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杀人狂

剧情片美国1994

主演:伍迪·哈里森,朱丽叶特·刘易斯,小罗伯特·唐尼,汤姆·塞兹摩尔,鲁德尼·丹泽菲尔德,埃弗里特·昆顿,杰瑞德·哈里斯,普路特·泰勒·文斯,伊迪·麦克勒格,拉塞尔·敏斯,兰尼·弗拉哈迪,澳澜·琼斯,柯克·鲍兹,Ed White,Terrylene,玛丽亚·皮提罗,乔什·里奇曼,西恩·斯通,梅林达·雷纳,Corinna Everson,代尔·戴,Edward Conna,伊万·汉德勒,马修·法伯,杰米·哈罗德,Jake Grace,萨尔瓦托雷·哈雷布,巴萨扎·盖提,Sally Jackson,菲尔·尼尔森,耶利

导演:奥利佛·斯通

 剧照

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2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3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4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5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6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3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4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5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6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7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8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9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6

详细剧情

  米基(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和梅乐丽(朱丽叶特·刘易斯 Juliette Lewis饰)有着同样残缺的家庭,深种在他们内心暴力的种子在渐渐萌芽成长。梅乐丽从小就备受父亲虐待,她决定和只有一面之缘的米基一同出走,出走前把父母都杀死。米基要梅乐丽从今起开始新生活,他们举行婚礼后,便开始了一边逃亡一边杀人的疯狂旅程。  在途中,死于二人手下的人无数。道德和法律已经完全被他们的观念清空。他们疯狂地杀人,疯狂地相爱,手上染满各种人的鲜血。这个离奇的事件,被电视当作肥皂剧来娱乐大众。他们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的同时,也成为了阶下囚。然而,监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新的杀人场所。他们点燃了监狱里犯人们的凶暴欲念,一场登峰造极的混战轰烈上演。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说米基and梅勒莉比邦妮和克莱德牛逼

同为史上最猛雌雄大盗
为什么邦妮和克莱德被人打成了蜂窝
而米基and梅勒莉却继续过着牛逼轰轰的生活
我想原因有如下几点

1

电影名字起的不够有气势
Bonnie and Clyde明显输给Natural Born Killers
或许拍片之前该找个风水先生看看

2

米基和梅勒莉杀人数是邦妮和克莱德的N倍
和RPG游戏一个道理杀人多经验值高血条长装备好
当然也反映出MM组合的专业素养好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业务水平是基础

3

邦妮表面上看似比梅勒莉风骚
原因是她自入行以来长期得不到男人滋润
她男人肯定也不知道天朝男科医院个个妙手回春
然而梅勒莉虽然没胸没屁股
却骚入膏肓性感到骨子里
谁见谁想操

4

与邦妮搭档的克莱德在片中大部分时间性无能
男主角自卑的不行
说不定心里暗骂编剧傻逼
再看米基和梅勒莉这对组合性生活过的那是相当和谐
搞得他俩杀起人来跟打了春药一样
让观众大呼过瘾

5

米基比克莱德气场强的多
克莱德的号召力也就仅限于他妞他亲戚和一傻逼
外加少数无产阶级的声援
而米基却忽悠出全部狱友以及全社会所有2B为他们疯狂
几乎是拆了监狱杀出来的
真TMD的荡气回长
“我纯洁的一刻胜于你一生谎言”
这句名人名言也出自米基之口
多有浪漫气质的男青年呀

6

总之Bonnie and Clyde杀的不是人是寂寞最后怂了

我们的Mickey and Mallory是天生杀人狂

 2 ) 他对她说,I love you,在她蹲下来小便的时候。

《天生杀人狂》是一部在视听语言上极尽能事的电影。导演运用视听元素明确地让观众感觉到了他的存在,但同时又使电影内容不失真实感,而两者之间的距离,正是使观众产生思考的原因,亦是导演的目的所在。

整部电影中,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镜头完全与地平线保持平行,镜头永远是倾斜摇晃的,大量快速短接镜头像绽放的烟火一样滑过视线,混乱与速度是这个疯狂世界的唯一真实。唯一的一段相比之下稍微平稳一些的镜头是米奇在狱中接受电视采访拍摄的画面,但事实的真相在疯狂的媒体的镜头里也是扭曲的,背离真实的,狂热的电视人并不比杀人狂冷静,平稳的电视镜头却扭曲着事实,这不能不说是个莫大的讽刺。所以当采访者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画面再次开始倾斜摇晃,剪接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观看转播的监狱犯人的情绪也开始变化,一场暴动最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色彩则仿佛变成一种暗示。黑白、彩色与绿色的画面相互交织,不同的风格具有了不同的意义。主人公带着痛苦幻想与回忆之时,画面往往变成怀旧风格的黑白,黑白过滤了血腥场面的刺激性,却将其中的邪恶与痛苦无限地放大。绿色的画面在电影中出现三四次,在加油站,梅莉因为与米奇的争吵试图勾引一个加油站的工人却最终因他引发的痛苦回忆而将之杀死;在药店,中了蛇毒的米奇与梅莉在幻觉的迷幻中艰难地寻找解毒的药最终被捕;在监狱,逃跑之中的一干人等暂时地躲到了一个阁楼之中,血流成河;绿色的画面有一种不真实的虚幻感觉,暗示了主人公精神状态的混乱与紧张。而彩色的画面,则有时让人感觉美好与平静,比如两人在长桥上举行婚礼以及最后米奇开车带着全家驶向远方的画面;有时则让人感觉烦躁不安,比如肥皂剧那段和表现全世界对米奇二人的迷恋的电视节目中的画面。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导演对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的大量运用。声音与画面的分离,画面与内容的分离,使整部影片具有了一种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与独特的内涵。

影片中那对疯狂情侣的初次亮相,是在路边的小酒吧大开杀戒。狂乱的画面被配以激烈欢快的摇滚乐,画面的血腥与音乐的欢快造成强烈的对比,杀人就像一场没有理由的狂欢,而用指点兵的方法决定谁该死谁该活着,他们就像孩子一样天真地游戏,残忍与荒诞却是别人看到的。

双手的鲜血还没干透,就可以深情地相拥互诉我爱你。音乐在此时变成浪漫的舞曲,画面也带着一种中国乡村照相馆的“艺术照”般的柔光效果,沉浸在爱情中的主人公美丽不可方物。没有人知道美丑善恶对错的标准究竟为何,梅莉在黑色夜幕满天星光下优美地舞蹈,舞动的人体散发着天使般的光芒,天使的美丽与魔鬼的邪恶原本就象剪开的莫比乌斯带一样源出一体,无法分离。

他对她说,I love you,在她蹲下来小便的时候。最美的情感表白与最粗俗原始的行为同时发生,爱与吃喝拉撒一样,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在她狂野的眼睛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最真实的最原始的爱情。

此外,导演对视听元素的眩目技法还表现在多种叙述形式的运用。肥皂剧,画中画,动画,电视节目,广告……在《天生杀人》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电影。

爱情的发生被设置成一个荒诞搞笑的肥皂剧。主人公真实经历的痛苦却被底下的笑声掌声化解成庸俗无聊的肥皂剧,电视从业者仿佛永远热衷于将人类严肃的情感痛苦肤浅地制造成肥皂剧以娱乐观众,观众与电视从业者,天晓得谁更弱智。这一段整个画面显得粗糙污秽,庸俗杂乱的颜色与不时响起的笑声掌声使人感到心烦意乱。当一把火烧掉了整个肥皂剧,我们也感觉到了主人公一般的自由与快乐。

鲜红的布偶娃娃跌下深谷,天地寂静无声。梅莉说,“是长大的时候了”,婚礼在浪漫爱情剧一般的抒情氛围中举行,音乐与画面温情而美丽。当两人把手中的鲜血融合滴向长河之时,画面转成了动画,两滴鲜血变成两条缠绕的凶恶长蛇跃向长河。导演在影片中多次插入了动画的场景,让观众感觉到强烈的导演主观叙事的情绪,同时也引发更开阔的想象与思考。

这个世界仿佛永远充斥着残忍与野蛮,即使是主人公做爱时,导演也让他们背后的窗上出现了幻灯片般的的战争、动物撕咬的景象,所有的举动都疯狂不需要解释,在整部影片中不时出现各种动物的形象,火焰冲天,战争,性爱,断头的尸体肆意地行走……这些突兀的内容与影片故事没有直接的关系,却具有符号般的指向意义,在视觉冲击的同时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正如那首《2HB》中唱到的,Celluloid pictures living(赛璐璐放映出生活的画面),对于《天生杀人狂》中令人眼花缭乱的视听技术,在其背后,仍是导演对生活的表现。所有技术的运用,都是为了对观众产生冲击,从而使观众对导演的表达产生严肃的思考。这部影片中的视听元素既是导演的主观表达,又是迫使观众产生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导演意图的原因。

 3 ) 在带上这金箍之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

  “Eenie meenie ninie moe, cath a redneck by his toe, if he hollers let him go……”
                              

                             一.
 
   天生杀人狂似乎就是一个梦,一个对自己解放,抽身于现实,勇敢过活的梦,完全的挣断了后天意识形态的捆绑,我就是主宰自己命运的杀人狂,我可以给周围所有人和物泼上我喜欢的激情的血红色,荒诞的黄色,绝望的灰色。

  天生是什么?就是与生俱来,你不可逃避必须携带的本性,是本我,是不曾修饰的原始兽性,我嗜杀,嗜性,嗜自由。
  
  杀人怎么讲?就是杀掉、除去那些挡道之人,那些制定铁链绳索一样规章制度的混沌君王,那些背叛自己天性封锁自己欲望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行这些条例的下臣。
  
  狂是什么?狂就是让你的血脉喷张;狂就是米基和梅乐丽;狂就是他们彻底燃烧的本我;狂是无意识天性放纵的嗜血和性;狂是奥利弗•斯通;狂是他对人性本性无情的揭露;狂是揭露人性本身凶残后对其的美化;狂是片中自我认识的响尾蛇;狂是片中欲望狂飙的马匹;狂是片中肆无忌惮的影像的拼贴;狂是斯通利用米基和梅乐丽对现在世界彻底疯狂的一次“解构”;狂是后现代影片《天生杀人狂》给我彻头彻尾的感受。

                            
                             二.

  几年前,天生杀人狂很难带我一个十几岁的学生走进他的世界,凌乱,嘈杂,灰色,胜在一个乱七八糟。时间不够短,但是还是觉得看的很快,或许是杀戮的快感也唤醒了我,没有觉得无聊,反而是刺激,但终究还是让我难以理解。

  现在熟了,但是一直难以提笔写出对它的感受。心中一个乱字也难以概括——我想说《天生杀人狂》对媒体的抨击,我想说《天生杀人狂》用后现代解构的手法刻画人性,我想说《天生杀人狂》独特的影像拼接,我还想说《天生杀人狂》色彩的夸张……
我在想,是不是如果你对一件事物有足够的爱, 那就会有点头绪杂乱,说不清道不明,总觉得怎么都说不够,又有点欲言又止?

  我想我是爱《天生杀人狂》。


                                       
                             三.

  随便说说吧,先说一场戏,梅乐丽的家庭戏。
  
  这是一场完全像客厅喜剧一样的戏,荒诞的人物打扮,荒诞的黄色+绿色,场外观众的哄笑画外音,彻头彻尾的喜剧定位。完全是一场嘲讽,是对戏里人物所追求东西的嘲讽,戏里梅乐丽和米基追求的便是人类无意识的性本能,父亲不许梅乐丽出逃也是出去对性本能的追求。这些表面看来,就是一场米基拯救梅乐丽脱离父亲魔掌的戏,是一出英雄救美的戏,这似乎是值得赞颂的,但是导演为什么不赞扬这个英雄救美,为什么反而要用喜剧的效果来表现呢,是嘲笑和讽刺吧?是对梅乐丽和米基对天生性本能不择手段追求的讽刺吧?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理解为 导演不赞成他们两个人的这种无畏追求本我自由的行动呢?
  
  不是。导演嘲讽的其实是压抑人性本能,压抑人本性的人和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斯通是默许了梅乐丽和米基的行动。
  
  这样来说,梅乐丽和米基两人追求的是人的本性,但是追求本性遭到了父亲的阻止,也就是父亲压抑了人的本性,所以在这场荒诞的喜剧家庭剧里面,导演最终的矛头是指向的父亲。
  
  这场戏里对人本性的追求并非是高尚的(米基和梅乐丽),但是压抑本性的(梅乐丽的父亲)也并非就是高尚的。



                             四.

  说下后现代,后现代主义电影是本片的关键标签,在本片中表现为影像的拼接,在昆丁的《低俗小说》里面,这种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叙事的拼接。后现代主义作品一般是对现在的世界进行一种不同类型的解构,表达对世界的另一种看法,在《天人杀人狂》里面,有窗户上奔驰的马匹,有嚎叫的狼群等等,这种种影像的拼接的都在增强了影像的隐喻力量,使得影像的表述能力更加强烈。
  后现代电影表面荒诞,带有黑色幽默,但是实质上是严肃的,它的可贵在于能正视人性等真实的东西。



                              五.

  我想,无意识原则和本我这个概念应该也是贯穿影片始终的。简单的理解无意识原则就是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其实再说明白一点,无意识原则实际上是遵循快乐原则的,也就是不受任何后天束缚来让自己快乐的原则;本我的理解更加容易,人是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小时候的你不曾接受任何规则束缚,那时候的你是本我,我想6个月左右的时候差不多呢,自我就是现在的我们,超我是一种理想状态,我还没有过这样的状态。

  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再看片子中的本我和无意识原则吧。

  米基其实就是最遵循无意识原则的人,人本能的欲望分为食欲性欲还有暴力的欲望,米基追求的恰恰的就是这三个东西,在杀人里面获得快感,找到自己的无意识原则——快乐原则。
  
  韦恩(主持人),他所代表的媒体也代表着一种人性的本能,媒体的本能是什么?就是不顾一切寻求刺激,完全彻底的放纵自己的欲望,想看什么就拍什么,想追查什么就追查什么,想窥探什么就窥探什么,想管什么就管什么,韦恩代表着媒体为了获得对米基的采访,不惜失去生命,这就是媒体的欲望,说白了,还是人的欲望,媒体还不是人么?通过媒体也体现了人的本能,媒体体现了它无意识追求快感的本能欲望,说到头,媒体也是一种暴力的方式,自己想要的就去抢去拿,不光当事人愿意与否。
  
  所以媒体也是一种暴力,但是这种对暴力本能的追求方式不直接,藏藏躲躲的,不光明正大,媒体对暴力的表达是一种虚伪的表达,不如米基赤裸裸对暴力本能的追求和表达。

  不光明正大的对欲望的追求不光媒体,还有监狱长和探长,他们是在权利支持和掩饰下的一种人的欲念,是一种特殊的暴力状态。

  这样看来,片子中对暴力的追求,即对本我和无意识原则追求的人有三个代表,米基、媒体、监狱,简单说就是:

  米基表现的是人类纯粹的本能,媒体和监狱表现的是夹杂着“利”的本能;两者追求的无意识内涵一致——暴力、性、本我、无意识,但是动机不同。

  动机不纯的人是谁,一目了然。

  那么在这种相对比之下谁的追求更加合理和高尚呢?



                             六.

  有一点值得注意,全片只有一个人是让米基和梅乐丽肯定,杀了这个人是让梅乐丽和米基两个人后悔的。
  是印第安人。为什么要肯定这个人?为什么杀了他两个人会悔恨?是因为良心发现么?肯定不是,到片尾两个人依旧还是冷血。那么,为什么要因为这个印第安人后悔呢?
  后现代注意否定的是现实世界,梅乐丽和米基杀掉的都是和受了现实污染的人,但是印第安这个人群,以为历史种种的原因,其实是和我们的现实没有的关系的,印第安人代表的是一种超现实,与我们充满利益的现实无关,后现代电影肯定这种超现实的东西,越是离现实远的东西越是本片值得肯定的东西。
  所以印第安人受到了肯定,超现实受到了肯定,杀了他,梅乐丽和米基后悔了。



                             七.

  最后影片也带来了两难的选择:
A. 以往的影片都是将人的无意识理想化、神话化,比如为了世界和平等等等高尚的原因,放弃了人的欲望,但是这样的放弃离我们很近么?
B.《天生杀人狂》它没有将人的无意识神话化和理想化,反而是正视了它,还原人性以本来的面目,影片的结尾也是最终选择了梅乐丽和米基的幸福美满,选择了人性,即使是黑暗的人性。
这就是A和B的两难。



                                             
                                     [ 一家之言,请多指教。]

  


  原来Bob Dylan 的 《You belong to me 》结尾梅乐丽和米基的对话可

以如此温柔。

  想起了白纱鲜血飘落的誓言。



 4 ) 不在乎对不对,只在乎美不美

有人说这片变态,价值观扭曲,等等等等。
一件作品有没有价值,在于你能不能欣赏。it's freak,but its beautiful.
整部电影充满了意像,断头人,他们开车一路飞驰时天空中的光,每个人变成满脸鲜血的魔鬼,时不时穿插的动画,向河谷中飘零而去的鲜血和白纱。
我热爱这些犯罪电影,像人民公敌,教父,大毒枭,美国往事,以及许多记不得名字的影像。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达尔文丛林,他们是自由自在的野兽。
我也是野兽,蹲在灌木丛里假装是植物的野兽。
我爱公路狂飙,我爱浪迹天涯的逃亡,我爱用暴力除掉这世界上多余的混蛋。
他们在大桥上交换戒指的时候我没有感动,他们在监狱暴乱时的团聚却无比动人,绝望之后的希望,they are kissing,they are the only two people th the world,they are doing the thing all the world think they can not do that again.
他们的爱情以杀戮开始,以鲜血和毒蛇为誓约,在子弹呼啸中分离又重聚,我希望旅行车中的生活就是他们最终的结局。
雕刻成蛇形的戒指,作为结婚的信物,之后他们因为毒蛇被捕,印第安老人的驱魔仪式,他讲的故事,他临终前说他二十年前就看到了恶魔的来临,他一直在等待,最终他们放弃了杀戮。宿命和邪恶贯穿始终。
我喜欢那张图片里他们举着枪的样子,无所谓又充满了力量。我喜欢暴力的会跳舞的女主,开枪的男主。这是一种旷日持久的审美偏好。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彼此以外的所有人,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偶。they are in different space.
有一些人天生就是怪人,在社会的规则之外,有一些人就是不能像植物一样活着,不能只靠正能量小清新心灵鸡汤活下去。他们不一样,别人在地上跑,他们喜欢在水里游,在地上跑的人以为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所以就很聪明。
其实,这个世界不需要你的看法,你的看法只对自己有意义,因为它们构成了你的一切,who TM cares?

 5 ) 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谎言的一生

这是一部爱情动作惊悚片,讲述米基和从小受父亲性骚扰的梅勒,两人在杀了梅勒的父母后亡命天涯,途中,这对疯狂爱侣大开杀戒,杀人不计其数,结果被媒体渲成英雄人物。虽然很牛b ,但晃得我眼睛花,从头暴力到尾,杀人不应被美化!

疯狂!

“我纯洁的一刻远胜于你邪恶的一生。”喜欢鬼才昆汀的作品。两个都是黑暗家庭走出来的,一路货色的同类人。其实还挺喜欢杀死变态父亲后,两人开车在路上驰骋,站在桥上求婚,十指相扣血液相融,长长的白纱随风飘扬。到最后两个从监狱逃出来,生了孩子开车流浪。

 6 ) 破碎的美国梦

破碎的美国梦
                     ——《天生杀人狂》影评

在美国历史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其在20世纪成为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舞台。然而,作为现代美国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其繁荣与辉煌的同时则始终存在着令美国人长期颇感头痛但又无可奈何的贫困、种族歧视、社会犯罪、枪杀案件、毒品走私和贫民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之严重,使一些美国学者以一种悲观情绪写道:“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它似乎再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或者充足的标准生活……数百万美国人缺乏足够的的住房条件、医疗保健和子女保险。美国的城市处于犯罪和毒品的困扰中..而在好莱坞,美国被赞誉为自由民主的国度,人们总是沉浸在美好幸福的“美国梦“中,英雄和个性等总被光明正大的渲染。 生在今天的西方的人们,注定没有生在产生英雄的时代…...一切发明早已奠定现代文明的基础。三权分立,民主选举,舆论监督都设立了。银行,社保,工会,教育体系…… 政客的虚伪,机构的冰冷,媒体的喧嚷,一切都被那么天才地设立了。一切体制的过失都被预先谅解了,被过度诠释了。英雄的缺失使美国人对英雄的渴望愈加强烈,美国电影总是不缺乏英雄,像《超人》《蜘蛛侠》《美国队长》等多是英雄拯救世界,带有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就连《2012》灾难片中也延续了一贯的个人英雄主义。然而这部《天生杀人狂》则间接地反映了美国诸多社会问题,狠狠地给个人英雄主义泼了剽冷水,这个世界上没有英雄。
 


  在影片中,几次出现了印第安人在美国的生存处境,梅乐莉的父亲在看球赛是就叫嚣道“该死的印第安人就该死绝!”,还有米基唯一后悔的一次是误杀了一个帮助他们还提供食物和住所的印第安人。活在丛林中的印地安人虽然野蛮,但也有着一些高尚的德行,他们虽然贫困无知,但大家都是平等和自由的;他们朴素而不知道财富的价值,因此他们不会忌妒欧洲人利用财富获得的享受;他们举止毫不粗野,反而习惯于谦让持重,甚至表现出贵族气质;又比如他们温存好客,甚至会冒着危险搭救陌生人。在影片中,印第安人讲了一个中国的关于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但蛇最后咬了他一口,农夫不解的问“你为什么要咬我”蛇说“因为我是蛇啊”米基在误杀印第安人之后非常懊悔,而梅乐莉则大声责备米基。这也体现了米基和梅乐莉并非丧失了黑白是非观念,在这方面,他们很清醒。这也揭露了一个社会现实,作为土著居民的印第安人善良的对待和接纳白人,但在之后几度遭到屠杀,几乎种族灭绝,而剩下的小部分印第安人被赶到环境恶劣的沙漠地区。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行为在开发西部时期达到高峰,我想这也是影片带有西部片色彩的原因。印第安人和白人的故事像极了农夫于蛇的故事。这里表达了导演的政治倾向,他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米基杀害帮助他们的印第安老人后,背景音乐居然是中国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是否隐射了当时的中美关系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片中监狱里让的百分九十是黑人。为什么黑人的犯罪率如此之高呢,?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面收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面与苏联冷战相持不下。经济危机更提高了黑人的失业率。在每次经济危机中,黑人总是最早被解雇,最后被雇佣。这也难怪“1975年6月9日的《纽约时报》报道说:‘在每次衰退中,不管是什么原因,黑人首先付出最大的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代价,许多人永远恢复不过来’,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处在接近于失业的边缘或周期性的失业’之中。20世纪中后期美国黑人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黑人居住区域"内城化"、"隔离化";黑人受育机会平等但教育质量低劣;黑人家庭结构单亲化、户主女性化。这些新变化加剧了黑人经济上的贫困,造成了黑人素质上的低下,带来了黑人精神的颓废,使得黑人对现实不满、未来绝望,由此成为这一时期黑人高暴力犯罪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片中对传媒界进行狠狠地批判,传媒人士只贪图收视率,居然将米基和梅乐莉杀人的场景公开放映出来,无视社会责任。也不想过这些报道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会造成什么影响。我猜测,青少年之所以将梅乐莉和米基视为偶像,跟传媒人是离不开关系的,他们试图将两个杀人犯神化。而青少年把两个杀人犯视为偶像,根据问题追根溯源又离不开教育问题,影片主人公梅乐莉和米基都遭受过家庭暴力,特别是梅乐莉她甚至几度遭到自己亲身父亲的蹂躏。每一个心理扭曲的人都有受到自己家庭的影响,比如米基和梅乐莉,比如那个甚至有点变态的警察。家庭暴力在美国是泛滥的,妻子,年幼的孩子和年长的父母几乎无一例外的遭受家庭暴力,先不谈家庭教育,家庭暴力这对孩子的成长几乎有致命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几乎在美国频繁发生校园枪击案。而美国当局在2000年才出台针对家庭暴力的法案。片中的住仍梅乐莉和米基只是美国现实社会被放大化的缩影而已。再避开家庭教育,谈谈社会教育,美国的教育历来是为全世界称赞的,而领先世界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却有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价值观把杀人犯视作偶像,还觉得这种行为很酷,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甚至让我质疑美国教育。

   为什么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没有被严加制止呢?这个重大责任应该归咎于美国政府。而美国政府在电影中被摆在对立面,有的警察甚至比米基和梅乐莉还恶。而梅乐莉和米基杀人对象都锁定为警察并视为乐趣。这是不是梅乐莉和米基对于他们惨痛的成长经历里面,政府作为主导者却像旁观者一样从未想过伸出援手挽救他们的无情而又冷漠的报复呢。一个便民高效的政府是不会放任问题不管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是丧失公信力和权威的。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并非一部普通的多元素电影,而是反映美国社会问题的一个蓝本。电影中的结局也并非像邦妮和克莱德这对鸳鸯大盗一样被枪决,反倒是他们冲出监狱继续游戏人间。这是对美国民主和健全法制的一种戏谑和嘲讽,全美国十三个州的警力居然对这对鸳鸯大盗无能为力,“我纯洁一刻胜过你谎言一生”这也间接的传递了导演的思想倾向,向恶存有一丝善念的个人胜过向善且虚伪的社会,当标榜自由民主的政府变得虚伪拖沓无能时,民主的狂热将一发不可收拾。

导演通过MTV式的拍摄剪辑手法、肥皂剧和动画片的综合运用以及大量另类音乐等多种新颖的视听语言大大刺激了观众。《天生杀人狂》中的这些超前的后现代电影手法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冲击,嘲讽了美国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是一部出色的电影。

 短评

从头暴力到尾.杀人不应被美化

7分钟前
  • 停止的时钟动了
  • 还行

神经质变态的电影

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走火入魔……我愿意就这样走火入魔

11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力荐

虽然昆汀不满意斯通篡改剧本,但是影片迷乱的剪辑和配乐还是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昆汀的想法。影片用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反讽方法,嘲笑了无耻的媒体和可悲的看客,手法高明,但是以此崇拜那俩杀人狂的货,我只能说你们是傻逼,是傻逼,是傻逼。

12分钟前
  • 推荐

啊~又一个我差点看睡着的~

15分钟前
  • 还行

居然还有中国民歌做配乐《天下的黄河九十九道湾》

18分钟前
  • no~no
  • 推荐

假惺惺地让你欣赏一场关于暴力或世俗的盛宴,借此折腾所有甘于平凡的人们骨子里最后一点点叛逆或者良知

19分钟前
  • ☂ 莎拉公主
  • 推荐

昆汀和斯通都是磕了药写出这么一发的吧,顺带发泄了一下自己对当年邦妮和克莱德的怨念。。。剧情神马的就不提了,就这神经质的迷幻色彩确实还是挺high的。两个主演的牙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无以复加!!!精彩绝伦!!!元素丰富!!!寓意迷幻!!!

27分钟前
  • boks
  • 力荐

Shit,多么伟大多么美丽绝爆的爱情啊。

30分钟前
  • Miss Lucky
  • 力荐

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的谎言

34分钟前
  • 沈书君
  • 推荐

两个小时像四个小时

39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奥利佛·斯通极具争议性的风格化之作,获威尼斯评委会大奖。1.血腥暴力和天马行空的视听享受之下是对媒体的刻骨讽刺;2.高速剪辑+迷幻摇滚+倾斜构图,疯癫指数爆表;3.视觉混搭与拼贴:黑白,彩色,单色滤镜,电视播报,情景喜剧,动画,DV,戏中戏,动物世界,背景幻灯片...4.飘落峡谷的如蛇白纱+1。(9.0/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编剧昆汀在影片创作方向上与导演存在严重分歧。他认为斯通的最大问题是,“直白消耗精力,精力冲推直白。他就是风格化的斯坦利克雷默。”……“直白”似乎是指斯通的表现方式太硬太露骨。父亲天生该死脸,警察用人质擒凶,印第安人看穿白人原罪。酷炫的剪辑风格与画面拼接只是用来掩护理念表达的直白。

4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影片争议比较大,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十分不喜欢,唯一让我大开眼界的就是电影在技术上的成就,技巧运用十分复杂,艺术感相当强烈,观影效果和整体精神一致。片子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强烈的摇滚情绪,一种极端的态度,因此在剧情上也相当另类、反常,虽然这是一种表达手法,一种深层呐喊,但感觉过犹不及。

49分钟前
  • 润物
  • 较差

一堆意象,一帮追求本性的人,一个不造作的粗俗故事。尤其是开头如肥皂剧般的两人经历设置,极尽黑色幽默之能事,令人拍案叫绝

51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奥利弗·斯通、昆汀是在为邦尼和克莱德报仇,两个主角演的出彩,但我讨厌他们两个人的门牙

53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虽然很牛b ,但晃得我眼睛花,不喜欢~

56分钟前
  • forever young
  • 还行

很抱歉,还真是不能理解用肾上腺素思考的人。我还常想杀人哪,没杀不纯洁,真杀就纯洁啦?给这片打高分,看来活得憋屈的人真不少~

57分钟前
  • 我爱阳光
  • 较差

疯狂、浪漫、讽刺,死去活来。枪口瞄准家庭、监狱、媒体、谎言、庸常,杀杀杀!!!反社会人格魅力=魔鬼的诱惑,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了:受虐少女迷上连环杀手,青少年疯狂崇拜曼森、狱警近墨者黑近疯者癫,一切都好理解。90年代好像很喜欢监狱暴动这题材,另一部写记者的片里也有类似情节。

1小时前
  • ζωήι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