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删除事务所

日本剧日本2018

主演:山田孝之,菅田将晖,麻生久美子,桥本爱,野田洋次郎,石桥静河,余贵美子,渡边大知,朝比奈秀树,大塚明夫,松本若菜,中田青渚

导演:泷本智行,常广丈太

 剧照

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1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2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3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4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5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6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13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14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15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16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17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18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19人生删除事务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9 01:09

详细剧情

  日本朝日电视台2018年制作的电视剧,由泷本智行执导,山田孝之、菅田将晖主演。本剧以电子社会独有的“电子遗物”为主题,讲述了围绕着专业承接在委托人死后为其删除电脑、手机中的电子数据的人生删除事务所发生的故事。  就算你不在人世,你的手机和电脑也还活着,帮你删除(dele)不利记录,主演山田孝之、菅田将晖,以及支撑他们俩的唯一红花麻生久美子,他们在2018年夏天  挑战完全原创电视剧初次编写剧本的畅销作家本多孝好编织出的“见所未见”的故事,本剧主人公坂上圭司(山田)和真柴祐太郎(菅田)赖以为生的工作是接受客户委托,在其过世后偷偷抹去一切不方便公开的记录,可是他们完成任务时总会被卷入各种各种的问题之中,不得不去解开客户的人生以及藏匿其中的真相.....  该剧故事围绕死者留下的数字遗物展开,山田孝之在剧中饰演因原因不明的疾病下半身不遂,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的坂上圭司,菅田将晖饰演隐瞒了不为人知的过去的真柴祐太郎,圭司的律师姐姐坂上舞由麻生久美子饰演。

 长篇影评

 1 ) 去留人生之七 人性的弱点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谢绝引用

阅读全篇请移步豆瓣专栏://read.douban.com/submit/column/8245946/

豆瓣首次发布链接://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8245946/chapter/56846263/


dele 去留人生

第七篇 人性的弱点

如果一个案件当中,每一位涉案者都有作案动机,都有嫌疑,都具备充足的作案时间,要如何判断证词真伪?当dele众人的删除人生走到这里,类似诡辩一样的案件终于来到眼前。

因为所长大姐的热心参与,祐太郎和程序员大叔终于好好地感受了一回人性的弱点。在此过程中,经历了诧异、矛盾、烦恼、愤怒,出离等种种纠结心态,最终却发现:

他和他看到的他们的生活,只是一个黑暗的怪圈,从中充满了伪善者的设计。面对有可能不是真犯的入狱者,最终却被处决的事实,感到遗憾痛心。

◆关于诡辩

在分析该案件之前,照例还是先来科普一番。既然提到案件类似诡辩,所以先要解释什么是诡辩。诡辩的概念和现象,说起来过于抽象,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有直观印象。所以,需要简短说明诡辩的时候,往往会举一个听来的例子:

有一个不爱洗澡的人和一个爱洗澡的人来到一个崇尚清洁卫生的城市,那个城市里规定,但凡来到城里的人,无论性别,年龄,都可以去城里的公共澡堂免费洗澡,澡堂二十四小时开放,什么时候去洗都可以。
提问:到底是爱洗澡的人去洗的多,还是不爱洗澡的人洗得多?
回答是:
◇如果认为爱洗澡的人去得多,因为这样的人有爱清洁的好习惯,来到了讲究清洁,以清洁为荣的地方,当然会多多洗澡;
◇当然是不爱洗澡的人去得多,因为太脏了,正好免费洗澡,而且二十四小时开放,时间上也自由。
◇如果认定是爱洗澡的人去得多,因为习惯一旦成自然,是不容易改变的,遇到清洁城市,难道不洗澡的人就会变得爱洗澡吗?
◇不爱洗澡的人去得多,环境会逐渐改变人,人也会慢慢适应环境,要想生存下去,怎么可能不改变习惯,更何况不爱清洁还是恶习;
◇如果认定爱洗澡的人去得多,因为这样的环境正好符合个性习惯,既然城市提供了这么好的公共设施,二十四小时开放,随时可以洗澡不是更方便吗?
◇不爱洗澡的人去得多,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之下,如果不洗澡就会为城市所不容,哪怕不爱清洁,至少要做出姿态来吧~
◇一定是爱洗澡的人去得多,不爱洗澡的人到了什么地方都不会变的爱洗澡,爱洗澡的人来到了适合生存的环境,一定会更爱去公共浴室。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观众都晕乎了,这说的到底是什么?说来说去,爱洗澡的人和不爱洗澡的人都洗得多,还是爱洗澡的人和不爱洗澡的人都洗得少?这番推论怎么看得人晕晕乎乎的,哪种人去得多,傻傻分不清楚。

关于诡辩的解答就在这里:利用各种理由和可能性,并将辩论效果推进,以顽强态度说明理由,让每条推断看来都有道理,都具备可能性,实际却因为都有可能性,却都失去了可能性,真相也就被辩论所掩盖,就是诡辩。

祐太郎就是DELE的和事佬

是没错,这一回,祐太郎和大叔也遇到了这样的案件,出现了各种可能性,各位嫌疑人,足以把观众绕晕,如果不加辨析,准保本集看到最后看不明白。所以,还需分层描述:

◆关于委托人

原本所长大姐来dele串门,谈的是祐太郎的事。大叔只是阴郁地说了句:

-他只是没有提出辞职。

看这话的意思,还不想祐太郎离开,很舍不得的样子。说话间,祐太郎就回来了,头一句就是:

-笹本隆先生已经确认自杀了。

看样子,祐太郎是外出办事,确认完委托人状况回来的。可这一句在所长大姐听来,可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她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姓氏:笹本,立即想起了另一个人:笹本清一。经核对并确认,笹本隆就是笹本清一的儿子。

这里需要解释的笹本这个特别的姓氏,笹,发音为: tì,读如替,与抽屉的屉是同音字,二字也可互换使用。该字通常都被解释为日式汉字,但实际上还有别种用意。

笹本清一是谁?为什么能够被大姐这样关注?

毫无疑问,能被律所所长大姐关注的人不是知名法界人士,就是知名涉案人士。笹本清一就是后者。

◆关于案件

在某区的公益活动中,由于免费提供饮用的果汁当中被放入氰酸,导致数十人中毒,四人死亡的后果。笹本清一就是后来被确认是案犯的人。关于本案相关判定,剧情也有解释:

根据大姐的说法,笹本清一因为有过前科,从前曾经为骗保,对社内员工用毒,导致对方严重呕吐,虽然最后勉强保住性命,却被判入狱五年。于是在本案中,经过审讯认罪,就被认定是惯犯下毒。

…………

这一案件,怪就怪在,虽然笹本虽然在审讯时承认,后来上庭时却翻供,认定当时承认罪名是因为逼供所致。虽然案件几经审理,有过上诉或是追诉等等,但最终还是被确认为罪名成立,被判死刑,目前还在等待行刑。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观众都明白了,本案本来应该没事,既然被判定有罪的人的儿子已被确认死因,那就应该按照委托人遗愿,删除文件夹,不该打开,可是既然文件夹中的内容被人看到,那就还是所长大姐找出来的事。

文件夹里究竟是什么内容?

笹本隆要求删除的文件夹中是一个视频,视频拍的是案发当时,有人往果汁桶里倒入不明物质的画面。

就是这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引起了大姐的关注,非要送去有关部门要求重审不可。可是,在dele的社长大叔来看,这是违背委托人意愿的事,绝对不可以,于是两人发生争执。不过,热心的祐太郎比他们都快,直接使用手机拍下相关画面,拿去调查了。

◆关于涉案人

来到这一区,祐太郎才发现这里人们的情况,都可以用俗语形容就是:

水太深了~

这一区水太深了

似乎每个人都像是真犯,每个人又都不像是。可见,很可能是有什么人什么事遮蔽了真相,影响到dele众人的判断力。以下就是容疑者发现的过程:

◇一号容疑者

视频画面经确认,被拍的人就是该区议员宫川。然后,祐太郎去吃饭的饭店主厨兼老板还说起此人曾在店内与竞选的幕后金主发生冲突,又提起案件被害人当中就有那位金主。

◇二号容疑者

猜猜二号是谁?就是给祐太郎提供情况的店老板。根据大叔核实相关资料,店老板的妻子外遇,对方就是宫川。老板的手机内一直存有妻子与宫川见面的照片。因此,可以判定店老板提供情况有故意引导调查之嫌。

◇三号容疑者

因为对真犯推定的不同观点,dele众人爆发了开业以来最严重的争执。争执的结果是祐太郎突然发觉,拍视频的人也应该受到质疑。经过祐太郎了解情况,委托人其实是因父亲的缘故,被社会环境严重排斥,总是一言不发,冷眼看世情,还在蹲在一边拍视频的人,于是,关注焦点不可避免地放在了这些视频的拍摄者,也就是本案委托人笹本隆这里。

◇四号容疑者

四号的判定更让人惊讶,居然就是喊住大叔,要询问情况的宫川议员的女儿。在核对相关视频资料时发现,此女与非法售药者有牵连,案发当时正在购买相关药物。在死者当中,也有与她发生冲突的售药者。

◇五号容疑者

五号容疑者的出现就更让人诧异,居然就是之前一直都跟祐太郎沟通,说自己当天没去的超市老板,他也是另一位被害人的儿子。根据视频记录,他有长期虐待母亲的情况,而且案发时也在现场。

那么,真犯到底是谁?究竟是谁在果汁桶里放了氰酸?

◇一号辩解

为宫川议员的辩解来自大叔和他自己。宫川辩称自己放的是果汁粉,怕被怀疑,才没说,而大叔注意到视频中,宫川议员有过闻味道的情况,立即判断袋内物质不可能是有毒物质,否则会造成严重麻痹并中毒的情况。

◇二号辩解

二号辩解来自祐太郎。在祐太郎看来,想要害人的人,不可能把自己家人都搭上。既然老板的女儿也死于该案,孩子的死甚至导致年迈的母亲精神不济,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给家庭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那么,他放入氰酸的可能性也不大。

可怜的老人在孙女死后已经糊涂了

◇三号辩解

对笹本隆的辩解,来自他的父亲笹本清一。在大姐去见面的时候,笹本清一听到儿子的死讯,情绪失控,大喊不是父子二人凶手的话,又说出笹本隆手中的瓶子是处方药瓶,还提到真犯就在那个区。看他怒不可遏的样子,大姐认为此人不可信,被吓一跳之余也开始考虑其他可能性。

◇四号辩解

四号辩解来自宫川小姐。从她与大叔的争执来看,此女神志不清到了希望以亲密接触诱惑调查者,希望对方不说实情,而后又恼羞成怒,愤而打人的地步,这样的人,嫌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五号辩解

五号辩解来自超市老板自己。从他疯狂愤怒到狠狠勒紧祐太郎脖子的情况来看,他对该活动发生的状况,似乎又有情况未明,但究竟是什么,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很显然,超市老板说谎是事出有因。

看,本案是不是陷入诡辩的情况?除被判有罪入狱,等待执行的笹本之外,出现在视频中的四人都有嫌疑,也都有辩词,究竟谁才是真犯?虽然大姐与程序员大叔争执好一阵子,都没能把资料送去法院,很显然有人比他们的行动更快。在大叔与祐太郎纠结究竟谁才是真犯的时候,大姐来电通知,笹本已经被行刑。

…………

所以,本案的结果是,没有结果,原因不明,案件疑点重重。被判有罪,并执行刑罚的人,也许并非真犯。虽然真相只有一个,但随着笹本被执行,将会被永远隐没在这个充满人性弱点的地方,随着人们的面孔直接模糊,慢慢消失。

◆关于习惯

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吗,结束了吗?看来还没有。因为同样烦恼失落的大叔对祐太郎说了他坚决不肯去看委托人留下资料的原因:

-社会希望每个人只有一个人格,人格越是如一,人们就越是认定这是个老实人。所以,大家都在努力扮演对外的那个自己。隐藏不时露出的(真实)部分。只要抹掉露出的部分,就会变为始终如一的人生。要是原形毕露,这种人生就会被破坏。

原来,这就是大叔每一次都坚持不看资料,却最终肯愿意出手襄助的原因:

他了解人性的弱点,看尽阴暗面,却仍然愿意信任,乐于付出和支持,倒是难得真性情的程序员。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纯洁的人。

在本次dele遭遇的案件当中,每个人都受到了冲击,也都遭遇了挑战,但在纠结过程中不变的还是dele的宗旨:希望以善意和忠于职守回报每一位委托人,就如大叔和祐太郎最终所做的那样,虽然努力帮助核实查问,了解情况,还是尊重委托人笹本隆的意愿,删除那个唯一可以作为证据,使得案件进入重审程序的视频,并将之视为完成委托的举动。


扫码关注林下之风

 2 ) 8集相当于8部压缩版的电影啊

说实话,这部剧对于追求剧情紧张刺激的人不是特别友好,全剧都慢悠悠的,虽然相当于是在破案,但是却不紧不慢地循序渐进,而不像那些无脑的快速反转再反转。

但虽然说剧情不够紧张刺激,相对来说没那么吸引人,但其实一个个故事不论是从主题的宏大,还是讲述的方式来说,都像是压缩版的一部部电影。

每一集不到五十分钟,讲述的内容却十分饱满,没有一个画面是多余的。

第一集不光交代了人生删除事务所的背景,简单介绍了三个主角的身份,而且还完美地讲述了一个媒体人的故事。

他既有身为媒体人要不顾个人安危为人民发声的勇气和魄力,也有为了博头条故意营造八卦新闻的卑劣和不堪。他既可以为了让儿子看得起自己而奋力追击新闻事实,又耽溺在八卦娱乐里用酒麻醉自己毁掉家庭。嗯,他很复杂。

祐太郎保护了记者在儿子心中的光辉形象,让儿子对未来充满希望,而阿圭也保护了记者在祐太郎心中的正义印象,让他相信世间还有正义和善良。

第二集的女孩,和阿圭的经历何其相似。都是无法让父母满意,探讨成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

既然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要让他继承你自己的梦想?不满足你的期待就是垃圾吗?子女已经成年了,他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不尊重他们呢?他们不是木偶啊,为什么要强行干预?

女孩生前举办葬礼,在场的朋友都是她的家人,死后只想把身体还给父母,因为那不是真正的她。最让人讽刺的是,在父母眼中很不中用的女儿,却是阿圭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的偶像,令人唏嘘。

第三集其实很让人惊喜,完全不输电影。几十年的监视与陪伴,当监视失去了正当的理由,人生也突然失去了意义,可是时间啊,匆匆流过,这一生也已经结束了。

时间仿佛在那个村子里忘记了流动,一转眼,一生就过去了。阿圭坐着听老爷爷录音中阿姨的声音,仿佛走进了老爷爷的人生,这些年的悲欢与荣辱,一起分享,偏偏她却是被自己监视的人,每天每月都要录音写报告。

当有一天警方不再需要监视,老爷爷内心的煎熬与歉疚,爱慕与悔恨,全都涌出来了。这一集也解释了为什么阿圭不让祐太郎提前见委托人,因为太容易陷进去了,阿圭听录音时,仿佛我自己也走进了老爷爷的人生,何其沉重,无法承受。

第四集略微有些恐怖,却依然治愈。有灵视的超能力少年,曾经阿圭的偶像,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阿圭做着这么奇怪的工作了。

少年无法拥有的幸福家庭,无法拥有的父爱母爱,却甘愿让自己被万人唾骂,也要守护女孩的幸福人生。哪怕只是一个陌生人,也不希望她像自己这样颠沛流离。临死前的日记中写的,看到她幸福也就不后悔了,让人泪目,还以为是恋人呢,其实只是一个陌生人。

很喜欢结尾的处理,如果是超能力少年还活着,相信也不会希望女孩的父亲去自首的,既然他已经错了,那么就尽最大努力给女儿最幸福的人生,这样也算是赎罪。那些沿途一路的画,一路将女孩指向了幸福人生。

第五集好厉害,开头惊鸿一瞥的车祸,牵扯出一段别样的爱恨情仇。相爱的人,既然能跨越生死,那么还有什么阻力足以畏惧?

祐太郎冒充男孩的小学同学,被女孩一路套问,现出原形,而所谓的未婚妻,却也只是谎冒的。家里安排的相亲,世俗不容的同性爱,何去何从,一场车祸帮男孩坚定自己的决定,也说服爱他的人。

是啊,说出来家人会不理解不接受,世人会鄙夷会敌视,爱他的人不愿他承受这些,可是跨越生死之后才发觉,爱啊,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生命如此脆弱,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是生是死,为什么要和爱分开?勇敢一点,大声说出爱吧。而阿圭那难言的禁忌师生爱,也终究要过去,在男孩迎来自己爱的同时,阿圭也终于要和断了的爱说再见,既然没有任何希望,为何还要藕断丝连。

第六集简直是噩梦啊,当美好一一被打碎,当所有丑恶现出真身一一陈列在你眼前,不断放大、叫嚣,你终于被丑恶吞噬。

其实这一集我有点谜,说是校园霸凌又不算,说是美好与丑恶的较量又勉强,以至于我看不太投入。其实美好啊,始终是存在的,不过是开在丑恶土壤之上的花,朋友的无心吐槽,家人的恶言训斥,不过都是被丑恶包裹的美好,如果放大,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你面对阳光,身后总会有影子。

而我们在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发发牢骚也就过去了,如果因此仇视社会,自己感染艾滋,就要全世界陪葬,自己生活不如意,就要破坏所有人的人生,这样是不公平的。将原本还有一大段路走的少年,从一时的困惑里推到黑暗的漩涡,让他彻底失去希望,是多么恐怖的事,也许你给他一盏明灯,他就可能走向美好未来,你却一手将他推入万丈深渊,何其可怕。

第七集真的好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谋,每个人都不是无辜的,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只是明面上,却无法将真实揭发,交杂的关系网四通八达,错综的真相太过难以说服大众,于是只能牺牲别人。一场酒会,所有人的修罗场,每个人都有想除的眼中钉,那恨就是最重的鸩毒。

可是当一切慢慢明了,又该去责怪谁?或许这一场酒会,就是小镇新的开始,毕竟这次的果汁,不再是所有人都知道,里面有毒。

第八集终于来到了祐太郎的故事,妹妹的惨死,家人被沦为网上众人的唾骂,一切都将破碎。

可是当年的律师,终究有那么一刹那的恻隐,将议员的不堪留着,原本想要消除,却最终被阿圭打开。可是蚂蚁和大象的对垒终究太过艰辛。祐太郎的努力白费了,阿圭的证据掠夺了,他们变得一无所有,所幸,阿圭的父亲,死后还给他们留下一线生机。

虽然最终没有使用阿圭父亲的数据就将议员搬到,还妹妹一个公道,阿圭却终究还是将父亲的不堪揭露,姐弟俩承受事业的寒流。不过只要祐太郎还没走,姐弟俩还在,他们就会重新出发,走向新的征程。

整部剧下来,说实话没有太多的紧张感,不是特别能抓人,让人忍不住想接着看,但是每一集的故事都好棒,不论是立意还是讲述都很意味深长。而且每集不同的编剧不同的配乐,都很出色。

8集像是8部压缩的电影,也许不够紧张刺激,也许不够吸引抓人,但是却很治愈,很引导人。希望可以有第二季,祐太郎和阿圭开始守护记忆的旅程。

 3 ) 观剧记录-dele

期末结束赶紧给它补完,就八集实在是不想拖太久了……

个人觉得该剧每一集质量不一,想表达的东西差异也挺大,看了讨论原来每一集导演不一样啊。看完第四集的时候真的想弃剧了,看了别人说第七集不错加上强迫症还是继续看了,最后感觉后半部分比前面精彩一些。前面有些细节记不清楚了,将就着记一下。

01

八卦新闻记者,调查了警局的内幕时死亡,主人公从他要删除的文件中入手找到记录的证据(看客人的隐私数据什么的就不吐槽了反正后面每一集几乎都……),最后曝光了,还有个反转说记者其实是想删除自己制造八卦的证据。

直接跟着剧情走倒挺顺畅的,但是中间的推理感觉出来得有点突兀,为什么记者要把调查的信息放在死后要删除的部分里?可能是看的时候不太仔细,这个部分是带加密的吗?手机或许本来就有加密部分的功能吧……再说了他不怕dele是警方一边的公司能看到他的数据吗orz

比较喜欢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小孩拿弹弓说爸爸让他不在的时候用这个保护自己,一个是记者密码是“空手道小子”,不论记者怎样的人他对儿子来说就是一个关心他的爸爸啊……

02

挺真实的,就像熊猫说的,这种父母和子女,掌控欲与个人梦想的追求的矛盾实在不少见。故事说这集的主人公突然反悔不希望删除数据,由此引出了对她的调查。一系列的,中间有部分倍速了没仔细看,最后原本被删掉的数据是她提前的葬礼录像。

姐弟听歌的地方有点萌,提前葬礼这个设计挺感动的,ps我还专门查了一下girl's bar的意思_(:з」∠)_

03

理发店老板娘和照相馆老板的故事,老板为警方监视她,但因为她的陪伴感觉自己生活有了意义,大概这种感觉。这集好像是吃饭的时候看的,看得不仔细,但是有几个画面印象很深。一个是照相馆老板从一地相片中挑出阿姨年轻的那张,一个是熊猫坐在男主人公的位子上想象,还有一个是最后阿姨穿着风衣坐在长椅上,年色已衰却特别有感觉当时...

可能会再看一遍吧,这集没牵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就是两三个人的故事,可能有人觉得挺无聊的。但是个人认为如果讲一个小故事,讲得感动人心也足够与那些“揭露社会现实”的剧情媲美。

04

终于到了我最难忍受的一集了,看完以后觉得编剧三观不正就是它……

超能力少年电视节目成名,女孩希望他能够帮自己找到失踪的母亲,少年实际上看到了她父亲误杀母亲并抛尸的场面,但是为了保护女孩隐瞒了,转而随便画了个地方,自己受到媒体大众恶意的质疑,早亡。

突然超能力就不吐槽了吧,好像霓虹人还挺爱好这种,而且说不定真的存在,我这普通人就不去瞎点评了。这集可能是想展现利用小孩子的能力做节目孩子被多方指责却不予理会的恶劣,还有人们对超能力的惧怕(实际上不只是超能力,排斥异类什么的是正常,第七集也有写),还有所谓人性的美好吧,但是恕我愚钝最后一个真的没get到,反而打了个寒颤。

少年为了保护女孩隐瞒真相这确实很暖,但是女孩的母亲呢?难道因为我们站在女孩的角度说说她很小不能承受这些就能掩盖得掉母亲的悲惨了吗……要是站在这个母亲角度真的很可怕啊:丈夫喝醉争吵把她打死,抛尸荒野,女儿以为她失踪了,说不定这些年心里还会怨恨她为什么要抛弃她而去,丈夫知道一切却用种种借口摆脱负罪感,任她的尸体那样放着,连一个墓碑也没有立…这么多年以后警方没有继续追查为什么她会横尸荒野也就算了,女儿也没有好奇吗?虽然当初失去母亲的时候很痛苦但是现在真的全都过去了所以不想再想这些了?母亲虽然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她虽然也会希望女儿能健康成长,但是她首先是一个个体啊……她有父母有朋友,说不定父母知道她死亡会痛苦一辈子会恨凶手一辈子一定想要找到他,说不定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为她痛心,如果她知道是丈夫杀了自己,她会选择原谅丈夫还是将他当做仇人尚且不知道,单是为了女儿不接受太多就要把母亲牺牲了吗……

05

虽然中间一大部分是倍速的但是因为还挺喜欢这集的,哈哈,太迟钝了最后才反应过来。

委托人遭遇车祸,苏打去探清虚实时不小心暴露(终于有一次玩脱了233),邻居自称是他的未婚妻讲了好久他们的“恋爱故事”,想知道委托人想删除什么。最后委托人醒了(#我真的是把你当妹妹!##青梅竹马请不要对一个给脑补太多##陷入混乱三角肿么破#),妹子激动,接着就看到委托人的手颤巍巍地伸向基友,原来他们才是真爱,不好意思我很不厚道地笑了。

其实挺好的,终于有一集是委托人没有死了,想要隐瞒的犹豫很久的都不用担心了,就是有点心疼妹子……

ps中间插入了熊猫的旧恋人,还以为是之后会进一步将他以前的故事之类做铺垫,没想到后面几乎木有这个了,不是很懂。

06

青春期少女结识了不怀好意的网友,发现了“世界的丑陋”,难以忍受,决定在最美的时候优雅的死去。看的时候感觉很悲伤,青春期刚刚开始感受社会认识这世界,这种突然的打击真的很令人痛苦,换成是我我也会觉得十分绝望。如果她能遇到一个合适的引路人,遇到一个能保护她或者开导她的人,说不定不会选择死亡,而是心理不断变强,足够接受“世界的丑陋”,并拒绝这种丑陋,努力让自己所至之处变得稍微美好一些吧。

最后熊猫的发言, 霸气!需要让广大键盘侠们感受一下。

07

很精彩的一集,虽然这部剧已经彻底的被歪成悬疑破案方向了,但是这集的悬疑出乎意料的精彩。从嫌疑犯笹本投毒案开始,到宫川议员的嫌疑可能(竞选不当竞争及与土木公司负责人招标问题的矛盾),当矛头被指向宫川时又突然停止转到提供线索的西餐店老板(发现妻子和宫川议员幽会),苏打又想到拍摄视频的笹本隆的可能性(受到周围人排挤心生报复的可能性),接着开始搜查街区里的各种人,议员女儿(可能的毒品买卖矛盾),杂货店老板(觉得母亲拖累的谋杀的可能性)

笹本隆很可怜,看到那几个视频的时候忍不住打寒颤,其他人都将它当成怪物一样忌惮,这个世界对他真的很残忍,拘留所里他父亲的怒吼仍然心有余悸……

贪污受贿,出轨,问题少年,毒品,家庭暴力,虽然投毒的不是他们,但是从每一个死于投毒案的人身上都能找到他们相关人员不为人知的一面,就像熊猫说的

社会期望每一个人只有一个人格,人有着始终如一的人格,就会被认作是诚实的人,所以人们都扮演着一个表面上的自己,把偏离正轨的部分给隐藏起来,把隐藏起来的内容消除之后,人生就能变得始终如一了,如果把它们暴露出来,就会有很多东西开始崩坏。

这句话和dele的内在有了联系。结尾新的义卖会也很有意思,议员努力为民,夫妻举案齐眉,店长友好热情,女儿活泼开朗,人们展现的还是那个始终如一的一面,懵懂的女孩暗示了投毒案的真正凶手。

ps,熊猫被强吻的部分,嘻嘻嘻哈哈哈

08

续在第七集后面感觉跟不上它的高度了,讲苏打妹妹的事情,新药试验的事故,牵扯了议员背后的各种黑幕。印象最深的估计是熊猫要进行检索,输入真柴铃几个字,被苏打更正说“不是真柴铃,是编号T023”的那句。

差不多就这些了,随便bb两句之后可能顺着再回看喜欢的几集,都是个人观点,没有引战想法。

 4 ) 每一集都不次于一部好的电影

一个人去世之后,生活中的种种痕迹会向他人表现其人生前的模样,我们希望死后被人关注的是怎样的自己,想把一切负面的删除留给再世的亲人一个光辉灿烂的形象,想把生命中最灿烂美丽的时光记录下来,却不希望最亲的父母看到,哪怕最后关头改变了想法,也仅仅是出于报复,像圭司说的一样是“复仇”啊。 我要报复你们,只给你们留下女儿去世的痛苦和一段与你们无关的幸福。 看完第三集最大的感受就是岁月上最美好和最残酷的存在,也是无声的告白。 孝之真的很会选剧本,一开始就以为是传统刑侦套路剧就弃剧的真的是太可惜,这部剧其实是在讲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的关系吧。复杂的社会关系织造出一张交错复杂的大网,每个人都被自己的亲缘地缘业缘关系束缚在其中,种种社会规则牵制着每一个的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多少人在小心翼翼不出格的活着。有些人哪怕死后也只想留给别人最好的印象,删除一切的负面,有些人记录生命中最美丽璀璨的记忆然后留给父母作为报复,有些人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去记录―个人的生活, 孤身一人却从不孤独。

第四集的日暮真太善良太温柔了。 但是这个社会对差异人群的包容性太差了,哪怕是母亲也因为他的与众不同而抛弃他,大家像是看马戏团里的小丑一样,害怕厌恶中带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利用他牟利,因为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把他扔掉。可是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无论他怎样不同,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啊。

最后!我永远都爱山田老师和山田老师的每一个角色,他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存在!

 5 ) 温柔以对残忍

看完第一集就觉得:轰动泥 亚撒西 图拉马 迪斯捏,看到后面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主创们的温柔——越是刺激和戏剧化的剧情,越是小心翼翼地处理,跳过残忍,把柔情剥出来给你看。

类似的作品,如夏目友人帐。

今年除了unnatural以外的惊喜,两部题材都相对新巧,都更接近今年我绕不开的话题:死亡。

摄影公认的好,更好的是菅田将晖的表演,真的是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所有表情都突破了准确,到达了生动好看的地步,这个人物真正鲜活起来了,这完全是剧本以外,他独立赋予角色的魅力。

逆光少年镇楼

E08终章的剧情,我国人民绝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

每个社会都有这样的家庭,无论姓社还是姓资。

每个社会也有这样的道德困境,国家和个人,一个人和更多人,如何做取舍?

然而更多的时候,道德是借口,利益才是元凶。个人和集体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旦你成为了那个更小的“代价”,你根本没有抗争的能力,只能被迫或者自愿的上祭台。

不是没有另外的方案,将事实放到阳光下又能怎样?出了事故到底是拖累了国家,还是拖累了某个人?

更可怕的是,大家开始认为这样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不再发问了,也再没有人提出质疑。

大姐真的很棒,她从来没有逃避过,一早将事务所转型,也做好了承担父亲罪责的后果。她一直在帮助弟弟走出来,面对丑恶。

这个构图真的是,美轮美奂。彼此的珍而重之,才是友谊啊。

菅田将晖的脆弱是人间瑰宝。

👇美丽3⃣️暴击

用光绝了,想起情书里窗帘下看书的藤井树

—你有变得轻松一些吗?

—嗯。

每个时代的亲历者都是时代的记录者。

但是。

时代不必然前进。

能坦然面对真实的、懦弱的、卑微的、不完美的自我,已是不易。

圭最终还是公开了数据。

而佑太郎,也有了归处。

 6 ) 有趣CP演绎的黑色默剧

所闻不为实,所见亦为虚。

前述

作为一部8集的犯罪剧情系日剧,dele相对其他同类别的剧来说显得较为简短,除去引入第1集的前半和第8集结局,它实际上是属于各个独立小故事编织起来的剧集。这样的剧集好处在于各个故事独立,只要主角团有着鲜明的特质,它可以以各种巧妙的方式介入各个故事的环境和人员中,通过小角色的联系逐步构建主角团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劣势在于各个故事之间很难通过直接的方式进行串联,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处理得不好会使人产生疲倦感。

dele的主角团共3人,分别是圭司(幕后/冷静/善后)、祐太郎(台前/冲动/引发)和舞(第三方/中立/调停)。可以说是教科书般的独立小故事主角团模式。选角上选取了山田孝之、菅田将晖和麻生久美子,不算山田孝之被索尼买下后的形象崩坏(变成搞笑角色),3位演员对3名角色的演绎相当出色,圭司和祐太郎有常见的“一冷一热”CP感,舞又能及时地作为调停者介入两人之间将剧情还原到正轨的时间点上。遗憾的是可能由于剧集过短的原因,对3位主角的背景刻画地不够深入,第8集结局时有稍稍的仓促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老套的定式结局,使得这个结局与前面各个小故事的切入点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反差。但单论1-7集,它是一部优秀的小故事集,切入点也与常见简单的爱恨情仇不同,它立足于某个社会面的刻板印象,并通过“一冷一热”两位主角的视角去对这个印象进行两方面的评价,但不给出一个确定的结果。它如同从上帝视角去审视其他人的人生,而得到的答案却只是薛定谔的猫。在这之中,第7集《像是怪物的人们》演绎得较为晦涩却最为出彩,就当挖了个坟,简单评述下这一集的演绎。

谜团的延伸

事件起源于某人的临终删除委托中的一段视频,涉嫌到了揭示8年投毒案的事件,由此引发了一个谜团:谁是真凶?

根据主角团的推进,大致可以将几次延伸列成下面几条:

怀疑对象①:笹本清一(替罪羊)。他是最早的怀疑对象,怀疑点来源于他的前科犯罪。他的动机强度较弱,他和各被害者之间没有显著的联系。他儿子的提供的视频引出了怀疑对象②。

怀疑对象②:宫川新次郎(议员)。他是一个两面派的政治家,怀疑点来源于开端的视频,视频显示他曾向冰桶中投入了某种粉末物质。相对的,他洗除怀疑的证明是,投入之前闻了闻,说明这个粉末大概率不是氰化物。他的动机强度一般,来源于他收取了其中一个受害人的贿赂,并有被告发的风险,他仇恨的是某个特定的对象。这可能是一个利益杀人。他女儿供述的出轨事实引出了怀疑对象③。

怀疑对象③:上野兼人(厨师)。他是一个表面温和背地里充满仇恨的丈夫,怀疑点来源于圭司发现开端视频中他曾出现在案发地并进行了可疑的隐藏。他的动机强度一般,他的主要仇恨对象是议员和自己的妻子。如果他是凶手,事件就变成了大规模的栽赃杀人事件。他女儿是被害者之一,由于同样失去亲人的共鸣引发了圭司和祐太郎的争吵,进而引出了怀疑对象④。

怀疑对象④:笹本隆(儿子)。他是被当作怪物排挤的不幸者,怀疑点来源于他的朋友提供的视频中显示他曾被整个街区的人欺凌,并且他持有疑似氰化物的药瓶。他的动机强度较高,他和各被害者之间是显著的敌对关系。他留下的视频继续引出了接下来剩余的怀疑对象。

怀疑对象⑤:宫川茜(议员女儿)。她是一个瘾君子,怀疑点来源于笹本隆留下的视频,她曾与被害者之中的江波雄三(毒贩)起过争执,并且在案发时曾在现场出没。她的动机强度一般,她和②、③一样,仇恨的是某个特定的对象。

怀疑对象⑥:和田保(小卖部老板)。他是一个暴力狂,怀疑点来源于笹本隆留下的视频,他在案发时曾出没在现场,并且有意向他人隐瞒自己在场的事实,他厌恶自己生病的母亲,经常对她大打出手,而他的母亲是被害者之一,她的死去会给自己减轻很多负担。他的动机强度一般,他和②、③、⑤一样,仇恨的是某个特定的对象。

怀疑对象⑦、⑧、⑨......:街区的住民。笹本隆的视频并未完全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但是影片暗示了这些视频显示这个街区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私、刻薄和冷血的成分。他们可能和②、③、⑤、⑥一样,存在着对这个街区某个特定对象的杀意。这些视频让“谁是真凶”这个谜团不断延伸,主角团始终不能接近准确的真相,直至它以一个不完美的结局——笹本清一被执行死刑而结束。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故事的最后,影片呈现了街区时隔八年第2次义卖会的景况,其中一个小女孩提到“8年前曾被一个人提醒不要喝果汁,喝了就会死”,而这个人自称“是别的地方来的人”,令人玩味的是,听到这个说法的欧巴桑第一反应是回头先望向上述怀疑对象中街区的人们,然后是用力地掐紧女孩的手,要求她“不要再谈论此事”。

这似乎给观众暗示了一个模糊的真相:当年的真凶可能另有其人。注意,小女孩的说法是“有人告诉她喝了会死”,假使这个信息为真,充其量也只能说明当年在场的人有人看到了投毒这个信息,不能够充分说明犯罪者是来自于其他地区的人。其次,和小女孩对话的欧巴桑第一反应不是惊讶和紧张,而是回头看向这个街区包括先前怀疑对象内的其他人,这或许说明,从她的视角看来,这整个街区的人做出投毒或是被投毒的事一点也不令她意外,甚至可以假设她自己对这些人也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她最后以掐紧要挟来使女孩封口,这或许是在暗示,这个街区的人虽然背地里充满了冷漠、刻薄和仇恨,但是表面却不得不戴上另一幅面具,维持这个街区的“祥和”,就像祐太郎最后说的一样:这个街区令人感到恶心。

到这里,真凶是谁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只要还生活在这个街区,这个街区的负面迟早会将这之中的吞噬。就像笹本隆,他虽是自杀,但是究其原因还是这个街区对他的排斥和恶意。其余的议员、厨师、小卖部老板甚至是那个疯疯癫癫的老奶奶(她在视频里参与了对笹本隆的排挤和辱骂)等等,对于他们来说,从恶意到生出杀戮,缺乏的只是一个契机罢了。笹本清一最后说的话也许就是在暗示真正的真凶:真正的真凶还在这个街区里。这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而是这之中的每一个人。

冰山一角的转瞬一瞥

这一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观众始终跟随主角团随着线索在发掘线索,试图找出一开始设置悬念的谜底,但最终却不是一个确切的结果。似乎从一开始大家就站在了上帝视角,试图去窥测全貌。祐太郎认为自己对他人感情的共鸣是真实,圭司认为自己不带感情的审视是真实,舞认为证据呈现的是真实。这似乎和观众们的想法是始终一致的:在祐太郎和这个街区的人前期接触时,能感受到这个街区的人的温度,后期接触时,又会觉得这个街区的人肮脏不堪,从祐太郎的视角,这个街区的人形象是从白到黑的瞬间转换;圭司认为人都有两面性,隐藏和隐藏脱离正轨的一面才能保持人的一致性,从圭司的视角,人们从一开始就是不可信任的,不去介入和理解才是正确之道;舞认为自己从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她一方面相信客观的证据,认为视频是指向笹本隆的关键,另一方面又从人性角度出发,主观地判断笹本清一是在庇护自己的儿子。但最终从结果来看,三位主角都遭到了他们想法的“背叛”,而观众们自以为开了上帝视角,最终获得的是编剧狡猾地戏耍。从一开始,这一切都是对冰山一角的转瞬一瞥。大家一直在真相附近徘徊,但始终不能接近它,又遗憾地自以为看到了全貌。

有想删除的,也有想留下的

这是大结局第8集的标题,其实套在第7集中也很合适。圭司主张不去接触就删除是最稳妥的方式,因为“删除不一致的才是人生”;祐太郎则是试图发掘每个委托背后的故事,去帮助他们弥补这些遗憾,因为“尽可能地消除遗憾才是人生”。这其实也是每一集中两人争执的核心原因,从第1集到第7集,除去第7集,来给两个人的观点投票的话,祐太郎应该是6:0领先,而第7集恰恰刚好相反,也许一开始不去接触才是对的。但反过来说,第1到第6集的发展,也使得圭司重新审视自己先前的想法,并在第7集和祐太郎对两人认知的矛盾点进行了直接交流。这一切促使最后第8集大结局的发生:圭司选择站到台前帮助祐太郎,而祐太郎也没有选择最感性化的方式终结自己的仇恨。

从立意上来说,dele无疑是一部无可挑剔的好剧,它的全篇讲述的主题在于“选择”和“交流”,对于人生的看法,总有人想删除也总有人想留下,遗憾贯穿人生的始终,但最幸福的一刻往往在于脱离不幸之时。圭司和祐太郎这对有趣的CP演绎了一场精彩的黑色默剧,语言交杂的背后是上帝视角的无言交流。至少对于我来说,这部剧属于死掉之后不会从意识中“dele”的有趣回忆。

 短评

苏打终于摆脱嘶吼的用力演技了,感恩。(最喜欢第七集)

2分钟前
  • :)
  • 推荐

第一集就非常高质量,剪辑清晰, 节奏飞快。熊猫坐着就把戏给演绝了。苏打很少见的表演方式,小朋友机灵鬼怪,聪明洒脱,可爱的不得了。业务水平这么高,不去警视厅做个探员可惜了。模拟各种角色打电话精彩绝伦。这松弛自然的演技,看得真他妈舒服。一个电视剧楞是拍出了电影的质感。

6分钟前
  • Eigagann🇨🇳
  • 力荐

18夏季最佳

11分钟前
  • Ę
  • 力荐

“从今往后,我只会单纯地想念你,比以往更加想念你。”

12分钟前
  • 竹棘
  • 力荐

“祐太郎知道吗?” “才不给他看,你觉不觉得看到这些他真的会哭出来?”

14分钟前
  • 油尖旺金毛玲
  • 力荐

很棒的剧,E5前觉得最多4星,但是E6非常棒,给5星!怀着疑问面对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知晓太多生活的真相和太多黑暗,人真的有勇气去面对吗?软弱的逃避会是多数人的选择吧,何况还是脆弱的学生。主角圭选择删除真相,让父母和同学拥有抱着疑问或者,是种慈悲吧。这剧每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风格都不同,节奏紧凑,常有意外反转,不过结局其实也不难猜,还是日剧的温情套路居多,悬疑为辅,重点其实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反思,充满温情和慈悲,是今年的佳剧了~

19分钟前
  • 费马的马
  • 力荐

人只想留下想被人知道的那一面。

20分钟前
  • yuka
  • 推荐

创意极佳,适合假日一口气看完,解决了人死后QQ、微信、邮箱等社交媒体账号交给谁管理等长期被国内网民讨论的问题,每一堆冰凉的大数据背后,每一个停止运作的ID,可能都是一个个深情的、不曾被了解的寂寞灵魂,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段无人知晓的故事,在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第四个故事很感人,摄影、色彩都有电影质感,苏打和熊猫CP很搭,久违了麻生久美子小姐姐,一点遗憾是没上升到黑镜的高度,最后又是小格局日剧了。

2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正经版多田便利屋,感性版大川端侦探社。人啊就是太容易被感情牵绊,可是没有感情地活着,不是很无趣吗?祐太郎的小天使属性是全剧的一道光,他改变了圭司的冷漠无情,也把暖意传递给了他所遇见的每个人,最后还救赎了自己。人心是脆弱的,却又如此善良,表面光鲜的社会也有不堪的内里,你看到什么,就选择了活在怎样的世界。PS.第七集最佳,guest最喜欢爱酱&柴姐❤

24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吹爆苏打,没白喜欢你!

27分钟前
  • mine8860
  • 力荐

立意还行,可惜剧情还是比较套路,预感要走普通温情系刑侦剧的路子……//没有日剧看的夏天:(

31分钟前
  • 霍比特羊
  • 还行

结构是《疑犯追踪》的日本版?演员是真心选的不错,但山田孝之这个角色可惜了,基本就一直扑克脸,角色感不强。而且最终讲故事方式和普通日剧没啥区别啊。

34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第三集故事明显比前两个要好,很美。

35分钟前
  • 想吃麻辣锅
  • 力荐

立意不错,关于虚拟“财产”的处理!然而形式上却又走到了借由头而来的破案剧上,太套路了。暂时三星观望,希望之后能拍出不一样的东西,给出更多惊喜。第二集看哭了,加一星!第三集,融合犯罪、暗恋、爱情,虽然反转多,但完成度不高。第四集,超能力少年及家庭悲剧,还可以。第五集,桥本爱啊,以及特殊爱情。

3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9分,剧本表演摄影都不错。每个故事都有独到之处。黑白混沌,然善良在心。事件的终点可有可无,答案并不一定给出,冷眼看人生。熊猫苏打是不是都得罪发型师了哈哈。

42分钟前
  • 雨宫萤
  • 力荐

渐入佳境,苏打和熊猫一热一冷,日版《疑犯追踪》(就差条狗)。一集一个案子仓促了,bug不少,但有些台词已经交代清楚的能别强行说人家bug么?ep3虽然如诗一般,可我现在为止最喜欢ep4,悲伤又残忍的温柔。ep7全剧最佳。完结打卡,首尾两集结局分别表白一次,果然甜宠。

46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圭司问佑太郎:「你死后想删除什么?是你的耻辱、罪过、还是谎言?」佑太郎说:「 我压根想都没想过这件事。我一直不知道你是为什么开始做这件事的。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做和你相反的事情,比如让别人把想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交给我保管。我一定会尽全力保护这些东西。」就是这样一间公司,人生删除事务所,他们主张的事:就算死了,手机电脑还活着,由公司来为你删除那些痕迹。关于删除数据这件事,很多人无法理解委托人的心情,但是每个人都的确有一些自己无法删除的数据,如果亲手删除它 总感觉好像会迷失自我。「确实,人都有多面性啊。为他人选择其中最想保留下来的自己,这便是我们的工作。」

50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有些别出心裁的意思, 但是,不够爽, 容易弃

52分钟前
  • boks
  • 推荐

我们何尝不想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一个delete选项

5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设定带感 节奏快 熊猫和苏打太有火花了

55分钟前
  • 萝莉泡吧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