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余波2019

战争片英国2019

主演: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凯拉·奈特莉,杰森·克拉克,凯特·菲利普斯,费昂·奥谢,雅尼克·许曼,亚历山大·谢尔,吉姆·海伊,弗雷德里克·普雷斯顿,汤姆·贝尔,Abigail Rice,Logan Hillier,Flora Thiemann,Joseph Arkley,克劳迪娅·瓦西科娃

导演:詹姆斯·肯特

 剧照

余波2019 剧照 NO.1余波2019 剧照 NO.2余波2019 剧照 NO.3余波2019 剧照 NO.4余波2019 剧照 NO.5余波2019 剧照 NO.6余波2019 剧照 NO.13余波2019 剧照 NO.14余波2019 剧照 NO.15余波2019 剧照 NO.16余波2019 剧照 NO.17余波2019 剧照 NO.18余波2019 剧照 NO.19余波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14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火让大地满目疮痍,家庭妻离子散。英俊上校刘易斯(杰森·克拉克 Jason Clarke 饰)和他的妻子瑞秋(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饰)在战争中失去了他们的大儿子,瑞秋因此非常的痛恨德国人,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战后,她和她剩下的家人们,要和一个名为史蒂芬(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 Alexander Skarsgård 饰)的男人住在同一屋檐下。
  史蒂芬也在战争中失去了妻子,这让他对瑞秋没什么好脸色,两个人天天争锋相对。丧子之痛让刘易斯选择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经历放在工作中,备受冷落的瑞秋每天的相处对象就只有史蒂芬,渐渐的,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转变。

 长篇影评

 1 ) 特殊时期的爱的选择

坐在咖啡里,面对的大西洋的层层波涛,写下这篇影评。

接近中午时分,海边咖啡吧的人渐渐多起来,昨夜通宵达旦狂欢的人们也陆续出门,一个充满热情和生活气息的周末。我们是如此幸运,生活在这样和平的时代,可以认真度过每个充满形式感的周末。

回到1945年,那时的二战刚刚结束,可德国人民还未从崇拜希特勒的狂热中冷却下来,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几个winner占据着,自己的资产也随着失去。男主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既承受着战后从零开始的生活压力,又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一个善良的军官,得以在战后继续住在自己家中的角落。尽管他和女儿可以留在自己的房子里生活,可看着自己房子的主人变成别人,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面对女主的冷漠,自己却还不得不保持淡然。

另一个受害者是女主,眼看着自己的儿子死在德国人的炸弹下,本应对德国人充满着恨,可这种恨却因自己原本的善良而变得柔软,在这点上,其实她和自己的丈夫是一样的。女主受伤的心灵从一开始就没有遮掩,在弹琴时情绪的爆发,也顺其自然推动了她和男主建筑师的爱情的发生。从她对男主的冷漠到猜忌,怀疑男主就是纳粹分子,再到被男主强吻后态度的转变,女人,终究还是女人,始终逃不开爱情的魔咒。凯拉奈特利那张冷艳的脸庞,把这种冷漠、柔软以及内心矛盾的转变过程演绎得丝丝入扣,不得不说,这部片子找她非常合适。在爱情发生的时刻,她也敢于为艺术献身,记得在《救赎》中,她也有全裸出境。

受害者男主建筑师,瑞典演员亚历山大演绎,那种帅气逼人的感觉,让这段出轨的爱情变得如此美好,看完后我也希望女主选择和他在一起。一开始他的男主光环还比较重,可最后却越来越弱,所以一定会让很多花痴妹子感到遗憾不已。可是导演这样设定一定有原因。不管怎么说,他的演技都一流,演出了一个深沉男人的隐忍和无奈却有所克制地爆发,演出了内心失去妻子的伤痛,正因为伤痛之深,所以才对女主如此这般珍惜,从他听到女主弹奏《月光》,到紧紧环抱住哭泣的女主,都可看出他对女主的爱。

最后一个受害者是丈夫。其实看到最后,才渐渐懂得丈夫内心的伤害不比妻子小。和建筑师的设定正好相反,一开始并没有令人深刻,可是到了最后,并且回忆前面和女主相处的细节,才让人明白他所受到的伤害,男人确实是把很多情绪藏在心底的。直到看完电影思考时,也不难发现,男主始终不愿意且没有再杀人,何尝不是因为自己体会过失去亲人的巨痛?所以说男主丈夫的形象是一个从弱到强、引人深思的。

在爱情片中,怎能没有大胆的肌肤相亲呢?爱和性的完美结合,才是完整的爱情啊。本片是一个大女主的片子,另外两个男主都有所弱化,片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这段出轨的爱情的发生,从冷漠到冲突,再到一切的发生,最后还完整地说了男女接下来准备一起离开的打算,这期间,丈夫的形象都比较弱化,直到最后表达出对女主的感情,男主光环才开始强化起来;建筑师从毫无察觉内心已有变化的女主,到最后不得不黯然地登上了已经渐渐加快的火车,这时的形象更是有所弱化,因为导演并没有按照前面美好的出轨爱情而设定或圆满或遗憾终生的结局,最后男主一定是遗憾的,女主也一定是遗憾的,可是都并没有特别演绎这段爱情的遗憾,这并不是说明这段爱情不真挚;我想,导演这样不偏不倚,是想告诉人们,不管爱情有多么令人向往和不顾一切,不管夫妻之间有多么严重的问题,终究不过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罢了,无论女主选择谁,生活还是要继续,正如最后建筑师在看到女主的犹豫,急忙上前并再次提到了“重新开始”的选择,他认为的“重新开始”是和女主一起,而女主也回应了建筑师她关于“重新开始”的选择,可定义不同,她的“重新开始”是和丈夫一起。伤痛和变故之下,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重新开始”,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人罢了。故事到这里结束,也告诉人们,激情过后,选择过后,每个人仍会承受选择的结果,或好或坏,或不变。

看这部电影,不用提什么三观,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听人提到三观,人性太复杂,三观如何才是正确的,又如何定义,都不可能有所谓的正确性。在自己的故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有忏悔和矛盾。只不过需要承受自己选择的结果罢了。

 2 ) 细致,到位,满足

好久没有这么满足的欣赏一部电影了,最近总是看一些半吊子电影,坚持着看完,然后想要昏睡一整天。

先说说电影的优点(其实也没找到缺点),真的画面和构图太美,尤其是开篇,轰炸后的汉堡 ,宏观的航拍...简直了...

画面和构图真的让人赏心悦目。

再来电影中的细节,和表演

瑞秋下火车,先是见到同是一对恋人在热情拥吻

笑嘻嘻的看着这对恋人,走向自己的丈夫,一番寒暄问候, 以为两人也要拥吻,结果只是轻轻的抱了一下,亲下脸颊。多么聪明的细节啊,避免了爱人久别见面就拥吻的俗套剧情,又不失看点,没有让剧情变得平淡无味,一点点的小用心,让观众的好感爆棚。

还有一处细节,女主跟闺蜜请求帮助,关于鲁伯特的“清洁”,精明的闺蜜调戏着反问,你有什么秘密吗?女主,什么?闺蜜,有些事发生了变化。 女主,哦,我做了新发型。 闺蜜,不对...嗯....好想还有其他的。 女主从容的思考了一下,说,是圣诞节,我一直很喜欢圣诞节,端起咖啡喝,偷瞄闺蜜。闺蜜,really?我受不了, 身边没有孩子的圣诞节..我们知道女主的孩子在战争中死去了。 一波一波被闺蜜将军, 非常有趣,又能感受到撒谎者的紧张刺激,眼看就快接揭穿了,又故作优雅从容。好在闺蜜还是放过了她,也许是闺蜜不想在为难,也许是闺蜜只是无心的调戏,并没有细思什么,但是这些对白细节的效果,观众真的很享受,毕竟其他电影的白开水对白真的让我很难受。

表演,不说女主,男主,小女孩的哭戏,真的是情绪很到位,自然,没有其它电影中那么看着演员硬挤不出眼泪的感觉,再来一些小小的可爱细节:

简直是个小戏精,瞪老爹,无视女主,不用一句台词,又幽默又可爱,6666....

很怕这类题材会拍的像同类电影一样矫情做作,苦大仇深,台词思想中二,但是这部电影居然没有啊,多么多么的难得。一些矛盾表现的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尬聊台词去浓墨重彩的画蛇添足,简直太好了,没有刻意的去突出这个时代背景中的尖锐矛盾,而是把背景当作背景来讲故事,反而使得背景变得真实,更加让人不会排斥这个背景(我不知道为什么绿皮书分数那么高,可能很多人接受的了那种刻意刻意的展现,但是我接受不能),就像银翼杀手,背景永远是背景,作者讲述的是故事本身,而不是招摇炫耀自己构筑了这样的科幻世界,背景只是用来服务故事的,这叫做沉稳!换做其他的作者,可能就会在电影里炫耀自己制造的未来科技而跑题了。毕竟很多人想的都是,我特么建造了一个未来世界的构想,难道我要表现的不是未来科技而只是剧情故事?

电影看似平淡舒缓,几处争执却很波澜汹涌,爽快无比。印象深刻的是,一是女主跟鲁伯特争执墙上的画,那特么以前挂着的是元首的画像!鲁伯特一个劲的扔我们出去,扔我们出去,你早就求之不得了,很激烈过瘾的对白,舒服!到位!另一处是女主的出轨被丈夫揭穿,在舞会上一边起舞,一边聊着正题,表演到位,简直能感受到女主在这种环境下的无地自容,在舞会上失态吗?还是强忍着不让自己崩溃?结果却是女主爆发,说的男主无言以对,精彩。

再说一些加分的地方,人物价值观,让人舒服,每个人都很成熟懂事,我看片时心想,丫的路易斯留下鲁伯特和他的女儿,避免了他们被送去什么营地而离家失所,却被鲁伯特这样回报,这怎么能忍,会是怎样的结局?两人决斗至少应该死一人吧?但是....并没有,大家都很明事理,路易斯也护着小女孩,在她受到惊吓的时候,也并没有因为是仇人、叛徒的女儿就憎恨她。每个人都是非分明,成熟懂事,没有中二,太好了。

最后,路易斯说出他的心结,并不是因为责怪瑞秋而疏远她,只是看见她,闻到她,听到她,就想感受到自己失去的孩子,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才不经意疏远了瑞秋。一切误会烟消云散,瑞秋从拾对丈夫的好感,happy ending。

一部美丽的电影,值得细细欣赏品味的电影,看完之后让人神清气爽,真的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少了,请好好珍惜。

 3 ) 纯吐槽

拿了Fox Searchlight的免费screening票。7点开场,结果卷毛6点说要加班不来了😂我那时已经上了Uber,想着不然还是自己去看吧。到了之后发现我要站在屋檐外面排队,下雨我没带伞,顿时都不想看了!幸好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发现已经入场了,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一个人看掉。

大概因为是免费screening,头20分钟的银幕尺寸竟然是imax的,于是导致画面上下一部分被截掉了。我们就说为啥好几个镜头特写,头发都不见了。后来德语翻译的字幕一出现,只有字幕上方的1/5!有人抗议,于是放到一半电影突然黑屏,是他们调整设定终于把画面给还回来了orz

以下是感(吐)想(槽):

KK笑起来好别扭啊!果然这种温柔贤惠的女人形象不太适合她啊,她就是那种板着脸就很气场强大很让人转不开眼,但是一笑起来表情就控制不好,总觉得鼻子眼睛整个脸都皱了!加上最近我在整牙,看到别人歪歪扭扭的牙总有强迫掰正的冲动😂

英国丈夫有点老啊……不过有种沉稳的深情,特别是最后那场哭戏,抽搐的气音,低头的瞬间眼泪掉下来,还是蛮感动的。在中途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的种种美好品质,比如不愿意对着逃跑的少年开枪,不愿随大众、觉得应该仇恨每个德国人,一开始甚至还劝自己老婆放开心胸。最后发现奸情了也没有像《英国病人》里的老公那样要开飞机撞死他们的歇斯底里(呃……甚至在知道女主要跟人私奔了之后,对情敌也没有什么恶言恶语;遇到危险时也很关切地问女主有没有受伤,然后才下车去追凶手。整个人都呈现一种骄傲的典型的圣母般的绅士风度。前段时间和朋友讨论到《劳伦斯夫人的情人》时,我又说到我最同情里面那个残疾丈夫。这部电影里我也蛮同情这个丈夫的。就,人家每天在外操劳,你们俩个在家偷情,虽然小三真的很帅……

既然说到男主,我就想捶墙。这个影人页面的照片看起来一点也不帅啊!但是为什么动起来就辣么帅呢!而且好多个角度我都觉得像抖森啊!!!!!!!!旁友们你们不觉得他像抖森(or抖森像他)吗?????????不管是工装劈柴裤,还是西装三件套,又或是英伦v领毛背心,都好帅啊!不看脸光看脖子以下也可以想像出这是一个帅哥啊!我是女主我估计也会舔的吧!!!!你们真的不觉得他和抖森像吗???????

剧情方面,真的好雷!男主要排除自己是纳粹分子的嫌疑,于是被英国军官问了各种侮辱人的问题,回家之后很愤怒,于是冲女主发火,女主当然要回嘴,然后他就莫名其妙强吻女主了?????我前后左右的爷爷奶奶们都发出爆笑,我直接WTF了。后来女主为男主包扎伤口时又主动亲上去,情不自已在桌子上搞起来,结果车灯大盛——卧槽丈夫回家了!差点被捉奸!大家又是雷鸣般的爆笑。我只觉得好尴尬……

女主和男主女儿合奏《月光》那里觉得好有趣啊!可是紧接着KK哭了好长时间,我在心里一直大叫:男主你快上来抱住她安慰安慰吧我不想看她哭了!然后男主的女儿因为一首钢琴曲就接受了女主。这个,难道她不是叛逆少女吗?怎么这么可爱啊……

可惜所爱非人。

最可怜的是女主老公的司机了,明明也只是个半大小伙,正好替上司坐在平常所坐的副驾,于是被一枪爆头。导演大概是想表达不管战争中还是战争后,不管是胜利国的士兵还是被蒙蔽利用的复仇者,受苦的都是普通人吧。但是这个点也并没有多深入。就像大家评论的那样,这就是个天雷滚滚的玛丽苏!

女主还有个朋友,其实应该算是女主老公的下属的老婆这种关系。这个朋友是个心机婊!一眼看穿女主和男主的奸情,又因为自己老公很不喜欢男主,于是我猜是她跟那个军官透露这段奸情,然后军官又跟女主的老公说!

其实想想女主也蛮寂寞的。朋友是个心机婊,老公又经常不在家,在汉堡没啥朋友,当然只能在家和男主聊骚了……日久生情,男主又那么帅,放普通人都把持不住吧……

KK的那个黄色连衣裙果然好看。男主设计的家具装潢都好好看啊我也想要!

最后结局也还算好吧,并不遗憾,因为我觉得女主亲眼目睹了复仇少年枪杀司机,又见到凶手意外沉湖、男主的女儿哭喊的样子,大概也有点:果然仇恨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放下的东西呢!再加上老公如此深情,她也已经释怀,不再抱有丧子之痛,于是大概圣母之心萌发了,决定回家和老公一起开始新生活。也许她还是爱着老公的吧。男主那么帅,大概只是短暂的激情,对不对?

嘛,给3星大概有1星是因为结局。另1星给男主哈哈!还有1星是祭奠我的钱包……没错!虽然电影票是免费,可我Uber去电影院花了20刀,肚子饿买了14刀的饮料和Pretzel,Uber回家又花了8刀,加起来可以看3场电影了妈蛋😂!贪小便宜的我才是最该被吐槽的!

 4 ) 又是一个字数略超限度的短评

其实前半段,一直到英军总部门前的骚乱,真是不错的。稀缺的反映二战余绪的片子。试图向被占领的德国平民表达同情和尊重的英国军官,他因为丧子之痛而痛恨所有德国人的妻子,没有积极抵抗亦无大恶苟且活过战争并努力忘记过去回归常态的德国建筑师,以及他仇恨一切外国占领军并与残余的希特勒少年团来往的女儿,重重矛盾,有足够的细腻复杂和真实感。但是解决这些矛盾就靠孤男寡女的荷尔蒙冲动?女主在投向德国建筑师怀抱的时候有没有同时对战败国平民的境遇有所同情?男主在外反复体会来自普通德国人的仇恨,在内面临妻子与德国人出轨后,对自己试图善待德国平民的立场有没有怀疑和幻灭?后半段的解决实在太潦草了,辜负了前半段的开局。另,贝多芬真是德国文化软实力的担当啊,以占领军军官与被征用的民房内的平民纠葛为主线的二战片好像都要弹弹钢琴?可以和海的沉默对照看。又另,终于充分理解了为何过去和懂中文的德国朋友聊天结束说88把他吓到了,原来88在德国语境中真是heil hitler的隐语啊(字母表第八个字母)。

 5 ) 断壁残垣中的生活困苦但是一样也不缺,多的只是仇视的宣泄和孤独的愤懑,也许这就是战争给予我们最直接的“余波”

盟军胜利了,于是英国人占领了德国。一个英国军官占用了一个德国工程师的古堡当作自己的家园,并从伦敦接来了自己的妻子,准备开始战后的生活。但是战争中失去爱子的痛楚深深折磨着妻子,让她对德国人一直存有深深的恨意。虽然一开始因为没有找到居所,还是和英国军官夫妇住在一起德国工程师处处避让,表现出并不真心的谦恭,但是女主还是讳莫如深,很是忌讳。但是一台钢琴联系起了同样喜欢弹琴的女主和德国工程师的女儿,因为女主在钢琴边教过儿子,工程师的女儿正好弥补了儿子的缺失。正巧,工程师的妻子也是因为战争去世,两个人相同的境遇,女主的丈夫又常常逃避儿子的逝去,不愿提起,女主与工程师发生了感情,并很快成了如胶似漆的一对。很快丈夫发现了秘密,女主也向丈夫坦诚了一切。就在妻子放下一切(把儿子毛衣留下),准备与工程师重新开始的时候,女主还是决定回到丈夫身边,与他一起承受一切。

女主的丈夫真的很不错,首先他将妻子接到身边是为了让她走出丧子之痛。到了德国,他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已经作为战败国的所有人,甚至让工程师暂不要搬走,住在一起,甚至老婆要求不要其他人共处一室的情况下,还是这么决定。说明女主的丈夫是一个正直有怜悯心得善良人,他并没有颐指气使,居高临下,一副战胜者的模样,虽然人民还是误解他、反抗他,他还是一直秉持着自己的态度,难能可贵。对于情感也是一样,知道妻子出轨,并没有怨恨责骂,更多的是理解和成全,所以妻子最后的回归也是必然。

战后的创伤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是毁灭性的,相互的不信任,相互的敌对,让人与人之间总有很多的误解和不忿,怎么在这个时候摆正自己,做回自己,真的很难。女主夫妇、工程师,包括工程师的女儿其实都很混乱,也在生活里一点一点慢慢找回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生活。战争的余波真的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个家庭,甚至时间的每分每秒,也只有时间才可以慢慢抚平伤口,忘却仇视,但是到底要多久,可能只有凭心自己去感受了。

断壁残垣中的生活困苦但是一样也不缺,多的只是仇视的宣泄和孤独的愤懑,也许这就是战争给予我们最直接的“余波”……

 6 ) 余波 | 一部浪费了题材的文艺LAN片

《余波》原著小说出自于毛姆文学奖得主瑞迪安·布鲁克,小说描写了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和德国人的生活状态,以此来反映战争对人们的影响。这是一个特殊的视角:大震已过,余波不断,胜利者艰难的统治着一个破败的新世界,失败者还在负隅顽抗,人们无法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欢欣鼓舞,因为战争中造成的伤害还在蔓延。

因为对小说的钟爱,我点开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The Aftermath》(中文名:《余波》)。

故事从女主瑞秋(凯拉·奈特莉饰)开始。

二战结束后,瑞秋从英国到德国汉堡与丈夫路易斯(杰森·克拉克饰)团聚,缓缓行驶的火车上,英国人和德国人隔着一条过道,人们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握手言欢。汉堡车站上,获胜的英国人们正在亲吻和拥抱,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当瑞秋和路易斯乘车来到城市里,眼前变成了另一幅景象,被战争摧毁的城市好像一个巨大的露天垃圾场,道路两旁堆满了砖块和砂砾,德国人们面无表情的看着英国人的车子从面前经过,妇女们怀着一丝侥幸在废墟中搜寻亲人的尸体。

出城之后,车子穿过白雪覆盖的森林,停在了一座气派的庄园里。这座庄园的主人,是才华斐然的德国建筑师鲁伯特(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饰),根据战争条例,战败国的居民必须搬到安置营居住,房子移交给英国军官,也就是路易斯代管。

对此,鲁伯特表现出惊人的理智和风度,他深知德国人在战争中的罪行,也深知个人意志在战争中毫无意义,所以他并不抵触英国军官接管他的房子,他甚至在路易斯一家到来之前,整理好自己的容装,反复练习英语,他要保持绅士的尊严和风度,即便是面对敌人,即便是他就要告别这优渥的生活,和女儿搬去安置营。

第二天,路易斯照常去街上巡逻,安置营里的德国人处境惨淡,其中还混迹着不接受失败的纳粹分子。路易斯亲眼看到一个德国少年在和英国军人的冲突中,被无情的射杀,这位少年不到二十岁,胳膊上印有88的记号。

88在德语中是“希特勒万岁”的意思,88队是德国“狼人部队”的代号,这支部队几乎全部由纳粹后裔组成,成员大多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少年。

面对着这种乱局,早已对战争和杀戮厌倦的路易斯,不忍心将鲁伯特和其女儿送去安置营,他决定让鲁伯特一家留下来,住在房子的顶层,瑞秋对此十分不满,但她无力改变丈夫的决定。于是,在战争中彼此伤害过的英国人和德国人住在了同一屋檐下,故事就从这里展开。

起初,两家人的相处并不融洽,瑞秋对于鲁伯特一家态度冷淡,因为他的儿子死于德国人的轰炸,鲁伯特的女儿弗里达对瑞秋同样不够友好,因为她的妈妈,也就是鲁伯特的妻子死于英国人的轰炸。在战争中,这种群体性的伤害其实与个人并无实质性的关系,但丧亲之痛还是让两家人有着深深的隔阂。

一天,瑞秋回到家里,客厅中传来了悦耳的钢琴声,她缓缓的走进房间,看见弗里达正在客厅里弹钢琴,瑞秋静静地听着,这琴声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正在此时,鲁伯特进来带走了女儿,因为鲁伯特觉得自己和女儿的空间只是在房顶上,不该随便进入瑞秋和路易斯的空间,而瑞秋则表示:弗里达可以来这里弹钢琴,没有问题。这是瑞秋第一次和鲁伯特的友好对话,在这次对话中,瑞秋体会到:鲁伯特一家不是敌人,他们和自己一样,是战争中的受害者。

另一边,瑞秋和丈夫路易斯的关系正在恶化,瑞秋始终对德国人心有芥蒂,她无法忘记自己的儿子死于德国人的轰炸,而路易斯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他希望一切都尽快结束,而不是陷入悲痛的回忆。看似恩爱的夫妻,实际上已经有了裂痕,这一切都没有逃过鲁伯特的眼睛。

一日,鲁伯特接受完英国军人的调查,回到家中,瑞秋独自在家,两人因为一幅画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中,鲁伯特强吻了瑞秋,瑞秋始料不及。从此,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剧情也从此处开始烂尾。

在鲁伯特和瑞秋二人暗送秋波的这段时间里,路易斯军务缠身,对一切都没有察觉,他甚至因为执行公务,要离开汉堡一段时间。而身处出轨边缘的瑞秋,深知路易斯一旦离开,将会发生什么,她哭着央求路易斯留下来,或者带自己一起走,但路易斯没有答应。

路易斯走后,一天晚上,想念儿子的瑞秋来到客厅,很久都不碰钢琴的瑞秋弹奏了一曲德彪西的月光,弗里达被琴声吸引,来到客厅和瑞秋一起弹奏,瑞秋在弗里达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死去的儿子,如果儿子还活着,就该和弗里达一样的年龄。

于是,瑞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奈特莉在此处贡献了一段演技炸裂的哭戏),一直在瑞秋身后的鲁伯特走过来,紧紧地抱住了瑞秋,于是,两个在战争中丧失了亲人的人,在彼此的拥抱中得到了慰藉。

拥抱之后,两个人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火焰,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瑞秋在鲁伯特的身上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两个人旁若无人的谈起恋爱,甚至计划着一起离开汉堡。

路易斯回到汉堡之后,得知了妻子出轨的消息,而瑞秋也没有隐瞒出轨的事实。

路易斯作为一个男人,当然无法接受,两人大吵一架,在这次争吵中,一向克制的两个人尽情的宣泄了情绪,路易斯承认儿子死后,他有意疏远瑞秋,因为看到瑞秋就让他想到儿子的死,瑞秋也坦陈,她察觉到了路易斯的变化,她们再也无法回到从前。最后,路易斯放走了鲁伯特和瑞秋,自己抱着儿子的衣服失声痛哭。

最终,就在瑞秋和鲁伯特准备踏上离开汉堡的火车时,瑞秋又改变了主意,她对鲁伯特说了一句:forgive me,然后一路小跑,回到了丈夫身边,丈夫也接纳了出轨的妻子,影片就在夫妻二人的拥抱中,happy ending。

原本丰满的小说,在改编成电影之后,就烂尾了,烂尾的原因主要在以下两点:

第一,“余波”二字,清晰的表明影片的主题是想表现战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在影片前40分钟,两国平民之间的仇视,无处抒发的怨恨,德国人的地下组织等情节,都渲染的很好,但也许是因为时间限制,很多铺垫好的线索并没有展开,影片的后半部分完全将故事核心落脚在了婚外情上。这就与主题偏离的太远了。

虽然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但它并不是能化解一切仇恨的良药,无论是瑞秋的丧子之痛,鲁伯特的丧妻之痛,或是他们二人对于战争的愤懑,都属于非常深沉郁结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浪漫的激情所化解。尤其是瑞秋和鲁伯特在雪地里缠绵的那场戏,瑞秋说:我从未想到我还能如此开心。这句话对于一个刚刚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女人来讲,显然过于浅薄,因为一场爱情就能忘记丧子之痛,这并不符合一个正常女人的人设。

第二,鲁伯特是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德国绅士,前半场的铺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鲁伯特的严谨、克制以及高贵的灵魂,这样一个人,要和一个有恩于他的英国军官的太太发生关系,他必定要经历过曲折的故事和复杂的心理斗争,但在影片中,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太轻易了,前半场的乔峰变成了后半场的段誉,人设完全崩塌。

总之,因为编剧的缘故,一个好好的题材就这样被浪费了。当然,片子虽然烂尾,但并非一无是处。

本片最大的看点是女一瑞秋和男二鲁伯特的颜值和演技。女主奈特莉长着一张极具辨识度的高级脸,以“英伦玫瑰”著称于欧美影坛,其演技也不必多说。

来自瑞典的男二扮演者亚历山大虽然没有多大名气,但他曾经被评为瑞典最性感的男子。在本片中,他英俊高冷,风度翩翩,深邃的蓝眼睛带着谜一般的忧郁气质,在他的光彩之下,男一毫无主角光环。

因为这一对璧人,“婚外情”似乎也没有那么让人反感。其实,但凡有过感情经历的人,应该或多或少都能明白:感情是一回事,道德是另一回事。在生活里,我们必须恪守道德,因为越界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换言之,我们做了“好人”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是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怕惹上麻烦。

但艺术作品里的人物,没有这些担忧,他们自由潇洒,百无禁忌,可以勇敢地跨过禁区,走到我们无法轻易去到的地方。与中规中矩的生活相比,我们更愿意在艺术作品里看到大胆的突破和跨越,越界的艺术人物,非但不惹人厌恶,反而招人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替我们去看禁区里的风景。用一句恶俗的话来总结:瑞秋和鲁伯特满足了我们对于婚外情的一切幻想。

本片的第二个看点是场景与对白。战后残败的城市,冰冷肃穆的欧洲森林,鲁伯特家的摆设,每一帧画面都带着高贵的哀伤,就像一个原本骄傲的王子,在经历了一场磨难之后,遍体鳞伤,但他并没有丧失自己美好的天性。这也许正符合原作想要表达的主题:战争虽然残酷,但它决不能剥夺人类最美好的东西:爱与善良。

此外,影片通过人物对白,表现了原作者对于战争的一些观点:

路易斯:你还派孩子们去帮你杀人。
战犯:当然,孩子是最棒的杀手。他们不问问题,而且你们也不敢拿孩子怎么样。
路易斯:那你就错了。我可杀过比这更小的。战争开始的时候,在当官的插手之前,我见一个德国人就杀一个,因为我想让战争结束。
战犯:你也是杀人凶手。你以为我们忘记了吗?你就像个孩子,把眼睛遮起来就以为世界不存在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

这是一段发人深省的对白,它告诉我们:战争,是一场连上帝都无法阻止的混乱,不要单纯到以为凭借着一两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改变什么,在这场混乱中,你必须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要么做一个懦弱的小人物,像老鼠一样躲进下水道里,努力生存到战争结束,鲁伯特代表了这条道路;要么义无反顾的参与到战争里去,无情厮杀,因为只有杀戮殆尽,才能终止战争,重启新生活,路易斯则代表了这条道路。没有人能在战争中,既维护了道德和正义,还能手上不沾鲜血。

所以,如果大家看腻了血肉横飞的战争片,那就不妨看看这部烂尾的文艺片,不要追究情节和人物,就静静地观赏美丽的画面吧。

 短评

我不相信有人住進Alexander Skarsgard的房子,坐他的密斯凡德羅的椅子,彈他的史坦威鋼琴,不會和他上床談情......丈夫的reaction formation就是連common sense也一起消失(喂

5分钟前
  • Wallys
  • 还行

而我究竟我什么要看这个…

7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人性就是如此脆弱与复杂。Watched on the flight from Nadi to Auckland on 4, Aug. 2019.

12分钟前
  • 青竹子
  • 力荐

虽然是KK的颜粉 可是这个故事情节看得太莫名其妙了……

17分钟前
  • 勇敢的Yumi呀🌙
  • 还行

用女人告诉英国人,谁是真正的主人。

22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推荐

赏!心!悦!目!喜欢这种片子的色调和质感,尤其女主的服装造型,养眼极了。唯有结尾,差强人意,俗套了。共同经历过巨大创伤的两个人,既然都无法面对,还是放过彼此吧。*对了,此片美国标了PG,坡给码了R21

27分钟前
  • 红彤彤の彤
  • 推荐

调调是我喜欢的,结局是我喜欢的

29分钟前
  • jan_wl
  • 力荐

怎麼會有Lewis那麼好的人……

32分钟前
  • De Ajacied
  • 还行

我觉得导演,只是想拍个床戏而已,别的剧情就顺手点缀一下算了。看预告的时候期待那种战争&原谅,家庭&情欲,完全没有,角色就简单立个人设,然后为所欲为,也不管他们做的事是否符合人设。床戏是真的不错。

35分钟前
  • Yavanna
  • 较差

BBC 拍的电影都是这个调调,复古优雅 色调精美,服化道都没的说,尤其KK很适合这种扮像,但故事真的太无聊。。。。。只有床戏还算不错,福利不错哈哈

40分钟前
  • Malotru
  • 还行

年度婊现剧,没有之一。人之所以是人,表现在人性的伟大不会因为环境,遭遇,身份,地域的改变而泯灭。战争与创伤不是你放任自流的借口,在炸塌四壁的图书馆,绅士们依然是保持鸦雀无声的看书。而这部片子宣扬的是,女人做任何事只要找到理由就是对的:可以颐指气使仗势欺人,可以寻求权势不顾一切,可以为了慰藉心灵肉帛相见,可以爽完反悔鸳梦重温~什么?你说老公不同意?那一定是他不够爱你。女人需要勇气。(如果不是套个二战的壳,这片子得有多难看,金莲在天有灵,异国后继有人。)

45分钟前
  • Quester
  • 还行

第一次羡慕凯拉奈特利的胸

46分钟前
  • Nineveh
  • 还行

从选角看就知道雷爷的公司尽力了。以零年为背景,战后纳粹复辟情绪,但最后还是落脚在家庭伦理。但是剧本明显太潦草,两人从敌视到情愫渐生转折过于生硬,简直就是为了撒糖而撒糖。其次,少年纳粹这条线基本废了,一不深入,二不善终。下雨天不小心闯入中老年厅,结果和在坐大爷大妈一起看奈特利的裸戏真的是emmm,好莱坞再也找不到比四哥更好的花瓶男星了。

49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还行

这是个什么烂剧情啊,其实女主和老公关于中年丧子的独白部分拍得还行。女主最后都不管自己那些漂亮衣服时我感受到了爱与责任感(不是)

54分钟前
  • \t^h/
  • 还行

我竟然为一个男人流泪了……其实我也能理解女主为什么出轨,女人是情感动物,受到丈夫的漠视,又没什么朋友,是要寻找温暖,刚好碰到了同样受伤的帅气房主。可是想想,女主还是自私了些,格局也小了些,不能设身处地理解她丈夫,只顾着自己伤春悲秋,感叹!她丈夫是个多好的人啊

58分钟前
  • 崂山仙姑投资人
  • 还行

披着战争外衣的家庭伦理片?Keira好神奇,看起来演技爆棚,但是所有片子都是一样的。

59分钟前
  • 小羊不亦乐乎
  • 还行

本子很一般,感觉被预告片骗了。搞了半天就是狗血言情戏码嘛,而且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颇有种硬是不想戳破不好好讲故事的感觉。但是!整个片子太欲了,拍的挺美的,服装家居音乐甚至Steinway都深得我心。再次证明Alexander Skarsgård就是个行走的春药,各种暗潮涌动,谁抵挡得了那些小眼神嘛…三个演员说实话演的都很好,实在有些可惜了。

1小时前
  • 逢澶Ty
  • 还行

这种剧情的片,2位主演的颜促使我撑完了全场。

1小时前
  • 隐尘
  • 还行

兩星半給我四哥!半星給結局,不能再多了!但依然拯救不了這個弱雞劇本。可能導演本來就打算賣四哥的肉體,劇本無所謂吧(需要更多四哥!!)KK其實還是挺美的,就....別笑得太開,好嗎?!

1小时前
  • 🌻🌻🌻
  • 还行

影片提出了两个严肃的问题:如何治疗战后心理创伤(失去亲人之痛)?彼此敌对的国家如何化解仇恨?影片给出的答案堪称粗鄙和下作:婚内出轨,和昔日的敌人上床。当问题摆在两个男人之间(英国军官和德国少年)时,因为都是直男,无法上床,于是只能你死我活。这种粗暴的回答还不如把问题就放在那,不去解决,毕竟这世上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

1小时前
  • 小四不象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