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科幻片美国2007

主演:大卫·李·史密斯,托尼·托德,约翰·比灵斯列,安妮卡·彼得森,阿丽西丝·索普,威廉姆·卡特,理查德·雷西尔,艾伦·克劳福德,史蒂文·利特尔,罗比·布赖恩

导演:理查德·沙因克曼

 剧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2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4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5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6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4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5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6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7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8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9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0

详细剧情

  一个普通男人的秘密在他的辞职事件中开始显示出端倪。历史教授约翰奥德曼(David Lee Smith饰)说自己身上有一个让大家都匪夷所思的秘密,而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不能在一个地方超过十年。他的朋友们试图去发掘他的故事中的秘密,这一举动让约翰非常生气,而他的朋友却发现约翰的故事是无法被否定也无法查证的,究竟约翰身上有着怎样的秘密?一幕幕碎片联系起来,带给我们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事高潮。

 长篇影评

 1 ) 恰到好处的结尾

有关剧透,未观看影片或阅读小说者慎读。





随手翻了几个影评,发现不少人对结尾颇有微词。老实说,不管是第一遍看完的时候,还是在阅读影评之后重新思考回味的时候,都依然觉得这个结尾再恰当不过。不论是will的死,抑或是女子的随之离去。
当will威胁john恳求john结束他的故事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不是立刻。应该说,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故事,所有人也都知道“this is a story”是为了他们而做的谎言,但是他们已经走到了边缘,即使对自己撒谎,即使痛骂好友,也已经没有勇气再去相信。
他们都清楚,“this is a story”是在自己骗自己。但他们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他们不是普通的观众,他们是教授,是博士,是精通各个领域并长年传授知识之人,是john的朋友。如那个女学生一样的无关系,无“信仰”的人,可以接受,可以相信,但他们不能。对他们而言,知识就是他们的信仰。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一个故事,一个笑话。
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毫无疑问这只能成为另一部K星异客。但它不是。作者打了另一张牌。这张牌的分量足以使之成为一代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和K星异客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同样是讲述一个不可能的无法相信但也无法证伪的故事,但K星异客的重点在于发掘与摇摆质疑,而本作的重点在于讲述。虽然具有与K星异客类似的情节进展,但影片中(非常抱歉我还没来的及将原著细读一遍)并没有非常激烈的辩证冲突。一个人讲述,其他人相信,仅此而已。
如果没有最后老人的死,谁也无法证实他所说之真假,而单论其悬疑程度,则相比K星异客又索然无味了。
然而一个老人的哭泣着实给我们来了一记猛拳,当我们如同黑人先生一样几乎要平静地将疑问埋在心底转身离开的时候,忽然间有如此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是真实的!我们原本因为他承认“this is a story”而激荡的心情就要平复,化为永不揭晓的悬念的时候,作者又再一次将故事推到一个不可能的顶峰。
然而老人死去了,没有人再知道他故事的真实性。除了那个女人,那个自始自终都相信他的女人。
女人在整部影片中完全没有当着其他人提出过质疑,她始终默默的在一旁看着,看着。也许有人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忽视那个女人,但她却在全片中给了我强烈的存在感。如果说john讲述的故事是明线,那么女人就是故事中唯一的暗线。也许这不是一个丰满的形象,但却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形象。不要忘了,他告诉他们一切,是为了说再见,然而到了最后,他不得不亲自让他们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开过了头的玩笑,一个谎言。直到最后的最后,唯一一个可以证实他的人,他的儿子,死去了。他鼓起fourteen-thousand years的勇气向普通人,向朋友,讲述他的故事,最后却只剩下他孤独一人。
然而他不是孤独一人,依然有一个从开始就相信他的人存在,有一个比最深的朋友更信任他,更了解他,更接受他的人存在,依然有一个即使两人相隔如同天壑,也仍然愿意陪伴他不过短暂的十年的存在。即使时光对他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至少fourteen-thousand years的流浪中,sometime between moving on and moving on,he is not ALONE。
He is a MAN,from EARTH。

 2 ) 他来自地球

差不多可以说,《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2007年最让我感到惊艳的电影。投资不过一万多美元,却在IMDB上获得了高达8.4的评分。说老实话,看了洋人拍的电影,实在是替中国导演的想象力汗流不止。

故事情节很简单,场景也很“简陋”,几个人的对话就是主要情节,一间木屋的内外便是全部场景。

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John在执教十年后突然辞职。同事们赶到他郊外的住所为他送行,欲言又止了一番后,John道出了他难以启齿的辞职原因:他是史前洞穴人,已经活了14000年,因为某种不知名的原因,他永远停留在了35岁,永不死去。每过10年,为了防止身边人发现他不老的秘密,他就开始新一轮迁徙,改换身份,重新生活。他曾追随佛祖修行,被原始部落奉为神灵,曾和哥伦布相识,和梵高较好,更可怕的是,他甚至就是耶稣!

John考古学、心理学、生物学的权威朋友们先是对John的说法报以大笑,可是随着谈话的深入,他们发现John的述说是如此真实,他们看似坚固的人生观、知识观开始动摇……

在我的感觉里,大多数的科幻电影似乎把太多的精力致力于想象过去200年或未来100的故事,用大投入、大演员、大结构、大制作来吸引观众。当然,轻而易举,大多数的观众也因吸引。他们在电影院里,被史前怪兽吓得惊慌失措,羡慕外星人的超能力,或者因地球即将毁灭而感到了恐惧、担忧,或者莫名其妙的兴奋。

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却仅仅是通过几个人之间的问答、争论、辨疑“完成”了一个“科幻”。

整个故事看似轻松、温文尔雅,轻松的音乐,温暖的炉火,平缓的语气,还有一点关于爱情的插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你一停顿,一种紧张的逼仄感会立即不由自主的爬上你的心头。

影片的高潮无疑来自于John自称是耶稣那段。他对圣经的起源、基督形象的演变,做了让同事们几乎崩溃,确又隐隐认同的解释。

用经验主义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可以证明一千只羊、一万只羊、一百万只羊是白色的,但是我们无法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色的。换句话说,就是,可证伪,无法证真。电影据说是根据一本科幻小说改编的。但也许我们应该追寻到更远。整个西方思想史从前苏格拉底开始就有着深刻的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传统(当然他们还有决定论和可知论的传统),对一切事务抱着某种猜想,继而反驳,最终不断纠错,可能是科学知识能够不断成长的原因,更可能是我们永远心怀畏惧,顺利成长原因。

唯一的俗套,似乎应该是结尾时候,心理学家听闻John竟然是他童年时不辞而别的父亲那段。这完全可以处理的更好。没必要死掉一个人。

 3 ) 一个佛教徒的自白

一个房间,一个场景,一个故事组成的电影,原本我能想到的只有《十二怒汉》,现在在这个榜单上又加了一个名字《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如果说《十二怒汉》是表达了人性,公平以及“美国为什么强大”,那《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则表达了更为宏大和深邃的主题,影片充斥着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人类存在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宗教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这部上映与2007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位35岁的哈佛教授突然辞职,在离开的午后,他向来送别的同事宣布了一个秘密,他已经活了14000年,之所以走是因为他每隔十年就要去一个新的地方,他不想让身边的人发现这个秘密。这个由人类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组成的送别的队伍,没有从他的故事中找到丝毫破绽。他们的对话包含了艺术、历史、文明的发展,对宗教的探讨把故事推向了高潮,原来这个男人就是耶稣。

这个男人真的活了14000年吗?

有可能。

随着故事的进行,他的同事(包括观众)也越来越相信他的故事,特别是最后心理学家认为这个男人就是他失踪几十年的父亲而突发心脏病死去的时候。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影片中用一个故事暗示了这个悬念将一直持续下去。

他的朋友问他有没有和他一样不死的人,他回答说,有。在和对方聊了两天两夜以后他们都无法从对方的语言和行为中找到破绽,但是由无法否定是不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学者在和彼此开玩笑,主人公还强调他们双方都有这个感觉。男主角所讲述的故事情节和当下发生的事是如此一致,无法否认也无法肯定。

这个男人不信宗教吗?

显然他在说谎。

他是相信佛教的。

这是片中一个明显的矛盾点,他的同事问他信教吗?他的回答是不信,他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宗教。而所谓的宗教是很多人假借某种神或者先知来传播个人的思想。他在用一种历史学的方法看待人类和宗教,宗教不是某个人创生出来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宗教是在一系列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的聚合,分散,重组而成的。

为什么我会觉得他信佛教,因为他的谈话中多次流落出佛学的思想,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在回答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唯有佛教是例外的,佛陀教导弟子们要安心修行,不要去思考这些深刻的哲学问题,佛陀把这些问题合成为“十四无记”,教导弟子们不要去讨论十四无记的内容。所以当他的朋友问他,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时候,他采用了类似十四无记的回答。就连回答是否信教也是标准的佛教徒的回答,他不回答自己信教,正如佛陀教导的那样“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他是基督吗?

我更愿意相信他是佛陀。

佛陀不是一个人

“众生皆可成佛”

主人公曾经说过,他在佛陀时代遇到了佛陀,听佛讲经说法,学会了佛陀的道理,其后五百年他都在传播佛陀的理念和修行的方法。

五百年是在佛教中有一个特殊的含义,佛后五百年称为正法时代。为什么是五百年?因为这个悟道着来到了西方,来到了罗马。所以在东方的佛经中正法时代只有五百年。他说不信教,是因为他看透了宗教所谓的祭祀,祈祷,崇拜的饼干和酒,他相信的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教和其他宗教另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佛教没有神,佛教是教人解脱,也就是教人成佛,不用天堂来吸引人,也不用地狱来恐吓人,涅槃以后彼岸到底是什么佛陀没有告诉我们,也不想告诉我们。

以上内容是我看了电影之后的根据电影的揣测,如果有关于宗教的讨论还请致电电影的导演和编剧。

 4 ) 小成本,大制作

并不是所有的科幻电影都需要特效,这个影片就是一部未需有任何特效的科幻传奇,电影以座谈的形式,用语言为媒介,构筑了一个神秘叵测的科幻世界,其言谈间予人带来的深思是如此充满魅力,那语言艺术的遐想为人叹服。

里面大量的对话,关于时间、宗教、物理、历史、心理等等很多大容量内容,在几个主演的对话间来回拉扯你的思考,感觉是一部可以多刷的影片,细细体味对话应该每次都有新发现,节奏不快没有惊心动魄,却一直牵着你走,让你思考甚至想着是否要相信他们的话或者怎样反驳。

电影结尾绝对是神来之笔,颠覆了我对传统科幻电影的认知,很值得一看。

 5 ) 世界奇如斯

      一个相识了十年的朋友突然对你说,自己是活了14000岁的穴居人,你该做何感受?

    你大笑,你以为他疯了,你从生物学、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等方面去质问他,然而你发现每一个问题他都对答如流,每一个年代他都有清晰的记忆。慢慢地,你半信半疑,甚至不经意间颠覆了你曾经拥有的一切知识……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正是如此惊艳,这部“史上最牛的科幻电影”仅仅用了一万美金,在一间山中小屋里拍摄几个人促膝对谈,却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大制作、高科技的科幻影片。因为从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像它这样包罗一切人类的问题,哲学的、宗教的、政治的、历史的……你以为你起码有最基本的知识,却发现它们的面目原来如此模糊不清。

    眼前的人告诉你有一种人可以永远不老,因为细胞的更新和免疫功能与常人不同,而得以永驻青春。你以为这是荒谬之谈,却发觉无法证伪——理论上这不是不可能的。

    他告诉你他曾猎过猛犸,曾亲历冰河期,曾与腓基尼人一起航海,曾听释迦牟尼传道解惑。他与哥伦布一起航海,与毕加索促膝对谈,还拥有梵高亲手赠送的画作。

    甚至,他经历了《圣经》里描述的时代,他的名字JOHN在漫长的语言变迁里,演变成了JESUS!

    你愿意相信这一切吗?是否耶稣就是对一个凡人的神化?是否诸多神迹都是子虚乌有?是否你现在遵循的宗教规范与仪式压根不是耶稣的本意?面对另一种真相,你选择“亵渎”宗教还是将毕生的信仰丢弃?

     几乎每一句话都撞击着你的头脑与心灵,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还是,他只是个妄想的疯子?

    你分明感到在历史的长河里自己是那么渺小,在那一串串决定命运的巨变里,你只是一瞬之中无法被人记起的一个。很快,你的生命结束了,而他,亦即永远,还在。

    你甚至感到了不公,同为芸芸众生的一员,他成了传奇,你化为尘土,而在此几个小时之前,你以为大家不过同是学校的教员而已。

    心理学教授、考古学教授、宗教学教授、生物学教授……这些拥有超出常人知识储备的学者们,都在这个无法证伪的理论面前动摇了自己的信念。其实,对方只是说,信不信由你。

    坐在荧幕面前,我极其羡慕身处那间小屋的人们,他们在不经意间经历了人生最奇妙的时刻,经受了一辈子最大的自我拷问与怀疑。无论相信与否,这种体验是美好的,独一无二的。

    我也愿意相信这一晚所听到的一切,万事皆有可能,人类世界本来就是星际间的一个偶然,即便历史书中的光辉人物都集于一身,又有什么不可以?仅仅想象它的可能性,就令人激动不已了。

    更多的时刻,我目瞪口呆。曾以为科幻电影不过是对外太空、恐龙时代或者未来几百年的恐慌想象,必须裹以各种华丽的视觉包装,却原来这个题材也可以如此简洁深刻,在短短八十几分钟里让人思考一切。

    看惯了火星人、未来人、远古野兽等在屏幕上叱咤纵横的模样,这次回到一个原原本本的与我们一模一样的“人”,反而感受到诘问与质疑的力量。难怪这部演员不超过十人、场景也只有屋里屋外两个的片子,却在IMDB上获得8.4的高分。

    也曾有一瞬觉得遗憾,为什么华语电影里难得看到如此短小有力的精品。但是想想万一在中国真的有人对我们宣称他是黄帝,大概不是被送进精神病院,就是被送去社科院研究所做小白鼠了。所以这事还是发生在美国要好得多。

 6 ) 世界就在那厮的嘴巴里

    The Man From Earth.片长不足90分钟。从头到尾几乎就是几个哈佛教授参与的谈话节目。场景只有两个——房子里,房子外。投资一万美元。

     我说这是07年最牛*的科幻片。你信不信?

     看过《独立日》吧?看过《终结者》吧?看过《星球大战》吧?看过《变形金刚》吧?被电脑特效雷得目瞪口呆、口水横流吧?知道为了让咱目瞪口呆、口水横流烧了多少银子吧?

     2007年,一万美金也就能在北京五环置个十平米的窝。

     和你一起工作了十年的人突然对你说他其实是山顶洞人。你信不信?

     他说他没和哥伦布一起航海,仅仅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冒险的型。你信不信?

     他说那幅你一直说像梵高风格的画就是梵高送他的。你信不信?

     他说得过天花,得过黄热病,得过鼠疫。你信不信?

     他说他活了140个世纪,他说他见过冰河期,他说他猎过猛犸。你信不信?

     他说他当过原始部落的领袖,他说他跟过释迦摩尼修行,他说根本就是耶稣。你信不信?

     他今年三十五岁,而你已经行将就木。他说他是你爹地。你信不信?

     可怕吧?惊悚吧?以为遇到疯子了吧?

     嘿嘿,最可怕的是,他说的你全部都会相信。你信不信?

     李敖说,你们骂人是“王八蛋”骂过就算了。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不但骂他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他就是“王八蛋”。

     所以——信。或者,不信。这是个技术问题。

     发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所有听你讲疯话的人都相信你讲的是全部真的,哪怕他是哈佛教授。凭什么相信?就凭你发疯得无懈可击。

     面面俱到的证据,合乎情理的逻辑,平淡无澜的语气。你问上帝世界在哪里?上帝说,我kao,世界就在你这厮的嘴巴里。

     哈佛商学院实在应该把这电影拿去做营销教材。

     不得不再次感慨——中国出不了牛*的电影,不是因为没有牛*的导演,而是因为没有牛*的编剧。

     没看过的人一定要看。吐血推荐。

 短评

Fucking Amazing!!!

4分钟前
  • 和菜头
  • 力荐

对宗教的解读很有意思。

5分钟前
  • 傅尸水
  • 力荐

单幕剧、文本化、够思辨、够硬朗、够简单,念头抓人,惊鸿一瞥的开了个联想丰富的引子,受益匪浅---从创作角度看

6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围炉夜话的小成本,反而提供了科幻片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7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推荐

比起《12怒汉》还是弱得多,主要是戏剧张力不够,因为说白了这就是个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问题,就听个新鲜,所以冲突还是起不来。所以最有戏的部分也就是那个老太太跟男主争耶稣基督的地方,不过老太太缴械得也太快了,还是信仰不够坚定啊。

9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精彩绝伦的阴谋论,单一场景,靠室内主角们的唇枪舌战,竟然烘托出玄妙之感;其中几个大学教师,在他的娓娓道来中,陷入对世界观的重新考虑;不得不提的一点是,那些虔诚教徒果然心灵脆弱,有人质疑或推翻他们笃信的《圣经》,动不动就玩精神崩溃的姿态...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13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Man from Earth = Cave Man,Earth在这里是“洞、穴”的意思。好玩的是,电影名字弄错了,并不影响观众看懂这个片子……

16分钟前
  • 笑来
  • 还行

确实和标签里写的一样 有思考价值 这部电影低成本的低到普通人也可以拍了 但是里面蕴涵的深度比大片可牛多了

18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推荐

骗子!我还以为片尾会是一群外星人把“这个来自地球的男人”接走!

23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推荐

典型的密室谜案,只是没人找到破绽。不过里面的观点却很有趣。有几个问题是动脑子的了:1、玛丽亚是你亲妈?2、你会多少种语言?3、可以测一下基因吗?如果您存在了14,000年,基因能证明。4、你怎么辨别配偶是不是自己的某个后代?5地球一半子孙出自你门下?6、有多少存款?定期转存应该也很吓人了吧。7、你怎么伪造档案?

27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搬沙发的工人。

28分钟前
  • 蛮爷
  • 推荐

哪位管理员把影志那个【意外结局】的豆列删了,我都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还没看就被他剧透了,这货是反社会人格吗,要抓狂了。

29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再一次见面你就在天堂了/火星以西,水星以东/草痴长了几春,叶枯了几秋。一眨眼沧海又成了桑田 /释迦牟尼的袈裟传给了耶稣//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每隔10年我都要重复转折的命运/一万年太难捱了/别人的女人那么美,欢乐那么大,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而我只能在车前为你停留一瞬间

31分钟前
  • 墨墨
  • 力荐

电影若都这样拍不止要节省多少成本?里面关于历史、宗教、生物、心理等方面的探讨固然深刻、引人入胜,可是……带给我的思考并不多,感觉很遥远。整个片子就像小时候几个朋友围坐讲鬼故事……蛮有趣的。

3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围炉夜话神游八荒,科幻真正的魅力不是视觉效果能取代的。

37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真绝了,所有成本,一间小房子,几个主要演员,然后从头聊天到结束,但却跌宕起伏,精彩无比。编剧要有这水准,制作费省下来的钱都应给他...

38分钟前
  • 小岩井
  • 力荐

电影与文本的区别在于它有自己的镜头语言。如果连小说就能搞定的东西要电影来干什么?

42分钟前
  • CARSON
  • 较差

理论上能活190岁的人类,为什么正常情况下都活不过一半?因为我们短视,我们贪婪,我们愚蠢,我们固执已见,我们相信便宜的宗教,我们制造欺骗大脑的海洛因,我们相互掠夺又相互依存,我们制造汽车又花大把时间在健身房,我们研究高营养食品又憎恨肥胖,我们创造货币又被货币奴役,我们的一半死于欲望

44分钟前
  • 有病要读书
  • 力荐

如此令人惊艳!李敖说,你们骂人是“王八蛋”骂过就算了。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不但骂他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他就是“王八蛋”。

46分钟前
  • 犀牛
  • 力荐

一部成本极低的软科幻佳作,以围炉夜话的形式呈现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思想实验。编剧的光芒几乎盖过了一切,但男主角极具信服力的表演仍然不可忽视。这个故事/假说反映了人类文明根基的脆弱和虚无,也反复提醒我们自身存在的有限性。(9.0/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