妻子和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们,Bob最终还是需要一场战斗来发泄郁闷。

但是14年过去了,当年看第一部的小学生大概已步入大学,当年未出生的孩子们更是在漫威DC的洗礼下成长起来的。《超人家族2》如果没有更为过硬的故事或另类的点子,势必会被淹没在超级英雄的大浪潮之中,哪怕它是皮克斯的动画。从成片来看,布拉德·伯德确实也没找到什么更好的点子,超级英雄题材现在基本都被讲烂了。

这一作把Bob和Helen两位家长的位置调换了一下,Bob成了在家看孩子的那位,Helen则成为了聚光灯下的明星英雄,一人扛起超能力合法化的大旗。

影片渡过建置阶段之后,基本上就是平行剪辑双线叙事。一边讲述Helen如何打击犯罪,一边演Bob在家看孩子到失眠。说实话,Bob那段要比Helen好看一些。惩恶扬善的英雄我们实在看的太多了,Helen的几场动作戏也没拍出更多花儿来,就是那辆橡皮筋摩托还挺有意思的,但后来也没再用。

Bob这边呢,就是喜闻乐见被孩子整疯的集锦:即要解决Violet的爱情烦恼,又要想法消化Dashiell过剩的精力,同时还要面对小Jack拥有全家最强超能力的事实。但是皮克斯这次并未贡献出新鲜的细节创意,Bob看娃的那几个桥段,虽妙趣横生,却也似曾相识。本以为小Jack在曝光超能力之后,会大放异彩,实际上无论是最终战斗还是家庭关系上,都没有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角色——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期待。

以及在这次的续集里,废戏和累赘角色真的不少。或者就是许多场戏拉的太长,拖垮了节奏。衣夫人完全成为说明性的客串人物,出场纯粹就是向观众讲解小Jack的超能力,再顺带设计个衣服。而且这个段落也编排的很一般。酷冰侠这个角色感觉比上一集还鸡肋得多,基本没起到什么配角该有的作用,自身塑造也不丰满。所以为了不让他显得太没用,就在每次战斗的关键时刻让他贡献必要的帮助,但是这种桥段用了两三次后又会显得重复。

还有突然出现的大财团,类似这种设定基本就放弃了营造悬念的可能,尤其是在这样一部很标准的好莱坞合家欢动画里。于是果不其然,大反派就出现在这个企业中。因为如果不对这个巨型公司设置点什么阴谋,那么这一大票角色就回显得非常头重脚轻。

这些角色指的就是后来亮相的各路超级英雄们,什么反胃侠、穿越侠、念力侠、板砖侠、麻辣小聋侠之类。他们也并未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超能力换汤不换药,定位上算不得纯恶搞角色,但也不够正经。戏份最多的穿越侠基本就是《逆转未来》里的范冰冰,或者也可以说是肉体版《传送门》。除了以迷妹的身份不断向弹力女孩“表白”以外,自身也没什么发展,很扁平。其他英雄就更是脸谱化了。

以及开头被洗去记忆的那位男同学,本以为后面会发挥更多的推进剧情之用,结果除了给Violet设置困扰以外,别无它用。有点强行为了冲突而制造冲突。本集中许多戏和人物都会给人这种感觉,开始浓墨重彩地登场,然后轻描淡写地谢幕。

也许完全继承首作优点的,就是运镜和剪辑了吧。如果说皮克斯的动画片每一部都有其独特亮点的话,比如《Wall·E》一多半的哑剧风表演,那么《超人家族》折服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就是流畅娴熟的运镜和剪辑了,这方面完全师从那批最经典的好莱坞动作电影。第二部在其他方面较为平庸之外,这一点倒没有丢掉。无论是开头的钻头大作战,还是后来的橡皮摩托追高铁,到最终的游艇决战,动作设计和视听方案还是相当出色的。

至于反派的塑造,只能说不过不失吧。刚上来的时候感觉好恐怖好牛逼,后来发现也不过如此。大致是想走小丑和稻草人那种路子,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和扭曲的价值观对抗不太会脑筋急转弯的正义英雄。起初味道是出来的,但最后的收尾还是有些庸常。

所以我们能看到,当这一切与内容本身不够贴合的时候,“套路”感就会非常扎眼。哪怕是高手如皮克斯,做不好的话也会如此。另外,我觉得没必要去深入探究那些所谓的严肃话题,比如什么女性地位啊、拟像社会之类的。你能指望这样一部以娱乐为主的类型动画讨论出多深的程度呢?如果涉及到了这些主题,却没有表达到必要的深度,那么这些严肃话题,终究只是为了满足娱乐性而加的调味剂,没什么大肆褒奖的意义。

 2 ) 英雄家的柴米油盐,比打怪更难的是爱的教育

看完《超人总动员2》,当妈的我笑了。你看,带娃不仅是我等凡人的烦恼,连超人也觉得难。中国有句俗话怎么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放在美国动画里也一样,超人家也有本难念的经。

超能力能否解决所有问题?正如片名“Incredibles(不可思议的一家)”带来的戏谑意味,皮克斯换了凡人视角去看超人,就看出了反转的趣味。如果说第一部《超人总动员》在讲“反英雄”——超能先生的中年危机,那这一部在我看来,就是把危机扩大,剖解一个家庭(男超人女超人小孩超人)面临的种种困难。它们往小了说,不过柴米油盐的平庸琐事;往大了说,就是那本“难念的经”。

来看看超能一家都遇到了什么难题:

1、超人无用,夫妻二人失业了。

2、要不要出去工作?谁工作?谁带娃?工作做什么?

3、最大的女儿,进青春期了,叛逆,拒绝沟通,有自己的秘密。

4、第二个小孩,八九岁,最调皮捣蛋惹人嫌。

5、最小的小孩,吃喝拉撒,一岁之前最难带。

6、还有什么?世界乱套了,没人来拯救。

先不关心最后一点,光是第一点就让人头疼。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即便感情再好的超人伉俪,一夜之间被迫失业后辗转汽车旅馆的日子也不好受。二人被告知超人项目停止,他们同时失去经济来源,一边安抚孩子们住进汽车旅馆省钱吃素,一边为今后的日子忧愁。

记得第一集里,弹力女超人和超能先生结婚时说了这一句,“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共同度过了”,超能先生说,“我们是超人,能发生什么事儿?”

是啊,能有多大的事?两个人结婚了,总比一个人好吧。总有人帮助,总不至于流落街头吧?更不用说还有超能力,连世界的敌人都不怕,还怕什么生活的敌人?讲真,凡人常有这样的感受,工作中的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恰恰是生活中那些隐藏的“敌人”。

超能先生和弹力女超人在同时面临自我缺失后,他们在接下来的事业家庭冲突上立马出现了分歧。

1、要不要继续用超能力解决工作问题?

2、到底由谁去负责经济来源谁负责照顾家庭?

3、做什么工作?工作合法吗?怎么和孩子说?

超能先生和弹力女超人在这里吵得很凶——让我脑补了许多家庭的吵架场面——原本能力很强的先生不甘平庸,不愿再做回保险销售。可妻子又三观超正,觉得作为普通公民就不要轻易使用超能力僭越法律界限。习惯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日子,夫妻颠倒过来又会变成怎样?感情再深厚的两人,在这里也吵得天翻地覆。

感谢编剧好心,给他们做出一个选择——让女主人去工作,男主人留在家。由于重启的超人项目只推出女超人,而女超人又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男主人自然愿意暂时降服。不就是照管好孩子吗?没那么难。超能先生这样想。

事实上,照顾孩子比上天入地难多了。更不用说三个孩子,每个孩子都碰到了他们年龄段的典型问题,青春期的,七八岁的,刚刚出生的——有哪一个是正常父母能够轻松应对的?超能爸爸在这里也显得无能了。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就像以为用过去解数学题的方法就能教会现在儿子在做的数学题一样,可儿子说,你的办法不是老师教我的办法,我不能用。

面对三个孩子,超人爸爸显得无比沮丧孤独。他不仅不能给小孩解数学题(明明他会做!),而且好心给青春期女儿解决恋爱的苦恼也被当成多插一脚,当他终于结束一天满身疲惫的用大块木板把婴儿床盖上防止睡觉的超能宝宝爬出时,电影院里的观众们都笑了——是哦,就是有这么难,可为人父母的我们就是那么无能为力。

我相信有很多当家长的观众在这部片里找到了共鸣。尤其是当女超人出去风云叱咤时,超人先生却压抑着自己的英雄梦解决孩子们吃喝拉撒的琐事。他的孤独和无助如此真实,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妻子骄傲的报告——我当英雄了,我又拯救了世界!

谁关心你拯救那里的世界呢?我只关心这里的世界我拯救不了。我连三个小屁孩的问题都搞不定,怀疑自己是不是称职的家长,怀疑自己的英雄梦,更怀疑自己的超能力一文不值。喜欢皮克斯的我就是喜欢它善解人意的这一点。正如《玩具总动员》给我带来的感动,好玩的玩具满世界,可没有人理会旧玩具的孤独。上天入地的英雄那么多,可没有人在乎独坐家中愁恼的落寞英雄。

所幸的是,我们的超能先生真的有比超能力更可贵的东西,也正是这可贵的东西,让他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带娃。

是什么呢?爱,与责任。

千万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超能先生用自己的爱与责任化解了。

青春期的女儿——他和她沟通,帮她重新去约男孩。

七八岁的儿子——他熬夜学习新的数学解题法,试着用孩子习得的方法重新教他一遍。

具有超能力的婴儿——他无能为力,但他会去咨询超能朋友。让衣夫人给孩子量身定制了测试仪,准确预估他的行为,防范超能力给周围带来的风险。

还有在外打拼的超人妻子——超能先生不想打扰她,即便他现在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不想让前线专心工作的妻子受到影响。他努力只报好消息,不诉苦,不埋怨,甚至愿意在满身疲惫的深夜倾听她打败敌人的喜报——试问,有多少夫妻能这样坚定的支持彼此?当我们自己都身陷困难时,还有多少心思能理解对方的处境衷心为对方高兴?更不用说在超能先生的超强自尊下那颗被掩埋的英雄心了。万一照顾不好,厉害妻子带来的可是伤害自尊的炸弹。可超能先生忍住了,也试着独自去解决所有的难题。

所以,他所拥有的不止是超能力,而是超能力的爱啊!

当这些孩子的问题一一被解决后,一家人即使遇到新的敌人也不怕了。超能先生和孩子们齐上阵,和妻子并肩作战。其实拯救世界在他们眼中并没有那么难。难的是家庭和睦,难的是自我归位,难的是在内部种种矛盾冲突发生后还能修复,夫妻间的信任,家长和孩子间的信任,这些看起来是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小事,应对起来都不是小事。可再细细回想起来,难念的经那么多,他们一家人为什么能在问题发生之后还能如此同心?

我觉得至关重要一点,是他们拥有同样的信念,同样的价值观,同样频率的沟通模式。

还记得弹力女超人在打败屏霸后,屏霸从天空坠落,女超人又伸手去救的画面吗?按理说,超人打败了敌人,敌人自顾自去死就可以了。可弹力女超人不一样,她伸出了援助的手,也竭尽全力把坏人救活。因为在她心中,善良和正义同样重要。

同样的,当超能先生去打怪时,他也会竭尽全力去打,也能做到手下留情。当世界并不赋予他们超人责任时,他们依然见义勇为惩恶扬善。这一点即使在孩子身上也得到了反馈。片尾小倩好不容易约到了喜欢的男生,但是一看又有灾难发生了,还是义无反顾的去解决问题。这家人最一致的价值观,就是善良、正义和责任感,齐心同邪恶力量作斗争。

基于共同的价值观,超能先生能理解弹力女超人在前线打拼,虽然不是他拯救世界,换作她也没关系。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孩子们没有抱怨妈妈不在家陪伴,得知她的真实工作后也不生气,反而要努力帮助妈妈解决问题。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妈妈在得知爸爸隐瞒了小杰的超能力后也没有一通抱怨,而是理解,也感谢孩子们的帮助……总之,因为他们的目标一致,许多生活中的磨合必须为此信念服务,于是包容成了常态,沟通和理解都在为惩恶扬善铺路。

看《超人总动员2》的过程,是笑着闹着很开心,但更多的是每每看到他们为解决问题努力做的小事,我的心头还是一暖——羡慕这样步伐一致的家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有爱去支撑。虽然超能一家戴着超人的面具看似无所不能,但揭下面具后他们还是和我们一样,面临婚姻、子女、工作种种烦恼,在柴米油盐中过着一天一天平凡的日子。

“难念的经”可怕吗?难,家家户户都念不明。

没钱的日子难过吗?难,一不小心就扯破了自私的嘴脸,爱变成恨。

孩子们难带吗?难,以为一个阶段过去了又来了一个阶段。

当英雄难吗?难,但更难的是当凡人。

感谢超能一家给我带来的感动,让我们回头看看自己的细琐生活,也许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爱的教育。

 3 ) 续作多保守,《超人总动员2》却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胆的冒险

必须承认《超人总动员2》剧本上有诸多缺陷,但我仍然认为,它是近年皮克斯最为大胆的尝试。无论谍战片氛围营造,还是动作戏调度的绝佳想象力,又或是对模式化表演的反叛。它不完美,但是再一次长出了锋利的棱角,让人看到那个永远另辟蹊径的皮克斯。

2004 年,当《超人总动员》以一副革命者的姿态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观众们都被影片所征服,连著名影片网站 Metacritic 也给出了 90 的高分。迄今为止,好莱坞已经涌现了无数的超级英雄电影佳作,可《超人总动员》依然是超英电影在 Metacritic上的最高分。

因为《超人总动员》的横空出世,实在是太具有颠覆性了。

在超英电影还未流行时就拍出「反超英」的合家欢电影,又是好莱坞首部以人类角色的 3D 动画电影大作,《超人总动员》的企划本身就已经非常具有开创性了。然后再加上绝佳的造型设计和表演,严丝合缝的剧本结构,大胆而流畅的镜头语言和谍战电影风格的爵士配乐——这样的电影,想不火都难。

《超人总动员》的粉丝一直在翘首期待这部作品的续作,可是皮克斯的续作有《赛车总动员》系列的前车之鉴,粉丝心中难免又会有些忐忑不安。

十四年过去了,连当时还是小学生的观众都开始逐渐踏入社会了。超英电影早已大量占据电影屏幕,以人类为角色的 3D 动画电影大家也已经司空见惯。当年《超人总动员》最开创性的几点,现在看来已经没什么大不了。

立法限制超级英雄?这设定恐怕连小孩都不会觉得有多酷,现在连《乐高蝙蝠侠大电影》都在这么拍。被生活的重负给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超级英雄?日本那边像《天体战士》这样的搞笑日常片一拉一大把,甚至国内也有动画拍这个题材,早就不新鲜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终于迎来了《超人总动员2》。作为粉丝,你对《超人总动员2》是否满意呢?

对于不同的观影者来说,看重的可能是电影里的不同层面。失去了「颠覆者」的光环,《超人总动员2》以原有的框架可能很难让观众再次感受到新意,也自然有相当多的粉丝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叹。可是换一个角度来想,却未尝不是给我们一次重新审视布拉德·伯德和《超人总动员》系列的机会。

在我看来,单从剧本角度而言,这次的《超人总动员2》由于先天性的缺陷很难再做到前作故事的高度——我稍后再解释这一点——然而,《超人总动员2》依然做出一些非常大胆的决策:

它不仅保留了布拉德·伯德颇有标识性的作者化视听语言风格,而且比以往更加敏锐的抓住了一些时代性的议题:例如女性社会职能的变化,媒介控制下的拟像社会,以及很少有影评人提及的,对粉丝文化的重新认知。

系列的续作往往是保守的,创作者往往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毕竟总有前作粉丝作为挥霍的后盾;可《超人总动员2》却选择了相当激进的姿态。这种大胆让我觉得相当可贵,尤其是在皮克斯已经逐渐向迪士尼靠拢的当下,《超人总动员2》甚至给我一丝皮克斯仿佛重新找回了当年创业激情的感觉。

我曾经在影评中写道「《寻梦环游记》代表了最好的皮克斯,也代表了最坏的皮克斯」,但对于《超人总动员2》,哪怕它在剧本上为人诟病,我却反而对皮克斯重新有了期待。规规矩矩做出讨所有人欢迎的答卷,那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皮克斯。反而是古灵精怪,有棱角也有缺陷的皮克斯,才更加体现它的活力。

因为缺陷可以逐渐弥补,而锐意大胆的精神丢掉了,却难以再找回。


在评论《超人总动员2》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超人总动员1》的开创之举。

2004 时,超级英雄电影还并不流行,无论是漫威宇宙的开山之作《钢铁侠》,还是众多影迷推崇的诺兰作品《蝙蝠侠:黑暗骑士》,都要等到 2008 年才出现。除了福斯的《X战警》和索尼的《蜘蛛侠》系列等少数作品市场表现良好之外,超英电影整体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拍超英片具有非常大的危险。可《超人总动员》不但拍了,而且大胆选择了「反超英」的方式:由于超级英雄被法律禁止活动,主角一家不得不选择适应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将要面临的中年危机,超级英雄们也会遇到。

我们的超能先生不像寻常超级英雄一样有着令人艳羡的健美身材,反而是一位大腹便便、头发稀疏的中年发福男子,只有健硕的胸肌还能依稀看出些当年意气风发的痕迹。而弹力女也从英姿飒爽的超英女郎,蜕变成了忙于处理家务的万能家庭主妇,还不得不腾出手来应付抚养子女过程中的各种麻烦。

「反超英」的故事背景与中年危机、家庭矛盾的主题被导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巧妙地融合起来,以轻松欢快的基调让观众容易接受的同时,却又借超劲先生(Syndrome)之口表达出更深度的思考——「当所有人都成为超人,也就没什么超人了。」

如果说「反超英」本身还不够颠覆,毕竟好莱坞大片虽然不敢轻易这么玩,超英漫画里却早有类似题材。不过《超人总动员》还做到了另一件当时好莱坞动画业界不敢尝试的事情:用 3D 动画表现人类角色。

因为在当时,3D 动画技术还不成熟,渲染粗糙,表演僵硬,这在表现人类角色时非常容易陷入「恐怖谷效应」——如果一个 3D 动画角色有着人类的模样,却感受不到生命力,行为举止透着怪异时,观众只会觉得可怕而难以移情。

2001 年日本 3D 动画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

无论是皮克斯早期的《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还是梦工厂的《史莱克》、蓝天的《冰河世纪》,都巧妙地利用了玩具、怪物等非人类角色来回避这一难题。而日本以人类为主角的 3D 动画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当时在技术上已经登峰造极,却依然遭遇惨痛失利。

当布拉德·伯德向皮克斯提交《超人总动员》的原案时,人类角色反而是比超英题材更大的冒险。他的解决方案是采取好莱坞二维动画黄金时期夸张的讽刺画(caricature)似的造型和表演风格来塑造角色,颇有几分米尔特·卡尔(Milt Kahl)当年的神韵。这种讽刺画风格的人类角色既避免了观众陷入恐怖谷效应,同时也避免了迪士尼式软萌可爱的同质化倾向。

如果概括性地总结这两点,那么就是:做题材新颖的合家欢故事同时又在成人眼中具有另一层深刻意义,以及别树一帜的造型、表演风格

这是皮克斯区别于迪士尼的优势,却也是皮克斯一直以来打不开中国市场的劣势。哪怕我们影迷们再推崇皮克斯,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眼中,皮克斯的故事是另类的,造型和表演也是另类的。

《寻梦环游记》首次为皮克斯赢得了中国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可是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它本质上是向迪士尼同化后的结果,一个没有任何棱角、完全讨大众喜欢的家庭向童话故事。

甚至,我们看到连皮克斯自己的造型、表演风格都完全被迪士尼同化了,也开始用圆润的轮廓、流线型的线条去强调孩童般天真无害感,以此诱发观众的共情。而格林·基恩标志性的表情库(stock expressions)在统治迪士尼长达 30 年之后,终于也开始占领皮克斯。

这是迪士尼在造型和表演上能够获得大众欢迎的最大法宝,它足够安全,但也丢掉了创造力。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所有迪士尼主角几乎都变成了《小美人鱼》的爱丽儿公主,只是批着不同的皮在客串罢了。

每当看到这种表情,我就都会产生把他们眉毛撕下来的冲动……

我并不喜欢迪士尼这条一味「追求安全」的路线,但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迪士尼路线本身好不好,而是皮克斯应当有自己的模样。

不是所有动画公司都应该成为迪士尼,那反而会失去了自己。

所以对于《超人总动员2》来说,我最看重仍然是它锐意进取的部分。再一次从迪士尼风格的阴影下挣脱出来,是皮克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而布拉德·伯德将这一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在剧本中,我们往往有外部故事(A 故事)内部故事(B 故事)的说法。A 故事从影片第一幕开始就会通过背景介绍揭露出来,是最显而易见的故事线;而 B 故事通常却要在第二幕才揭晓,它承载了影片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对于《超人总动员2》来说,A/B 故事都依然延续了上一部的做法:A 故事显然是超能先生一家如何再次让超级英雄身份合法化的过程,B 故事则再一次重申了家庭的意义。

影片从第二幕开始,A/B 故事开始交叉进行:弹力女外出拯救世界,超能先生留在家中养娃。这种对传统认知上「男主外、女主内」的反转是本片前期宣传种的最大卖点,不过在我看来,《超人总动员2》更巧妙的一点对两人个性上的补充。

我们看到第一部中弹力女擅长随意变形拉伸的身体去应付抚养、保护孩子时的各种突发问题,而这一部中,单人出击、不再有顾虑下的弹力女暴露出自己内心追求刺激的一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全新弹力女。

弹力女显然是 A 故事中的绝对中心。在弹力女拿到新摩托开始执行任务时,有一句相当有趣的台词,为我们揭示了她不为人知的过去:在与超能先生结婚之前,她实际上曾经是个飞车女!于是在骑上摩托后,弹力女瞬间找回了年轻时肆意张狂的姿态,被风吹散的头发更显得酷力十足。

这种成熟女性不经意间流露出过去的小秘密,让弹力女在性格塑造上远比前作的家庭主妇要丰满迷人得多。

只是在追逐悬浮地铁时,从家里巴小飞打来的电话让弹力女从飞车辣妹状态瞬间切换回到了家庭主妇,两种身份的转换显得相当自然,而紧急状态下的强烈身份反差对比也加强了弹力女的成熟女性魅力。

在 A 故事中,布拉德·伯德最大胆的尝试——恐怕也是皮克斯近年来最大胆的尝试——是让合家欢动画电影中的动作戏更加紧张和激烈

作为从孩童时期起就爱看《007》和《碟中谍》(60年的电视剧)的死忠谍战片爱好者,布拉德·伯德在《超人总动员1》中就展现了非常多的谍战片元素,尤其体现在弹力女为营救超能先生而潜入反派基地那一段中。

到了《超人总动员2》,布拉德·伯德更进一步加强了影片中的谍战片色彩,让本片成为合家欢动画电影中最具有惊悚、悬疑味道的存在。从电视台转播现场,到营救飞机上的政客,再到潜入屏霸基地,弹力女在整个第二幕中的桥段均以充满 60 年代复古风味,黑暗、神秘的谍战片基调呈现出来。

无论是盯着屏幕、脸上映着荧光的电视台主持人特写镜头的缓慢推近,还是突然现身的屏霸和之后一闪而过的弹力女特写的快速剪辑,都带给人合家欢动画片中久违的惊悚感受。说实话,连我都有些被吓到,何况是低龄儿童观众了——前提是如果他们没有在之前的剧情中睡着的话。

与此同时,《超能总动员2》在 A 故事中的动作戏相比前作来说要少了一些喜剧化的处理,而显得更加激烈。接受了真人实拍片的洗礼之后,布拉德·伯德在动作戏编排上的天赋在本作中展现得更加充分,无论角色在场景中如何腾转挪移,角色之间相互的位置却依然清晰,动作戏的强度也更有视觉刺激感。

看起来这应当是动作戏的常识,可实际上绝大多数动作戏导演做不到这一点。大量采用手持摄影机做出震动效果,以及满屏幕闪来闪去的特效,已经变成了动作戏导演弥补动作戏调度能力不足的一种常见逃避手段。

《超能总动员2》单从弹力女飙车和潜入屏霸基地两场动作戏上来说,已经是近几年来最为出色的超级英雄电影,没有之一。如果《复仇者联盟3》的动作戏能有此水准,剧本上哪怕再有瑕疵也会变得容易接受得多——

大家来看动作戏大片,不就是为了动作戏看得爽吗,打斗晃来晃去只看见激光biubiubiu,一到群架就变成「奔跑吧兄弟」,那算怎么一回事呀?

动作戏上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枪在本片中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了。可能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虽然《超能总动员1》中也有大量枪械存在,可是《超能总动员2》中,弹力女作为超级英雄第一次使用了枪械——用来开锁。这是谍战片中相当常见的桥段,但在动画电影中却往往会被认为对儿童来说过于危险。

这正是《超能总动员2》中相当大胆的地方。我要再次强调,如果只是动作电影,那么这种选择只能称得上合理追求,但放在合家欢电影中,这就变成了一种反叛。

在近代合家欢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中,好莱坞大鳄总是会尽可能追求故事和视觉层面上的保守,而尽量避免出现过于惊吓的镜头和强刺激的动作戏,可与之带来的是,保守的策略同时也会失去一些叙事上的可能性。

然而,在布拉德·伯德成长起来的 60 年代,充满悬疑和动作色彩的谍战片反而是儿童观众最为热衷的类型之一,哪怕会被吓到,可小孩子们依然兴致不减。布拉德·伯德实际上为我们重新带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孩子尽可能提供安全的内容,真的是应当的吗?

而 B 故事里,原本特别男子汉的超能先生在处理家务、抚养孩子却是笨手笨脚,让人开怀大笑。

「硬汉带娃」其实也不是太新鲜的题材了,早在 1983 年约翰·休斯的《家庭主夫》(Mr. Mom)就已经充分展现了这一题材的喜剧潜力。让《超能总动员2》的 B 故事成功立住的根本,在于制作组如何通过一些小桥段和表演让超能先生的性格塑造更加丰满。

在总裁温斯顿·德沃尔提出,弹力女是第一阶段改变大众印象的最佳人选时,超能先生下意识地问出了:「比我还好?」为此还遭受了妻子弹力女的白眼。

在劝妻子接受温斯顿邀请并承担看家任务时,丈夫那副复杂纠结的模样,以及从电视里目睹妻子的成功后,一边在电话里恭喜妻子却一边做出痛苦的神情,简直堪称皮克斯近年以来最为有趣的表演。它一点儿也不模式化,又能让人捧腹大笑。

这是皮克斯很久已经没有做到的事情了。

即便是大受好评的《头脑特工队》,在拥有着近年皮克斯最有创意的故事和最成熟的剧本设计同时,在表演上却没能给人惊喜——回到我之前所说,它实际上也是在使用迪士尼所总结出的一套极度符号化的表情库在进行表演,有效,然而单调。更别提《寻梦环游记》了,表演上实在堪称刻板。

如果你仔细研究过从《头脑特工队》到《寻梦环游记》以来的一系列皮克斯作品中的表演,你会发现它们已经和迪士尼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了。这就很可怕。

(顺便说一句,非常讽刺的是我们许多人能看到日本动画里表情的过度符号化,却对好莱坞动画表情中的符号化倾向视而不见。)

皮克斯在《超能总动员2》中再一次找回了表演上的创造力,而这些表演被用来善意地讽刺我们许多男性心中潜在的大男子主义情绪。好在,片中却并未利用这一点去加强夫妻冲突,只是点到即止。在看到《超能总动员1》中战场上无所不能、职场上卑躬屈膝的超能先生之后,我们又看到了夫妻关系里超能先生的另一面,他的角色塑造也因此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尽管不情愿,超能先生依然选择了担负起家庭的重任。从一开始以为看家是件简单的小事,消极态度来应对而被家庭琐事折磨得精疲力尽,再到最后真正意识到家庭劳动的重要性,转而积极主动思考如何抚养孩子时,超能先生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正如影片中 B 故事的主旨:「只要做好了,为人父母就是英雄。」

这其实是合家欢电影中比较少见的主旨。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电影让男女中某一方做出留守家中的牺牲,最终来讲述家庭的重要性——可是,正如片中第二幕开始那样,超能先生愿意为家庭而「牺牲」的心态并不是合理的。谁负责照顾家庭,不应该是一种牺牲,而只是一种选择。

许多电影中的男性,包括现实中的男同胞们,哪怕愿意承担家庭主夫的重担,也往往会认为陷入「被女人养」的心态。一旦有了「牺牲」心态,实际上两性的关系就已经不再对等。

这是《超人总动员2》B 故事中相当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无论谁主外谁主内,家庭职能的划分并没有「牺牲」一说,无论是做社会劳动还是家庭劳动,两者的价值并没有高下之分。


我在这里夸了《超人总动员2》那么多,可是前两幕的精彩,确实也无法掩盖剧本第三幕的缺陷。

在剧本写作里,如果我们有 A/B 两条分别代表角色外部与内部的故事线,那么通常在第三幕中,B 故事中关于主题的探讨,会成为 A 故事中最终战胜反派的关键钥匙。只有这样,从 B 故事中主角产生的情感动机,才能在最终 A 故事的高潮戏中成为制胜的推动力。

以《超人总动员1》为例,超能先生开始时太过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渴望再次冒险,而忽略了家庭才是他最重要的冒险。在全家被俘之后,超能先生充满愧疚的自白完成了他在角色弧上的补完,而重新认识到家庭重要性也成为他之后战胜反派超劲先生的制胜因素。

就这样,A 故事和 B 故事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然而,《超能总动员2》中直到最后 A/B 故事也是两条平行线,并没有在第三幕的高潮中交汇。在对抗反派伊芙琳(屏霸)的过程中,由 B 故事带来的成长并没有化为战胜敌人的力量,「为人父母也是英雄」的主题在第三幕中几乎消失不见。

这也导致在《超能总动员2》在剧本结构上没有前作那般严丝合缝,最终高潮戏份自然也没有前作那么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而剧本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我一开始所提到的、来自《超能总动员》系列设定的先天性缺陷:虽然《超能总动员》确实拥有非常容易拓展的世界观设定,但由于主角一家的超能力源于对每个人性格与家庭定位的象征,一旦前作中的角色弧被完善,那么角色身上超能力与个性过于直接的联系反而会成为续作叙事上的阻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姐弟俩,巴小倩与巴小飞的情节了。

巴小飞快速奔跑的能力,实际上代表了男孩子精力最为充沛、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纪。前作中,巴小飞的精力旺盛曾经是让父母颇为头疼的大麻烦,可是在最终高潮戏中,父母放开了对巴小飞的限制,让他尽情去发挥自己的奔跑能力——这一刻,巴小飞的天性得到了释放,父母与孩子之间也达成了和解。

而巴小倩的隐身和防御立场能力,则代表了女孩子在最敏感的青春期时内心的不安和对外界的抗拒。前作中,巴小倩面对喜欢的男生时缺乏自信,也拒绝和家庭沟通,完全封闭自己的内心。

在最后的决战时刻,巴小倩从一开始对使用防御立场毫无信心,成长到最终在千钧一发之际使用防御立场保护了全家。对防御立场的使用,在这里意味着巴小倩打开了封闭的心扉,开始构建起对自己的信心。

无论是巴小倩还是巴小飞,角色内心的成长,最终会以超能力的形式表现在外在,并且成为 A 故事中战胜反派的强大助力。而且由于所有角色的角色弧都在高潮部分汇集到一起,这才让最终的决战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可是这带来一个问题:这对姐弟已经在前作中成长过一次,角色弧得到了完善,巴小飞能够充分释放活力,巴小倩也走出了自闭——那么续作怎么办呢?

当然,我们可以为角色设定新的障碍,以此建立全新的角色弧。《超能总动员2》中,巴小倩就面临了青春期的新苦恼。但问题在于,这一新的障碍和她的能力(隐身和防御立场)不再具有前作那般直接的象征指向意味,那么在解决障碍时,就很难像前作具有无比强烈的情感冲击。

通常情况下,如果因为角色本身设定上的某些障碍导致续作角色弧很难写,那么续作往往会采用最俗套的方式:干脆让续作里彻底忘掉前作的成长,推倒重来,让角色再重新成长一次。

《超人总动员2》没有用这种办法,但确实也陷入了一些重要角色(巴小倩和巴小飞)戏份严重缺乏,并且角色弧缺失的毛病当中。

当然,影片试图引进温斯顿和伊芙琳兄妹作为新角色来弥补这一点。伊芙琳所创造的屏霸形象对于拟像的讨论颇有些鲍德里亚的影子,而温斯顿作为超级英雄脑残粉,却一反常态以完全真诚的面目出现,成为片中情节的最大反转,和前作对于粉丝文化的态度形成有趣的对比。

消费社会下视频媒介所营造的「超真实」幻象,以及对于偶像和粉丝文化的认知改变,成为《超人总动员2》中隐藏(虽然实际上很明显)的议题。更有趣的是,实际上相同的隐含议题也出现在了皮克斯前一部《寻梦环游记》中,我也曾经在《寻梦环游记》影评中提到了这一点。未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另外写一篇来阐述最近皮克斯电影中的这一倾向,但这里就不展开了。

温斯顿和伊芙琳兄妹的设定和两人背后所隐藏的议题带来了一些亮点,只是另人遗憾的是,两个角色的塑造上都有些浅尝辄止的意思,没能在第三幕里担起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重任。


关于《超人总动员2》,我想说的就到这里了。我必须承认,《超人总动员2》在剧本上相比前作有着诸多缺陷,无论是先天缺陷带来的问题,还是在第三幕 A/B 故事融合上的处理上。

但我仍然认为,它是近年来皮克斯最为大胆的一次尝试。无论是谍战片悬疑、黑暗氛围的营造,还是动作戏调度上的绝佳想象力;无论是表演上对于模式化的反叛,还是再一次对家庭主题的完美阐释——这些都展现了皮克斯应有的模样。

它不完美,但是再一次长出了锋利的棱角,让人看到了那个永远另辟蹊径、勇敢创新的皮克斯。

希望未来的皮克斯不要忘记这种精神。

下篇,敬请期待。

长按二维码关注 带你读懂动画

 4 ) 超人也要带娃睡觉打豆豆

《超人总动员2》之前布拉德·伯德其实只执导了两部皮克斯作品,第一部就是《超人总动员1》,在超人身份认同的大背景下,跳出人们对超人的刻板印象,回归生活的琐碎细节,在超级英雄电影还未成为滥觞之前,就在类型和反类型上走得很远。而另一部作品也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的《料理鼠王》,用老鼠视角重新审视厨房,不仅空间感构建完整,还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赋予了生龙活虎的动作戏场景。那部作品中他讨论了创作者和批评家的关系,而当时皮克斯和评论界还是如鱼得水的状态,作品中充满了自信,如同有着动画超能力。所以最初对该片的期待,总是会想要与当下最好的“皮克斯”有的一拼,但被迪士尼“招安”十多年后,当年的动画界的超级英雄,愈发的显着有些欣欣然,衣食无忧的想要在欢乐喜剧人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超人总动员2》里的资本家和政治家单纯善良,反倒是反派屏霸成了野心家,价值观遥远坚定,像羊副市长,像灭霸,恰好都是迪士尼的。而屏霸形象塑造完全被叙诡牵绊住了,原本可以值得深挖的当下的社会命题,在欢乐的氛围与“拯救”的概念中退而求其次。而超级英雄方面,头疼于家庭危机和事业危机,要公关,要正名,伸张正义成了次要动机,倒是继承了第一部里“超人亦凡人”的视角,皮克斯通过各种各样的细节,将生活化略带大男子主义的“超人形象”,对于某些人来讲“带孩子可比拯救世界难多了”。带孩子,打扫家真的不是说来就来,没个几天几夜的不睡,与层出不穷的笑料,怎能闯过现实生活这一关。影片中的超级英雄不论是谁,都要在现实生活与超级任务,这两条线之间自由的切换,就算弹力女超人海伦,在钟情于飞车追捕的过程中,也顺道解答下孩子东西乱丢在哪儿的问题,这些生活化的细节构建,让整个的人物性格丰富起来,真实性也愈发的强烈,就好像是你我可以经历的生活乐趣,但又有你我不曾经历的精彩瞬间。可以说再也没有像《超人总动员》里更破绽百出的超级英雄了。

虽然家庭片的比重占了大半,但是如果逃开超级英雄成分,这些东西是怎么也新鲜不起来。无论家庭类型、悬疑类型、动作类型怎么混搭,最重要的看点还是超能力的展现。最有趣的超能力宝宝桥段倒是像一部《小杰克的攻击》的加长版。而把女主从家庭片中大段剥离出去,乍一看颇有女性主义的意味,但除去和屏霸讲女性社会角色的部分,实际没太多有效探讨,不过弹力女超人的动作戏着实比超能先生要好看不少。两姐弟的“金钟罩”和“飞毛腿”第一部已经展现太多,也有大量同质化的超级英雄电影反复用了类似想法,不甚新鲜,所以动作戏稀少。酷冰侠的动作戏倒是炫酷升级,新角色穿越女的动作戏份也算是比其它新面孔高出一筹。Jack-Jack的新能力也算是片中着力描写的部分,重装亮相的搞笑担当,在动作戏份中,融入童稚的趣味与笑点,这是皮克斯电影最有趣的一部分。群雄逐鹿,并未眼花缭乱,动作戏的取舍是这部片子的一大亮点。

其实不论第一部中戏份突出的超能先生巴鲍勃,还是在第二部中站在聚光灯下的是弹力女超人海伦,电影在整个故事的描绘与叙述之中,总是脱离不开现实生活的这个外衣,不论是多少的理想梦想与神奇幻想,往往最终能够帮你完成人生高光时刻的,还是那些琐碎生活里羁绊的人们。让英雄走下神坛,回归真实生活之间,这是皮克斯在超人泛滥的当下, 延续前作的精妙之处。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在动画正片前,皮克斯精妙的加上了一个小彩蛋,小短片《包宝宝》,以中国文化为切入,将家庭琐事中累积情感牵引而出。

“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这是金斯堡诗歌《嚎叫》的第一句话。跳出银幕,一个没有超级英雄的现实世界里超级眩光却到处都是,用虚拟的光线遮蔽了太阳的光芒,侵蚀着我们的本能,钝化着我们的感知。破绽百出的我们轻而易举地成为了真正的Screenslaver,超级英雄电影的确像我们时代的鸦片,我们在银幕里崇拜超级英雄,以为这种情感真的给世界带来了正义,其实世界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超人总动员2》在超级英雄电影走向滥觞的今天再次提醒或者模糊了梦和现实的距离。要怎样抵抗这个真正的屏霸呢?或许也和动画中一样,回归家庭生活,带娃睡觉打豆豆,让每个人成为他人的超级英雄。

 5 ) 细数《超人总动员2》中的细节与彩蛋

A113、Luxo彩球、比萨星球卡车,这些皮克斯经典彩蛋在哪里?巴小杰的17个超能力分别是什么?你发现《玩具总动员4》神秘彩蛋了吗?

皮克斯幸运星

影片开头承接第一部结尾,反派“挖地魔”(Underminer)出现在城市中大肆破坏,路过的超能一家挺身而出。

“挖地魔”由约翰·雷森博格(John Ratzenberger)配音。说起这个演员的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然而他几乎在皮克斯的每一部动画长片中都声演过角色,被称为“皮克斯的幸运星”,他的客串是皮克斯动画的传统彩蛋之一。

约翰配音的角色大部分都是不起眼的龙套,比较著名的角色有《玩具总动员》中的小猪火腿(Hamm)和《赛车总动员》中的大卡车麦大叔(Mack)。

著名旅馆

上一部结尾,超能一家的住所被坠落的飞机烧毁,所以在本片中他们住进了廉价的汽车旅馆。

这家旅馆叫做“Safari Court”,以真实的汽车旅馆“Safari Inn”为原型,位置就在加利福利亚州迪士尼总部的附近。

现实中这家旅馆还是常用的电影拍摄地,曾出现在《真实罗曼史》(1993)和《阿波罗13号》(1995)等影片中。

中餐饭盒

超能一家吃晚饭时,可以看到桌上放有几个“山珍海味”中餐饭盒。

这个外表平平无奇的外卖盒子,实际上是皮克斯宇宙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曾出现在《虫虫危机》、《怪兽公司》、《玩具总动员2》、《美食总动员》和《头脑特工队》中。

叫我第二名

晚餐场景中,巴小飞身穿印有数字"2"的T恤。

除了呼应作为第二部续集的影片本身,这个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在第一部结尾,巴小飞如愿以偿参加了学校运动会,因为家人叮嘱他不能过于优秀,于是他在跑步比赛中故意赢得第二名,说明小飞在父母的教育下终于学会收起好胜心。

皮克斯总部

酷冰侠给鲍勃和荷莉递上电信大亨温斯顿·德沃尔的名片,上面的地址是皮克斯总部的真实所在地。

皮克斯总部地址为“1200 Park Ave, Emeryville”

配音演员

温斯顿·德沃尔由“风骚律师”鲍勃·奥登科克(Bob Odenkirk)配音,动画形象与本人十分相似。

鲍勃不是影片中唯一出演过《绝命毒师》和《风骚律师》的演员,“麦克”乔纳森·班克斯(Jonathan Banks)在片中声演政府探员狄瑞克,接替今年2月份逝世的巴德·乐凯(Bud Luckey)。

伊芙琳·德沃尔由凯瑟琳·基纳(Catherine Keener)配音。凯瑟琳在2017年大热影片《逃出绝命镇》中扮演擅长催眠的邪恶母亲,与伊芙琳的幕后身份“屏霸”恰好呼应。

电光眼与爆破侠

温斯顿·德沃尔提到他父亲敬仰的两名超级英雄为电光眼(Gazerbeam)爆破侠(Dynaguy)

他们在第一部中曾出席超能先生与弹力女郎的婚礼,但是两人的下场都不太好。爆破侠被卷入官司,电光眼则在诺曼尼岛上被全能机器人杀害,死前利用激光留下了击败机器人的关键信息。

电光眼死状恐怖

德沃尔豪宅

德沃尔为超能一家提供了一座超现代设计的豪宅,其外形参考了希区柯克的经典影片《西北偏北》(1959)中的房子。

口香糖广告

弹力女郎驾驶摩托车在城市高楼中穿梭时,一座建筑墙上出现了"Tripledent"口香糖的广告。影片结尾超能一家前往电影院的途中也能看见同款广告。

这个口香糖牌子曾在《头脑特工队》中出现,其洗脑广告曲一直回荡在主人公莱莉的脑中挥之不去。

拯救列车

影片中弹力女郎营救了一辆失控的列车,列车在将要坠落的一刻及时被停下。而在第一部中开场中,年轻的超能先生做过相同的事情,不过由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毁坏,导致超能先生被告上法庭。

经典彩球

皮克斯彩球(Luxo ball)在多部电影和短片中都有出现,首次登场于短片《顽皮跳跳灯》(1986)。影片中,彩球以小串珠的造型出现在小杰宝宝的婴儿栅栏上。

怀旧电视剧

影片中,电视机上播出的节目包括有动画片《乔尼大冒险》(Jonny Quest)《迷离档案》(The Outer Limits),两部都是60年代经典的电视剧集。

《乔尼大冒险》讲述主人公乔尼和父亲一起进行各种奇特的冒险,反映出超能一家孩子们的日常。

《迷离档案》的每一集开头都有一段关于电视屏幕被操控的诡异开场,暗示了本集反派“屏霸”的本领。

塞利克大使

弹力女郎救下的女大使名字叫做汉丽埃塔·塞利克(Henrietta Selick),致敬了曾执导《圣诞夜惊魂》、《飞天巨桃历险记》和《鬼妈妈》的动画导演亨利·塞利克(Henry Selick)

亨利·塞利克在七八年代曾在迪士尼动画部工作

鬼驱人

小杰宝宝在影片中突然消失在第四维度,声音却回荡在屋子中。这一幕致敬了1982年恐怖片《鬼驱人》(Poltergeist)中的情节,主人公的小女儿被困在另一个空间中,家人只能透过电视屏幕跟她交流。

有趣的是,《鬼驱人》中饰演父亲的格雷格·T·尼尔森(Craig T. Nelson),正是《超人总动员》中超能先生的配音演员。

超能跑车

超能跑车(Incredimobile)曾在第一部开场中出现,是超能先生年轻时的座驾,但后来不知所踪。本片揭示了它原来落入土豪之手,还好超能先生还留着汽车的遥控器,让这辆跑车再次大显神威。

巴小杰的超能力

影片中提到小杰宝宝非常喜欢莫扎特的音乐。在2005年推出的短片《小杰克的攻击》中,小杰的保姆凯莉就曾放莫扎特的音乐给他听,用来激发宝宝的智力与潜能。

小杰至今展现过的能力有:

1. 分身:高兴的时候会分身变出多个自己。

2. 怪物化:生气时会变身成紫色的怪兽,尤其在吃不到饼干的时候。

3. 火焰化:全身发放火焰。

4. 镭射眼:双眼发射绿色激光。

5. 变大:变成巨婴。

6. 维度跳跃:穿越不同维度,同时别人能听见他的声音。

7. 变形:变成其他人的样子,影片中小杰曾将自己变成衣夫人的模样。

8. 神力:轻易举起比自己个头更大的东西。

9. 刀枪不入:与浣熊激烈打斗后没有受伤。

10. 悬浮:在空中零重力漂浮。

11. 隔空移物:影片中通过念力将盖子移动到垃圾桶上,以及后来摘下控制妈妈思想的眼镜。

12. 高空喷射:通过打喷嚏将自己发射到高空。

13. 发电:鲍勃发现小杰拥有超能力后,小杰短暂施展出发电的能力。

14. 穿墙:畅通无阻地穿越到家中各处。

15. 钢铁化:第一部结尾中全身变成钢铁,令超劲先生迅速下坠。

16. 胶质化:全身变成啫喱状的物体,令浣熊的攻击无效。

17. 爬墙:能像蜘蛛侠一样粘在墙上,该能力出现在短片《小杰克的攻击》中。

比萨星球

比萨星球是皮克斯系列电影中虚构的比萨餐厅,首次登场是在《玩具总动员》里,后来几乎在每一部皮克斯动画中都会作为彩蛋出现

而在本片中,比萨星球的卡车(60年代造型)出现在弹力女郎捕获“屏霸”后,化成降落伞落地的瞬间。

酷冰侠妻子

酷冰侠的妻子汉妮(Honey)在两部影片都被提及,但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是因为导演认为这个角色不露脸的话会更有趣。

实际上剧组为汉妮设计过角色概念图,尽管她最终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这个角色的设计被用到另一个超级英雄的形象中,据说这个英雄出现在结尾的邮轮中。

汉妮与卢修斯

飞行员荷莉

影片中伊芙琳把飞机驾驶到氧气层外,企图令弹力女郎缺氧而昏迷,实际上在第一部中就暗示了荷莉曾受过飞行训练,有足够的经验应对高空中的各种状况。

A113

“A113”是皮克斯动画的经典彩蛋之一,这个字符组合是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动画绘画教室的门牌编号。皮克斯动画部的主创人员大多都上过这所学校,因此他们都故意在电影加入“A113”作为纪念。

你能认出多少动画界大佬?

“A113”在影片中多处出现,包括列车的编号超级英雄法案的文件编号,而最明显的是结尾中电影院正在上映的影片名字“DEMENTIA 113”

此为预告片截图,影院版中"INCREDIBLES 2"换成了"DEMENTIA 113"

这个片名还恶搞了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早期作品《痴呆症》(Dementia 13),此片上映于1963年,符合《超人总动员2》的年代设定。

玩具总动员4

皮克斯的动画中有一个规律,每一部长片都会包含下一部作品的相关彩蛋,比如在《寻梦环游记》中就出现了超能一家的亡灵版海报。

如果按照皮克斯未来的计划,本片中应当出现至少一个《玩具总动员4》的彩蛋,但根据主创的说法,这个彩蛋暂时未能揭晓,因为要等到《玩具总动员4》上映后人们才会发现它

(有网友猜测这个彩蛋是出现在小杰的婴儿栅栏中的一个玩具,看起来像穿着宇航服的伍迪。)

超人的主题曲

影片中,温斯顿·德沃尔与超能先生、弹力女郎和酷冰侠会面时,分别哼唱了三人的“主题曲”。在影片结尾滚动播放演职员名单时,我们可以听到这三首歌的人声合唱完整版本。

致敬逝者

演职员名单的最后出现了一行字,致敬2018年2月逝世的皮克斯资深动画师巴德·乐凯(Bud Luckey),他是《玩具总动员》牛仔伍迪的创造者,在第一部《超人总动员》中为瑞迪克探员配音。

片尾彩蛋

片尾演职员名单结束后,挖地魔的钻地坦克车驶过屏幕,暗示这名反派可能会在第三部续集中再次出现。

文 | 彩蛋君KL

参考 | IMDB ScreenRant CinemaBlend 油管New Rockstars

【任何形式转载请豆邮或联系公众号授权】

喜欢本文的朋友喜欢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彩蛋堂」,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电影彩蛋堂(movierush)

 6 ) 一部动画片竟然探讨起科幻电影中最深刻的母题

暌违十四年之后,皮克斯动画《超人总动员》的第二部终于如约而至。前后两部电影从剧情上的衔接如此紧密,就像是中间根本没有任何停顿一样。在第一部电影的结尾,小女孩终于鼓起勇气约心仪的男孩周五一起去看电影,而一转眼就是十四年后的今天,他们的电影终究还是没能看成。

而在电影之外的这十四年,可谓是天翻地覆了,无论是对观众或者电影本身来说。十四年前钢铁侠都还没有诞生,更别提什么漫威宇宙了,甚至就连超级英雄都不算什么成熟的类型片;而十四年后,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X战警各种超级英雄组织一通乱斗圈钱圈粉无数。

说起来不太好意思的是,虽然第一部《超人总动员》是2004年的作品,但我个人其实迟迟在2016年才看到。所以大家在当年看电影所带来的激动和惊喜,于我而言并没有那么强烈。但在看第二部电影之前,我又默默重温了第一部,所获得的惊喜不减反增。

而如今回过头来看十四年前的第一部《超人总动员》,你才会发现皮克斯的高瞻远瞩之处。比如小儿子的快速移动能力所带来视觉上的惊喜跟后来的快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从事军火生意、天才发明家的大反派也和钢铁侠有所相似,更别提他们两人如出一辙的动力装甲。

更厉害的是,《超人总动员》一上来就把超级英雄的身份认同问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甚至成为该系列的基础设定而存在。当跳楼自杀的人被超级英雄救下,当坐火车的人因为超级英雄的拯救反而受伤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超级英雄的存在到底是好还是坏。

《超人总动员》:被上司批评的超能先生

是应该让超级英雄们发挥他们的能力一次次拯救世界,还是让世界自生自灭让超级英雄们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

虽然这一命题早就是美国超级英雄漫画中探讨依旧的问题,但是在电影中的出现《超人总动员》系列算是相对比较早的,后来也成为无数超级英雄电影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比如被誉为超级英雄电影中神作的《守望者》直到2009年才深刻探讨了这一问题;还比如《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联盟》不也正是由一个凡人超级英雄蝙蝠侠来质疑另一个神一般的超级英雄超人;再比如就连嬉笑打闹的漫威电影宇宙中也有所谓的索科维亚协议来限制超级英雄的能力,以至于造成内战;还有X战警系列中变种人到底是不是怪物的讨论也正是这一问题的“变种”。

《守望者》剧照

这也就是为什么导演布拉德·伯德迟迟不肯制作第二部的原因所在,因为第一部放在当年有着无与伦比的划时代意义——早在2004年就提出后来这个影响了无数超级英雄电影的命题。虽然多年以前他们就想出了第二个故事的雏形,但又花了好几年才真正完成这个故事。

而这个新的故事所具有的跨时代意义在于它的与时俱进之处。其中有两点尤为值得关注,首先当然是男女主角定位的转换,正好与第一部中的故事截然相反,这一次轮到超能先生在家带娃,而弹力女超人成为超人的全新代言人出门拯救世界了。

毋庸置疑,这一点恰好迎合了当下女权主义高涨的时代潮流。在当年的第一部电影中,纵使整部电影口碑极好,依然有人吐槽过超能先生总想着拯救世界而对家庭和孩子的不作为,这一次的反转终于让人无话可说了。退居二线的超能先生不但被大儿子的数学作业搞的焦头烂额,还遭遇了大女儿青春期,而小儿子更是变成了会喷火、射激光、还咬人的小怪物,一副爸爸带娃手忙脚乱的场面,令人捧腹大笑。

《超能总动员2》剧照

第二点则在于电影中的大反派屏霸的出现,这个角色实在太值得深思了,尤其是他的“超能力”——通过屏幕来催眠控制他人。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是低头族的时代,小到手机屏幕,大到广告牌,屏幕真的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技术,想必无人可以幸免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角色所带来的思考和英剧《黑镜》所希望展示的同样意味深长,毕竟所谓“黑镜”(Black Mirror)本身指的就是一切电子设备锁屏状态下的那面黑色“镜子”,也就是所谓的屏幕。打开这面“镜子”你能看到世界的一切,锁上这面“镜子”你能看到你自己的脸,控制了这块“镜子”显然就能控制你的一切。

《黑镜》

在这两点之外,超级英雄的身份认同问题依旧贯彻其中,甚至越发尖锐了。当超级英雄被非法化之后,该如何努力去改变法律?就像电影中的超能先生和弹力女超人各执己见一样,是通过法律去改变法律还是彻底不遵守明显错误的法律?

正确答案是两者都不行,要通过传媒营销才可以。超级英雄之所以被人们反感,是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在拯救世界时所付出的努力和所作出的艰难抉择,所有人都只看到了他们拯救世界随之带来的大破坏。所以要改这一点的核心在于,要让人们看到这一切——当当当当,直播技术应运而生。超级英雄是如何打坏蛋的,超级英雄为什么要炸掉这栋楼,超级英雄是怎样救下人类的,直播给你看!

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方案切实可行,以弹力女超人为代表的超级英雄很快就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直到大反派出来捣乱。但是这一方案真的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吗?虽然电影的最后依旧是一片欢声笑语的大团圆,但是核心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真的解决。

《超能总动员2》剧照,拯救世界的弹力女超人

因为人类与超级英雄之间问题的关键在于力量的悬殊实在过大。人类凭什么相信“有些人做好事仅仅是出于正义”,超级英雄又凭什么要长久地受到人类法律的限制甚至制裁?

就像神和人类一样,究竟是人定胜天还是顺应天命,自古以来便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超级英雄的出现,无疑是把神这一虚构形象的实体化。换言之又像是人类和机器人一样,究竟是机器人始终服从人类还是最终势必取代人类。这两个问题无疑是科幻电影中最核心的母题之一。

面对如此复杂的命题,《超人总动员2》最终也没能彻底解决也是情有可原的。作为一个动画片,至少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不管怎么样,这一个问题已然要作为基本设定成为该系列的背景了,接下来的续集也势必会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电影放映之前的贴片小短片《包宝宝》实在加分不少。其实在北美地区,皮克斯的动画一般都会有短片同场贴片放映,但引进内地之后一般不会放映短片。大家普遍认可的原因是因为短片也要占据一个进口片名额,并且需要单独送审,又麻烦又浪费,所以往往被引进方放弃了。

上一次贴片短片得以在内地上映,还是2006年的《赛车总动员》,短片则是《光杆乐队》。此番《包宝宝》得以贴片上映,实在非常难得,尤其是这个短片同样非常精彩。

短片《包宝宝》时长不过8分钟,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叙事发展、笑点泪点一应俱全。以一个包子的成长故事来暗喻母亲抚养孩子,而孩子成年之后离家出走的故事,感人至深,极其巧妙。

贴片短片《包宝宝》

除此之外,整部短片还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元素。首先从片名中的包子便可见一斑,再到厨房中的锅碗瓢盆和各色调料,以及墙上的福字、门口的拖鞋,活脱脱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家里。

总而言之,无论是贴片短片,还是正片动画,皮克斯出品,必属精品。这么多年了,大概真的只有皮克斯从没有让人失望过。

 短评

超人一家被屏霸稍一蛊惑,就会反过来彼此残杀。超能力和霸权力一样,如果没有有效制约与管控,力量有多大,反噬就有多强。而超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和教巴小飞解数学题一样,不在乎什么公式定理,无所谓什么规矩法令,得出结果达到目的即可。当巴小杰拥有了难以制约的超能力,每个人都是那只无助的浣熊。

9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1.巴小杰一个人打败了整个银河护卫队。2.最可怕、威力最大的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反派,而是熊孩子。3.要是派熊孩子去打灭霸,就没复联什么事了。4.提防身边每个带眼镜的人。5.倒着开悬浮列车,可能是想找到《头号玩家》的彩蛋。

1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超人该不该被法律禁止,超能力有什么副作用,编剧偷换了一下概念,转去了超人形象的公关,把家庭观念,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搬了出来,这算是在继承第一部的优点,只是14年后看并不新鲜,美剧里都这么演。编剧一会儿很成人化,一会儿在大反派的设定上又太儿戏,为了爆米花属性,皮克斯电影也纯套路了。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你看,带娃是超人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15分钟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养孩子可比拯救世界难多了

1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完全能明白编剧太想追求深度 screen slaver的设定 女权的讨论 家庭角色的分配等等都想有新意 但受制于形式 既没有太多能让成人满足的思考 又丢失了吸引小孩的幽默有趣 强行让小baby负责萌宠 但效果就真的有点不上不下的尴尬吧 哦对 还有那个贴片的包宝宝 恶俗恶臭 倒胃口

20分钟前
  • steflover
  • 还行

14年了,无论主题还是风格一如既往,把普通人可能会遭遇的危机放置在超人身份之上碰撞出的火花,反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前半段太好玩,大战部分就有些一般。各种超级英雄梗,老妈追踪屏霸那段跟阿甘之城蝙蝠侠里追查谜语人风格超像,baby抢镜,小浣熊被揍跑之后没有再出来有些可惜

21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剧情上,超级英雄在第一部最初被禁,到这一部最终解禁,迪斯尼为我们十四年的美好记忆画上了一个不错的句号。虽然没有什么惊喜,但基本上没有失掉第一部的水准。

26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6/13/2018 Incredibles double feature! 两部无缝衔接到什么地步呢?就好像中间十四年的时光,只不过是插播了一个广告。

27分钟前
  • 僧帽水母
  • 力荐

“不想被人坑,就先别往坑里跳。” 穷困潦倒超人一家有点超能力却不被认可继续穷困潦倒如何过好此生总动员。“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超能力”道尽了超人爸爸无尽的辛酸…😄整体不如第一部惊艳,皮克斯中等水平,好在过失也不多,有皮克斯便不可错过。

2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谁能想到我看个动画片还要被反派辱骂没有生活、每天只会坐在沙发上吃着薯片看电视、旅游恋爱运动全都靠电视节目来体验?Screenslaver 必须死了

3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影片最棒的就是让妈妈成为了职场女性,而超人爸爸反而要在家呆娃的设定。超人爸爸虽然力大无穷,但面对儿子的尿布、数学作业或感情问题,一下就变得力不从心,才真正懂得了作父母的辛苦。对如何养育孩子的部分描述很多,比超级英雄打坏人的部分还好看且更有共鸣。强推前面的短片《包》!必哭!

35分钟前
  • Maggie_in_LA
  • 推荐

超人也需要傍大款、搞直播、打造形象才能合法地拯救世界。Jack-Jack太可爱了!!

3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除了没创意和想象力之外,其余都还在水准。但“还在水准”对皮克斯来说简直是断崖式灾难...

4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正一反一都是女性角色,那堆超级英雄里看着不少都是Gay或者少数族裔群体,身份政治到动画里就是这么玩的。不过这片从把美式超级英雄片做到了极致(另一个极致是[弗拉门戈武士]),漫威的脸疼不疼哈哈哈。A故事是技术与资本加上超级英雄政治,B故事是(中产)家庭的带娃故事,真是有里有面合家欢。

4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超能力被禁止的世界背景里,爸在家带娃,妈受通信业巨头邀请,背负用直播打怪来扭转社会风评的责任,这个设定有浅显的女性主义表达——让男人陷入养娃的窘境反衬女性重要,当然是在女性更适合做代言人的前提下。几条支线显得多余并无趣,女儿坎坷的约会经历也好,儿子疯疯癫癫的全无表现也好,还有婴儿早就在那个保姆短片里暴露的超能力,在主线上并没什么意义,剧本也写的一般,至于全片反派倒也很容易猜。这片的最大看点还是布拉德·伯德的个人能力,他对光线的把控特别好,尤其前半段,老婆拦列车那段貌似是还原了《美国往事》的外景,直升机救大使那段也让人想起《银翼杀手》的孤寂霓虹城市,再配上爵士,味道很好,另外还有些化用《碟中谍》的配乐(导演执导过《碟中谍》第四部)

47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小时候感觉弹力女超人的臀部太宽,如今觉得这真是我梦想的翘臀。

49分钟前
  • pipi皮皮桃
  • 力荐

7.情节上少了上一部的反英雄的惊喜,加入了女性,家庭关系之类的话题,整体还是太套路了,反而越发保守。不过,把上一部超人宝宝的梗尽可能放大,有趣也主要集中在那部分。整体从第一部的惊喜,变成了这部好莱坞的套路喜剧,略失望。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平庸无聊的一部皮克斯了,我特么等了14年你就给我看个这!

55分钟前
  • 朱熠
  • 较差

实在是无聊,睡到尾。

58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