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兆2006

恐怖片美国2006

主演:普里德拉格·比耶拉克,Carlo Sabatini,Bohumil Svarc,列维·施瑞博尔,乔瓦尼·隆巴多·雷迪斯,Baby Zikova,Baby Morvas,Baby Muller,Baby Litera,朱丽娅·斯蒂尔斯,Tomas Wooler,Rafael Sallas,Marshall Cupp,Martin Hindy,肖姆斯·戴维-菲茨帕特里克,艾米·哈克,大卫·休里斯,玛安娜·本灵,哈维·史蒂芬斯,雷吉·奥斯汀,Tonya Graves,皮特·波斯尔思韦特,珍妮特·亨弗瑞,米娅·法

导演:约翰·摩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凶兆2006 剧照 NO.1凶兆2006 剧照 NO.2凶兆2006 剧照 NO.3凶兆2006 剧照 NO.4凶兆2006 剧照 NO.5凶兆2006 剧照 NO.6凶兆2006 剧照 NO.13凶兆2006 剧照 NO.14凶兆2006 剧照 NO.15凶兆2006 剧照 NO.16凶兆2006 剧照 NO.17凶兆2006 剧照 NO.18凶兆2006 剧照 NO.19凶兆200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08

详细剧情

  6月6日凌晨6点,美国外交官罗伯特•舍恩(Liev Schreiber 饰)刚出生的儿子不幸夭亡,在斯派尔多神父(Giovanni Lombardo Radice 饰)的建议之下,他收养了一个出生不久母亲便过世的婴儿,并为其取名戴明。  戴明(Seamus Davey-Fitzpatrick 饰)在罗伯特的家中健康成长,从未生病。与之相对,各种怪事也不断在周围发生。罗伯特的妻子卡瑟琳(Julia Stiles 饰)再次怀孕,她发现戴明竟然对尚在腹中的婴儿心存恶意。在布莱南神父的指点下,罗伯特得知戴明竟然是恶魔之子,他必将不断壮大,为害人间……  本片为1976年同名作品的翻拍版。

 长篇影评

 1 ) LEXUS广告片?

片子还算不错,让我有等第二集的愿望。
  
只是,片子里LEXUS的画面出现的也太多了吧。LS、IS系列都登场了,后面在隧道里面飞车,更是长时间对准了IS的车头~
  
广告嫌疑太重啦~~

 2 ) 666, 魔鬼復活

這位小男孩, 我認為他雖然有點邪氣, 但也是不至於像魔鬼之子。整部戲的氣氛可以做得更黑暗的, 但沒有。完場時, 聽見其他人說, 可能是由於成部戲的色調都不夠殘舊的感覺。有點認同, 更有可能我們這一代的鬼片或驚懍片看得太多, 或者打電玩時遇到的更RPG角色更令人驚嚇, 而對這一部重拍的"驚"典感覺不大, 有很多人都說"不是很怕"或"很悶"。我認為可能某些位真的令我有點驚, 但就像過山車, 過了就無事。又或者是男女主角的正邪對比不夠明顯, 那對父母我覺得有點像奸角, 而那個小魔童發功時又不夠奸。

看完, 反而想起的是"達文西密碼"。雖然大家都是不同的片種, 但我卻認為方向是差不多的。一個是魔鬼之子, 另一個是耶穌之女。都是解開身世從何而來的, 但這部凶兆卻拍得比達文西密碼的好, 勝在於我真的能投入到去追, 也能感受到緊張的感覺, 及更有去解碼的感覺, 而不是主角"說是這樣就是這樣"。

想看看舊的如何精彩, 以前一直想看, 但很怕看。沒有看過舊的那套, 看完這套反而最想看看。

舊的可以拍3集, 不知這部又會不會呢?

 3 ) 李劼影评---《凶兆》舞剑,意在布殊

今年上半年,好莱坞连续推出好几部旧片新拍的大片。除了《海神号遇难》(“Poseidon”)之外,最引人注目的,也许当推《凶兆》(“The Omen”)。此片翻拍距1976年的首版拍摄,正好30年。30年前,作家戴卫舒尔茨(David Seltzer)写的同名小说问世没多久,好莱坞就将那个相当惊悚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并且成为一部惊悚片的经典,还连带出了将近四、五部相同和相类故事的系列片。30年后的今天,好莱坞的制片人又特意找了小说原作者戴卫舒尔茨,请他自手操刀,将《凶兆》再度改编成电影剧本,在银幕上亮相。
  

虽然舒尔茨本人自称,本次剧本改编仅仅是为了“赚钱”,但比起1976年版,新版的《凶兆》无疑要精致了许多。许多细节的设置,增添了不少令人深思的隐喻意味。据说,这部影片是拍给不相信有撒旦存在的人们看的。可是,就算是许多相信撒旦存在的人们,看了这部影片,也会感到震撼。
  

像旧版《凶兆》一样,新版《凶兆》也把惊悚的开始设定在女仆的自杀时刻,但在这之前,又特意让作为美国外交官的主人公夫妇在罗马遭遇一次暗杀事故,为后面的情节开展做了个意味深长的铺垫,也成功地渲染了整个影片的阴森恐怖气氛。
  

接下去的故事情节,虽然脱不开惊悚片常见的套路,但几个主要当事人的被谋杀场面,却设计得相当别致。他们先后被魔鬼孩童戴泯(Damien)神奇地杀死,并不出乎观众意料。但他们如何被杀死,却被编导设计得别出心裁。
  

紧接着女仆之死的,是教士之死。教士在狂风呼啸中奔向教堂,最后在教堂门前,被一支长矛般的铁杵刺穿胸膛,活生生地钉在教堂门口。教士被谋杀的整个造型,看上去仿佛一尊街头雕塑,残酷而恐怖,在美学上颇有现代派艺术的趣味。这个场面,会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基督被钉上十字架的那个历史时刻。

假如说,教士之死让人想起基督受难,那么影片中的新闻记者之死,却隐喻着头脑的丧失。在影片中,记者不是凭借着心灵的感触发现魔鬼的踪迹,而是经由冲洗所拍摄的底片,看到了可怕的景象。也就是说,记者是通过头脑的思考,察觉到了魔鬼的阴影。于是,魔鬼的还击便成了,砍掉记者的脑袋。
  

这是此片又一个饶有深意的死亡造型。须知,记者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里,乃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他们代表着良心和良知,代表着对各种邪恶势力的监督,代表着人类的理性,代表着理性的头脑。影片以记者头脑的被砍,暗喻着一个国家的丧失理性。这个细节显然不是编导信手拈来之笔。
  

不是经由思考,而是凭着直觉发现魔鬼的,乃是那位可怜的母亲。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被掉包,她并不知道魔鬼已经杀死了她的儿子,从而以一个小魔鬼来冒充她的儿子,骗取她的母爱。但她凭着心灵的感应,意识到那个叫做戴泯的孩子,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可怕和可怖。而戴泯也显然觉察到了她的直觉。于是,这个小魔鬼先是把她撞下楼去,然后由时时护着他的那个邪恶的女佣,在病房里掐断她的呼吸导管,将她窒息而死。
  

假如说,砍掉记者的脑袋象征着新闻界的喑哑,那么掐死那位母亲则以窒息象征了9.11以后美国民众面对魔鬼般的恐怖主义的苦闷心理。记者之死,意味着无以言说;而这位母亲之死,则隐喻着无法呼吸。一是说不出话,一是透不过气,不管影片的编导有意还是无意,这二个死亡造型相当准确地描述出了美国民众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的喑哑失语和沉闷窒息的心态。
  

第四个意味深长的死亡造型,乃是身为美国驻英国大使的男主人公之死。按说,此片的男主角,是身负着杀死魔鬼使命的复仇者。然而,先是他的仁慈,不忍心杀死一个孩子;然后是他无法擅自处决小魔鬼,而是非得将小魔鬼带到教堂里,在耶稣的十字架面前执刑,导致了一再的延误。最后,在他举起复仇之刀之时,一声枪响,复仇被永远地悬置。
  

比起前面三个个令人震撼的死亡造型,男主角的死亡造型被诉诸无形。画面上只出现特警的射击和枪响,然后马上一个切换,下一个画面变成了男主角的葬礼。当时的死亡现场被完全虚化,人们不知道那颗子弹究竟是击中了男主角的脑袋还是胸膛。人们只知道,男主角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死亡现场的这种付阙,暗示着这是一种看不见的被谋杀,从而以此隐喻死在远方的战士和亲人。
  

这四个意味深长的死亡造型的真正所指,是由结尾处另一个意味深长的画面,给一语道破的。那个叫做戴泯的小魔鬼,非但没有被杀死,而且还被总统所收养。影片最后的一个画面,是美国总统牵着小魔鬼的手,背对着观众,站在银幕上。美国总统与魔鬼同在。
  

即使是再迟钝的人,也会看出,影片的这个结尾暗示着什么。此片相当刻意地,将所有的隐喻,最后通通指向总统。基督般的死难造型,理性头脑的丧失,无法呼吸的窒息而亡,连同远方看不见的死亡,全都被归结到那位与魔鬼同在的总统身上。假如可以借用中国人的一句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么此片真可谓是:《凶兆》舞剑,意在布殊。
  

从编导的这种指向上,人们可以发现,原作者、也是本片改编者,声称仅仅是为了“赚钱”,可能是虚晃一枪。因为此片有着相当明确的隐喻所指:魔鬼附着在了总统身上。更有意思的是,影片借展示复仇利刃之机,特意有声有色地强调,复仇之利刃是成双的:一者只能杀死魔鬼的肉体,另一者才能杀死魔鬼的灵魂。换句话说,魔鬼之于世人的侵入,不仅仅是占有世人的躯体,而且还占据了世人的灵魂。按照影片一步步的精心设计,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为:魔鬼占据了总统的灵魂。
  

好莱坞电影一向喜欢跟美国政府或者美国总统过不去。更不用说,值此伊战陷入困境、总统因此备受责难之际,好莱坞推出这么一部意味深长的惊悚片。新版的《凶兆》,在别出心裁地设计死亡造型以此追逐票房的同时,暗含了一声冷冷的谴责。

 4 ) 善与恶

这部电影真的值得赞成,这样的生活善与恶和之间的矛盾,一般的情况善一直赢了,和恶一直输了,但是在这片电影恶赢了,这样让人觉得很可惜也有兴趣知道什么发现! 电影的结尾没结束让人思考到然后可以发生什么事情。
我最喜欢是背影音乐,真的让人活着电影的事故。

 5 ) 恶魔不杀

他不杀。他只蛊惑。

故事结构虽然极其俗套,而且从目的上看多多少少想要讽刺美国的政治体系,不过与此同时它揭示了几个简单的人生道理:

1. 和你最亲近的人最容易蛊惑你,在他们面前你动用感情而非理性
2. 恶魔看上去总是最不像恶魔,他也不会手刃,他的罪在于蛊惑别人
3. 最后一刻的心慈手软往往断送前功 - 搞政治和商业都是如此
4. 笑到最后的笑的最好,无邪、灿烂且恐怖
5. 生完小孩记得检查胎记,看清楚是三9还是三6

除了第五条是笑话,前面的总结都很牛逼,和电影无关。

 6 ) 孩子比成人恐怖

昨晚看了这部电影,今天一和redleaf谈起,他就说,“靠,那部破电影啊!”原来他是在电影院看的,当时无聊到看自己手机里面的小说了……

不过,我这个对基督教比较感兴趣加上有强烈末世情怀的人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对我胃口的。

666在中国可是吉祥顺利的数字,但是到了西方,这就变成了邪恶的数字。2006年6月6日上映的这部电影,讲述美国外交官收养的儿子是恶魔之子。片中很多细节还是不错的,而被小孩害死的人,他们的惨死都有omen预兆,有点《在劫难逃》的感觉。外交官的小孩和这个恶魔之子同一天出生,在6月6号凌晨6点。结果有人害死了外交官的小孩,骗他说他妻子子宫有问题,不能再生了,还劝说他领养这个母亲才死去的恶魔之子。外交官毫不之情,其实他的儿子是被杀死的,他后来到墓地才发现。而恶魔之子的母亲的尸体,则是一头像狗的怪物。

领养的小孩从不生病,周围的怪事也越来越多。外交官的妻子后来又怀孕了。就像神父说的那样,恶魔之子会杀死母亲怀的孩子,再杀死母亲,等他能继承父亲的一切时,杀死父亲,取得政治地位,危害人间。只有父亲在神像面前亲手杀死孩子才能解决。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如果你还想看这部电影就不要看下面的文字):父亲没有杀成儿子,罗马教皇也归天了,而这个恶魔之子,被美国总统领养了……

电影中这个小孩有湛蓝却恐怖的眼睛,让人再次领教了孩子比成人恐怖。

自从我看了《圣经密码战》,我就对基督教另眼相看了。那么多人那么深信基督教,而基督教又和那么多历史政治事件牵扯了关系。基督教中很多地方的真实性都是迷案,让人困惑;而佛教,仅仅是一种信仰,真不真实都不重要了。

redleaf说得对,一神论的宗教容易引起纷争,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如此。佛教就好多了,多神。神和睦共处,人也如此。基督教就不一样了,相信两个神,就成了异教徒……

而且很多宗教都有末日这个概念,佛教似乎没有 ^_^

http://www.queenfather.com/blog/2007/post/50.html

 短评

真想看最早的omen.

8分钟前
  • 月球上的小宇
  • 推荐

有宗教信仰的话可能还会加一星

10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推荐

其实不吓人

15分钟前
  • Ivan
  • 较差

气氛还在

20分钟前
  • 捉迷藏
  • 推荐

男主智商弱爆了

25分钟前
  • 蜷蜷
  • 还行

为了看DT又快进了一次。。。。

27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还行

这也能叫大片?还6月6号上映,搞这么多悬念.

31分钟前
  • 便便伪装黄金
  • 很差

有点扯淡

34分钟前
  • 不会武功的女侠
  • 还行

很想看76年版

36分钟前
  • 狂欢的啤酒瓶
  • 推荐

女主角是醜得可以le

41分钟前
  • 林 寶兒
  • 较差

1:09:10时段的镜头很是喜欢

43分钟前
  • 洗狗
  • 还行

只看到片段的时候,吓的呼呼的,觉得剧情太棒了,从头看到尾么就觉得有点一般,不过剧本还是很好。。。

47分钟前
  • 十二月人
  • 推荐

让妻子一个人在产房生产,夫妻俩是所有的亲人朋友都死光了吗?厉害厉害;招聘了一个神经质保姆,却还不打算辞掉她?厉害厉害。

4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又一倒霉孩子

53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较差

在看的过程中被吓到了,算是美国恐怖片中比较成功的。

5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一般

1小时前
  • DreamMaker
  • 还行

大部分场景几乎照搬原版,但是没有还原出原版的神韵。Mia Farrow婶婶邪气逼人,但是Julia Stiles演得也太烂了点吧!

1小时前
  • 小凯撒
  • 还行

要找来老版看一下。

1小时前
  • 可乐杨
  • 较差

说是翻拍,不如说是前传了

1小时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据说老版更恐怖

1小时前
  • 灿小烈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