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1970

动作片香港1970

主演:姜大卫,狄龙,汪萍,冯克安,谷峰

导演:张彻

播放地址

 剧照

报仇1970 剧照 NO.1报仇1970 剧照 NO.2报仇1970 剧照 NO.3报仇1970 剧照 NO.4报仇1970 剧照 NO.5报仇1970 剧照 NO.6报仇1970 剧照 NO.13报仇1970 剧照 NO.14报仇1970 剧照 NO.15报仇1970 剧照 NO.16报仇1970 剧照 NO.17报仇1970 剧照 NO.18报仇1970 剧照 NO.19报仇197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04

详细剧情

  京剧武生关玉楼(狄龙)的猝死引来其弟关小楼(姜大卫)对两人过往点滴的深情回忆,伤情之余,小楼在蛛丝马迹中发现其兄之死可能另有隐情,展开调查,发现真相是与嫂子花正芬(区燕青)有染的国术馆长封开山(谷峰)联合金志全(杨志卿)等人设计将玉楼害死,决意为兄报仇。  由于杀害玉楼的凶手众多,小楼误中奸计,险象环生,幸得花正芬的胞妹花正芳(汪萍)用美人计诱敌,才终将封开山杀死。金志全怕小楼向自己下手,假称杀害玉楼的幕后主脑人实为大帅胡智虎。小楼深知金志全老奸巨滑,口上答应与他合谋除去胡智虎,一场关乎两人生死的赌局展开。

 长篇影评

 1 ) 明知是死局的复仇

张彻、狄龙、姜大卫,三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惨烈的悲剧,一场没有结局的戏剧……

在张彻的武侠世界里,少不了的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身正气的行走江湖,与那些阴险小人一决高下的故事,有真情、有背叛、有侠义、有匪气;有人光明磊落,有人阴险狭隘,总之我们能看到一个是非黑白分明的世界,结局一定是大快人心,但代价同样是沉重的。

在关小楼的心中,一定要为哥哥报仇。他的赤忱抵不过恶人的阴险,好在“好人好报”,花正芳义无反顾的帮着他手刃“凶手”之一。姜大卫把关小楼文质彬彬的气质与他毅然决然复仇的决心完整的融合起来,对着正芳他无限温柔,“我们想亲密多久就亲密多久”;另一面是对仇人的憎恨。最后的决战,一身白衣在一堆乌青色打手中分外显眼。鲜血、白衣,恍惚间他看到了正芳……

(ps,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有女人背叛狄龙大哥!)

 2 ) 大卫的个人秀啊~

看了《报仇》,我算是明白何以姜大卫可以让李碧华亦舒等如此痴迷了。
关小楼甫一出场便是为抱杀兄之仇而来,一身立领黑西装LOOK,面目清俊,眼神犀利,如黑夜里的一把刀。他从容矫健,心思细腻,袖里时刻藏着一把刀,该下手时毫不留情。如此这般,酷到了极点,便是后来好莱坞的黑衣人或是骇客帝国也不过如此嘛。而在上世纪70年代,那当然是相当的讨女孩子的欢喜了。然后还有暗夜中的对月独思,敞开领的白衬衫,与女人完事后的一支烟,烟晕在黑暗中漾开,配上的背景乐是旖旎孤清的jazz solo,性感呀。还有在青春序曲下与爱人的花间拥吻,又纯情到极点。总之这部电影就是姜大卫的扮酷个人秀吧。除却那个时代的技术所限,报仇在表现关小楼这个人物的个人特质上实在已经登峰造极了。也正是由于这部报仇,才有了李碧华后来的霸王别姬,这关玉楼和关小楼如何在李碧华的心中演变成了后来的段小楼和陈蝶衣倒也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
还比较有趣的依然是张彻最后的白衣与打滚情结。凡最后赴死者必穿白衣,果然关小楼的一身黑西装也换成了白西装,帅气依旧,只不过剧情说他是要扮成仆人的,于是编剧不得不给掰了个场景表现一下固执的小楼无论如何不肯换衣服,于是小楼就这样酷帅的赴死了,于是最后他也毫无意外的浴血而死了。噗,这本来应该很悲情的结局,女主角还在城外等着他会合呢,却因为最后,他用慢动作沿着楼梯从上滚到下再从厅里滚到院子里,这还不算,又在院子里打了好几个滚,最后终于挣扎着死去,这一系列慢动作让我看的不由的就欢乐无比了。啊哈哈哈~~~~那些有着特殊嗜好与执着的导演,真是让人又囧又佩服呢~~~

 3 ) 穿白衣赴死

央视电影频道前阵子有天晚上放1974年的邵氏电影《哪吒》,刚好这部我没看过,熬到半夜看了。接近尾声时,看到傅声扮演的哪吒穿一身白衣出来剔骨还父,忍不住笑起来,又是白衣啊张导演,您这是风格呢?还是执念呢?

稍微看几部张彻的电影就会发现,白衣赴死,几乎是张彻的注册商标。

从早期作品开始,就有《金燕子》里的白衣大侠银鹏,《大刺客》中的聂政也在赴死之时换上白衣。张彻自己也曾说:“京戏的人物和造型,其实颇为‘现代’,我拍武侠片深受其影响,我的‘白衣大侠’,是受京戏武生造型和旧小说‘白袍小将’的影响。”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关小楼。

1970年的《报仇》,从南方归来为兄报仇的关小楼以黑色学生装出场,中间曾换过一身白衬衣黑长裤,然后,在电影进行到75分钟的时候,他穿上了一整套白色学生装,从此刻直到剧终,整整二十分钟惨烈血战,观众看到他被枪击中,被数柄匕首刺入胸腹再拔出,鲜血喷溅如泉的画面用慢动作刻意强调,那几秒钟,关小楼身穿任何其他颜色的衣服,都不会有如此触目惊心的效果。最终,这个单薄狠辣的少年摇摇晃晃地站在楼梯上,一身白衣一半染成红色,脚边躺着数十具仇人的尸体。白衣溅血的色彩对比所呈现的视觉冲击,四十年来让每个看到这一幕的观众,在那一刻都忘记了呼吸。1970年第十六届亚太影展,姜大卫以关小楼这个角色获得香港影史上第一位亚洲影帝,那一年他23岁,至今仍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张彻晚年撰文时还不无自得地提到:“……姜大卫在片中穿白色学生装,也开了一时风气,连罗维导演的《精武门》,李小龙也穿上了白学生装,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报仇》的影响。”

直到中晚期的《少林五祖》,五位英雄最后与清廷走狗决战前也都齐齐换上白衣。《马永贞》中惊鸿一瞥的谭四,出场时一身咖啡色猎装,后来谈判桌上穿深色西服,当他换上白衣出现在画面中时,资深观众立刻预感到,谭四在电影里怕是活不了几分钟了——这预感随后就得到了证实。

白衣成为张彻电影的一大特点,甚至成为一种风格。除了视觉效果外,白衣还象征着英雄无瑕如玉的节操,有影评人说张彻电影中的白衣“如同英雄迎接死亡前穿的礼服”。衣冠胜雪和义气肝胆就这样在镜头前完美呈现给观众一个浪漫的武侠世界。

白衣赴死在其他导演的电影里也出现过,最鼎鼎大名的,当数吴宇森的《喋血双雄》,在杀手小庄和黑社会老大汪海的最后决战里,用反差鲜明的教堂作为杀戮背景、在枪声中惊飞而起的白鸽、毫无节制的一百万发子弹等等元素自这部电影后几乎成为约翰吴的符号,但有一样元素,却是属于他师傅张彻的,那就是杀手小庄那身在枪林弹雨中被鲜血染红的纯白西服。

 4 ) 界牌关和花蝴蝶

很久之前看的,现在已经淡忘了。
记得看的时候就对关玉楼之于《界牌关》,关小楼之于《花蝴蝶》的关系感兴趣。
《界牌关》和《花蝴蝶》都是京戏,我想这个2个曲名不是随便选的。
《界牌关》的故事大意是讲:在唐朝一个叫界牌关的地方,北番和唐军交战秦怀玉挂帅,麾下有罗家父子罗通、罗章。番营王伯超,用车轮战之计,与罗通更番轮战,以疲其力。后罗通手法一疏,被王伯超一枪戳破腹肚,将脂肠挑出。罗通大怒拼命将肠盘绕腰腹间,重与死战。番将见之,皆大惊骇,错愕中,王伯超被罗通刺中要害而死。罗通力尽,回营而亡。
《界牌关》显然是暗示关玉楼人物命运,在影片中,关玉楼的死状大家也看到了。
至于《花蝴蝶》,这出戏和关小楼的人物没有太大关系,之所以用花蝴蝶,那就引申出另一个人:王月楼,这是我国京戏历史上一个名角。个人猜测编导喜好或偶得。连名字‘关玉楼’和‘关小楼’也脱胎于‘王月楼’。在1935年,王月楼在奎德社一炮打响的就是《界牌关》和《花蝴蝶》,后来在1944年复出的时候,演的也是《花蝴蝶》。

另外狄龙在《十三太保》中的死法和《报仇》差不多,两部戏都是1970年出的。
张彻喜欢让男性角色裸露上半身,可是姜大卫却除了在《水浒》中小露了一把,其余都穿的很严实。值得注意的是,《水浒》中姜大卫扮演的浪子燕青,纹身既是‘花’,而狄龙扮演的武松却要‘壮士断臂’,这里可以看得出张彻对于演员的类型化安排。
影片中另一个小细节是折断香烟的镜头,这种镜头出现了很多次,我疑心姜大卫可能不会抽烟,所以安排了这个动作。

最后《花蝴蝶》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喜欢奸淫妇女绰号‘花蝴蝶’的大盗怎么被抓的故事,角色叫姜永志,和姜大卫同姓,可能这是另一个原因。

 5 ) 戏短情长,不负少年

由于尔冬升导演的热搜,我突然发现了他家几位曾经风华绝代的影帝哥哥,特别是姜大卫,这位当年香港的首位亚洲影帝,更发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电影的辉煌历程,以至后期内地观众奉为经典的港片,多是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却忘却了开启武侠电影新浪潮的鼻祖张彻、胡金铨等大导演的代表作品。

此片作为张导的代表作品,也为他赢得了亚洲影展最佳导演的殊荣,而作为他的爱徒姜大卫在片中极具戏剧张力的表演,获得亚洲影帝实至名归。且听我细细道来。

电影围绕的主题一如其名,报仇,全片紧扣主题,开篇就是关玉楼因发现妻子的奸情,警告第三者封老板后被设计陷害致死。台上所扮演的罗通盘缠大战,台下自己寡不敌众奋战惨死的情节交替穿插,似乎让人已经分不清哪是戏,哪是现实,一股莫名的悲愤让人无从疏解。狄龙所扮演的大哥,无论是戏装还是民国装都是一身帅,只可惜早早领了便当。

在打足了影片的悲情基调后,姜大卫扮演的弟弟关小楼一身黑衣登场,不得不说,那句靓绝东南亚的评价放在小姜身上不过分,甚至评价低了。在张导的镜头下,他的一身民国西服装,配合上极具立体的脸型,一双深陷的眼睛里充满了仇恨、决绝和少年英气。可以说,尊哥年轻时的脸型是有着国际范儿的,因为中国人的脸型比较扁平,在电影光影中比较吃亏,而小姜虽然瘦,却有着深陷的眼窝,恰到好处的五官比例,却又不是西方人的脸庞,在光影的衬托下,显得神秘、极具塑造性,阳刚而不阴柔,恐怕正是这种中西合璧的电影脸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目光,以至于在香港后期的明星中,再难找到如他年轻时那样的脸孔,以至于在目前内地的明星中更是难以见寻,而满是娘炮和整容脸。可惜,到了中姜时期脸部圆润,风景难现。

回归正题,小姜在片中,从一亮相的眼神就告诉观众:我要报仇。是的,这样的眼神一直贯穿全片,除了与爱人在一起的短暂温存之外。眼神的到位使得观众被他的情绪紧紧吸引,投入其中。这样的连贯在时年23岁的小姜身上体现,可谓难能可贵。因为他的其他作品多是这部电影之后拍摄的,大家的关注点可能更多放在了CP组合身上。在干脆利落干掉了几个帮凶之后,他与爱人重逢,踩点、手刃封老板,打掉大BOSS,其中有些打斗情节,依然有台上戏、台下打的交相呼应。这样的设计却并不让人出戏,似乎在告诉观众,精彩好戏还在继续。

在与爱人许约后,小楼毅然奔赴最后的报仇之处。小楼此去凶多吉少,而从花正芳的眼泪中,观众已能感到恐怕他再难回。最后,却也如此。一个半小时的好戏到此结束,作为观众,我似乎没有看够,因为影片省略了小楼与哥哥的感情线,只用片头的合影和片尾的回忆镜头简单带过,弟弟口中的哥哥,往日一起生活的点滴似如盐板撒在他的伤口之处,不能再让观众看见。可谓戏短情长,当时买票进影院的观众注定要带着这股悲愤走出剧场。

作为少年,小楼的年龄与小姜当年应该相仿,作为戏班的师兄弟,不忘当年的兄弟之情,毅然决然为其报仇,也正是体现了张导武侠电影的精髓,士为知己者死的中华大义。只是如今的我们已经逐渐疏离了这样的情怀,误解成了所谓小情感、小确幸。因为,你只要看看刺客、演义故事就能逐渐明白。可以理解,如今的社会已然不是当年,商品经济,市场逐利。这也正是张导想要唤起和重温的那种大义。只是,到了狄姜一起出镜时,确有另外的化学效应,戏里戏外,任由他人评说。

最后,要为小姜的影帝作品点赞,他的确是个宝藏演员,我喜欢年轻时的他,可喜的是,他年轻时拍了不少的作品。但也可惜他在狄姜组合散伙后佳作难寻。不过还好,我们能够通过他弟弟无意中的介绍发现了这倾国倾城、人间绝色的一代小生。希望老姜健康长寿,多为观众创作好的作品!

 6 ) 刀子为什么这样红

  

  重看《报仇》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电影中嘹亮凄厉的小号,类似早坂文雄在《七武士》里,类似Ennio Morricone在《赏金三部曲》里。悲伤虽可侵袭入骨毕竟伤之于凄婉,雄壮虽然发愤于胸到底失之于矫饰,小号在夜风中嘹亮而唱,恰好中和了这两张情绪,是为“悲壮”。

  男儿当流血,但流血往往虚掷。一次次地流血,究竟哪一次才真正的是拿到了仇人头,解了心头之恨?

  电影开场有一行短字:
  国民革命家北伐前夕
  中国内地某城市

  张彻弃政从影,满腔抱负总不免郁郁寡欢,他不可能忘记年轻时候在上海得到张道藩的赏识,他也不舍得忘记蒋经国在台湾对他的期许厚望(他在拍《八道楼子》的时候还特意唏嘘一番),所以如果说他的电影存在母题的话:不是热血,不是江湖道义,不是男儿情怀,而就是简简单单五个字“国民革命军”。

  电影的后半段小楼在对心爱的人诉说的时候有这样的陈词:
  531
  01:18:37,760 --> 01:18:39,557
  到南方去
  534
  01:18:52,160 --> 01:18:54,469
  我們可以過完全新的生活

  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内地某城市”几乎全部沦陷在军阀割据的黑暗里,南方也许是一个希望,至少是一个开始。

  电影虽然是一个为兄报仇的故事,可是虽然众奸伏首,我们都知道不过就是“胡”大帅换了“说”大帅,再多的小楼也只能倒在血泊里,花正芳的前面是什么呢?最好的出路都也许是有人会来霸占了。一身好本领待又如何,一把刀,一腔血,奈何不了慢慢长夜。

  电影是从小楼的哥哥被杀的。他的思维就更为简单:“我们唱戏的人不是好欺负的”。但是人家欺负到头上来又如何呢,不过就是单枪匹马杀他个痛快,结果是又痛又快地被人家杀了个眼破肚烂浑身酱油。他到死大概也在想:如果我背上不是先中了那把飞刀……

  小楼的不同在于“这些年一直在南方唱戏”,这带来的不同不仅仅是哥哥抽烟嘴提笼驾鸟弟弟抽卷烟皮鞋皮箱,而在于他已经开始知道分析报仇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快腿小黄”、“小虎头”乃至封开山这样的打手恶霸,而是他们背后的胡大帅。但他依旧没有意识到那个“我是好人”的金老板有多可怕,他依旧没有意识到哪怕胡大帅不过也就是放大了n倍的小虎头。他采用的方式直来直去: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些人杀得不冤枉,我和他们拼了。

  拼命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命并不值钱,对方住的是一品香旅馆二层,住的是公馆,抽的是大烟吃的是酒席,自己的人脉也就到“王五茶馆”为止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结果赚了一大堆之后,南方终于变成了远方。

  张彻用喧闹沸腾的锣鼓点衬托江湖仇杀的刀光剑影,其实使人联想到看似慷慨激昂的男儿本色其实就是画鼻填脸的唱念做打,热闹也好,门道也罢。别人看了热闹觉得值了票钱,自己可就躺在冷冰冰的地上。为了拿一个金像奖吗?

  张彻的电影一直是被看做暴力血腥的代表,事实上他的用意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在说 暴力的无用。如果说吴宇森还强调了 优雅的暴力,那么张彻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暴力就是暴力,暴力的用处就是同归于尽,甚至还不能做到同归于尽。暴力还能优雅?那是广告。

  姜大卫作为主演在当时是很不被看好的,譬如王羽,譬如狄龙,譬如郑雷,譬如谷峰,至少都是双臂的肌肉满脸的横肉,姜大卫除了锁骨就是肋骨,绝对身高都不够秤,可就是这样一个类似小男孩的男人手起刀落,单手将烟头插入对方的喉咙,扭断了别人的脖子,将别人吊在了剧院的横梁上。就因为个子小,所以他一翻身从楼梯上纵下就显得轻巧,就因为个子小,所以他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就像一个婴儿。他有眼神,他有背影,他有刘海,这些都是他的刀,都是他夺人魂魄的刀。

  张彻自诩就是因为姜大卫的白色中山装显得帅气,所以李小龙在《精武门》里才特意让陈真换上了这身行头。白衣映照鲜血,的确使得少年的牺牲显得触目惊心,可是我更中意他最后满身是血地倒在花坛边上,圆形的花坛似乎在诉说尘土过后,无善无恶。(同样满身是血的陈星爬起来,他明明跌倒在我身边,怎么最后的特写我被拖走了捏……)

 短评

8.0 重看。不以硬桥硬马的武打做卖点时,变焦被收起来,而用手持与慢镜来映衬惨烈,这次更加上各类闪回的蒙太奇。刚好《报仇》有关戏剧,从戏台上的《界牌关》我们很可以看出动作场面的原型何在,各种夸张而非真实的武术动作,兵器并不真正沾身而不过轻飘飘划过,盘肠大战不消说,简直就是张彻武戏的代名词,罗通将死前的绕圈旋翻正对应各个英雄男儿令人发指的打滚。如友邻所说,亮相才关键,因此姜大卫绝不会脱下自己的白衣,在武戏本身都看起来像是缺点的这些老旧武打片里,白衣染血的气概才是最重要的。关小楼为关玉楼报仇了这么久,只在结尾唯一的镜头里,他们才真正共处一镜。

7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看到那鲜红的液体,不敢相信那是血。。不过小楼死得太帅了,郁闷的是狄龙的角色每次都比尊的死得早,而且无比惨,新独臂刀里是腰斩,这次是双目刺瞎加穿肠破肚,飚血飚得凶猛

11分钟前
  • 推荐

张彻还真是爱姜大卫啊,白西服关小楼太帅气了

12分钟前
  • 阿德
  • 还行

平行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个街道,这个狙击枪,这样的情节,有木有让你想到noira啊~貌似见到陈观泰了,然后有个死人眼睛眨了一下...

18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平行剪辑。头可断,发型不可乱;终极大战必穿白衣;狄龙又惨死,陈观泰还连死两回

23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黑▪白▪红,一场绚丽的死亡之舞

28分钟前
  • 秋叶一片
  • 力荐

精致.

31分钟前
  • 葱油饼
  • 推荐

姜伟年先生与汪萍小姐不解纽的几段“床戏”,还不如他与谭富荣先生练功的一幕暧昧缠绵,即便是临死前的一刹回忆,呜呼,张彻老先生,你是让关小楼去报仇还是一往情深去赴死?

32分钟前
  • 麒麟
  • 推荐

哪有那样的少年,人比纸薄,锐如刀锋,一袭黑自暗夜的青石阶踢踏而来.他回过首,全世界都到抽了口凉气.--我就是关小楼.

34分钟前
  • 力荐

这个片实在是太适合对我尊发花痴了【当然面对我尊随时发花痴无鸭梨】这个片的设定有问题,大嫂居然能给龙大伯这种美男戴绿帽,怎么可能!除非他是基佬【呃……】大家都说本片是黑客帝国的炫酷祖宗,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对,我尊一袭黑衣真是完美。

39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界牌关 听说是这部电影促发了李碧华后来写霸王别姬 确实好片子 年轻的姜大卫有无法言语的魅力!~~

42分钟前
  • 香水瓶
  • 力荐

还真就是黑色电影!加入了现代舞!剪辑也很棒~充满美感的镜头!要翻拍就找周杰伦!

43分钟前
  • 发条J
  • 力荐

慢镜头,平行剪辑,姜大卫一身白衣的复仇形象十分经典。

44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1.不够Cult,不够大快人心,个人觉得不如《残缺》。2.有些动作部分的调度真的非常出彩,但是剧本编的又有不少让人搔头的漏洞。3.不知什么原因是豆瓣上评分最高的张彻片……

47分钟前
  • 推荐

東瀛感濃重。捧姜大衛,在海報上卻又不得不用狄龍的胸脯撐場面,真可謂掛羊頭賣狗肉(大衛在這裏標誌性動作是甩頭髮……不讓大衛脫衣服實在是明智之舉)。聖母-妓女對照如故。值得關注的是夾雜其間的南北意味,去南方可以開始新的生活,沒有險惡,沒有仇怨。

50分钟前
  • 介意
  • 还行

张彻最好的电影,每个动作都踩在节拍上,节奏控制极强...

51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别怕,小芳,我们有多亲热就多亲热。”说完都不带笑的。

52分钟前
  • sillyteeth
  • 力荐

就姜大卫那小身板儿还打打杀杀呢?头发还很销魂的说。很喜欢影片开始狄龙打架的场景穿插着唱戏的台景。(还有开始狄龙被插双眼那效果简直是西红柿揉碎了直接乎眼睛上了好嘛!武指袁祥仁。

56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配乐绝了,与剧情天作之合,纷纷入扣,紧抓人心;慢镜头妙了,渲染情节,突出表现力度。

5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