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情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1994

主演:夏雨,宁静,陶虹,耿乐,斯琴高娃,冯小刚,刘小宁,姜文,王学圻,王朔,尚楠,方化,代少波,王海,姚二嘎,吴淑昆,左小青,韩冬,孙靖,刘斌,张维,杨彤林,王海,王福,胡贝贝,高保成,吴淑琨,张华,二勇,烈子,陈伟

导演:姜文

 剧照

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2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3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4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5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6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3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4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5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6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7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8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19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20:35

详细剧情

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军队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马小军(夏雨 饰)就是这样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别人家无人用万能钥匙将其锁打开,溜进去耍玩一番,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少女米兰(宁静 饰)的照片先于其人入了马小军的双眼。通过院里的“头儿”刘忆苦(耿乐 饰),马小军又见到之前在炮局偶然瞥见过一眼的米兰,开始正式将其当作梦中情人,然而在米兰眼中,马小军不过是毛孩一个,她中意的人是成熟、稳重、帅气的刘忆苦。自此,马小军迎来五味混杂的青春期生活。  本片改编自王朔短篇小说《动物凶猛》。夏雨凭此片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狮奖)。

 长篇影评

 1 ) 独白

我迷恋上了钥匙,并开始制造他们。

先是把自己家的各种锁一一打开,偷看大人的秘密,

后来就发展到未经邀请就去开别人家的锁。

每当锁舌当的一声跳开,我便陷入了无限的欣喜之中。

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只有二战中攻克柏林的苏联红军才能体会得到。

 

在我的溜撬生涯中,只见过一台苏联产的老式黑白电视机,我的确想把它搬走,可是太沉。

我发誓,我仅仅是开锁,不是作贼。

玩累了就在陌生人的床上睡一会,想象着它的主人可能在床上干过的一些事。

放心!我绝对有把握不会被人擒住。那时候人们上班是从来不溜号的。而且因为没丢失任何东西,也从未引起任何的警惕。

当然偶尔也会碰到点儿小麻烦。

这点小事儿不会让我丧失勇气。只能使我从中体会到更多的刺激。

我向来只开明锁,因为安全。但我却鬼使神差的打开了一个暗锁。

 

我终日游荡在这栋楼的周围,像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焦躁不安的守侯着画中人的出现。

她像一个幽灵,来无影去无踪。

只有我的感觉和嗅觉里留下了一些痕迹和芳香。能证实她的存在。

我延长了守侯的时间,甚至披星戴月,终究一无所获。

 

我妈妈一怒之下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

哥几个是用食堂买菜的平板车把妈妈送进了陆军总医院。

因为司机班的那辆吉普怎么也打不着火。

我当时想,这种战备观念,要是帝国主义发动突然袭击,还不全他妈的完蛋。

妈妈每次骂我总要带上爸爸,这回爸爸给他骂回来了。

长大懂事后我哦才知道,原来弟弟的出生与我偷开爸爸的抽屉玩那只大气球有关系。因为气球被扎漏了。

 

有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和他见面,为了吹嘘自己,我总是把别人干过的事都安在自己头上。

经过夸大和渲染,娓娓道出。

遗憾的是,我已扮成一个和自己年龄极不相称的胆大妄为的强盗。她竟从不以惊谔来为我喝彩。

 

那是我哦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晨风的抚摩使我一阵阵起了鸡皮疙瘩,周身发麻。

我还记得有股烧荒草的味道特别好闻,喀什大夏天哪来的荒草呢?

但无论怎样,记忆中那年夏天发生的事,总是伴着那么一股烧荒草的味。
 

 2 ) 阳光灿烂的日子

1
    似乎很久以前在港台电影里听说了这个词:惨绿青春。后来又知道有个电视剧,叫《血色浪漫》。相似的意思,相反的颜色,大红大绿的,挺有趣,挺热闹。但是这部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我只看过几集,完全不能评论;为了节约时间,还是看了小说原著,所以只好说说这个。
必须说明的是,在阅读小说之前、之中、之后,我都抱着一种预期和一个标准,就是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或者可以说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关于“文革”、“惨绿青春”、“机关大院”、“高干子弟”这些在当下颇能吸引眼球的词语,《动物凶猛》是我已有阅读体验的全部前见,因而它也作为一个他者、一个比较的样本,贯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很不喜欢《动物凶猛》,所以就很期待在相同题材的《血色浪漫》中看到不同的东西,看到更能引发我的思考、打动我的感情的东西。可惜,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看到了新鲜,却看不到震撼。
2
特权。
我讨厌《动物凶猛》的全部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字,或许有些偏激。理性地说,这部小说被我视作一个压抑的时代里青少年朦胧的性心理的细腻写照,至于把主人公设置成大院子弟实在不能成为批评它的首要罪名。但是,在感情上,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特权阶级优越感不能不引起我的拒斥情绪。想想,这么一群孩子,一方面凭借父母的权力地位,享尽了当时最好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又挥霍着荷尔蒙无法无天;等享受完了、挥霍完了,大多数的同龄人还是擦拭着苦难留下的伤口时,他们一收心一转型,凭着原有的特权立刻又成了新的特权阶层。怎么好事都让他们占了?
说实话,我不相信王朔的童话。不是酸葡萄心理,特权,尤其在中国,是你不服不行的真理,酸也没用。诚然,如王朔、陈凯歌、李少红许多有真才实干的社会精英也的确是从特权阶层起步的。但在王朔的小说里,没有这一特殊人群在特殊时代的独特苦难,也没有他们的挣扎、迷茫和个人努力,我们最后看到的就是王侯将相之家的幸运儿,就是挥霍青春的孩子,就是一直被幸运和特权庇护到老的成功人士。不知道王朔是省略了很多,还是掩盖了很多。或许这是他自己编造的童话,也疏导着几代青少年无处发泄的激情,也满足着某个时代某些人的怀旧春梦。但是,即使有特权的地基就这么“随随便便成功”吗?是不是每一个曾经有特权的子弟都无一例外地一帆风顺?再退一步说,凭借特权成功也就算了,还要把这种成功方式拿出来炫耀,是不是有点得便宜卖乖?这是我的疑问,也是我不能相信这种童话的原因。
《血色浪漫》同样是一群特权者的故事,一群吃穿不愁、碴架泡妞、最后凭借特权成功回归主流社会的人的故事。《血》这五十步的逃兵尚且能嘲笑《动》一百步的,就是它还多少写到了些“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特殊心理,写到了他们当时的某种被涮被遗弃的感受,写到了他们自己的苦难经历和奋斗历程,从而没有了王朔掩盖不住的、令人生厌的优越感和得意劲儿。但是,归根结底,两者都是特权者的故事,两者也存在着相似的价值取向,即对那个时代、那些经历的美化、梦幻化、浪漫化。为什么叫“血色浪漫”?因为主人公钟跃民一面可以极富艺术感受力地描述音乐、文学(浪漫),一面又可以极具流氓精神地斗殴打架(血色),人称“背着菜刀的诗人”。而把这一精神推而广之,文革也就成了在浪漫激情催动下的血雨腥风——就这么“血色浪漫”了。
不过,我也不相信都梁的童话。虽然我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少之又少,但是仅有的印象向我显示的也是伤口和鲜血,眼泪和苦难。血色的背后是宗教式的狂热、是无理性的暴行,无论隔着什么样的审美距离,我也断不能看出有什么“浪漫”可言。没有勇气正视淋漓的鲜血,也不必为其披上浪漫的外衣,这种“艺术加工”无非是软弱的自欺。

3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在苛求《血色浪漫》和《动物凶猛》,因为两部作品的着力点完全都不在对文革的反思上,也不在对一代人命运的揭示上。我只是在抱怨前理解中落空的期待,借两部成功的作品来抨击同类题材创作的盲区。其实,《血色浪漫》还是有吸引我的地方,只是浪漫的不是血色,而是——
钟跃民。
这是一个绝对浪漫的异类。他代表不了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代表不了与“老兵”相对的平民子弟,也代表不了他自己所属的“老兵”阶层,甚至,他根本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时代语境下能够造就的类型!
从小说开头,1968年,仅仅在文革开始的两年,钟跃民就已经以自嘲的态度反思自己在运动中的表现了,这不只是政治上的先知先觉,更是一种敏锐和清醒的人生态度。换句话说,他不是那些盲目狂热、丧失自我意识的青年,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自我意识太强的理性主义者。所以他才能够像个文学青年和艺术家一样鉴赏文学艺术,又能够变成一个十足的流氓去打架斗殴,插队、要饭、当兵、摊煎饼、做生意、开饭店,他能够完全投入和享受每一个角色和过程,又能及时地抽身而去,随心所欲地展转于各种角色、各种经历以及各个女人之间,永远选择、永远创造、永远不固定,要的就是一种“在路上”的感觉。这是何其精彩的表演性结构,这是何其精彩的表演人生!
那么,你还能说塑造这样的人物是代表文革中的一代人或一类人么?不能。正如小说中多次提到的,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看完《血》第一反应就是看《在》,无奈图书馆暂时借不到,否则读完《在》再来评论钟跃民会更到位),钟跃民与其说是文革青年,倒不如说更像“垮掉的一代”,甚至比我了解的垮掉的霍尔顿(《麦田里的守望者》)更加高明:后者只是以破坏性的叛逆来对抗既定秩序,而钟跃民则完全自为自主地在导演自己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钟跃民确实是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者——浪漫是他全部的生活,而不是一个时代的狂乱,理想是自我设计的导向,而不是意识形态编造的“理想”。读这个人物,我倒是常常想到自己了解的几个70后理想主义者。其实钟跃民完全可以是保尔•柯察金的战友,可以是五四运动的革命青年,可以是美国垮掉的一代,可以是五月风暴中的法国学生,甚至可以是70后、80后——只要其核心是“在路上”的感觉,以上时代背景都能够提供相应的补充作料。
所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文革背景只是小说的一种调味品,或者说作者选择写这种比较熟悉的生活,而这一背景与塑造主人公的联系并不紧密,主人公的核心特点反倒有挣脱背景达到普遍性,大有呼之欲出之势。
总而言之,《血色浪漫》绝对不是什么刻画一代人命运的作品——它只刻画了一个人,一个不同于“一代”、甚至不同与中国、却达到了更高普遍性的人。它也不是一部“成长-教育”小说——钟跃民表面上丰富的人生履历并没有改变他性格的核心部分,反而是这一核心的不断展开。它还不同于《动物凶猛》——《动》选择文革为背景意指那个压抑的时代,多少与青少年性心理有关;而《血》的背景可以与人物剥离,实际上,它离文革更远了。最后,《血》算不得一部优秀的作品——虽然塑造了一个精彩的钟跃民,但是怀旧色彩的刻意掺入、以及集爱情、军旅、动作、悬疑于一身的杂烩架构剧写法,使它在文学意义上沦为平庸;我喜欢的《亮剑》改成电视剧删去了1/3,而《血》,我怀疑它压根就是为电视剧而写的。
顺便说一句,不看好今年它在茅盾文学奖上的前景。

4
虽然我承认我蛮不讲理的苛求,虽然上面我也抛弃了这个执著的前见评论了小说本身,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追问文革题材的价值取向和创作盲区,尽管无力——就像老师对着出席的同学抱怨缺席。
有点奇怪,对于这隐含着不公正的特权思想的童话,却没有多少人对其价值取向表示怀疑——也不奇怪,移情,本来就是人在进行审美活动时重要的心理机能。我们总是很容易地把感情投射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正面人物上,与他们合而为一,所以在成龙李连杰痛扁对手时,不会有人站到挨打者的立场。所以在《血色浪漫》中,不会有太多人想到李奎勇和小混蛋的阶层。更何况,在《动物凶猛》小说中,与马小军一伙对立的阶层干脆缺席,于是曾经的平民子弟、知识青年、今天的下岗职工——被时代戕害了的一代人又被彻底地遗忘。更可怕的是,我怀疑在小说和电影的广大受众当中,恐怕还有不少这类被遗忘的人。理想的幻灭并没有促使他们反思和忏悔,现实的不如意反而让他们继续沉浸于自欺,时代的弃儿在不遗余力地向时代的幸运儿移情,对他们来说,那也许根本不是段荒唐和残酷的往事,反而是他们未了的旧梦和可望不可即的“理想”。
至于我们这一代,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创伤记忆”,文革的一切只不过是抽象的符号、历史的存在。而明知是十年浩劫,却又对它怀着莫名的好奇和向往,曾经荷尔蒙乱飞的时代与今天我们当下的处境遥相呼应,又激发出一种追求刺激的渴望。在这个意义上,这类作品还具备了类似《古惑仔》和青春偶像剧的功能。
然而,那不应该是一段难以摆脱的噩梦吗?不应该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吗?不应该是一碰就疼的伤口吗?如果是,如果创伤如此深刻,为什么移情却如此轻松?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民族,一个幼稚不长进的民族,一个缺乏自我意识、反思和忏悔精神的民族。
或许我的阅读有限,我也愿意相信总有反思性的有深度的作品,但是事实是近些年走红的作品总是把文革作为调味品和擦边球,在这个意义上,文革与老上海一样,都成了怀旧的元素而模糊了本来的面目。而接受者们则有选择地将真正的苦难赶到了无意识深处,向仅有的美好移情,再回首,曾经的苦与乐都蒙上了一层玫瑰的颜色,好,和谐了。
幸运儿还在移情中自得,弃儿们还在移情中自欺,后来者还在移情中幻想。姑且篡改朋友的一句话作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由正面视角,生出真正关于文革的叙事?

 3 )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真实与幻觉

几个版本:
1、初次剪辑版——时长:约3小时45分钟
不同之处:在《阳光》中饰演刘忆苦的耿乐曾在几天前北京百老汇的复映活动上说,姜文手中还有一个“四小时”版本的《阳光》,其实他所指的就是这个最原始的初剪版本。这一初始版本不仅包括了与公映版完全不同的开头和结尾,一些重要场景如马小军一行到公园划船与彪子对峙、斯琴高娃饰演的马母喂奶(含裸露镜头)、男厕毁坏公共设施被方化饰演的老干部责骂等片段均在其中。2010年底,姜文曾在一次《阳光》重映活动上公开表示有意将此版本提供出来放映,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也在随后与姜文方面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沟通,但最终因此片版权复杂以及其它原因而放弃,而这一版本中从未曝光的片段时长约为85分钟。
初始版开头与结尾内容大致如下:92年,已是旅美归来的马小军(姜文饰演)在母校的原址——如今的饭店里与当年同学团聚,一起聚会的还有白发苍苍的胡老师(冯小刚饰演),胡老师仍然一本正经,他毕恭毕敬的代表全校感谢为校捐出巨资的马小军,而马小军却对眼前的一切不感兴趣,记忆又回到从前……而影片的初始结尾则是马小军与胡老师等人一起出席母校的新小侄奠基仪式,马小军却在啦啦队中看到了一个形似米兰的姑娘……
2、94年威尼斯参赛版本——时长:约2小时18分钟
不同之处:这一版本是在《阳光》赴威尼斯参赛前按照广电总局相关“修改意见”临时修改的版本,它与本次修复版的片长相差无几,但较为明显的改动有两处:1、马小军等人胡同打群架段落的《国际歌》配乐被取消;2、方化饰演的老首长看禁片《罗马之城》的段落被删。
3、香港等海外地区发行的国际版本——时长:2小时08分钟
不同之处:这一版本便是现在网络上流传的与市面盗版碟所采用的版本,多称为“日本二区DVD”版本。这一版的区别如下:1、“吐烟圈”、“梦中梦”及“酒后真言”这三个段落均被删去;2、杨皋看到于北蓓湿身而“直了”、老首长看禁片《罗马之城》以及米兰被马小军强暴未遂后的“露点镜头”这三个片段得到保留。
4、95年国内公映版本——时长:2小时14分钟
不同之处:这一版本是在95年拿下5000万票房的公映版本,也是2010年底北京百老汇影城复映《阳光灿烂的日子》所放映的版本,它与国际版的区别如下:1、保留了接近5分半的“梦中梦”段落;2、删去了前述的杨皋“丫直了”及“露点段落”;3、对胡同打群架段落的《国际歌》声音进行了弱化(而非如威尼斯版一样直接取消);4、保留了老首长看禁片《罗马之城》的段落;5、与海外版一样“吐烟圈”及“酒后真言”的段落均被删。
5、13年威尼斯修复版——时长:2小时20分钟
不同之处:这一版本为目前已公开放映/点映过的最长版本。2-4版本中不同程度的被删除段落在本版中都得到保留,但“初剪版”中的大量片段仍未收录。

网上流行的版本多为134分钟版本和128分钟版本两种。
--------------------------------------------------------------------------------------
在1994年那个时代,当对文革批判和反思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或者说“政治正确”的时候,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说具有很多超越时代的思考和反省。那个时候,田壮壮已经有了《蓝风筝》,陈凯歌有了《霸王别姬》,而张艺谋已经有了《活着》。与这些典型地第五代导演不同的是,姜文出生于,成长于那个环境之中,他没有经受第四代或者第五代导演们的磨难苦痛,十年无法表达的迷惘等等。或许也是这样的巧合,让他在表达的时候,没有着重于苦难,民族,底层人民,本土意识这类的主题上,他跳跃过这些,带着处处的黑色幽默,为我们讲着一个少年在革命年代的成长故事。

片子伊始,旁白可以说是开宗明义,
“北京,变得这么快:20年的功夫她已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眼前一阵阵发黑……”
是的,正如这开场的旁白中所说,幻觉和现实,心中难以掩饰的欲望,夏天,正是这个片子想要表达的某些东西。
影片开始于鲜亮明快的色彩和音乐中,人民战争正进行得有声有色,生长在军大院环境的马小军,父亲是“身份良好”的军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来自于成分不好的资产阶级家庭。受着那个时代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的影响,马小军梦想着中苏开战,在新的一轮世界大战中成为一名战争英雄。他幼稚,不成熟,活泼,充满着原始的野性。在那个伤痕累累的古老城市中茁壮成长着。
随着马小军将书包高高地抛向天空(这里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的镜头,同样充满着喜悦和振奋的感觉。但不同的是姜文的喜悦或许是对于原始野性的某种喜悦,这点随后再谈),马小军升入了初中,
然后姜文的声音响起
“70年代中期,北京还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和豪华饭店,街上也没有那么多人,比我们大几岁的都去了农村和部队,这座城市属于我们。”
这是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炽热,灿烂,充满活力,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如同题目,in the heat of sun.所以成年后的姜文们或许很难从中分辨,他们到底怀念的是少年时代,还是人们所批判的革命时代。(我的69年出生的父亲谈起旧时代时也有姜文旁白中“那时候人们上班是从来不溜号的 ”式的复杂情感)
片子始终在一种发黄而陈旧的基调中进行着,实际上并不是那种夏日的灿烂金黄,而是像黄昏时候的阳光一般,灿烂和热烈中却没有多少暖意,昏昏黄黄,正如那个时代的革命一样,人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苦痛和悲伤却深藏其中。但对于处于少年时代的孩子来说,回忆为何却带着忧郁的色彩?
叛逆的马小军喜欢在上课的时候逃课出去,溜门撬锁,游荡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打开人们的家,潜入他们的生活的空间里,并不为偷走任何东西,只是以少年的目光观察着成人世界。直到有一天他在这个自娱自乐的偷窥活动中遇到一个神秘的女孩,米兰。她相片中的朦胧笑容,都成了少年的梦和幻想。于是
“我终日游荡在这栋楼的周围,像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焦躁不安地守候着画中人的出现,她像一个幽灵,来无踪,去无影,只有我的感觉和嗅觉里留下了一些痕迹和芳香能证实她的存在,我延长了守候的时间,甚至披星戴月,仍旧一无所获。”
以性压抑来寓言高压政治似乎是艺术作品的一个常见的手段,姜文在这里双关式的运用,不仅代表着少年青春期的迷茫和焦躁,同时也让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社会环境的某些特点。是的,为什么马小军对米兰有那么深沉复杂的情感,为什么少年的爱恋竟如此浓烈以至到深深迷恋的程度,仅仅是青春期荷尔蒙的作用么,仅仅是因为,他追不到喜欢的女孩子?他一次次的守候,焦灼地寻找,在那一个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苦苦追寻着,怅然,焦虑,迷惘。昏暗的阳光洒满屋顶,拉长了追寻人的身影。(好似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里的罗伯特德尼罗。)姜文将那种迷恋而压抑的感觉表现得越深,就越发让人意识到,真正的原因不会是简简单单的荷尔蒙。
马小军们在那个时代,自我表达的需求被压制,人们受到高度化的政治管制(比如马小军被抓到公安局一段可以一窥当时的执法机关),但少年们不会认识到这些,他们只是在无意识中感觉到焦虑,压抑,迷茫,在传统权威面前他们不容置喙,他们不知道是谁错了,是哪里出了问题,让他们愤怒着,不安着,孤独着。上街认识女孩是耍流氓,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竟是罪恶和不道德的。一切问题都没有答案,只能梗起脖子耍流氓。
就像是移情作用一样,少年在那个时代的迷茫和压抑,在遇到米兰之后获得了倾泻般的转移。他们对于自身存在,对于体制的种种疑问都转移到了对情欲本身的迷恋上面。这种欲望在大量的细节里让观者感觉到愈加真实,而愈是真实的欲望当它遭到压制的时候,就会愈发让人感觉到荒谬和矛盾。

这里不得不说那个经典的镜头,马小军趴在床底下偷窥米兰,半遮半掩的视角,宁静的丰腴小腿。从弗洛伊德泛性论来看,偷窥欲的满足,其实是性欲满足的一个延伸。正是从这种镜头中我们感受到马小军偷窥欲望的强烈,从侧面感受到环境对人的压制。

真实和幻觉,期望和欲望,自我认同和非本真存在,理想我和真实我,开始幻化为一体,真假难分。

“01:09:45 我的记忆好像出了毛病,事实和幻觉又搅到了一块儿,可能她根本就没有当我的面睡过觉,可能她根本就没有这样凝视过我。那么她锥子般锐利的目光,和熟睡的样子,又是怎么跑到我的头脑中来的呢。”

所以这时候姜文清楚地告诉观众,或许马小军从未在那个狭小逼仄的房间里遇到过米兰,在床底下窥视她丰腴的小腿和裸露的身体紧张得满脸是汗,或许他从来没有在灿烂阳光照射的午后,倾斜着水壶让温水顺着她的头发流下,或许,他从来没有和她在房间中伴着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跳舞,看着她熟睡,认她做姐姐,在她面前幼稚地逞强。
或许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马小军随母亲从唐山姥爷的丧礼回来后,看到刘忆苦和一个穿着漂亮凉鞋的女生亲昵地在一起,刘忆苦说:“马小军,好久不见,这是米兰。”

那这个虚假的马小军,这场虚假的闹剧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如果回忆记录下了这个虚假的故事,那么它便有某种意义。
而哪个版本才是真实的?
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这里旁白已经表述的很清楚了。

种种事件发生得是如此神秘,在故事的前半段,几乎没有“第三者”在场的佐证,而欲望幻化成的故事,也终于在那场跳水之后,化作了水中月一般的回忆。
那场跳水,在某个程度上可以视作马小军成长的分割点,在其之前,马稚嫩,不成熟,狂放,桀骜,迷惘,焦虑,充满着中国社会自混沌蒙昧之中走出初期的非秩序状态,而后来,马经历了青春期的挫折,自我认同危机,马小军长大了,而这时候客观环境的中国社会也经历了改革开放,自我和社会都进入了更好的成熟期,但是某种东西,姜文所缅怀的那个东西,某种野性的力量,却被丢掉了。
所以,当我们随着马小军一路走来,行至片尾,灿烂的色彩却转变为信息含量更低的黑白色,难道现在比过去的记忆会更加模糊不清吗?
我们看到马小军们功成名就,有企业家,有战争英雄,他们坐着豪华的汽车喜庆地行过北京的大街时,偶然遇到连接着童年回忆的古伦木。他们惊喜地大喊古伦木却得到傻逼的回复。马小军们愕然,观众愕然。

现在再谈谈全片一个核心的东西,某种原始野性的力量。
我想这也是夏雨将马小军演得很传神的一个地方。
这种力量和青春期的叛逆混在一起,是马小军们一种反体制化的野性。他们逃课,扔书包,蔑视着传统权威奉若经典的课本知识,抽烟,打架,拍妹子,溜门撬锁,偷窥而且毫无道德层面的罪恶感,当着在众人眼中的坏孩子。马小军们敏感地感受着周遭的一切,他能在洋溢着欢乐的社会中感受到怅然若失,迷茫和焦虑。在高压政治的社会环境造就的混沌状态下,孩子们获得了较低的体制化。
其实用王朔的一段话就可以讲的很清楚了,
“我感激所处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知识。我很同情现在的学生,他们即便认识到他们是在浪费青春也无计可施。我至今坚持认为人们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的前途诱惑他们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
在过曝带来的金色光芒中,姜文不仅仅是在讲一个带有自传色彩的故事,真实和幻觉的较量也没有以谁胜谁负收场,幻觉更像是真实的镜像一样,在讲述着真实背后的真实。

所以它当之无愧《时代》的评论
“中国导演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堪称是94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仍渴望观看的影片之一。”

即使那一年《蓝白红三部曲》《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个杀手不太冷》《低俗小说》《燃情岁月》上映。

2014.12.22

 4 ) 最灿烂的青春



国庆假期,又看了一遍《阳光灿烂的日子》,陪GF看的。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已经是10年前了,在兰州铁道学院的网吧--那时还不叫网吧,叫电脑教室。和好友准备通宵,不自量力租了四部碟,看了两部就睡死过去。

后来,关于这部电影的八卦,一点一点的读到,听到,看到。姜文沉寂下来,野心勃勃的准备做个导演时,找到王朔,要改编他的《动物凶猛》,众所周知,这一个中篇,是王朔老师的心肝宝贝儿,用丫的话说:写给自己的,青史留名的,证明自己的确是个作家不是个通俗言情作家的---作品。是丫的《情人》,连开头都很像:
我已经很老了,但又看到米兰锥子般的眼光。。。。。。

王朔老师表示,最近写剧本写到吐,你要喜欢,拿去改吧,姜文就在王朔家对面的宾馆,开了个房,用了半个月,把《动物凶猛》重写了一遍,是为《阳光灿烂的日子》,然后就开始海选小姜文,海选米兰。后来拍拍停停的三年时间,中间资金断了,原来HK的投资人联系不上了(后来,我考证出来,此人为现金像奖主席文隽),王朔在《无知者无畏 之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写道,HK投资人撤了,后来找到他,正在HK拍三级片。然后王老师笔锋一转就不往下写了。后来的后来,我考证出来,姜文同学的一生挚爱,富姐(93年,还是姐姐吧。。。)刘晓庆慷慨解囊,资助了几百万,才得以完成拍摄和后期,然后就送去拿了一堆的奖,版权卖至除中国外的好多个国家,赚了不少钱。同时,这部电影也一举捧红了许多新演员:夏雨,陶虹,耿乐,甚至宁静,那时应该都还崭露头角或者是第一次。

八卦就不聊了,说正经的吧。
这次看,又有颇多感触,儿童时代的尾巴,青春期的前奏,这段时间,表达的可真是淋漓尽致,这时候,不想被别人说成小孩子,又不知道大人是什么样的,硬充成熟,什么傻事儿都敢做。表面上佯装叛逆不羁,其实内心怯懦单纯。那是多么美好无忧的一段时间啊。这就是恒久不变的人性,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导演抓到了,表达充分了,这电影,必定名留青史。

这部电影的基调是阳光灿烂的,文革期间,大人忙于斗争和自保,大院里的小孩儿是最快乐和自由的,他们不用像别的小孩儿一样担心冻馁,不用正经的上学考试,于是拉帮结派,学着大人斗争。电影灿烂但是又泛黄的基调,让人犹如看老照片一样怀旧,加上高亢的革命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既是表达年轻生命的激情飞扬,又略带那个年代的全民癫狂,其中的拿捏,恰到好处,让它看上去不像是个纯粹的青春期电影而略带一点点的政治色彩,增加了内涵。这也是我最欣赏这部电影之处,事后姜文和王朔谈起当时之情景,说,以为那时我们很威武呢,谁知找来那时照片一看,又瘦又土,穿着宽大的军装,灰头土脸的,一点也不英武,然后,他们就还原了彼时之情景,后来我们看到更多表现那个时代的电影电视剧,却失去了最基本的真实感,真的是演戏。而好的电影,就是能把人带回所要表达的年代,这样看电影才是丰富自己的人生。而姜文充满质感的磁性的旁白也为本片增色不少。

其情节更是生动自然,妙趣横生,比如马小军独自在房间YY警察那段儿,真是淋漓尽致。可以作为YY教材,用来诠释什么叫做YY。
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GF问我,你那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啊?我真是汗颜不已,我没有经历那样的年代,但心情总是一样的,当人十五六岁时,世界在眼前展开,童年的单纯欢乐渐渐的离我远去了,再也不能以玻璃球或者纸烟皮的多寡来判断一个人的成败,又不知道什么才是可以得到这个世界承认的,就那样懵懵懂懂的,好好学习,希望成为世界的中心,好好打架被处分,希望成为世界的中心,整蛊作怪以为可以引起女孩的注意,可真注意了又不知道要干嘛。这部影片所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懵懂岁月,青涩但热烈的岁月。

小孩儿一个个的长大,当门口的傻子以『傻B』来回应他们的招呼时,每个人都知道,那美好的充满了欢乐和淡淡的嫉妒与哀愁的时光,从此一去不回了.

PS:青春电影一览
中国 《阳光灿烂的日子》
台湾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韩国 《朋友》
美国 《美国往事》
日本 《坏孩子的天空》

 5 ) 两名男性记忆中的青春悸动

小说,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电影,是讲故事的另一种方式,而讲故事是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原始也是核心的内容。行吟诗人、民间艺人们以讲故事为生,他们创造、转述或者改编各种神话、传说、趣事或者邻里八卦。在还没有“知识产权”概念的时代,自然避免不了彼此故事多有雷同,但这才是艺术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下面要评论的电影,正是因为它及其它的一些影视作品,才让故事的原创者王朔的名字被更为广泛的大众所知晓。所以,连上帝也默认了这种无害甚至有益的侵权——“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旧约•传道书,第1章第9节)。不过我私下倒是想起自己初中语文老师常念叨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来,觉得比起《圣经》深奥的箴言,这句话更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深入人心。
姜文先生作为编剧和导演在1994年拍摄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发表于1992年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实事求是的说,姜文先生作为一个认真且负责的艺术工作者,基本上忠实再现了原著,他不仅忠实再现了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空间——北京,更具体的小环境——军队家属大院的特定风情,并且,姜导演还在旁白中大段援用了原著的文字,以及非常微小的语言细节,比如剧中人物所讲的“圈”——指泡妞。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姜导演也将原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完整的用电影的语言刻画了出来,而且基本按原著设计了相关的重要场景——比如米兰的卧室,和主要的故事情节,以及让人非常容易注意到的是,原著中一些意识流手法的片断——如关于“老莫餐厅争执”的模糊记忆、结尾的“泳池呓语”等也生动地并且是创造性地使用电影语言再现了。更为难得的是,姜导演并没有自作主张给人物穿上一些突兀的衣服或者讲些超出那个时代的话,——在改编原著这一点上,我觉得姜文导演兼编剧给一些影视圈的同行树立了一个不错的榜样,建议中央电视台下次花重金改编名家作品时,是否可以考虑请姜导演出山,或者再不济也请他把把关,别再把圣姑拍成风尘女子,大侠拍成流氓,高手拍成滑稽配角了。
等等——我似乎离题了!赶紧回来。
等等!我似乎不仅是离题了,而且“……现在我的头脑像皎洁的月亮一样清醒,我发现我又在虚伪了”。我到底要说什么?“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文字干扰便有多大。我悲哀地发现,从技术上我就无法还原真实。我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涵义都超过我想表述的具体感受,即便是最准确的一个形容词,在为我所用时也保留了它对其它事物的涵义”。这部如此“忠实改编”的作品为什么并不像原著一样让人感到迷惑而且抑郁,而且为什么偏偏姜导演用了“阳光”这样一个与王朔及其小说给人印象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含义的词?
再等等!“上帝在细节之中”,再仔细看看!
突然发现马小军有了名字,是的,小说中的“我”从来没有名字,朋友也从来不叫他的名字,似乎是一个神秘的人!——这让我联想到某些古老宗教的传统,他们认为名字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除非至亲的人,其他人是不可以知道更不可以叫一个人的名字的。而且马小军的爸爸妈妈也出场了,他们是个正常的家庭,在马小军的生活中有了重大的影响。一个严厉却慈爱可亲的父亲,一个可敬的母亲,还有一段坚贞的爱情——间接地解释几个孩子玩笑中称“你爸爸是因为男女问题被降的职”,这让孩子们由邪恶转为无知。除去貌似神秘的家庭,他也不再有复杂繁琐的转学经历——这种暗示又无法明证的某些难以言喻的特权的细节——虽然,马小军仍然是逃学的坏孩子,仍然是明明打架躲最后却阴差阳错打伤别人的孩子,但他却变得更鲜明并且更简单。马小军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做一些个不仅那个年代正常,在现在的年代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的小玩闹而已——逃学,溜门开锁,吸烟,打架,当然最重要的是“圈”女孩子——这一切在把小说的神秘气氛拨开之后,都变得非常容易理解而且自然,就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旺盛精力的发泄而已,尤其是关于“性”的懵懂冲动,关鸠之论古已有之,更谈不上有什么不好了。
另一方面,米兰在小说中存在的母亲却不存在了,那个只被提及一次的奶奶却操着湖南方言出现了。这个家庭简单了,却不再是那个任由男孩子找自己女儿不管的家庭了。不再有米兰的宽容父母和我的严厉父母的对比,这种明显属于青春期被禁锢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恋倾向反映。此外,在宁静的演绎之下,米兰“锥子般锐利”的眼神也变得真实而不再是作者的自我感觉,也不再可以被未来的意识流虚化或否认。在待人处事上,米兰也变得更鲜活而且可以有迹可寻,她保留的神秘感不再来自于她本身,完全成为了一个暗恋的小男生自己不能理解而产生的各种猜想。米兰,一个心理正常甚至可以讲在那个年代少有的健康的女性形象浮现眼前,不再是一个模糊甚至任由作者情绪变化而变得美或者丑的偶像。
其中一个细节就是:在小说中当米兰第一次来找马小军,却和刘忆苦(小说中的高洋——明显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名字)聊开了之后,马小军心里不舒服。于是发生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你怎么不说话?你不说话我可走了。”
“……你是不是挺爱跟不认识的男的聊?”
“你说呢?”
“……”
“还挺爱吃醋的!行了,我是那样的人吗?”
整段对话是两个异性朋友之间的对话,坦白而且信息清晰,米兰不仅聪明,而且也很懂得沟通,女性细腻且善于抚慰别人的特征很明显。关于米兰的这种细节是《动物凶猛》绝没有的。
另一个场景是紧靠上面情节之前的,马小军看到米兰和刘忆苦聊得起劲,突然变得好斗,开始揭别人的短,以及爬上烟囱,让我想到了动物们在春季里出现的行为——绝非讽刺,而且恰恰相反,我从中看到了一股雄性的壮美,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这种力量,在小说《动物凶猛》中找不到——在那里,动物都被阉割了。
第三个细节是,马小军冲入米兰家里,将米兰压倒在床上,却在米兰的主动反击中退却,含着泪大叫“有劲!”却夺门而出,将一个少年冲动却脆弱的心理表现得很到位,却不像小说中“办完了我要办的事”,还让米兰有了“被我打肿的眼睛和嘴唇”。用心理学家们的理论讲,强奸犯都是有深刻的自卑和对自己性能力的焦虑,我想,这大概反射了讲故事的两个主体的心理内容,这也是为何我更倾向使用男性而非男人作为标题的原因——很抱歉使用了心理分析这种不够科学的东西,但就目前来讲,涉及到性心理,弗洛伊德依然是最可信赖的。
其他的不同还有,马小军冒雨到米兰家楼下两个人的拥抱;摔倒在泥坑的大哭宣泄失去的痛苦,第二天的人人正常,这取代了小说结尾的我被众人排斥;形式相似的跳水,由小说中十米到七米到五米的一次次妥协,变成了对刘忆苦之前跳水的模仿,一个男性的成年象征;不再有“无声的饮泣”,变成了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水面漂浮不动的死亡表征——死亡,也是生命的开始。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刘忆苦在对越反击战中的经历使这个形象升华,就不再一一列举。
不过必须提及的是,傻孩子“古轮姆”。这是小说不存在的人物。查了很久也查不到“古轮姆”和“欧巴”的意思,所以不能更深入的解释这个非常显眼的暗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成年的马小军们大叫“古轮姆”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傻×”时——古轮姆清醒了,我们却变得“傻×”了。我们的阳光,似乎不再灿烂了。
我是一个俗人,对艺术没有什么领悟却想斗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艺术就像做菜,基本的原料都一样,搭配、火候、调味品这些才是让真正的大厨和食堂大师傅区别开的关键。在两个几乎同龄,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男性对自己青春期的初次萌动的回忆中,我们辨出了微妙而关键的不同,品出了截然不同的风味,也读出了一个成熟自信的男人应该具有的气度和一个性心理官能障碍并导致其他心理不良反应的男性的区别。
兹评《阳光灿烂的日子》。

 6 ) 窥视米兰,臆测姜文,回忆自己《阳光灿烂的日子》

谨以此文祭奠英年早逝的演员姚二嘎先生!

题记: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不得不错过一些人和一些事,我们无法回归往昔,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和担当所有的发生,珍惜每一个存在的今天,理性地埋葬昨天,坦然迎接明天,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纵身一跃,割裂了和过去的关系,那些阻拦的手脚,成为长大的动力,在孤单和无助中,这个孩子将不再软弱,在自我拯救和反思中,他默默长大成人,为了生存,为了一个人的活着的世界。

  水中的浮沉,是一个生命自不可测的未来,那一回一回从水底浮起,让马小军不再对世界有着任何幻想,在成人世界永远只是你死我活的苦斗!这是社会的生存法则,这是社会套在你脖子上的无形枷锁!

  《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着浓浓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结,片子以 “文革”为题材却用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一个片名,耐人寻味!这是一个部队大院孩子对“文革”的个人记忆,夹杂着王朔的记忆和姜文的个人经历。那是一份对“公有制”和“纯洁无暇” 的涩苦回望,在当下,沉渣四浮、理想和良知缺失的年代有着讥讽和警世的意义。

  我们离开了那个特定的“罪孽深重”的年代,任何人似乎都有权“啐”上一口,说三道四,但是,我们应该公正看到:那个为史书评价为“十年内乱”的年代,对于普罗大众而言除了背诵毛主席语录外,他们感知中有的是劳保、**教育和“当家作主” 的自豪感。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意义不甚重大。至少,那个年代,吸毒、“半公开”的卖淫和公开的赌博是没有的!
而今,我们也成了父辈,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在时代的大潮中搏击,在生存的借口下,埋葬了童年所有对未来的理想主义,在残酷的世界中,逐浪随波。

  我们早已失去了纯真的年代,有的只是世故和伪善。 我们之间隔着厚厚的一堵墙,虽然,网络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但是,它却拉开了心灵的距离,人们不再如兄弟,有的只是一种“关系”!
影片是一份宝贵的回忆,影片开始,笛子缓缓吹奏出一个时代的挽歌,在记忆中,那个年代,人的精神面貌(指普罗大众,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政党是应该为众多的普罗阶层谋福的,他们的幸福和生存才是一个执政党应该考虑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单纯、善良和大公无私的。

  想想马小军在片子意味深长的话吧:我也可以作证,那时候除了一些政治品质可疑的干部,贪官污吏,凤毛麟角!

  那个年代的人有着一种正气,在毛泽东高瞻远瞩的巨手指引下,他们义无反顾奔向祖国需要的地方,单纯是种力量,是一个一穷二白国家必要的凝聚力。而思想的“净化”是一个散砂式的民族必要的代价,面面俱到是乌托邦,在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可能实现,我们跨越时代来指责复杂的中国历史有失公允。在那特定的年代,人民单纯而质朴、知足而向上。

  “三支两军”【注二】的军人们在雄壮的革命歌曲中踏上了征程,一个蓝天白云的镜头想必是姜文的大院对的记忆,纯洁是稍纵即逝的东西啊!

  姜文刻意滤去了“文革”中的“残酷”,以孩子的眼睛关注着成人世界以外的东西,对三个女孩跳《翻身农奴》的那个场景,用一束窗外射入的阳光增加了诗情画意的感觉,在少年的记忆中,舞者是天使一般的纯真无暇。

  军号嘹亮,孩子们在奔跑、干仗和嬉闹中长大,他们纯粹,即便是暴力也是纯粹的;他们单纯,即便男女的爱慕也是单纯的。这一切留存在我们的意念中,我们的学生时代也像他们一样,顽皮而单纯!我们也在“工宣队”师父们的训斥中懂事明理,我们的记忆中一切干干净净的!

  在马斯卡尼的间奏【注三】中,米兰的照片出现在我们眼前,那是完完全全和《动物凶猛》合拍的,那青春、健康、单纯微笑着的形象久久萦绕在我的心中,这是中国银幕上少见的健康的女性形象,让人怦然心动,米兰只属于一个没有邪念的年代,在我们的青春岁月。

  长大的我们不再羞怯,我们已经像动物般凶猛,那么,在马斯卡尼忧郁而缠绵的音乐中回想一下初恋的岁月,回想一下,那一见钟情的直感…

  然,一晃已是二十年,已经没有了那种醉人的感觉,有的只是侯先生《三十以后》的告白!

  让长大的我们再一次在心念中像马小军一样行走在屋脊上,在煽情的音乐里重温已逝的纯洁。

  而根据中国国情。在我们影院的公演版本中删除了两个段落,增加了一个段落:
  影片删除了他们打斗后在浴室和于蓓蕾遭遇一场中,羊镐直了的一场,其实那是青春期的本原,是每个年轻人的必然,但是它注定为我们的检查制度所不容,我们在貌似纯净的故土上一次次被“阉割”,即便听了《国际歌》也是无动于衷的!

  青春应该是张扬的、无畏和勇敢的,青春应该是激情、无私和热情的,马小军他们几乎和我同龄,他们经历也有着我们的影子,我们的世界里也有着那份激情和友谊的回忆。

  片中马小军之父教育马小军的戏,有着父子的真情实意,他们曾经也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影片记忆着那个特定年代,马斯卡尼的旋律贯串了整部电影,一次次在这样的旋律中,我们回忆,我们憧憬!

  米兰在片中是马小军他们青春年代里的一个背影,也是我们纯净在自我之境中目睹和创造的一个背影。米兰的凝视存在在马小军和我们的青春记忆中。幻象和真实搅杂在一起,米兰率真和青春的健美有着蓝天般的纯净。而那些年代的孩子是没有多少邪念的。我们所向往的往往不是肉体,我们期待的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一种异性的隐约和禁止之美,这是纯真的年代,这是我们的昨天。在这样凄婉的旋律不禁泪眼婆娑,可是,这一切已经是被我们记忆一次次重叠和洗刷过遗痕,宛如隔世!

  孩子们在真实中生活,却在精神世界创造着一个超越自己年龄的虚幻的、神奇的天地,犹如姜文在公演版那个“梦幻”镜头,但是,这组镜头确实有画蛇添足之嫌,所以在dvd中被全部删除了。

  但在公演版中还是因为 “中国国情”删去了宁静一个半裸的镜头,其实这一幕表现了一种欲望的宣泄和马小军和青少年时代的割裂,而宁静高耸挺拔的乳房充满了健康的、单纯的美丽。这是一种不忍亵渎的纯洁。在我们跨入成人世界的一霎,当我们回望的一刻,是否也有过那青春的扣人心弦的瞬间!?

  影片是以暖色调拍摄的,在明媚的阳光下有种温暖的感觉,这是姜文心中的颜色,这是一种纯净的颜色,孩子和孩子之间友谊的颜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小军在雨中呼唤米兰的那场戏,倾盆大雨浇湿了他们俩,米兰:“你怎么啦?”的呼唤,有着女性全部的角色意味。就像母亲需要阵痛才能生下婴儿一样,孩子需要在另一种阵痛和挫折中长大,同样,马小军“我喜欢你”的表白,也宣告了他的长大…

  拥抱吧!在这样的雨夜,让你起伏的胸膛温暖我的心房,让你的心感应着我的狂放,你的体温和诱人味道让我在雨中回归我们赤裸相对的伊甸,青春就是全部!

  在这部影片中宁静的青春、健康丰满,王学圻严肃和正气的军人形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客串的冯小刚演的胡老师在如厕的形象堪称一绝,还有著名的反派老演员方化演了一个高级军队干部的形象,这是老人家最后的银幕形象,在离开摄制组不久,就因病去世了!“鬼子王”至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还有那因为沾染毒品,已经弃我们远去的姚二嘎,在片子中释演的傻子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中一个经典的银幕形象,让貌似“聪明”的你我在自我镜中审视我们的自己!

  才旦珠玛嘹亮、高亢的声音随着雪佛莱房车穿行在新时代的都城,四个玩伴二十年后已经面目全非,听吧,那个依旧骑着扫把的傻子在最后的出现中发出了时代的强音:
  “傻b!”


2003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于20时48分
独立影评人:osama kavkalu 于 寒鸦精舍 浦东,万圣节之夜

后记: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他留存着太多往昔和青春的记忆,电影,可以一次次的看,但是,关于昨天,它只能深深埋在心底,学会忘记是人长大的代价!

  今天是万圣节,家中依旧是我一个人,yoko跟着他的上司在西郊宾馆应酬,人生是自动和被动的选择,每一天个体都以自己的言行面对未来和自我。今夜,在西方的鬼节,每一个人都在路上!
  请相信我,太阳明天依旧是新的,愿所有的生命快乐,安详!

【注一】《阳光灿烂的日子》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1994年出品
导演:姜文
原作:王朔
摄影:顾长卫
美术:陈浩忠、李勇新
录音:顾长宁
主演:夏雨、宁静、王学圻、斯琴高娃
奖项: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奖: 本片获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奖(银狮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评选“国际十大佳片第一名”。
【注二】三支两军:1967年1月,毛泽东指示军队要“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
【注三】马斯卡尼间奏:选自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这是迄今为止我听过的最扣人心弦和美妙动听的间奏曲,同样这首曲子也被不断引用,我们在《愤怒的公牛》、《教父3》等片中都可以听到。

 短评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场对白

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90年代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3分钟前
  • 巴乌
  • 力荐

姜文导演处女作,夏雨成为最年轻的国际电影节影帝。1.运用意识流、虚实结合的手法,成功反映了文革时期青少年的迷惘、暴力和懵懂原始的爱情;2.主题曲是哀婉凄美的[乡村骑士];3.纯真的意淫,回忆的扭曲与掩饰,结尾傻子的"傻B",残酷青春;4.大量过曝和逆光镜头,灿烂得唯美;5.吹气球,泳池戏。(9.0/10)

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一群红色后裔对小贵族兼小流氓式的大院生活的闷骚式怀旧。

8分钟前
  • DIANLIN
  • 还行

为什么你们都那么牛B地看到了时代的悲剧,我却傻B的没看出什么来?

10分钟前
  • 纪恩同学
  • 推荐

在举国最灰暗的日子里,这帮大院子弟却在打架、泡妞、幻想,恣意消磨自己的黄金岁月,在一方小天地横行霸道但也畏惧大人。开锁、游泳、爬烟囱,少年在处理自己无处安放的欲望。闻到烧荒草的味道,是因为梦境被阳光烤黄。后来呢?后来的人生是黑白的,他们人模狗样地推杯换盏,活成了古伦木口中的傻逼。

11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啥都不说啊,经典啊。。。最爱的大陆片之一啊。宁静这身材才激发少男欲望啊!

1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姜文,夏雨,张一山长得太像了!

17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推荐

高干子弟那点破事,影片结尾尤其恶心

22分钟前
  • 正统文化代言人
  • 较差

看看当年夏雨演技多好,浑然天成。看看宁静,看看耿乐。这么牛逼的一群人。后来怎么都混成这么四六不靠的。

26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姜小军的自传式处女作,回避文革时代的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用丰富的艺术手段和荒诞的表现方式,消解权威、解构神圣,再现成长的喧哗与骚动,青春的梦幻与激情。明明是最坏的时代,却也是他们最好的时光,甩当下青春打胎片一个世纪。

30分钟前
  • 喻鸣
  • 力荐

作为处女作它确实成熟得令人惊讶;作为一场青春的自我意淫梦,它更是我所见过的最华丽、而又最粗鄙的。姜文是个才华喷涌的男人——这点将永远被铭记在影坛上,纵使他的青春已经过去,但他记忆中的夏日将永远在涌动、在迷惑,所有的欲望都流着汗水,所有的生长皆带着光辉。我记得他曾经说过,一个男人的成长,往往来源于女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对的,正如总是走进别人房间的马小军,永远猜不到有天也会有人走进他心中的房间。其实米兰不过是一场梦,是一个符号,是青春所必须的荷尔蒙。我也不知道对于那些曾经的幻灭,还有多少故去会被骂作傻逼。年少时我曾摒弃过的梦,日后竟也开始摒弃起我来。如今这些都已被时光带走,分不清真实与虚幻的我,不由得记恨起时光。而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它们将一去不返,尽管今天的阳光也一样灿烂,明天的太阳也照常升起

35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力荐

大陆青春片的巅峰之作。

40分钟前
  • Song³
  • 力荐

没办法,只能打五星。

43分钟前
  • 卢十四
  • 力荐

矫健又圆润的身材啊,这才是健康的审美。

47分钟前
  • 丹AI🌵
  • 力荐

别人说这部片子很绝望,我看到的只是与我无关的,男生的青春期

51分钟前
  • Cherry
  • 还行

王朔《动物凶猛》——我把硬币夹紧,问她第三个问题:你和第一个男人睡觉时,他都说了些什么?。她抽硬币,我夹4紧0手4指,她无论如何4拔0不4出来,她骂道——你夹那4么0紧4,我哪4拔0得4出来!

53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性显然是姜文创作的原动力,当[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主人公爬上了高高的烟囱,他似乎把世界都踩在了脚下,正是这种年轻人凶猛的征服欲让电影显得那么可爱。无论哪个年代的青春都意味着永恒的大太阳和过不完的日子。唯一的乌云来自旁白,它无数次地提醒我们韶华已逝,人终归要被独自落在泳池里自己扑腾。

56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理想是用来毁灭的。一句傻逼,喊出青春最有力度的挽歌。

59分钟前
  • 呱呱
  • 力荐

冯小刚的电影,我最喜欢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还有《功夫》。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