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老无所依

悬疑片美国2007

主演:汤米·李·琼斯,哈维尔·巴登,乔什·布洛林,伍迪·哈里森,凯莉·麦克唐纳,加瑞特·迪拉胡特,泰丝·哈珀,巴里·柯宾,斯蒂芬·鲁特,贝丝·格兰特,安娜·里德,姬特·格温,吉因·琼斯,迈克·沃特福德

导演:伊桑·科恩,乔尔·科恩

 剧照

老无所依 剧照 NO.1老无所依 剧照 NO.2老无所依 剧照 NO.3老无所依 剧照 NO.4老无所依 剧照 NO.5老无所依 剧照 NO.6老无所依 剧照 NO.13老无所依 剧照 NO.14老无所依 剧照 NO.15老无所依 剧照 NO.16老无所依 剧照 NO.17老无所依 剧照 NO.18老无所依 剧照 NO.19老无所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12:38

详细剧情

美国德克萨斯州乡村,老牛仔Moss(乔什·布洛林饰)在猎杀羚羊时发现几具尸体,几包海洛因和200万现金。Moss决定将毒品和现金占为己有,想以此改变自己的生活,谁知却遭到冷血杀手Chigurh(哈维...

 长篇影评

 1 ) 暴风雨前的宁静—从希区柯克“炸弹”理论与视听语言运用浅析《老无所依》的氛围营造

英裔美籍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曾经提出过一个名叫“桌下炸弹”的创作理念,其大意是指假如在三个人围坐的桌下事先设置好一枚炸弹并将其展现给观众,但又不直接告知观众炸弹将会于何时引爆、于何种方式引爆,那么这枚炸弹便构成了故事要素之一——悬念。

科恩兄弟于2007年联合导演的一部反类型黑色犯罪惊悚片《老无所依》之所以能在几乎全然摒弃配乐的大前提下为观者带来如此强烈的紧张感和戏剧张力,除却哈维尔•巴登对变态杀手这一形象出神入化的极致演绎外,其实还得益于两位导演在视听语言和剪辑手法有机结合统一的基础上 对希区柯克“炸弹”理论的践行。

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电影海报

在影片中段出现的那两场旅馆暗杀戏成为通篇最扣人心弦的高潮部分,这两场戏完全可谓是影史上悬疑惊悚氛围营造最成功的典例之一。

剧照-Javier Bardem饰演的变态杀手Chigurh

第一段暗杀戏设置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 这场戏的氛围营造最先伊始于杀手Chigurh车内副驾驶座上的追踪探测仪。

在这一段戏里 导演巧妙地化用探测器的滴滴声作为一种紧张情绪的助推剂——在银幕内的空间上把杀手Chigurh一步步导向牛仔Moss所住旅馆的同时 将这贯穿始终且频率渐趋急促的画内音延伸至银幕外,无缝契合了观众彼时几近于窒息的忐忑心理。

在之后的夜间行刺一段中 导演成熟地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将正在忙活的Moss和预备暗杀的Chigurh并行展现出来。

此时,Moss房间内捣弄器物的声响与Chigurh在另一个房间内寻觅目标的静默于无意间形成了某种高度的反差。

在交叉剪辑所带来的强烈对比之下,导演将希区柯克的“桌下炸弹”理论逐步介入到正在进行时的叙事中:Moss(对应那三个人)对于门外危机渐近的不自知和Chigurh(对应桌下的炸弹)即将展开行动的不可挡。同时,二者高下立判般的反差亦被进一步放大化,前者似乎已是涸辙之鲋,人为刀俎,而后者则宛若箭在弦上,杀气凛然。

导演于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所造出剑拔弩张的氛围已然将如惊弓之鸟般不安的观众的心悬到了至高点,希区柯克的“桌下炸弹”理论对观众紧张心理支配的强大效用也终于在此刻得到最有力的佐证:杀手是否会找到他?他将于何时被发现,又会于何种方式死去……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暴风雨前的宁静中 惶恐地等待着平地一声雷的不期而至。

为了使Chigurh的银幕形象全方位刻画臻于完美 影片不吝于摄影和布光上殚精竭虑。譬如说走廊中的一段拉镜头从Chigurh脚部和所持武器的特写跟拍上摇至其中近景位置,Chigurh泰然冷酷的面庞浮现在被冷绿色深调所裹挟的微弱顶光下,整个场景顷刻间便被赋予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气势。

同时,主要掌镜人罗杰•狄金斯在联合灯光师对Chigurh进行外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屡次尝试采用仰角镜头的拍摄方式,再辅于底光的照射,于是乎杀人狂Chigurh更进一步的具备了一种视觉上扑面而来的侵略感和压迫感,几度叫人望而生畏、寒毛倒竖。

——————————————————————————————————

第二段暗杀戏设置于另一家小型旅馆内。

这场戏的氛围营造最先伊始于旅馆走廊里固定机位下的纵深构图。

从空间上来看,老牛仔Moss被安置在了寂静空荡的走廊末端,四周的墙壁形成了一个封闭式景框,外加明暗调的对比处理,仿佛将Moss紧紧锁死于深渊般幽邃阴暗的最深处,宿命论似的昭示其未来之多舛。

接下来 导演利用连续蒙太奇从Moss紧盯房门的面部特写切到房门的近景镜头,另配以楼下无人接听的电话铃画内音将门外Chigurh死神逼近的威胁感和门内Moss坐立不安的紧绷感恰如其分地呈现了出来。

在Moss关掉房间内的台灯以便侦察门缝外Chigurh的影子时,一束高饱和的泛黄侧光穿过被暗调所包围的室内全景 聚照于那扇白色的木制门。此时这扇门充当了近似于窗户纸一捅即破的伪•隔绝作用,成为门内外不可调和、一触即发般对立冲突的具象化写照,借由光线的引导将二者所有的力量几乎均集中在这一道房门之上,立刻制造出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足见灯光师之匠心独运。

导演始终选择让摄影机停留在室内聚焦于Moss身上而拒绝表现任何门外Chigurh的镜头无疑是对“恐惧根源自未知和不确定性”这一人类心理学的创作认同。通过不断切换特写镜头以描摹Moss此刻面部的神态和动作的细微变化,再借助一组顺承的镜头将门缝中Chigurh的影子和门内紧握枪支预扣扳机的Moss交替展现,一种令人凝神屏息的强烈代入感将Moss的心理活动成功地转移到了银幕外的观众上:他是否会进来?何时进来?如何进来?可见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再度于导演的灵活运用下顺利俘获观众。此刻画内音几近全无,死亡的气息宛若房间里的黑暗,霎时布满了整个画面。当门缝外走廊的灯光突然暗下去,观众又一次被导演带入到那个暴风雨前宁静的惶恐时刻,同Moss一起焦灼地等待一声枪响来打破沉寂,迎来死神审判的降临。

本片导演-Coen brothers—Joel&Ethan

导演科恩兄弟利用这两场无声胜有声的暗杀戏向所有观者证明了所谓之紧张感和压迫感并非一定得依靠配乐来烘托营造,真正足以让观众感到恐惧不安的时刻往往就隐藏在那令人欲罢不能的暴风雨前的宁静之中。

 2 ) 《老无所依》有哪些精彩的细节?

乔什·布洛林在树下发现那个跟钱死在一起的毒枭的时候 发现了那把1911 然后检查了那把枪发现是上膛的 然后先取下弹夹 然后退出枪膛里的子弹(退出来后握在手里)然后把 撞针复位 再插上弹夹 最后再插在腰间 拍摄的真的细心 与乔什·布洛林饰演的越南老兵的身份相匹配。再后来,水中猎犬追击乔什·布洛林,上岸后先是取出枪膛中的子弹,然后吹干净枪膛最后才是开枪射击。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程度的成功射击,而不会因为枪膛进水或水中杂物 导致无法成功开枪 男主真的是冷静到有点冷酷 。

 3 ) 人无所依

      在2007年,《老无所依》可谓横空出世,被众多媒体,尤其是学院派极力推崇,几乎已成2007第一片,最近总算一睹真荣。常常的,媒体和学院们热捧的片子不一定受大众的待见,《老无所依》很可能也会受到如此对待,首先,一个“懂”还是“不懂”的问题就足以让本片看后让人不舒畅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懂不懂之类的层面,又不是每个人都要当巴赞,也不是每个人都要靠讲解电影写专栏赚钱,大家看出自己的体会足以。
      对我来说,《老无所依》首先看的是一种“调调”,或者说氛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电影的调子,本片就是我喜欢的一种。西部片般的苍凉、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牛仔、充满哲理(或者说看似充满哲理)的对白、模糊但是低沉的嗓音、简洁血腥的暴力、黑色电影般的沉重等等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我沉下心来看这部并不那么欢快的电影。科恩兄弟往往被贴上“黑色幽默”的标签,本片不能说不幽默,但是却是彻骨的冷幽默,而却又黑的彻底、黑的深沉、黑的苍凉,显得突然的结束突然把已经沉入片中的我“甩”了出来,而这种被“甩”出的感觉也就是一种所谓“不懂”的感觉,怎么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这又是部耐人寻味的电影,不是看了笑笑就洗洗睡,或者看了痛哭还是洗洗睡的电影,它内敛,它后劲很足,让我在心中咀嚼再三。
      科恩兄弟的片子少不了暴力,本片的暴力类型属于当下比较流行的,过去儿时看007电影时,我的心情跟看机器猫等待看叮当从兜里又逃出什么稀奇玩意儿一样,看的是007又摆弄什么高科技玩意儿。那时的暴力讲的是花样,讲的是场面,而《老无所依》走的就是“短平快”的路线了,没那么多花花,直截了当的干脆而又血腥。而这一切又主要浓缩于片中那位丧心病狂,又酷毕了的杀手身上,杀手的扮演者Javier Bardem在《深海长眠》中费了老大劲儿才在他人的帮助下了结自己的生命,本片中他一个人送他人归西倒是干脆顺畅的多。和伯恩不爱用枪,喜欢徒手加些“小工具”夺人性命不同,片中的杀手则以一把重型武器凶悍无比同时不饰张扬的干掉一个又一个人。在电影史上留下大名的恶人无不是凶残但是又有着标志性个性的人物,《老无所依》的这个杀手非常冷,他的低沉嗓音有着阿尔帕西诺般的酷劲儿,而空洞但是又深邃的眼睛显得阴冷又深不可测,杀起人来毫不眨眼,一言一行又带着些文艺气息,这个恶人足以载入影史。
      本片的一大看点便是演员,除了前面提到的Javier Bardem外,老汤米自然不必说,他的眼神显得更加空洞,一种无力感已经深深附和于他饰演的警察身上。Josh Brolin则将一个倔强、顽强的现代牛仔演绎的有了一丝令人尊敬的悲情色彩。最有意思的角色莫过于Woody Harrelson饰演的卡森了,开始显得也是酷劲儿十足,但是碰上一个真正十足的天生杀人狂立马歇菜,前后表现的对比反差强烈,也是Woody在这个出场时间不多的角色上出色发挥的反映。本片表演的一大特色就是很有“内力”,这很本片的基调一致,人物大多不是很张扬的角色,确将人物的特点由内向外的自然流露,慢慢的就感染了观众。
      本片给我最值得回味的还是那种“无依”的感觉,不光是“老无所依”,是“人无所依”,故事发生的地方往往人烟稀少,一种苍凉感迎面袭来。更不用说片中人物的命运,牛仔意外的得到了200万后便使得自己的命运彻底无从依靠,只能不停的跑,不停的躲,牛仔很忙,当他稍事停歇便死于非命;卡森试图在这起意外中赚些小钱,他刚刚向牛仔讲述冷血杀手的原则性很强,便撞上了杀手的枪口,最后他的那种绝望与不甘令人产生同情之感;牛仔的妻子更是如此,丈夫惨死,母亲去世,孤独的无从依靠之时,又碰上杀手来“料理后事”。当然,最让人唏嘘的还是老汤米饰演的警察,他和杀手一直在无声的斗争,但是他总是一次次错过,眼睁睁看着想要保护的人被杀害。他最后惟有呆滞得讲述着自己的梦境,那种无力的感觉显得很是苍凉。即使是杀手这样的人物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稍一“打盹”就碰上场车祸,看到了吧,连如此NB的人物也找不到稳当的依靠。
      看完本片的感觉和我看完《赎罪》后的感觉很相似,虽然两者有很大差别,但是都是故事中带着遗憾与无力感的片子,说不上是悲剧,但是命运的沉浮、人面对命运的努力和无力都让人感到一丝忧伤。无疑,这不是部很娱乐的片子,但是却是部很值得重看和咀嚼的片子。或许我们要做的不是因为这是部2007年好评一片的片子就带着完成功课的心情去“完成”它,而是静下心来,感受科恩兄弟带给我们的人生无依的苍凉,这不是一种会让你感到绝望的苍凉,而是一种让人内省的力量。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d606bd8fa0b1d7eaf11f36a5.html

 4 ) 当恶变成一种纯粹的恶

影片最后以老警长的无力的醒悟为结束,走到这个醒悟,相信大部分观众都会觉得仓促和无所适从,历经数次意外的刺激的情节转换后,竟然以一个老人絮叨自己关于父辈的梦而结束,没有英雄,没有胜利,没有结局,也没有对未来的预测,只觉得震撼而无望。
导演用了大半的时间讲述猎人和杀人魔的周旋,猎人一如传统西部片里有勇有谋有性格的牛仔,杀人魔则冷酷精明而无处不在,如果在数次交锋后,道高一尺磨高一丈,在最后一分钟牛仔险中求胜,半死不活浑身染血的回到妻子身边,这会是一个经典的西部片。仅仅凭导演对镜头和叙事的掌控:拘留室内杀人魔勒死警察时的面部特写,警察死后对地板上挣扎痕迹的特写;西部荒漠在明晃晃的日光下静的让人发慌,无边的暗夜中突然危光微闪;不管是阳光下还是黑夜中,枪声总是突然爆发随之又陷入寂静,谁不知道下一声枪响是不是冲着自己而来,生命在这个荒漠中,脆弱而又源源不断,活着的人应当见怪不怪;牛仔和杀手数次斗志斗勇化险为夷……这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西部片。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个人英雄的故事,我们的牛仔在枪战中轻易的死掉了,这个世界没有不败不死的英雄,如老警察给牛仔老婆讲的那个故事,再厉害的人,也可能在任何环境下被打败。这里要赞一下汤米.李.琼斯的演技,之前那个对年轻下属徐徐叨叨卖弄经验的老警长,在牛仔死后,也就是影片最后四十分钟,转变为主要角色,如果没有抓人的力量,观众不太可能从牛仔的故事中走出来而去关注他所要表达的东西。这时我希望,老警长用他的正义感或者丰富的经验、哪怕仅仅凭他的毅力能最后抓到杀人魔,这样我们能如释重负,道德上得到满足和安慰,也可警告一下自以为是的年轻人,年老者仍然蕴涵着爆发性的力量,他们更了解这个世界,这样变成了一部充满人性关怀的主流道德片。
可是老警长几乎动用了他所有的经验和智慧,杀人魔仍风影无踪不可琢磨,报纸上报道的那么多不可思议毫无人性的恶性事件,作为警察的他也只能像听听天方夜谈一样,无从追踪。老警长先于观众感到无力和绝望,看不倒未来的时候,他回忆过去,梦见了父亲和祖父,他们在他们的时代破案无数英勇无比,这份荣耀在他身上本应该继续。不是他不够优秀不够努力,是因为这个世界变得无从以以往的逻辑和方式来理解,杀人魔作恶,虽然以两千万美金为追踪线索,但如那个私家侦探所说,其实与美金和毒品无关。大概老警长的父辈祖辈的时代,所谓恶人,无非不是因为色就是因为利,而这人类的弱点迟早让他们败在别人手下。如果牛仔与杀人魔想实打实的交锋的话,两人实力半斤八两,但是牛仔其实输在人性上,他要钱,要保护妻子,所以杀人魔能威胁控制他。反观杀人魔,他没有人性,连“恶”的人性也没有,不贪财不好色,甚至没有万能的弗洛伊德式的童年创伤性经验,没感情有原则,原则就是杀人,有着上帝一样天然的不可抗拒不可捉摸的力量。
当恶变成一种纯粹的恶,无从理解也无从破解,而他又充斥着这个社会的时候,年老者的经验:他们相信人性、道德、个人奋斗,相信勇气智慧和力量能战胜邪恶,他们所重视的个人和荣誉和坚守的信条,似乎都靠不住了,这大概是片名的意思,这是一个与过去断裂的社会,它的内在逻辑,在过去社会成长并成功的人怎么能把握得了呢。

 5 ) 随看随说:《老无所依》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13547973.html

我必须承认,我第一遍没有看懂《老无所依》。我的英文水平有限,听不懂这部片子的美国南方口音,而且中文字幕又翻译得相当蹩脚。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完之后,我很不明白它为什么能在IMDb上有那么高的排名,Top 20!OMG!但在我仔细拖看完第二遍之后,我可以明确地说: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杰作!而且我建议:如果你的英语听力不够好的话,千万别急着看,免得浪费了这么一部出色的片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无所依》的超凡之处,正在于它细致拿捏了一种内敛的张力,这是科恩兄弟大师级的手笔。普通导演通常会把一个故事讲得酣畅淋漓,恨不得把所有的细节暗示都挂出来让你看得一清二楚,让你一次爽翻!但《老无所依》却没有,相反它做得很克制,很隐忍,只是点到为止,再不多说。其实“放”谁都会,“收”才是大境界。所以,你会发现科恩兄弟在这部片子里运用了大量的隐喻,甚至是直接的大段省略,而这些内在的联系,隐藏着的剧情,非得你自己悟出来,挖出来,才能体味到其间的妙处。

比如,用同样的对着电视机喝牛奶的镜头,隐喻杀手与老警察之间的微妙联系,其实正像是硬币的正反两个面,你中有我年轻时的影子,以此更能表现出,老警察感慨后生可畏,老无所依的那种苍凉感。再比如,牛仔的突然毙命并非杀手所为,而是被一伙墨西哥人所杀,除了死在泳池中的女人、以及牛仔之外,倒在门口的家伙正是给老妇人提过箱子的那个墨西哥人。而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杀手会重新出现在案发现场,因为他要取走那箱钱,而且也只有他知道牛仔的藏钱方式,所以才发生了与老警察几乎撞见,而又从通风口逃走的场面。

科恩兄弟的这份锋芒内敛,在影片的结尾处发挥到了极致,适可而止,甚至可以说是嘎然而止,突然,话停了!The End!这点其实更为可贵,更为难得。科恩兄弟通常更倾向于讲述一个完满的故事,把故事说圆了,比如处女作《血迷宫》就是个中代表,尽管结局是彻头彻尾的黑色幽默,但它确有一个结局。但《老无可依》没有任何结局可言,而且,它比《冰血暴》、《谋杀绿脚趾》走得更远的是,它以一种无限怅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收场,这点比《冰血暴》的讲述一个道理,《谋杀绿脚趾》的宣扬一种态度,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除了上述两点,《老无所依》在气氛营造、节奏把握上做得极为精湛。尽管这种本事,我们已经在他们的《巴顿·芬克》中见识过一次了。但相比于《巴顿·芬克》的生涩与独立气质,《老无所依》显得要圆熟多了。而且,科恩兄弟也证明了,他们不仅可以做到大卫·林奇般的诡异惊悚,也可以像文德斯般的含蓄深情。

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片子的内敛气质、匠心独运,会让它收获学院派的赞誉,同时它在叙事节奏上的疏密有致、跌宕起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讨得普通影迷的欢心。尤其它还成功塑造了一个酷毙了的阴戾杀手。但因为《老无所依》留给观众自己去发现、发挥的空间太大,它极有可能受到两极化的评论。恕我直言,尤其会发生在国内。对于杰作,它很有可能经历这样的礼遇:1.将被观看;2.将遭到大多数人的不解,主要是因为没看懂。但,随后,3.还会被再次欣赏、讨论、模仿,并最终成为殿堂级的作品。

PS:《老无所依》最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伍迪·哈里森竟然出场几分钟就被做掉了,原以为这个“天生杀人狂”怎么说也是个狠角色啊!此次竟然如此之逊!心理上难以接受!此外,08年的奥斯卡看起来必将是一场男人的聚会,男人的较量啊!《美国黑帮》、《老无所依》、《未血绸缪》,一个比一个彪悍。我心理很不情愿的说,雷德利·斯科特,你完全可以哭了,今年的奥斯卡还是没有你的份儿!等着过几年拿终身成就吧!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13547973.html

 6 ) 科恩兄弟最黑色的一部

老警察一开始就说,他们那个时候,有些警察出勤都是不配枪的。可惜时代变了,没多久之前,他就亲自把一个杀人犯送上电椅,这个杀人犯不为别的,就为杀一个人。“他是个变态杀手。那又怎样,外面多得是。”这便是现在的情况。老警察够经验,够老道,但形势比人强,面对日新月异的像藤蔓一样铺展的暴力地图,他败下阵来。

这部片子在IMDB得分奇高,这不奇怪,毕竟我们不可能忘记07年或者前几年美国的那些骇人的校园枪击案。片子本身与它们没有关系,无论意指还是喻指,都搭不上界。但一个美国人看到这些无理性的暴力场面,又看到一个优秀的警察对此无能为力,特别是美国的知识份子,不可能不会有联想。这也是它在影评人奖中所向披靡的原因。这种很美国的因素外国人可能就很难理解。但有些东西我认为是共通的,暴力的升级以及非理性化,全世界都是这个趋势。反过来说,科恩兄弟的野心其实也隐约可见。在保持风格化的暴力场面的同时,他们力图展现的是一个更黑色更无望的世界。魔盒被打开,世界陷入混乱,但曾经的英雄已经老去,尚能饭否?

片子中的老警察,老让我想起科恩兄弟另一部片子Fargo里的女探员。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都很善良、智慧、细心而且温和,不怒自威,可以说老探员就是那位女探员的老年版。但最终的结局却不一样,女探员最终擒得凶手,老探员却只能黯然离场。个中滋味,惹人唏嘘。

其实在片中,老警察的戏份不多,更多的是Moss与Suger的对垒,他们两个人的戏占了大部分。但这都是很常规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即使披上科恩的风格化暴力的外衣,虽然很精彩,但还是没有突破。但老警察的出现给这个游戏抹上另一种色彩,他未曾与他们俩中的任何一个正面交锋,但一张沙发,确是三个人都坐过的。他一直在chase他们俩,他的温和与慈眉善目显然与另外两个人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他从不轻易拿枪(使用暴力),他的疲倦也与另外两人的活力相对。总之,多了这个人物,可回味的东西就多了许多。

或者说一些技术上的成就能让人走出它的压抑。这不是一种明摆着的压抑,甚至看到那些暴力场面也会很爽很过瘾,有些场景也很荒诞(比如Moss两次过边境所受待遇的对比),但骨子里的黑暗确实是感觉得到的。科恩的叙事向来令人称道,总是有于无声初听惊雷的感觉。这次由于原著的诸多细节,使得在片中略去了很多副线的发展以求风格的内敛。比如开越野车追杀Moss的那帮人的来龙去脉,在138房间的那三个人,以及后来在机场出现的那一帮人,第一次看都会有突兀之感,但第二次看就会明了。另外对Wells的处理——他出现没多久就死掉,似乎也有争议。但我认为这是很妙的一个处理,相应于本片所要传达的关于暴力的面目——无理智的、轻易的,他这样死掉,不仅突破了电影叙事上的俗套,其实也是符合它的内在逻辑的。

同样的,Moss的死与最后Suger的车祸都在这样的框架之内。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裹挟着他们,某种倒向躁动不安的必然性使人的生命都草草结束,电影里也有人说这时因为金钱与毒品,人们不再彬彬有礼,但这是表面的现象,内在的黑洞是什么,它没说,但可以感觉到,这种黑暗的力量。

http://www.mtime.com/my/Lyeast/

 短评

【A+】这要放在两年前看,我肯定会说这是一部故弄玄虚的垃圾电影并打个三星愤愤离开。可现在,随着心态的变化,阅历的丰富和阅片量的增加,我反而更能理解、接受并折服于本片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核。这是一部非常黑暗、残忍且反好莱坞的电影,这个世界下的恶人不再是单纯的利益纠纷,他们复杂,狡诈而不可揣测。这个世界也是一样,没有因果和报应,以一种混乱而有序的方式默默运行,它很让人迷惑、使人困顿,甚至不可理喻,但也许这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另外,在没有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如何用单纯的视听语音去塑造气氛?如果你想知道答案,本片就是这个问题的最佳范本。

4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类型混搭、氛围营造、镜头语言……好一出科恩兄弟集以往所有导演技巧于一体又浑然天成之大作。

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冷血杀手就是诸般恶的化身。是个非人的概念角色,真阴啊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我喜欢。结局Cool。。。

15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赵忠祥凭借着非职业客串的本色出演,凭借变态杀手一角夺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1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人为财死。就这还奥斯卡最佳影片呢,不知道是评委口味怪还是我口味怪。 “这个世界,生活,人本身,都是荒诞的。不要白费心智去猜,去理论,因为无可猜,无可理论。事情并不一定要因为一个理由而发生,发生之后并不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

22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剧情张力十足、震慑力极强,跟《冰血暴》很像,不过都是精看不精捉摸……简单的追杀故事还能明白看一点,导演的意图硬是云里雾里……特别是最后一段汤米独白,看来俺需要把字幕单独copy下来反复咀嚼几下——彻底败到在“映像的魔术师”科恩兄弟手下!“当你试图拿回失去的东西时,你会失去更多。Well, all the time you spend trying to get back what's been took from you, more is going out the door.”

2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如果牛仔与杀人魔想实打实的交锋的话,两人实力半斤八两,但是牛仔其实输在人性上,他要钱,要保护妻子,所以杀人魔能威胁控制他。反观杀人魔,他没有人性,连“恶”的人性也没有,不贪财不好色,甚至没有万能的弗洛伊德式的童年创伤性经验,没感情有原则,原则就是杀人,有着上帝一样天然的不可抗拒不

29分钟前
  • 爱喝茶的大犀牛
  • 推荐

科恩片最爱这一部

33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如果你找到一箱两百万刀的钞票,请先到一个公共厕所,关上门,检查一下里面是否有转发器。此外,别回现场。即使要救死扶伤,也请在公用电话亭匿名报警。

38分钟前
  • sabretooth
  • 力荐

你花了如此多的时间想要把被剥夺的东西夺回来,却发现失去了更多。

4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奥斯卡竟会把最佳影片颁给如此黑暗的作品,哈维尔巴登饰演的系簧枪杀手如同死神般冷血恐怖。叙事冷静节制,但大半时间都让人心惊胆战,空旷寂寥的德州荒原映衬出个人在神秘莫测的邪恶面前的无力与脆弱。当情绪绷紧到极限时,科恩兄弟却直接将高潮省略,只留干瞪眼的观众默默品味绝望与虚无。(9.5/10)

4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科恩兄弟的大多数片子背后都隐藏了一句“这就是生活,还能怎么样呢”,反高潮,关键留白,以及人物塑造。而前面玩尽了酷劲和悬念之后,片子所有的情绪和喟叹其实都被压在了最后的几分钟里,生活就是一种浑浊的身心俱疲感,四星半。

51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原来“老无所依”是一种无力感。。。

5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与《喋血双雄》有种隔空的呼应,当然质素比后者高很多....中途的牛仔和结尾的杀手分别跟一些男孩买衫的桥段未免矫情,但正如老警察所言,若抱怨年轻的一代纯真不再,我们又曾为他们做过些什么

57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小长假早上起来在盘里挑了部待补的老片子陪爸妈一起看没想到如此温吞和闷骚,因为早有耳闻此片是07年的奥斯卡最佳所以即便是影片过半依然沉闷还是耐心看了下去期待后程发力,直到看完仍觉吃了一闷棍郁闷无比。把豆瓣上的5星影评一一翻阅也无济于事,摄影不至惊艳剧情线性叙事毫不费脑,好看在哪儿……

1小时前
  • 我是大皮哥
  • 很差

情节很棒,这是我看过的配乐最少的电影了

1小时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推荐

迷影以来看过氛围最佳的追杀戏。大反老西部片模板,老警两叹串联始末,科恩兄弟意味深长。杀手和小丑是隔空手足,路经大桥随手毙只乌鸦,乃恶而不携私欲,恶为消遣无缘故,实为现代恶行恶之可怖所在。这不是无依孤寡的暮年挽歌,这是老一辈难谙今人而智勇无施的迷茫悲吟。

1小时前
  • Ocap
  • 力荐

导演用了大半的时间讲述猎人和杀人魔的周旋,猎人一如传统西部片里有勇有谋有性格的牛仔,杀人魔则冷酷精明而无处不在,如果在数次交锋后,道高一尺磨高一丈,在最后一分钟牛仔险中求胜,半死不活浑身染血的回到妻子身边,这会是一个经典的西部片。仅仅凭导演对镜头和叙事的掌控:拘留室内杀人魔勒死警察时的面部特写,警察死后对地板上挣扎痕迹的特写;西部荒漠在明晃晃的日光下静的让人发慌,无边的暗夜中突然危光微闪;不管是阳光下还是黑夜中,枪声总是突然爆发随之又陷入寂静,谁不知道下一声枪响是不是冲着自己而来,生命在这个荒漠中,脆弱而

1小时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为什么哈维尔·巴登让我想到了发条橙里那个疯子

1小时前
  • 柚柚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