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

大陆剧中国大陆2021

主演:保剑锋  成泰燊  海清  杜子名  陈若轩  孟子义  

导演:嘉娜·沙哈提

播放地址

 剧照

大浪淘沙 剧照 NO.1大浪淘沙 剧照 NO.2大浪淘沙 剧照 NO.3大浪淘沙 剧照 NO.4大浪淘沙 剧照 NO.5大浪淘沙 剧照 NO.6大浪淘沙 剧照 NO.13大浪淘沙 剧照 NO.14大浪淘沙 剧照 NO.15大浪淘沙 剧照 NO.16大浪淘沙 剧照 NO.17大浪淘沙 剧照 NO.18大浪淘沙 剧照 NO.19大浪淘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30 08:18

详细剧情

讲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带领共产党不懈探索,走向成熟的伟大历程。故事以毛泽东为主的“一大代表”为视角,从1919年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以党的发展脉络为根基,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在党面临危急关头,在民族遭受危难时刻,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长篇影评

 1 ) 有意思的电视剧

以前看过一些革命题材的电视作品,感觉这些作品表述的内容是在不断地改变。第一是逐渐开始直面问题。

比如我看过一个片子,名字记不准了,似乎叫《王佐和袁文才》,讲的是毛委员带领红军上井冈山的故事。最后用话外音加字幕,说某年月日,王佐(袁文才)同志在某次战斗中牺牲,还让我好一阵唏嘘。后来看叶永烈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我才明白该电视剧回避了王袁的真实结局。

后来应该是拍《长征》的金导吧,又拍了《井冈山》,片中袁文才在风雪之夜说:没用的,别告诉毛委员了,毛委员上面有省委,省委上面有中央,中央上面还有共产国际。基本上暗示了他的结局。

第二是由一正一反的明显设置,改为让观众做评价。

比如《延安颂》,党内朱、毛是正派,王、张是反派。到了《觉醒年代》,则展示了各种思潮下,知识分子的探索。

第三是作品风格从朴实到娱乐,再到二者兼顾。

早期作品大多倾向于还原历史印象,严格地叙述党内发生的事件。近期有些娱乐化因素,比如《远大前程》里的杰克苏故事,突然展现出汪寿华的遇害。比如大业三部曲,尤其是《建军大业》被网民戏称“黑帮复仇片”,可谓此类作品之顶点。

而《觉醒年代》则做到了二者兼顾,说他娱乐,毛教员出场的画面就是某个会轻功的大侠,或者美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但是鲁迅的登场和二陈的就义又非常的凛冽。目前播放的《光荣与梦想》,导演延续了《黎明之前》的快节奏尝试,活埋汪寿华的场景拍的人义愤填膺,多名未来将领在白色恐怖时期的入党仪式似乎宣告了诸位英雄聚集,要为最终埋葬反动派的大决战开始倒计时了。

本片的切入点与以往作品不太一样。结合多位网友的观点,有三点:1、它刻画了党组织的孕育、发展、胜利与挫折;2、它刻画了党为什么是一个现代化的先进组织;3、它肯从女人的视角出发,观察并参与时代的前进。

基本预订五星。

写的颠三倒四,诸君海涵。

 2 ) 《大浪淘沙》——年轻人喜欢的党史剧

作者:毒sir 要从《恰同学少年》的背后功臣,导演嘉娜沙哈提说起。

这一次她重执导筒,毛泽东的扮演者换成了另一位。但同样是有经验的保剑锋。

拍正剧,好看的不是“史纲”。而是在粗线条的笔下,通常不被描绘出的“人”。导演嘉娜·沙哈提她擅长的,正是在一些我们看来很定式的题材里刻画人物。这一次又是她熟悉的题目。 讲嘉兴南湖上,“一大”前后那群年轻人的故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巴黎和会裁定中国割让领土,面对这国耻,最敏感的知识群体率先站了起来。北大教授陈独秀、李大钊上街派发传单。 游行的学生们扛着横幅,喊着口号,反抗强权和不公的呐喊传遍大街小巷。

在北洋军警的武装面前,书生喊的口号,算什么? 学生代表被捕入狱,陈独秀也因派发传单,被抓捕入狱。

长沙,见证了湖南总督张敬尧的暴行。 查封进步报刊、强制解散学生联合会、武力镇压学生运动……

毛泽东组织学生奔走湖南、广州、北京,希望借他山之力,驱逐张敬尧。可七次请愿,无一次有效回应。

北京的陈独秀、李大钊,湖南的毛泽东,和各地有识之士都开始思考: 救国,光靠读书人不行,需要更有力的盟友。陈、李二人顺着俄国革命的指引,看到了工人们的可能性。 工人们,此刻又如何呢? 最现代的城市上海,各地劳动者在都市底层谋生。 剧里一个场景,可见生存之艰辛。 黄包车夫,靠着血肉之躯奔波在城市角落,只为碎银几两。

当时上海70万工人里,一半以上是贫困民工,有的两口子都得务工,才能勉强吃饱饭,甚至连童工都屡见不鲜。 工人的苦难,让一些人,嗅到了中国变革的突破口。 怎么让工人认识到靠自己可以改变困境? 有人说,更新他们的观念,这很重要。为此,如《星期评论》《劳动界》等报刊得赶紧安排上。 但北洋政府查得越来越紧,资金也跟不上,刊物办不下去。

有人说,要先把马克思主义研究透。成立研究会,请来各路文化人士翻译相关书籍。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局面,不容我们慢悠悠下去了。 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才能领导我们,领导工人。

意见百舸争流。任何人的主张或心愿,都不会轻易一呼百应。 《大浪淘沙》让一群性格各异的人汇聚一堂,先吵一架。在历史的浪流里激荡,最后能脱颖而出的是什么导演说,给她启发的,是每个人物不同的命运走向。动荡的年代,迎送过一个个才华横溢的有志之士。 他们都怀着热忱,冲在救亡的前线,相信靠自己的手,能转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但在意气相投中。也有矛盾和分歧。导演在这部剧中,戏剧化地突出了每个人身上的特质。这版的毛泽东,重点表现的是书生意气。

书生,重在谦和与情谊。远赴北京,他把最后一点时间,留给了他的思想启蒙导师李大钊。深夜来访,不敢惊动师长,默默等到办公室灯灭。

临别之际,深深一躬。见到了,已心满意足先生保重。

他还有很多很多话想要聊。但国难之际,多少情谊,只能道一声“保重”。和开慧妹子走了半途,也只能抱歉地说:下次,我一定认认真真陪你大半天

与《恰同学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不同。这版毛泽东多了从容与冷静。紧要关头,他娓娓地把问题一层层分析透。比起其他人看到“驱张运动”成功的喜悦,他因依然找不到更好的救国方案而忧虑。

大会上,面对各地的代表,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他热情地总结湖南民主运动的经验。虽然现实骨感,他的话总能让人看到希望。

两次拍“青年毛泽东”,导演拿捏住了其中特质的变化。十多年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如今,已经是一个有组织领导力的中坚。其他人物,都有自己的着力点。 同样提倡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三人,和而不同; 陈独秀(成泰燊 饰),冲在最前的先锋,激动而固执。

游行学生被捕,他不顾危险要出门,继续给舆论造势。 夫人劝他,该为孩子想想吧。 他义无反顾的样子说明,关心的第一位,永远是学生,民众,家国。

出版商找他聊出版事宜,认为以后刊物得涨价。 陈独秀严词拒绝:这是给工人看的,他们工资才多少

他比谁都迫切地希望改变现状。激情与宣传家的本色结合,他每一句话都更有力,更有鼓动性。但这倔脾气,没人拉得回。众人都希望他回上海主持大局,陈独秀非得在广州做出建树。

他认定了的事,谁都拉不住,除了李大钊。作为一路走来的同志,陈独秀对李大钊的信赖,比其他人多些。李大钊死在军阀手里的噩耗传来时,陈独秀第一次表现得像个无助的老人。颤抖的手,轻碰空杯,以此吊唁。他感慨和李大钊促膝长谈的时光,又自愧不如。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

偏执的陈独秀,第一次垂头丧气了。他怀念李大钊,也是在感慨自己的无力回天。国共合作破裂,党组织危在旦夕,儿子死讯传来……一连串的打击,仿佛宣告着。属于陈独秀的时代,已然要过去。当时的第二人,李汉俊,陈独秀信任的上海党组织代表。他锐意进取,也多了份变通。

遇到对立,他更懂得忍让。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可当苏联特使马林表示你们要接受苏联共产国际的指示。他眼神一下尖锐,提醒马林注意措辞,我们是平等的。

在对方完全不顾当下困境,自顾自地“布置任务”时,他愤怒了。我不想向你报告

同伴劝解后,他意识到没了苏联的援助,一切无从开始。一个苦笑,默默接受。也是这份忍让,让未成形的组织能在夹缝中取得生机。

戴季陶,身上保留着传统知识分子的谨慎;长袍大褂,与同座的陈、李二人形成鲜明对比。

比起他们坚定地执行社会主义思想,戴季陶则认为时机未到。当务之急,还是继续办刊物,传播思想,启发民智。下一批青年志士,导演会用许多小心思去展现人物的性格特色。许多通常在主旋律中被隐形的“灰色人物”,在《大浪淘沙》中,也罕见登场。张国焘,备受青睐的后生才俊。他的踌躇,来自于急需一番表现来证明自己。受到同学赞扬时,他脸上藏不住的喜悦。

而被指责好高骛远时,他搬出各种各样要完成的任务,证明自己不是没有建树,是任务太多顾及不过来。

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无形中分散了精力。周佛海,留学日本的精英。接受新潮思想,获得陈独秀的肯定,他的确有过人的能力。可陈独秀部署工作时,谈服务精神,他心思全然不在,只盯着钟表。比起组织,他更记挂心仪的女孩杨淑慧。

革命史不是永远都一本正经,义正言辞。它同样参杂着不同人的脾气、志趣和局限。导演嘉娜·沙哈提用女性的细腻,在每个人物的戏份和动作表情中都融入了性格特点。冥冥之中,牵引着他们走向不同的结局。嘉兴红船上,有13名“一大”代表:

上海:李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武汉:董必武、陈谭秋 长沙:何叔衡、毛泽东 广州:陈公博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陈独秀指定代表:包惠僧 旅日代表:周佛海

但他们只是被推举到历史最顶尖的浪花。上世纪20年代,每个闪现过的侧影,也该有自己的戏份。导演嘉娜·沙哈提说,带着敬畏去创作。 一个个群像,才能还原出时代的肌理。在以往正剧创作中,作为绿叶的女性角色,也有了展示风采的机会。高君曼,丈夫陈独秀抛头颅洒热血之际,她不忘默默守护身后的家。同时,她也有自己的三尺讲台。教导女学生,什么是新女性该有的人格、自信。

王会悟,陋室之中,依然与丈夫李达一同撑起组织工作,为会议筹备四处奔走。

嘉兴红船之上,她自愿担负起了警戒周围的任务。成为13人之外,不能忘却的一抹红颜。这份勇气与冷静,在日军入侵,叛徒上门搜捕时,也依然不减。眼神里,有不输须眉的坚毅。

面对时代的洪流,她们也在坚守自己的信念。展现这一点,是导演的敬意所在。这种敬意,会分给每一个人,无论功过,伟大,或渺小。不管题材如何变化。历史如何翻云覆雨。在我看来,拿捏好人物,是这部剧的亮点,也是拍好历史剧的密码。这些或被大浪淘去,或被泥沙掩埋的人物,都有值得在屏幕上闪耀的一面。有人坚守,等来了曙光;有人奋进,倒在了黎明之前;有人踌躇,走向了另一处航线。他们是觉醒时刻闪耀的群星,剧方给了他们足够的戏份,而功过,则留给每一个观众去评判。这,或许就是导演所说的敬畏。不止是改编有底线,尊重先辈,也是尊重当代的观众。观众有情感,在看一段故事时,可以接受到更复杂的人格与情感。《大浪淘沙》在历史与剧作的空隙之间,容下了时代的每个个体。由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观众感受他们的血肉。这般叙事,历史剧才不会成为单纯的“编年史故事”。也只有把一个个人物群像立到人们心里。观众才会自发地接近,走向这段历史。

 3 ) 直对逻辑,风云际会

因为没有武装力量,一战后,欧美强设日本这颗棋子,扰乱中国政局,妄图瓜分我们;日本为了扩大土地,甘愿当这颗棋子。历史并没有随着时间,解除这个危险。由此开始,这部连续剧在我心中,鲜活起来。

因为没有武装力量,为了打倒军阀(欧美各个国家为了瓜分中国各支持的一支地方武装力量)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必然失败,共产党哪怕比国民党更有理论宗旨目标章程,但都不能解决,被国民党恩将仇报的恶果。开篇多集对一大到五大毫无掩饰的陈述,让历史中所有的大势有了必然的人性逻辑。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为了打倒军阀

国共第二次合作,是为了抗击日本

军阀为了壮大自己势力,各自依附一个欧美国家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初期,从幼年期就要求绝对独立,到长大期趋向依附俄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到慌乱为遏制野蛮成长的国民党,依附汪精卫亲日政府

蒋介石为了压制为民请命的共产党,依附欧美列强的美国

共产党从马克思俄国模式照搬的起点中,艰难走出马克思中国模式,脱离依附,彻底独立为民请愿,毛泽东思想写入中国党章

如此大时势逻辑上,无不与人性成长小逻辑契合。

中国共产党一大创始人的各个命局,从人性对为民请命还是为己私利上可以一窥究竟,也就给了我们后人学习思考的入手处,让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大浪淘沙,去脸谱化回顾历史。没有绝对的缺点,也没有绝对的优点,每个人都能多层次解读,让人可以明白可以去预感人物结局,甚至呼应,看到自己。真正做到读史鉴今。

个人觉得最妙的地方,是从始至终的,是经济力与战斗力一样重要的不回避,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窘境,也让人深思:我们要脚踏怎样的实地去达成我们的目标。

从而,让我们对伟人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模式,毛主席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天降神兵,在实践中出真理,这个艰难而坚定的历程,有了真正能理解的佩服和明白。

无论如何,都很佩服那个年代,经常扪心自问,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我会是谁,我会怎样抉择,我是否也能,坚定不移的走上中国共产党这条为民请命的大道上来。

是以搁笔,那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心潮澎湃

 4 ) 邓恩铭,让人心痛又崇敬的先烈。

今晚看到山东济南邓恩铭等22位革命者壮烈牺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泪水是止不住而流,心里的痛无以言表,邓恩铭的表演自然淳朴,到位,他的革命信念,与敌人搏斗到底的决心,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在他的言语、神态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这首诗念到这让观众泪流满面,特别是他安慰刘谦初担心女儿,那一大段话到最后那句“我们保护她”直接让观众泪奔,他的投入表演感染了所有的观众。导演对刻画历史人物的节奏把握的很好,张弛有度,该细腻的感情线非常细腻,该一带而过的一点不拖沓,这是党史历史类影视剧少有的。

 5 ) 吹尽狂沙始到金,流水淘沙不暂停!

《大浪淘沙》这部剧拍得很好,好就好在它的主语是党而不是某一个人,这部剧细致地展现了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如何靠着自身的力量斗争以及血与泪的牺牲,最终找到正确路线的。 这部剧是不拍大事件的,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北伐战争、四一二事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等这一系列具有历史隽永定格画面的大场面它都一笔带过。不是因为这不重要,而是因为它着眼的是大事件前的决策过程。 决策是吵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斗争出来的。正确不是凭空出现在脑海中的,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并指导人们的。所以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在没有能力与代价的基础上,只口头上说就成为正确的。 而大事件是什么?是尘埃落定。是历史的结果,是历史上所有人意志的矢量和。而这些意志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 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基于这一点,党才走了一百年。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着把党史归结为个人之间的关系,那是唯心的,那样的话党是不会一次次团结的。

这部剧是少有分得清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历史剧,毛泽东和张国焘甚至包惠僧的不同,不是因为他自带王者光环,而是就像陈独秀说的一样,他把党组织放在了个人之前。

一个完整的党组织,是会表现出漫布在党组织的每个机理下的每一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续结果。有接受并努力的人如毛泽东,也有不接受的,如陈独秀和张国焘。 一个固执己见,不接受中央的决定,一意孤行,最后甚至非要成立托派组织;一个妄自尊大,对自己党内地位极其看重,甚至妄图枪指挥党,终于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这两个人都不服从组织的决议,无论他们的意见是对是错,都不可以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错误,更不能搞分裂。遇到问题总想着自己,而不是一切以党为重心,那最终造成的分裂也只能他们自己承担。 毛泽东和这两位的对比,就在于一切是个人优先,还是组织优先。 陈独秀在被开除出党后,看起来成立了托派组织、搞起了舆论战,但实际上毫无作为,最后只能在监狱里度日,抗战后被放出来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让人唏嘘不已(对陈独秀的人生际遇和最终结局我表示深深地同情,但错了就是错了,不能改变他犯错的事实,也不要像某些人一样把一切都推到共产国际的身上);而张国焘也终究还是没能在国民党里大放异彩。他想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不是他个人的能力太强,而是他一直依托于党、依托于人民群众。 路线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路线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更加纯粹。而每一个把这些视作个人之争、看作权力之争的,那一定会被“大浪淘沙”。 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中共五大后的陈独秀、两河口会议后的张国焘,以这三个人为主,陈潭秋、邓恩铭、李达、包惠僧,这一群人构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的党史。 我们具体来看看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是怎么做的?宁都会议以后,毛泽东不被允许参加军事会议,只能去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他的路线也被视为错误路线批判,虽然没有直接批判他,但谁都知道罗明路线的批判对象。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继续发表不同意见?有。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怨言?有。面对彭遨的牺牲,他大发感慨这是博古的错误。 但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耍小性子不工作吗?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拉帮结派吗?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甚至不服气到脱党退党吗?没有。

也就是说,党的决定你觉得不对,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你可以在任何你可以发言的场合说出你的意见,但这个决定你要不要接受、要不要执行?要。 要接受,要执行,也要有个人意见。这才是党组织最重要的核心。有了这一点,党才是可以成为无数个党员的合力。每个人都往一个方向努力,那即便是有了错误,也可以纠正过来。 《大浪淘沙》把党从1921年到1945年的各个错误以及自我净化的过程拍了出来。 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意见代表了正确路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坚决执行了党的指示,甚至在他被误以为开除党籍后依旧任劳任怨地为中国革命操劳。 所以说《大浪淘沙》是一部紧紧抓住了党史逻辑的剧。它表现的是以党组织为主角的一群人在探索道路上的波折。主角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党本身。 所以剧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陈潭秋、周佛海、陈公博、邓恩铭、包惠僧、邓中夏……

什么是党史? 党史的主语是党,而不是人。虽然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牺牲个人四个字不是说说而已的。 这不是意味着要每个人作为螺丝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也不构成一个现代化组织。 这是在说每个党员都以党的利益为最重要的利益,从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党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什么是正确路线?是无数个错误路线的祖国河山一片红集合起来的。你总想着做好准备做好准备,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后一定失败。因为做好准备和想着做好准备,是两件事。后者意味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为什么从中共六大到中共七大隔了十七年?因为开大会是要把代表们召集起来商量出共识的,而这许多年里的共识商量是商量不出来的,只有实践。人凑不齐、思想不统一,那就不可能开七大。所以这部剧的结尾在1945年,非常好。 《大浪淘沙》,是一部全景式的剧。很多剧都说自己全景式,结果只是这头拍一点,那头拍一点。但这部剧不是,从1921年开始、1945年结尾就能看出来,从它想拍中共一大代表的各种不同选择就能看出来,这么多的斗争之后,才会有从幼稚到成熟的中国共产党。 而不少作品想表达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甚至还需要通过第三方乃至敌人的肯定来呈现。这显然是没法真正深入理解的。 谈论建党,就要把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作对比,就要把实践和理论作对比。只有真正对沙过滤了,才能得到金子般的结果。如何大浪淘沙把真正愿意信仰的人聚集起来,如何在各地先建立小组,最后成立一个党。

讨论党的发展,就要把实事求是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作对比,这时的对比是惨烈的,白区、鄂豫皖、湘鄂西,许多地方都有各自的行动,就是中央红军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八月失败、攻打长沙等失利。失利的结果是什么?是一个又一个同志的牺牲。

另外,该剧采用了独特的双时空结构。“前期剧本开发时,我们在大量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常常生出感悟,觉得回望历史、学习党史,在我们内心是有着渴望的。于是我们提出,何不就以年轻人学习、讲述党史的过程,来贯穿整个故事。”导演沙哈提说,此后在年轻群体中的调研结果也印证了主创的判断——“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内心有着学习党史的真切需求。”电视剧要做的,就是以艺术化、年轻态的手法,真诚地回应需求。 这部剧系统性梳理五四运动至中共七大历史,感悟“大浪淘沙”的真谛: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辗转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一大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启航。但要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还得从1919年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爆发讲起。《大浪淘沙》中,现代青年陈启航的回溯也从这里开始。 该剧篇幅40集,剧本运用当代史观,回望1919年至1945年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即系统性梳理五四运动至中共七大的历史。这26年间,既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为旧中国寻求真理的艰苦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大浪淘沙》的嵌套式戏剧结构,把散点事件连珠成串。 在那个道路多崎岖、主义多争鸣的乱世,我们的革命先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随着毛泽东、陈独秀、董必武、何叔衡、邓恩铭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命运发展,观众也将看到,这些曾经并肩出发的人物,因为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不同选择,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沙哈提说:“革命之路上、时代浪潮下,有信仰则有底气,坚守初心则吹尽狂沙始到金。人物的迥异命运镜照之间,感悟‘大浪淘沙’的真谛。”

诚然,现实与历史呼应跳转手法的运用在剧中还可精益求精,但不可否认,它服务于内容的真实性与深刻性,是本剧的独到之处。历史大潮之下的人物命运感,是本剧不得不说的另一个亮点。这种命运感,既是身为革命者,政治命运的历史真实;也是作为普通人,情感命运与生活逻辑的真实。 《大浪淘沙》还表现出李达的不屈与坚守、王尽美的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何叔衡的壮烈牺牲、邓恩铭的英勇就义,等等,让今天的观众从只知道一个名字,到了解他们的事迹,更感动于他们的精神追求,这是向革命先辈先烈们的崇高致敬。剧中情感命运质朴动人,却不曾刻意雕琢,呈现出真实的生活流质感。 沧海横流,大浪淘沙。前进中,或许有人落荒颓唐,但千千万万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淬炼信仰,坚守初心,拼尽全力共同托举起一个崭新的中国!愿每一位身处时代大潮的前行者都拥有如磐初心,不负使命,奋进新征程!

大浪淘沙:

吹尽狂沙始到金。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6 ) 《大浪淘沙》好就好在,写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大浪淘沙》船行中程。

从5月11日开播以来,观众跟随着陈启航的镜头,见证了颇多的历史大事。自五四运动伊始,中共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到如今正在播出的反“围剿”战争,昔日志士仁人的欢喜与血泪,一桩桩、一件件展现在我们眼前。以独属于青年的平瞰姿态。

建党百年,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制作看,《大浪淘沙》似乎不占优势。

它是少有战争大场面的。仅有的数次爆炸戏,还满是纪录片粗颗粒的味道。它是少有大事件的,以今人视角转场,过往大书特书的一些重头戏一笔带过。

但正是这份少,才彰显《大浪淘沙》之趣。在剧中,南昌起义只有短短一个镜头,但起义之前的会开个不停。吵了吵,争了争,决策的过程就“活”了。

《大浪淘沙》是革命剧,也是青年剧。是对党史的信仰回眸,也是青年人对党史的自我学习。它细致地阐述了共产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更难能可贵地写出了党内的实践与斗争。它以凛冽粗犷的姿态,对昔日的“不敢说”秉笔直书。

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常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大浪淘沙》本质上,是共产党人寻找真理的道路。党的真理是什么?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写入党章的毛泽东思想。《大浪淘沙》,讲的就是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但这一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突然落实的,它是在不断的失败挫折中,艰难求索找到的一条路。革命的道路上,没有先验可以依靠,更没有救世主降下信号

所以我们看到,《大浪淘沙》里共产党人在不断地开会,不断地斗争。开会是为了明确目标,斗争是为了找准方向。斗争不可怕,因为它非个人之争,不是谁当领导谁来干活之争。争的是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吵的是共产主义的明天。

新民主文化运动的时候,争的是走哪条路,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各有拥趸;1920年的时候,争的是要不要建党,当时的时机是否成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争的是以何种身份加入国民党;武装斗争的时候,又有线路之争。

如今来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无疑是天才的想法。但对当时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条路没有太大吸引力。一则,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苏联老大哥能成功,我们自然要效仿。二来,知识分子对农民阶级始终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是所有人都像毛泽东般,有着领先时代的远见卓识。故此,长沙最终是没能守住。同志牺牲了,大家才知道“立三路线”是行不通的。

但光有斗争是不成的。斗争与实践,应当是两条腿走路。于革命而言,闭门造车,出门是合不了辙的。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是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是在实事求是中依据规律运行的。是张开嘴、迈开腿拼命闯出来的。

1927年,大革命轰轰烈烈,形势正好。彼时,共产党人开展工运的同时,也在积极领导农民运动。但当时的党内领导人,对日益壮大的农民力量,始终持有迟疑态度,不愿进一步发展。更别说,几乎从未接近农民的国民党高层了。

为答复党内外的怀疑与争议,毛泽东回到湖南老家,在那里开展了32天的实地考察,写出了足以“藏之名山”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就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糟得很”和“好得很”、“过分”问题、“痞子运动”、革命先锋以及十四件大事8个问题做了阐述,指出中国的几万万农民是共产党应当也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

剧中详谈了毛泽东前往安源调查的全过程。煤矿工人生活如何,每天做什么,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晓。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和他们聊起才知道,他们对知识是渴望的;下了矿井才知道,“贱命一条”并非夸大其词。两次前往萍乡,让毛泽东了解了工人的苦痛,也为后面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何叔衡与毛泽东的一番对话很有意思。何说,“文化书社,自修大学,组织罢工也成功了,怎么再难的事到你手里就能成功呢”?我想,关键是实践。共产党人能“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正是在不断实践中搞定的。

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大浪淘沙》描摹的就是这样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一次次的碰壁之中,一次次“左”与右的交锋之中,一次次血与泪的牺牲之中,九转功成。

从未见过如此敢写的群像戏

《大浪淘沙》是一部群戏。众所周知,群戏难出彩。老舍的《茶馆》,写了七十多个人物,被誉为“浮雕式人像展览”,但主要人物也不过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秦仲义。《大浪淘沙》明显野心更大。它不仅写了13位一大代表,南陈北李两位创始人,更写了建党24年里为党不断奉献的党员与志士。

对毛泽东的刻画,编剧下了一番苦功。他出场就是教员。在湖南的小学,向孩子们讲述山东被外国列强霸占。他以书包举例,道出了列强的丑恶嘴脸。

《觉醒年代》里,毛泽东尚稚嫩,李大钊授其马克思主义;到了《大浪淘沙》,革命的大旗被这群年轻人接过。保剑锋十年前在《湘江北去》中演过青年毛泽东,如今从青年演到中年,更显功力。这一次,厚积薄发的效果展现出来了。

开篇,毛泽东的戏份主要在驱张运动上。一个第一师范刚刚毕业的学生,要赶走凶悍的湖南省督军张敬尧,俨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毛泽东就做成了。

不过,驱张之功绝非一己之力,更多的是一种驱虎吞狼的无奈。要解决湖南问题,就得介入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矛盾。倒有些合纵连横的意思了。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之后,毛泽东更成熟了。秋收暴动之后的接连失败,想必让他想了很多。农民拿起枪就是战士,但这群战士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直到古田会议,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决策,工农红军才真正踏上了脱胎换骨的道路。

比起从日本回国时的意气风发,建党后的陈独秀有些束手束脚。他的脾气依旧暴躁,但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明显增多了。在北大的时候,他是文科学长,一个月280大洋。到了上海,筚路蓝缕,初创的共产党处处缺钱,他也拿不出来。

和出版社争吵的那场戏,道出了共产党人早年的无尽心酸。商人逐利,杂志变厚了,就得涨价。陈独秀不同意,本就是劳工专号,涨了价工人如何买得起。也正是因为缺钱,中共一大迟迟开不起来。宣传费何处来?路费何处来?

革命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成功的,也不是单纯民不畏死就能成功的。前者是“衍圣公”们的古道热肠,后者是恐怖分子常行之举。都说打土豪、分田地,在建党初期,在武装斗争意识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时,一切都困难重重。

李达和王会悟的伉俪情深,是《大浪淘沙》中少有的暖意。李达是一大代表,王会悟承担了一大召开时的大量细致工作。虽然因不愿加入国民党,李达选择了脱党,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永志不变。这对夫妻皆是共产主义的信徒。

《大浪淘沙》更难得的是,详细讲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功劳,尤其是王会悟。中共一大的开会地点,最早定在李汉俊哥哥的家中,代表们住在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是王会悟的挚友,托关系以“北大暑期旅行团”借用了三间宿舍。

等到开会场所被撞破,代表们更是来到了王会悟的家乡嘉兴。过往的党史剧中,这段戏份往往一笔带过,但《大浪淘沙》没有。高君曼给女学生上课的场景,也令人记忆犹新。“论女性的人格”,这一处实则可以管中窥豹。当时,全国都在为女性发声,胡适写了《终身大事》,吴澄在云南办了报纸《女声》…...

《大浪淘沙》还果敢直言了那些党内“叛徒”的事迹。如陈公博、周佛海、戴季陶以及张国焘。陈公博与周佛海都是一大代表,更是最早叛变革命的那批人。前者破坏党纪,后者动摇信仰,后来更是为汪精卫摇旗呐喊,成了汉奸。

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妻子李励庄、杨淑慧,都是民国知名的大美人。陈一大请假时,用的还是“枪响妻怯”的借口。更有趣的是,这两名学识明显不如丈夫的女子,却比丈夫更懂得大是大非,反倒劝说丈夫以大局为重。

写到此处,忽然想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的,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大浪淘沙》还了她们一个公道,我很欣慰。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是大行,情感是细谨。剧中对情感的细腻描摹,有三处让我颇为动容。其一,是邓中夏与李惠馨的革命爱情,那日,北伐军胜利的消息传来,可谓双喜临门。谁料没多久,邓便英雄就义。

其二,是李大钊和陈延年牺牲后,陈独秀月下独酌之悲情。一边,是党内的矛盾不断;一边,又与知己、长子阴阳两隔。这一刻,他不是党的总书记,也不是名扬天下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他只是一个父亲,一个朋友,一个老人。

其三,是杨开慧的牺牲。毛泽东的“霞妹”从此去了,再也没有人在他困倦之时端来鸡汤了。“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令人泪垂。

还有李大钊、董必武、何叔衡、周恩来、刘少奇…各有详略,皆有味道。

如果将革命比作一首律诗,那么首联必然是浪漫的,充满激情的。而颔联和颈联,也必然是残酷的,痛苦的,怨刺的,决不放弃的。《大浪淘沙》1921到1945年这段时间,无疑就是中间两联。它或许没有那么浪漫,但它足够真实。

刚开播的时候,这部剧没有网播平台,观众只能在浙江、江苏卫视准时蹲点。好在,这两天视频网站上线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都能观看。还是希望大家去看一下这部剧。毕竟,好东西是不应当被埋没的。

 短评

第一次真正对近现代史有了感受,那些枯燥的背诵和难记的名字之后,都是无畏、热血的先行者们,他们最早醒来,用生命铺就了我们的现在。

5分钟前
  • 🍔
  • 力荐

以往的「重大革命历史剧」,多执果索因,多少存在一些「幸存者偏差」,对历史呈现不够全面。而《大浪淘沙》锚定「一大代表」,以十三人的人生道路分野为主线,串联出中国革命艰难前行的历史画卷,对党史在电视剧中有更为多元化、完整性的表达。

8分钟前
  • 山微漾
  • 推荐

党史群像可排第一

12分钟前
  • 东方白
  • 力荐

我喜欢这部剧甚于觉醒年代。原因有以下几点:1.通过这部剧学到了很多党史。2.这部剧不是个人传记,而是一部群像戏。主体是党,什么时期该什么人出现就什么人出现,不以最后的结果论英雄。每个人都是党的一部分,初期,中期和后期,是不同的人在发挥着作用,领导着党。因此每个参与的人都是有描写的。反观其他一些剧,大多数都是结果论英雄,毛主席占很大篇幅,事实上,在初期和中期他的地位是不靠前的。3.敢于直面历史,从建党初期到抗日战争胜利,中间走过很多弯路,出现了很多叛徒,这是不光辉的一面。但是这部剧,该是啥就是啥,对于周佛海李公博张国焘,都是有很详细的描写的,觉醒年代中,张国焘出现的画面就很少,按理说,他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学生领袖,应该有很多画面的。直面史实,是一种自信。

17分钟前
  • 记忆存储
  • 力荐

有生之年从未想过保剑锋可以演毛主席,关键还毫无违和感,这样的历史正剧应该鼓励多拍,多普及年轻人看看。

19分钟前
  • GAKI
  • 推荐

支持所有的女性视角革命剧,请不要忽略她们。

24分钟前
  • 阳光彩虹小白马
  • 力荐

现代线时常显得突兀,影响观感

29分钟前
  • 伍零一
  • 推荐

NO

33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很差

评论里对比觉醒年代的,拜托大家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先入为主!明明这也是一部难得优秀的片子,不要因为先入为主而忽视了这个片子的闪光点呀。剧本真的看得出来太用心了,台词中许多在党史中都是有原文的,而且镜头的运用,画面的美感,还有所有演员的原声台词功底,包括别具一格的叙事手法,还有女性的视角,都是这部片子值得期待的地方啊

37分钟前
  • 努力努力再努力X
  • 力荐

这部剧真的不错,不该被埋没

39分钟前
  • 🐯
  • 推荐

好有野心的一部剧,品质也是难得一见!全景式展现了我党是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只有看懂了我党走过的路,才能真正理解我党组织的先进性,制度的优越性。

42分钟前
  • 凌晨4点20分
  • 力荐

比光荣与梦想好,比觉醒年代差一点,这版陈独秀更有感觉,暴躁大家长应该更像是这个样子。保剑锋竟然还不错不出戏,海清拿腔拿调不知道演的啥,不如周显欣的高君曼温婉坚韧,陈若轩尚能接受,孟子义又被塞进来了。

43分钟前
  • 那那
  • 推荐

确实蛮新颖,对一大的12个代表和陈独秀的一生有了一个完整的交代,不回避也不隐藏。但现代直播上课的插入简直是个扣分项。

46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陈独秀的大家长作风表现得很明显,虽然有暴躁向的脸谱化。正是一次次的选择党组织才能吹尽黄沙始到金。毛主席虽经历挫折却始终不放弃。难能可贵的是基本没deng什么事情,没有刻意凸显。

47分钟前
  • 笙歌绝笙箫默
  • 推荐

本来做好了看不下去的准备,结果看了觉得还行,尤其是第三集之后渐入佳境。全剧有两条线,一条是青年做视频纪念先辈,一条是党史发展脉络,可以说本意是好的,帮助串起剧情,且用青年的口吻直接点明了许多历史事件/人物的走向,是一个比较讨巧省力的方法,但问题也就出在这个青年的视角上,这条线本身缺乏内在逻辑性。//本剧的另一个问题是布景太“干净”了,很不符合历史的场景,从渔阳里2号到窑洞,演员和场景都太“干净”,不真实。//本剧塑造地比较成功的人物是张国焘和李达、王会悟夫妇,剧里给张国焘设计了不少小细节,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度,而不是一张扁平的纸;李王夫妇的戏份几乎贯穿了始终。//保剑锋的mzd好像看着也不违和,周恩来的演员和周总理的浓眉配不起来。//一大的十三位代表,走到最后的竟然只有那么几位,令人唏嘘。

51分钟前
  • 墨先生
  • 推荐

想想和他们站的是同一片土地,是同样的国籍,看的是同样的太阳和月亮,我就感觉离他们很近很近。

55分钟前
  • •᷄ࡇ•
  • 力荐

从剧情的设计来看,大浪淘沙已经不再是仅突出毛朱等个人主线的拍摄手法,更多地将有血有肉的革命人物出现在荧屏之中,这是国产革命剧的进步。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剧中对于坚定地走向革命、在革命中踌躇、以及反对革命的各种人物的刻画。对于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来说,一些人虽然只是其中的过客,却又难以绕过,值得书写。

56分钟前
  • sweet song。
  • 推荐

保剑锋演的好不亏是二次演绎这个导演也真的很厉害这么多人物,这么多形象,这么多故事,居然还拍的这么细腻。

58分钟前
  • 尾指一勾
  • 推荐

因为《觉醒年代》轻易弃剧的实在太可惜!此剧刚好衔接觉醒,且质量很高!但是有些人有偏见了!导演拍过《恰同学少年》《走向共和》《1566》。或为导演,或为副导演。是绝对的大才女!剧中女角色也非常出彩!

1小时前
  • 枪与玫瑰
  • 力荐

十多个代表,每一个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一点也不混乱,让人很容易记住。整体而言都很不错,只是刘仁静的戏份少了些,尤其是其政治观点的转折上以及托派方面,阐述较少,可能是对于托派问题,有些不好定义。包惠僧最后那场过寿,以及内心的自我解剖,拍的尤其好。

1小时前
  • 铸剑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