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2011

记录片美国2011

主演:邰丽华

导演:罗恩·弗里克

播放地址

 剧照

轮回2011 剧照 NO.1轮回2011 剧照 NO.2轮回2011 剧照 NO.3轮回2011 剧照 NO.4轮回2011 剧照 NO.5轮回2011 剧照 NO.6轮回2011 剧照 NO.13轮回2011 剧照 NO.14轮回2011 剧照 NO.15轮回2011 剧照 NO.16轮回2011 剧照 NO.17轮回2011 剧照 NO.18轮回2011 剧照 NO.19轮回20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45

详细剧情

  灵动的音符与舞步,天真无邪且充满信仰的双眸,开启了一段关于无始劫来轮回不休的沉思之旅。塔庙林立的蒲甘,华丽庄严的教堂,是人类千百年来对神性乃至觉悟的向往。斗转星移,物我两忘,风水雨火肆意涂抹着大地的容貌,所谓崇高的生命在自然的心中不著痕迹,蕞尔不及碎遍三千大千世界后的一抹微尘。只是,颠倒众生,刹那视若永恒,朝夕奔忙,不曾停歇,以污泥、刀锋涂改着各自的容颜。自诩万物之主,左右你我他的生命。从天上到地下,从高山到深洋,征服了如梦如幻的器世界,用光怪陆离的玩具将其装点,终不免在永业的轮回中败下阵来。一切无常,正如华美庄严的坛城,轻轻拂拭,还为尘沙……  本片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荣获2012年读柏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最佳纪录片奖。

 长篇影评

 1 ) 文明最终的结果是回到最初,这就是轮回

       很奇怪的,看完之后没有对现代文明的镜头产生任何预想中的反感。忽然觉得一切情绪都很平静,好像自己只是一个来地球观光的外星人,而且是已经参观过很多星球的老游客。只是随意地在空间上,时间上急速掠过人类文明。
     对外星人而言,地球的一年只是一秒,几百上千年的文明只是显示出一个画面,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时间都不算太长。以外星人的智慧看来,人类古往今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十分微小,都只是停留在物质形态层面。没有哪段文明比另一段伟大,也没有所谓的希望和危机,一切只是过程,而最终的结果是回到最初,什么也不存在的那个时刻。
     这个宇宙的意义就是经过,就是自然发生,心灵和物质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在这一切进程中驻足观望。心灵超越物质,因为心灵能感受到已经消亡的物质。物质此起彼伏消亡和重生,而心灵一直在其中传延。
      永远无法理解的开始和结束,这就是轮回。

 2 ) 透过影像,触摸灵魂

这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它不但能牢牢吸引你的眼球,还能紧紧抓住你的心灵。

影片通篇没有一句对白,也不需要对白,因为这部电影已经把影像语言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张声色俱佳的照片。对于这样的电影,解说是多余的。

影片“逼迫”我们反思自己生存的环境,反思我们生存的社会,也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绝美的画面加上深邃的配乐,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

推荐观看这部特殊的纪录片,让它透过影像,触摸你的灵魂。

 3 ) 没有变化过的轮回。

看这样一部纪录片。
你会不会感到恐慌,我说真的。
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电脑作为传播媒介的普及,不然我也不会在这里废话。
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可以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满足人类的进食需要。
但是,我看到那些可以被迅速制造和迅速摧毁的汽车,摩托。乃至存在就是为了产蛋和被屠杀,以及产奶的牲畜。
我是感到一阵阵的恐慌的。
倒不是我反党反社会反科技。
科技的进步让我得益很多。
同样是这样的生活,也让人反思很多。
但选择权还是在我们手上的。
唔,怎么说呢?
你可以选择少用电脑,多沟通,多出去运动,多读书什么的。
心灵上的空虚并非是物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填补的。就某种程度而言,大规模制造出来的东西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对于品质和制作工序有严格要求。不同的,是使用者。
例如,你可以随便的买一份快速食品解决温饱问题。也可以在菜市场挑选半天,只为了做一顿让自己或他人心满意足的晚餐。
可这种生活不能让你满意,日日充满恩情是很难得。我们渴望更多,快速,有效的东西,即便之后感到更大的空虚。
如果可以我可以现在就变得更好看,而且手术费用完全可以承担,那我为什么不呢?我为什么还要每日辛苦的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呢?一旦身材变得过于走样,我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手术就好了,不是吗?
我不是来批判和揭露科技的弊端的。
我只是想谈谈它对我的影响。
首先是,通过对这部影片的观看,发现自己还没完全被科技给包围,不知道该是好事坏事,但至少现在的状态我很满意。
其次,世界上仍然存在未被主流文明所同化的文化。
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它同时等同于“金钱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现在说这部纪录片,拍摄手法很有意思,首先一出来是宗教文化,接着是山水,接下来是科技,然后回归到生活(先是富裕,然后是贫穷)。它主要说明的就是,如果不对比,你意识不到自己有多富有,幸福或者自己有多贫穷,可悲。
尤其枪械的那一段特别有意思,无论是之前各种人物的持枪造型乃至后来的巨大的国庆典礼,最为讽刺的便是,中间那一个受伤将士以及成群的墓碑,还有就是不知道哪个国家黑人下葬时的棺材居然是一把巨大的枪械形状。
科技的进步是不能解决冲突问题的,它只会将其放大,成倍的放大胜利和失败的概率而已。
巨大的围墙和全副武装的边境线,都只是隔开了,或者说是重新界定了生活的某种方式,但或许这么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国界线的中心位置。
你对于某种东西的评价是坏的,或者对于某种东西的评价是好的。总的说来,是一个灰色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你无法永远保持一个善的状态或者一个恶的状态,说到底,这两个词语也没有被完全定义过,他们只是随着国家,政治和主流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就好比轮回,其实没有轮回过,只不过是千百年前的东西,一直传递下来,信仰冲突,贫富差距,资源掠夺,没有什么变化,无非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少了。以前讲究一个王道,霸道,君道,仁道什么的。现在讲究什么呢?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多,谁的威慑力更大,谁的经济更强,谁的话语权更重。
这又哪有什么轮回呢。压根就没有变化过。

最后谈谈那个毁沙画的过程。
毁掉的东西可以被重建,那么重建之后还会被毁掉。
那么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毁掉吗?然后毁掉再重建?
如果说影片是说轮回的,那么这个是体现了轮回的最为本质的行为。
因为存在的本质就是等待被灭亡,然而灭亡,是因为存在过。
没有未存在便被毁灭的事物,也没有未毁灭继续存在的事物。
沙漠以前是绿洲,繁华顶点是衰败。
如此而已。

 4 ) 看完以后再也不能好好吃火腿肠了。

一部没有超我的电影。

巴厘岛黎弓舞的一颦一笑,就是舞动中的佛祖。缅甸蒲甘古城,迎来晨光,仿若不似人间,这是我最心急的一刻,仿佛万象更新,天下都是新的。

佛对着你微笑,丹麦的泥沼人却诉说着永恒的死神,法老王的面具似乎也在问:轮回在哪里?轮回有什么意义?

这种电影你是一定会放在心头,但是它永远仿佛你要去远行,眼中接触新鲜的事物,写出那些永恒的奇妙。但它好像不会像长江图那样跟你产生内在的关联,因为那些不熟悉的风景永远会在大脑中飘逝。

只有熟悉才会内省。

只有渴望才会去寻找。

只有遭遇冷漠,才体味到爱的可贵。

如同经过了纳米比亚·卡曼斯科的沙屋,新奥尔良飓风后的超市,你会回想那些人类的圣迹。你会想起是上帝造的人,而人有多么高贵。如今人性在哪里?他们又经历过什么?

你会想起凡尔赛宫吗?想起最值钱的水晶灯?好像问题永远不在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失去了什么。死去的你更本质。

圣保罗和高迪的大教堂明显带来了基督教的象征意味。宗教会给我们救赎吗?

阿尔卑斯山或者是莫诺盐湖上的小岛,都像尖峰一般插入我们的心脏。爱瀑布Epupa,还有尼加拉瓜大瀑布。

看原始部落的面孔,整个的好心情都被一个法国行为艺术家给毁了,他是人类的恶魔。人类的反面。

这些人工的造物:滑雪场,迪拜又能怎么样呢?代表人类文明的巅峰?

全身紧裹住的阿拉伯女人,妖冶放荡的法国女人:福建忙碌的女工,水饺的生产线,日本东京地下铁拥抱的情人,魔都黄浦江两岸和巴西贫民窟,人类的差异不能再大了。 当然这是从不平衡生活系列诞生以来的一种传统。

小鸡,猪仔和牛也是这种传统。他们仅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存在。它们因为人类的欲望而空洞。人体倒模也是。一排排泰国人妖也是。

双汇:三全...妙说,看完以后再也不能好好吃火腿肠了。

简直就是对女性的侮辱。一直是女性的脸,日本伏见稻荷神社艺妓的脸,与充气娃娃的脸做对比。

不知道把贫民窟,和菲律宾的监狱集体舞联系在一起,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联系,贫穷和犯罪,是一对双生姐妹花。妙说,贫民窟还不如监狱里过得快活呢。哈哈。在印尼硫磺火山捡垃圾也挺有意思。

看到了加纳做异型棺材,比如说飞机,轿车,手枪什么的(Kane Kwei Carpentry Workshop, "Sodom ang Gomorrah", Osu Accra),妙说喜欢那个手枪的棺材,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美国人和非洲人怎么样滥用枪支,炫耀的扛着枪。

在茫茫人海之中,两个人选择在一起,就是希望灵魂能够亲密。

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信仰。。从茫茫人海间,她又回到了这个主题。

也许让存在的被看见是最有意义的,芸芸众生需要看到世界在发生什么。

面对自己的心,就是面对自己的神祇。

 5 ) 时间的一致性和瞬间的不可替代性

看了三次这个片子,终于sober看了。第一次在trip, 第二次stoned了, 所以仅从视觉和配乐的角度来说的话,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很牛逼。光影方面,有很少的某些,可能就比American Beauty的光影差一些而已。


讲讲我的眼中这片子讲了什么吧,或者说让我这个个体思考了些什么。不过随口提一句,看完片子顺手看了一下导演的简介,说拍这个系列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用电影这个媒介追寻他最感兴趣的topic,即,人类的终极关系。恩,所以我觉得我的看法应该跟影片本身想要表述的能挨上点边儿。

电影可以分为好几个层次来看,第一个层次,不用说,就是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生命所衍生的意义,的轮回。婴儿变骨骸,骨骸化作雕像,雕像化作信仰,信仰的物体化再随风飘去(沙画)/被侵蚀(壁画)/被遗忘(沙漠深处的石像)。这些有生命化为无生命的,甚至是超生命的,再以另一种形式来灌溉生命的延续,或以结实的养分,或以虚幻的意象。这些曾经在某个地方划过某种特定形式的浓浓一笔的,也随着时空的变化,终有一天会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存在。这种万物随着时空的改变,而不断变换着形式来扩充这世界的维度的定律,也是人类的宿命之一。

观影的时候看到这里,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的词就是时间的一致性,我想,我可以用这个phrase来表达上述的第一层。那么第二层,就是瞬间的不可取代性了。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正是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以扩充世界的维度,那么每一种存在,都有其独特性。每一个生命,都有其意义。每一份纪念/仪式,都有其独特的衍生性。


影片中有大量排列整齐的镜头。 工厂里,上千的人,穿着整齐划一的工作服,口罩,手套,以整齐划一的姿态,在流水线上加工着源源不断运送进来的鸡/手机/汽车/熨斗/等等等等;成千上万的车,不一样的城市,载着浑然不同的人,在每一天同样的清晨与黄昏时分,以同样的速度,奔向一个同样可以预测的点;不同的国度,不同信仰的人们,因为同样一件事:宗教,在历史长河里,“永远”得大量地凝聚起来。而这些,可能是任何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面貌,可能是任何一个人类的生活,没有一个人类可以例外,她/他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你可能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了,重复,汇聚,也是人类的宿命之一。被一部电影放到这样一个角度来旁观,是一件很毛骨悚然的事。因为它从根本上,想要传递的就是,不同的个体的存在被一种方式凝聚在一起, 成为了一个现象或是更大的存在,这是每一个个体不能逃脱的宿命。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成为什么样人群的一部分,使用什么样的标签和符号来表达和延伸自我的意志,这其中,有些是可选择的,而很多是不可选择的。这与其说是在警醒人类开始思考“要如何选择,如何nagivate自我在个体与群体的夹缝中”,不如说是在告诉我们 “你想要怎么过你的每一秒,想不想要成为那千万点中的一点,你的每一秒要汇集成什么样的一个存在,用什么方式被纪念,又用什么方式被磨灭,遗忘,和继续存在。” 是可以思考的,但或许是被死死地钉牢在人类共同的宿命里的topics。

恐怖吗?我觉得这特么很吓人。这等于在告诉我,我越去思考我存在的意义,甚至是超存在的意义,越去选择以那种方式记录,延伸,证明我的存在,就越是落入这个圈套。无论我是此刻选择做一个hippy,我信仰着liberal的观念,我practice vegan,爱好着自然,包容地接纳各种观点;还是我彼时选择做一个目标主义者,每日练习着直到达成目标,从另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都没有任何不同,如其他人类一样,不过是排列整齐的蝼蚁罢了。

这么讲恐怖吗?我觉得真的要感到恐怖了。但你也可以说,这只是一个想法罢了。就像所有想法一样,它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你不接受这个想法,还有另一个想法。但是这电影恐怖的原因是因为它到达了一个高度,一个跟导演人生目标:探寻人类根本的联系 一样的高度。即:它大量地将人类历史上的时空存在搬到你面前,以高水准的表达形式结结实实地拍在你面前,问你:你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还有一些观影想到的东西:

1. 人和物体有时候没有什么不同,当用途大于意愿甚至模糊意愿时。

2。然后真的特么的人各有命,不要再认识不到自己的priviledge 了。但也不必过度埋冤,因为人类的生活面貌 ,说到根本上,都差不多。

3。这种轮回也有社会性。一个群体,很难逃离自己祖辈,neighborhood的,群体的命运。


如果你看过这部影片,希望我的角度能给你提供新的思路。如果你没看过,希望你某一天能够正儿八经好好地瞅一眼。会是不错的体验。

 6 ) 一沙一世界

        钟声回荡在遥远的藏区拉达克,高山之上,小喇嘛们跑过转经筒,跑进寺庙,跑到师傅身旁。他们的眼睛盯住地上正创作的繁复图腾——坛城沙画——这种藏传佛教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描绘了沙坛城,一座帮助修行者观想的理想城市宫殿。据说,坛城能为世界净化、带来繁荣,只要观想坛城就可以得到内观或内在的平静。

       从颇具深意的堆沙情景开始,影片便定下了某种带有东方色彩的基调。虽然片名用了一个颇为卖弄的词(梵文中的“轮回”),但它所要展现的绝不是有关宗教的陈词滥调或者华丽空虚的风光奇观。尽管在影片的前1/4时个人曾担心过这个问题——过度精美的自然奇观、航拍夜拍、胶片画面,以及过度抒情的音乐渲染,使得每一帧都像是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还令人联想到BBC的类似制作。
      
       正当要把它定义为“科教宣传片”时,一座沙漠中的废弃的房子出现在镜头里。剥落的墙头海报,歪斜的桌椅、脱落半截的房门。诡异之处在于,细沙们从窗口灌入,在这褪色的房间里形成半人高一浪又一浪的金色沙丘,似乎将它吞没,又似乎要与它混为一体。这样超现实的画面那么真实存在着,突兀、坦诚、无声无息。
    
      随着一个记录海啸后两幢平房中间翻斜挤压变形的汽车定格开始,影片渐渐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身材完美五官艳丽的充气娃娃赤身堆砌在一起的画面,紧跟着泰国一群标着号码牌身着三点式扭动的舞女镜头;
      日本科学家和他研发出的超仿真机器人并列而坐,难辨真假,而身着考究的现代学者在镜头前发狂自残,用烂泥和画笔把自己糊成不成人形的“小丑”怪物;
      昔日妄为的囚犯在广场中排队卖力跳着健身舞蹈,为的是被阳台上身着警服的冷峻背影看在眼里;枪支子弹满车满载,销往普通家庭,销往非洲部落,销往表情自豪的小孩手里;
       吃、喝、吃、喝,手术室迎来又一个肥胖而耷拉的肚皮;超市人流拥挤,一篮篮、一筐筐、一箱箱;
       饲养场内小鸡成灾,一只只被麻木地卷入机器带去屠宰场,用来给猪崽喂奶的母猪满身肥油,硕大横倒在狭窄的卧槽里不得动弹,千百只奶牛们不再踩在绿地而是升降机上,由钻头似的机器不停旋转挤奶;
……
        这些镜头,导演在采访时表示,是流畅画面中令人不安的的干预部分(disturbing intervention),也是区别于上一部影片《Baraka》的地方。而也正是这些镜头,折射了当代社会荒谬却普遍的种种现象,没有解释,却很有观点。没有对白,没有旁白,没有字幕,甚至连人声也被有意去除。人们的表情被定格,被凝视,被平静地记录。

         除此之外还要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摄于中国的画面占据相当比例,主要表现场景包括:千手观音、西藏喇嘛、工厂女工流水线工作、食品厂女工切猪肉包饺子、广场阅兵式、浦东阴天、高速立交桥、少年武术广场操练,除了宗教场面,几乎全是色调冰冷的远景全景,展现一副整齐划一到有些可怖的形象。它们的真实存在、无可驳斥,把观影时的些许不爽渐渐转为了暗自遗憾。
      
      影片接近尾声,镜头来到沙特麦加,记录下几百万汇聚在清真寺周围的虔诚信徒,如沙,如画。转眼间,镜头又回到了华美绚烂而又精密有序的坛城沙画。然而,讶异的观众们此时看见,这个刚刚用沙子堆砌起来的世界,历经了积年累月呕心沥的创作,却在完成之后被毫不犹豫地全盘抹去。一件拥有无上艺术价值的作品,顷刻之间,便化为乌有。对于修行者来说,他们和它们的使命都已完成。于是那些色泽明艳的细沙将被装入瓶中,倾倒入河,顺流而去。

于是人们说,繁华世界,不过一掬细沙。

 短评

其实有部分镜头和时空重叠,最爱的还是天地玄黄,但万物间天地玄黄一切皆可轮回,细细品味这样的摄影艺术纪录片便可体会到最多的是时间和光阴的流逝

5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天地有大美,众生在轮回。岁月如流水,万物自葳蕤。

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富丽的镜廊、哥特大教堂绚烂的玻璃花窗、人迹罕至如史前遗迹的奇异自然景观…熬过前20分钟的明信片,镜头来到流水线上宰割成肉供应不绝的鸡牛猪,流水线上堆积浩瀚如山、拆解浩瀚如海的工业电子垃圾,流水线上络绎的子弹枪支,流水线上无面目的人与塑胶人偶,监狱里集体劲舞的囚犯…滋味复杂无法评说。

1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不明觉厉的自然/人文纪录片。不少画面都很震撼。比如绘制坛城的喇嘛、废弃已久被流沙侵蚀的房屋、混凝土涂脸的行为艺术、中国工厂里如蚂蚁一般工作的流水线工人、贫民窟居民、日本性玩具的生产、圣城麦加朝拜的穆斯林等。但是总体上没有轮回的感觉,倒是每个片段都不错

1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轮回 Samsara —— 一次102分钟的伟大冥想

18分钟前
  • 边上厕所边吃饭
  • 力荐

神作

21分钟前
  • 細青
  • 力荐

这部美到让你瞠目结舌的纪录片被不少法国影评人选为年度最佳,当然你可以把它当做是无趣的幻灯片展示,但你也可以尝试去体会和理解,前半部分的宗教自然和异族文化,后半部分的资本消费和工业社会,但最终一切都回归到信仰,回归到那一抹唐卡,那一片荒漠。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和精神之旅。

2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商场卖彩电的大可以人手一片。那段枪枝制造后的国庆阅兵和武校太中国威胁论了吧。我看到很多畜生被轮回了。

2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流水线上蚂蚁般的工人,手枪型的棺材,生产线上的猪、鸡、牛和人,穿插着美到窒息的自然景观,和无言的脸谱群像,跨越种族、宗教、战争、性、工业、自然等诸多宏大主题却没有一句旁白或对话,最终,藏僧抹去繁复精致的坛城,化为尘沙。看后滋味复杂,我无法用语言评论这部作品

30分钟前
  • 大狗熊
  • 力荐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33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不如天地玄黄深刻,却美丽依旧,喜欢这个纪录片大导的神视角

38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刚读完汉娜·阿伦特的《人的境况》,在这个片子里看到的是自然、人的劳动、工作、活动。而思考,思考真的有必要么?最喜欢的是“绘制坛城”,画完即毁,无论什么颜色的尘土全部都聚回一起,再也没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只是它们曾经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结束后,它们还是原来的尘土吗?

41分钟前
  • vivi
  • 力荐

华丽无比

43分钟前
  • colaandice
  • 力荐

最后藏人抹去精心画好的沙唐卡时,我明白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会过去,就是要用这种抹去唐卡的心态面对生活.

45分钟前
  • 西域奇童
  • 力荐

5年35个国家,全部70mm,视觉上的震撼感没有其他纪录片可以超越。片后Q&A导演表示这是一次visual meditation, 是birth of the rebirth, 全世界不管什么肤色,人种,背景,通过这完整的旅程找到精神共鸣,从而彼此连结。

50分钟前
  • Bukowski的猫
  • 力荐

颜色特艳丽,有些场景真是没见识过。

53分钟前
  • 四月物语
  • 推荐

啥都别说了,都来看吧

58分钟前
  • Garrick
  • 力荐

神了。

1小时前
  • 希尼莫
  • 力荐

导演跟我一样是个平铺控,在无尽动态复制中体验生命流走。除部分镜头以相同物品承接外,找不出什么逻辑,几乎就是游遍几大洲的风光片。上次这个看了一半,然后又看了《时间的风景》,两部都是唯美自然+人类社会,今天看《轮回》纳闷好半天。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导演有强烈的中国情结.

1小时前
  • 包子岛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