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

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81

主演:郭追,文雪儿,江生,井莉,龙天翔

导演:张彻

播放地址

 剧照

碧血剑 剧照 NO.1碧血剑 剧照 NO.2碧血剑 剧照 NO.3碧血剑 剧照 NO.4碧血剑 剧照 NO.5碧血剑 剧照 NO.6碧血剑 剧照 NO.13碧血剑 剧照 NO.14碧血剑 剧照 NO.15碧血剑 剧照 NO.16碧血剑 剧照 NO.17碧血剑 剧照 NO.18碧血剑 剧照 NO.19碧血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2 00:35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袁承志(郭追 饰)是忠诚袁承焕(魏添财 饰)的儿子,在父子横死之后,袁承志由仆人带领,逃亡至华山,成为了华山派掌门人穆人清(李寿祺 饰)的弟子。一次偶然中,袁承志于一个山洞内发现了武林传奇金蛇郎君(龙天翔 饰)的遗骨,亦发现了失传已久的金蛇秘籍,就此练就了金蛇剑法。   为了完成金蛇郎君的遗愿,袁承志踏上旅途寻找名为温仪(井莉 饰)的女子,又在途中结识了温青青(文雪儿 饰),袁承志就此被卷入了一段横埂在几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之中。让袁承志没有想到的是,温婉可人的温青青,其真实身份正是金蛇郎君的女儿。

 长篇影评

 1 ) 大陆版碧血剑——不啻于胡军版天龙八部的封神之作

近来闲着无聊,翻出了这一部张纪中监制的冷门之作,本不抱什么希望,毕竟这剧的男主我连听都没听说过,而且07年出品的电视剧竟然连字幕都没有,结果我第一遍看完后,拍案直呼不可思议,立马回过头去找了带繁体字幕的资源又看一遍,惊喜万分,自觉是真的挖到宝了。

碧血剑本是金庸武侠作品中垫底级别的小说,内容单薄,主线单一,世界观也不宏大,常被金庸迷嘲讽为金老爷子在过渡期练笔用的草稿之作,然而就是这样一部三流小说却被硬生生地拍成了可比肩胡军版天龙八部的一代封神之作,在我看来,此剧足以代表大陆武侠剧的顶尖水准。

第一点,选角出色,人物形象饱满。饰演男主袁承志的窦智孔虽声名不显,但身板笔挺、举止大方,眉宇之间透出的机敏果敢、凛然正气,的确是少年英雄袁承志的最佳诠释。饰演隐藏男主夏雪宜的焦恩俊,鬼魅狷狂,亦正亦邪,还涂个黑嘴唇,边打边变成蛇脸,打完后又自动卸妆,就冲这一股子邪门劲儿,你说他不是金蛇郎君,谁信呐?顺便提一嘴,倒挂在秋千上和温倩柔情对视的镜头,明显借鉴了蜘蛛侠的经典场面。

我要重点表扬女一号黄圣依了,我本对黄圣依没什么好感,但真是被夏青青迷的神魂颠倒了,一出场就是男装打扮,容貌英武,举止飘飒,简直就是一翻版的黄蓉嘛,少了多智而近妖的古怪,多了相互扶持的坚守和隔三差五吃个醋的可爱。彼时的黄圣依正处于颜值巅峰期,许多场景里都是漂亮的不得了,衢江上的一行清泪,玫瑰园的一袭女装,属实令人着迷。黄圣依虽然近年来风评不佳,但她终究是幸运的,能在最美的年纪证明了最好的自己。就凭此剧,以后我对她再也黑不起来。

至于孙菲菲饰演的阿九嘛,在竹林之战中展现出极美的身段优势,只是在给特写时面部肌肉僵硬,表情极不自然,我真想不通,她为什么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跑去整容?瞧瞧由衢州美女何晴饰演的衢州美女温仪,竟能同时驾驭年轻时和年老时两种状态,多么自然。再瞧瞧萧淑慎饰演的何铁手,风情万种,妩媚妖艳,简直骚到骨子里去了(别误会,纯褒义的),只可惜她后来吸毒了,当真成五毒教教主了。

此外,诸多配角也非常出彩,首当其冲的便是由一代剑圣于承惠饰演的一代剑圣穆人清,一举一动尽显宗师风范,一招一式尽展行家功底,可能是为了塑造神剑仙猿剑术的深不可测,所以于老爷子的打戏仅限于第一集那一场,想想也是可惜。由程皓枫饰演的李岩,从前期壮怀激烈的豪情到后期难挽狂澜的挫败,人物塑造的非常立体,他和红娘子生死相随、共同自戕的爱情亦是令人啧啧称奇。赵毅饰演的安剑清在小说中本是个龙套角色,结果在剧中被改成了武力值和袁承志五五开的绝顶高手,也是剧中唯一一个中了五毒教的毒之后能不须借助冰蟾便可自行运功解毒的人,这一角色的改编相当成功,从出场时的见血封喉到中期的心眷妻女,再到后期的赤胆忠心,过渡流畅,衔接自然,最后在惠王政变时还与袁承志捐弃前嫌共同御敌,终于求得妻女的原谅,堪称此剧一大泪点。另外,饰演玉真子的刘乃艺,演技极佳,每当占上风时便拈须冷笑、轻蔑得意,每当落下风时便目光凶狠、杀心毕露,作为本剧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反派,几次都让我恍惚地错认成李光洁了。

第二点,道具精良,首推那柄金蛇剑,据说是张大胡子找龙泉宝剑传人定制的,看着就凛凛生威、寒气逼人,剧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金蛇剑一出,刀剑俱断,碎片横溢四溅,让人大呼过瘾,而且运剑时若不使用金蛇剑法则剑为银白色,若使用金蛇剑法则剑为金黄色,体现了金蛇剑与金蛇剑法相辅相成这一设定,至于金蛇锥则并不常用,且还是夏雪宜用的居多,能送信,能杀人,还能定情,估计是前期扔的太多了也没来得及捡回来,所以也没剩下几支了,要不是最后袁承志在华山决战玉真子时用过一次,我都忘了这回事了,而且这东西还自带精确制导的效果,无怪乎是金蛇三宝啊。

第三点,打戏精彩,此剧的武打镜头在国产武侠剧中绝对能进前三,和武打片相比也不遑多让,拳拳到肉,刀刀见血,招式互拆,动作流畅,赏心悦目,令人叹为观止。打戏不仅镜头感和节奏感极佳,且频率极高,十分钟一小打,半小时一大打,袁承志基本上要一集打一场,竹筏水战、群挑温府、破五行阵、调和焦闵、榕树林夜战、竹林劫镖、泰山大会、孟府寿筵、刺杀皇太极、刺杀崇祯、华山决战,诸如夏雪宜和袁承志如出一辙的双脚接飞刀神技,夏雪宜对阵五行阵力竭倒地和袁承志用玉簪击破五行阵等经典场面,不可胜数,说是电影水准都毫不为过。

第四点,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此剧对大明王朝末期的国事残破、风雨飘摇有颇多着墨,崇祯虽励精图治却刚愎自用,皇太极虽雄才大略却离奇暴毙,李自成虽定鼎京师却贪图享乐,闯军虽所向披靡却迅速变质,真实的历史事件与虚构的小说情节交织在一起,而且还蜻蜓点水地引了下范文程、洪承畴、祖大寿等贰臣,竟让人从中看到了历史正剧的影子,毕竟描绘这一历史时期的影视作品除《江山风雨情》之外鲜有佳作,此剧也算弥补了国产影视的一个空白吧。

第五点,小说中袁承志和夏青青的恋爱细节得到大致还原。青青在衢江的竹筏之上遭到围攻,幸得初涉江湖的袁承志相助解难,此时的青青妥妥一个江洋大盗的作派。结果就是这么一个为了两千两金子和游龙帮生死相搏的人,却为了心上人的理想,愿将父亲的绝世宝藏赠予闯王。后来青青因擅杀调戏自己的马公子被袁承志责怪,竟是一路上道歉着回来的,试想青青是多么骄傲的一个姑娘,在心上人面前却如此撒娇乞怜,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爱情使人转性吧。

袁承志又何尝不是如此,青青凭着一身不高的武艺和一张不饶人的嘴行走江湖,却鲜少受伤,除被何铁手打伤小腿和剧末阶段吸入毒烟外再不曾伤过,孙仲君的剑,归二娘的钉,何红药的爪,哪一次不是被袁承志主动接下来的,袁甚至将青青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否则,榕树林夜战时,袁承志何以在千钧一发的关头为救青青不慎挨上归辛树一拳呢?但袁承志对青青的包容和保护又何止于此。当青青耍起小性子时,袁承志也只是面带笑意、不轻不重地责问一句“你呀,就是太任性了”。当决战玉真子时,袁承志先瞥见何铁手帮青青解毒,才长舒一口气然后正式开打。种种宠溺关切的表现,岂是用一句温母临终托付所能搪塞过去的呢?

从秦淮河赏乐听曲,到门外共烹雨前茶,从刺杀皇太极之前的声声叮咛,到刺杀失败后九死一生归来时的相拥,从青青身中剧毒还不忘骂袁承志喜新厌旧,到袁承志当着众人立誓此生心中只有青青一人,种种细节,层层递进,完整地呈现出了三联旧版的袁青恋的原貌,毕竟在旧版中,袁承志对待青青就是以用情专一而著称的,这里头压根没阿九什么事,此剧虽然遵循了修订版的内容对阿九的戏份大大扩增,但总体还是站袁青恋的,值得称赞。

在我看来,爱情本不似郭黄、杨龙、张赵般大开大合、荡气回肠,更应如袁青般细水长流,于烟火气中见真性情,就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那只玉镯子,就像二人共同烹煮的那壶雨前茶,就像青青偷偷给袁承志的鸡汤里添的那几块鸡肉,就像抵得上一百个满人皇帝的那一缕头发。感谢此剧,让我看见了爱情最单纯的模样。

第六点,此剧对夏青青的正名令人颇为欣慰。客观的说,相较于黄蓉、赵敏、任盈盈那类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零缺点女主,夏青青显然更接地气,优点不明显,缺点一大堆,更是江湖第一醋坛子,金庸武侠世界里要是选个最佳女主角绝对没她的份,可要是评个最差女主角,估计一大帮人第一时间想到她,可当真是如此吗?

青青的优点何其多哉,例如良知,青青虽自幼在温家这个豺狼窝中长大,难免沾染了些娇惯任性的毛病,但当她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身世时,她毫不犹豫地与温家五老决裂,并将母亲骨灰与父亲合葬,后随袁承志行走江湖时多次自称姓夏,好几次与人起冲突也都是缘于维护父亲的名誉,当何红药挖开夏温冢骨时,青青的哭声让人心疼,此一项岂输男儿耶?

例如善良,温家几个爷爷想杀她时毫不顾念血缘亲情,而当这几个爷爷被何红药逐一下毒暗害时,青青竟极为伤心地哭泣,心性之单纯善良,可见一斑。例如共情,青青上一秒还在和何红药怄气,下一秒见何哭了又安慰她,当得知何红药毁容缘由时,还替父亲向何道歉。最后何红药在山洞内发觉中了夏雪宜遗骨之毒时,竟先说了一句“青青,快走”,想是毒辣如何红药者也被青青的真诚所打动了。

还例如豪爽坦荡,青青在衢江上被游龙帮拦截时,荣彩要求见面分一半,危机四伏下,青青死活不肯,而后袁承志助其脱困,青青却豪赠一千两黄金,全无半点吝啬之姿。之后二人探得魏国公府宝藏,青青为了心上人的志向主动提出将亲爹留给自己的嫁妆都充作闯王军饷。嗟乎,青青到底还是读懂了父亲绝笔信上的那一句“重财宝而轻别离,愚之极矣”。而且后来青青多次吃醋发难也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将宝藏之事重提来作为袁承志亏欠自己的把柄,有贤内如此,夫复何求?

再例如吃醋(没错,我觉得这是优点),每次袁承志向其他的姑娘示好,哪怕是朝西洋女人多看几眼,青青都会醋意大发,而当袁回过头来好言呵护后,青青立马破涕为笑、点头应诺,绝不会没完没了的纠缠,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青青吃醋从来只折腾男人,并不针对女性,当焦宛儿、阿九遇险时,也是青青主动催促袁承志施以援手。试问一下,如此贴心俏皮的女孩,叫人如何不爱?

只不过,电视剧并非没有缺陷,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节奏的把控,开头极好,剧情紧凑,相当抓人,后期也极好,浩荡磅礴,相当震撼,收尾收的干脆利落,可偏偏中间袁承志和阿九的部分磨磨唧唧拍了好几集,阿九明明说自己要走了,结果伏击满人兵时又回来了,明明又要走了,结果在驿站又见面了,明明真的走了,结果打猎时又碰见了,反反复复过于拖沓,到后期更过分了,动不动插上一段和主线毫无关系的场景,袁承志刺杀皇太极失败被擒,正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突然插进了九公主舞剑的片段,故意的吧,前脚九难送来两片竹叶,后脚袁承志追至大漠,结果九难来了句“出家人九难与施主告别”,故意的吧,真是为加戏份强行刷存在感了,让我着实怀疑,要么有人带资进组了,要么有人带关系进组了,有这工夫多拍点袁青甜恋的细节不好吗,若是删掉阿九的非必要情节,凑个27集的精简版,那就完美了。

另外一个受人诟病的地方便是张纪中改也改不掉的老毛病,无处不在的鼓风机,诡异的室内打光,男主角披散的野人头发,不过这些终究不是原则性的问题。相较于TVB林家栋版的金蛇郎君复活记(又名:阿九之真爱无悔),此剧高出了岂止一个层次,简直就是大陆武侠剧的一代封神之作嘛。

在之后的这么多年里,市场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可与之比肩的精品佳作,大陆版碧血剑竟成为大陆武侠剧的绝唱,湮没于尘世不为世人所知,着实令人扼腕叹息,呜呼惜哉!谨此写下观后感一篇,愿更多的金庸迷和武侠爱好者们能寻见此沧海遗珠。

 2 ) 四大悲

一悲崇祯自缢,阿九断臂。

二悲李岩惨死,空怀一腔热血。

三悲安剑清一箭穿心,各为其主而已,几十年来夫妻反目,妻离子散,其何错之有。

四悲夏雪宜太渣,为报仇将三宝据为己有,何尝不是毁了红药一生。

至于袁承志,是金庸难得的“伟光正”形象,一路升级打怪,结合当时崇祯、大顺、后金的背景,看起来非常有意思。不过,四悲的配角更出彩。

 3 ) 剑光侠影化碧血_是非爱恨谁能牵

也许最初是出于对孙菲菲的喜爱,我才在无意间开始看新版《碧血剑》的。和从前看到经典武侠剧一样,这一次又使我萌生了重温原著的想法。虽然2003年金庸修改了《碧血剑》,但我还是喜欢老版本的原著。而张纪中这部剧的情节可谓是把新老版的原著相结合了,比香港00年那个随意篡改的版本强很多。演员选的还是不错的,窦智孔、黄圣依和孙菲菲出演的承志青青和阿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无疑,张纪中拍的武侠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总体来说,他的武侠已经成功的成为了一种品牌,他所营造的那种江湖情长那种肝胆侠义的武侠氛围还是足以感染观众的。

“这一夜 世界最后一天   
盼望你在我身边   
我看见真心变得可怜
任眼泪云开聚点
依依不舍的临别一眼
生生死死都眷恋
好想乞求遗憾少一点
我的心天可怜见
我看见真心变得可怜
任眼泪云开聚点
依依不舍的临别一眼
生生死死都眷恋
好想乞求遗憾少一点
我的心天可怜见
是非谁都不能言
爱恨只在一线间
分分合合结局由不得人选
断了思念问苍天

……”
全剧终。耳边却依然萦绕着片尾深情缠绵的旋律。一曲由窦智孔亲自填词的《是非》,配着剧中那一幕最是伤别离的情境,怎能教人不为那份难了难言的感情而落泪。

这首歌是写袁承志与阿九的。阿九生在亡国的帝王之家,命运早已安排了她的不幸。也许袁承志的感情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却注定没有结局。阿九是让我同情心痛的,但更多的却是对她的钦佩。一直以来,她都是默默的在心底爱着这个与自己的父亲有着血海深仇的袁大哥。面对冷冰冰的深宫,面对国事的日益衰微,作为公主的她是孤独而悲惨的。当她与袁承志,青青之间出现了三角的僵局,最左右为难的莫过于袁承志了。她明白唯有一人离开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阿九经历了一般皇家子女都未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作为金枝玉叶,她又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广阔胸怀。最终阿九牺牲了自己,成全了袁承志和青青,面对自己深爱的人,这份选择诀别的勇气怎能不令我感动与钦佩。永远记得独臂的她转身在大漠中的那个侧脸,那种强忍的悲痛与毅然的坚决被孙菲菲诠释得淋漓尽致。不过,在当时那样纷乱的环境中,对亡国公主阿九来说,或许远离尘世也是最好的结局了。

很早以前就读过《碧血剑》的原著。故事中的女子我是最喜欢夏青青的。多年来,在我心里青青的形象一直只存在于黑白文字的世界中,而新版剧中黄圣依纯真无邪的演绎,终于赋予了她颜色与鲜活。一路走来,青青与袁承志的爱是坎坷而不平静的。在一同经历了万千磨难之后,袁承志起初对青青的那份责任已经自然而然化成了深沉真挚的爱情。对于喜欢武侠的我来说,一向是向往那种并肩经历曲折与磨难~同生共死的感情的。他与青青从相识到相爱,那份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是他与阿九所没有的,这也正是袁承志最终选择青青的原因之一。

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童话已经在无数武侠中以至于各种小说里重演,而在这部剧中这样的童话被颠覆了。但这样的颠覆却正是体现出了生活与人性的真实,童话般美好的愿望是好的,但试问现实社会中有几个人能真正保证一生只爱过一个人呢?无可否认袁承志是爱着阿九的。但青青在他心中却更深更重。还记得剧中袁承志对青青说的那句“和你在一起喝茶才是最快乐的”吗?当青青吃醋难过时,袁承志一再对她说“难道你还不明白我的心吗”,这些都是最好的说明。而且在青青身中巨毒生命垂危时,袁承志焦急万分流下了伤心的男儿泪,相比之与阿九绝别时脸上无奈不舍的神情,更看得出青青才是他的至爱。而对于阿九,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罢了,她离开后虽会留下痕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被吹的烟消云散的。

《碧血剑》中不得不提的还有五毒教教主何铁手这个人物。她的出场是令人惊艳的。萧淑慎饰演的何铁手妩媚可人~个性鲜明,人物的塑造可谓是非常成功。在武侠世界里,无论是《笑傲江湖》中的蓝凤凰还是《碧血剑》中的何铁手,我都是十分喜欢的。相对于中原人来说,夷家女子的勇敢豪爽与娇媚可爱别有一种魔力,让人不禁神往。何铁手最后改名为何惕守,改邪归正拜袁承志为师也正是众望所归,事实上她之前在故事中也并非一个完全的反面角色,她是重情重义嫉恶如仇的,和某些所谓的名门正派相比,“邪教妖女”之称也未必名副其实。

所以,善恶爱恨是非就是这样的难解难分。事实上它们本就是一体,人们越挣扎着想去分辨却往往被是是非非的脉络缠绕的越紧。因此,这又应了阿九的选择:有时候学会放弃,才是最高尚的美德。
 

BY XIZI©2007

 4 ) 爱情是女人最大的童话

来找这一版的《碧血剑》是因为在某处看到一个网友自制mv,集合了网友心目中的《倚天屠龙记》的人选,其中张翠山和殷素素用的是黄圣依和窦智孔在《碧血剑》里面的片段。黄豆两人意想不到的perfect match促使我想要看到更多。

这一版最好的地方就是没有像历届港版一样贬青青抬阿九,窦袁承志和黄殷素素,每个单拿出来气场都不够,组合在一起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认真地看了下温仪和金蛇郎君的这段恋爱。
温仪情窦初开,看到了那个众人口中的大恶魔心中柔软的一面,爱上了那个给她摇秋千给她唱小调的男人,春风一度,就此分别。等了一辈子,等来了金蛇郎君的死讯,痛哭欲绝,从袁承志那里得知金蛇郎君死前说:“寻到宝库的人拿黄金十万两去浙江寻温仪”,知道这个男人已经原谅了她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她,死便也死得安心了。

《还珠格格》里夏雨荷死前说:“爱过,等过,盼过,怨过,失望过,后悔过,最终还要感谢有这么一个人,让她可爱可盼,人生从此不是一口枯井。”
看吧,这就是女人,女人这辈子若是有了爱情这个盼头,这一辈子便最终有了意义。
男人们的童话里有很多,要有金钱要有权势要有很多的美女环绕。
而女人,一辈子都在期待一场飞蛾扑火的恋爱,很爱很爱一个人到为他死的地步,若是这样的爱过和被爱过,那么这一辈子便也值了。

昨天和一个女孩子谈到孩子的问题。女孩子说:“爱一个人是跟他没有关系的,要孩子的原因只会是因为很爱很爱一个人,是飞蛾扑火般的恋爱,爱到可以为他死,否则的话不会考虑婚姻."
多么熟悉的观点,而我现在已经过了这个阶段,绝不会因为爱一个人而死,要好好活下来体味人生,给父母快乐,看着宝宝长大。到了这个凡事计较得失的阶段,看得太透失去了自我欺骗的快乐,我很可怜吧。

 5 ) 为什么《碧血剑》没啥存在感

木有看过原著,以下所有评论均基于张纪中版电视剧。

路上随便抓一小学男生问问,可能知道乔峰令狐冲韦小宝,但未必知道袁承志,更不会知道碧血剑三个字是代表了啥,这部书和对应影视作品的存在感都很低。为啥,最终极的原因,是主角的存在感低,一个没有故事感的主角,那他的故事也没太多人知晓。

武侠小说,讲究“爱恨情仇”四个字。先说恨和仇,袁承志再大的仇、再大的怨,都大不过他老爹的千古之恨;再说爱情,他兜兜转转在几个姑娘面前左右逢源,我其实都没觉得他真的爱哪个,只是剧本那样了,讲究着爱吧。倒是五毒教那个丑婆娘(不好意思没字幕所以没记住名字),那才是爱得疯癫、爱得痴狂,虽然是个讨厌的角色但让人恨不起来;又说武功,作为一个出新手村(下山)就是满级的非成长性角色,与观众的互动感相对也低一些,毕竟我等小民就喜欢看屌丝逆袭的草根故事;最后是剧情,毕竟故事的大背景还是闯王建立大顺,我回忆了一下,袁承志似乎没有任何推进剧情的行为,完全是大形势推着他在走,算是躺完了整个故事。如此主角,还不如配角们闪耀,那注定没名气了。

多说几点,结合剧情与演员:

1. 不知道这版是不是处理温青青有点儿问题,感觉是个讨厌的角色,一边像江湖儿女一样不听招呼,想咋滴就咋滴,一边又像小家碧玉一样吃飞醋,吃了这个吃那个,集各家恼人之处于一体,再加上黄圣依那闪亮得有点儿秃的大脑门,我是不喜欢。孙菲菲以前挺好的一个姑娘啊,整容之后看着很别扭,脑门大下巴小,也不舒服。

2. 我喜欢1焦宛儿2何铁手3红娘子(李岩的老婆)。焦宛儿贤良淑德,该坚强坚强,该温柔温柔,我最吃这一套了,必须拿下。何铁手敢爱敢恨,潇洒俏皮又不失性感(当然这可能是演员的功劳),这种毒玫瑰就是男人的陷阱啊!红娘子那张写着“国泰民安”的脸,我就暗暗决定婚后一定不能让她受委屈。

最后九儿出家为九难,我恍然大悟,敢情这是《鹿鼎记》的前传啊。不过就九难那功夫也能横行江湖,难怪被称作武侠末世了。

 6 ) 美人如玉剑如虹

看完老爷子的原著后就立即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前特意网上搜了下,听到众网友都推荐说央视版的改动比较小,所以选择了这版碧血剑。
承认大胡子是很有诚意来做这部剧的,或许是碧血剑本来在金老的著作里就名气一般,所以电视剧热火效果肯定比不上笑傲之类的。
有一点很吸引我的就是我注意到除了主角袁承志,包括一些配角如罗立如,李岩这些人物都是蓄留起了真发做长发,而不是像一般古装剧一样用头套。这一点真的是很多电视剧无法做到的。
下面说说该剧与原著不符合的一些地方。不是吐槽,纯粹只是标明一些内容。
1.袁承志小时候的章节基本省略了,尤其是陪伴承志长大的哑巴、穆人清的仆人这个角色或许因为需要手语之类的原因被抹掉了,但是我一直蛮喜欢哑巴这个角色。感觉他对承志就像一位父亲,像哈利波特里照顾哈利的巨人海格。
2。归辛树夫妇是有三名弟子,剧中只出现了梅剑和与孙仲君。孙仲君在原著里是被穆人清削掉了一根手指,并不是三根。
3.在小树林承志与归辛树比武切磋的时候,归辛树从内力已经知道了对方的确是自己师弟,所以手下留情并不伤承志。电视剧里将归辛树那一集写得稍微不留情面一些了。
4.至于阿九和玉真子的身份揭露都过早了,少了一些神秘性~
5.温仪在原著中是被温家五老发毒针打死的,并不是自尽而亡。
6.原著里最后同承志一同前往海外岛屿的除了青青和铁手,还有程青竹,洪胜海,沙天广等人
7.原著里阿九虽然出了家,但是木桑道人有收她为徒弟
8.最后齐聚华山的时候同铁手一开始交手的还有二师兄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的两位儿子
9.承志同惠王自始至终都没有交集
10.原著里焦宛儿对承志的感情并未流露多少
11.青青是最后被何红药逮住后才把她娘的骨灰带往华山埋葬了的。、12.承志亲眼看到了多尔衮刺杀皇太极。
13.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原著中的何铁手屡次没对袁承志一行人下狠手的原因是她自己喜欢上了女扮男装的青青!

比较明显的变化大概就是这么多,也有我记得不清楚的地方没有写出来。

接下来说说亮点。
窦智孔把承志这个角色演绎得很好,而且把原著中承志的一些正直形象表露得更完善,最后远走海外的原因也有表达出来。
铁手是个惹人爱的角色,笑颜盈盈的形象也很符合。
孙菲菲的阿九很让人怜惜,最后她远走大漠那里真的看得人催泪。
安剑清大胡子将他完善了剧情,是个有情有义为君主尽忠的臣子,也值得钦佩。
最让人感慨的是崇祯,作为一个明粉,我对这个皇帝是各种感慨与喜爱。唯一遗憾的是金老为了突出袁崇焕冤情而在书中将崇祯贬低了很多。在我的认识里,崇祯是一个励精图治勤勉的皇帝,为了挽救风雨中飘摇的大明帝国做出最后的努力。可惜他无法扭转那样的局面。所以剧中从崇祯赐死皇后嫔妃,剑杀亲人的画面开始,我就在流眼泪。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历史再现。这个以身殉国的皇帝,这个为了不愧对祖宗基业而拼命的皇帝,他也做过错事,但是他真的算是个称职的皇帝。
其他演员角色也选的不错,武打场面还有取景也是可圈可点
总的来说这部剧真的不错

 短评

碧血剑之所以改编多么出彩都不会火是有原因的:1.碧血剑和射雕三部曲不同,射雕三部曲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剧情设计,都把武侠世界和家国情怀融入的淋漓尽致。而碧血剑算得上尴尬,袁承志这个角色追星族而已,一会爱亲父,一会追闯王,两个明星都坍塌了不追星了移民了。2.男主定位尴尬,女角色们一个比一个尴尬,论灵性夏青青上不及黄蓉,论不食烟火阿九比不上小龙女,论霸道女总裁何铁手不及赵敏,女性角色全部沦为陪衬和花瓶作用,所以改的再怎么努力火不了是必然的。3.有人说TVB不及张纪中,我觉得半斤八两,张纪中金庸弊端:到处可见的打光,飘逸野人般的长发,无处不在的吹风机,这版阿九和袁的感情太莫名其妙了,到底怎么就爱上了?武侠小说就不要把老外放进来了吧?太出戏了。

6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还行

虽然剧情没觉得多好,但是冲着那个结尾曲,我给了四星,另外看完这部剧彻底讨厌黄圣依,菲菲好可怜。。。

11分钟前
  • Ryo
  • 推荐

金蛇郎君大赞,中年版的温仪特别特别好看,袁承志何铁手安小慧都让人满意,孙菲菲那时候脸还没残阿九很美,温青青也还行。明亡那一段几乎有了历史剧的厚重感,最好的碧血剑,不应该有任何争议。TVB的碧血剑拍的都是什么鬼。

15分钟前
  • 瓜特
  • 推荐

阿九、阿九,这大概是金庸小说里让我执念的女配了,不是青青不好,从小对阿九就有很深的情结,无论是孙菲菲版或是佘诗曼版,在我心里都远胜任何人饰演的温青青。

16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看下去需要多大的忍性耐性和抗雷性……

17分钟前
  • 御手洗街
  • 较差

绝对被低估,比林家栋版好很多。在胡子的金庸剧中应该仅次于《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

20分钟前
  • CH程石磊
  • 推荐

充满无奈、充满挣扎,武侠片不仅仅是打斗,和历史潮流的融合让格调提升了一级

25分钟前
  • 双木临峰
  • 推荐

拍得不错,是金庸片中最经典剧作

28分钟前
  • 墨神的凡龛
  • 力荐

袁承志于青青,有情有义,两人相濡以沫,情真意切。然总觉阿九与袁承志,一“情”字,一“义”字,亦非巧合,乃心之所向。他应该是喜欢阿九的,但确实爱着青青的,不管这爱里几分情,几分义。重温碧血剑,为了记忆中的袁承志和阿九。苦命的阿九,自知情薄,削发为尼,不免令人唏嘘,我见犹怜。小舟从此

32分钟前
  • Yessenia
  • 推荐

金庸小说的新修版几乎都是我的雷区,港版爱阿九都比三角恋舒服;忽视鼓风机和打光,张纪中难得一部让我能看完的。相比惊鸿一面的念念不忘更爱生死与共的比肩而行,港版不站cp,这版倒有些替青青不服,还是旧版小说cp有爱点。唯一的虐点在洞穴之内,她道尽前尘,却不过又一次证明他多爱自己的未婚妻。

35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两版都看过,TVB那版除了金蛇郎君一无是处,袁承志选择青青完全无爱只是责任。而窦智孔这版袁青之间的感情刻画的很好从恩情义气到后面相濡以沫的爱情。在乱世中侠义安稳没了还有一份相知相许的爱情真的是最后一丝欣慰了

36分钟前
  • shanshan
  • 推荐

其实还不错啦 原著不出彩而已~

38分钟前
  • 沉睡的兔子。
  • 推荐

比较贴近原著,武打动作设计的很好,演员演的也很到位。

41分钟前
  • 似清风吹
  • 推荐

比较忠实原著,而袁承志、温青青却比原著讨人喜欢些。看书的时候几次因为袁承志看似恭敬,实则藐视对手的态度而弃卷。金庸的第二部书,打斗场面描写得还不够成熟,但是阿九、何铁手的人物塑造得很好

43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推荐

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萧淑慎的何铁手,那一眯眼睛,真是妖女勾人魂啊

48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推荐

本身就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故事,也不喜欢三角恋。我从小看什么版本都更加钟意夏青青,都说阿九可怜,可是青青不也很可怜,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53分钟前
  • 熙熙小可爱
  • 还行

重看第三遍了,里面金蛇郎君的出场是所有武侠剧人物出场中最惊艳的。全片武打相当精致,窦智孔的袁承志尤其自然,原本袁在书里有点做作,电视里把那份聪明演出来了,又落落大方通晓事故。这版碧血剑堪称经典。

56分钟前
  • 清阳
  • 力荐

改动是不少,布景很好看,画面清丽,尤其是几位女主的造型更显人物特色。打斗精彩,不够流畅。袁承志和张无忌太像,智商可以,情商不咋地,好多女子喜欢。夏青青和阿九的扮相很好,何铁手太抢眼,郭金演的也不错,很喜欢安小慧和焦宛儿。这部戏记录了孙菲菲和萧淑慎最美的时候,她们原来这么美啊!

58分钟前
  • 羡他
  • 推荐

作为电视剧对原著改动很合适,对袁崇焕的再现、给阿九增加的剧情很出彩。最后一集把我看哭,窦智孔很适合武侠的说。我的高三测试完慰藉……

1小时前
  • 小东邪
  • 推荐

窦智孔的袁承志演的不错...

1小时前
  • 七七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