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犹有读书声

记录片法国2002

主演:Georges Lopez  Alizé  Axel  Guillaume  Jessie  Johan  Johann  Jonathan  

导演:尼古拉·菲利伯特

播放地址

 剧照

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1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2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3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4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5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6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13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14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15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16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17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18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19山村犹有读书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35

详细剧情

  法国奥弗涅地区的中心平原,山村的生活恬淡宁静,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在这个小村庄里,有一座似乎穿越了时空、如古时私塾般的学校。一个老师,一个班级,几名不同年龄的孩子。乔治(Georges Lopez),村中唯一的老师,20年中送走一批批学生。这所学校如同与世隔绝一般,静静走过春夏秋冬,乔治和孩子们读书、学习、玩耍,用平淡的言语带他们认知眼前的繁华世界……  本片荣获2003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剪辑奖、2002年欧洲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影评人奖、2004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2002年路易德吕克奖。

 长篇影评

 1 ) 奇怪的名字

托朋友帮我翻了这个片名
Be & Have
存在和拥有~~
一种事实的表述而已,
片子里的故事很纯真,
即使是远在上海的我也能感同身受,
成长的过程是相似的,
小女孩不挺地问身边的小孩子,你是不是我的朋友?这么可爱~~
第一次进学校的孩子会哭~~
一家人围在一起背乘法口诀表~~
妈妈跑到学校里去关切地问老师自己的孩子的将来~~
一切都是生活的节奏,生活的速度啊~~
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山中犹有读书声”这么带有中国味道的做作的名字?
只是奇怪一下下而已~~

 2 ) 真实虚构的光影之旅

下午2点,东大礼堂,继续我的纪录片之旅.
[法]尼古拉 菲利贝尔 《区区小事》《博物馆里的动物》《是和有》.
首先放映的是《区区小事》,这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片子讲述的是La Brode精神病院的疯子与医生为了8月5日上演的一出歌剧而集体努力的故事.菲利贝尔自称"这部电影讲述了是什么将人们互相联系起来,给别人位置的能力和无能,最终从别人的奇怪之处让我们认识自己",毋庸质疑,相信这些疯子能够出演奏乐伴舞并给予机会与鼓励,虽然最后的正式上演看来混乱与滑稽,但这是群疯子,一群精神失常错乱的人.歌剧里的音乐让我很喜欢,法语的美妙显露无遗.
除了导演宣称的人文关怀,我看到了身份的错乱模糊与重合.我渐渐分不清这个Brode精神病院到底谁是疯子谁是医生.疯子的理智与睿智的表达像个哲学家,严肃的批判主义者,而医生的纵情鼓励近乎疯狂,他们彼此信任认同彼此没有对自我身份的固有成见,要么他们全都正常,要么全是疯子,一群疯子.
如果有个人跟你一样每天正常的生活,上班下班喝茶聊天,有一天你却突然知道他原来是个疯子,他所做的正常的一切都是在他自己精神不正常的状态下做的,你是不是会进而怀疑这世界上的人渐渐都是疯子.
想起一部恐怖片,城堡里住着的人都怀疑他们中的某个人是鬼,于是他们开始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所有人其实都是鬼.
接着放映《博物馆里的动物》,片长59分钟,有关巴黎自然博物馆的动物标本在封藏近1/4世纪后重新修缮展出的一段记录.开头音乐很精致诙谐昭示着一场奇妙陌生的旅行,结果并非如此.我差点睡过去.面对数以万计的各族各科动物标本时,我们感到新奇亲切,日国换作是人体标本,估计很多人会觉得恐怖恶心,为什么?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太亲切太熟悉还是太疏远太陌生?还是只是一种天生的恐惧感由彼及己会想到自己的命运?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害怕,那些沉浸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心肺脑肠肝肾手脚,在阴暗的实验室标本间里,静止,死寂.
东大的礼堂顶上是木格天窗,随着日出日落渐明渐暗,,放完《博物馆里的动物》.礼堂里已是自然漆黑,原先的一室阳关敛去消逝.
重回现实,到东大旁边找了个小馆子和杠子两人,鱼头豆腐堡,清炒土豆丝,宫保鸡丁,吃的很撑,怀疑自己是不知饥饱,吃完胃胀,老毛病了.
晚上6:30,《是和有》,AuvergneUsson地区Saint-Etienne的一所社区学校的故事,简要点就是教一至六年级的一个老师和一至六年级的来自同一个村子的十几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再简要点就是一群高原孩子和老师的学与教的生活.这部片子拍于2002年,参展嘎纳,荣获路易德吕克奖.这片子主题鲜明,搁中国就是一部主旋律影片,跟《开国大典》《渡江战役》《焦裕禄》这些片子路数差不多,所以基本上没什么好说的.不过要是你有机会看到,可以清晰的看到法国教育的不同,对于道德心智的崇高期待的教育过程,不是规范不是强制,并且学校的课程也并不是只可以有语文数学,敲鸡蛋也是值得学习的技能.
三部参展影片放映完毕,灯火辉煌,菲利贝尔坐上讲台,开始观众交流会.对于这三部影片我没有任何疑问,所以想听听别人的提问.有人问到这部纪录片是否真实?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对纪录片的最有力诘难,也是重大标准.菲的回答显得有些油滑.他认为可以促成某事形成,就像他在《是和有》中劝告老师应该告诉孩子们他即将退休并选择在摄像机在场时告诉孩子们.菲认为这种努力是允许的,只要不是演戏,不是让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真实与再现的关系永远是若即若离困难重重.这在我看来是不能接受但可以原谅的.不能接受是因为我认为纪录片的唯一任务便是记录真实并尽力不介入不阻碍不推动不影响事件的发展,而说可以原谅是因为要记录必然会介入有介入必然会影响.
这之间扑朔迷离纠缠纷杂的关系让人头疼.

 3 ) 我爱正太

纪录片,但因为里面有好多好多萝莉和正太我看得津津有味。故事讲的就是山村里面的一个学校,其实也就是一个老师和年纪差距蛮大的一群学生。看的时候我就在想,中国拍这个类型片子都是走悲情路线的,但法国人拍出来就觉得很温暖很有趣。但我想原因还是在于现实的差距,谁让中国农村的孩子不小心长在了中国农村呢。

 4 ) 存在和拥有

《存在和拥有》是一本纪录片的名字,在法国各大电影院上映后三周创下了百万的票房记录,这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是相当惊艳的。电影界的年终大清点也都把这部片子作为黑马,评论界更是不惜重墨来褒奖。女友爱迪特有一次在巴黎斯特拉斯堡大街的火锅店一边喝青岛啤酒一边激扬陈词说,今年的法国最佳男主角应该发给《存在和拥有》里的小男孩朱朱,我深有同感。

这本纪录片讲述的是法国北部一个山村小学混合班里十三个四岁到十四岁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故事。 第一个镜头是长长的冬天早晨静谧的的森林小路,静得能听到雪片从树枝上滑下来的声音。一辆面包车在林间小路上穿行,在一个个农舍前停下,孩子们和妈妈吻别上车,然后坐好歪着小脑袋把脸贴着车窗,出神向外看。两个住在学校附近的小女孩手拉着手,踩着泥泞的小路,呢喃着童语,走进学校。天色青黑衬着孩子们大红外衣和白帽子,画面优雅细腻,声音脆如银铃。

我的心砰然一跳,想起叶芝的《在学童中间》。从那一刻起我忽然把心放下了,知道自己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会沉浸在一种愉快美妙中。

该片导演尼古拉费力贝儿在导演手记中写到:“虽然我拍的是纪录片,但我总想要叙述地方上的故事。我是被学校里唯一的老师的性格迷住了,在他威严的外表下有一种极深的关怀,细致和谨慎。对我来说,拍片的冲动往往是即兴的偶然,有时是一个声音,有时是一张脸。”

虽然尼古拉强调自己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所秉承的“仁慈的中立态度”,但他的罕见敏感捕捉童年里每一个些微的快乐和委屈,难怪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都会在看过片子后自动冒出来,亦难怪《世界报》赞扬他是“捕捉无形的能手”。

纪录片的海报就是朱朱无辜的伸出用彩笔涂过的小手的大特写。影片虽然在全法公映,山里的孩子却因为没有电影院而看不到自己从冬天到夏天的身影,不过尼古拉说他一定要背着片子去让孩子们看的。(后来闹出的利益官司实在让人瞠目)

另外,我请教过老比尔,为什么片名叫《存在和拥有》,被告知“存在”和“拥有”是法国孩子进入学堂所学的最初两个动词,这两个词也是一切法语动词变位的基础,象征着人类学习的启蒙。

 5 ) 陪伴和引导才是最好的低年级教育。

1 没有解说词。如果没有任何背景介绍和解说词,开始会有点看不懂这个故事,不知道这部纪录片想记录的是什么?是一个社会实验吗?还是一所慈善学校?这是法国哪里的学校,这群孩子有什么特点,这个老师有什么特殊的教学方法?轻声教育?

2 目前可以感受到的就是这群孩子很乖,老师很温柔,他们的学校人数少,年龄并不相同,课堂内容丰富多样。这部片子貌似在传达作为一个儿童教育者的教育经验,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学习、成长、互相理解,体验不同的事情。

3 善用乡村空镜转场,一般和bgm一起出现

4 这样的不带惩戒的教育会不会威慑力不足呢?

5 多用固定镜头和场景镜头,镜头风格平稳冷静客观。

总结:感觉给人感触最大的应该是正确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或者是低年级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重要的不是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是教会他们正确的三观,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友情,理解人际关系,给他们创造一个尽量没有恐惧和焦虑、不需担心害怕的童年。而自己作为教育者,并不需要通过强硬的手段让孩子被动接受自己的价值观,接受是非黑白对错,学习知识,教育者只是一个引路人,生活还是要由孩子自己来创造的,教育者最应该做的就是陪伴和提点,而不是生硬地输出和改造。最后老师和孩子之间形成了很微妙的连接,这种bonds,给孩子带来了信任和踏实,也给老师带来了慰藉和成就感。但分别是必然的,老师也是一个出色的告别者,有些学生对老师依赖很深,老师也会尽力开导安慰,善始善终,而且时刻关注孩子的感受,会问你现在感觉好点了吗,在任何方面都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者。

1)开头:农民看到远方的车,说到不敢相信有车来了,但是并没有展示车的镜头;2分,教室里的乌龟,意象;之后还有很多无声的空镜;车和车里的亚裔小孩,不断有母亲送小孩上车,所以判断这是一辆校车。

2)10分,老师教孩子们写字、读书;孩子在贴海报;孩子告诉老师他梦到鬼的故事,长镜头。听写。一个小孩子问了好几个小朋友你是我的朋友吗,没有人回应。

3)20分,画画;老师叫一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一个孩子在玩雪球的时候哭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来上学,在学什么;做吃的,孩子把鸡蛋弄掉了,老师并没有责备他,煎饼的时候孩子把饼弄掉了老师也没有责备他;26分出现了bgm;滑雪;圆锥画圆;一个孩子把另一个孩子的橡皮擦抢了,这个女孩还是在遵守纪律,小声告状,告诉身边的人,自己的橡皮擦被拿走了;29分男孩骑自行车,出现了轻盈欢快的bgm,伴随着鸟声虫鸣和乡里景色,显得很田园闲适

4)30分,教育两个大家的小孩,和他们讲道理,而不是惩罚,让他们沟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言语上的骚扰促成了这个孩子行为上的反击,所以并没有明确的谁对谁错,大家都要反思自己的过失。36分,孩子在农场打理奶牛,在家做作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对比,他做错题了就被妈妈扇了一巴掌。镜头中出现了妹妹和爸爸的镜头。之后全家人看着他做计算题。

5)50分,老师和家长聊天,家长说了她的,教育困惑,认为自己的孩子慢慢疏远自己了,呆在外面比和自己呆着更加快乐。老师告诉她这是必然的,孩子有自己的发展和快乐。55分,老师说自己要离开了,而这些孩子要进入中学。

6)60分,男孩在自己做饭。老师的自述:他父亲不想让他做一个农民,因为这个太艰苦了。解释了他为什么想要成为老师,因为他在以前就发现自己更喜欢呆在学校,喜欢和孩子接触,不认为自己还能做其他事情,觉得最重要的是教育这些孩子之后他们会回报,会有收获感。父亲去世,母亲还在,但他并没有和母亲呆在一起?

7)70分,老师教大家认字,带大家来到新学校

8)80分,孩子们来到了新学校的食堂,和所有人一起吃饭,意味着他们正式融入校园。老师在提醒学生上了中学之后也不要忘记努力。提到了他的父亲,病了,所以孩子必须抗下家庭的负担,要干活,但是在老师面前他表现出了自己的脆弱,他哭了。野餐,孩子走丢了,但是镜头语言和声音都表现得很平静,感觉是在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一个孩子走丢了,这种师生之间、这个学校的美好平衡的状态要被破坏了吗?最后孩子被找到了。

9)90分,学校迎来了新的学生。孩子怀念妈妈,但是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哭,和《幼儿园》里面大家库不一样,没有那种情绪的感染力。但是孩子哭了之后,老师就去找他妈妈了。

老师提醒升学之后的不一样——没有专门照看你的老师,惩罚也会更加严格,老师也没有办法过来帮忙

10)1小时42分学生们走了之后,还给了很长时间的老师的反应镜头,最后也是空镜结尾,想起了轻快的音乐,仿佛把观众带回了前面的故事当中,颇有感触。仿佛自己对这位老师也产生了依赖,而现在纪录片结束,自己也面临着告别。

 6 ) “简单得令人眼前豁然一亮”

  经陈婉推荐,昨晚第一次到中大的公民影院看了一部很温暖的法国纪录片《山村犹有读书声》,这也是第一次带羊羊(四岁半)看电影。

   在法国的偏远地区,有一种“单班”学校(即一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班里的所有学生都由一个老师教课,从幼儿园直到小学毕业。本片是在奥弗涅地区的一所“单班”学校拍摄的。乔治老师在这所小学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全校只有十三个学生,最小的三岁,最大的十一岁。乔治老师要教他们所有的功课,语文、数学、音乐、画画、体育,甚至家政,还要兼当他们的“心理医生”,为这些孩子解决成长过程的种种困惑。但这个冬天,一切一如既往,但蕴酿着巨大的变化。一年以后,为孩子们奉献了大半人生、一生未婚的乔治老师要退休了,将回到南部陪伴年伴的母亲,班里几个大孩子也要升上初中了。在这最后的时光,乔治老师有着许多牵挂与不舍:10岁的奥立维父亲染上重病;11岁的娜塔莉有学习障碍,她害怕升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环境……

   这部片很宁静,很简单,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闷。但我却很喜欢。通过时序变化,平实地纪录着学生们和乔治教师课堂学习、校外活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捕捉的细节非常温暖,把老师与学生间相濡以沫的感情表现得极其细致,让人明白乡村单班学校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法国影评界评价这部电影是:“简单得令人眼前豁然一亮的影片”,再没有比这更简明到位的评论。

片中学校位于法国中央高原。三年前去欧洲旅行时,乘坐旅游大巴,有两天的时间,一直穿行在这片宁静美丽的高原。所以对片中的景致感觉非常亲切。牛群的哞叫、教堂的钟声,天真可爱的学生,是我们在途中多次见到的风景。我不禁暇想,极有可能,学校就在我们偶尔歇脚时那个静谧的山村里,村里跑来跑去的孩子,就是学校里的学生……

第一次带羊羊看电影,而且是有点闷的纪录片。没想到他竟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个半小时。而且发表了很多独特的见解。比如,他很肯定地认为,这部片子名叫《春夏秋冬》。(可能是因为片中有明显的时序变化。)他对片中一个细节印象最为深刻:下雨了,乔治老师的狗狗被关在外面,寂寥地数着雨滴。他很准确地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什么不让狗狗进去呢?因为它进去会打扰小朋友们上课。”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时,他不禁欢呼起来,然后意识到是在看电影,赶快掩住嘴,幸亏周围的人都报以善意的笑脸。他记住了乔治老师去家访时开的是奥迪汽车。三岁多的新入学的小朋友哭着找妈妈,乔治老师束手无策地抱着她,哄着她。羊羊看到这里,就不好意思地钻到我怀里笑,大概想起自己刚进幼儿园的情景吧……
 

 短评

可爱平淡的一群小孩。

9分钟前
  • 白驹在空谷
  • 推荐

看这电影时还不知道avoir什么意思呢

10分钟前
  • 🐾chlorophylle
  • 力荐

泪奔了,成长是件多么难的事啊…像乌龟爬啊爬啊,探头探脑,一步一步地。好的镜头就等同于一位好的老师,会懂得约束自己的权力,它耐心地看,小心地表扬或评判,平等对待每个被拍摄的个体。它不是监控,悬在教室上头,刺探每个被摄对象的疏漏和错误。它让教室成为庇护所,它走近、停留和沟通,以致更重要地,引导被拍摄的人,与被拍摄的人相互学习。老师教育、送走一批又一批孩子,镜头同样见证成长,教我们何以为人。

12分钟前
  • 喂饭
  • 力荐

全身散发着法国味道 宁静 生活化 还有沉闷。。幸好不怎么话痨

14分钟前
  • 周鱼
  • 还行

朱利安算乘法那段真是太搞笑了,哈哈!这样的纪录片很好啊!乔治老师,平凡却伟大!

17分钟前
  • 哆哆修斯
  • 推荐

忒可愛~~

21分钟前
  • Pêche
  • 推荐

当你看到两只一大一小慢爬的乌龟时。

26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力荐

老师真好,小朋友真纯。

29分钟前
  • 钻石米花
  • 推荐

Be & Have !中文翻譯稍微有點zuo啦。簡單的紀錄片,沒有刻意的編排卻有最多最豐富的情節。生活本身,簡單安靜,雖然是抽取的典型案例。算術語文攤餅洗手道歉,他們學這些。據說“存在”和“擁有”是法國孩子進入學堂最初所學的兩個單詞,這兩個詞也是一切法語動詞變位的基礎,象徵着人類學習的啓蒙。

32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力荐

纪录与写实

33分钟前
  • 自然醒
  • 还行

1.JOJO才是主角!太可爱了!maitre把他手擦干净时候他的得意样萌爆!2.原来在哪儿学习都是很重要的,都是需要麻麻在旁边辅导全家人关阵滴!3.乡村长大的孩子童年才是丰富,那个小胖子小学快毕业乘法不会但是开拖拉机做饭样样能手!4.很敬佩maitre!在这里教了20年的书,幼儿园小学。最后超级感动哇!

34分钟前
  • amnésie
  • 力荐

我只看了能看的仅有的一小段,只想说。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他那样的老师,有耐心,细心,善心。

38分钟前
  • 二月雪
  • 推荐

三星半。只有我看到镜头后隐藏的东西了吗?没有人察觉到违和感?

39分钟前
  • 雨宫萤
  • 还行

慢调调的温情纪录片

42分钟前
  • 川流
  • 推荐

生命天真无邪。

47分钟前
  • 添添
  • 推荐

8.0/10。法国某村庄一小学的一个学年:学生们(与他们唯一的老师)充满温情与清新的各种日常生活与互动。影片在生活流电影/直接电影(朴素的影像质感、极少画外配乐、零旁白、松散的叙事结构等)与传统故事片(剪辑语法、对戏剧性的相对倚重等)两种影调间割裂徘徊。

52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勉强及格。法国乡村教师的分层班。大部分内容其实无用,额外拍的两个孩子里,男孩是在调节戏展现了有侵犯性的领袖感,跟拍的好。此外乡村牛场、教小孩不准动手的束缚其实隐着人类社会可疑的恶,但未展开谈。结尾有提升,即将退休的老师和升学的孩子,在暑假做最后的告别,有《爱的教育》的意思了

5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在他威严的外表下有一种极深的关怀,细致和谨慎。”

54分钟前
  • 大毛毛
  • 力荐

那年去东南大学看 见着真人 小男孩可爱死了!

59分钟前
  • 驚 情
  • 推荐

不可多得

1小时前
  • 荷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