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蹄下的村庄

剧情片意大利2009

主演:Greta,Zuccheri,Montanari,克劳迪欧·卡萨迪欧,阿尔芭·洛瓦赫,玛雅·珊萨,Vito

导演:乔治奥·迪里蒂

播放地址

 剧照

铁蹄下的村庄 剧照 NO.1铁蹄下的村庄 剧照 NO.2铁蹄下的村庄 剧照 NO.3铁蹄下的村庄 剧照 NO.4铁蹄下的村庄 剧照 NO.5铁蹄下的村庄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5

详细剧情

影片通过一位小女孩的眼睛重新审视了发现在意大利玛扎博多的纳粹屠杀与虐待事件。1943年的冬天,8岁的玛丁娜住在MonteSole的山坡山。这是一个清贫的人家,几年前弟弟离世之后玛丁娜就变成了哑巴,不肯说出一句话。她的母亲再次怀孕,玛丁娜急切地盼着新生命的降生,战争的阴影却在一步步逼近。1944年9月的一天,孩子出生了,纳粹党卫军的屠杀也开始了。

 长篇影评

 1 ) 《铁蹄下的村庄》

影片不差,一应俱全,而且也没有反感的煽情。

只是我在想,怎么全世界如今拍关于战争的片子都快变一个模式了?连那些模糊政治界限、历史翻案型的题材都差不多,更别说这样一类正邪明确的题材。

可能是满足进入影院观众的需求,但出了影院,那些感触能有多大影响?该干嘛还是干嘛。

 2 ) 活下来的理由

贫穷不会让人失语,但是死亡或者战争等痛苦却能够让人失去声音。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家庭之爱,当父亲得知家人都死去了之时,他不愿意一个人苟活,当女儿看到刚出生的弟弟在自己的怀里活下来的时候,她又获得了自己的声音。与这份爱对等的是,对法西斯的恨。

 3 ) 马察博托大屠杀的背后

电影剧情大致发生在1943年冬天-1944年9月之间,这期间战火恰好在意大利本土燃烧。1943年7月9日,盟军从西西里岛登录,西西岛战役打响。期间意大利政坛发生了一件被希特勒称为不可思议的事件: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被软禁。意大利成立了由陆军元帅裴特罗.巴多利奥领导的新政府,并且迅速倒向了盟军一方。从一刻开始,德意两国之间开始出现微妙变化。意大利军开始大量投降盟军,因此希特勒下令让驻守意大利的德军立即解除意大利部队的武装,并且秘密营救了墨索里尼,成立了一个傀儡政府。同时,德军在元帅凯塞琳的指挥下,决定放弃意大利南部地区,在罗马以南设置了古斯塔沃防线,由此固守。盟军费了差不多整整半年才得以突破,并且解放罗马。期间著名的卡西诺战役,更是让盟军消耗了相当的代价。

罗马解放的时间是1944年6月4日,这这之前,发生在电影中的期间,应该还属于德军和村民相对融洽的时期,虽然陆续有德军被游击队偷袭,但德军并没有消灭整个村庄的意图。转折点应该就是罗马解放,这个电影中没有提到的事件。罗马一旦解放,对盟军来说,解放整个意大利其实就已经是时间问题了。对意大利游击队来说,也更加激起了战斗到底的决心。对德军来说,他们困兽犹斗,但已穷途末路,所以在这种时刻,各种矛盾,仇恨逐渐加剧。影片中的马察博托村,属于意大利北部的著名城市博洛尼亚。罗马沦陷,北部的大门也敞开了。

参与“马察博托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查阅资料应该属于德国党卫军第16“SS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以下简称16ss)。如果你是一个军事迷,或者观察比较仔细,应该不难发现,影片中屠杀村民的德军,从服装着装上已经与之前与村民喝酒、交火的德军有明显区别了。没错,身着豌豆迷彩制服以及春季橡叶迷彩雨衣的德军士兵,完全属于标准的党卫军士兵装束。而查阅16ss战史,也可以发现,他们正是从1944年6月重新从匈牙利回到到意大利,并且在8月左右移师博洛尼亚南部。

16ss的名头为“全国领袖”,一如他们的头子“全国领袖”希姆莱一样,这是一支臭名昭著的“王牌“之师。该师依靠纳粹帝国二号人物希姆莱的名头,拥有着精良的武器,但查阅整个战史,却有着草包一般的战绩。不过在屠戮平民方面,该师却颇有心得,多次上演经典的大屠杀案例。“马察博托大屠杀”,就是该师留下的一个无法掩盖的罪恶行径。该师素质低下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经常在清剿游击队不力时,屠杀附近的村民,以此泄愤。

影片中那个被伤腿女人刺杀的中尉,出场时一度让我怀疑是不是剧组考证不足,好歹也是一个中尉了,m36制服上就一个步兵突击章,连个战伤勋章都没有,更别提ek2缎带之类的荣誉了。后来发现完全是自己想当然了,这个师有不少人是靠希姆莱开后门进去的。据说除了历任的旅长和师长外,没有一人获得骑士勋章。实在是无语。

“马察博托大屠杀”,在整个二战无数反人类事件中,差点被湮没在时间的灰烬中。对待历史的伤疤,我很赞同的一种观点是:忘却仇恨,还原真相。仇恨,很大程度是由于误解。而掩盖事实,则又会加深误解。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没有资格隐藏真相。这点,不得不佩服欧洲人。

ps:
党卫军第十六装甲掷弹兵师“SS全国领袖”
16.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Reichsführer SS"
党卫军第十六装甲掷弹兵师“SS全国领袖”

历任师长
1943.3.10. ~ 1944.10.24. 马克斯·西蒙 ( Max Simon )
1944.10.24. ~ 1945.5.8. 奥托·鲍姆 ( Otto Baum )

命称变化
党卫队护卫营
党卫军突击旅
第十六党卫军“SS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

该师编制
师部
党卫军第三十五装甲掷弹团
党卫军第三十六装甲掷弹团
党卫军第十六装甲侦察营
党卫军第十六装甲营
党卫军第十六突击炮营〔党卫军第十六坦克驱逐营〕
党卫军第十六高射炮营
党卫军第十六炮兵营
党卫军第十六工兵营

 4 ) 活下来的理由

贫穷不会让人失语,但是死亡或者战争等痛苦却能够让人失去声音。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家庭之爱,当父亲得知家人都死去了之时,他不愿意一个人苟活,当女儿看到刚出生的弟弟在自己的怀里活下来的时候,她又获得了自己的声音。与这份爱对等的是,对法西斯的恨。

 5 ) 听不到的声音

《铁蹄下的村庄》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故事背景是1944年发生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地区农村的纳粹大屠杀事件,但比起对德国纳粹的控诉,这部影片有更深更远的讯息要传递。

 

《铁蹄下的村庄》由意大利导演乔治-迪利蒂执导,迪利蒂在1959年出生于博洛尼亚地区,这起发生在他父辈时代的“马察博托大屠杀”显然对他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意义。“马察博托大屠杀”是德国党卫军所犯下的最大罪行之一,然而这起事件却不太为世人所熟知,相关的史料也很少。这一点,正是迪利蒂试图透过《铁蹄下的村庄》发出的呐喊。

  

《铁蹄下的村庄》以一个8岁女孩玛蒂娜为主角,全面以玛蒂娜的视角来展现事件发生的始末。玛蒂娜是个“不说话”的孩子,在数年前弟弟死后,玛蒂娜就拒绝说话,无论是被同伴欺负、还是受伤难过,玛蒂娜都不肯开口说话。玛蒂娜生长在博洛尼亚地区的一个贫苦农庄,那里的人生活清贫但笃信宗教,如同所有典型的意大利农村,人人都过着少有欢乐、工作勤苦的大家庭生活,有冲突、也有矛盾。紧接着是德国军人来了,最初只是友善地接触,但村里的人们始终抱持着怀疑恐惧的心情,男人们则是私下集结成游击队,对落单的德国军人下手。玛蒂娜始终不发一言地看着周遭的种种变化,唯独母亲腹中的新生儿给予她无尽的期待。终于母亲临盆了,生下一个男孩,但德国党卫军也开进村里,所有村民都被屠杀殆尽。玛蒂娜侥幸地保住性命,带着襁褓中的弟弟躲到邻村的神父家中,但没多久德国党卫军也到了那个村里,于是玛蒂娜又偷偷带着弟弟回到自己的村里。玛蒂娜坐在成为死城的家园里,独自抱着弟弟等待着。

 

《铁蹄下的村庄》的英文片名是<The man who will come>,比起《铁蹄下的村庄》,《将要来的人》更完整地传递了影片的意涵。“马察博托大屠杀”发生在1944年9月29日至10月1日之间,在这几天当中,德国党卫军第16师先是在马察博托地区杀害了将近800人,紧接着在邻近村庄里又杀害了近千人。在死者中,以老弱妇孺居多,德军先是用机枪扫射、用手雷轰炸,之后则是将堆积如山的尸体放火焚烧,少数存活下来的主要是被叠在尸体山下而逃过一劫。而且因为德军轰炸、焚烧尸体,相当大比例的死者无法辨认身份。许多幸存者的全数亲人都在这场大屠杀中死绝。然而,这起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却没有等到正义的降临,死去的人没有获得灵魂的宽慰。

 

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意大利法庭起诉和羁押了大批纳粹战犯,然而紧接着到来的冷战时期,却让大部分战犯无罪地走出监牢。在冷战时期,分裂为东、西德的德国成为美苏竞相拉拢的对象,而当时的意大利则与苏联方面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许多昔日的纳粹份子摇身一变成为德国的政府官员,于是乎意大利政府选择让往事尘封,在所有当事人都还记忆如新时,便将大部分的案子给结案处理,最终只有Walter Reder,德国党卫军第16师的领导者,一人为“马察博托大屠杀”负责。(意大利军事法庭于1951年10月判处Walter Reder无期徒刑,由于德国政府的施压,意大利于1980年重新审理Walter Reder的案件,并于1985年将其释放。)在冷战之后,意大利和德国因为同为北约成员,关系紧密,之后又一同成为欧盟的推动者,而且意大利在经济上对德国多有仰赖,因此意大利政府始终不愿意重提二战时的往事,而“马察博托大屠杀”也成为意大利人无法开口言说的创伤。

 

在《铁蹄下的村庄》中,导演将主角设定为一个8岁、拒绝开口说话的小女孩。影片一开始是玛蒂娜独自穿行在空无一人的家中,阴暗中凌乱的被褥、狼籍的房间、削短的头发预示着悲剧已然降临,之后再以回溯的方式呈现大屠杀发生前后的过程,全片的调性是客观、冷静、不带感情、不煽情血腥的,导演似乎只是想告诉大家曾经有这么一件事情在这么一个村庄发生过,至于其中的对错、好坏,全凭观众自己来判断。在片尾,小女孩玛蒂娜抱着弟弟、无声地哼唱着歌,两人静静地坐在树枝上,将孤独的背影投射在大荧幕上,玛蒂娜在等待,等待那个“将要来的人”,等待那个将事件还原、为死去的人们索要正义的人。玛蒂娜不会说话、新生的弟弟不会说话、死去的人不会说话,能说话、愿意说话的人请为他们站出来。

 

关于纳粹屠杀罪行的影片多如牛毛,然而绝大多数都是与犹太人相关的。对于二战中的杀伐,犹太人“永不遗忘、绝不原谅”,即使是追到天涯海角、地老天荒,犹太人也要揪出每一个参与杀害同胞的纳粹份子。相较于此,欧洲各个国家以及美国,展现的是政治上的现实主义,逝者已矣,与其纠缠于往事,不如向前看,不如从政治利益来衡量一切。我们很难说其中何者较为正确,但历史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在于让人们汲取教训,不重蹈覆辙,“复仇”固然未必是面对历史的必要选择,但还原真相,给受难者的生命以及遗属的心灵一个可以栖息的基石,是后世子孙在面对历史时应有的负责态度。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是以嘎然而止、不知所终做结尾。而且,历史如若不能为后世提供教训,那曾经发生过的种种牺牲、流过的每一滴血和泪,都只是白费。

 

P.S. 马察博托大屠杀的相关资料可参考www.wsws.org网站。
P.S. 《铁蹄下的村庄》获得2009年罗马电影节评委会银奖及观众票选大奖,然而这却是一部外人难以理解的影片,在二战中意大利和德国为盟友,这起屠杀事件涉及极为复杂的政治因素,是当代意大利人都知道却无法提及的事件。意大利以外的人因为不太了解个中的真相,因此比较难体会影片中的种种象征,例如小女孩为何不肯说话、德国军人为何先是友好后是屠杀、村民为何组织游击队、影片中为何安排新生儿。这些再在都暗示着事件的真相,不熟悉该段历史的人很难理解,但大多数意大利观众一看就明白。

 6 ) 将要来的人



中国观众非常熟悉“鬼子进村了”的故事,这是一个鬼子进村了故事。鬼子把老百姓押到村口,要他们说出游击队的下落,不然就开枪。这部电影里鬼子没多问,机枪扫射,把老弱妇孺屠杀净尽。

前半部分非常清淡,风情画一般,不说话的女孩童年回忆的笔调,对于战争题材来说,可以说是唯美的,点到为止地打下一些伏笔,很难判断剧情走向。主流电影不会这么拍,这样显得张力不足,抓不住观众。而这正是影片特色,所有的风格铺垫都是为了那一枪:村里的游击队员让那个年轻的曾经分面包给孩子们吃的德国士兵自己挖好了坑,然后对着他的后脑勺开了一枪,德国士兵直挺挺地倒下去,女孩目睹了这一幕,她跑进牛棚抱着腿难过起来,——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一枪显得如此突兀和残酷。接下来面对德国人的报复性屠杀,母亲和奶奶的死,所有人的死,女孩显得冷静和漠然,甚至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无动于衷。后半部分屠杀场面的处理并未过分渲染,风格把握得很好,这和主题是一致的。

教堂是影片一个重要场景,是村民们的避难所,德国人一来,年轻男人躲进山洞,老人和妇女孩童就躲进教堂去祷告,但后来教堂也未能护佑他们,连神父也被枪杀在神像前。面对刽子手,姨妈选择舍身复仇,幸存的村民不再相信“上帝”的公义,把神像挖坑埋掉(——这是一座充斥偶像崇拜的村庄,村里到处是圣母像,小耶稣像,孩子们把圣婴当玩具),懦弱的父亲终于鼓足勇气与德国人以死相拼,只有女孩明白自己的使命,她要让弟弟活下来,她抱着襁褓中的弟弟到邻村的神父家去求助,德国人又来了,女孩知道神父也靠不住,带着弟弟又逃回空荡荡的村里。在整部影片中未开口说话的女孩,只在最后轻轻哼唱起一首歌。

对于这样一部信仰主题的影片,观众往往要对每个死去的人做判断(我们总是忘记我们无权审判)。这部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这个不做“区分”的不说话女孩视角,不提供更多的审判依据。前半部分女孩写了一篇“作文”,表示对眼前发生的不解,老师让妈妈把那篇可能惹祸的作文烧掉。女孩的发问并不朝向任何人,在这位不说话的女孩心里,一直有一个伙伴,一个谈话对象,她有话总是对他说。女孩的眼睛恰好看见了所有的事:天上的降落伞,远处山里的火光,妈妈的祈祷,姐姐的偷情,下流的商贩,游击队那一枪,甚至父母的房事。

影片第一组镜头是主观视野,空无一人的房间,凌乱的床,到了影片结尾,重复镜头交代了这是女孩逃回家中所看到的,视线在墙角女孩自己的床上略作停顿,又移向父母的床。——这么多人死了,对着圣母像虔心祈祷的母亲也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女孩并未怀疑那位“将要来的人”,面对这一切,她没有仇恨,只有忧伤的吟唱和盼望。

 短评

从不说话的8岁女孩目睹村民一个一个被杀光后抱着襁褓中的弟弟唱起了摇篮曲。

8分钟前
  • 语然小语
  • 力荐

反戰

9分钟前
  • 北极光
  • 推荐

最后一个镜头是经典,字幕的最后结尾居然有天籁童声,很少有这种连字幕都看到最后的电影.

10分钟前
  • mei3ye
  • 推荐

这片竟然也是意大利片

11分钟前
  • Jiajiachan
  • 还行

安静执着坚强的小女孩,上一個弟弟的死去譲她不再開口説話。在目睹一場惨絶人寰的屠戮之後幸存,抱着自己救下的尚在襁褓的弟弟,坐在树杈上終于唱起歌。最後一幕彻底心碎。

15分钟前
  • TOWNE
  • 推荐

被平静生活中突然爆发的悲剧剧情震撼了一下下

17分钟前
  • 青貓
  • 还行

勇敢的马蒂达的美丽的眼睛传达着自己的信念~~她活下来了最后她抱着弟弟在荒芜的村子里终于为弟弟唱了一支歌~~

19分钟前
  • luluya
  • 力荐

的确会让人想起鬼子来了,说了 纳粹在意大利的一次大屠杀,从一个小女孩的角度出发,还是很吸引人眼球的------------

20分钟前
  • mark
  • 还行

各种拍南京屠杀的中国导演该看看,真正的力量是不需要声音的。

21分钟前
  • 布袋头
  • 力荐

看不懂,尤其是字幕....

25分钟前
  • 困难户
  • 还行

孩子眼中的战争不理解加天真

27分钟前
  • 人间老北鼻
  • 还行

眼前这些忙碌的生命,那一天全都会死去。

30分钟前
  • Falleth
  • 推荐

稀饭

33分钟前
  • ltwdl
  • 力荐

鬼子进村。不应该看到的她看到太多。20100112,14:00

34分钟前
  • 查无此人
  • 力荐

为毛小语种片子老是没有好的字幕><

35分钟前
  • 232323
  • 还行

唯一的视角在大语境下是多么重要。叙事上毫无条理,你们完全不考虑观众的承受能力啊。

37分钟前
  • 667DJP
  • 还行

这是一种追问的态度。在战争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在不断进步的文化中,人性总会出现这样倒退的状态?幸存的玛蒂娜需要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谁又该对这样的惨剧负责?我们该如何防止历史的重演?过去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未来。影片差了点火候就在于历史并不能自动作答,还需要导演赋予更多的东西

3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看了一小段

41分钟前
  • 南风吹梦
  • 还行

希望战争永远不要来!里面的和我一样名字的女孩,是个折翼的天使。

44分钟前
  • martina的花园
  • 推荐

heart broken

4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