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1080P

剧情片华语2010

主演:葛优,王学圻,黄晓明,海清,范冰冰,赵文卓,张丰毅

导演:陈凯歌

播放地址

 剧照

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2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3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4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5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6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3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4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5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6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7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8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19赵氏孤儿1080P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34

详细剧情

春秋时期,晋灵公不喜权臣屠岸贾当道,且厌丞相赵盾专横。赵盾之子赵朔双喜临门,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妻子庄姬也身怀六甲。屠岸贾视之为心腹大患,设计在朝堂上投毒,借灵公之口,灭赵氏九族。庄姬在大夫程婴诊脉时,目睹夫君赵朔身亡,悲痛中决定生下婴儿。庄姬将婴儿托付程婴,让他交给公孙杵臼,后拔剑自刎。韩厥因此被屠岸贾砍伤,后者下令封城,挨家挨户搜查婴儿。情急之下,程妻把赵孤交上。程婴前去认领赵孤,...

 长篇影评

 1 ) 干爹亲,还是亲爹亲?

年前看的陈凯歌版《赵氏孤儿》,很不喜欢,
觉得陈大导演毛病更大了,电影的外壳毫无问题,装裱一新,
色彩,摄影,构图,演员,都像模像样,
但是内部却透露出腐烂的气息,臭不可闻。
但是我一直没想清楚问题在哪,不好在哪?

前几天读了武志红的心理学文章,说到“边界”的问题,
大意是说,中国的家庭成员过分亲密了,缺乏边界感,
所以大多数事情上,我们不讲理,讲情。
在过分粘稠的情感面前,理变得不重要。
小孩享受了父母过分多的付出,所以,
也不得不承担本不该承担的压力。

回头再看《赵氏孤儿》,我突然明白了那种不舒服从何而来:
第一个不舒服是程婴将赵氏孤儿送入屠岸贾的府中,
要利用孩子与屠岸贾的亲密,来捅仇人一刀。
这里头其实有一种不合理,反人性。
先不说屠岸贾是否会对一个陌生小孩亲如己出,
这个举动,是超越边界的,对孩子人生的强硬安排。
从这里开始,观众对弱者程婴刚刚建立的同情和认同开始崩解。

最后一个不舒服,是故事的高潮,
赵氏孤儿在两个父亲之间摇摆不定,不知该听信谁的版本。
在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是揭晓真相,晓之以理,昭显大义的吗?
不,这个时候,成为了一场“干爹亲,还是亲爹亲?”的感情大拉锯。
理性不重要,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白发苍苍的亲爹的嚎哭,
是感情争夺,是“我是你爹啊!我怎么会骗你!”的煽情戏码。
在感情面前,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小孩抽出了钢刀,冲向了不够亲的干爹。

越来越觉得,故事的逻辑虽然重要,
但是有一个东西在故事之上,就是人性。

最被人记住的电影,是充满了人性光辉的,
是《肖申克的救赎》,是《十二怒汉》,是《杀死一只知更鸟》。

华语电影导演里,清楚的反思中国家庭,
反思这种过分沉重的亲情,没有边界的痛苦,
既为之挣扎,折磨,妥协,又感到伤怀,心痛,难舍,
是李安。
似乎也只有李安。

另外,看了一堂网易公开课《公正》,
我明白了绝对主义道德和结果主义道德的区别,
也明白了为何《英雄》的价值观总被人诟病。

因为西方社会认同,哪怕为了救天下,也不可杀一人,一人就是天下;
而我们的大导认为,为了天下,可以杀千万人,天下就是一人。
前者的一人,是一个平民,后者的一人,是一个君王。
前者虽太理想,但是后者太危险。
我们大导的电影反人性,怎么能冲奥。

 2 ) 陈氏瓜子儿命

一九五二年,岁次壬辰。那年的龙据说是极背的一条:命主劳碌、分离、忧患不绝,凡事播十分种收三分禾。故,那年降世的龙子龙孙一生的主运——套句陈凯歌惯用的词儿——铁定是够悲壮的。 这是吴念真给陈凯歌回忆录写得推荐序中的一段。我一直以为,现如今适合拍《赵氏孤儿》的中国导演非陈凯歌莫属。就冲这悲壮劲儿,以及他的文化功力——好歹人家是北京四中出身,还娶过文化人儿呢。 万万想不到陈凯歌只借了《赵氏孤儿》的壳,自己编了个故事。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与《赵氏孤儿》挺像,实际上却并不是那么回事。这从英文名Sacrifice,海报宣传语“最不可思议的复仇,不是杀人,是杀心”大致也能看个端倪。 就不提史记了,里面程婴和公孙杵臼直接找了个别人家的孩子来当替代品,十足猥琐。对于一部悲剧而言,这简直像是将勃起的性器泡在冰水里,泄气又伤人。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与纪君祥元杂剧相比有几个改动,扭转整部剧的气韵是最大败笔。 首先,电影里省略了鉏麑,对灵辄的笔墨仅限于扛马车。鉏麑是屠岸贾派去暗杀赵盾的杀手,潜伏在树上看到赵盾在家焚香祷告,全都关乎国家社稷利民苍生,唯独没有家人和自己。鉏麑感动了,就自己撞槐树死了。顺便说说,赵盾在晋国的职务也是总理。 灵辄是个每顿要吃一斗米的壮汉。没好命能生在高老庄,被主人嫌弃,就张着嘴躺在桑树下。赵盾正好经过,好奇,灵辄解释说:饿了,想吃点桑椹,但是自己上树摘那就是偷,只好张着嘴等桑椹掉进嘴里。赵盾于是请他大吃了一顿,灵辄吃完一抹嘴就走,没说一声谢谢。等到赵盾被屠岸贾追杀,坐上只剩两匹马、一个轮子的马车时,灵辄出现了。把马车架在自己身上,策马狂奔,“皮尽见肉,肉尽见筋,筋尽见骨,骨尽见髓。” 大仲马曾经说,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我挂小说的钉子。我斗胆多问一句,钉子钉在墙上,墙是什么? 无数诸如鉏麑、灵辄这些看似庞杂的线索,只能作为逸闻出现的小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信奉的东西构成了这堵墙。所以才挂得住历史,同时挂住大仲马的小说。对他们的轻视和舍弃,使得巨人之所以成为巨人、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土壤消失了。至此,陈凯歌亮出了自己的想法:告别传奇,将《赵氏孤儿》软着陆为人性故事。 但是,“让自己儿子死,换别人儿子活”,这对于生活在传说之外的现代人是在太过匪夷所思,也成为陈凯歌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在电影里,这一难题被改造为“给错了”:程婴妻子将赵氏孤儿交出去,意味着剩在手中的婴儿必然成为多余的那个人,必死无疑。为了救自己孩子,所以要救回赵氏孤儿,阴差阳错弄死了自己孩子,并且搭上老婆。 于是,程婴要报仇,要用复仇在屠岸贾面前重新找回尊严。照这个思路拍下去,不论是讨论复仇和暴力对于人之异化,或者个体被工具化的纠结那也算有料。万万想不到,陈凯歌将剩下的一个半小时整成了肥皂剧。 总的来说,陈凯歌对于《赵氏孤儿》故事的改造,是用一种先进的,更符合现代人想法的价值观取代了陈旧的、如今看起来愚昧的旧价值观的过程。遗憾的是,在纪君祥那里,在“忠义”价值观指引下,剧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具体的,符合逻辑的;在陈凯歌这里,剧中人物失去了支撑,沦为导演手中的玩偶。 对于程婴“弃子保孤”原始动机的改写,看似更为符合人性,却将赵氏孤儿的故事从整个历史传奇中撕裂开,也直接导致后续事件不合逻辑。在纪君祥笔下,屠岸贾要收集全城所有新生婴儿处死,程婴之子本来难逃一死;程婴举报公孙杵臼有功,帮助屠岸贾“除掉”赵氏孤儿,才顺理成章成为门客。在电影里,原点已然不同,却仍然照搬旧情节必然消化不良。 陈凯歌本来有机会借《赵氏孤儿》完全收复沦陷的荣誉,可惜他自信满满,踢开编剧,将一个激烈慷慨大悲剧软化弱化。《赵氏孤儿》成了陈氏瓜子儿,没有艾未未陶瓷瓜子的嘎嘣脆,只闪烁唾沫星子的光芒。 陈凯歌幼时家中有个保姆,沈奶奶,满族人。早上梳头用牙刷沾了头油刷在头发上,亮亮的,桂花味,体面而自尊。1961年,沈奶奶偷吃陈凯歌兄妹的食物,陈凯歌想出的唯一理由是:饥饿让她恐惧。恐惧比爱更有力量,陈凯歌说。其实这话不是那么对,对口诛笔伐的恐惧根本不如对自己的爱更有力量。

凯歌导演太爱自己了。

这么着也挺好。《赵氏孤儿》里的晋景公怎么死的吗?他吃饱了撑的找人算命,人家说他活不到吃新麦。等到新麦放在桌上,晋景公没顾得上吃一口,就得瑟地把算命的找来杀了。不料突然肚痛去上厕所,掉进茅坑淹死了。 这就是命。

 3 ) 中国式大片的悲剧命运

经历从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惨痛失败后,现时的陈凯歌已经聪明了许多,肯低头示好,不过骨子里的高傲贵族气还在。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兰芳,再是中国古典悲剧,相当亲民,又不降格调。比之国师的偷工减料顺手拈来,他还是有认真做事的地方,一丝不苟。只是在《赵氏孤儿》里,当频频出现的女高配乐从背景飘荡而来,好似咏叹、好似悲泣,我就仿佛看到了陈凯歌抚胸长叹——他依然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头,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悲剧感当中,无法自拔。

纵观这些年的贺岁档片子,《赵氏孤儿》当然不是一部太坏的电影,但也绝对不是一些人吹捧的好电影,没有惊世更没有回归。陈凯歌能拍出动人心魄的大场面,像宫廷上赵氏蒙冤;能点上一两个很妖的配角,像晋王和谋士,而光有这些,他却还是只能拍出三分之一的好电影,就跟《梅兰芳》一样,让你享受一段直奔高潮而去的前戏,岂不料中途马上停下,说麻烦先生下次再来。

该做的没做完,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最大毛病。这必然到来的复仇没完,就好似断掉了一口气,它本该比开场还有画面感,更能感染人心。不说儿戏化的“三人连环刺”处理,整个复仇过程没有悬念,打得轻飘飘,简直毁掉了葛优在前面几十分钟的忍辱负重。即使除去这个,有那个灵魂出窍的超现实结尾,《赵氏孤儿》仍旧是一本烂尾戏,好似号召大家赶紧围观程婴的悲剧命运,家毁人亡好悲惨。我直接就联想到了《和你在一起》,一堆人围着看小孩拉提琴,看似煽情,实乃做作矫情。

再者几个人物立不起来,先不说既毁容又毁掉电影的黄晓明,他的韩厥角色基本起到了娱乐效果,大大冲淡了片子的悲剧色彩,真不知是陈凯歌开的玩笑还是黄晓明的自我发挥。真正立不起来的人物是程婴,影片把太多笔墨浪费在了生活琐细上。由于他的被动,《赵氏孤儿》始终无法交代出他的真实动机,更无法表现出人的崩溃。由于程婴受制,赵武也不停摇摆,他如何接受事实并向义父刺出剑,这些都表现得太想当然了。电影给出的逻辑是这样的,程婴跑到屠岸贾面前,赵武自然会帮程婴,没有为什么。影片有意不断强化赵武的矛盾遭遇,他一边是养父一边是义父,本该有一个精彩的内心斗争乃至于自我溃败,然而这些在《赵氏孤儿》里都是消失不见的,多了徒劳无益的外景打斗,基本可以说是功亏一篑。

说到底,《赵氏孤儿》还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大片。你会有相似的笑场经历,更会有片刻的穿越错觉。那些一望便知的影视基地搭景,那些灰头土脸的群众演员,那些践踏史实的各种漏洞。所以,《赵氏孤儿》并没有能让陈凯歌脱胎换骨,更无法在这个时代里脱颖而出。

这就是命。

 4 ) 从《赵氏》再看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说的就是马。古代男人没马就如同现代人没车。不过话说车是谁都可以学,但是马却不是谁都能骑的。所以古装电影里少不了马戏,但是谁又知道马戏也是有历史观的,下面我就来小吐槽一下。

我国在春秋时代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作战以车战为主。就是以马拉的战车作战,步兵作为协同兵种。当时,兵车的数量多少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故有一词“万乘之国”。

战国时期,骑兵才作为一只独立兵种出现,贡献最大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从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军已是采用车、步、骑混合编队,鞍马俑以持弓为主,戴小帽,穿紧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

两汉是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时期骑兵发展壮大,成为军队的主力军种,取代战车的位置。兵种内汉代已经有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轻骑兵基本无甲,武器以弓箭为主,配备较矮小的战马。重骑兵着甲,武器为戟,矛,环首刀等近战武器,配备高大的马匹用于冲锋陷阵。汉武帝时期特别重视发展骑兵以对抗北方的匈奴,攻打大宛国就是为了掠夺其优良马种——大宛马。大宛马也被成为“天马”,也有人称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即是此马。此时期还有一项重大发明是马蹄铁,从此中原的战马配上铁掌,使得骑兵可以在各种路面上长途奔袭而不至于磨坏马蹄的角质层,从而使战斗力大大领先于没有铁掌的匈奴。不过也有一说马蹄铁是罗马人发明的,公元3-4世纪才传入中国。

魏晋时期,马镫的出现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給马鞍配上脚镫后改变了骑兵的骑乘方式,大大增强了人员在马上的稳定性,使得骑兵在马背上挥舞马刀大力劈杀而不至于坠马成为了可能,从而使骑兵的近距离格斗战更容易,并且有利于骑兵的长距离行军,能更有效的发挥出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强的优点。

隋、唐、五代时代,这一时期,骑兵已经确立了在军中的地位,在这一时代骑步并重,各国的骑兵规模虽不及南北朝时期,但是骑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较大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于使用骑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骑被称为昭陵六骏。

随后的朝代里骑兵基本没有重大的发明和发展,但依旧是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兵种。近代随着火器的发明与出现,和冷兵器一样,骑兵这一兵种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所以当你看见翻踢亮掌的骑兵在城里溜达,大小将军踩着脚蹬翻身上马,骑兵们放着开阔地不走偏要在树林里对冲,Boss老大在战场上挥舞着佩剑左劈右砍的时候... 你只需要明白这是一场戏,戏里的神马都是浮云。

PS:对于有人认为马鞍没有脚蹬不能骑、不好看、没法拍...等等意见的,我也不解释什么,大家可以参看这个视频

http://static1.mtime.cn/static/flash/outplayer.swf?vid=16185&mid=15225

---------分割线---------
再加一吐槽:

剧中有场戏是屠岸贾带着赵孤骑马出城玩耍,两人躺在遍地盛开金莲花的草地上....那是相当的萌啊!

但是!金莲花属于高海拔地区植物,野生金莲花只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草原和中俄边境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

我见过的离北京最近的金莲花是河北与内蒙接壤的丰宁坝上草原,今年夏天我就亲自骑马30公里去山谷深处摘了很多。从地貌和植被来看,这场戏很显然也应该是在此地附近拍摄的。但是晋国是今天山西省所在地域,看来屠岸贾又穿越了...

我承认,我又无聊了...

 5 ) 三分之一好电影

《赵氏孤儿》 好的段落是真好,淡的部分也是真的让人坐不住。

开头的谋杀、政变和搜孤救孤段落剧情紧凑,人物命运一直在牵着人往下走,确实做到了如海报上所言“尽管我们都知道结局,还是忍不住揪心到最后一分钟”。宫廷政变一幕的壮丽与惨烈,可以与大多数史诗电影杰作并列而无愧色。无论美工、摄影,还是台词和表演的考究都有效地撑起了影片的气场,当然,这是陈凯歌电影一贯的好处。

剧情从屠岸贾到公孙杵臼府上要人开始有些松懈,不过还有个小高潮在等着,那就是屠岸贾摔死孩子那“砰”的一声,在座不少女观众迸出一声尖叫。从此以后,剧力开始无可救药地走向松弛。

看得出,在程婴这个角色上陈凯歌做出了不少努力。此人显然是个奇人,既表现在他维护孩子的勇毅上,也体现在他别出心裁的复仇方式上,然而时代的变化,又必须给这个人找到新的动机,才能令观众信服。陈凯歌的努力斑斑可见,成果却难尽人意。程婴常人的一面被释放的过多,过碎,而英雄的一面却并未找到合理的解释,于是我们看到,影片的后半部分一直纠结在要不要让孩子上学、要不要保守父亲和另一个男人之间的秘密、要不要从军这样一些游离于题旨之外的情节线上。当然,可以说这是在借孩子展现两个父亲之间的争斗,可是这种争斗的张力明显不足,展现得也缺乏层次。

程婴和屠岸贾,一个是失败者,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郎中,一个是大臣,一个是门客,一个是恩主,这种关系本来可以经营处很多奇巧的场面来,可惜我们看到的尽是一段段淤积缠绕的琐事。就是这些不知所谓的情节,把陈凯歌电影中那些一贯华丽的台词拖累成了迂阔的抒情,把那些精彩的表演拖累成了鸡肋。即使如此,影片仍不忘在结尾用耳熟能详的“梦里团圆”段落强调程婴是个英雄,完全不顾情节和周围环境的合理性,这剧力与影片开始部分相比,简直是高台跳水般的落差。

其实照我说,不如干脆把成长的这一段处理成纯粹的喜剧,跟前后两段的反差越大越好,甚至可以发展到程婴一度想跟仇人和解的地步,然后再转折到悲剧,这样张力会更大。

影片的制作当然是很好,陈凯歌电影在这方面是一贯的高品质,从美工、道具到服装都一丝不苟,单看画面,绝对是一种享受。不过也出现了一些单刀、筷子之类的器物上的毛病,算是瑕不掩瑜。另外,能不能别再让春秋战国时代大老爷们动不动披一身繁缛累赘的泡泡纱了?质感不一定非要这么做出来吧?

作为动作片影迷,要好好夸一夸谷轩昭给《赵氏孤儿》设计的宫廷政变一场动作戏,快速而细碎的剪切是糊弄普通观众的大路做法,难得的是突围的空间层次明晰,人物关系清楚。而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陷阱、宫殿中悬挂的装饰压倒众人、提车疾行突围等漂亮场面,就真的需要想象力和细致的心思了。这一场动作戏无悬念入选我的“年度十大动作场面”之列。

与剧情走势相映成趣的是,后面的迎击胡骑和屠岸府复仇两场打戏得简直惨不忍睹。跟胡人作战的场面完全就是不顾史实和合理性的乱冲,直接倒退到《岳家小将》时代,而且连那一点趣味都没了。复仇一场则是不管人物情绪和受没受伤,一律是华丽丽滴盘旋和翻腾。香港武指不懂战阵和虚张声势的毛病暴露无遗。

纵观整个片子,陈凯歌始终还是太有艺术腔调了一点,太文以载道了一点,哪怕这腔调里已经没有了内容,这文后面早已没有了什么大道,他依然还是喜欢那个端着的架子。他可以把一个很有文化的题材经营成一个漂亮的庭院,却总是忘了要给人留下一个进出的院门,只有他自己端坐在水榭中怡然自得。对于这个他宣称要去对话的时代,他终究还是隔膜的。

Ps.关于片中N个男人之间的对手戏,我不敢恶意揣测陈导的趣味,不过可以敬告广大腐女,你们的大批粮草到了。。。

 6 ) 你要拍的既然只是赵孤的同人那干脆自己原创不是更好?何必呢?何苦呢?

自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后,陈导的牌子就算砸了。

不过就前三十分钟来说,至少陈导还是极力展现了他们那一代(是第五代吧)导演普通具备的某种……算是优点吧——各种无意义的构图好看。于是这些都是应该拍无意义大片的主儿啊。整部电影竟然是有一个地方本人想落泪的——就是那谁(众:灵辄!)拉着马车奋力救主的时候,配上那“啊啊啊”的背景音乐,陈导有意义的漂亮构图,还蛮有几分悲壮感的。至于后来出场不多的庄姬死去,非要摆出那种pose,镜头再拉上去,特么的做作无意义,特么的好莱坞。

于是大家都想——哟,果然是大片啊!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前三十分钟果断地快节奏地介绍完故事的大背景之后,这部电影就变成室内情景三爹教子基情脉脉的家庭伦理片了。这几十分钟观众欣赏到的,除了程婴与韩厥之间“不能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老屠知道”的秘会,就是程婴和屠岸贾在针对程勃(这名字是古人取的,咱不能怪导演,但你特么的还专门让庄姬来取这名儿是恶趣味啊)的教育方式上的冲突。

回头来看,这整戏的剧本大约是出于这样的一个生产流程下:作为一代文青代表的陈导想要拍摄一个关于人性、仇恨与命运主题的片——虽然本片结束后我根本看不出陈导的中心意思到底是什么,是在用屠岸贾的结局来说明“只要你不当对方是仇敌,你就没有敌人”应该放下仇恨呢,还是想用程勃和程婴的决定来说明“人性中的仁与爱永远敌不过仇恨,个人只能承担先辈种下的因果活下去,而无法选择自己的道路”,然后不知怎么的相中了这个无论在史记还是元杂剧当中都意在表现“士为知己者死”的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故事,为了将这个中国人熟烂于心的故事扭曲成陈导想要的主题,剧本创作者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与故事的情节都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然则可惜,编剧君们不是太史公的对手,难以自圆其说,于是故事的后面就要慢慢给“找回来”

这种不能处圆其说,一则体现在人物塑造上。
原作中为了体现中国古时代极普遍的后来东渡去日本演变为武士道的取义精神,将屠与赵分成了“奸”与“忠”以合理化程与公孙的选择,最后图的就是正义得张冤仇得血。
本片中丑化赵氏的做法倒是没什么——反正不出几分钟就全家死光光了,然则对屠氏的编写却显然的自相矛盾——如此多疑之人为什么不干脆将程氏的两个孩子都杀掉以断绝后患?又为什么明知程氏与自己有杀妻之恨又收人做食客且极力抚养其子视同己出?(屠氏肯定不止这一个食客有儿子哂)为什么在已知程勃身世后还奋力将其救出,之后又故意同程婴当面对质?(考虑到之前赵氏有讲“你的儿子假如没死,现在也应该有儿子了”,这里似乎插入一段当年屠公子被围困,屠氏救援不及目睹自己儿子丧命的情节才合理,不过据说剧本是两拨人写的,估计写乱了)

原作中的程勃乃程婴一人在深山中养大,每日耳濡目染只知道替父母报仇,后来手刃仇人,实在顺理成章。
本片虽然名为《赵氏孤儿》,但程勃的出场时间甚至都不及刀疤叔叔,亦无任何内心戏份可供观众围观其思想转变过程。程勃是在屠氏的护佑下长大,从小不知道有什么血海深仇,与屠氏感情其笃,亦父亦师亦友,只怕比对程婴还要亲密。于是这孩子怎么能在一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就立刻向前一刻还深深敬爱的刚刚救过他的义父拔剑相向,实在超出正常人的理解能力。这孩子……是脑残吗是冷血吗?

原作中的程婴乃是为赵家尽义。献出自己的儿子以保护赵家的骨肉这一点也许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但是放在当时的环境下(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妇女儿童保护意识,小女孩被爹娘亲手弄死的也有)也不算太离谱。含辛茹苦不只为赵家复仇,也是为了保存赵家这一滴骨血成人不让赵家灭了香火。
本片中的程婴根本不在乎赵家是死是活,当初一念之仁导致自己的妻儿被杀,与情与理来说,已经了无生趣。况且换成看片的任何一个观众,只要得到机会何人不想手刃屠氏?谁会想到“十几年后叫赵儿斩杀屠氏”的神经病idea——你丫就能保证赵儿不夭折(当时没有抗生素,小孩得病死亡的机率很高的好吧)?你丫就能保证屠氏不寿终正寝(你也不看看当年的平均寿命是多少)?你丫就能保证最后自己不嗝屁国家不打仗?在有百分百把握的时候不亲自下手,非要等赵儿长大,程婴的思维也实在异于常人。

至于韩厥……这个角色的用处纯粹是为了搞笑兼搞基的吧。

至于情节发展上。程婴夫妇一开始明明就打定了主意要献出赵孤以自保,既然如此,为何后来却一再错失向屠氏澄清的机会。
其实在公孙找上门时,声称自己的孩子乃是赵孤,然后在屠氏已然起疑的情况下果断承认他手中的孩子就是赵孤任由屠氏弄死,再回头向公孙申明自己的亲骨肉被屠氏当成赵孤杀害,自己当遵守庄姬的嘱托将赵孤抚养成普通百姓,从公孙哪里抱回自己的孩子,不就既救了那一百婴儿也救了自己的骨肉?中间怎么的绕来绕去演变成片中的结果,实在与情与理都说不通。你说做爹的脑残也就罢了,程夫人一介女流,在性命关心居然也没说溜嘴……

编剧自己也知道这些地方不通,于是后来借韩厥与程婴,借屠氏与程婴之间的对话,努力来圆这些不通。但不通就是不通。

其实我不懂,如果陈导如此想要拍一个有关人性的故事,中国古代这么多故事可供选择,甚至以中国历史之丰富,你要自创一个也未尝不可,又何必要吃力不讨好的给程婴等人写同人呢?还是这般OC情节又不讨好的同人……

最后,虽然这几年对于古装片渐渐的也已经心死了,但还是忍不住吐槽——这个故事是春秋时代,像面条这种东西,你就是用大拇指去想也会觉得不对劲吧!还有馒头什么的!还有辣椒!当时根本连茶叶都没有啊!这根本是连考据都不用考据的东西啊!还有兵车兵种马上的装备,去找个相关历史学家稍微请教一下会死是不是?!为什么每次都要搞到这么雷!

啊啊,写完评论是真的生气了。于是再扣掉一星。

 短评

我喜欢那位用双脚当车轮的死士

6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你骗了我”“是你骗了我!”我对不住他他对不住你你对不住我blablabla……脑海中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史诗故事却被演绎成小打小闹的娘娘肥皂剧

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前半部分实在是好。中间开始掉链子,结尾直接洒狗血。

11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还行

我说两个人为了复仇每天商讨计划哪里腐了,你们有病啊!没药治你们!

16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葛优真是神了!!!又想起他的那部《活着》。一个真正的演员应当如此。

21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看完总算明白王学圻为何会在之前采访中说葛优有夫妻的感觉了。。。PS:黄晓明也对葛大爷不离不弃。。。赤果果的基情四溢

25分钟前
  • gobbe
  • 还行

救孤部分很好。最后三刻钟烂尾了。

27分钟前
  • DiDi
  • 还行

1/3好酒,2/3白水。

31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多一星给黄晓明勾人摄魄的小眼神儿。

36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较差

剧透:甲舅死了,甲爷死了,甲爹死了,甲妈生下甲后死了,甲全家都死了;丁死了,乙儿死了,乙妻死了,乙当甲爹,丙当甲干爹;死的人都是丙杀的,丙杀死乙,甲杀死丙。评价:前1h五星宫廷戏,连死七命,值半价票,导演陈凯歌;后1h三星育儿戏,熬死俩人,不如退票,导演凯歌陈。【UME安贞】

40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人妻爹+鬼畜干爹+妖媚疤脸叔叔,三个男人相爱相杀的烂尾育儿故事

41分钟前
  • Aeolia
  • 推荐

四星,中国电影加一星,五星,我觉得感动了我,很简单。

42分钟前
  • spencer
  • 力荐

前一半好剧本把这部后期完全做毁的片撑到四星。@编剧高璇 @任宝茹 真给力,还是不能高看陈大师,尤其不能高看娶了陈满神的陈大师……

4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你们说的都很好,我就不多说什么了。陈凯歌已彻底精神分裂,此事古难全(完)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与风格一贯生猛的姜文和叙事九浅一深的冯小刚相比,陈凯歌这几年拍电影越来越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男人的性能力:前戏精彩,后继无力。

53分钟前
  • 陈野犁
  • 较差

凯歌还是英雄气短啊

58分钟前
  • LOOK
  • 还行

陈凯歌继 《无极》 后又一史诗巨作!!!

1小时前
  • BayKa兔子
  • 还行

凯子哥,真的,程婴到底怎么你了,你要这么作践他?

1小时前
  • 祖贤
  • 较差

范冰冰竟然越来越美了……

1小时前
  • 那个巫婆
  • 推荐

为什么陈凯歌总是虎头蛇尾?

1小时前
  • Ri-Mei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