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成名

剧情片美国2000

主演:比利·克鲁德普,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凯特·哈德森,杰森·李,派屈克·福吉特,佐伊·丹斯切尔,迈克尔·安格拉诺,安娜·帕奎因,费尔鲁扎·鲍克,诺亚·泰勒,John Fedevich,马克·科兹莱克,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利兹·斯托贝尔,吉米·法伦,碧悠·菲利浦斯,J·J·科恩,马克·佩灵顿

导演:卡梅伦·克罗

 剧照

几近成名 剧照 NO.1几近成名 剧照 NO.2几近成名 剧照 NO.3几近成名 剧照 NO.4几近成名 剧照 NO.5几近成名 剧照 NO.6几近成名 剧照 NO.13几近成名 剧照 NO.14几近成名 剧照 NO.15几近成名 剧照 NO.16几近成名 剧照 NO.17几近成名 剧照 NO.18几近成名 剧照 NO.19几近成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8

详细剧情

  优秀生威廉(派屈克·福吉特 Patrick Fugit饰)在毕业前争取到为《滚石杂志》写采访稿的机会。他要跟随摇滚乐队的行程,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和报道。妈妈担心摇滚乐队的不良作风,坚决反对威廉的决定。  威廉还是固执地上路了。他的采访对象是“Stillwater”乐队的成员,这群年轻人还没有成名,心中怀揣着梦想前往全国各地开演唱会。他们有着很多其他摇滚歌手具有的特质:放纵、呐喊、喜怒无常,现场煽动着观众的尖叫。同时,他们会沉溺与毒品,有着人性中自私、猜妒的种种弱点。有一个叫潘妮(凯特·哈德森 Kate Hudson饰)的乐迷,与乐队共进退,最后却选择了离开。威廉用心去感受并参与这一切,从中获得宝贵的阅历。

 长篇影评

 1 ) 几乎成名

这两天猛听《Almost Famous》的原声大碟,所以跟着也就想起了当初看的电影。影片是借来的,看的是DVD。却也是生平第三次感觉小屏幕的遗憾。这之前的上一次是《骇客帝国》,再上一次是《教父》。由此,我又不得不要说,有些电影是天生应该在电影院看的,而这个“天生”和影片的特效无关。

纵览刚才所说的三部电影,还有一个特质可以归纳,那就是第一眼的瞬间吸引。《骇客帝国》用的是一连串的急速变化的长镜头,而《教父》用的是开场第一幕那位求诉者深邃的眼睛和真挚的表情。事实上后来才知道,那个开场角色根本和电影主体关系不大,可以说绝对是个串场人物,但奇怪的就是,我偏偏被这个串场人物给吸引了,并且绝未后悔。

当然事后也曾回溯总结过当时被吸引的原因,除了演员本身技巧之外,还有就是我从这个角色的设置以及那个镜头的运用看出了全片铺展的基本步调、大致格局,还有风格。就像我们在认识一个人一样,往往从细节上即可判断我们对不对版,能不能长期作伴,甚至无须语言。

《几乎成名》依循着上述轨迹,吸引我的也无外乎这几个步骤。首先,片头,即使是作为开首字幕的片头。一只尚显稚嫩的手在纸上沙沙的写出主要演职人员的名字。写着,边写边翻动着稿纸。这样的画面可说简单到极点,但又确确实实的寓意深刻。导演不动一兵一卒,却已经大致暗示了即将讲述的故事似乎与写稿有关,何其的高明。果然,过不多久,影片的貌似男主角出场了,一个十几岁刚开始学写摇滚乐评的少年,青涩稚嫩,怀揣着梦想。但那梦想一击即碎。因为资深老编辑告诉他的话,怎么说的来着,千万不要和摇滚乐手们走得太近,因为你会失望的。果然,他后来确实失望了。在接受了任务,跟随一支新兴走红的乐队巡演跟踪报道的过程中,他真的失望了。但他的失望,作为一个旁观者,还稍许有所幸免。更何况之前还算有人给他提醒,可那可爱的跟随乐队一路走来的姑娘呢,她是真正的失望,失望加了绝望。因为她不甚明智的将自己搅和在了这群摇滚乐手当中,成为了一个当然的骨肉皮,等到她发现自己付出了一切,却换来一身的伤痛时,她的感觉我大致可以体会出一些。

说起这姑娘,片中的名字应该是叫Penny,英文直译“便士”,最小的货币单位。而巧的是,她的命运也和她的名字一样,小小的,被人怀揣在口袋里,那么的微不足道。可说无足轻重,但又偏偏离你那么近,叮当的角子总有那么点分量,荡在口袋里,让你轻易也忘不记她的存在。片中的Penny就是这样以若影若现的光芒穿插在整部影片当中,却成为全场的亮点。我永远忘不了她美丽的金发,俏皮的笑容,或许应该说,她才应该是本片的唯一主角,你看,电影海报上不也用她那张俏皮的戴着太阳眼镜的照片作为封面。而作为乐队的骨肉皮,她也当然的尴尬。所以,当主唱的妻子杀到面前时,她只能退却。但真的退也退无可退,因为她明白,离开乐队后她不仅将失去一个所爱的男人,更重要的是,她已经在一路追星的过程中早已失去了自己。

说到这儿,不得不谈谈对整片的观感。或者说是其他部分的观感。因为和第一视角的男主角,那位少年记者一样,我在那一路的过程中接受的也只有失望,不断的失望。酗酒、吸毒、打架、玩女人。反倒是真真正正和音乐相关的事情他们做了多少?他们做的只是面子工程,所以面对外界时,还是一派强势,仿佛很厉害的样子,其实里面早已外强中干得弱不经风。那位老编辑说的是对的,千万不要和他们走得太近,因为偶像的包金会粘在手上,然后露出里头黑黢黢的样子。马克·吐温也曾说过相同的话。但相信所有的粉丝(无论什么粉)都不会把那样的忠告当一回事,狂热的情绪、幻想,夹杂着荷尔蒙的异常分泌,足以压倒应有的理智。直到你某一天幻想破灭,才发现自己受骗上当,可上当的缘由是什么,自己也很难说清。还是用荷尔蒙异常分泌来归结吧,这样比较好理解。

说完电影,来说说歌。最近一直在听整张专辑。和影片内容相适应,所以可以想象,里头全部都是摇滚歌曲,并且是极其经典的。因而换个角度来说,这也可以算是一张很不错的摇滚拼盘专辑,很适合像我这样的非铁杆摇滚乐迷。但这里头我最喜欢的却还是那首和整张专辑甚至整部电影都不同调子的《Tiny Dancer》,from Elton John。我事前真不知道Elton John还有这样一首风格清朗的歌曲,同时也没有认出他的声音,很年轻的样子,应该是早期曲目。影片中出现这首歌曲是在故事将进到三分之二之处,主角跟随着乐队坐在去往下一个城市的巴士上,当时气氛僵持,之前刚发生过龃龉,所以相互间极度的不愉快。而这时,这支歌出现了,还是Penny,全片的亮点,她领头唱起了这支歌,很轻松愉快的调子,很快身边的同伴被吸引也跟着哼唱,哼唱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变成集体的高声齐唱,甚为响亮。唱罢,一笑泯恩仇,一群人重归于好,乘坐着名为“Almost Famous”的巴士,驶向远方。

 2 ) Almost grow up

Almost Famous下完了导演的剪辑版,两个多小时将近三个小时的长片
一口气看完的时候已经快天亮了

影片的导演是卡梅隆克劳,我所知不多,除了这部片子我还知道他的征服情海
阿汤哥&蕾妮泽尔维格演的,也没有看过,知道这部Almost Famous对于导演来说是对于自己的纪念,青春年少时的磨砺与成长,当然还有ROCK,魔鬼一样的ROCK,情人一样的ROCK
看了片子,能感觉到他们的热爱,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再也回不去的时代,用那个乐评人说的话,那是ROCK即将死去的年代
1973年,一个彷徨迷茫迷幻,但是却真实的年代

对于任何的东西我都说不上狂热,喜欢的很多,很杂,很乱七八糟的
当然,或许我只是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只是我没有压抑,没有无边的无处发泄的愤怒,没有看不到光明的困惑或是迷茫
如果我是那样,我或许会在1973年喜欢上ROCK,疯狂的追逐,忘我的投入,追着音乐跨过所有的界限与束缚
但是然后呢,把它当作我的人生,或是在一个暴风雨里突然离开,欢迎回到现实世界来,没有ROCK,没有滥交,没有毒品,没有下一站下一站的漂泊,没有Almost Famous的巡回演唱会的巴士,然后看着摇滚真的死去

卡梅隆克劳是理想的,或者说是逃避的,回忆的那个1973,尽管光怪陆离纷繁复杂,我们看的影象却绝对是单纯不肮脏的
1973年,从11岁被别人嘲笑没有长阴毛的小屁孩,被离家出走的姐姐留下的摇滚唱片点亮眼睛里的光以后,15岁的威廉尽管在学校里还是被看成是怪物,但是却即将以滚石杂志记者的身份,随着新晋乐队Stillwater开始他们的巡回演唱会之旅,Almost Famous,不用再给别的乐队暖场,有了他们的第一只成名单曲——Fever Dog(果然。。。。。。不是一般。。。。。。)
作为记者,威廉是稚嫩的,被嘲笑做enemy,提的问题也是小白的,Q:你为什么喜欢音乐 A:因为那让我很酷 Q:你在乐队里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A:。。。。。。我是贝斯手(倒) Q:我的意思没有你的话乐队会少些什么东西呢 A:。。。。。。贝斯(再倒)
但是他却用单纯的 没有杂质只热爱音乐热爱摇滚的眼睛,看到了这个乐队背后的东西,也看到了摇滚背后的东西,懂得了为什么摇滚会死去,就像人会死去,人的梦想会死去,人啊爱情会死去

他爱了,潘妮 莲恩,一个同样热爱摇滚的女孩,在热爱摇滚的同时,也热爱着摇滚乐手,尽管她说不付出真正的感情,就不会受到伤害,相比乐队的乐手们,或许这些追随着乐队的女孩们才是最热爱摇滚,最接近摇滚的人。
这个女孩不让别人知道她的名字,或者是让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这是她真正的名字,这个女孩说自己已经退休,说不投入感情,可是她还是爱了,投入地爱了,在失去爱了之后那么受伤,这个女孩说要去摩洛哥,还要在那里把自己的名字改成JANE,谁都以为她在随口说说,连威廉都是,可是她真的去了摩洛哥,坐在飞机窗边的位置。

在巡演结束时,在那一场的暴风雨中,每个人都说出了心里的话,什么是ROCK,这才是ROCK,不是说人为的分类,而是单纯的自由的真实的充满感情的,“重点不是音乐里有什么,而是里面没有的东西!)

回到家的威廉和他姐姐,都是在经历许多之后成长起来了
尤其是威廉,或许他错过了自己的毕业礼,他却学会了人生

 3 ) 《几乎成名》:一代“果儿”苍了

(芷宁写于2006年3月17日)
    向摇滚乐队奉献全部身心的女忠粉被称作“骨肉皮”,影片《几乎成名(Almost Famous)》中“骨肉皮”Penny Lane(凯特·哈德森饰演)的原型据说是影星丽芙·泰勒的妈。泰勒妈妈是上世纪70年代名模,热衷于摇滚乐,曾经辗转于各个乐队名人之间,毫不吝惜身体地在床上记录下了彼时美国摇滚乐的很多历程,堪称骨灰级“骨肉皮”。
    自从有了前卫张扬的摇滚明星,这世间就出了很多心甘情愿的“骨肉皮”,除却美洲大陆的各位,在欧洲有玛丽安娜·菲斯福尔曾伴在滚石乐队主唱贾格尔身边,在国内,北京人给这个称呼来了个本土化,叫做“果儿”,随着时光流逝,一代乐队沉浮,一代果儿苍了……
    影片的故事情节可谓简单直接,叙事手法也平铺直叙,部分节奏还显拖沓,却在当年引发了美国人的观影热情,美影评人也难掩激动之情,纷纷给予好评。究其原委,大抵和该片剧情仿若美国摇滚乐怀旧之旅有关,如果不是铁杆摇滚迷或有兴趣了解彼时乐队轶事的吾国观众,不一定会看得津津有味。
    在该片公映的新千年,怀旧情结应时爆棚的美国观众仿佛化身为片中15岁的摇滚歌迷威廉·米勒(帕特里克·弗吉特饰演),和前去采访的少年一道兴致勃勃地搭乘着名为“almost famous”的巡演大巴,亲历了美国上世纪70年代摇滚乐繁盛期的那些事儿。其实,那些事儿也早不是什么业界新鲜事——台上强势张扬、激情四溢、愤怒嘶吼、反叛呐喊,私下里放纵堕落、怯懦逃避、矛盾尖锐、酗酒打架、沉迷于性和毒品……
    该片的微妙有趣处在于,将彼时多个乐队的事件似是而非、虚实结合地加诸在一个虚构的名为“净水”的乐队身上,令影片流露出一丝集中又迷离的气息。写实的部分主要以真实存在的《克里姆》、《滚石》杂志、乐评人莱斯特·邦斯、“黑色安息日”、“齐柏林飞船”乐队来体现,而虚构的部分便是“净水”乐队,米勒与该乐队的结伴而行,仿佛一个做梦、追梦的青涩少年逐渐看清现实的破碎之旅,一路的亲历,一路的失望,一路的碎片,于是,少年对乐评人邦斯的告诫“千万不要与摇滚明星交朋友”叹服不已。
    影片开篇那组在稿纸上书写演职人员的简单画面,仿佛预示着这是一部和文字、和音乐有关的电影,是以乐评人见证的视角书写的故事。导演卡梅隆·克罗威在他16岁时已当上了《滚石》杂志的记者,可谓业内资深人士,对圈中那些事耳熟能详,可以说,影片就好似他的半自传体。
    在片中所示的堕落、吸毒、滥交、酗酒如同家常便饭的圈子里,Girl仿佛一件炫耀的华丽衣裳,仿佛雄孔雀所需的美丽翎毛,她们似乎无处不在,又可有可无。Penny Lane热情美丽,笑容甜美,看上去似乎颇有主见,实际上却日渐迷茫,一路追星、恋爱、同居的旅程,让她逐渐失去了初衷,她的美丽也仿佛在逐渐消亡,就如同乐队那逐渐外强中干的实质……不过,此种生活方式,作为年轻时代的经历也未尝不可,只是,不少女孩缺乏走过历程、提炼升华的智慧。
    该片最值得提及还是配乐,那个年代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被散落在影片的不同时段,看影片,就仿佛回顾了一场摇滚演唱会,还是群星版的。虽然其中采纳的歌曲不能完全代表那个如火如荼的摇滚年代,但结合影片氛围听,颇具味道,算是一张很应景的摇滚拼盘吧。

该片原声大碟收录的歌曲:
1.America --Simon & Garfunkel
2. Sparks -- The Who
3. It Wouldn't Have Made Any Difference -- Todd Rundgren
4. I've Seen All Good People: Your Move -- Yes
5. Feel Flows -- The Beach Boys
6. Fever Dog -- Still Water
7. Every Picture Tells a Story -- Rod Steward
8. Mr. Farmer -- the Seeds
9. One Way Out --- Tha Allman Brothers Band
10. Simple Man -- Lynyrd Skynyrd
11. That's the Way -- Led Zeppline
12. Tiny Dancer -- Elton John
13. Lucky Trumble -- Nancy Wilson
14. I'm Waiting for the Man -- David Bowie
15. The Wind -- Cat Stevens
16. Slip Away -- Clarence Carter
17. Something in the Air -- Thunderclap Newman
(若听片中所用老歌之一,保罗·西蒙和加芬克尔的《America》,点击http://nicolew.blog.hexun.com/6641716_d.html。)

 4 ) 给所有的UNCOOL PEOPLE

Lester Bangs: Aw, man. You made friends with them. See, friendship is the booze they feed you. They want you to get drunk on feeling like you belong.
William Miller: Well, it was fun.
Lester Bangs: They make you feel cool. And hey. I met you. You are not cool.
William Miller: I know. Even when I thought I was, I knew I wasn't.
Lester Bangs: That's because we're uncool. And while women will always be a problem for us, most of the great art in the world is about that very same problem. Good-looking people don't have any spine. Their art never lasts. They get the girls, but we're smarter.
William Miller: I can really see that now.
Lester Bangs: Yeah, great art is about conflict and pain and guilt and longing and love disguised as sex, and sex disguised as love... and let's face it, you got a big head start.
William Miller: I'm glad you were home.
Lester Bangs: I'm always home. I'm uncool.
William Miller: Me too!
Lester Bangs: The only true currency in this bankrupt world if what we share with someone else when we're uncool.

七十年代摇滚盛世的末期,15岁的知识分子小朋友,向《Rolling Stone》杂志“蒙骗”了笔“公费”,踏上了跟踪采访一群三教九流的巡回演出之旅,用那善良却不失理智尖锐的目光,打量着这逐渐失去灵魂逐渐转入生产社会化的音乐世界,打捞体验着仍沉淀其中的真诚与美好。

听说是导演Cameron Crowe的亲身经历改编,基调还是一如他其他作品(《甜心先生》《伊丽莎白镇》)般讽刺得诙谐善良;对比起来,《Almost Famous》也许说不上更有深度,但可能会最有感染力?这和真诚的剧本与演员分不开:主角小演员们都是演技派,重要的配角知识分子老妈是《Fargo》里拿了无数表演大奖的大肚婆警察,也就是科恩兄弟的御用演员(和其中一个的老婆)Frances McDormand。00年里这片子拿了不少的奖,一部看了很舒服很开心的电影;当然,对于现在的摇滚或伪摇滚青年们,看这片可能会是另一种感觉吧。

上面的对白是临近结尾时小乐评给老乐评的一通电话,算不得什么经典台词,但作为同样是在Cool World里相信着某种音乐精神的Uncool们来说,也算是说出了其中一种心声?

Almost Famous:Experience it. Enjoy it. Just don't fall for it.

 5 ) 在杀人利器与感性革命的摇摆中绝处逢生

《成名在望》是好莱坞导演卡梅隆克劳根据自己经历编导的电影,有着浓重的自传色彩。当然同时贩卖的还有好莱坞电影不折不扣的生意经。六七十年代对于美国人显然是个精神敏感的词,它已经超越了词汇本身,有着精神的语义。当然《成名在望》在取得“真诚”的誉名时,票房成绩更是令创作团体满心欢喜。重新观看这样一部漂洋过海而来的好莱坞电影时,我却发现到本片在遭遇中国现实时碰撞出的耀眼火花。

它简直就是一部讲述乐手与歌迷(包括乐评人)的现实教科书。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五个星级(注:星级指数与歌迷的精神尺度并不自然成正比。)

一星级。如果你是个普通的歌迷,去音像店购买他们的海报或CD自然就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今日我们谈论摇滚乐大多就是音像店的货架上的商品,但是七十年代摇滚乐显然扮演了更为多元的角色。其中最为明显的标识就是——反叛。他们反对战争,反对既定的主流价值规范,反对家长的权威。威廉的姐姐就是个其中的代表人物,你可以看到她把反叛的旗帜插入了家庭内部。保守的大学教授母亲指责摇滚乐只是毒品和性,年轻的女儿为之辩护说他们是诗人。当她与自己的母亲吵架吵得不可开交时你会由衷错觉——这是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政治辩论会。

二星级。年轻人总喜欢给自己树立偶像,与偶像近距离接触就是那些去现场倾听自己喜欢的乐队演出。中国女孩杨丽娟自然就属于此一级的。但是追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却也有着几分疯狂。喜欢乐手的人每每总是做出疯狂的举动。这般事例中外皆如此。出格的爬进偶像的私人住宅区去窃取偶像的私人物品,更为极端的提着枪想要去偶像的性命。对于摇滚乐略知一二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著名的枪击事件。“嘿,列侬先生。”然后就是著名的枪声。

追星纯粹是力气活,当然要有足够的流转资金作坚强后盾。省吃俭用然后花银两去听现场的比比皆是。只是偌大的演唱会现场,躲在后排座还是没有办法与乐手亲密接触,还好向兜售物品的小贩购买了秘密武器——望远镜。

疯狂似乎与我水火不容。但是不用打死我,我就会像你承认,对于这样的演出,没有把自己的耳朵和身体带到现场与之交流,确实是个不小的遗憾。当然这样也会有风险,有时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踩踏事件也屡有发生。提过了安全系数,乖乖地呆在电视机旁,审美无疑又被打了折扣。看来如何权衡,还不是给个简单的可以统一化的答案。

三颗星。除却少数乐队的性别取向,能够闯入此等级的歌迷无一例外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她们有个比较响亮名字“果儿”。果儿年轻的身体与漂亮的脸蛋是进入乐手私生活的通行证。

显然果儿成分复杂不一而足,但大多有着爱屋及乌的妄想症。钱钟书活着的时候就说,有人尝到鸡蛋的味道不错,就像结识下蛋的鸡。果儿并不满足停留在两颗星的阶段。她们与这些生活狼藉的摇滚青年粘在一起,他们甚至有时比一家人还有亲密。就像电影里描述的他们像原始人类那么的亲近。躺在偌大的床榻上,彼此除掉多余的衣衫——那是他们“交流”的障碍。

正如影片的潘尼琳恩对威廉所说的“我们不是果儿,果儿是为了想接近名人,不惜与歌手上床。我们是歌迷,我们是来听音乐的。我们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我们是为音乐而来的。”

这是个喜欢撒谎的女孩。显而易见的是歌手的灵感并不是那么容易好激发出来的。果儿潘妮的梦想有点像赌博游戏,就是碰下运气希望自己会激发创作者的灵感,然后希冀自己会偶然进入歌曲里。有时你听某人唱的歌,你会觉得那个被歌唱的人就是你。那样的幸福感却是贴心贴肺。其实果儿对于创作者而言并不会多么重要,比如他们玩弄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果儿潘尼只是乐手赌牌时的交换的筹码而已。

因为摇滚乐手大多带有毁灭气质,比较牛叉的如同科本或者莫里斯。引来一群资质平平的乐手竞相模仿,毁灭自己毕竟成本太高,他们也比较老实巴交,可是毁灭起果儿来他们可是十分在行。比如中国一个以朝代为名的糟糕乐队偶然出了盘还成的专辑,他们的一个乐手有个特别的嗜好——收集处女。

如果一个乐队完蛋了,沦为了垃圾,那不会全然是乐手本身的错,可怜的果儿又要承担一份红颜祸水的骂名。但现实社会并不以道德为准则,道德说来也是个奇怪的家伙。骂名也是名,也可以兑换为可观的利润,怪不得有着人争着讨骂,或者忙着骂人。比如京城第一果儿把自己的名字和许巍,等等人钩挂在一起,招来骂声一片,看来名利都不是什么好鸟。

四颗星。指现代媒体的代言人或者打工者记者。有些记者毕竟特别,他们对于乐手的私生活特别好奇,有些记者为了把自己和他们区分出来,很他们起了个不齿的名字——狗仔队。本片的主角威廉并不在此类。与这些执着于乐手下半身的狗仔队其实大同小异,威廉关注的就是上半身。

但是上本身并没有多好日子好过。威廉与清水乐队初次见面时,威廉自报家门,清水乐队主唱杰夫调侃说:“原来是我们的敌人。”而威廉提出采访要求时,吉他手罗素说“我们只为歌迷演奏,不为乐评人浪费时间。” 当然记者仍旧有着资历之分,对于初出茅庐的新兵而言这取决于你吃饭的地方,如果碰巧你在大名鼎鼎的杂志或者电视台任职,你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他们的驻地,否则就会像可怜的威廉最初的境遇,被凶神恶煞般的保镖一再地挡在门外。

而当威廉的身份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摇滚杂志《滚石》的记者时,主唱杰夫要对威廉神经过敏起来。仔细看看清水乐队的主唱的胡乱地涂抹自己的脸,在威廉的话筒面前面前他一会儿是巫师,一会他又扮演斗士,总之他装腔作势,毫无斗志。他就是你我般的俗不可耐。现代媒体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无论你如何想象都不会过分。

真诚的人不会过得舒坦,中国的记者被利益团体用金钱或者大棒收买,美国记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与之相对颇有资历的乐评人劝导威廉说,你不如当个律师算了。所有的采访都是废话连天。

年轻的威廉显然被清水乐队上了一课。当他对乐队直言不讳并提交给了《滚石》杂志编辑室,乐队成员的矢口否认,让威廉的努力成为了零价值。

当然还有五星级。如果你喜欢他们,碰巧你是个导演,你尽可以把他们拉进你的电影,用艺术创作的方式与自己的倾心的乐手一同进行银幕写作。比如艾伦帕克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共同演绎的电影《迷墙》。比如马丁斯科西斯拍摄的《大门》就是聚焦于大门乐队的主唱莫里斯。范桑特导演的《最后的日子》据说讲述了涅磐乐队的主唱科本。看了却也看不清,倒是看到了可怜的臭小子在模仿科本的长发和墨镜,让人长久的沉默不语。

自然能够进入此等级的人概率低得吓人。如果众多的摇滚爱好者都动不动来个摇滚电影,那么我们将会惊奇的发现,那大多只会是拉长的MV而已。与大多提留在爱好者等级的歌迷不同,导演当然热情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比如理智。这并不奇怪,发疯是年轻乐手与年轻歌迷的拿手好戏。与动不动就喜欢发疯的年轻人不一样,过了而立之年喜欢冷静处事,他们保持了一份难得的清醒与真诚。

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你怎么能够遗漏了电影中的两个经纪人呢?

艺术家大多缺乏理财或与人交际的能力,当然毕加索之辈除外。作为一个完整的团体经纪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说得有些严肃些,关系到乐队的生此存亡。具体可以详见大牌经纪人的说辞。不知怎的,一谈起经纪人我想到的就是大胖子唐金。这个臭名昭著的家伙盛极一时,当时他手里握着野兽泰森与霍利菲尔德两个拳手。这个翻云覆雨的家伙就是这么嚣张,好像半个世界都在他的鼓掌里。乐评人莱斯特更是直言不讳,他们会毁掉摇滚乐。

     无论如何当杰夫对威廉的话筒说:摇滚乐要拯救世界时,你可千万别当真。摇滚乐的感性革命到底何处是归途,并不是谁可以决定的,至于答案,还是交给上帝或者魔鬼。

 

 6 ) 当音乐不再音乐

很多时候,我们听摇滚我们玩摇滚我们谈论摇滚,我们骂那些商业化的唱片公司,鄙视那些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叫嚣那些无知幼稚的流行乐歌迷,装逼的和那些我们眼里自认为是伪摇滚的争辩,不断的听,不断感受,专辑听了数百张数千张,mp3沾满了电脑所有的硬盘。嘿,朋友,那我想问你,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事物,我们当初又是为什么才去听摇滚的?当初我们接触的摇滚的原点又在哪里? 很好的解释,这部电影。 如果你觉得自己算是个摇滚乐迷,觉得你手中乐器演奏的是摇滚,嘴里吼着嚷着唱着的还是摇滚,你就应该用你的眼睛耳朵大脑去记录一遍这部电影。你会找到你想要的解释,记住,只是解释而不是答案。 这是一部自传式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位15岁少年为了替滚石杂志写稿而跟随采访一支乐队巡演。而主人公的故事正是编剧导演Cameron Crowe自己曾在15岁时经历的—————Cameron Crowe曾在73年作为滚石杂志乐评人撰写过一篇关于新晋乐队的文章,当年他15岁。 影片的镜头有少些带有记录片的味道,更多的是类似故事片的叙述和剪辑,通过主人公威廉的话筒笔纸记录他所跟随采访乐队Stillwater对人生,对音乐,对摇滚的态度和矛盾心态。当乐队核心人物吉他手罗素面对威廉一个个问题时,罗素并没有给出那个被我们时常拿来争论的问题的确切答案-----摇滚是什么?什么是摇滚精神?他只是给了我们解释,是的,只是解释,而对这些解释的思考与理解都只是每个对摇滚抱有期望的歌迷以及乐手的个人问题。 我认为摇滚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音乐风格,一种是精神。而后者往往要靠前者去承载。你如何从前者中感受到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那就是淫者见淫的事了。摇滚和做爱一样,是一种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的感受和理解都不一样 我无法用精神层面去解析去评判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东西--什么是摇滚。只能从音乐层面去做出我的理解。影片中的乐队,stillwater是一直二流的摇滚乐队,有乐迷有名气,但还没到SupperStar的程度。这只乐队现状和问题是大多数摇滚乐团们都有过经历和面对的:为大牌知名乐队暖场,巴士全国巡演,一群女人簇拥,随意的性关系,大麻毒品,乐队的音乐灵魂人物与团队的不合,面对金钱名利是选择音乐还是商业的矛盾心理。这些种种的记录,正是摇滚乐手们的典型,在巡演途中可以为了桌面上棋牌游戏而交换女人,在舞台上可以不停的放纵自己,在旅馆里可以云里雾里的狂爽一通。摇滚乐手的行为对于摇滚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矛盾而又迷茫的理解。 “为什么玩音乐” “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看上去更酷” 很真实的想法。不是为了什么神圣的摇滚精神也不是为了赚多么大的钱,几个年轻人开始玩这种所谓摇滚的音乐风格只是为了让自己更酷一些,与众不同。 当罗素在舞台上演出前,叫威廉把录音机关了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很好笑,什么摇滚精神什么音乐,当我们在去计较一些摇滚这类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的时候,什么都不存在。你可以说吉他手罗素玩摇滚乐的动机是单纯--只是让自己更酷,你也可以说他们只是一支披着摇滚的华丽外衣,实则哗众取宠的伪摇滚的乐队----没有摇滚精神。只是当单纯的动机一旦真正走上舞台,在舞台上在万人面前如此的歇斯底里如此的义无反顾后,他感受到却是某些方面的挣扎,有来自现实的---名和利,也有来自本身对摇滚以及音乐的态度-----如何从音乐到精神之间有一个共性的存在。而当威廉去采访乐队的其他成员时,他们不知所措或者说是不知道所以然不知道玩音乐的目的是什么时,一切也都解释了关于摇滚,作为音乐和精神两种存在的无意义状态。 “如果有人说不喜欢他的音乐大受欢迎,那他一定是个胆小鬼。我研读过整个音乐史,通常最杰出的音乐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如果硬要说受欢迎是不好的,那充其量是因为受欢迎原谅自己的缺失,但我从不轻易原谅自己,你呢?” 罗素对着充满疑惑的威廉说道。很有分量的一句话,也是对每个喜欢靠摇滚装逼的家伙们最有力的反击。也很有力解释好音乐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商业化的操作而使得它被人喜欢,是因为音乐作品本身的杰出。 当滚石杂志的编辑着急地询问威廉采访稿的内容如何时,当那个希望赚大钱的新经纪人来到乐队里替乐队计划未来如何获取更多钞票时,音乐真的已不在是音乐,音乐想表达思想想表达的精神已经被物质及其他所取代。滚石杂志的编辑们关心的不是乐队音乐本身而是乐队成员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拆台,经济人一心只想在人多的大城市搞一出轰动的演出,赚勾人气。而乐队成员们,似乎迷茫,似乎矛盾,因为这种生活状态已经不是他们刚开始玩摇滚乐最初最单纯的目的了。前进获得更多的名和利还是原地踏步等待被别的乐队取代?在这种状态下他们选在继续自己的旅程,不管目的如何,继续下去,巡演,尖叫,迷失,感性,疯狂。 乐队在巡演的飞机旅途中,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所有人以为自己快要死了,每个人都坦白了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和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在死亡面前那些内心的迷茫挣扎矛盾都显得微不足道,而那些人对生命的态度并不像他们在舞台上唱出的歌词那样无意义抑或虚无。那时,没有人在想,没有人在想我玩音乐酷不酷,没有人再想我可以再赚多少钞票,没有人再想我是应该继续坚持自己音乐还是向唱片公司妥协,没有人在想,嘿,我还摇滚不摇滚。每个人只是忏悔自己所做的以祈求内心的宽恕。此刻,没有什么狗屁摇滚精神,那种被许多信奉为人生哲学价值观的东西,在死亡面前是如此可笑。 脱离危险后,下飞机,很平静,每个人。威廉走了。“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罗素说道。 滚石杂志的编辑室,没有人相信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是撰稿人,也没有人相信威廉写的稿子,那个让编辑们不可思议的有趣的乐队故事是真的。编辑们与乐队成员确认稿子的真实性。否认,是的,乐队成员们想成名,想让威廉在跟随乐队巡演的途中采访中好好相处,努力掩饰乐队存在的问题。好让他写出来的文章能多赞美乐队。可是十五岁的孩子没有想那么多,他还是个孩子,对于摇滚对于音乐的态度也只是孩子的理想主义。他把一个真实的故事写出来,一切遭到拒绝。而乐队的成名之路也貌似遥远。 当一切平静下来,当罗素似乎明白点什么的时候,他来到威廉的家,他告诉威廉,他打电话给滚石杂志,威廉写的都是真的。 “那罗素你告诉我,你喜欢音乐哪点?” “全部” 于是,生活继续,stillwater还是那个二流的stillwater继续坐巴士不坐飞机巡演的乐队。威廉和它保守的母亲继续生活着。 无论如何,生活还在继续,如果真的要我说摇滚究竟是什么,独立 在床底留下一堆摇滚唱片,离开保守母亲去追求自己空姐梦想的姐姐。 十五岁高中毕业,一个人跟随着摇滚乐团全国巡演替杂志撰稿的威廉。 姐姐成为空姐回来了,威廉跟随采访结束了。 73年,摇滚热潮嬉皮士运动逐渐退去的时候,留给那一代人的是什么?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是自由,解放,平等,也许是叛逆,疯狂,堕落。 但我们独立了,一个人,独立了

 短评

They don't even know what it is to be a fan. Y'know? To truly love some silly little piece of music, or some band, so much that it hurts.

8分钟前
  • Griet
  • 力荐

纪念霍夫曼,他扮演的Lester Bangs,告诉男主角,长成咱们这种德性,不酷,一辈子都会在呲妞上不顺,别做梦了。与君共勉。

11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卧槽我看到那个娃儿被人催着要交稿但他其实一个字也没写我就要吓哭了……

13分钟前
  • JUNWK1334
  • 推荐

“他们会毁了我们挚爱的摇滚乐”,“他们”不就是“成名”这个东西吗。凯特哈德森把自己最美的一面都留在这部片里了,还有就是众人在大巴内合唱Tiny Dancer那一段美好得不像话,好音乐凭什么打动人,就在这段里了。

15分钟前
  • tata
  • 力荐

潘妮以一个虚无缥缈的身份在摇滚圈游走了多年,然而最终只能心灰意冷的带着满身疲惫的离开,威廉与吉他手的情谊,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不明白此片为何叫几近成名,我认为已经成名了。

16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尽管我如此喜欢摇滚,但rock n'roll真的不是什么崇高的东西,它也从来都不能拯救世界。什么队现实的鞭挞,什么对爱情的绝望,都可能是装出来的。之所以这部电影让我这么膈应,或许就是因为摇滚乐的真相的确龌龊,仿佛幼时看到圣洁的女老师的艳照一般如鲠在喉。

21分钟前
  • Green2018
  • 推荐

还行吧,160分钟版太长了,没必要

2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everybody is not cool.冗长,不要为了酷而酷,那叫装逼。好莱坞类似的装逼痕迹太重,看多就反感了。PS:封面女=美国果儿。真够傻逼。

24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还行

有些有肉,而且我相信有些人是放荡但纯洁的存在着,并且inspiring

25分钟前
  • shu
  • 推荐

【B+】可以说是小情节电影的剧本顶级范例了,没有波折的情节和戏剧性,依靠对人物内心的关注而让电影如此细腻饱满。各种柔光轮廓光把凯特哈德森拍的像一个天使。

26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你要反复地看,才能知道这电影说的就是你的生活……

31分钟前
  • superfei
  • 力荐

摇什么滚。都是闲得蛋疼。

34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我们后来不青春,早睡早起,健康独立,可是后来我们更温柔。

3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正应了萨冈那句话: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美国大农村的平静和无聊简直在本片体现得淋漓尽致。

43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如果你喜欢那个年代的摇滚,你也会被这个电影打动。我在想这个海报之所以用penny lane作为主题,q代表那个时代的疯狂。高尚,纯净,迷乱而又不可触的。然而我们还有权怀念,那个几近成名的幻象,如巴别塔般耸入云端。

47分钟前
  • 墨丘利剧团
  • 力荐

到最后,真的很好看。

49分钟前
  • Hóng
  • 力荐

终于看了这部曾经颇为著名的电影。让我想到自己十年前做第一份工作的时,接触的都是知名艺术家,名人,精英。但我是一个特别无聊的人,所以我觉得我离他们特别远,与此同时同期的实习生都觉得自己和他们只有一步之遥。青春是场梦,摇滚是造梦发财的行业。但是有像我或男主角这样不酷的青春也没什么不好

50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推荐

They Rock,I Just Watch Rock Film。

5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更换经纪人之时,离开大巴踏上飞机之时,同意商演圈钱之时,即草根摇滚精神破灭之时。乐队副产品:名声、金钱、酒精、毒品、女人……被飞机颠簸即将停止时鼓手的那句"fuck it! I'm GAY!!!"笑瘫

57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所有伟大的搭挡都痛恨对方

1小时前
  • A-su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