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者

剧情片其它1970

主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斯特法尼娅·桑德雷利,多米妮克·桑达,皮埃尔·克里蒙地,克里斯蒂安·安林尼,卡罗·加第,阿历桑多罗·哈伯,皮安吉鲁·齐威拉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播放地址

 剧照

同流者 剧照 NO.1同流者 剧照 NO.2同流者 剧照 NO.3同流者 剧照 NO.4同流者 剧照 NO.5同流者 剧照 NO.6同流者 剧照 NO.13同流者 剧照 NO.14同流者 剧照 NO.15同流者 剧照 NO.16同流者 剧照 NO.17同流者 剧照 NO.18同流者 剧照 NO.19同流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7

详细剧情

  马塞洛(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 饰)是意大利法西斯组织的一员,他的新任务是到巴黎除掉他以前大学时候的教授 卢克·夸德里(Enzo Tarascio 饰),一个反法西斯组织的成员。于是马塞洛以和未婚妻朱利亚(斯蒂芬尼娅·桑德雷莉 Stefania Sandrelli 饰)到巴黎度蜜月为借口,到教授家拜访。和马塞洛一起执行任务的还有伪装成他的司机的曼加涅略(Gastone Moschin 饰)。在教授家,马塞洛被教授的年轻妻子安娜(多米尼克·桑达 Dominique Sanda 饰)深深吸引。马塞洛的同伴曼加涅略不断催促他除掉教授,然而他迟迟不愿下手。曼加涅略得知了教授和他的妻子将到野外去,于是准备独自进行刺杀任务......  本片根据意大利小说家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同名作品改编。

 长篇影评

 1 ) 关于《同流者》摄影师的部分采访

《同流者》的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讲在拍摄《同流者》时受到雷内.玛格丽特的绘画作品的影响

雷内.玛格丽特的作品

因为男主想要隐藏自己,所以拍摄时使用强烈的光,产生强烈的黑影,从而给画面制造出一种铁笼般的感觉

摄影师认为一切的源头是黑色,一切都始于黑色,他只是通过光或者其他的一些元素展现黑色当中蕴藏的事物,所以为了表达主角内心邪恶的成长,基本上处理为黑白

摄影师将法国东部拍摄的部分定为灰蓝色调,主要使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的对立表现

在傍晚的时候使用自然光,在白天使用温暖的人工光,形成一种冷暖的交织

在每场戏结束时都会有光线的变化,从而产生光与影的对立

摄影师说整个作品都没有直接拍摄男主来表达他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隐藏,通过展示某个细节来表达情感,让观众去揣摩

 2 ) 【草稿】《同流者》对于人类社会运行机制的预言与解析

《随波逐流的人》,也有的翻译是《同流者》。导演是拍《末代皇帝》的那个。

这部影片的故事虽然相对简单,但是每一个电影元素背后都有着赋予深意的寓意和象征。不仅仅是在场景细节,更出现在通篇的人物设置和叙事结构之上。

主角马尔切诺,意大利贵族的落魄子弟,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子弟,是法西斯主义者,指代了法西斯主义的现象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经济社会状况。

他的父亲是个疯子,生活在疯人院中,谈论的是杀戮与统治,在西方文化中父亲象征着权威、秩序、与权力,可以解读为法西斯主义兴盛于断裂的历史和衰落的权威。

他的母亲享受着父亲遗留的豪宅,但是私生活混乱不堪,淫乱万分,母亲象征了民族文化和社会现状,可以理解为社会精神的虚无与混乱。

父母二者指代了法西斯运动滋生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土壤。

在主角马尔切诺幼年,一个同性恋的司机引诱了他,更用一把具象化的枪支引发了其走向疯狂与罪恶,同性恋司机可以理解为突发的、偶然的、非合理性的诱发因素,而手段则是暴力和欲望。

马尔切诺的妻子和岳母,单纯、世俗,象征了普通的劳苦大众,岳母遵从与马尔切诺、为其辩护,说明了法西斯运动兴起的开端恰恰是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支持。而妻子婚前的甜言蜜语待遇、婚后的暴力欺骗和利用,则恰恰印证了法西斯运动兴起后对于普通大众的态度转变——由利用、哄骗转变为压迫、摧残。

马尔切诺向教堂的神父祷告、神父象征了道德与信仰。神父并不嗔怪于所马尔切诺犯下的罪恶本身,而是纠结于是否向神进行了祷告,可以理解为作者所传递出的这种意图——道德困于其本身,而并不针对事实。而神父的弱势也表现了在暴行和权力面前,道德信仰本身的无力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婚礼的证婚人律师本身就曾经诱惑了马尔切诺的妻子,并睡了六年。这也就说明了法律本身即是非法,法律本身就是罪恶进行的幌子和帮凶。

而马尔切诺所负责调查并加害的教授,曾是其亲自授课的教师,可以理解为古典主义特征的美德、理性与思想传承。法西斯主义脱胎于欧洲的社会学说、颠覆固有阶级论断,而是鼓吹青壮年推翻年迈族群。而他们谈论的柏拉图洞穴说,则也是对于影片探讨主题的映射和刺探。

至于教授的妻子,则是马尔切诺心目中美好的情人的象征,可以理解为法西斯运动中所设立的虚无的目标和方向,而最终教授妻子葬送在马尔切诺的手中,也象征了法西斯运动所毁灭的美好。

至于马尔切诺的上级、联络人员、帮凶,则指代了法西斯运动的另一特征——并非个人化的自由运动,而是一个相互裹挟的、毫无选择和不可逆的系统机制。而马尔切诺期间的摇摆,则可以看为法西斯主义参与者自身的矛盾和困惑。

最终、诞生于焦虑、断裂、经济破败环境下的法西斯主义,在欲望和权力的诱惑下,以暴力为手段,出现并成长。得到了普通大众和底层人民的支持与拥戴。更利用了大众而是自身的地位得到稳固。在这种状态下,道德和信仰呈现出虚伪与自顾不暇的状态法律和秩序本身也成为了暴行和运动的帮凶,不知不觉将人民由支持者转变为被奴役者的地位。而古典的道德和思想则受到了毁灭。走向死胡同的运动本身也含着矛盾和冲突,同时毁灭的也有法西斯运动的美好初衷以及获得的早期成就。而当一切事件在混乱中更生以后,曾经的暴行施加者,法西斯运动的参与者,则摇身一变将自身的罪行推卸的干干净净,反而无赖起诱惑其产生的其他因素。

实际上,这一影片也不仅仅指向了法西斯运动,同样适合于混乱的60年代、更早的法国大革命和无政府主义运动、甚至适合于当下的中国。也正因为此,影片其实是在探讨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原理解析。而这一切缜密的逻辑却藏在了看似普通而实际设计精巧,充满隐喻的电影叙事之下。

实际上每一场戏、每一个动作都能延展出一堆内容,大师果然牛逼。
。。。。。。。。。。。。。。。。。。。。。。。。。。
作为看了40分钟没头没尾就想出这些的李亦树小朋友,我还是很欣慰的

 3 ) 法西斯分子出轨刺杀目标妻子,《末代皇帝》导演还真敢拍

看完1970年电影《同流者》,可以更能确信,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绝对达到了电影大师的级别。

这位导演最成功的作品,莫过于1987的《末代皇帝》

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

他一个西方人,是怎么把东方文化里的东西成功推向全世界的?

答案是一个字。

人。

《末代皇帝》把核心放在了主人公溥仪身上,他的悲怆命运是牵动观众心脏的绳索。

《同流者》同理,只不过主人公从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变成了一个法西斯分子。

两部电影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或者说,都有着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个人风格和主题。

极为考究,具有传达思想功能的摄影,构图,光线,色彩运用,变幻莫测的叙事;

内容有关政治与性,身份与阶级,社会环境对于个人的冲击。

《同流者》的故事背景放到了二战时期,意大利正处在法西斯的统治之下。

主人公马塞洛是法西斯组织的一员,主线剧情讲述他接受一个新任务,前往巴黎刺杀他大学时的教授夸德里。

叙事视角牢牢地跟随着马塞洛。

深入到他的个人生活。

以及他的私人回忆。

剧情在接二连三的反转中进行。

开场,随着红蓝色调的变幻,贝托鲁奇直接就放出了一个剧情炸弹。

马塞洛的家里睡着一个没穿衣服的女人,两人的关系只由一个动作来展现。

马塞洛出门后,先处理了工作的事,然后买了一束花,前往未婚妻茱莉亚的住处。

那么他家中的女人到底是谁,就成了一个定时炸弹。

与未婚妻和未来丈母娘吃饭时,台词初步揭示出马塞洛的家庭状况,

他的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有不怀好意的人,试图借着这个痛点,想让未来丈母娘出手阻止他和茱莉亚的这场婚姻。

接着剧情顺势闯进马塞洛的家庭。

关于他家中的女人的真实身份,他父亲的真实情况,逐一揭晓。

全片只有一场闪回戏。

在交代马塞洛的家庭背景后,通过精妙的蒙太奇,贝托鲁奇出其不意,又顺理成章地把观众带到了马塞洛的童年时代。

这场闪回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马塞洛从开场时,事业和爱情即将双丰收的一个“正常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有着复杂家庭背景,以及黑暗童年阴影的“不正常人”。

他为什么要加入法西斯,为什么想要娶茱莉亚,有了一个合理的,却又出人意表的理由。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要变成一个“正常人”。

这也就是片名《同流者》的含义,用另一个片名其实更加合适。

那就是“随波逐流的人”。

前往巴黎执行任务前的教堂戏,马塞洛的黑暗面开始释放同时他和茱莉亚看起来不错的感情,迎来了反转。

两人的巴黎之旅因而变得微妙了起来。

大概是为了不让夸德里教授起疑心,马塞洛以度蜜月的名义,和茱莉亚一同前往探访。

两人在办公室会面的那场戏,利用光线的变化,贝托鲁奇在无形之中暗示着两人的心理和命运。

窗户的开关,影子的出现与消失,都有着深刻的寓意。

夸德里教授是一个反法西斯,他站在马塞洛的对立面。两人的明暗对比再明显不过。

教授妻子安娜在刚出场的时候,观众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股欲望正在发酵。

这么美丽的女人,是“正常”男人都会喜欢。

想要成为“正常”男人的马塞洛,对安娜做出超越界限的举动,就有了比其他男人更加强烈的理由。

更何况,接近安娜,是有利于刺杀行动的。

不过人心始终是肉做的。

马塞洛只是因为自己的国家盛行法西斯,才加入的法西斯组织,他只是一个想要随波逐流的人,并非真的信奉法西斯教条。

和夸德里和安娜相处的时间长了,一个是和他亦师亦友,一个和他关系暧昧,他又怎么能亲自下得了手呢?

贝托鲁奇一直都把故事讲得很冷静,只有高超的镜头语言在表现角色,没有用特别煽情的手法去表现角色的纠结和挣扎,以博取观众的共情。

刺杀行动就这样冰冷地进行着。

法西斯组织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眼看马塞洛迟迟不动手,他们便找人推他一把。

马塞洛终究只是一个小人物,他根本无法阻止法西斯的魔爪。

他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看着像一个“正常人”。

森林刺杀戏是最惊心动魄的一幕,经过前面的一系列铺垫,故事在这里到达了一个高潮。

马塞洛的自私与懦弱,以及来自良知的谴责,都无声无息地藏在影像之中。

没有任何配乐,贝托鲁奇让情绪氛围自然而然地撕裂。

他做到了一个电影大师所该做的事情。

结局,命运给马塞洛开了一个终极玩笑。

意大利法西斯,随着墨索里尼的倒台而土崩瓦解。

前一天还敬仰墨索里尼的人,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一夜之间就成了骂遍墨索里尼祖宗十八代的人。

马塞洛没有骂墨索里尼,他这个法西斯分子,只不过是从一个“正常人”,又变回了“不正常”罢了。

那些本想让自己变得“正常”,而努力追求的一切,最终成为了他人生中破铜烂铁。

和茱莉亚的婚姻仿佛没什么变化,但贝托鲁奇用一堵墙和冷暖灯光的对比,就告诉了观众,两人已经是同床异梦。

让他们大吵一架来表现,就太直白,太无趣了。

所有的努力都是白搭。

最后一位法西斯朋友找到马塞洛,他义无反顾地答应了邀约,即便连茱莉亚也知道,这有可能是一个陷阱。

心态都已经崩掉的马塞洛,他已经不在乎生死。他只是想再感受一下,和法西斯合作时,作为“正常人”的感受。

只是大街上的现实很快就打碎了他的幻想。

他必须做回“正常人”。

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愤怒地指责身边“不正常”的人,以显示自己是“正常”的。

他终究无法逃脱回忆的囚笼。

因为正是他的过去,驱使着他渴望成为一个“正常人”。

《同流者》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一个人出生在一个畸形的家庭,成长在一个扭曲的国家。

不幸的是,他无法拯救自己。

悲哀的是,没有人能拯救他。

他只能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至少这样,还能带来一丝心理安慰。

无法改变世界的人,难道还不能改变自己么?

 4 ) 几个看点

1. 意大利男人的屁股都他妈的乱翘的喏!!!

2. 对片子的叙事结构的理解并不非常影响把握影片的意思。我看到最后1/3才明白过来整个时间线,懒得再看第二遍了,劳烦看过的人告知一下,一开始的马赛诺拿枪出门的一幕究竟是不是正要去杀教授夫妇的路上。

3. 开头马赛诺得意洋洋地跟他的盲人朋友说,“I am getting married to have the impression of normacy” 。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很可笑的。

刚刚看到的影评说 “相当具有悖论意味的是,马尔切诺凭借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不断做出选择来学习和接近“正常状态”,这一过程恰恰会使他失去他所期待的“正常状态”下的根基——热切的信仰。”

智力高超的人常常会有孤独于众人的痛苦,因此试图与众人一致。可是他达到一致的方式是通过观察,比较,和模拟,的确根基不牢。就像socially awkward的人,你在人群中一眼就看一看出他的存在,这无论他怎么试,都是隐藏不起来的,我说马赛诺智力高超没有夸赞他的意思。对于柏拉图来说,他是能看到光明,却自我流放到洞穴底的人。是不能承受哲学家的责任因而甘心被拴上镣铐的人。

这类人的很大特质是一心想要变得和所有人一样,可是有这个愿望的前提是去否定自己是个只能看到影子的普通人。本身就是个没有办法跳出来的魔障。

中间他和老师谈话,他很故弄玄虚地关上窗,模拟洞穴,去谈他的graduate seminar paper。老师直接把窗打开,他那自我陶醉的影子瞬间就散了。马赛诺的病症在于,他自己明白影子并不是reality,可却固执的认为既然那是大多数人相信的,他也应该假装相信,并且试图为他这种苍白的行为辩驳--可是他的老师却直接展示给他,这个信念有多么容易被打破,阳光有多么轻易就可以刺穿这一切。

最后一幕他扭过头来我觉得很微妙。个人姑且是当作隐射柏拉图说的镣铐【被】人打破了,这个【被】可以是指墨索里尼下台。我的版本比较昏暗,网上说这里他回头隔着栅栏看到了一个男孩,喻指他最后释放了压抑的同性恋情怀,猥亵了那个男孩...我觉得如果真是这样,结合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这个故事就比较幻灭了:

选择Normacy是选择自己的极品妻子,杀害自己的老师夫妇,成为法西斯,牺牲自己的理智。不选择Normacy就要释放自己恶心的同性恋欲望,接受精神病的父亲和与家中男仆偷情的母亲等等。

这样想来我觉得特别能接受这个想给自己的intellectual套上镣铐的同流者。

4. 两个妹纸的探戈尼玛美的不象话!明明都穿得好好的情色的一米!!这部电影把我萌的两个类型的姑凉总结完了!!

5. 我秒了一下网上大部分中文影评,有些的特别好的,台湾人的一篇。但大部分基本没搞清楚状况。我不敢说我搞清楚了,因为我真的没有,但是至少大部分读者搞不懂洞穴和影子的寓言是什么的时候请跳过这个话题不谈可以么......

6. 最后那一大坨人冒出来庆祝墨索里尼被打倒...我觉得也不见得就是说光明来了。那归根结底还是一坨Commoners在洞穴一样的隧道里,导演八成还是在暗示这是一个新的影子。导演根本就是个傲娇讨人厌的个人主义者。

跟inception一个德行...

我把这部片子跟inception放到一起比较不会有人想揍我吧。电影不分贵贱呢亲!



PS:
7. 刚刚看到有一篇豆瓣评论说:

...盲人的角色很明显,就是主人公的镜像,在开始的录音室那场戏里已经交代了。

我觉得很有趣,但也有一点点说不通。有趣在于电影里的确有这种映射:盲人鞋子穿错(象征abnormal),最后被主人公大骂着说是法西斯,在拥挤的人群中消失不见(大概是和主人公又合为一体)所以在最后一幕中主人公又挣脱了镣铐等等。说不通在于录音室里盲人对马赛诺表示,“you get married, i lose my best friend...but that's okay” 如果盲人象征那个能看见光明的马赛诺,那个不属于洞穴生活的马赛喏,那他在形态上怎么可以是一个盲人呢。他又为什么支持法西斯呢。

可能的解释是:马赛诺和盲人的区分并不是对立的,盲人并不是一个不同的人格,而只是马赛诺对他过去生活的一个提醒,对他真实性格的一个提醒。

 5 ) 一部由情感、性欲与法西斯意识形态交织而成的杰作

个人评分:10/10

我最近有幸在大银幕上观看了《同流者》的4k修复版。本片上映于1970年,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所拍摄的第五部长片,在本片上映时他只有29岁。本片第一场戏就是男主角克莱里奇(由让-路易·特兰蒂尼昂饰演)起床并前去执行一场刺杀任务,之后影片的视角则在克莱里奇的旅程与故事其余部分间反复切换。以叙事的角度来看,刺杀戏发生在故事的后半部分,提前展示这场戏让人感觉克莱里奇的命运似乎已被注定,这给影片增添了无奈、伤感的情绪。不过,按贝托鲁奇所说,片中并不存在命运,也就是说决定克莱里奇生活走向的只是他自己的潜意识。

宝琳·凯尔对克莱里奇的评价很到位,他就是一个“高智商的懦夫,愿意为了追求正常而牺牲自己在乎的一切”。显然,因为在儿时受过严重的创伤,克莱里奇在成年后认为自己被排斥在“正常”社会之外。为了融入“正常”社会,他和愚笨又庸俗的美女圭拉结了婚,并加入了秘密警察,为彼时掌权的法西斯政党效力。在片中有一场对话,对话中克莱里奇和他大学时的教授夸迪详谈了柏拉图的洞穴理论,通过这场对话我们能看出,其实克莱里奇并不真心认同法西斯理念。夸迪还有一位妻子名为安娜,她在片中是一位充满性魅力的女人,克莱里奇很明显地爱上了她。不过,当法西斯政府命令克莱里奇刺杀作为反法西斯知识分子的夸迪时,他毫不犹豫地执行了任务并导致了夸迪和安娜的死亡。在墨索里尼政府倒台后,克莱里奇立刻就放弃了法西斯意识形态,并把自己作为秘密警察的罪行推到了别人身上。在影片的结尾,克莱里奇坐在栏杆前,火焰的倒影出现在他的后背上,影片以此用直白到有些笨拙的方式向观众宣告,克莱里奇即是柏拉图寓言中的囚犯,是一个被困在虚构现实中的个体,一个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认同和“正常”的懦夫,一个真正的同流者。

在影片中,克莱里奇潜意识对现实的投射不仅体现在他的行为上,也体现在影片的视觉上。片中的许多场景都显得非常空旷,缺少生活气息,比如秘密警察的总部里就明显缺少家具和员工。或许最明显的例子是克莱里奇父亲被关押的那座精神病院。那个精神病院过于宽敞,出现在景框中的病人却只有不到十人。精神病院的颜色单一,非常接近纯白色,巨大的建筑与渺小的病人形成鲜明对比,既让人想到极权政府和社会常态对人的压迫,也展示了克莱里奇内心尚存的一丝人性被法西斯意识形态系统性地压制。

归功于斯托拉罗的大师级摄影和贝托鲁奇杰出的导演能力,片中充满了在视觉上让人陶醉的戏份。这些戏份经常显得优雅、浪漫,并带有一丝神秘色彩,比如圭拉和安娜跳舞的戏份就给影片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性张力,这场戏所传达的性意味甚至盖过了影片压抑、颓废的基调,成为了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戏份。在另外一些时刻,片中的戏份则充满动感,举例来说,夸迪教授被刺杀的那场戏就充满了韵律,当刺客们用匕首残忍杀死他时,你会觉得画面不像是刺杀 ,而像是一场舞蹈。

上映于1970年的《同流者》在美学上给了70年代的好莱坞巨大影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科波拉拍摄的《教父》系列和《现代启示录》。本片是贝托鲁奇最好的作品,同时也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这部由情感、性欲和法西斯意识形态交织而成的杰作让我陶醉,每次观看本片时我都会尽情享受这顿优美的视觉大餐。

(本文是翻译版,英文原文作者也是我)

 6 ) trivia:关于《同流者》那些事

1 影片中提到的夸德利教授电话号与地址,都是贝托鲁奇偶像戈达尔的真实电话与地址。马塞洛与教授在电话交谈过程中,马塞洛谈到夸德利教授曾说“反思的时间结束了。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这是戈达尔1963年电影《小兵》的开场白。

2 贝托鲁奇曾邀请戈达尔参加本片在巴黎的首映,戈达尔在看完后,一言不发,只递给贝托鲁奇一张印有毛泽东头像的小纸条,上面写道:你要与利己主义和资本主义作斗争!

3 本片根据意大利小说家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同名作品改编。由贝托鲁奇当时的女友Maria Paola Maino介绍给了贝托鲁奇。贝托鲁奇当时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但他当时忙于制作《蜘蛛的策略》(1970),所以当他后来向派拉蒙的Luigi Luraschi推销这部改编电影的时候,还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一个月后,贝托鲁奇一只手拿着小说,另一只手打字完成了剧本。

4 马塞洛父亲所在的医院实际上是欧洲Palazzo dei Congressi的Teatro Libera(自由剧院),这是一个位于罗马郊区的大型建筑群,最初是法西斯政府的纪念碑。 这一大型的现代主义白色大理石建筑和剧院也出现在其他几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

5 原著小说采用全知视角讲述故事。而改编的电影中,贝托鲁奇选择从主角的视角讲述故事,并故意误导他的记忆和感受,使其不可靠。 在电影的时间轴上,贝托鲁奇采用了非线性叙事,增加了电影的意识流感。

6 影片极有可能获得第20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但围绕米夏埃尔•费尔赫芬导演的主竞赛入围作品《正常》爆发的事件导致多部电影退赛、评审团辞职,电影节最终提前结束,并没有正式颁发任何奖项。

 短评

本片在摄影和剪辑上都有颇多可说之处,带着极强的那个时代的印记

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四十年前,一个三十岁的意大利共产党员,用最牛B的电影镜头,拍了一个法西斯党徒的故事,故事里有几座奇妙的建筑,和世上两个曾经最漂亮的女人。我爱这电影

5分钟前
  • 大熊星座
  • 力荐

绝无仅有的在摄影,镜头运动,布光,色彩,剪辑,配乐上均树立影史新高度的神作。黄与蓝的主题色,一如火车爱抚时窗外的夕阳与蓝夜。精神病院的纯白秩序。老贝标志性的首尾光影时间魔法,洞穴寓言,法西斯盲者与同性诱惑。在情欲与罪孽中沉沦,于弑父与寻父、离轨与臣服间辗转摇摆,随波逐流的人。(9.5/10)【2020.8.1.上影节梅龙镇重刷】追求与中产上层人士看齐、懦弱而纠结的男主。玻璃后的三胞胎女歌手与各种整一、空阔而古典的建筑均透现出法西斯式的同流精神。与未婚妻见面时的百叶窗光影太有感觉。倾斜镜头。庭院秋叶随风起,雪地树林刺杀急(唯一的手持晃镜段落)。童年时穿过纷挂的白床单似[末代皇帝]。蓝色滤镜的巴黎。男主窘然面对卖花女与流浪儿高唱国际歌。中餐馆里,犹疑男主与上司见面,身旁摇晃的黄色吊灯。手拉手群舞与被裹挟夹紧的男主。

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凶手!他杀了一个政治犯!他是个同性恋,纳粹分子!

10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B+】被简介误导以为是个政治阴谋片,其实讲的是随波逐流的可笑人生。布光牛到人咋舌,频繁的插叙跳叙,理解难度略大。贝托鲁奇有一种东方人的含蓄。

14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有趣的是,一位共产主义者描述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又让其爱上反法西斯主义激进主义者,最后又将之杀死,其实这是莎乐美的纯粹爱的故事吧。男主角其实是加缪写的吧。但其实男主根本不知道自己被什么左右,他如此矛盾。隐喻太多,反而更显声画优美,火车桥段,每一段截图出来都体现出摄影之美。

18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力荐

小说电影不管先看哪个都会损害看另一个时的乐趣,电影固然作为独立作品存在但既已读过小说很难不作比较,尤其是感觉导演没有把握主人公怪异独特的精髓(对本性的恐惧)时很难不感到失落。贝托鲁奇的富丽影像与流畅情节性跟原作气氛完全不同,不过确实花了很大力气囊括情节和画面隐喻

19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马塞洛对于暗杀教授之事原本是心有抵触良知挣扎的,宗教原罪与安娜暧昧尚在其次,关键是他觉着教授是自己的老师大致也算个好人,所以第一时间没有接信转身躲进了厨房(偏偏是中餐馆和茅台酒?)。可之后当舞会现场教授出示“空信”道出试探真相,马塞洛突然下定了决心!并呼应了之前俩人重聚时的书房对白,“台词华丽。可你走了,我变成了法西斯。”……说明贝托鲁奇对于纯粹的政治人物,无论左右皆持否定立场。教授的死对头墨索里尼势力被贬讽地更为直白频繁,其中又以教堂祷告马塞洛与神父那段问答最为犀利,“今日救赎明日将犯之罪……我非来自颠覆阵营,正好相反,我是要消灭他们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雾林截杀的高潮大戏,几乎所有悲情渲染都送给了随行的安娜。教授本人的死法倒更有几分吊诡地像是东方快车的情景再现!

2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真是近乎完美啊。更多点了解时代背景应该会更有趣。几个时间段剪辑在一起,摄影漂亮。特林提格南特年轻时候帅

2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完全就没关注什么政治、刺杀好么,只是一直盯着JLT的长长眼睫毛,Dominique Sanda 和Stefania Sandrelli 好美。

2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抱着超高期待,又完全超越预期,这样的观影体验一辈子也不会有几次。一切都太美了,摄影、节奏、气氛、音乐,美得我说不出话来,一度差点真的要被美到哭。贝托鲁奇+斯托拉罗,真的是黄金宝藏。关窗和开窗,明暗的摇摆,顺流逆流的流离失所。想要永远沉陷在上海影城2厅的座椅里,再也不必回神。

29分钟前
  • 神仙鱼
  • 力荐

概念都以文本说一遍,再用镜头语言的构图调度进行不断加深:“洞穴喻”中的影子与开窗后墙上突然消失的影子,仿佛这个世界是“盗梦空间”里的一层(光影处理方式如卡拉瓦乔的《召唤圣马太》),相似作用的场景还有一场模糊时间线、黄蓝色调跳切的车窗外景;集体意识/人格面具与舞会中突然簇拥的人流;同性恋性取向的自我催眠、遮蔽与最终明示出闪回的可信/不可信,社会不知不觉让你被均化成一具想要追求平庸的皮囊;从头至尾不断强调秩序性的建筑物、场景细节及人群,马塞洛永远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存在。对于这个终其一生想要成为同流者,却永远只能“扮演”同流者,在刺杀的路上“闲庭散步”的荒诞人物,似乎仍能回到洞穴喻中进行理解。法西斯主义的狂热与虚无中,有多少是身处群体中的扮演性存在?

32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有什么影像能比最后一幕更鼓舞人心又寒毛悚然呢?门廊里迎面而来的人群,他伫立,在摩肩接踵的人潮里艰难地站定,这一刻是卑微,怒意,觉醒,狼狈,叫人怜恤的结合体。但是他仍然没有抓住真实,在街灯和火光的交映下,他的脸上写着怀疑论者特有的无知,痛苦和希望。

34分钟前
  • 白斬糖
  • 力荐

从中餐馆喝茅台到结束接连堪称神作的调度剪辑,把处于漩涡中随波逐流的个体和群众完美刻画。惊叹不到三十的导演摄影双剑合璧的创作力,贝托鲁奇擅长把情欲身世结合到政治运动中,斯托拉罗的光影场景各种镜头移动都太神奇了,爱和红里的老头年轻时气质魅力十足眼神里充满复杂,国际歌意大利国歌。资料馆。2023.4.3香港電影節圓方4K修復版。

37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电影开始头一个小时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费里尼还是安东尼奥尼的片子,看到舞会又开始想这是不是维斯康帝的片子,搞到最后又问这是不是影子部队...很难想象这是贝托鲁奇的作品,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这场人性的悲剧,一记重拳砸在心上。

41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同流者个体的心理展示与法西斯运动的历史剖析,表层叙事与深层象征完美细腻地合二为一【10】

45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迷人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男主角,一个集爱欲、恐惧、懦弱、不知所措于一身的法西斯主义者——事实上他内心深处不认同任何一种主义,真正影响他价值判断的是老旧的天主教道德伦理观,他被此束缚、折磨、扭曲,从而转身在历史的夹缝中将自己伪装成顺应社会的精英分子,而在贝托鲁奇看来,这两点可能正是法西斯主义诞生的温床:失落的传统道德(历史的某种断裂?对父权的反叛?)在激进社会体制的不断冲击和狂热改造下,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双向选择,《白丝带》也是如此。摄影、色彩、调度以及取景(建筑)等等有种歌剧感,算是贝托鲁奇奠定个人风格的作品。[补充]之前忽视了影片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倒叙结构反映的心路历程制造了悬念——解救或是旁观爱人之死,同时也重塑了“同流者”逐渐懦弱的心路历程——个人的也是民族历史的。

48分钟前
  • 日灼
  • 力荐

摄影真的是太风骚了,推拉换焦镜头看得人一阵阵酥麻,蒙太奇剪地不能更恰到好处,爱情友情亲情童年阶级谋杀婚姻混杂在一起,贝托鲁奇的政治呈现始终是魂。同性欲望压抑感竟然成了暗流决定主人公的人生走向,两位关键人物的外在形象惊人的相似。

50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迷狂。对集体主义生活和简单幸福概念的认同,对一旦可能失去他们的恐惧,使得人们能保持顺从和沉默,容忍一个以谎言为基础的社会,既是受害者又是支持者。虽然直指法西斯主义但又好似在影射任何一个政权。隐喻无处不在、摄影出神入化,老贝的最佳电影。

54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重看#保留了原著中“渴望证实自己的被原罪所破坏的一生是正确无误的”这一主旨,在Vittorio Storaro精妙绝伦的摄影中感受“我们大家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失掉了我们的天真无邪,这就是正常状态。”相比原著中大量长句叠加的内心戏,影片更着力于闪回记忆对终其一生笼下的阴影、时空跳跃的缝合、精心酝酿的构图与光影盛宴,贝托鲁奇再次以性和政治味身份诉求,跟随一个妄图“随波逐流”的人在蓝色夜幕的巴黎混沌沉沦。1、意识深处对同性身份的不敢直视,结婚只为成为“正常的人”,而结尾的“真相”让他明白——自己从未成为“同流者”。2、男主的毕业论文关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暌违多年师生重逢,一个关窗一个开窗,影子的形成&消失——他并未努力走进「真实」世界。3、空旷的、压迫的巨大建筑下,人是微渺的存在。

5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