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严冬

动作片挪威2012

主演:鲁伯特·格林特,大卫·克劳斯,弗罗里安·卢卡斯,斯蒂格·亨里克·霍夫,拉克兰·尼布尔

导演:彼特·纳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白色严冬 剧照 NO.1白色严冬 剧照 NO.2白色严冬 剧照 NO.3白色严冬 剧照 NO.4白色严冬 剧照 NO.5白色严冬 剧照 NO.6白色严冬 剧照 NO.13白色严冬 剧照 NO.14白色严冬 剧照 NO.15白色严冬 剧照 NO.16白色严冬 剧照 NO.17白色严冬 剧照 NO.18白色严冬 剧照 NO.19白色严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3 16:38

详细剧情

荒漠求生是一部反战题材影片。在严寒的挪威荒野的上空,英德双方的战机在一场激烈的空战中被彼此击落坠毁。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必须竭尽全力在严寒的冬季生存下来。尽管战争使他们成了敌人,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种敌对状态很难维持。在对彼此的需要中,一种非常规的友谊开始萌芽。最后他们竟成了亲密的战友。无论如何,战争都是荒谬的。

 长篇影评

 1 ) Hey, it's Weasley vs the Nazis!

只有5個角色、1個小棚屋的電影如何能讓觀眾保持專注力?Into the White完全是靠劇本和演員撐起來,萌點爆棚的劇情片。雖然完全沒有火爆的場面或懸疑的情節,被困在挪威茫茫的雪野小屋裡的三名德軍和兩名英軍卻完全抓住觀眾的心。不僅是他們的人格魅力、陣營之間緊張的敵對關係,幾次武器易主的主導權交換和糧食燃料的逐漸減少,以一種悄無聲息的緊張感將劇情一步一步推向高潮。當然這部電影的“大殺器”還是賣萌賣囧:

當德國人用火炭在地上劃出一條三八線……

當德國人即使在凍死人的小棚屋裡,也一本正經地脫下大棉襖穿著筆挺的軍裝亮閃閃地“會餐”而英軍輸人不輸陣也當場跟著脫……

當英國的少爺支使德國人砍小屋的木柱子當柴火燒,德國人指出那是承重柱,而少爺不知死活地拿槍指著逼人家砍……

當你發現Rupert會的德語僅限於幾句髒話,人家說的話他其實聽不懂……(而且人家德國人根本不講髒話,就他一個人在那罵得好開心)

***
成功的選角為微妙的角色差異以及情緒變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可以預見“哈利波特男星”的標籤將會漸漸從Rupert Grint身上褪去,因為他的表演功力日深,而且展現給人們無窮的可能性。這種潛力的展示甚至在哈利波特時期就開始了,Driving Lessons裡羞怯笨拙的男孩,Cherrybomb裡叛逆迷惘的少年,他的角色是那麼多元化,即使他還那麼年輕、即使他已經那麼有名、即使他的臉長得跟Ron Weasley一模一樣!放下魔杖之後,Rupert所擁有的遠比其他的哈利波特影星們要多。在Into the White這部電影裡,Rupert扮演來自利物浦的機槍手,村兒范十足的小青年同他的貴族長官Davenport少爺形成鮮明對比。Rupert的利物浦口音那麼重,以至於他說的話德國人沒聽懂,而少爺一字不變地重複了一遍之後人家懂了……

至於臉上寫著伊頓髮型寫著劍橋的Captain Davenport,來自“上流社會”的背景能夠解釋他有些故作姿態的優雅、不切實際的傲慢以及……或許是沉澱了幾代優秀基因而成型的美貌。(八卦一句,飾演Davenport的Lachlan Nieboer在唐頓裡龍套了一個盲眼中尉也是頗有范)

雖然David Kross的角色有不少時間是在昏迷中度過,但是在他清醒的時間裡,他的表演比朗讀者中更加精緻。朗讀者中的David Kross已經很了不起了,雖然風頭被Kate Winslet的光芒搶得渣都不剩。如今在Into the White裡的David Kross更完全展現出細膩的演技。他年輕、激進,是捧著領袖紅寶書的理想主義者,是被Rupert稱為“小希特勒”的激進納粹黨青年——年輕的納粹和桀驁的利物浦男孩碰撞出的火花滋滋滋地成就了前半部電影。

Florian Lukas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無可挑剔,他飾演的德軍中尉敏感、善良,爲了帶領下屬而隱藏著內心的恐懼。Stig Henrik Hoff飾演的寡言少語的德國軍人也相當令人信服。

***
雖然戰爭給這5名主角帶來了許多災難,影片對戰爭的批評實際上相當溫和,它更注重表現溫暖的人性。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當遭遇到手無寸鐵的敵軍,而且還是剛剛擊落了自家飛機的那一撥人,德國人的選擇竟然是留著這幾個“戰俘”,投入巨大的精力來看守他們,跟他們分享有限的食物,甚至分享餐桌。“小希特勒”的David Kross強烈建議長官將兩名英軍俘虜就地處決,長官表面答應并把槍遞給他時,David Kross下不了手。面對手無寸鐵的人,他無法扣下扳機。就這麼簡單的情節,人性中最單純的善流露出來。

沒錯,就是這樣一部只有5個好人關在小木屋裡互相消遣的電影,卻被拍得幽默、感人,并帶著些許憂思,一點也不循規蹈矩。雞蛋裡挑骨頭地給它提點意見的話:1.影片開頭的空戰不應該省略。幾名主角直接出現在雪原,只通過他們的對話讓觀眾得知他們之間發生過一場激戰,他們互相擊落了對方的飛機——這種叙事方式太怪异了。空戰場面雖然和後面的故事沒有直接的聯繫,卻能幫助觀眾迅速進入戰爭的大背景,更容易理解英軍和德軍之間的緊張敵意。2.那些“一起去看流星雨”的鏡頭能不能剪掉啊……太拙了簡直。

總體而言,如果影迷喜歡溫暖人心的劇情片、喜歡善良的制服青年之間的互動、喜歡開國際玩笑吐槽英德民族性格,那麼這部電影為必看!

 2 ) 真实事件的背景介绍

    He-111机组从丹麦基地起飞去轰炸英国海军"弗拉明戈"巡洋舰号,后来被"皇家方舟"号上起飞的三架"贼鸥(Skua)"式双座舰载战斗机攻击并起火迫降在冰冻的湖边;其中一架"贼鸥(Skua)"因为发动机故障迫降在冰冻的湖面上…… 威瑟堡行动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时向挪威和丹麦发起的攻击,德军代号为威瑟堡行动(德语:Weserübung),意即“威悉河演习”。 德国在1940年4月9日当地时间0415偷袭挪威和丹麦,据其称是为了要从英法手中保护两国中立。 铁矿在基律纳和Malmberget开采后经铁路运到纳尔维克和吕勒奥的港口(图为1920-1940年国境) 自1939年春,英国海军总部便将斯堪的那维亚视为将来与德国开战时的潜在战区,英国政府不愿再次在大陆上开战,认为会重蹈一战覆彻,所以开始考虑使用封锁战术间接削弱德国,德国工业非常依赖来自瑞典的铁矿,这些铁矿主要经由挪威纳尔维克港和瑞典吕勒奥运输,其中纳尔维克港冬天不会结冰,因此可全年无休供应铁矿。 1939年10月,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上将,与希特勒讨论挪威若出现英国基地的危险,以及在英国之前夺取这些基地的可能,海军认为取得挪威除了可控制其附近海域,也可作为未来对英国作战的基地,不过因为当时陆空军对此不感兴趣,因此希特勒只表示作战重心将集中在低地国家。 11月底,英国战争内阁的新成员温斯顿·丘吉尔提议在挪威海域布雷,这可迫使运矿船更深入北海,英国皇家海军就可在此拦截,不过此提案被鸽派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否决,因为害怕来自中立国家如美国的负面反应。1939年11月,苏联和芬兰的冬季战争爆发,因外交环境改变,丘吉尔再次提出他的布雷计划,但再次遭到否决。 12月,英国和法国开始计划援助芬兰,他们计划将部队登陆在挪威的纳尔维克,然后穿越瑞典进入芬兰,这也将使盟军得以占领瑞典的铁矿区,这个计划获得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的支持,他们希望获得挪威的合作,这样可以解决一些法律问题,但向此二国发出的严厉通告只得回负面反应,远征计划仍然继续进行,但因芬兰在3月求和导致理由消失。 [编辑]计划阶段 1939年12月14日,在相信盟军可能威胁铁矿来源后,希特勒下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草拟入侵挪威计划,此草拟计划只预计投入一个师的兵力。 在1月14日-19日,德国海军研究出草拟计划的加强版,他们决定有两项关键要素,第一是偷袭,以减少挪威的抵抗和英国的干预,第二是用军舰,而非较慢的商船,运送部队,这使得同时占领所有目标成为可能,因为运输船受到航程限制。新计划将投入一个军的兵力,包括一个山地师,一个空降师,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和两个步兵师,这些部队的任务目标是: 挪威首都奥斯陆及周边城市 此计划亦要求快速捕获丹麦和挪威的国王,希望可以因此迫使对方投降。 1940年2月21日,行动指挥权交给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特将军(Nikolaus von Falkenhorst),他在一战时曾在芬兰作战,因此熟悉极地作战,不过他只有地面部队的指挥权,虽然希特勒是希望统一指挥。 1940年1月27日,最终的计划被命名为威瑟堡(Weserübung),由德国第21军团领军,其内包含德军第三山地师和另外五个步兵师,后者全部未曾上过战场,此计划的第一梯队包含三个师,剩下的留待第二波,有三个伞兵连用于占领机场,德军第二山地师后来也被加入作战。 原计划是入侵挪威和以外交手段取得丹麦机场,但希特勒在3月1日指示两者皆入侵,这是因为德国空军以防空预警为由坚决要求占领战斗机基地,为了入侵丹麦而编成的第16军,包含2个步兵师和第11摩托化步兵旅,整个行动将由空军第10军支援,由大约1000架各式飞机组成。 [编辑]前奏 在2月时,英国的哥萨克号驱逐舰(HMS Cossack)违反挪威中立在挪威领海登上同样违反挪威中立的德国运输舰阿尔特马克号(Altmark),并释放约300名英国战浮,希特勒视此为英国有意违反挪威中立的明显讯号,因此更坚定了侵略的决心。 3月12日,在冬季战争已进入尾声时,英国终于决定派遣远征军前往挪威,远征军在3月13日开始上船,但因冬季战争的结束而被叫回且行动取消,作为替代,英国内阁决定开始在挪威海域布雷,然后再登陆部队。 第一批德国侵略船团在4月3日出发,一艘英国驱逐舰在4月8日开始在挪威海域布设第一颗水雷,4月9日德国的入侵开始。 在战略上,丹麦比较不那么重要,除了做为对挪威作战的集结区外,当然做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国家还是必须受到一些控制。此国国土小且相对平坦,是德国陆军作战的理想地点,丹麦的弱小陆军没太多成功抵抗的可能,一些丹麦部队在清晨与德军接战,损失了一些人。 1000名德国陆军从哥本哈根港口登陆后,一支国王皇家卫队分遣队与他们接战,没打几发子弹,就有几个分队的He 111轰炸机和Do 17轰炸机呼啸过天空,面对德国空军明显意图轰炸哥本哈根平民的恐吓,年迈的国王几乎是立刻投降,换取对国内事务的自主权,结果是独特温和的丹麦被占领时期,特别在1943年夏之前,同时也延后了对丹麦犹太人的逮捕和驱逐到几乎全部撤离至瑞典,在战前估计约有8000名丹麦犹太人中,被驱逐者少于500,失去生命者少于50。 虽然丹麦和其余斯堪的那维亚大至上没什么军事实力,但她们有战略、经济和思想方面的重要性,就如第二位德国全权大使维纳‧贝斯特博士(Werner Best)所称:“丹麦的农业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援助,也是与瑞典的重要接口”。 挪威对德国之所以重要有两个主要原因:作为海军单位的基地,以骚扰盟军北大西洋航运,挪威北方长海岸线是出动U艇攻击英国北大西洋商船的极好地点,和确保经由纳尔维克的瑞典铁矿运输顺畅。 入侵挪威任务交由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特将军(von Falkenhorst)率领的第21军团负责,包含以下主要部队: 德军第一阶段登陆地点 德军第163步兵师 德军第69步兵师 德军第169步兵师 德军第181步兵师 德军第214步兵师 德军第3山地师 德国入侵部队分成多部由不同船团运载: 战斗巡洋舰SMS Scharnhorst号和Gneisenau号远距掩护,10艘驱逐舰运载艾都华‧迪尔特(Eduard Dietl)将军率领的2000山地部队前往纳尔维克(Narvik)。 重巡洋舰Admiral Hipper号和4艘驱逐舰和登陆部队1700人前往特朗赫姆(Trondheim)。 轻巡洋舰Köln号和Königsberg号,炮术训练舰Bremse号,运输舰Karl Peters号,2艘鱼雷艇,5艘摩托鱼雷艇和登陆部队1900人前往卑尔根(Bergen)。 轻巡洋舰Karlsruhe号,3艘鱼雷艇,7艘摩托鱼雷艇和登陆部队1100人前往克里斯蒂安桑(Kristiansand) 重巡洋舰Blücher号,重巡洋舰(前袖珍战舰)Lützow号,轻巡Emden号,3艘鱼雷艇,8艘扫雷舰,和登陆部队2000人前往奥斯陆。 4艘扫雷舰和登陆部队150人前往艾格桑(Egersund)。 奥斯陆峡湾和奥斯卡要塞 一门放在奥斯卡博格要塞的280毫米炮,是其中一门击沉德国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的大炮 1940年4月8日傍晚挪威巡防艇Pol III号发现北上中的德国第五战斗群,在与德军短暂接火后被俘虏,她的船长是挪威在这场战争的第一个牺牲者。 除了奥斯陆和克里斯蒂安桑,所有德国船团皆在预定时间完成登陆,在克里斯蒂安桑他们在早上10点才成功突破岸防,比预定时间慢了6小时。 1940年4月9日,德国第五战斗群以重巡Blücher号为首沿着奥斯陆峡湾北上,在0515小时接近位于峡湾最窄处的奥斯卡博格要塞(Oscarsborg Fortress)时,Blücher号被岛上已有48年历史的德国制老旧大炮命中,之后机房又吃了两枚40年前制的鱼雷失去控制,0623小时Blücher号翻覆沉没,其上2202名船员和战斗人员中有830名死亡,船团的其余船只因误以为Blücher号撞到水雷因而让部队提早上岸,这确保了奥斯陆不至于在清晨受到攻击。 此延误使挪威皇室和国会有足够的时间带着国宝和黄金一起转进。挪威从未向德国投降,而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政府未获合法地位。因此挪威不属于被征服国家,能够以盟军的身份参战。 威瑟堡行动的其中一个重要部份是用伞兵进攻奥斯陆和斯塔万格附近的机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空降作战,其中进攻奥斯陆福尼布(Fornebu)机场的计划险些变成德军灾难,第一批运载340名伞兵的29架Ju-52因天候不良撤回,后续机队也因此被命令撤回但因沟通不良仍然继续前进,但因福尼布机场几乎没有什么防御,因此仍然成功降落并占领,随着德军不断从机场抵达,奥斯陆在中午沦陷。 哈康国王和国会先德军一步向北转进,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成为历史第一个用无线电宣告政变的人。 盟军援军部队4月14日开始在挪威各处抵达,但因主要港口皆控制在徳军手上,重武器和后勤运送都出现困难,但盟军仍能夺回主要目标纳尔维克,并将港口完全破坏。 6月7日哈康国王和国会转进英国成立流亡政府,6月9日盟军最后在纳尔维克的部队完成撤离,次日挪威沦陷。此次作战耗费德国两个月的时间,是二战被德国侵略的国家中支撑第二久的国家,第一是苏联。

 3 ) 战争外的封闭世界发生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也是二战时人们非常好奇的一件事:如果英国人和德国人共处一室怎么样?

或许影片给出的这个答案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枪是一个象征性的物品,敌对与仇视。 一开始枪是武器,谁有枪谁掌握主动权的。然后以放下枪为和解标志——后来枪只是玩乐时的助兴品。一步一步,由敌人到朋友。 这有点类似于在推理里常用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所以人都被困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没有外人,外人进来之时就是平衡被打破之时。在这个完全隔绝的世界里,开始还保留着外界法则——战争、条例;小屋中划定的那条分界线,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但很有意思的是,只有他们其实必须合作,才能获得生存。 这让我想到《巨人的陨落》里的一个情节:一个英国军官和一个德国军官在晚上休战时站在分界线边聊天:他们其实是朋友。很可笑,没有任何仇恨的人们,却举着枪对着对方,在他们成为朋友之后这种讽刺感更强烈。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如史密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战争是不是政治精英的阴谋?

抛弃大环境,这几个男人相处得真的非常有趣,我几乎从头就开始笑,他们相互咒骂,拿对方调侃,要为胳膊举行追悼会,唱歌跳舞真心话大冒险没有高耸的政治壁垒和该死的战争,只是几个各有平凡生活的普通人,喜欢喝酒、抽烟、大笑的男人——直到那个截点——外来人闯入:前一秒还在畅想未来,后一秒斯查克却已倒地。最后斯查克的遗言“英国笨蛋”究竟是在痛恨背叛还是在原谅?我们不得而知了。

为约瑟夫截胳膊时,大老爷们们的犹豫

但是他们是真实地、发自内心的,成为朋友。

看到最后我们大概感慨会他们这一次的逃生却没有改变他们成为战争受害者的命运:被俘或战死,但我们会真真切切地为最后一句感动:

两位以前的敌人很快见面了。

作为朋友。

 4 ) 冰天雪地里也有温情

北欧的茫茫雪原像是一张温床,让剑拔弩张的英德双方冷静下来。为了生存大家慢慢放下防卫,在一起重新思考战争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同为天涯沦落人,导致彼此忘记了军人的身份,不忘的是军人间的协作、执行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印象最深的是英军问德军:“你们侵略别人是什么感受?”德军答:“我很难过,但那是军令”。 最后,随着挪威军人的一声枪响,打破了和谐与宁静,把我迅速从幻想中拉回了残酷的战争现实。 作为观众的我好想他们战争期间就呆在小木屋里,喝酒跳舞,没事再在屋外的极光下面唱唱彩虹之上…… 若干年后,一对好友能再聚首是对战争和观众最大的安慰。

 5 ) 天地皑皑中的人性之光

是在家里电视的电影库翻到这部电影的,在整个页面标示需要收费的电影中,它免费的一枝独秀,也许是这个别树一帜的名字,也许是同样的2023年的冬日天气,我点开了这部电影。

在小段文字的背景介绍后,映入眼中的是无穷无尽的白。偶尔的,在冷硬的白中刺出一块铁黑的山体。一切似乎都诉说着这里是个笼罩在大自然严酷之手下的无人之境。

一架坠毁的冒着白烟的飞机,三个小人从里面跳将出来,机尾的倒万字符和几句德语对话显示了他们的身份——德军轰炸机飞行员。这个小群体在茫茫白雪中显得那么渺小,无论是如同凶兽残骸一样坠毁在雪地里的飞机亦或是驾驶这战争机器大开杀戒的人类。暴风吹起粗粝的雪沙,他们不知所措地张望着冰天雪地,犹如一碗水里漂浮的蚂蚁。

然后他们找到了小木屋,和两个同样坠机的英国人呆在一起。严酷自然环境对生存提出了迫切需求并迫使双方暂时把战争、民族仇恨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放在一边,首先考虑考虑物质基础类的问题。

令人感慨的是,尽管偶有擦枪走火,德国人和英国人始终遵循着《日内瓦公约》和基本的道德原则礼貌地对待着敌人。他们分享为数不多的食物,照料得了坏疽的德国下士,两位长官尽力约束着下属。

比较好笑的是。在电影前段,英国人和德国人都对彼此怀有戒心之时,双方的互相挤兑。比如吃饭时德国人在寒冷的小木屋里脱下大衣穿上军装,而英国人也不甘落后,又如英国机枪手要上厕所,德国兵故意衣装单薄地跟出来展示自己不怕冷的实力。

英国上尉和德国上尉的唇枪舌剑也十分有趣。

英国人说你们德国人为什么要侵略波兰,德国人说你们英国人拿着枪和Bible就殖民全世界。

英国人说按照日内瓦公约你们要给俘虏提供食物和活动场地,德国人说你们我们吃一样,然后德国上尉猛地拉开小木屋,展示门外的狂风暴雪说欢迎来到美丽的挪威乡村。

在战争这巨大的鸿沟外,德国上尉和英国上尉还存在阶级身份之差。当他们烹制英国机枪手猎来的兔子时,英国上尉说他是第一次做饭,德国上尉忍不住问你不帮妈妈做饭吗?英国人说他妈妈也从不做饭。在喜不喜欢每天准时做饭的老婆上两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很明显这是一个中产家庭出身的儿子和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的儿子。

不过似乎一切的裂隙都被茫茫风雪所暂时遮掩,几个人在相处中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影片的小高潮在他们帮德国兵截肢后决定喝木屋里找到的酒,酒精彻底融化了几人的隔阂,他们开始畅谈理想、亲人。

在英国机枪手不成腔调的over the rainbow歌声中,四个人站在黑暗中凝望着亮绿色魔幻的极光,本是敌人的四个人诡异而和谐的站在一处。此刻,这个小木屋仿佛也是一个出超现实,跃然彩虹之上的应许之地,包裹着四个人小小的安宁。

第二天,在挪威兵射杀大个子德国兵的子弹中,战争又回来了。围绕着众人的仍是狰狞的现实,几天前暴风雪里激发出的人性之光如此脆弱,若不是摆满木屋的新死者的素描画,几乎使人无法想象它曾经存在。然而它毕竟产生了影响 ,电影的结尾,两位上尉在战后以朋友的身份再见。

也许在所有黑暗之下都沉睡着人性之光,只需要一些特殊的催化剂就能改变麻木、冰冷的心灵。战争从来都不是每一个普通人的错,2023年,愿世界和平。

 6 ) 为什么死的人是他?

看影片有一段时间了,完全记不住名字,好吧,你让我在再看一遍我也记不住,暂时用英俊的英军上尉,固执死板的德国中尉,拥有希拉的小鲁,断臂的小纳粹,一言不发的大壮来代替,相信看过电影的人一定能明白谁是谁吧。

如题。

电影开始十分钟以后,作为资深影迷的我就开始琢磨谁会领便当,这种对立矛盾放在小空间的剧本,大概会经过,敌对-磨合-破冰-相处-荒诞-回归现实,一般回归现实的点,往往都是死亡。所以在接下来将近一个小时里,我阴暗的小脑瓜一直在想,谁,最有死相。

我先觉得是小鲁,这张自带BGM脸,戏份吃重。承担片中大部分的冲突点,大部分笑点,他像一只小兽一样莽撞多动,绝对的不稳定因素,每分每秒都有可能把平静的制衡打破,不断挑事,这样有生命力的角色,有观众缘的角色,最后不领盒饭都对不起观众。越是能引起共鸣的,最后的死才有冲击。还有希拉的小故事插曲,让有所期盼的人最后死去,悲剧色彩更浓。小鲁最后对着大壮的尸体说,有一天我要去看看望他的家人,最终没做到,因为不久后他就空难死了。

第二个我觉得最容易死的是小纳粹,作为反战题材的电影,还有什么比一个一开始无比崇拜希特勒,随身携带者元首自传的小纳粹,经过白色严冬的考验,最后放弃信仰,弃暗投明,唤回人性的光辉更来劲的那?是我俗套了,最后把书扔进火堆的是中尉。再者他上来就带着伤,年轻又纯粹,在改邪归正后猝然死亡,绝对震撼。另一个角度,如果其他几个人耗费精力抢救,最后功亏一篑,就有种无助感宿命感,他的死也可以讽刺纳粹的灭亡等等。

第三个最可能挂的是中尉,从出场开始,我们就知道中尉心里有一个秘密,后半段揭晓的时候,他其实有两个心结,一个是当机长带过的兵不死则伤,说明他业务能力有限,另外一个是他的女人刚跟人跑了。这就让他有一种赴死的意念,同时对小纳粹,他觉得自己有责任。除了讲究规则秩序,控制欲强,从一开始接受英国两个人,到初次平衡,都说明他心里有善念。如此复杂的人物设定明显是主角光环,同时也是德军这边的家长,如果最后他倒在血泊中,肯定很有触动。

英国上尉可能是最没有死相的,因为可以看出来,他是叙述者,在五个人里面,他也是最平的,绅士,儒雅,热心,最后露出的一点点峥嵘。

为什么是大壮?前半段,他就是个木头桩子,听从指令,执行命令,生火做饭,是存在感最低的角色,甚至连句话都没说。他不像小纳粹是受元首感召,也没有中尉那么多糟心事,只是家里让他继承家业,他想逃离,于是参军。他性格稳重,任劳任怨,既不表现情绪,也没什么家国情怀,就这样一个工具人一样的角色,在茫茫白雪间,随着枪声倒地。

我才明白,大壮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青春冲动的小纳粹和小鲁,也不是麻烦一身的中尉,更不是旁观者上尉。是他,本该继承家业,他选择了叛逆参军,是他,梦想当一个画家,被卷入到战争,是他,用画笔记录了这一切,是他,经过电影经历了成长,准备回去勇敢跟家里表达自己的理想。他的死,让这一切显得荒谬,让战争显得残酷,让人回到了人的身上。

悲剧由此而生。

 短评

看看冬奥冠军国挪威的电影,太高于预期了。罗恩在极光下唱over the rainbow孤独浪漫可以入年度场景了。

8分钟前
  • 铅纸鹤
  • 力荐

残酷的战争,以后抵制一切战争类游戏。

11分钟前
  • hhj
  • 力荐

傳統反战片套路,幾個軍中美男一路搞笑化敵為友最後劇情需要默默殺幾個主角給你看看戰爭的厲害…一起唱一首 Imagine,誰也不要愛國,誰也不為誰去死多好。冷幽默,英德陣營各種對罵槽點爆棚。David Kross和Rupert Grint都超可愛。

12分钟前
  • 席德
  • 力荐

剧情极简,实用英语小学水平全程无字幕看完无障碍;元首签名版《我的奋斗》作为生活物资灰飞烟灭,昭示着战争只是统治阶级达到目的的手段,“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们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者很多爱,才能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过死亡。而今内卷化的社会现状,何尝不是另一种形态的残酷战争,找几个靠谱的同伴组团打怪才能活得好活得长。

16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推荐

这部电影的好在于你愿不愿意思考回味,战争中何为敌人何为友谊,信仰和国家不过是一种傻乎乎的政治工具,支配你去干一些所谓的正确的杀戮之事,这个根据真实事件的故事后劲太足了,尽管过程还是显得颇为平淡。美丽的挪威雪景,北极光和《Over The Rainbow》,鲁伯特唱跑调了依旧那么动人。★★★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战争与和平

19分钟前
  • 逍遥散
  • 力荐

看过第三遍,仍然好评。英国人的骄傲倔强和德国人的拘谨刻板,以及双方都有的顽固,民族性的碰撞太鲜明了。狭小的木屋内剑拔弩张的对峙,斗智斗勇,逐渐融化的冰雪和敌意,友谊跨越了隔阂,善良人性战胜了国家战争和政治龃龉,却无法摆脱战争和政治造就的悲剧,令人扼腕。演员都超棒。

21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一部特别简单的电影,简单到影片中甚至没有复杂的色彩,充斥着画面的,是天地之间的白雪皑皑。

24分钟前
  • 杨大志°
  • 推荐

没有明星的故事很值得细细品味!景色和故事也很合拍,冷色调的严冬有股残酷的美!

26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国内导演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下,给你一片雪地和几个人,应该怎么拍出人类的情绪。

2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今年看过的和《我们的父辈》并称最好的两部战争片,竟然是挪威人拍的。冰天雪地的挪威木屋里斗智斗勇的那几幕既张力十足,又幽默搞笑。德国人的古板内秀和英国人的装蛋二逼都还原的不错。最后补充,把这纯爷们的一部片子硬和腐联系起来的人,全部拖出去用鲁格P08给枪毙了!

31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本该是沉重的题材 鲁萌帅萌帅的表情以及穿起连体服后的各种动作都给整部片提升喜感 脱离罗罗的好演技 有紧张 有温情 也有微笑

36分钟前
  • 左左非子
  • 力荐

虽然猜到了会是be,但大个子最后被狙了还是很惋惜了一下。 战争毁灭人性。

37分钟前
  • 樱桃肉圆子
  • 力荐

没有魔杖的罗恩,鲁鲁的演技得到更大的提升,果然是与高手过招多了,自己就越厉害了。完全全新的鲁伯特的表演。片子的剧情和矛盾转折很耐人寻味,敌友之间的界线在求生存的时候变得模糊,人性的善良是里面可以看到的闪光点,但敌友的界线不会就此擦去,那颗子弹将他们拉回现实。

38分钟前
  • 神仙怕左手
  • 推荐

这是一部安静异常的二战电影,挪威白雪皑皑的山上,两组互相被击落的英德飞行员意外碰到一起,为了抵御严酷的天气,为了生存,两组战场上的敌人,从相互敌对到相互扶持,握手言和,即便是严酷的寒冬,也有了一丝暖意。五个人,简单的故事,却也讲的温暖人心,有趣。

39分钟前
  • 申由己
  • 力荐

故事和表演都非常出色 针对人性和战争的思考 只靠5个角色外加一间破败的小屋就能深度完成 远比那些史诗范儿的大片靠谱

41分钟前
  • 请你吃童话
  • 力荐

想把中国和日本跟里面的英国和德国对号入座,结果发现日本人不配如果是日本人的话,一给他机会就会杀掉对方,饿了就吃人肉,战后不但否认所有卑劣行径,还会私下感叹人肉好吃,吹嘘自己吃肉的美感,然后向后代吹嘘自己多勇敢敢吃人肉。

44分钟前
  • jacky
  • 还行

乌鸦站在猪背上 谁也别嫌谁黑 | 好笑的是居然是挪威制片,其实两家想的都是你的那些资源

49分钟前
  • 地铁里的季风
  • 推荐

四星+,战争+寒冬居然讲温情。可以跟电影《第四十一个》对照看立意仿佛。自然困境另辟一处战争里的孤岛,以助情谊滋生。阶级立场退后,活下来成了共同的第一目的。

54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很普通的剧情,整个故事既关于友谊关于求生,也关于寻找自我。刚开始英国佬和德国佬的嘴炮超级精彩,虽然两方间关系压抑紧绷,但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鲁鲁又是负责搞笑的那个。英国的中尉好帅啊啊啊!Ps:一部全是男人的片子没有基情怎么好意思,所以英国和德国的两个中尉到最后好基友一辈子了(别闹

58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