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

剧情片英国,美国1971

主演: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帕特里克·马基,迈克尔·贝茨,沃伦·克拉克,约翰·克莱夫,阿德琳妮·柯瑞,卡罗尔·杜瑞,Paul Farrell,克莱夫·弗朗西斯,Michael Gover,米里亚姆·卡琳,James Marcus,奥布里·莫里斯,戈弗雷·奎格利,Sheila Raynor,Madge Ryan,约翰·萨维登特,安东尼·夏普,菲利普·斯通,玛格丽特·提扎克,史蒂文·伯克夫,Michael Tarn,大卫·鲍罗斯,盖伊·布朗,Peter Burton,Vivienne Maya,Carol Drin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发条橙 剧照 NO.1发条橙 剧照 NO.2发条橙 剧照 NO.3发条橙 剧照 NO.4发条橙 剧照 NO.5发条橙 剧照 NO.6发条橙 剧照 NO.13发条橙 剧照 NO.14发条橙 剧照 NO.15发条橙 剧照 NO.16发条橙 剧照 NO.17发条橙 剧照 NO.18发条橙 剧照 NO.19发条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5 04:35

详细剧情

阿利斯(马尔科姆?麦克道尔)是一位无恶不作的少年,他的特殊喜好是边听贝多芬的交响曲边奸淫女性,某次他进入一所别墅抢劫一番后,打残了该别墅的主人——一名小说家,并用特殊喜好蹂躏了其妻子。后来因为杀了一名单身女子,阿利斯入狱并接受了特殊的人格治疗,出狱后,他对淫乐之事产生彻底的厌倦。  但当阿利斯回到家时,周围人群没改变对他的旧看法,在种种歧视的重压下,他跑到郊外一所别墅想喘口气,不想这所别墅正是他以前抢劫过的小说家的那所。而作为反政府组织首领的该小说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软禁了阿利斯。当这件事暴露小说家被捕时,其手下为了对抗政府,扬言要把阿利斯恢复原来的性情,完全不理一旁的阿利斯大叫“我完全好了”。

 长篇影评

 1 ) 对《发条橙》的心理学、伦理学分析

   无法言说的一部片子。至少在刚看完5min以后,想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也理不清自己心中的感受或者看法。
    看完《发条橙》马上就来豆瓣看影评,希望能有别的人已经说出了心中的共鸣。但是没有。It's not on the point.
    也许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从我个人来看,看影片的时候在看剧情的同时也欣赏拍摄表现手法。于形式于内容都耐人寻味。是一部好电影。
   我没看过原著。但是影片开头Malcolm McDowell的眼神就深深吸引了观众(我)。那是我见过的最引人入胜的眼神,就像透过屏幕,他站在你的面前,直直地望进对方的内心。那是我见过的最直面的直视。微微扬起的右嘴角透露出一种挑衅。影片在这个神情上定格了很长的几秒钟,我甚至不敢直视回去这一双眼睛。他在说什么。从低低的帽檐下迸射出来的咄咄逼人的目光。“你能把我怎么样”
    影片一开始就赤裸裸地展现暴力,以舞台剧的形式,人物对话也如同在舞台上一般,一字一句,抑扬顿挫。至少,主人公是以这样的形式在对世界说话。联想到后来伴随暴力时的贝多芬乐曲,实施暴力时的一尘不染的击剑服,雨中曲,甚至Alexander自己所述“horror show”,"in and out game",也许他是把暴力当做一场游戏,一场自己是施暴方、迫害者,从血和哀嚎中获得快感的一场“演出”。从心理学上来说,也许他缺乏正常的感知别人痛苦的能力,可以称之为社会情绪缺陷,良知缺失(这里不指一种道德批判,而指生理心理功能上的缺陷)。——如果他真的对此毫无察觉,毫无愧疚的话。至少在电影中,从未表现他对暴力或罪恶有过一丝的后悔或内疚。那么我们假定为Alexander确实是有心理缺陷的。跟《新警察故事》里饰演变态小坏蛋的吴彦祖不同,吴彦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意识的,他是在有意无意地报复自己的父亲。在发条橙里,Alexander的父母似乎对他没什么特别的父母影响,最多就是有钱人家放任不管、没有教养罢了。那么我们假设这些“恶”是来自于他的本性,或者一种社会情感缺失(心理不正常)。他那么自然而然地寻求暴力可以带给他的快感和刺激,就像人们寻求美食,寻求性的满足一样。而不像是在用叛逆性的行为来反抗父母,或者反抗社会。只是,他没有意识到(或不在乎)自己的满足是以别人的受伤害为代价。就像后来在医院接受矫正治疗时Alexander喊到“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大意如此)。我们不知道他真的知错了吗,还是仍像监狱里对圣经表面的顺从一样;又或者,他一直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只是不在乎。之前没有什么惩罚让他意识到要放弃这样的信念。直到为时已晚。
     Alexander第一次哭泣是在接受治疗后回家时,不被父母接纳的时候。这一次可能是他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伤心和悲伤。走在河边上,望着桥下幽深浑浊的河水,他似乎在思考。Homeless,hopeless and helpless.他似乎头一次意识到再也没有希望。以前是出狱,重返自由的希望支撑着他撒谎、口是心非、忍受屈辱。但现在出来了,确不是他想的那样,再也不能回到寻欢作乐的过去。父母抛弃了他,朋友依然背叛。他似乎头一次考虑到该何去何从。那时候我想,这就是从小到大被骄纵的孩子,他从未长大,直到生活给了他重重一击,才会学会反思和迷茫。这给我们教育小孩子一个启示,必要的教育和惩罚是必需的(保证是出自于爱而不是出自于发泄),否则他不会学会原则性的对错。从另一方面来看
,如果假定Alexander不是心理变态的话,那么人的天性也许有恶的一面。一定程度的社会教化是必要的,让小孩学会“选择”善与恶。在这一点上,影片中也通过那个监狱的牧师表达出来,free will 与 behavior.如果人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和能力,他就不再是一个人了。我也同意这句话。
    说到这里,那场Alexander出院前的毕业秀堪称十足的反讽。台上台下,谁更邪恶? Ale在台上被故意殴打(作为一种表演性质的检验的受虐者),台下端坐着医生护士、监狱长、内政部长、看守警官(他终于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谁更漠视一个人的尊严和痛苦?Alex可以说是个心理不正常的男孩,但是台下的人们,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一方,或者带着自己的私心私利冷眼旁观,或者怀揣报复性的心理享受着观看公开合法的暴力的快感--不能不说,人的本性中有着破坏性的冲动(恶)。差别只是在这个舞台前面,是带着面具的权威一群人,心安理得地欺压着弱小的一个人。 表演结束,演员优雅地退场,观众起身热烈地鼓掌,只剩下Alex痛苦地蜷缩在舞台上呻吟和干呕。这于他也许仍仅仅是无数为了未来的自由所必须忍受的痛苦中的一种。但是坐在银幕前的我们呢,你在观看暴力的时候感受到了快感了吗?不,甚至不用为你有这种感觉而自责。合法性、道德性在于你我采取了正确的行为,那就是放弃暴力,并不将那样可能的快感付诸实际行动。我们和Alex的差别在于,我们会衡量后果,我们能够假想到对方遭受的痛苦的感觉。 但是虚伪就更可恶了,监狱长、内政部长、看守官、护士和医生,电影拷问他们(我们)的良知。是否在面对借法律或道德之名打压的弱者时,内心已经对人类的尊严麻木?或者,甚而,在内心深处还享受着观看暴力时的暗爽?
    人心有多黑暗。变态无极限。因此一个人可以想象得到的对他人的折磨,就可能发生在历史上。比如集中营,比如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某些罪恶。这些漠视另一个人存在的权利和尊严,并不仅仅是某些人的罪恶,这样的罪恶之根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存在集体的心中。(那也是为什么在特定情境下集体丧失理性)。我说,应该对人的这些恶根保持警惕。人生下来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向善,向上,即使提供给TA一个充满爱、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的环境里,仍然可能成长为一个“坏”人。他可能顺着天性中破坏性的一面成长,成长为反社会的人(不符合群体生活的善的原则),而自己从未得到教训。 Alex就是典型的不自知的人,他没有意识到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或者他“学会”强烈的快感超过了考虑别人的必要性。然而,生活总会教会他一些教训的。不如父母早些教会他,因为生活会以更残酷更猛烈地方式去“塑造”他成为适合社会的人。
     
2 ————踹口气的分割线————

   从影片开始,一直默认尝试跟随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以他看世界的方式去看,去理解他应对世界的方式。虽然不认同他实施暴力、伤害别人,但是仍然能做到比较客观地“从他的角度看世界”。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能理解。然而到最后,曾经不可一世我行我素的他也逃不过被人利用被一群人伤害(报复)的下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那么渺小,在群体面前总是那么微不足道的。有能力对抗社会的人一定非等闲之辈。客观来说,我是很佩服有这种能力和气魄的人的。因此,强制性的改造的确有悖于这一部分人(反抗社会的少数人)的利益和尊严。那么也就违背了公正。所谓公正,一定要考虑到所有的少数和弱者。因为,某一天,你我有可能被成为“那一小撮人”,被推到多数派的对面,成为某些以道德之名的勾当的牺牲品。
   医院的新实验人道吗?显然其过程非常不人道。但是更重要的是,这种观念本身,认为政府(社会)有权利对个体实施头脑、思想改造,就是不人道的。它不是正确的。个人应该有这样的自由,即使一切都被剥夺,他仍然有选择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是人所成其为人的最基本的要件。设想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犯罪率降低为零,是因为采取了诸如行为矫正或脑蛋白切除手术这样的强制性措施来保证社会的安定河蟹的话,那一定是被群体阉割的人性。
   这也说,圣经好过专制(不是指法律,法律仅仅是规定了一个行为底限,法律之下人仍然有部分选择的权利)。前者提供了一个选择,你可以选择行善,而不是去从恶。即使万能的神,也把最后思想和感受的权利留给了人类,作为最大最珍贵的自由。(即使那意味着不可避免的恶。)
   影片中最出彩的角色莫过于主演McDowell的传神演出了。他那一如既往的直视任何人的眼神,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对对方微微扬起的一丝坏笑。当然,在极端的情况下,他就是一个被吓坏了的孩子。 当然,他干过一些--很多坏事。但是似乎我常常可以忽略这种颓的影片中主人公的堕落和罪恶行为而去关注他的内心表达、主观建构。似乎恶行只是表面,或者说,好的行为与坏的行为本质上没有大的差别,它们都是一个人应对世界的独特的生活风格;是他的选择。好与坏都得由他自己最终来承担行为的结果。看电影,道德评判真的是被放在最低层面了。又不是上思政课。~
   PS:McDowell很帅,无论是从桀骜的金发、犀利的五官还是身材,还是我行我素不可一世的举动行为,都是一个堪称完美的角色。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后来落到了法制手里(当然是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付出代价的结果),就多么任人宰割、微不足道啊。
   就说这么多,拍得很好的一部片子。无愧是与《猜火车》并列的几大颓片之一。因其舞台剧的表现风格更具特色一些。这样的 电影,长时间地耐人寻味,总有些东西很有深意但是一时说不出来理不清楚,总有“there's more”的感觉,但是你(meaning我)永远不会愿意再看第二遍。

看一部电影如同读一本书,仍然是一个私人化的旅程。终不足与外人道矣!
  
   
   



 2 ) 关于《发条橙》的心理学思考

《发条橙》是20世纪鬼才导演库布里克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却曾因为片中大量的性与暴力情节一度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禁片。至今为止,关于这部头顶光环的“坏电影”的毁誉争议从未曾停息。不过它却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电影,没有之一。 这部影片不仅对政治、社会有隐喻价值,与心理学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评论家热衷于运用弗洛伊德那套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全片中无处不在的性暗示与布景的象征意味。而影片的内容更是涉及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主题投射技术、厌恶疗法等心理治疗过程。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随处可见心理学元素的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影片中对人的知(认知)、情(情绪)、意(意志)、行(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有很深层的展露,它带给观众无尽的关于人性的思考与心理治疗的几个流派所采用的人性观点的辩证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主人公人格分析】 影片从一个脸部特写开始,一个右眼脸下方粘着假睫毛的俊秀的白人少年,脸上露出轻蔑且邪恶的狞笑。之后镜头被拉远,依次露出了少年的全身以及他身旁的身着类似中世纪宫廷装白色衬衣的三个伙伴。这正是我们的恶棍小主人公亚里克斯和他的三个哥们,彼得、乔治和丁姆。他们在正坐在的一个装饰奇特的叫科洛娃奶吧的场所,一边品尝的掺了药品的牛奶,一边在密谋着晚上消遣自己的节目。这个地方所有的物件均由姿态各异的白色裸体女子构成,胸脯为桌面、四肢为桌腿,墙上的壁画与装饰也极具夸张与变形的未来主义意味。这样的影片开头不禁让人联想到精神分析中的象征性暗示的同时,也奠定了电影的后现代主义隐喻基调。 这是一群无恶不作、为非作歹的问题少年。突出的特征便是随意滥施暴力,且损害社会的规范和他人利益后,毫无愧疚之心。影片的前半部分导演以一种荒诞派的叙述方式展现了这四个口音俏皮奇装异服的妙龄少年饮用含有迷幻剂的牛奶、攻击大学教授、痛扁老乞丐、夜闯民居,打群架,相互斗殴、逃学抢劫、强奸妇女等一系列邪恶的勾当。与一般的犯罪电影展示的黑社会分子的打砸抢杀不同,这些男孩儿的反社会行为并不以反社会本身为目的,他们的所有动机似乎只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欲望。对于社会教化的那些大道理他们心知肚明,并常以卫道士的口吻调侃自己的过错,但是这些“理性时代的异端邪说”,对这些少年来说“即使明白什么是对的,并加以称许,但错的东西要照做不误。”社会道德规范的谴责并不能带给他们的情绪上半毫的罪疚感与焦虑感。另外,他们思维清晰,情绪稳定,没有明显的精神问题,这些混世魔王不过是一群知解了成人世界的秘密,却未经道德社会化的、在生活上无忧无虑、无计划无目的,也无责任心无义务感的小捣蛋鬼而已。 库布里克在处理充斥着暴力与色情的场面时极尽电影语言的美学之能事,不仅营造出了前卫的视觉效果,而且开创性地将听觉元素融合在其中,古典交响乐与暴力及性镜头的配搭产生出了奇妙的视听感受。这部影片自始自终都闪耀着震撼人心的奇思妙想,从镜头语言与到影片配乐,无论布景设置还是色彩运用,处处都彰显着大师风范。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亚历克斯们拥有的这种异常的行为与人格模式被称作“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当然,有时异常行为的鉴定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目前主要判定指标是看这种行为模式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相适应。 亚里克斯家道殷实、父母慈爱,老师也可谓负责,此外他的学业成绩出色,他甚至还是圣洁高尚的古典乐爱好者,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露声色地将影片的观众引入到对于邪恶起源的困惑中。不过,就目前的心理学发展水平,也还不足以弄清楚邪恶到底出于何处。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般认为是在先天的素质基础之上,通过个体与其生长环境的互相作用,以缓慢的速度逐渐反展形成的。精神分析认为人性本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之所以纯以自我的满足为出发点、知过不思悔改又毫无羞耻之心,是典型的掌管道德的“超我”没有建立起来的表现。行为主义则顽固地不关心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这个学派的理论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行为模式,可能是由于儿童期的好坏行为未能得到父母合适的奖赏与惩罚所致。虽然不同流派对于人格障碍的原因有着不同的推测,但这些推测仍旧都因流于片面简单而无法提供系统性的证据。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极少主动求医,也很少得到治疗,即使治疗,他们对于各种治疗策略仿佛都存在“免疫力”,往往是疗程旷日持久收效却甚微。因此在心理治疗领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仍然是一种“病因不清,难以根治”的顽疾。 【“发条橙”意指为何?】  英语的“甜橙”称为orange,在马来语中orange却有“人”的意思(小说原作者曾在马来西亚生活过)。片子命名为“发条橙”实则是指“机械控制下横冲直撞的人”。电影的小说原著作者解释说“发条橙”——它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有机体上去。 “上了发条的橙子”中“发条”与“橙子”关系的象征寓意或许我们可以从三个纬度去解读,但综合来看,都是对于“自由意志”和“社会限制”矛盾关系的辩证思考。 1.被与生俱来的野蛮原始本能所支配的人。 小亚历克斯和他的同伴们表现出的暴力嗜好良知缺失可以用基督教里宣称的“原罪”来解释,同时也与弗洛伊德理论里“死亡本能”所指的“暴力与性”的部分不谋而合。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生物学的人与作为社会性的人本质上是对立的,从人类的人格结构来看,生物学的人是指包含了个体一切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的“本我”。本我是心理能量之源,以“快乐原则”行事,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性欲望和攻击欲望。社会性的人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建立起来的“超我”部分。超我依据“道德原则”行事,代表社会的是非观。而心理结构中的“自我”是为平衡的“本我”与“超我”的战争而发展起来的,它以“现实”为原则,帮助本我得以用不触犯社会规范的方式满足其欲望与需要。 亚历克斯们这些一意孤行肆意妄为的年轻人,他们青春中充满了动物习性的演绎。如同是一个个内装弹簧、外边有发条旋钮,吱吱吱扭紧,直线行走的发条小机器一般不由自主。只是这些横冲直撞的小机器,走着走着,终于有一天要碰壁,撞得头破血流。 2.政府利用医学实验改造后,被强化刺激所支配的人。 对于该部影片,评论家及观众争论点的更多集中于政府在对待问题少年的改造时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上。 影片中政府矫正小亚历克斯恶手段是打破他过去的情绪提升剂——美妙的贝多芬们与暴力、性等行为之间的原始联结,重新建立了暴力行为与恶心作呕反应得联结,从此,别说是行使暴力,哪怕是被别人施与暴力或者是听到过去会带来快感的古典音乐,亚历克斯都会痛苦不已,用小说原著的中原话来说就是“把快乐的战斗变成垂死的感觉”。这种方法其实是典型的行为主义流派下的厌恶疗法,它的原理是将不当行为(这一行为受到某种愉快体验反应的强化)与一种厌恶反应建立联系,从而使人放弃或回避问题行为。一般来说,由于厌恶刺激(催吐剂是常用的厌恶刺激)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险和副作用,厌恶疗法需要在其它干预措施无效且来访者愿意的情况下才会选用。 (另:矫正亚历克斯的过程中医生利用了呈现影像的方式让其体验暴力与淫乱,这一点与库布里克在影片开头时对于我们每个观众做的事大同小异,无怪乎许多观众表示看的差点儿吐了,或者干脆看不下去。“现实世界的色彩,只有在银幕上看到时才显得真真切切。”在第一次观看治疗用的可怕电影时,小亚历克斯的独白说。你感受到了吗?) 主流的观点与《发条橙》的原著作者安东尼·伯吉斯本人的观点一致——“人在定义中就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来选择善恶。只能行善,或者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外表是有机体,似乎具有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魔鬼或无所不能的国家来摆弄。”政府的做法只注重矫正效果的而不注重个体是否真的从心向善,这种剥夺了人的道德选择权的改造时缺乏人道的。 事实上,类似的批评不只见于对电影演绎本身的评论,行为主义治疗流派在其现实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备受这样的道德责难。批评者指出,行为治疗以行为改变为目标,不谈论人格、自我、动机等内在变量,不关心症状背后的原因,忽视了人的价值观与主观能动性,治疗过程更类似于对人行为的操纵与控制。有人甚至认为,行为主义治疗违反人道,与洗脑及酷刑无异。

对此,行为治疗者的回应是:治疗天生就是人道的,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是对行为进行控制,其它疗法的控制无非是隐蔽一点、间接一点,人们会对此使用一个不太刺激的词——“影响”。因此,问题不在于治疗是否是控制,而是这种控制是否有益于来访者与社会。当然,这种争论随即就陷入了“什么是真正有益”的循环诡辩中。 不过就实施来说,行为主义治疗是一种简洁明快又相对疗效显著的疗法,它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行为主义治疗加入了考虑认知的成分,目前认知行为治疗取向已经变成了一个高度复杂且被普遍接受的治疗取向,应用于个体障碍及社会事务的广泛方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发条橙”表达了对后工业文明导致的半民主半专制的可能对人性造成伤害的担忧。具体是指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可能带来的主客体身份混乱。 影片中出现的被各种象征意味浓厚的符号所装饰各种房间、怪异的概念化的布景、前卫的太空化的家庭、卡通化的父母、亚历克斯母亲颜色艳丽的假发与着装,象征人体器官的仪式性的服装、奇怪的词汇与语调、人与人之间虚情假意的寒暄与装腔作势的关系。这一切都以真实的姿态呈现在导演刻意的安排之中,展现了一个由各种符号组装起来的、色彩光鲜,但情感与意识都流于肤浅与虚假的未来社会。 这个社会与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反乌托邦政治寓言小说《美丽新世界》中预见的那个由于享乐而丧失自由的未来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处——传统文学的衰落、性解放、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和浅薄化,孩子们厌恶书籍和自然、厌恶独处、厌恶家庭、厌恶宗教和艺术,热爱消费、热爱滥交。人们被接受到的大量的信息关起来,陷入自我中心,被“快乐至上”和感官刺激所控制,放纵、消遣、娱乐至死。 库布里克的作品往往带着很浓的反现代性色彩,这部也不例外。或许我们可以借用福柯《疯狂与文明》的句式来表达:发条橙是现代的牺牲者。 【个人暴力or社会暴力】 社会限制和自由意志的辩论,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发条橙》带来的最大的疑问便是“上帝究竟是想要什么呢?上帝是想要善呢,还是向善的选择呢?” “善心是发自内心的,善心是人主动选择的,当人不会选择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人了。”影片中在监狱里负责道德教化的牧师如是说到。然而,学了多年的心理学,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让我渐渐明白,人类能够达到的abnormal程度超乎了个人的想象能力之外,正如电影中实施治疗的医生所说:“设定界限总是困难的,世界是一体的、人生也是一体的,最最甜蜜、最最美好的活动也涉及到一定程度的暴力,比如性爱。”

人有享有自由的权利,但是如果这种权利,是以伤害其他更多人的自由为前提的,这种自由意志是否仍该合理存在?如果你的内心不愿接受,是否至少可以让你的身体去学习——暴力是可怕的东西?影片中的牧师与医生提供了看待“个人暴力与社会暴力”问题的两种经典的角度,但导演并没有表现对于其中任何一种观点的偏向,影片的任务在于展示,观点的选择权交还予观众。 我个人更倾向于赞同医生的说法。事实上,只要是社会性为特征的生物,相互控制是不可避免的。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相互控制史。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一旦个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他就应该接受改造。在道德教化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利用强制力迫使你不再伤害社会,这种强制是最后符合人道的选择。不过,影片中的政客显然并非基于如此高尚的考虑,他们关心的不是犯罪动机、不是伦理规范,仅仅只是减少犯罪的政绩而已。“用集中犯罪的方式惩罚犯罪”的以关押来改造犯人的方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效果不佳,(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小主人公亚力克斯进入监狱以后,无论是面对暴风骤雨般的暴力惩戒,还是和风细雨般的宗教教诲,都不能让他有丝毫的悔改之意。他读《圣经》中的“基督降生”,满脑子浮现的却是圣母玛利亚的裸体;他读“基督受难”,却把自己想象成身着时髦衣装的古罗马刽子手。甚至在改造实验注射“吐根碱”的时候,他想着的仍是出去后重新召集帮派,继续过从前打砸抢烧的快活日子。)政客们开始试图通过新的手段进行狱政改革,“除政治犯以外,其它犯人扼杀掉犯罪反射就可以了”,至于那些成天滋寻衅滋事的社会不稳定因子的小混混,则收编到警察队伍中去。这些方法可能有其研究科学的研究背景,但至少在影片中,我们发现政府这种解决青少年犯罪的作为,对于罪犯个人和这个社会都是后患无穷的。

库布里克电影,政治寓意的讽刺往往十分之深刻,然而这部影片的批判性被隐藏了,甚至有点不置可否。这种刻意消减了原著中“强调教化”的处理方式中背后的用意也颇耐人寻味。 关于亚历克斯自由行恶意志的恢复,影片交代的较为轻描淡写。或许与亚历克斯坠楼后脑区的受损与修复有关,又或许心理医生在催眠状态下对他做了系统脱敏。总之,亚历克斯一觉醒来,医院里笑容甜美的女护士的卡片投射测验结果说明了一切——“一次治愈”与“二次治愈”之间,被政府的高超改造技术轻而易举拿走的“行恶意志”又被完好如初地还回来了。 影片看罢,我不自觉地联想到了2009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杨永信电击治疗网瘾少年事件。 在未受到网友大规模批判之前,主流媒体的一篇报道中这样描述“戒网专家”杨永信和他的“行为矫正治疗”: -------------------------------------------------------------------- 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很多家长尝试过各种手段,包括打骂,找心理医生,找别的网戒中心……据说,都比不上独创“醒脑”电击疗法的杨永信网戒中心。 ………… 而杨永信治疗的关键是被称作“13号”房间的地方——行为矫正治疗室(电击治疗)。杨永信告诉记者,这里曾得到各界领导的视察和关心,领导们看到网戒中心把顽劣的网瘾孩子改造成天使般的青春少年,都非常惊喜。 --------------------------------------------------------------------- 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有警世与醒世的价值,拍摄于四十年前的《发条橙》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被电影删除的二十一章】 影片以亚历克斯的一句“我已经全好了”(I was cured all right)谢幕,而原著的作者还有故事要讲。库布里克砍掉了原著中拥有教化意义的的二十一章,让本以“大团圆”收场的故事提前以寓言讽刺的方式结束了。影片的结尾讽刺性的预示了恶棍少年暴力意志的复苏,虽然经历了诸多事件,但他仍然是怙恶不悛的典型,人性里没有丝毫悔改的的力量,道德与性格仍然不能有向善的变化。库布里克二次元创作后的结局似乎昭示着他对人性持的消极看法:人天生具有一种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的倾向。在许多时候人类就倾向于自我毁灭。 而原作中的结尾看起来更像印证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人性观:相信人有“善根”,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作者这样解释他的立场:“小说是建立在人生变迁的原则之上的艺术。除非能表明主角或者人物有道德改造、智慧增长的可能性,否则创作小说的意义其实不大的。”那么被删除的二十一章里我们的小主人公亚历克斯又发生了什么呢?简单来说,主人公遇到了唯一没有与它为敌的老哥们儿,对方厌倦了暴力,早已成家立业。在“好哥们儿”经历的感召下,这位邪恶的小主人公幡然醒悟到自己也想结婚生子拥有美满安定的生活,他终于意识到人生应该有所建树而不是一味地暴力破坏,对于自己烧杀掳掠、穷凶极恶的过去颇为羞愧,憧憬着能拥有洗心革面的未来。 如果小说结尾的这个逻辑具有现实发生的可能性,我个人认为绝不止“一切都会好的,上帝的运作神秘莫测”这么简单,它的发生与亚历克斯在行为治疗之中与之后的具身体验脱不了干系。 前段时间关于德国支教志愿者卢安克的事迹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很广,卢安克本人的教育是以一种充分发挥孩子天性,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空间,弱化说教,重视体验为核心的理念。这与心理治疗中森田疗法的一个态度相似,森田疗法认为因为只有行动才能调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在行动中才能获得单纯的思考或者知识理解所不能获得的领悟。行动不仅是性格的表现,也能改造人的性格。所以该疗法不关心认知改变,即它不注重说教,治疗的改变的着力点被放在情绪和行动上。依照这中观点,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推测,亚力克斯之所以在原著最后一章中能够获得了道德新生的力量,其实是由于之前被迫行善的体验潜移默化地改变的了他对善恶的内部认知,也逐渐影响了他的意志选择,重塑了他的人格。 除去主人公亚历克斯的“知”、“情”、“意”、“行”的发展变化,首尾呼应的影片结构中,其他角色的心理模式及人物关系也非常值得思考,亚历克斯的父母、养猫的独居老太、反动作家、老乞丐、小团体里的丁姆和彼得都昭示着一些人性中并不那么理想的东西。父母与孩子之间、哥们儿朋友之间、师生之间、男女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都缺乏深刻的感情,每种角色都自私自利却装模作样,社会关系的伪善性显而易见。 影片的叙事极为严谨,逻辑清晰,情节紧凑。对白设计大多遵从小说原著,极富语言艺术色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调,大大增加了观众奇特的感受。音乐运用、影像美学都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发条橙》是一部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神作,它的影像表现力远远地超越了那个时代电影技术及社会背景的局限,即便是40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会为它的前卫性所惊艳,为它的艺术魅力所震撼。《发条橙》是那种看过这后会久久萦绕在你脑中,挥之不去,让你有所困惑,有所思索的影片。甚至你会在不经意间回忆起它的情节与画面,而忍不住想要再看一遍。这就是伟大之物的妙处,促使你一吮再吮、反复咀嚼,回味无穷。 人类这种鲜美多汁的大橙子本身就太过复杂,大橙子与大橙子彼此联系构成的人类社会更是错综无比。电影能展现的人性只是一星半点还总扑朔迷离,但是好的电影永远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它们总能刷新人类对自身及社会可能性的认识。

 3 ) 只有笨蛋才思考 聪明人靠灵感~

1.人来到世上不只是为了接触上帝的。那种事情会把人的元气、人的潜能统统抽干的。

2. 当丁姆对著醉鬼的脏嘴打了几拳之後,他不唱了,大喊︰“接著打,干掉我,你这杂种窝囊废,反正我不想活了,这样的臭世界没意思。”我让丁姆停一下,因为听听这种老朽物谈人生,谈世界,会吊起我的兴趣。我说︰“哦,臭在哪里呀?”

他嚷道︰“臭就臭在世界上允许以小整老,就像你们这样,没大没小,无法无天。”他大声疾呼,挥舞手臂,遣词造句十分了得;只是肚子里冒出来 咯 咯的怪声,就像里面有什麼东西在旋转,或者像某个鲁莽的家伙发出声音想要打断他,所以这老头不断用拳头加以威胁,喝道︰“如今不是老人的世界啦,也就意味著我一点也不害怕你了。老兄,因为我己醉得你打我都不觉得疼,你杀我都乐于死。”我们大笑,狞笑而不说话。他就说︰“如今究竟是什麼样的世界呢?人类登月,人绕著地球转,就像飞蛾绕著灯火打转,再也不去关心地球上的法律秩序。恶事干脆做绝吧,你们这些肮脏窝囊的流氓。”

3.诗人的上唇像类人猿,耷拉的老嘴里含著烟斗。

4.我看了看顶上的一页,上面有书名《发条橙》,然後说︰“这书名颇为傻冒。谁听说过上了发条的甜橙?”接著我以牧师布道式高亢的嗓音朗读了片断︰“——硬是强迫生机勃勃、善于分泌甜味的人类,挤出最後一轮的橙汁,供给留著胡子的上帝嘴唇,哎哟,生搬硬套只适于机械装置的定律和条件,对此我要口诛笔伐——”

5.他摇动著,皱著眉瞥我一眼,仿佛用尽了世界上的全部时间。

6.像没有淤泥的湖一样干净,先生,”我说,“像夏日的晴天一样透明。”

7.如果人们善良,那是因为喜欢这样,我是绝不去干涉他们享受快乐的,而其对立面也该享受同等待遇才是,我是在光顾这个对立面。而且,不良行为是关乎自我的,涉及单独的一个,你或我,而那自我是上帝所创造的,是上帝的大骄傲、大快乐。“非自我”是不能容忍不良行为的,也就是政府、法官、学校的人们不能允许不良行为,因为他们不能允许自我。弟兄们哪,我们的现代史,难道不是一个勇敢的小自我奋战这些大机器的故事吗?对于这一点,我跟你们是认真的。而我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喜欢做才做的。

8.位学问渊博的作者说了一些老套套,他大谈所谓的“没爹娘教训”,社会上缺乏真正高明的教师,去狠揍那些无辜的傻瓜,把乞丐式劣根性逐出体外,使他们呜呜哭著求饶。这些傻乎乎的文字真令我喷饭,不过,能在报纸上追踪到自己在夜以继日地制造的新闻,味道真是不错嗳,弟兄们哪。每天都有关于“现代青年”的情况,但该报登过的最好内容是一位穿立式领衬衫的大伯写的,他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以上帝仆人的身份发言的︰“原来是魔鬼逃出了地狱”,它如雪貂一般钻进了年轻无辜的肌肤,成年人应该对此负责,因为他们的世界充满了战争、炸弹和胡话。那话说得对。他是半仙,明白事理。所以我们年轻无辜的孩子无可指责。对对对。

9.暴力滋生暴力。

10.良善是从内心散发出来,是自由选择,人若无法选择,就不是人了。

11.只有笨蛋才思考,聪明人用灵感。

 4 ) 紧绷的人类悖论

我一直很欣赏库布里克悲观主义的宿命论思想和唯美的艺术气息。从这位电影哲人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导演对于人类整体的关注和同情,尽管有时太过黑暗,但只有拥有对人生的疑问,人类对无垠光明才开始有了探索。
从《2001太空漫游》开始,库布里克就致力于探讨人类本质性的东西。可以这么说:库布里克相信人类本性的普遍存在,并且认为:在复杂的集体人性压迫下,人类需要用同样复杂的制度来约束自己,但是,这种约束的权利往往被少数暴徒所剥夺。这种可悲的人类悖论正是因为人类本身的不完美导致。库布里克一再想说明:因为人不是神,所以在人的身上一定会体现出一种本质性的“恶”。而人类同时又思考出了很多机制来抵御这种“恶”。影片中的条件反射治疗方法就是一例。但是无论是何种治疗方法,也只能短暂的抑制人的本性。最终人在面对社会选择时仍会体现出他的软弱。
影片围绕三个主题来抒发:第一,对心理条件反射制度的嘲讽,第二,对机构制度的嘲讽。第三,对人类普遍人性的探讨。
首先,影片认为:人类是有普遍人性的,这种人性包含了人的劣根性。原先,埃里克斯是普通人类的化身,他作恶多端,追求自在,无拘无束,天真烂漫。但同时,他又追求优雅,喜欢完美。按照弗洛伊德的“三我”学说:人类的无法无天,直截了当正是本我的实质体现。但是在接下类的剧情中,导演又隐喻了第二层观点:人类的灵魂是不可治愈的,所谓的说教和治疗,只是人的自欺欺人而已,最终人还是会在实际行为中堕落。我们不经想到了米兰昆德拉的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库布里克想说的是:人类诞生本身就是具有荒诞性的,而这些不可知的行为仍然是不可知的,人类也永远不能探求。就像人类的本性,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总之,无论是宗教救赎还是条件反射的治疗,都是徒劳无功的。这正体现了库布里克电影中宿命论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库布里克电影中的杀人者和自杀者都是一体的,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哈尔,《发条橙》中的埃里克斯,《闪灵》中的杰克,还有《全金属外壳》中的教官。
按照第二层意思,因为人类的不完美,需要某种制度来约束人类的行为。影片中,监狱就是一例。福柯认为:社会便是无处不在的监狱。社会迫使人遵循某种规律,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埃里克斯的自由意志),社会必给人报复,而反之,一旦人有触与自己的本质,社会还是会给人报复。这便是人类最大的笑话。
众所周知,库布里克的电影配音堪称经典,在本片中,他把埃里克斯让人看似恶心的作恶情节和贝多芬的交响乐配在一起,让人看上去很不舒服,事实上,正是这样的错位,表现了人类选择自由意志的权利。导演告诉我们:人类的作恶多端是本性所致。同时,试图改变这种本性又是荒谬的,人的行为是一种循环,人不得不在这种循环中苟且偷生,渴望救赎。
虽然在电影中体现了人类只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导演并不欣赏这种权利,并且不承认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事实,但是从导演个人形象塑造上来看:导演没有抛弃个人。片中的埃里克斯是执着而坚韧的,在他体验了各种社会关系之后讽刺的宣布:我被治好了!这其实也是影片的另外一个主旨。总之,埃里克斯是人类的化身,所以我们在阅读电影的同时,会对埃里克斯的各种遭遇产生同情。影片最后的话语指的是:人类是在本性与社会法则的较量上妥协了,尽管两者都是同样邪恶的。
库布里克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类的无意义,迫使人类去创造意义……无论黑暗多么广阔无边,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光明……”我想:正是这位导演的执着的创造,才为我们诠释了最好的光明,人类苦难的光明。

 5 ) 库布里克,独一无二

  据说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是好友,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他们真的是绝配。
  斯皮尔伯格绝对是好莱坞的宠儿,他的名字几乎就成了导演的代名词,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在“导演斯皮尔伯格”前面加个“大”字。斯皮尔伯格当然是大师,他的名字就是票房的保证,以至于在“商业片”这个名字已经略带贬义的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就是最成功的商业片。从夺宝奇兵到侏罗纪公园,从辛德勒的名单到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既获得了票房的成功,又得到了影评的交口称赞,绝对可谓名利双收。
  而库布里克相比较就没那么幸运,且不说拍了发条橙让他不得不搬家这种小事,对他的整体评价也总是毁誉参半,远没有斯皮尔伯格那样黄钟大吕。
  我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当然要从库布里克自己身上来找了。斯皮尔伯格,绝对是一个主旋律的导演,他的作品总是很好的符合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无论是夺宝奇兵的冒险还是ET的童真,都在描写我们平常所提倡的精神。
  而库布里克,却一开始就对社会报以失望的态度,我们可以从发条橙结尾处阿里斯和部长微笑的嘴角,从全金属外壳大兵头盔上代表炮灰的V字母,从洛莉塔的眼神里看到它对社会的否定和嘲笑。于是,库布里克变成了一个另类。
  对我而言,库布里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天才,并且可以随意的挥洒他的天才而于大众评论至粪土。库布里克一生拍片不多,每部却必为经典。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尝试了几乎所有题材的电影而且几乎无一失手。从最早讲述冷战的黑白的《奇爱博士》到描述越战的《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的战争片(如果可以称之为战争片的话),绝不会像拯救大兵瑞恩一样歌颂忠诚和人性,取而代之的是足以毁灭人类的疯狂和麻木。库布里克在《2001漫游太空》中第一个把交响乐与宇宙空间的画面相结合,创造出震撼人心的效果。库布里克接拍《闪灵》,把斯蒂芬·金的小说第一个搬上银幕。库布里克当然也不怕《洛莉塔》这样的剧本,即使是他最不为人知的作品之一《巴里·林登》,他也成功的把每幅场景拍摄得如同静物画一样唯美——完全不同于他以往的风格。
  这就是库布里克,他几乎可以随意的改变风格,创造出新的技法;他对社会甚至绝望,并且敢于在电影里完全表达他的绝望。也许《大开眼界》,这样一个又晦涩难懂又NC-17的片子,就是大师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玩笑。

 6 ) 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一样没有人性

这是电影史上最奇特的影片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禁片之一。自它问世以来,不仅惹来了至今仍争论不休的讨论,而且其中暴力场面还被许多青少年争相模仿。因为这个原因,在很多国家它一直被禁演,例如在英国,它便遭遇了近30年的禁演——直到这部影片的导演库布里克导演辞世之后,它才得以与英国观众见面。
除了涉及到暴力问题,这部电影也与“洗脑”有关——在西方世界,“洗脑”好像是最为恐怖的话题,甚至比变态杀手还要让人谈虎色变,因为“洗脑”意味着对个性的完全抹杀,对个人自由的彻底干涉。电影史上有很多经典作品都表现了这一话题的恐怖,最著名的例如《飞跃疯人院》。而这部《发条橙》更是将这一问题放到一种极端的形势下进行拷问:即使对象是无耻堕落的小流氓,是不是也应该维护他的自由选择权利?是不是就像电影中的神父所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当美国导演库布里克看完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之后,他极力说服华纳电影公司于1969年斥资20万美元买下了它的版权。随后他带着仅200万美元的预算,开始了电影《发条橙》的拍摄。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库布里克借鉴了许多记录片的拍摄手法,包括现场收音,只利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摄追踪镜头时利用轮椅制造颠簸的效果等。
《发条橙》在拍摄完成后,由于它里面对暴力和性的表现而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的电影。而且因此它成为了继《午夜牛郎》后的第二部得到奥斯卡提名的X级电影。在电影上映一年后,库布里克删剪掉了电影里的30秒钟的镜头,才使《发条橙》的评级改为了R级。《发条橙》在英国的上映比在美国更不顺利,它被归罪为几件谋杀暴力事件的元凶。于是,库布里克请求华纳公司停止《发条橙》在英国的发行。随后英国禁止此片在其国内上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纽约的电影评论界评价《发条橙》为美国1971年的年度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则为年度的最佳导演。它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电影剪接的提名。

在影片的开始,是一张脸的特写。它似乎在微笑着,可笑容邪恶而扭曲,它像是在欣赏着自己。随后镜头慢慢拉远,近景,中景,全景。我们看到超现实风格的室内装饰中弥漫着性与毒品的气息。这近乎达利式梦境的场景,就像是弗洛伊德的本我天堂,同影片中另外一些典型场景设置一样,这里有着浓重的超现实风格,陈设怪异,色彩浓烈,充满着性暗示的意味……
故事发生于未来社会,几个充满暴力倾向的青年在亚历克斯的率领下,在刚喝过据说含有毒品成分的人奶后,他们开始到处去寻欢作乐。他们先是痛打了一个街边的流浪汉,而后找到一群欲强奸一少女的流氓,为报私怨大打出手。库布里克用慢镜头表现着双方的恶战,音乐声中桌椅飞舞,玻璃破碎,那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暴力美学”了(对比这段“暴力慢镜头”,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随后的那段“性爱快镜头”:亚历克斯将两个少女猎物领回家进行乱交,库布利克用快镜头表现着整个性爱过程)。
一场恶战后,亚历克斯和同伙驾车飞驰,在马路上肆意地逆行。在郊外的一处寓所,亚历克斯以发生交通事故为由向这里的户主作家亚历山大夫妇借用电话,当门打开时,他们就戴着面具冲入屋内,殴打作家,并当着作家面轮奸他的妻子……

第二天,亚历克斯痛打对自己不忠的手下,从而确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晚上他们就又一起准备以相同的方法进入富婆“猫夫人”家中,不料“猫夫人”早有防范,不但没有开门,还在亚历克斯离开后给警察通了电话。亚历克斯失手将“猫夫人”打死,而当他慌忙逃出“猫夫人”的公寓时,被意图报复的手下当场击昏,最后被赶来的警察逮捕。亚历克斯以杀人罪被判入狱14年。
大概是由于那个时代像亚历克斯这样的恶性青年太多了,监狱资源异常紧张。为缓解这一问题和减少社会上的罪恶,当时的政府对这些青年采取了一项实验性的治疗措施。方法很简单:在对“实验品”注射某种药物后,用个人电影的方式将一些极端残忍和血腥的犯罪事件放大、加压,不停地给“实验品”看。而在药物的作用下,“实验品”的原欲与身体指涉着不同的方向,先天的快感与药物的恶心感使他们的身体无所适从,这种难以忍受的分裂状态将有效且强力抑制住“实验品”的一切恶欲……
不知底细的亚历克斯自告奋勇,自愿充当这项政府新实验的“实验品”。实验很成功,亚历克斯在实验结束后如政府所愿,变成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没有性欲且绝对不会危害社会的“新人”……

原著小说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在解释他的观点时曾说:“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一样没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而从事着魔鬼般罪恶勾当的亚历克斯就在这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中生存,他的外表是有机物,似乎具有爱的色彩和汁液,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而可怕的上帝或是魔鬼,以及日益完善的,发挥着比他们更大作用的国家机器从未停止它们操纵一切的手,它们在黑暗中不动声色地为发条玩具们拧紧发条,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些玩具们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库布里克在这部有意隐去时代特征的关于未来社会思考的电影中提出了一个疑问:人在未来的社会体制中,在科技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能否依旧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的行为?抑或是作为一个“发条橙”任人支配而没有自己的主张?或者说人在社会体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库布里克的这个疑问似乎永无答案。

 短评

有些经典,是靠表现形式撼动了一个时代。但是,不同的年代对于震撼的标准是不同的。在我看来,所有要拿历史地位说事的经典,统统算不上是真正的经典。

5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重看 库布里克真的是个非常真诚朴素的导演 不是直接演出来了么和神父的对话『善行必须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才有意义 剥夺你的选择你就不是人了』那里 他的每部片子思路都很清晰 感染力不足/一头雾水是跳步造成的 改编成电视剧都会很出色 他才不可能装逼呢……

8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没办法。。。谁让咱假装是文艺青年呢。。。很喜欢

12分钟前
  • lisa|离
  • 力荐

人性本恶,不要太凶残,也不能太软弱。社会体制本身就是反人性的,被利用的。

17分钟前
  • 飞天PP猪
  • 力荐

我愿意这么看这部片:前半部分看到男主角无恶不作观众恨死他了,后半部分看到他陷入无助受到非人道治疗,还没来得及感到大快人心就立刻又倒向了无限同情男主批判社会情绪中了,墙头草一样。观众就是在这样的观影情绪中被导演狠狠的抽了脸。

22分钟前
  • 🐷🐷
  • 推荐

我觉得惊讶的是传说中的经典居然真的让我觉得很经典

26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暴力慢镜,性爱快镜,一个本我的坠毁。只有笨蛋才会去思考,聪明的人用的是灵感和上帝的旨意。这两个多小时完全是库神对时代性体制永无止境的诘问,个人选择如果被抑制,是否善恶的边界已经被抹去。

31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其实也说不出哪好 但早期作为一个伪文青我还是给了5星

3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看的差点儿吐了~~~

40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第三遍看生理上的不适感减轻很多,在英国骚乱之后更能理解文明社会下隐藏着的危机原由,库布里克尽情展现在乌托邦神话下所能发生的丑陋一面,又转回手痛击倾向于将人符号化的国家机器,最终把世界交给暴力像永动机般循环的开放式结局,正义在人被剥削掉道德选择权后沦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一样的背景音乐

44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成功预言了杨永信的电击疗法。

4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在感官层面上,我只知道自己第一次,从一部电影里,享受到了施暴的快感。没有理由,没有结果,没有思考,没有其他。

5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Stanley Kubrick竟然用《发条橙》解读贝多芬,开头至今令我心有余悸。

55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影片通过一个漫长而完满的暴力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对待暴力与对待行为准则的态度不经意间便自相矛盾,既反对暴力又以暴制暴,西方社会一直追寻的人性在影片中却不复存在,这使影片给人一种飘渺洪荒的感觉,而对社会政治的深刻嘲讽以及人的生活信念的崩溃与迷茫也表达着一种深切的探索精神~

56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最欢乐的乐章VS最邪恶的人性 虽是大师之作但3星不推荐 因为观影中确实感到不舒服

60分钟前
  • Cici | 站在门口那么久
  • 还行

库布里克真混蛋,但也真天才。

1小时前
  • 逍遥兽
  • 还行

经典的3p节奏..漂亮干净的画面

1小时前
  • 文泽尔
  • 推荐

如果人甚至没有选择邪恶的权利,那还是人吗?

1小时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我完全康复了”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对于他的电影我一直都抱着没水平写影评就闭嘴的态度

1小时前
  • luka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