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厄德曼

喜剧片其它2016

主演:彼得·西蒙尼舍克,桑德拉·惠勒,米夏埃尔·维滕博恩,托马斯·洛伊布尔,特里斯坦·皮特,哈德维奇·米尼斯,露西·拉塞尔,英格丽•温,弗拉德·伊凡诺夫,维多利亚·寇提亚斯,拉杜·班泽鲁,尼尔斯·博尔曼,英格里德·布尔克哈德

导演:玛伦·阿德

 剧照

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2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3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4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5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6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3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4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5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6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7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8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9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1:15

详细剧情

  Inès在一家位于布加勒斯特的德国大型企业工作。她的生活一直井然有序,直到她的父亲Winfried突然造访,并向她提出了这个问题:“你幸福吗?”面对这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她的生活开始出现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并不喜欢自己的父亲,甚至有点以他为耻,但他却通过捏造一个名叫Toni Erdmann的诙谐人物,试图为她的生活找到一个方向。

 长篇影评

 1 ) 人生如寄,悲欣交集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电影一上来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脱线的大叔形象:

他在接收快递的时候先是把自己假扮成了精神分裂的兄弟——戴着板牙和彩色框的墨镜,一只手拿着香蕉,另一只手却戴着手铐(其中板牙和手铐再后来的剧情中都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道具),还跟快递员自顾自地开起了玩笑——先是提到“炸弹包裹”,后来又说是“情趣用品”,然后当他的血压计响起来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观众像我一样在那一瞬间还以为是定时炸弹将要引爆的信号。但是快递员还没说什么,他就自问自答的承认了自己其实是一人分饰两角。快递小哥显然对男主角这种怪诞而又略带尴尬的幽默有些难以招架,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了:

在接下来的几场戏里面,我们看到了男主角的生活其实是比较失败的:他的学生对他说自己不想再学钢琴了(男主角对此的回应是“那我的钢琴怎么办呢?这可是特意为你买的”,真的好冷……);给母亲带了些阿尔萨斯烤饼,但却被无情地当面退回;邻居也要砍他的树篱,说他的树挡住了他们家的光线;去前妻家见回来出差的女儿,对女儿现在的情况都要问她的继父,而且还得知他们要给自己的女儿提前庆祝生日,自己却没有被通知……至于雇一个女孩代替自己的女儿这种事情,似乎在情理之中,但除了男主角之外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做吧。

男主角和他母亲见面后的第一次对话非常值得玩味:男主角的母亲见到他养的狗之后问他:“你为什么不让他安乐死?”男主角的回答是“我不也没让你安乐死吗?”从这个对话中可以看出两点:1.男主角非常爱他的那只狗;2.男主角的性格比较直率,不会拐弯。这两点都为后来的剧情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本片的女主角是男主角的女儿。女主角在我看来是一个相貌平平、也没什么气质的职场女强人形象,这或许是如今很多都市女孩奋斗的方向,但是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它所描述的那种生活就像女主角的胸一样,干瘪得令人失望——她既没有什么个人生活(如果你觉得和朋友一起吃吃饭、逛逛街就算是丰富的个人生活,那当我没说)和个人空间,也难以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更不用说美满的家庭了。这样的生活,从我的角度看来,就相当于在现代激烈竞争的职场环境中变成了一个工作机器。

所以当男主角去找女主角的时候,我还以为这将会是一个类似于《樱花盛开》那样的故事——那同样也是一部德国电影。和《东京物语》所不同的是,本片和《樱花盛开》里的父亲去到的城市里都只有这一个子女,因此当子女认为父母的到来影响了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责任上的推脱——我不是想说子女不应该陪伴父母,只是本片里的女主角对父亲的厌烦和嫌弃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可以将男主角打发到她的兄弟姐妹那里去的话,我相信她一定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男主角到来之后,却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女主角工作的布加勒斯特本地非常贫穷,但是他们这些外来的工作者却可以逛最高档的商场,享受最好的服务(这也算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体现);女主角工作的近期目标是说服对方将企业的资本外包,但却对随之而来的裁员反应漠然;女主角由于内心空虚,甚至和她的同事组成了一种名为情人、实为炮友的关系(当然,这个男主角看不到,不过后来女主角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嗑药他是在场的)。也许是看到了现代社会对于女主角的异化,男主角甚至对她说出了这句话:

一开始,男主角能够说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他看别人滑冰、雇“女儿”帮他剪脚趾甲、意大利面、起士擦子什么的,也许他意识到这样的自己在女儿的眼中太LOW,于是就开启了他那信口雌黄的“魅力老男人”模式:于是在他的口中,自己变成了一个大商人、教练甚至是德国大使。不过不得不说,他的演技和情商实在是不怎么样,所以他所到之处,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好玩但是很奇怪的人。

不过其实男主角有着一颗柔软的心,他会为了一个工人被裁的命运而为之抗争;也会因为一个陌生人带他去找厕所就支付报酬,并给他赠言“不要丢失幽默感”;甚至会突然就跑到之前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家里去拜访他们,并拉着女儿高歌一曲,理由是“我想咱俩最起码可以一起完成某件事”。也许他做出这些荒诞的举动,只是为了提醒女儿生活中还有快乐和爱的存在。

女主角唱歌的那场戏,我认为是全片最震撼人心的一个段落。歌词关于孩子的梦想,人世间的那些美好,长大后的彷徨和孤独,最后坚强地带着尊严和爱生活下去,她用的是撕裂的灵魂唱法,似乎自己的灵魂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撕裂。唱到后来情绪终于失控,因为这些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已经过于遥远;男主角的心理防线也决堤了,当他卸下那笨拙的伪装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心房客》里那个呆萌的大叔,总是努力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但最后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已是一片狼藉。

女主角可能是发觉自己的人生距离最初的想法已经偏离得太远,于是她崩溃了,她把自己的生日聚会变成了一个裸体派对,她那天真的秘书为了讨好她,竟然真的一丝不挂地出现在她家门口——当她为了工作而放弃了自己的尊严的时候,也许女主角的今天将会是她的明天。不过可能这就是她想要的。男主角也戴着一个看起来像是怪物一样的保加利亚面具出现了,其实在这部电影里面,他自始至终在别人的心里面又何尝不是一个怪物呢?女主角在那一瞬间忽然理解了男主角,他们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心灵和解。但在男主角想要和她嬉戏的时候,女主角却又像受了惊似地转身走开了。男主角躺在草丛上伤心地哭泣,不过因为他戴着面具,没有人看得到他的眼泪;最后女主角虽然辞职离开,但似乎只是因为上次的失态。就算结尾男主角跟她说了半天人生的意义,她好像也懂了,戴上了板牙和面具,但在男主角去拿相机要拍张照的时候,她又把这些给摘了下来。她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一切好像和原来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很容易执迷于外在的事物,但却忽略了生活中还有很多宝贵的东西;我们做得太多但却想得太少,总是不明白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其实人生一世如梦如幻,也许当我们快要过完这一生的时候,会发现有好多自己曾经那些心心念念的东西,到头来都只不过是一场空。

最后我想以《红楼梦》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2 ) 不是影评!

关于《托尼厄德曼》

剧情简单,强势利落而又麻木失魂的女儿忽略了古怪孤独而又有趣可爱的父亲,而父亲要帮助女儿找回人生意义和幸福感…简简单单的关于父与女的一首咏叹调…

讲真,如果说全篇笑点很多我实在get不到,也许是德国人幽默的方式很轻巧很拘谨也很神经质,大多数时间都在父女的对话和女儿的工作日常中寻找重点,暗旨要讲述的社会问题很多也很犀利,其实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德国像女主这样无所谓人生意义和幸福指数,只埋头工作以证明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活法占了绝大多数,在中国亦是如此,没有时间去找乐子,性生活只是高级spa,工作压力充斥着每条血管让人空洞乏力,做一个社交场上的行尸走肉,不想真诚,也无所谓坦诚,带着目的去交流去接触,眼神无光,连说话的音调也不会有很大的起伏,天真和单纯的初心对他们毫无意义…

最高潮是最后半个小时,所有的惊喜,讽刺,幽默,荒诞,甚至尴尬都在最后这三十分钟里爆发式递进…从女主不情愿的演唱开始,电影的表达方式一下变得明朗起来,感恩裸体趴体的爆笑释放…当电影快结束时出现电影海报那一幕时,压抑了两个多小时的感情随着女主和父亲长毛怪的拥抱一瞬间喷涌而出,这个温暖的化解终于让之前的一切琐碎的情节有了完美的收尾,以至于我觉得到这里结束也很完美了……

记录最后父亲的一段台词: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 往往被日常琐事所占

干点儿这个干点儿那个 而时光则如流水一般

人生亦是如此

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呢

有时候我会想起

你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情景

我在公交车站找到你的那一天

遗憾的是 我们永远都只是后知后觉

而当你身在局中事 却无法察觉

看完电影做了一个很长的深呼吸,放下手机关上电脑屏幕,跑去客厅陪父母聊聊明天的晚餐……

 3 ) 导演访谈

by 麻赢心

导演前些天来了马德里,其中一篇访谈,有几处回答很可爱,顺手翻了出来。ps, 一边生孩子一边拍电影的导演都是棒棒哒![鼓掌][鼓掌]

1,完全没有想过电影会在戛纳获得热烈的反应,“因为不合逻辑: 这是一部讨论悲伤之事的喜剧,此外几乎有三个小时。我试过剪短一点,但是之后我意识到,如果这样做了,会失去它的复杂性。此外还有节奏的问题:少一些时间,片子看上去更长。当然也许这只是一个借口,我就是没有能力剪短它。我喜欢长电影。

2,“故事始于父亲的角色,这个角色有一部分是来自我自己的父亲。他有一种很疯的幽默感,正如片中的父亲。此外,他口袋里总是有假牙,是我多年前送他的,之后当我出席Austin Powers在柏林的首映时,他又回送给了我。”

3,“我非常可以设身片中女儿的处境。一方面,我就是在一个男性统治的领域工作,此外更重要的是,她不得不成为女儿、上司和雇员的状况。她不得不扮演许多角色,最后不知道自己是谁。在真实生活中很难逃开那些社会强加于你的角色,尤其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因此电影想问:如果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儿可以重新认识,能否重头开始?”

4,“我们的父母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使我们感到羞辱的能力,哪怕是他们最天真的行为,完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此外,他们有一种希望我们幸福的执念。幸福这件事其实完全被高估了。我们可能会更幸福,如果他们不一直如此担心。”

5,“我本来想拍一部喜剧,但是拍着拍着就知道喜剧不成了。我和我的制片道歉了好几次,说,我骗了你,说好了要搞一部有娱乐性的电影,现在只剩悲伤和消沉。片子最好笑的时刻都是来自羞辱和绝望。不过这就是人生,不是么?幽默来自痛苦。”

6,“我拍电影很慢。这个故事想了五年,又拍了一年,之后又剪了一年半,这中间生了俩孩子。我估摸我有生之年也就再拍个四五部电影。”

 4 ) 不是一家人 不进一家门

去一个旧剧院改的电影院跟一群喜欢电影的陌生人看的,现场十分配合,这种时候才知道大城市的好,小村美帝民众的审美太固定了,欧洲电影,不,非好莱坞电影统称国际电影,往往严重水土不服,观众比电影本身更阴郁沉闷.

听说是将近三个小时的文艺片,入场前已经做好充分的应对沉闷的心理内存,电影一开场就定下怪诞小清新基调,全片看完仿佛只过了1个多小时,实在惊喜.

以下满满的剧透.

前几天看other people,因为推荐的帖子说,那些我们没讲出来的北漂的故事都在这里讲出来了.的确,那种大城市打拼的娃回家被亲朋好友调戏的状态被生动的剖析演绎.而Toni Erdmann剖析的更立体深入.

女儿在跨国石油公司打拼,回家过生日都来不及脱下职业正装,一屋子亲戚济济一堂,她却一个人永远在打电话联系业务.爸爸永远穿着皱巴巴的衬衫,大腹便便,头发蓬乱. 爸爸爱一本正经的开不着边际的玩笑,女儿则永远一本正经.一开始就觉得这两个人真的是一家子么. 故事从未闪回过去的片段,情节一直靠当下发生的事情推进 -- 爸爸空降到女儿的生活里,从她的角度去体会外表光鲜的生活里到底是怎样的,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提醒女儿找回自我.而片子牛逼就牛逼在从两个人当下的碰撞中慢慢展开他们真的是一家人,父亲怪诞的特质在女儿身上继承和演变成高效白领的特质,亲情的纽带渐渐的浮出水面,源源不断的给她力量.

故事里的父亲十分的敏感,他敏锐的察觉女儿在繁忙的工作中渐行渐远,总是口头上说一切很好,但是他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多年的老狗归西,终于了无牵挂,于是打包行李飞去女儿工作的城市.但他并没有告诉女儿,他不想女儿又装出一切都好的样子,他要看看工作中的女儿但又时时不忘开玩笑,于是假装路人在女儿公司楼下守株待兔,终于等到女儿跟一行人等出现,又拿着报纸假装在旁边同行,试探女儿是否会察觉.以为女儿真的没有看到自己,正要悻悻离开,女儿的小助理颠颠追来接待,他一脸骄傲"果然是我闺女",于是空降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女儿带着他出入各种社交,他很快意识到女儿的神经紧绷,不得不讨好所有人,又处处碰壁的日常. 是啊,面对各怀鬼胎的达官贵人,她只是小小的公司职员. 公司要推进的项目抓在这些人手上,客户关系需要小心呵护,繁琐忙碌却进展缓慢.中间夹杂着被边缘化的职场女性视角,点到为止,既没有过分展开也没有刻意回避. 整个刻画更努力还原职场现实本身, 换作一个男性的小职员夹在达官贵人之间大概也会被呼来喝去无奈的料理一些被认为是男人会熟悉的杂事,可能会边缘化的少些,但是依旧处境尴尬. 达官贵人的家族财富清晰可见,小职员看起来一无所有,只能忍气吞声,加倍努力.

其实很少看到这样全方位努力刻画在大世面中打拼的小人物, 大公司的小白领往往被简单的样板处理带过,他们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也同样被过分的戏剧处理 -- 忽然情绪崩溃大段委屈控诉,然后发挥小强精神迎接光明. 而这个故事不是靠关键时刻的大段抒情台词推进的, 它是通过一个个小碰撞推进的.

父亲意识到女儿需要帮助,但他并没有急于下结论女儿哪里做错了,他默默的观察感受女儿生活的复杂性,他知道女儿的节最后需要她来解,他能给的不是具体的答案,而是打破循环的底气. 他没有精心布置晚宴然后拉着女儿的小手来一段人生哲理,而是用行动让自己成为女儿生活中的新元素,任由新元素和旧惯性碰撞,给女儿空间让她自己形成新的循环.

这个过程十分艰难, 女儿对父亲种种怪诞的举止十分的熟悉, 多数时候可以hold住,少数时候抓狂甚至忍不住发几句脾气但又会马上hold住.不难想象她的童年有这样奇怪的爸爸会经历怎样的抓狂,又在漫长岁月里学习hold住. 跟西装革履的不苟言笑的她称鲜明对比的是她睡过头的时候T恤短裤跟爸爸发脾气怎么没叫自己起床,那一刻活脱脱的做回小女孩. 她的生活里并没有空间宣泄自己的情绪,无论在客户老板助理面前,还是炮友同僚面前. 父亲的出现她终于又渐渐可以做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不完美的人. 井然有序的生活在父亲的催化下迅速失控, 无奈不安愤怒惊慌之后, 她终于可以跟自己赤裸相见, 承认自己的焦灼与不开心, 而接受了现状也就可以重新出发了.

而父亲做到这些并不是因为他盘算好了未来.开头的时候他试图跟女儿沟通这样忙碌的人生在毒药一样的吞噬她, 一开口成了什么是生命意义, 迅速被女儿打断, 而他自己也语塞找不到台词. 碰撞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在追寻答案. 结尾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台词, 但还未开口女儿早已领会他的意思, 微笑着听他讲完那几句, 女儿默默拿起他的搞笑假牙戴上老祖母的帽子跟他开了个玩笑. 行动远远比语言有力量.

结尾的时候女儿独自站在后院, 拿掉了假牙和帽子, 回到西装革履的白领, 生活依旧不完美也还是要继续, 而她的眼神不再空洞严肃, 是一种平静和对未来克制的憧憬. 在这个故事里女儿的转变并不是父亲空降过去打了一针新鲜研发的血清, 而是一个普通却拒绝乏味的爸爸一点一滴笨拙地唤醒那个冷峻的女人心底里热气腾腾的小女孩. 她最终明白这份古怪的幽默感是最好的家族遗产, 给她底气去打拼属于自己的天地.

这个故事里既没有好莱坞式的心灵鸡汤, 也没有中国式家长的全能神做派, 甚至没有配乐, 但这个不靠谱不着调的老爸树立了家长的典范 -- 相伴却不惊扰, 关切却不审视, 给她犯错的空间, 深深的捏一把汗, 承认自己并不无所不知, 耐心的支持, 看着她自己站起来.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相伴成长的好多人, 拥有特立独行的家长大概是人生最大的惊喜.

 5 ) 第二次分娩

第二次分娩——关于《托尼·埃德曼》

我们有多少个角色?我们有多少张面孔?我们有多少种生活?我们是否每天游走其中,将它们频繁切换,并为这种驾轻就熟而沾沾自喜?

孩子总是赤裸着出现在父母面前,而后逐渐将自己层层包裹,直到令他们难以触及;而将这些壳层层褪去又是另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上一次赤身裸体地站在他们面前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对他们坦诚相待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将自己的生活毫不遮掩地展示给他们又是什么时候?

《托尼》就这样讲述了一个女儿将这些壳层层褪去的过程。作为一个职场女性,在整部电影里,她逐渐打开自己,如同打开一个复杂而精巧的包裹。这个还原为赤子的过程,在影片后半部分裸体生日派对一段获得了精神和形式上的双重实现。作为全片的高潮段落,这个段落的存在无论是在故事发展中,还是人物心理轨迹中都呈现出令人咋舌的精准——并且难得的是——它拥有闻所未闻的趣味,刺激和戏剧张力。

如果说女儿是层层褪壳的渐进过程,而父亲则从一开始携带摇摆不定的分裂性。作为自己,他只能孤独无聊到开快递员的玩笑,被前妻排挤出女儿的生日宴会,像自己的老狗威利一样睡在草坪上,充满不安和伤感;而他戴上滑稽的假牙,化身为自己虚拟出来的可笑人物:托尼·埃德曼——他就可以满嘴火车,成为能言善辩的泡妞高手,德国大使,商业顾问,一个摇滚明星式的人物。

高尚的喜剧电影总是会攒动人们用不恰当的方式去做最恰当的事,用最不情愿的方式去配合自己心底最需要的渴望,从这点来讲,《托尼》对故事的处理方式无疑是聪明的。

然而对于喜剧元素的铺陈,《托尼》又是节制的,不但镜头在语言元素和表情动作上显得谨慎而羞涩,更是在情节编排上加以控制。女儿和男友宾馆幽会一段并没有出现父亲的任何讯息,但这种离场反而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在场,因为显然女儿已然心猿意马。

更何况,“死亡”这个意象在电影中无处不在,它是一个比父亲更深远而强大的在场——昭示着一个无法逃避的宿命,一个无法改变的结局。学校孩子化妆成骷髅高唱“今天来,明天走,没什么好抱怨的”,老人院杀人的玩笑,海龟葬礼,就连影片结尾都在预示着必然到来的离去……就像死亡紧随生活本身,它追随着影片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是《托尼》沉重而危险的一面,也是一部喜剧的底线。拥有底线或者前提,并在之上建设起的一种立体的温厚,这种坚实无疑是具有强大感染力的。

《托尼》是温吞的,它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一种可能性。有没有可能让父母再次全然走进成年儿女的生活,并且成为其中一部分?有没有可能采用无需激烈的方式,让双方抛弃欺骗和蒙蔽,再次坦诚?

在这种建立在开放和谅解,而不是互相封闭和彼此欺骗基础之上,频繁用道德胁迫和价值观捆绑的两代关系面前,一些诸如“常回家看看”“给父母下跪洗脚”等形式化的奇怪方式显得多少有些无力和可悲。

在本届戛纳,原本在众星拱绕的主竞赛名单上没有任何存在感的《托尼》成为最大的惊喜。人们喜爱这部影片,不像是追捧珍贵的名画,或是精致的珠宝;倒像是拥抱一个熟悉的朋友,一棵家乡院子里的高大树木——在162分钟里,人们时而置身事外,对着主人公的尴尬遭遇窃笑不已,时而又被带入到银幕中,随着他们懊恼和焦躁,你已经分不清自己在观看还是在参与这个故事——因为《托尼·埃德曼》在影像上是趋于真实的,这种精致的去特征化,和主竞赛单元众多大牌导演刻意营造的驾驭感和风格化背道而驰。

尽管大都是手持摄影机拍摄,摄影师Patrick Ort还是在试图避免纪录片式的跟拍痕迹,而是同半即兴表演的演员进行充分演排和配合,使得影像写实的同时不失稳健,在镜头运动和画面调度上带着德国式的纯粹和高效;他通片白描,并固执地使用标准镜头,企图最接近第三观察者的正常视角。

影片的画面全部以近景和中景为主,一种距离感贯穿影片始终,这种距离感像是父亲和女儿的距离本身;他会和你保持在五步左右的距离,不是十步,也不是一步;他在你流泪时不会把脸伸到你面前,而是在你背后默默地看着你;你发怒,他躲躲闪闪——在你躲躲闪闪的时候,他紧随不舍,却也不会过多坚持。

影片没有任何配乐,在声响处理上,被刻意加强的环境音强调着现实世界的嘈杂,“空气声”更是随处填补人的听觉。人物的动作音效等一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声音也是被提高后带到观众耳旁。
这一切努力使得两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可信。招摇撞骗的德国大使是可信的,穿着Kukeri满街晃荡的老人是可信的,裸体生日派对是可信的,反倒是看上去似乎正常的事情,那些商业会务,情人幽会,夜店嗑药……显出了足够的荒谬和动摇。

无疑,电影在走向真实化,这种大趋势已经在近年来的各大影节数次得到印证。《托尼》这样一部回溯影像本源的影片在戛纳主竞赛单元拦腰出现,让朴赞郁《小姐》这种“视觉大制作”多多少少看上去有些尴尬,就好像穿着晚礼服的商人去参加一场不修边幅的天才聚会。面对嘈杂的时代,当演说家一个个试图把辞藻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更加冠冕堂皇,一个朴实无华裸身相搏的人又显得何其勇敢。

人从子宫里被分娩出来,大概需要几十分钟,而从父母那里真正分娩出来,往往需要几十年;血脉链接,成长烙印,外界和家庭的冲突此生彼长,背叛,疏远,捡拾——两次从黑暗中破身而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回望自己的源头,用赤裸的身姿同他们平等对话——也许无论是哪一次,都将是困难而光荣的经历。


2016.5.14 Cannes



/

 6 ) 一对父女,两个德国


导演玛伦·阿德快40了,走的是熟女风,她身材不高,五官秀气,眼线画得特别克制,是细长而不露的那种,自然极了,反而引起人注意。《托尼·厄德曼》是她拍的第三部电影,技术上克制自然,风格如她,没有酷炫的镜头和填充的音乐,也没有大制作的场面和华丽的取景,全靠扎实的剧本和极有功力的演员撑起这两小时四十二分钟,不仅在戛纳电影节赢得影评人的全堂彩,8月17日在法国上映时,各大媒体的电影记者同样给足面子,推出专访加影评特版,并打出华丽丽的高分。

德国人幽默起来,能把性命豁出去。《托尼·厄德曼》讲了一个太过乖张、荒诞、神经质、不按常理出牌的故事,与正统的日耳曼精神有点不符。“原来德国人也这么有幽默感,赶紧通知法新社,让它发通稿,广而告之下”,费加罗记者这句话,自有法国人民的挖苦调侃劲在,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部堪称带有魔性的电影,对他们震撼有多大。


这是一个父女和解的家庭故事。温弗雷德六十来岁,曾当过老师,目前半退休状态,离婚独居,住在郊区的房子里。他保留了六八那代人的自发和颠覆精神,比如他特别喜欢易装,搞个小儿科的玩笑来打趣别人,热衷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影片第一幕,他便使出浑身解数,做游戏扮演,把邮递员搞得云里雾里,有些尴尬,他也以这种方式进入他女儿的生活。依奈斯三十左右,在布加勒斯特的跨国公司做咨询,严肃认真,野心勃勃,特别能拼,每天被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她自私强势,有时显得冷血并缺乏同情心,和父母家庭的关系有些疏远。

温弗雷德的老狗威利去世后,不知是对生死看得更通透,还是出于发泄,他没打招呼,便空降到依奈斯公司。她那井井有条已经模式化的生活被父亲打破,两人关系紧张,温弗雷德不得不离开,但他后来改头换“牙”,以托尼·厄德曼的身份“强势回归”,几经周折,与女儿重新连接在一起。不能说他做的一切对女儿有所改变(女儿后来辞职,但只是换了家咨询公司),但最后依奈斯理解并尊重父亲的一片苦心,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试图活得洒脱一点点。


温弗雷德的假牙是工具,让他在自我和想象角色之间自由转换,他的幽默也是,可借它来逃避现实,或攻击自己的女儿 —— 这是单纯的父亲角色无法允许他做的事情。他的代入角色—— 托尼·厄德曼,在影片演了快一半时才出现,他怪诞不羁,如影随形伴着依奈斯,不仅逗一逗她朋友,也会跟她顶头上司搞恶作剧。父女对话不多,两人的互动都被这种角色扮演占据填充。他们偶尔摘下面具,躲在角落时,神情没落沮丧,逗笑之余,这也是一部特别让人揪心的电影。

说的是两代人,其实是两个德国。温弗雷德是个理想主义者,依奈斯是个务实主义者,这同两人出生的大背景紧密相连。


二战后出生的德国一代,思想方式简单,所有的社会阶级都有个共同的执念,他们认为纳粹主义不会卷土重来;他们的敌人明确,是上一代人;他们教育孩子时,注重人性和人文,鼓励他们自由选择”。用导演的话来说,“这些人靠幽默解决了不少问题”。温弗雷德捉弄完邮递员后,有些不好意思,给人家几个小费;他跟着女儿在布加勒斯特施工现场与当地居民告别时特别嘱咐他,“不要忘了你的幽默感”,有浓浓的人情味。

依奈斯视镜下的德国则不同,它充满自信,主导欧盟政治经济格局,有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历史远去,人们生活在当下。当下也是金融资本盛行、自由资本主义当道、世界化大潮汹涌来袭的的当下。如此大环境中,德国不少公司进驻罗马尼亚,改变当地家庭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了获得更大收益,裁员成了必经工序,人与人之间仿佛只有利益联系,高低尊卑之别也特别清晰。比如依奈斯,她对下锱铢必较且毫无商量的余地;对上则谄媚有加,为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她不喜欢“享受”、“幸福”或“人生”等大词,在乎实实在在的产出和效果。


温弗雷德问她,“你还是人类么?”,代际矛盾以及历史同当下的冲突达到最高峰。

影片近三个小时,导演在刻画人物形象上费尽功夫,为最后出其不意的高潮做了铺垫,女主歇斯底里高歌一曲、临时凑数的裸体生日派对以及父女两人终于心有灵犀相拥在一起,神来之笔来得密集,让人应接不暇。观众记住了最后的好,忘记开头的慢热。

应该如何做,生活才算没白过?父亲抛出的都是些大问题,不讨巧,如果不注意便会陷入“正能量”的圈套,被套上说教的嫌疑。但这些大气象,都被入木三分的细节和近乎真实的桥段隐于无形之中,如同导演的眼线一般,够自然。



------------------------------------
赶紧把女主从保加利亚拉回罗马尼亚来,谢指出错误:)

 短评

场刊史上最高3.8分,只能说文化隔膜太大,只要老头一说话观众就发笑,而我以及问了一圈中国记者都是一脸懵逼,很难get到点。非常生活化的电影,古怪滑稽的父女关系,片长近3小时。女主闺蜜抱怨:跟中国客户们吃饭,一上来就被灌晕,然后听他们唠了五小时中文,最终居然成功签下一笔单子!

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全程处处尴尬,穿也尴尬,脱也尴尬;职场事事无聊,忙也无聊,闲也无聊。

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场刊评分虚高,胜在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父女间的千言万语,在什么都没说中说出来了。——最后父亲披着厚厚绒毛慢慢穿过公园,突然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海报好好看,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你幸福吗?

11分钟前
  • ╯^╰
  • 还行

你幸福吗?你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吗?新年将至,央视记者走上布加勒斯特街头,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随机采访,此时一只保加利亚黑鸟拎着起士擦子气喘吁吁地走来,转眼又消失在人海,地上多出一副假牙。

1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不满意。全片充斥着自私的人文关怀和刻奇式自我感动,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身上讨论,谁需要被救赎以及如何救赎都是非常先入为主且片面的。片中父女的互动揭示着无比冷酷的事实和无法逾越的误解。殊途同归只是理想,归根结底人都是孤独存在着的灵魂。

17分钟前
  • H!karu
  • 还行

如果这个电影最后拿金棕榈,也是心安理得的结果。

19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人文主义生活方式对实用主义生活方式的一场偷袭,或者“胳肢”?她极力逃避被肤浅的“幸福”“快乐”套牢的生活,但荒唐的尴尬癌大爆发过后她竟也不可避免地思考起所谓的“人生”,结果啊,人生很让人失望,那些陈词滥调就是人生。但生活却因这假大空的思考有了一丝莫名的温度。

2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两个半小时,无聊到爆炸!!!给裸体Party和黑屌怪加一星吧。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3 不是我的那盘菜,既没被感动到也没觉得太好笑,也许我就是这位丢掉了幽默感生活意义的女儿,需要一个戴上牙套假发披上兽毛的父亲角色来安慰。德国人真是对nudist不要太痴迷。

31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大毛怪很暖心,但剧本里充满了无法忽视的鱼钩和新精英主义不讨喜的一面——力图表彰自身的感性和对缺点的正视,用博眼球的天体party方式来表现发泄,但自始至终都没看见多少在表演中自发出现的同理心,完全是和好莱坞标准同质的做作。

3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基本跟导演之前的作品差不多,靠耍嘴皮子逗贫推进剧情。无论怎么在剧情上找亮点,都只是电视电影的水平。让我比较欣慰的是用大篇幅介绍了企业界女性的工作生活方式,并且还算合理,要知道电影界搞创作的一般不太熟悉企业界的工作方式。

37分钟前
  • 小A
  • 还行

没错,是亲女儿,绝对的

42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喜和悲的混合,是一只怪物闯入了苦苦经营的派对。玛伦阿德洞见了这点,并清晰简明地拍出了绝无仅有的[托尼·厄德曼]。当表演遇见了务实主义,真的变得假模假式起来,假的却显得那么真切。此起彼伏的尴尬之中,生命的喜悦、荒诞以及背后无尽的苦涩、孤独和无从实现的愿望被照得通亮。

45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太能理解這個片子在國內遭遇的差評了……一般不太接觸德國的人大概根本get不到笑點吧,如此如假包換的德味,讓我想起很多很多人,連對尷尬和溫情的處理方式都是這樣生硬和直接地來。

48分钟前
  • 有必要
  • 推荐

可看度很高,很娱乐很趣味性的电影。大量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可以非常享受这个故事,而内里则是父女的亲情,也会感动很多人。在一些细节的关注,女性在职场的困境,都很细腻准确。父女两人的表演也很出色。小惊喜。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亲情和时间可以消除隔阂,一件件诙谐幽默的生活趣事让这对父女的价值观逐渐互相认同,看到最后感触良多。

54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如果欧洲中产阶级的疗愈要用一个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无聊气质的故事来完成那也真是可悲,工作忙忽略家人、和第三世界野蛮人打交道、压力大得性冷淡了,150分钟就说了些不疼不痒的事,最后唱首歌脱光衣服丢掉束缚放开自我,人生意义就圆满了,如此尴尬的人生和身份探讨还是直接交给上帝吧

56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较差

过誉了 看完daniel blake再看这就觉得这些中产阶级的危机和焦虑都算什么...真不需要三个小时去摸索个答案

60分钟前
  • 浮游物
  • 还行

以为这又是一部【美国甜心】,结果在最后一秒,叙事线收尾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