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白客,苗苗,张颂文,宋洋,王奕权,周野芒,秦海璐,胡天渝,白红标,张磊,程小夏,贾樟柯,刘洋,原文倩,李博,徐志鹏

导演:王晶

 剧照

不止不休 剧照 NO.1不止不休 剧照 NO.2不止不休 剧照 NO.3不止不休 剧照 NO.4不止不休 剧照 NO.5不止不休 剧照 NO.6不止不休 剧照 NO.13不止不休 剧照 NO.14不止不休 剧照 NO.15不止不休 剧照 NO.16不止不休 剧照 NO.17不止不休 剧照 NO.18不止不休 剧照 NO.19不止不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16:35

详细剧情

  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饰)开始了北漂生涯,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韩东发现了背后更大的真相。一边是光明的前途,一边是心中的正义,韩东在两难中选择挺身而出……

 长篇影评

 1 ) 简单吐槽没啥专业感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白客他报不报道血牛都不会影响到电影走向,他报道了有了记者最起码的素养就是客观,而且还可以继续为乙肝患者争取地位,这样还能转正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而放弃只是苦了自己罢了结果导向的话毫无区别,只是导演自己非要为人物安排改变。另外唯一的女性角色就是个没有用的工具人,全部都是男性角色,前后风格也不一样,一开始手持摄影带入电影世界感觉还不错,但后期就消失了感觉前期科长看着呢后期就王晶自己弄的感觉,开始用滑跪啥的了,前期过于平淡为了塑造记者的过程花了很长时间但是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体现出记者队社会的影响,以及记者危险的过程,比如煤炭只是展示了过去了采访了结束了就头版了然后就没了很平淡,而后期突然就开始极度的剧情性,甚至于有些离谱夸大同时有过分简单化了,而且后期主要想说的是乙肝前半段是说记者很割裂。光圈一直非常大也蛮奇怪的,我一开始猜想是后期是光圈小了点因为一开始没有看清世界后面看清了结果啥也不是,估计导演是为了不暴露现代场景下拍04的北京吧

 2 ) 我曾经每天都在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根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曾经多达1个亿,《不止不休》选择把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搬上大银幕本身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纵然电影在剧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最终的落脚点和主题放在可反乙肝歧视这方面,对我的内心是有巨大的触动的。 因为我曾经的高中初恋女友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同时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同样也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 所以这意味着我高中三年,每天都在近距离地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因为我所在的东南沿海正是乙肝的高发地区。 我的班主任本身就是生物老师,所以她并不避讳告诉同学们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反而是在生物教学的课堂里非常详细地向我们科普乙肝病毒的常规传播路径,并借此让我们建立起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知。 而且和片中宋洋饰演的张博一样,我的高中班主任也是因为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诊所接受治疗时被传染的乙肝病毒。 电影故事结尾所陈述的年代也正是我念高中的时候。所以看到电影后半段的内容,一下子勾起了我心中太多的回忆。 因为当时我每天都在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朝夕相处,再加上通过班主任的科普,使得我并不会对这个病毒有额外的恐惧心理,再加上每年的体检肝功能指标也一直正常,让我完全不会介意,日常在跟当时的女友和班主任接触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我的同学们也是如此。 但是我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他人对这个人群的恐惧,主要还是来自于未知。 别看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克服了对乙肝病毒畏惧的心态,但是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新冠疫情期间各种荒诞、离谱的见闻,那种对于阳性患者的过度恐慌、对于阳康患者的就业歧视,就应该可以大致想象当年对乙肝病毒的歧视现象。 而要知道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尚且在新冠疫情的科普上存在大量的盲区和死角,更遑论十多年前面对乙肝病毒时,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科普的覆盖面了。 其实电影对于乙肝歧视的展现已经非常收敛了,更多是通过张博这个角色的求职经历以及彪哥帮忙代检的人群进行表达,很多歧视的内容也都是由对白来体现。 事实上,当时全社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是极为严重的,我的班主任曾经就在一堂课上分享过她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例如很多人是不愿意跟她一起进餐的,她最初在应聘教师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而我彼时的女友也讲述过她母亲的经历(她是因为母婴传播而被感染),因为携带乙肝病毒完全找不到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而关于代检,确实在那会儿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我没有直接经历,不过也经常有所耳闻,相信年纪更大的一些朋友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 的确如今也正如片尾字幕所示,国家已经通过文件命令禁止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各种歧视,但是这部电影依然存在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 首先诚如一句台词所言“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这个世界只会越来越糟”,因此电影所表现的这个议题值得被拿出来正视并讨论,尤其是考虑到曾经这个群体如此之庞大、歧视如此之深重,更应该好好吸取当年的教训。 另外,我们反对的显然不仅仅只是针对一种病毒携带者的歧视,而是反对一切歧视行为,片例如片中也顺带提到了诸如学历歧视。更何况片中的歧视现象依然以其他的面貌存在于当下的这个世界中,所以电影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去看待这个问题,并借以电影的传播力来让更多的人来认真审视。 所以,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院线电影生态,现实主义电影普遍缺席,使得《不止不休》这样的作品是非常宝贵且稀有的。 当然在电影制作层面,其实也有诸多亮点。 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2处超现实主义画面,是这部作品的华彩乐章,直抵人心。 飘浮的笔代表着记者韩东对于记者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而飘浮的报纸更是他对于正义与善良的体现,而片名更是对这样一种执著的肯定与强调。 我们知道有一些东西即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应该去坚守,否则人心就会崩坏,世界就会崩塌,或许在最初的时候举步维艰,但是就像韩东坚定地站在正确的立场时,自然“吾道不孤,德必有邻”,会吸引到足够多的支持。 只是,最初的选择和坚守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至于在表演层面,几个主要演员的选角都比较合适,白客天然有那种底层的“愣头青”气质,虽然喜剧出身的他,但是演起正剧来一点都不违和,跟角色非常贴近,让人信服。 而张颂文,自不必说,对于角色的气质展现肯定是到位的,只是略感有一些匠气。 这样一个师徒组合,在前半段的表演上还是颇有看点的。 因此,《不止不休》无论是在选题、视听还是在表演等维度都有其相应的亮点,特别是在选题方面,这样的电影真的希望可以多多益善,再来一沓。 我当然可以理解一些观众对于电影在情节和桥段方面的一些批评,只是在我看来这些缺点并不致命,而导演愿意选择这样的题材进行创作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卖得好一些,因为这同样是一部真正关注大众、为大众而拍的电影,只有这样的电影拥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中国的电影生态才会更加健康,电影才能发挥更好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3 ) 《不止不休》导演王晶:大家遗忘苦难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得要快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我觉得我是不是让香港的王晶先生尴尬和困惑了……我并不认识他,但他经常给我朋友的朋友圈留言,开玩笑说‘我也是青年导演’了……有机会还想跟他见个面,say sorry,说句不好意思。”
最早知道《不止不休》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头三秒里糊涂了,监制贾樟柯,导演王晶,社会新闻题材,这个创作思路实在想不到。
回想2011年,这位北电03级导演系毕业、和香港商业片之王重名的太原导演,正式加入了距离他家开车仅一小时就能见到的贾樟柯的电影团队,历经十二年,连续担任《天注定》《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三部电影的执行导演,如今在师父的推动下,有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

王晶坦言自己是一个挺难独善其身的人,“我并不那么自我,甚至说得再过一点,我在意大家对我的评价。”
所以《不止不休》剪到终版的时候,王晶第一个发给的就是贾樟柯,老贾在一天下午看了这部电影,而身在北京的王晶焦急地掐着表,等回复,谁知道老贾观赏完,就在影厅里坐着不动,刷起手机,一刷又是大半天,像是在排挤什么情绪,最后终于给王晶发来了两个字影评——“很好”。
很多人都把《不止不休》当成《药神2》来看,不能说一模一样,但也可以说,从导演表达来看,它们毫无关联。
“我觉得《不止不休》已经够私人的了,有各种私货在里面,我都觉得我自己是不是太啰嗦。”
这种私货确实多,包括对“北漂”两个字的重判,包括对浪漫主义的一次试探,也包括青年人本能的反抗,还有社会事件下,人的扭曲,与如何扶正。
它既是职场电影,也是社会大操场电影,甚至是历史修罗场电影。
看过的观众都会记得,电影里最令人豁然洞悉的一场戏,发生在主角韩东对涉嫌违规的医生主任的车内质问。
问什么?问谁?想得到什么答案?
王晶觉得,如果所有人都保持沉默,那么这个世界就会陷入一种误解,但他也并不想把电影引入到煽动或挑战上来。
“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我告诉别人我拍一个电影,是要让别人去相信这种挑战权威是能成功的,那我觉得我可能有点居心叵测了。”
终归还是无奈。
电影里外里的无奈。
人们为了存活下去,选择性失忆,并且加快失忆速度的无奈。
所以啊,《不止不休》,也应叫作,《无止无休》。

导演王晶(中)

(本篇采访100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01、北漂的“飘”:这个词原本没有悲剧色彩

第一导演:我其实想先问,你老家太原那边没上过大学的发小,他们现在生活是什么状态?有仍在北漂的吗?
王晶:其实在我们那个年代,北漂是很正常的上升通路,去北京是特别好的一件事。
人生的理想道路,无非就是高中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大城市大学,那北京是离我们山西最近的大城市,大家都希望考到北京,将来在这里落下脚来。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从来没觉得有什么悲剧色彩,但“北漂”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好像有一点悲剧色彩,可能是这些年的现实压力的问题。

第一导演:因为03年还没有房地产嘛,08年之后就不对劲了。
王晶:我们在做电影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跟很多人聊那时的北京,他们对那个年代的北京记忆是什么?其实很多人谈到的都是那些很美好的瞬间。
第一导演:这个调查做了多久,多大的量?
王晶:一直都在做,我有点强迫症,永远不知足。
第一导演:你啥星座?
王晶:双子座,不知足。
第一导演:你中学时都从哪获取新闻信息?有特别喜欢的报纸或杂志吗?《看电影》杂志?
王晶:杂志就是《看电影》,石家庄的《我爱摇滚乐》,还有《当代歌坛》。
我印象特深,到北京以后,我有一哥们,也是我老乡,他跟我不在一个大学,他在另一个学校学导演,他每个周五周六会找我玩,每次他来的时候,手里都拿一本《南方周末》,因为《南方周末》是每周四发刊,他们学校门口的报刊亭进刊慢,所以每次他都先坐地铁到积水潭,那边有一个进刊特别快的报刊亭,什么报刊杂志都能第一时间到货,当年报刊亭都有牛不牛之说的,他就每次先到那买一本《南方周末》再来找我——看《南方周末》是他身份的象征,他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去了。
后来有一场戏没剪进来,就是报社门口就有一个书报亭,书报亭一个小空间,你就能看到那个年代。
第一导演:就跟北电门口差不多,也是一报刊亭。
王晶:做最后报纸飘起来的特效时,我跟特效说,我们得找几张报纸去做质感上的参考,那我就半路过去开会的时候,顺道去买张报纸。我住望京,偌大一个望京啊,就一个书报亭!

02、高手傍身:这部戏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来把关

第一导演:我发现编剧团队四个人,大部分我都不太熟,不知道她们擅长哪方面,并且你和她们怎么合作?
王晶:其实是一个吵架和集体创作的过程,话说回来,有几个编剧是陌陌影业的专职编剧。
第一导演:是这样啊。
王晶:陌陌这家公司的媒体基因非常强大,其中这几位编剧,她们都有很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
对于这个选题而言,我其实是门外汉,她们反而是内部的人,很多时候我是要向她们请教一些现实情况,或者是新闻伦理的东西。其中还有一个编剧,她是一个专业编剧……
第一导演:叫黄……
王晶:黄苇。
第一导演:对,她其实偏爱一些商业爱情片的剧本(《HOLD住爱》),感觉在《不止不休》这类题材上差别很大,不是很有经验。
王晶:我觉得有没有编剧经验这个事情不重要,我也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导演,但是黄苇在剧本里给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因为她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的人,原来是学理工的,她在我提出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的时候,会把我往回拉一拉。
第一导演:你还有哪些超现实的想象?
王晶:也不是超现实,就是有一些故事的走向,或者是讨论情节的可能性的时候,她会帮我去从逻辑上判断这东西合不合理。
第一导演: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哦,就是很多类型片里会设置一些记者作为某种程度的反派,他触犯了一些职业道德,我想问起初剧本里有没有类似的角色?
王晶:其实没有。因为从创作剧本之初,我们就挺明确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要讲人的成长,人的内心变化,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为什么选这个事情,真不是什么一个人替多少人发声,因为我看了所有的素材,在2003年那会有社会影响力的所有的议题,我觉得只有这个议题是跟人有关的。
可能有些观众看了之后会问,为什么不选更尖锐的议题,为什么不做更冒险的选材,更深入虎穴的那种新闻事件,为什么不是那种挑战权威的东西……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我告诉别人我拍一个电影,是要让别人去相信这种挑战权威是能成功的,那我觉得我可能有点居心叵测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人心起码是可以挑战的,不管是自我的鄙夷,或者是你面对环境压力的时候那种变异的东西,这些是可以挑战的。

第一导演:明白了。刚才说请有媒体经验的编剧来把关,那美术这块呢?需要有很多人来盯历史细节吗?
王晶:不会,因为我们美术指导刘维新老师是老前辈了,北电美术83班的老前辈,最早跟娄烨一起做《紫蝴蝶》,包括贾导的好几部电影也是刘老师做的,所以还原度这件事我一点都不担心。反而很多时候刘老师是需要跟我有一些碰撞的。
第一导演:怎么碰撞?
王晶:还原这个东西不犯错很简单,你就去参考资料就行了,美术组的墙上,造型组的墙上,贴满了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2003年、2004年的,这就完了,不出错很简单。
但是,那些照片里哪个是最对的,最好的?举个小细节,报社编辑部是我们搭的一个景,里面摆的电脑应该是什么样的,你说全摆大屁股显示器有没有错?没错,但是怎么样能更有意思?大家一直在碰撞这种东西。
当时美术组的老师就设计了一个专门区域,说这地方不能摆大屁股电脑,这得摆两台老款的Mac,为什么?因为这是美编区,是做图的地方,他们的电脑得高级。
第一导演:我杂志社干过三年,是这么一个逻辑。
王晶:我其实也非常幸运,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我们组的美术师小路,叫路超,我们俩认识很多年了,他一直是刘维新老师的执行美术,他早先就是报社干美编的,好像是《陕西日报》。
但我拍这部戏之前从来不知道他还有这个经验,这部电影里新闻报纸的所有的版面,每一张都是他排的,他又干回老本行了!包括那些很古老的排版软件,很难找到,他说“我有!我帮你找找!”他说他攒了三十年的功力,全在我这用上了。
所以我们还挺要求原教旨主义的,电影最核心的受众是当年那帮新闻记者,他们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别觉得说你们这个电影一点都不专业,这个是我们第一层拉不下的脸。

第一导演:路超就是电影里演美编的那人吗?
王晶:不是,那个美编是《北青》的一个真的美编老师,不是路超,但路超也演了,被我剪掉了,哈哈哈。
第一导演:那在影像上,你怎么明确它的表达气质?怎么和余力为敲定这一块?
王晶:其实我们之前有一些广告和纪录片上的合作,那时候他会从他的角度去尝试一些手持镜头,我一直觉得余力为是我能看到的中国摄影师里手持水平第一流的,第一等的,这挺难的,真不是说你跟着跑就可以,那东西挺见功力的。
那对于这部戏而言,一开始我们达成的共识很简单,第一,客观地说,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展现一个宏大的场景,复原2003年的北京确实太难了。尤其2008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刻,2008年之前是2008年之后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把焦点更多地聚焦在人身上,聚焦在人的精神状态上。
另外一个角度,就像我刚刚提到的这是讲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的电影,所以我觉得把关注点放在韩东的身上,让他带着镜头去走,这也是准确的。其实我们一直讨论镜头和演员的关系,是谁带领着谁?有些时候是镜头带领着演员,有些时候是演员带领着镜头。这个东西还涉及到表演的安排、调度的安排,有很多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所以一开始我们俩很简单地明确,这个电影应该是演员带着机器走。

第一导演:但好像这个思路也没有到达内兄弟那么的集中。
王晶:我是有浪漫情绪在的,有一天我没事干,又看了一遍《出租车司机》,之前好久没看过马丁·斯科塞斯了,看到开场纽约的夜景,我就截张图发给余力为,我说这个感觉和我们好像啊,好美啊,就是那个浪漫的东西也在骨子里。
其实这个电影不能完全是纯写实的残酷的东西,我们试图在浪漫和纪实的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第一导演:你本身在生活上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人吗?
王晶:不算。但这个题材决定了它应该是带有浪漫色彩的,就像我刚刚说“北漂”这个词,它最开始不痛苦,理想主义这个词在原来不虚伪,这些东西在原来都是特别美好的。
所以这个电影从一开始我们就相信它应该是属于浪漫的东西,是这个题材所决定的。

导演王晶

03、宏大与渺小:钢笔悬浮不是被集体主义感染,它是“你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的意思

第一导演:说到浪漫,比方说笔飘起来这个设计,它就成了我的一个疑问,就是韩东作为一个始终持续着这种社会正义的观察力的这么一个人,他为什么又能被宏大的集体主义的成就所感染?
王晶:我其实没有做这个关联,但我知道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关联,可我不会去讲它对一个集体主义的,或者是命运共同体这个东西的回答或者叙事上有什么感想,我本意并不是这样。
我其实就是想做一个映照,这个映照不一定是正相关,也可能是反相关的。
第一导演:反相关的?怎么讲?
王晶:因为你刚刚说韩东被那个东西所感染,他其实不是被感染,而是“你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它是这种意思。
第一导演:啊……明白了。
王晶:对,韩东之前在墙上看到杨利伟的头版版面,我就觉得,这个元素应该再次出现,要不然这个元素只是出现在那,堆叠在那,作为一个道具摆放在那的话,有一点不好玩了。
但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困扰了挺久的,没想好怎么弄。后来当我们拍摄报社那个场景的时候,要在报社的电视里放一些当年的新闻素材、新闻画面,有社会新闻,有些非典的,有杨利伟的,我就请副导演帮我收集这些新闻画面我想看一下,做一个选择,结果……
第一导演:就看到他在太空舱里玩笔的画面对吧?
王晶:关键巧的是,他那支笔跟我们戏里韩东的那支笔基本上是一样的,我突然一瞬间觉得好像找到了那个契合点。说简单一点,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解,但对于我而言,其实是一个集体的宏大的梦想和一个很渺小的非常具体的梦想之间的关系。
第一导演:所以结局报纸漂浮又是再次强调这个意思,是不是也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收了当时?
王晶:对,其实都临到……
第一导演:临到杀青了?
王晶:也不是,就是快拍到结尾了,但总觉得剧本原本结尾呈现的方式不太好。
第一导演:原本结尾是啥?男女两个人相拥?
王晶:也能成立,happy ending没有错,但你说这好玩吗?不好玩。我也总跟别人说这件事,我说贾导被很多影迷奉为结尾大师,每部电影的结尾都是神来之笔,我说我这不能给贾导丢脸啊,我得好好想一个结尾。
压力巨大啊,有一天,拍摇滚乐那场戏的时候,我忘了是怎么着了,就突然一瞬间,想到说笔能飞,那报纸能不能再飞一次?
第二天就要拍那一场戏了,有好多东西要准备,包括那个镜头里还有一个一晃而过的太空人的形象?
第一导演:嗯?你说最后火车站那场戏有太空人?远景里?
王晶:近景,人群之中,有一个太空人,当年因为杨利伟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和商业效益,我们设计了一个穿着太空服的人,在广场上发传单。
第一导演:噢!你这么一说我有点印象了,就那么一下子。
王晶:对,虚晃一枪放在那,也是对报纸飘起来做一个小的提示。所以剧组就慌慌张张地去全北京找太空服,第二天就要用啊,看哪个道具老师那有太空服什么的,整了大半天,还好也都解决了。
第一导演:广场这场戏全是外景么,没有后来再搭棚?
王晶:都是外景,我们当时跟北京站沟通协商,他们还挺帮我们的,给了我们一个区域,还帮我做了一点点限流的工作。
我们当时找了大概两三百群众演员,但其实不太够,仅有的条件就是这样,这场戏对我来说还是要有一些不可取代的东西,我们想试一试努力一下。
第一导演:只拍了一天?
王晶:半天,就没有时间。拍完外面拍里面,那是我们在北京拍摄的最后半天,第二天转场,那天其实压力巨大,太仓促了。
其实很多时候你成长也是为这些东西买单的,你在后期的时候,发现有一些你觉得不满足的场景,也都是因为你当时想到过要不要坚持一下,但是你又没有那么多时间。
第一导演:我就好奇像这场戏,需要强度把控的时候,贾导会到现场坐镇么?他探班的次数多么?
王晶:……
第一导演:怎么了?你在算有多少次吗?
王晶:不是,很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我在想给你一个更新的答案。
第一导演:那我不问这个,我换一个,小竹搬新家,想买音箱听音乐,这时候韩东把手机拿出来,给她打电话,然后放出来一首歌,这是不是一个小致敬?
王晶:致敬谁?
第一导演:《小武》啊!
王晶:我没有……《小武》哪个桥段?
第一导演:那又是我想多了,就是女主角生病了很苦闷,小武哥打开打火机,你以为他要抽烟,其实打火机一打就放音乐,放出来一首《致爱丽丝》。

电影《小武》

王晶:我可能都忘了那个桥段了!

第一导演:但我想说这个情境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它其实也带出来一个当时这个阶层在各自年代的物质生活的状态。
王晶:你说的打手机放歌那场戏,我觉得需要点浪漫的东西,但是我又想不到是什么,怎么才能表达出——最好的还没来,但我尽我所能的,我能把我的东西给你——就是那个情感表达还不够。
第一导演:话说贾导第一次看成片时有没有一些想法?
王晶:我和剪辑马修认为剪到基本上接近终版的时候,发给了老贾,他那会儿在汾阳。有一天下午,他在种子影院找了一个放映厅,身边的另外一个公司的同事就说,贾导今天下午要看你片子了,我说看了他说啥你告诉我。
然后我就开始看表,算计着,差不多该看完了,怎么也不给我打电话?啥意思?又过了半天,还是不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想法吗?
我问一嘴吧,我就发了一个信息,问贾导看完了吗?那边同事说看完了,我说他有说啥吗?他说他在椅子上一直沉默着,刷手机,就在电影院里,灯亮着,坐在那,也没走,低着头,一直刷手机,一直刷手机。
第一导演:他是想挣脱什么情绪吗?
王晶:我没有问过他,不好问啊,后来又过了半天,他给我发了两个字——“很好”。

04、很难独善其身的人:人类挺神奇的,我们遗忘苦难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

第一导演:我很好奇黄江这个角色,他是在冲突中退场的,那这场冲突意味着什么?有没有一种因为韩东他已经主打一线了,导致黄江处在一个办公室化的状态里,两个人就慢慢产生一种信息不对等的矛盾。
王晶:其实没有那样的设计。
第一导演:剧本里这个角色也是到这就结束了是吗?
王晶:是的,剧本也是这样的。但是你说这个人物真的消失了吗?
第一导演:最后文章发表后,报纸漂浮,其实还是对这个人物有一个想象中的呼应。
王晶:你看到我们在那段蒙太奇里面有一个画面,一个一两秒钟的镜头,就是韩东给黄江写了一封信,他用的也是他们当时相识的笔名,邮箱是《京城时报》的邮箱,主题是说向您告别,接着下面写的是“江川,你好……”我觉得,他们两个的关系是不是又回到了一个原点?
其实韩东那封信是他对黄江所有的情感,那个信大概意思是说韩东还是挺坚持当时的判断的,但是他觉得从内心里很多事情让黄江失望了,他为此道歉,但是我这篇文章写完了,还是发给你,希望你来做一个决定,也算是我对这件事情的一个交代。
第一导演:我记得,就在网吧里。但我看到韩东写信的时候,我还是以为黄江会在接下来的一个什么时刻出来。
王晶:哈哈哈,颂文老师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是我觉得那个时候其实他是存在的。

第一导演:有没有想过请刘德华来客串一个象征性的角色,毕竟他当年在这件事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王晶:在拍摄期没有想过,在宣传期有想过,但从没有沟通过,因为我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不确定,包括我们跟这些患者接触的时候,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还挺特殊的,很多事情并没有过去。
第一导演:我突然想问,你自己有没有在某一个阶段,受到过某种层面的歧视?
王晶:说到歧视这个事情,很多人会说这个电影讲的是反歧视什么的,但是我实话实说,反歧视它只是一个“表”,我其实讲的是因为歧视这个行为,而给那些被歧视的人带来心理异化。
今天我还看了一篇文章,那个词我原来都忘了,但看到文章我想起来了,它叫病耻感,因为生病而产生的一种羞耻的感觉。
病耻感的产生是不应该的,我只是病而已,我为什么会耻呢?
所以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导致人产生了一些行为模式,比如电影里彪哥他说,“这事跟你没关系,我们都过得挺好的”。

第一导演:这就是过度自我保护。
王晶:对,过度自我保护、沉默。如果大家都不把这个东西……
第一导演:不把这事摊开说。
王晶:那其实就是无解了。沉默没错,我们不能指责任何人选择了沉默,但是如果是集体沉默的话,这个事情是无解了啊。
第一导演:那你觉得,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和他对自己尊严的捍卫,可以是同一件事吗?如果事业上他并没有成功,没能把这篇报道写出来,那他的尊严是怎么得到捍卫的?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电影里总是把一种职场拼搏和伦理道德胜利拧得很紧。
王晶:这就跟一个导演说我特别想讲个故事,讲一种情感,他好像在和观众交流、共鸣,但票房上取得的成绩又和电影表达是否成立相挂钩是一样的。
第一导演:那如果这部电影再作者一点,再私人一点,会是什么样?
王晶:我觉得现在已经够私人的了,有各种私货在里面,我都觉得我自己是不是太啰嗦。
我其实明白你的意思,你觉得好像大家也会看后有一些直观的感受,有一些东西在拉扯,有一些东西好像……
第一导演:在斡旋。
王晶:对,但是……
第一导演:其实你在表达上是满足的,对吧?
王晶:我只能说,不管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现在大家看到的呈现出来的样貌,是我作为导演我能尽到的最大的努力了,但是你说这是不是我曾经认为这个电影的最好的状态,我觉得可能最好的状态是没有人看到过的一种东西。
第一导演:你觉得这个时代人跟人的偏见,一定要在对抗中消除吗?对抗本身也是一种偏见。
王晶:我觉得不光是人跟人的偏见,你说大一点,整个世界的发展方向也都还在一个相对左倾,相对偏保守主义的这样的时代里。
它带来很多可能肉眼可见的问题,往大了说是国家和国家的关系,比如说民族主义在各个国家的体现出来的样子,你说的对抗性其实带来的是自我的内视的东西,它不是用来沟通解决问题的。

第一导演:你觉得是什么东西造成的人还不够包容?是因为认知狭隘,还是说因为利益?
王晶:我觉得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一个波动的东西,中国有句老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俗道理,但我们确实好像处在一个,是不是必须要对抗来完成这种自我证明的时代。我是不是一定要告诉所有人,我跟你们都是不合的,我才能够证明我是谁?
第一导演:你自己对这些东西困扰吗?比方说,一种长期固化的不可改变的事物,会时不时地影响你情绪?
王晶:我是一个挺在意外部感受的一个人,我并不那么自我,我在意我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是什么样子,我在意我身边的人,甚至说得再过一点,我在意大家对我的评价。
我其实是一个相对上挺难独善其身的人。
第一导演:外部压力超载了,你自己怎么去找出口?
王晶:但你说人真的还挺神奇的。
第一导演:嗯?
王晶:人有一些能力,比如说,遗忘的能力,逃避的能力,那我们说回到一些可能跟这个电影有或多或少关系的事情,我觉得大家好像一直以来对苦难的事情遗忘速度比我们想象得要快一些。
第一导演:完全就是,我们已经不记得过去三年是什么样了。
王晶:是,这就是人有好玩的地方,所以你问我这个问题,那我告诉你,我们作为人,其实是有一些自我求生能力的,但是就像这个电影说的,本能是本能,理性是理性。
人总是一个矛盾的和在拉扯中的这么一个状态,我们有本能,面对痛苦我们选择遗忘,我们想向前走,想活下去,但是有些时候你是不是也需要理性地居高临下,去审视一些问题的核心。

导演王晶

05、初代的我:那年非典被“歧视”,但我迷影的小日子过得很爽

第一导演:简单聊聊你过去吧,还记得刚到北京的状态吗?那年先是考试吧?
王晶:对,先考试,那一年又是非典,我们那一届也是被非典影响的考生。
第一导演:那你来北京再回太原后是需要隔离吗?
王晶:我们是在刚过完春节时考的试,回去以后好像就是三四月份,非典就爆发了,一直延续到5月份多,在统一高考前的时候,非典解除了。但我妈是医生,她在非典前线的一线的,那会我特爽,少年不知愁滋味。
第一导演:特爽?
王晶:因为我妈不在家,家里就我一个人,完全是我的天下。
第一导演:自己做饭吃啊?
王晶:自己弄啊,我妈被隔离在非典病房了,我学校也不用去了。学校老师那会儿说,有些同学,家里是医院的子弟的话,可以考虑在家自己复习。你刚才问我有没有被歧视过,我被歧视过。
第一导演:微妙。
王晶:我说好啊,那我就回家了。我那会儿特别喜欢独处的时间,因为真的挺少有独处的机会,然后拉上窗帘……
第一导演:哈哈狂看碟对吧。
王晶:对,看片,看碟,看了好长时间的碟。其实之前我去北京也挺频繁的。
第一导演:什么意思?总去北京玩?
王晶:那会想看话剧,看个演出,太原都没有,所以我总是坐大巴车去北京看。
第一导演:大巴车从太原到北京,那得开很久啊。
王晶:6个小时。
第一导演:铁皮火车也差不多吧。
王晶:比火车还是快的,火车要开10个还是12个小时,火车是晚上坐,睡一觉早晨到,大巴是早上坐中午就到了。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好像隔一两个礼拜,到了周末就跑一趟北京,看话剧,当时对话剧很感兴趣。
第一导演:话说,你家里支持你做电影这个工作吗?你妈妈不想你跟着她学医么?
王晶:她不太懂的。我在高二的时候说我想考电影学院试一试,她听完之后也没跟我说什么,就觉得如临大敌了。因为那会儿还牵扯到你到底学文还是学理的问题。我当时高二还学理,你要考艺术院校,你得转文科,转文科又是一个挺大的决定。
我妈妈检索了自己所有朋友圈的资料库,就找到了一个我们山西非常有名的歌舞团的一个导演老师,说要不然你帮我跟我儿子聊聊。
第一导演:歌舞团导演?这也不搭啊?
王晶:她其实是想说你看看这孩子行不行,不行我就不让他干这事。我妈老说是那次聊完之后,人家老师说我挺好的,支持我考导演。
第一导演:话说回来那时候你迷影的积累到什么程度?
王晶:那会就是欧洲艺术片、纪录片,能看到的也都通过各种渠道看到了,国内的有一些非主流的电影其实也能看到。
第一导演:老贾的电影也都看了。
王晶:对,你就觉得他挺屌的,挺不一样的。
第一导演:有幻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导演吗?
王晶:没有具体的想,其实美学价值观的塑造是在电影学院那四年时间里成型的。
第一导演:好,我再问最后最后一个问题啊,也是从《不止不休》这个项目一出现的时候我就产生的一个问题,很简单,就你有没有曾经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为自己的名字困惑过?
王晶:你遇到过跟自己重名的人吗?你困惑过吗?
第一导演:当然了,我叫李毅啊,我是李毅大帝,当年的校内网你上过吧,每天早上起来我删留言,删“听说你护球像亨利”。
王晶:我不困惑。
第一导演:也谈不上困惑,就是有这么一个小乐子。
王晶:我觉得我反而是不是让人家,让香港的王晶先生尴尬和困惑,其实我和香港的王晶先生中间有一个共同的朋友。
第一导演:你也认识香港的王晶?
王晶:不认识,我唯一一次见过他,是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他为电影学院办过一次讲座,我坐在台下听讲座,台上挤满了人。
第一导演:他还在北电办过讲座?
王晶:他讲得特别好。
第一导演:也对,他中文系高材生,行走的电影史。
王晶:但不认识,最近有了《不止不休》这个片子,大家开始提及这个事情,然后王晶导演还经常给我那朋友的朋友圈留言什么的,开玩笑说“我也是青年导演”了。我有机会还想跟他见个面,say sorry,说句不好意思。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4 ) 点映观后:为试图表达「从来如此,便对吗」而四星

看前许多友邻都说喜欢煽情很怪,我的体感是这并不是全片的毛病,前三分之二整体观感像同样讲记者的《她说》,很平淡,近乎纪录片式电影一样在叙述一个人如何成为记者又做了什么,剧情自然往下推动,我还挺喜欢的。 但后三分之一开始要在剧情里往上推感情的时候,能看出来导演的掌控力弱了,与其说是配乐煽情过度了,更像是导演和剪辑在节奏上的把控不行,文本上的层次推进也不够合理,因此没有跟上恰好适合这个故事的音乐,整个电影走到这里,对比我认为很不错的配乐显得很薄,让我感觉到导演在这里力不从心,没把真正想推的高潮推到位。 除此之外,在音乐的选择上,导演如果能降低一些个人喜爱的成分,更抽离和冷静地选择,比如究竟是否要用Joyside的歌作为结尾,是否真的要直接截取fill in而非做一些更符合时代调性的remix,都会为核心内容表达加更多的分。 以及笔的幻想式漂浮很好,但报纸的幻想式漂浮在调度上让我觉得不太合理和得劲,不是我的审美吧。(但word文档这个设计我很喜欢,很geek) 三星给电影本身,一星给创作团队尝试的表达,appreciate如今还有人做这样的电影,试图讲新闻的良心,试图讲“从来如此,便对吗”。

再ps,后期声音做得有点不对,不知道是不是影院放映的问题,有点技术硬伤的意思,镜头切换的时候人声在5.1里确实也有变化,但变化之后听感特别不真实,对这种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纪实调性的电影来说,这种声场位置和质感上的不真实和怪异,是致命的。

 5 ) 整整两年半,终于等来了这部《不止不休》

《不止不休》终于要上映了。

在2020年,这部电影先是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的提名,在随后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导演王晶又斩获了当年的最佳导演奖。

当时我人就在平遥,还记得初次看到这部影片后的惊喜,也无限地期冀它在公映后即将迎来的礼遇。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足足两年半。虽迟,但好在还是来了。

很多人看完之后,将这部《不止不休》称作是“新闻版”的《我不是药神》。

同样是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的也同样是一个“正常人”为一群病人维权的故事:2003年,为了心中的新闻理想,东北青年韩东放弃了制衣厂的“铁饭碗”,和女友一起来到北京北漂。没钱、没背景、没学历的他在前辈的帮助下终于成了报社的一名实习生,并且在名校生环伺的情况下杀出重围,拿到了转正的资格。但一次暗访调查中,他看见了乙肝患者在社会中处处受限的艰难处境,因为对“被歧视”这件事的感同身受,韩东决定为中国1.2亿乙肝患者发声,哪怕赔上得之不易的记者身份也在所不惜。

对于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来说,这个议题本身便自有其力量。甚至,《不止不休》或许要比当年《我不是药神》更加大胆,走得也更远:徐峥饰演的“药神”程勇对抗的只是卖高价的外国药企,其表达的核心矛盾,是“专利权”和“生命权”之间的博弈;而在《不止不休》中,表面上白客饰演的记者韩东是在和整个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歧视对抗,然而这种歧视的成因,是一部20年没有修改的《传染病防治法》,放大了人对这一疾病的恐慌,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从上至下、对乙肝患者群体的斥力。

一念至此,便感慨于导演王晶的勇气。同时这部影片能够得以进入发行流程,在电影院和观众见面,也让我看到了某种“松动”,心中也生出了一些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希望。

相比《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韩东在人物弧光上是稍显单薄的:从电影开始到结束,那份对新闻理想的坚持在他的心中从来未变,中间虽然因为和张颂文饰演的老记者黄江的理念分歧而产生了一些自我怀疑、因为对乙肝患者的同情心让他产生了“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的疑问,但贯穿全片始终,他都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

在影片开头,他为了新闻理想,一个高中肄业生钻了牛角尖似的想找一份报社记者的工作,而在影片后段,他为了新闻理想,放弃了得来不易的记者身份,从始至终,“新闻理想”这四个大字在他的心中,高于一切。

这样一个纯粹到有些偏执的主角形象,在一般情况下是难能讨喜的:他离尘世太远,如我一般的俗人,很难和他共情。

但影片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塑造了一个韩东这样的角色的同时,也将那个与之将匹配的黄金年代,一同呈现在观众眼前。导演对影片叙事背景的刻画建立了观众对剧情和角色的信念感。

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导演王晶对曾经那个“纸媒为王”的年代的向往与缅怀。在那个时候,记者是向上监督公权,向下观察社会的“无冕之王”;“调查记者”这一职业正处高光,他们凭着身为新闻人的责任感,卧薪尝胆,深入虎穴调查真相;“新闻理想”四个大字如同炬火熠熠生辉,所有投身新闻事业的年轻人都相信自己这一生所求,是为了“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有新闻工作者在的地方,哪怕乌云再厚,真相的光总能刺破云层,让世上有光。

导演在影片中,尽其所能向观众还原了那个理想如“乌托邦”一般的金色年代:

在“京城时报”里,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不是为了给明天的新闻起上一个如何耸动,能让文章拿到“十万加”阅读量的标题,而是在讨论“社会新闻中,死者的肖像权是否能部分让渡”这样的新闻伦理;

张颂文饰演的老记者黄江,前脚接到线报,后脚便拉着韩东启程动身去往一线调查,风尘仆仆的背影不像是个“耍笔杆子”的文人,更像是个遇不平则鸣,仗剑天涯的侠客。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用侠客来形容黄江这样的记者们,却也不失贴切。

而也正是因为有了“京城时报”这样的乌托邦,和黄江这样的老师和前辈,韩东这一角色在观众的心中,也渐渐建立起了实感。电影让我们相信在那样的年代里,是有着像韩东和黄江那样的人存在的,进而对比当下,让人对那样的时代生出向往。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2003年,距今过去了20年。20年的时间很长,长到曾经的“纸媒帝国”,变成了如今的“纸媒已死”。

20年又很短,短到这世界似乎不曾发生过任何变化,20年前发生过的事情,在这片土地上依然发生着,如同命运般一直轮回着。

而这也是《不止不休》这部影片的珍贵之处,它记录了那份曾真实有过的热忱,也让人看到了舆论曾经真的推动了一些改变。也许真的“纸媒已死”,但它所代表的新闻理想和新闻精神,会被无数个像韩东那样的年轻人继承下去,不止不休。

 6 ) 恶心。

仅针对院线成片。

在当下选择这个题材无疑是一种可敬的勇气,而观众也因此看到了勇士的惨状:被拖延、改写,甚至去接受一些原本违背原则的东西。

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发现本片与《药神》的相似性:存在一个相同的一个边缘人群(病患)共同体、一个为这个人群奋斗的孤胆英雄式人物,人物为此作出牺牲,最终改变了体制。与之不同的是,《药神》的人物是灰色的,承担的是违法犯罪的代价,做的是贩药救人的实事,因而作为一个健康人,徐峥能够自然而然的自洽于这个共同体中,与他们命运与共。而白客,一个记者,撤销了一开始揭露乙肝代检的稿件,转而希望(或者说要求)乙肝患者们向他坦白自身受到歧视的遭遇,自己将这种情绪甚至不是受歧视的客观事实:受到了何种歧视、怎样的歧视,而是一种极易引起人同情和忽略重点的情绪)扩散出去,凭此就能改变患者的处境。这不能说是一种天真,而是近乎一种残忍;而他所受的代价,仅仅是失去了在体制内报刊工作的大好机会。

记者在本片中最终被定义为某种底层结社的二手意识领袖,逼迫着边缘人群站出来,而毋顾他们站出来的代价。本片选择“反歧视”作为中心任务,实际上是一种极其险恶的诡计:一方面,电影中所有的被歧视困境基本都是体制与法律层面上对乙肝患者的不准入政策,但记者所要对抗的,却被统统偷换成了普通人对于一种不甚了解的疾病的恶意。因此,记者本身成为了底层压迫底层的工具:他不对准造成矛盾的核心问题,不要求改变一系列不合理的规定,不要求社会提供对于乙肝疾病应有的知识普及;而是要禁止这种因为教育缺位、政策不公、管理缺失引发的大众对于疾病的恐惧和恶意,乃至取消人们为自身安全担忧的权利;把恶的产生和扩散、以及最终解决策略,统统锁定在了受害者和潜在受害者——也就是普通人当中,并且要求他们自己自发改变,以及承担后果。另一方面,记者因而失去了他应有的锐度和尊严,一个严守事实的态度是被贬低和不尊重的,甚至会沦为多数人恶意的帮凶。因此,这种职业操守的缺位和被替换,使得本片所描述的记者的核心行动欲望,或者说,记者的本质,不得不从属于一种朴素的、无处发泄的同情,从而近乎煽情和虚假。

最后,记者最终成为了某种煽动者——而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舆论、意见领袖的样貌的基本理解:抛去事实而直抵共情,不问来处而肆意发泄,不问具体的人,具体的处境,却要改变天地。而底层人,无论是“病患”还是“正常人”,则都是无望的和盲目的,不得不寄希望于这样的领袖身上,希望他们挺身而出,用某种温柔话语,去感动那个above us。这不能不让人毛骨悚然。尤其在一种社会重大疾病行将结束的当口,去攻击一种对于疾病的朴素的、来源于无知的恐惧,无疑是要驱赶人们,赶紧忘记这种疾病,忘记因此遭受的不公和痛苦,乃至以上的东西。

对于一个价值观最大的侮辱和损害和侮辱,不是忽视、封禁和污名化,而是偷换概念,再加以歌颂。不止不休,本应是一种双关:一方面简洁地代表人文精神的某种操守、持续性和生命力;一方面某种暗指什么“不止”,什么便不能“休”。而本片所呈现的,正是英文译名The Best is Yet to Come,一个虚假而造作的幻想,哄人入睡,而让你忘记那双推动摇篮的手。

 短评

张颂文一出场我就泪目了,看他风尘仆仆穿个旧皮夹克,带着报业黄金时代的气味回来,为自己失落的遥远的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新闻理想,哭。

7分钟前
  • 李荒原
  • 推荐

开篇就提到暂住证,眼前一亮,让我想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可以说是我的新闻理想基石了😭现在回看,21世纪初期的记者简直是神,谢谢电影带我回到那个热血年代,矿难、代检、站街、医疗黑幕、行贿受贿,什么都能写,写了都有用,记者的笔应该是刀剑,而不是礼炮。

9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年度华语电影预警,在电影院里哭成狗,年初还许愿过想看到中国的新闻戏,没想到下半年就实现了。在华语影人面对权力的倾轧都不得不集体噤声之时,仍然有人迎难而上,用电影为弱势群体发声,影史也一定会为他留有一个位置。

10分钟前
  • 克雷蒙
  • 力荐

质问乙肝病人为什么逃避问题真给我看笑了,尤其这还是个设定为对大众极具同情心所以撤稿的记者,非常有讽刺性。

15分钟前
  • Float
  • 还行

TIFF20,6.3/10,现实主义的选题挺好,有一帮大咖帮忙让影片整体质感以及音乐都提高了好几个度,把整部片子水准拉到及格线之上。白客前半段演的不错,后半段有点拉垮,宋洋和张颂文还是很稳,苗苗有点打酱油,贾樟柯客串的煤老板拿捏到位。内容上想表达的有点多,中间纪录片式的视角不断切入打断情绪,以至于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变成“生理”上的高潮,达不到精神共情。相比影片本身,映后贾樟柯的QA反而更有趣些····

19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太刻意了…工具人苗苗一句“我们来北京不是来干这个的”太刻意了;白客冲着镜头笑着吃东西太刻意了;朋友离开北京的离别戏太刻意了;临近结尾处白客的演讲也太刻意了…就显得没那么真诚。讲的也有点杂,本来讲记者为主体,聚焦报道真实与伦理道德,乙肝又变成主体,最后白客又结合自身来了一段身份认同的演讲,反而“真•主体”本身的报道显得没那么突出了。中间穿插着纪实影像,临近最后告诉我们这些纪实影像也是后期拍摄的,就有种被骗了的感觉。不过张颂文和贾科长刚出场的时候真好。大波浪客串,结尾一首joyside ,一首大波浪,乐队实火。

22分钟前
  • 盆满钵满赵➕
  • 还行

省流:我真的so sick of厌女导演。感觉像一篇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的社会问题,安全得体,中规中矩,点到为止的毕业论文。处处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男配和王传君长的也太像了,昏暗的灯光下众人在巷子里发声的场景也像…然而又没有那么刺痛、深刻、震撼、有力。最让我不适的就是苗苗这个花瓶工具人角色,作用就是撅着嘴看男主、给男主当妈喂饭、帮男主买报纸喊韩东你看,为什么导演要设置这个角色啊?有什么必要吗?选张颂文是提前押宝了,但是给张颂文的戏份也太工具人,就是扯工作证烘托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男主为了心中理想放弃头版,放弃工作,被房东不提前通知就赶出去,一个无论如何落魄都陪在身边的美丽贤惠女友,最终还原真相,buff叠满了,虽然想不到这个题材别的拍法,但是如此平庸还是有点失望。

23分钟前
  • :)
  • 还行

是部好电影但是配乐过度密集很影响观影,像“药神”一样的类型片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这种过度强调文本而忽视影像的趋势让电影变成一种工具,我总是相信一部好的电影是让每个人看完有不同感觉的

27分钟前
  • LN
  • 还行

除了结尾过于仓促非常优秀了,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里能出现这样一部电影,做到了聪明的激流勇进,另对中国人来讲还多了一份千禧年的nostalgia

32分钟前
  • 心是鬆餅的獵手
  • 推荐

1.女主角完全沦为挂件2.乙肝到底是个什么病?当医生在车里说出三项传染途径时,我心都凉了,那么这和艾滋病区别在哪儿呢?这一区别不挑明,没有给观众做好心理疏导,作为商业类型就是失败的3.让理想主义者的坚韧成为天真,胜利成为奖励。

33分钟前
  • 白马败家子
  • 还行

导演与制作团队是真的挺厉害. 在表达、市场、审核等各方面之中做了权衡, 结果还是令人钦佩的. 3.5, 有几场戏实在不是我的口味. ( 科长演戏真不错! ) ( 感觉要大卖 )

37分钟前
  • 阿伦和饭师傅
  • 推荐

在我看来,电影有三种,一种是“怎么能这么好看”,另一种是“怎么能这么难看”,还有一种是“本可以很好看的”,这部电影属于第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出在剧作上,这么好的题材好可惜。

40分钟前
  • 料事如鬼
  • 还行

前半段铺陈了太多内容,北漂,暂住证,矿难,卖血,乙肝代检,新闻业内部的竞争与黑幕…到后半段只剩下关爱乙肝病人,像是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的科普宣传片,结尾太仓促,整体看下来感觉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有些台词和镜头太过刻意,苗苗和白客在出租屋抱在一起和白客被乙肝病人围殴躺在地上质问他们为什么逃避然后彪哥出来道歉这两段,刻意得头皮发麻。白客写稿的时候笔飞起来和最后报纸飞起来这两个超现实镜头,感觉像是在用一种拙劣的技法在表达一种并不需要这样表现的情感,因为剧情很简单(尤其到最后),情感也很简单,这样表现反而显得多余。

43分钟前
  • 电影是安眠药
  • 还行

前半段挺好。但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极其恼火!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塑造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只能说明创作者们对女性的想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够让人恼火的!😡后半段,三言两语(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傲慢话术)就说服了一直以来被歧视的群体,毫不费力就聚集了群体力量,未免太容易了点?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44分钟前
  • 阿卡西
  • 推荐

要是这片子看了一半我就有事离开影院了 我会念念不忘 可惜我看完了

46分钟前
  • 煎饼菓子兔
  • 还行

不平则鸣,不止不休。愿有一天当你被阴霾笼罩时,会有韩东替你发声,更愿今后的每一天,你我都能成为“韩东”

49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在这世上发生的事儿,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作为一个报社几十年老记者的女儿,一个曾经怀揣新闻理想、考入中传,如今却离理想主义时代越来越远的记者,我从韩东初入报社实习开始,看得几度泪目。电影有遗憾的地方,但在国内能看到这样的题材令人敬佩。张颂文老师太棒,继风雨云后又见出神入化的演技,跟白客的师徒对手戏也很精彩,科长又圆煤老板梦。新闻和电影都有可能改变现实,希望以后这样的国产片能更多一些。

5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特别讨厌韩冬站在门外指责乙肝病人“懦弱”那场戏 期待值太高 又又又一次落空

59分钟前
  • Cleopatra
  • 还行

选新闻主题,走写实路线,但由于不敢直白点明、塑造对立面,全程有种对着空气打拳的感觉。最后结局更是离谱,时间一到马上叛变表忠心是吧??

1小时前
  • 星野
  • 还行

4.5 结尾泪奔。众多不可说中仍有值得讲述的,时代表达非常鲜活。制作质量和团队堪称中国顶配。向导演和科长致敬。

1小时前
  • mau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