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综艺美国2019

主演:Glenn Stearns

导演:内详

 剧照

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1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2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3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4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5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6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13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14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15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16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17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18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19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3 00:18

详细剧情

  美国亿万富翁 Glenn Stearns 接受挑战,真实再现如何从贫穷汉到价值百万公司的总裁。Glenn 在节目中隐去自己的姓氏,用仅有的 100 美元和一辆卡车开始,在 90 天的时间完成任务。

 长篇影评

 1 ) 创业实战的教科书

创业成功有什么秘诀?这是几乎每个创业者或主动或被动都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但答案是什么?则可能一千个创业者心中有一千零一个答案。关于这方面的书也是层出不穷,汗牛充栋,有对成功者的总结或他的自我总结,有讲整个理论或其中某个环节理论的,逻辑严密者有之,真情实意者有之,撒点鸡精做汤的则更多。而这部纪录片也是其中一部,不过跟以往所有故事都不一样的是,主角作为一个已经站在创业成功顶端的亿万富翁,换个身份、换个陌生的城市,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用90天的时候立志创建一家百万美金的企业,用真正的实战来告诉阐述他对创业的理解。

因为是全程跟踪的纪录片,在这90天内,故事非常精彩,可谓是步步紧扣、高潮叠起。主角从连生存都有问题的一无所有(仅带100美金和一辆破旧的皮卡车),但逐步认识当地人,确立创业方向,并建立团队,真的在短短90天内建立了一家优秀的企业(优秀的标准就是有一个不错口碑的产品和团结、能实战的团队)。虽然最后的估值没达到目标的100万美金(只有75万美金),但真个目标可以说是完全实现了。整个过程中,虽然有运气的成分(毕竟时间太短了,每次决策都在跟时间抢跑),也借助了全程在跟拍的摄制组的信任背书(比如找资源和确定团队的时候),但这基本无损于整个故事的完整性。

他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我在看视频的过程中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现在整理下来,有这么几点收获。

1、以往成功经验带来认知和实战能力是首要因素。

主角虽然没有动用他以往的任何资源(包括金钱、人脉,甚至身份背书),但他对创业的认知和强大的组织、实战能力,是整个故事能够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

他清晰的规划了自己在90天的每个步骤,如何赚钱生存、如何确定项目、如何建立团队、如何赚项目启动资金,甚至如何处理过程中那些出乎意料的变故--对别人来说,这些意外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比如他最初决定是做精酿啤酒品牌的,但实现告诉他申请牌照的时间都不够;比如转卖的房子装修出现意外,无论预算和时间大大超过预期;比如好不容易确定的主厨因为顶不住压力而半途退场。这些都是他以往的丰富经验告诉他的。

这方面的体验,我之前看史玉柱的故事的时候也有。当时就感觉:如果将一个人的能力通道视为一条河道的话,这些经过大风大浪的成功者无疑都有一条可容纳长江黄河的主河道,就算后来失败了,但因为他之前被拓宽的河道还在,所以重新东山再起的门槛其实是相当低的(犹如在长江的主河道中流经一条小溪)。所以在现实中,投资人确实更喜欢有过往成功经验的创业者。

那对于大部分经验没那么丰富,或者甚至根本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学习,结合自己的业务领域,不断的向前辈们学习,而其中看传记是最直接、最系统的办法。每一本传记,都多多少少记录了一个成功故事中所蕴含的经验。不过,这些经验都是别人的,作为创业者,最关键的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也就是结合你所在的业务领域特点、结合你自己的性格特点、结合你所处的时代背景,找出可能的“可吸收点”,然后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2、创业需要明确的节奏目标和强有力的推进执行

短短90天的纪录片,戏剧性的将整个创业过程高度浓缩了,也前所未有的突出了主角的强大的战略决策能力和执行推进能力。整个剧情被清晰的分成了几步:1)赚够生活费;2)确定创业项目,组建团队;并同时赚取项目启动资金(这里又分了两步,贩卖二手车赚取买卖二手房的1万美金,和买卖二手房赚取启动资金);3)以肋排节、BBQ餐厅和啤酒合作作为主要战略节点,步步推进。

抛开战略决策,这里重点说说执行能力,不得不佩服主角,真的太强大了。要知道,他这个所谓的团队是临时组建的,大家都没有领取一分钱的工资(虽然有摄制组跟拍的背书),但主角硬是“逼”着这个团队在高压下迅速成型,并且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他的战略其实并不复杂(其实大部分初创公司也没有太多战略可以讲),而这种强执行力则是战略能够顺利推进下去的关键,否则,什么战略都是空中楼阁。这方面,国内的案例则是周鸿祎的360公司(他的战略决策能力实在一般,但那种超强的执行力保证了业务的顺利发展)。

3、主角强大的领导能力,依靠团队、push团队、配置团队

这方面细节很多,我写几点感触特别深的:

1)给予团队成员直接的反馈,尤其是做的好或不好。 他初期的团队凝聚力其实并不强,找大厨的阿杰只发了几个贴了事、新媒体的负责人几十天都看不到人,后期时主厨顶不住压力半途摔手而去,虽然他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一些不同的管理技巧,但实质上,他都一一、直接的给了这些人反馈(也就是批评)。这样,有些人顶住压力开始超常发挥了(比如他最后任命为总经理的阿杰),有些人有改善(比如新媒体负责人),有些人顶不住压力走了(比如主厨),但最终确实打造出了一个超强战斗力的团队。

2)实战是锻炼团队的不二法门。 纵观整个过程,他的团队从最初的散漫,到最后成型,其中有几个核心的关键点: 1是房屋装修时。虽然大部分都只是帮忙,但已经可以看出装修负责人和阿杰的强大向心力了。 2是肋排节。忙乱的事务中,又是阿杰发挥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叫来自己所有家人帮忙),但如此对比的是负责后端的主厨掉了链子。

3)核心团队都是剩下来的,不是选出来的。 两个细节: 1是阿杰和麦克。两人是以后餐馆的绝对核心,主角都给了他们10%的股份。其中麦克属于能力很全面,执行也很到位;阿杰当然也不错,但能力其实不如麦克,但最后主角却是让阿杰做了总经理而不是麦克,其中最关键的是阿杰的投入度远远大于麦克。 2主厨。最初面试的几个主厨中,主角选择那个最有经验的女的,她确实也用心的投入了,但最终因为心态(或者说思维模式的问题),在后厨出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食材断供)时,不反思自己的问题,接受不了主角对其的问责愤而退场。最后团队里留下来的却是最初面试淘汰掉的两个主厨,最后一个负责烧烤,一个负责后厨管理。


下面是我边看边记的一些简要记录。

在线视频网址:http://www.dytt.com/vod-play-id-68492-src-2-num-1.html

第一集:

  • 明确的计划的第一步:7天赚够3300美金的基本生活费。
实际是赚了400多美金,但在第8天因为找到轮胎赚到1500美金。
租房子的费用从预计的625美金降到400多美金。
  • 经验:解决生存问题后,才能保证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中。
  • 经验:先找买家,再找资源。
  • 经验:建立local人脉(这个local可以是地理上的,也可以是领域方面的),跟他合作,从而进门。
  • 经验:世上没有卑微的工作,通过工作去努力建立自信,带来自我价值,这份自信能帮你迈向下个阶段。

第二集:

  • 计划的第二步:确定创业项目,并组建团队;同时再花一周赚到1万美金(为下一步进入房地产赚钱做准备)。
赚钱:转卖二手车--赚到了9000多美金。
创业项目:找社区商业培训机构帮忙,访谈本地创业者--确定做精酿啤酒。
组建团队:确定项目后,发招聘广告,并面试。
  • 经验:找有拼劲、愿意长期干、相信这个事的人。--你说话时是否直视你,眨眼的频次
  • 经验:进入一个行业创业第一步,是了解这个行业的所有关键细节。
  • 经验:需要灌输信心,要让团队相信你的愿景。

第三集:

  • 计划的第三步:转买卖房子,赚4万美金,并确定项目的开启时间。
项目:精酿啤酒因为牌照时间来不及,没办法开展;他就想不需要牌照但可以卖啤酒的方案,于是想到了开BBQ店同时卖啤酒的主意,并征得了团队的同意,正式开工。
赚钱:利用银行杠杆,买了一个房子,准备翻新后出售来赚取4万美金的创业本金。
  • 经验:精酿啤酒的主意受挫后,他马上寻找新方向。
  • 经验:新方向征得团队同意后,立即安排工作,并指定负责人。
  • 经验: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有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他不但直接反馈,并通过开会让好的同伴影响做得不好的,以达到目的。
  • 经验:仆人式领导,充分授权给负责人。

第四集:

  • 计划推进
房子装修:出现了变故,屋内发现霉菌,清理多花了5000美金,而且需要拆地板多浪费几天时间。
确定厨师:找到一个不错的候选人,并且需要考察她是否愿意接受改变的心态。
确定参加肋排节活动。
跟当地啤酒厂确定合作。
确定了店面房。
  • 经验:抓住关键事件,确定关键节点。以肋排节为关键节点,安排一系列的时间节点,强力推进。
  • 经验:肋排节和啤酒厂合作这两件事上,他抓住关键人物,务必合作成功。
  • 经验:他的BBQ店跟啤酒厂其实有一定竞争关系,所以他采取双赢策略“化敌为友”。
  • 经验:如果发现人才,可以为他设置独特的岗位,比如他发现来面试的一个厨师不适合作为主厨,但作为肋排节的前台厨师特别合适。
  • 经验:如何面对拒绝。他跟啤酒厂的第一次洽谈失败了,回去反思后调整策略再次谈,一举成功。

第五集:

  • 计划推进
房屋装修进度和新媒体进度都低于预期:在房屋装修上,增加预算,添加人手;在新媒体上,批评和激励负责人。
确定的店面房告吹:一方面准备以肋排节为重点,另一方面同时着手寻找第二家;并顺利确定。
装修后的房子,以7万5千美金的价格卖出;利润为2万美金,刚足支付店面租金和肋排节费用。
  • 经验:做一件陌生的事情之前,先找这个领域的熟手--找了在以往肋排节中取得过好成绩的人。
  • 经验:找比你更懂的人去做,而不只是向他学习--所以他总说很幸运。
  • 经验:有时为了打赢主战场,必须先输掉次要战场--为了尽快筹钱,他比预计便宜一万美金卖掉了房子。

第六集:

  • 计划推进
费用:支出了肋排节的费用后,他只剩下2000多美金,已不足店门的装修费,所以必须在肋排节上大赚一笔才行。
烤炉赶不上进度,责任人压力很大:他采取了多个方式协助其完成。
  • 经验:定目标时,将别人以往的最好目标作为自己最低的目标。
  • 经验:他说,他这辈子发展顺利的时候,多半是身边的人有能力,且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 经验:团队中最好有一个清道夫一样的全能手,帮忙处理团队中的一些麻烦事。
  • 经验:行动之前先做检查,就算他是个边战边走的人,但在商品面世之前也有必要像飞行员在起飞前检查飞机一样。
  • 经验:场面难看的时候,不要随之起舞。压力之下能否保持冷静,是专业与否的差别。
  • 经验:创业就是一团混乱,想熬过难关迈向成功,身边必须有人才相助。

第七集:

  • 计划进展
肋排节的4天,是对团队进行压力测试的4天。
肋排节的两个目标:营收2万5千美金,获一个奖。--结果是:营收2万1千多美金(因为最后一天的大雨影响),获得两个奖(综合并列第一名,和青少年第一名)
食材老是断供,主厨顶不住压力半途退场--经过沟通解决了。
最后一天的大雨,原计划的1万美金泡汤,但因为他们坚持到最后,也营收了5000美金。
  • 经验:抓住每一次细微的机会。肋排卖完后,团队其他人都觉得很好了,挂出“售完”的告示即可,可他觉得应该去借别人的肋排继续。
  • 经验:与竞争对手密切联系,化敌为友--向对手买肋排。
  • 经验:不要在战场上追责,需要稍微等一下--他当场批评主厨的食材管理做的不好。
  • 经验:外界因素都只是借口。比竞争对手忍受更多的痛苦,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最后一天下大雨,别人都收摊了,只有他们一家还在卖。

第八集:

  • 计划进展
换主厨:原主厨因为在肋排节上的不佳表现(主要是顶不住压力,而且不承认自己的问题),在跟主角谈话时又是愤然离去;主角指定在了肋排节中表现出色的烧烤师和主厨管理人员。
最后的结果:餐馆终于在最后一天顺利营业;并获得了75万美金的估值。
  • 经验:别把努力和结果混为一谈。
  • 经验:对于不合适的人选,必须直接给予反馈,虽然会让彼此难受,这样对彼此都好。
  • 经验:人们值的被褒扬,而不是贬低。

 2 ) 被免费商业培训中心震撼了

从Glenn走进伊利市的商业培训中心开始,我从头到尾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我被这个机构的存在震惊了。这里可以免费查到本地的产业类型、排名靠前的企业、各家的营收和利润率?等等,并且还可以找到负责人,负责人都愿意跟他见面,工作人员还可以给他评估创业计划的可行性……要知道,Glenn几乎是一个流浪汉,除了没钱,还没有任何信用基础,即使这样,也可以得到全面的信息和专业的商业咨询服务——这是真的吗? 即使有拍摄团队的加持,这依然相当惊人。

透明且公开的商业大环境,是每个人公平创业的托底。国内的行业是靠隐藏信息、甚至刻意制造不对称来赚钱,他们则相反,所有的东西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彼此的商业根本逻辑完全不一样。

有一个环节我觉得他失误了,酿酒执照的申请周期是法律明文规定,按理在网络上应该是公开信息啊,他却咨询了律师,为几句话支付了1000美元。

另外就是具体的人。

除了男主个人的情绪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他在现实中已经身价上亿,这是他自信心和情绪稳定的托底。他知道自己随时可以退出,不可能崩溃,而真正的穷人是毫无退路的,这一点确实决定了心态的根本区别。

他几次流泪的经历让我非常有感触,虽然整个节目的环节不一定都是真的,但那几次都是真情实感。一次是他在公益组织负责给穷人打饭,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终于明白那些人为什么完全丧失信心更别提野心,因为长期饥饿会彻底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只要能吃到饭就已经满足了,心无余力,只够操心下一顿饭在哪里。

大概是从四五年前开始,我不再疑惑一部分人“为什么不善良”。

善良也是需要条件和资本的,有些人确实没有条件善良,善良只会让他们的不幸增生,保持不作恶就可以了。

还有一次是他发现自己给了设计师Dawn太大压力,因自责而流泪的时候。

最后就是奖励环节,当他给Dawn开出一张大额支票,Dawn激动得哭了,而他也因为Dawn的反应感动哭了。这里我也看哭了。现实中有许多人像Dawn一样,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得到的酬劳,但他们没那么幸运,能遇到一个富豪来奖励他们的付出。

在招聘环节,没有留下来的应聘者可能被节目组去掉了,但Glenn还是在几天内幸运地遇到了很多靠谱的员工,技能过硬,人品靠谱,而且愿意一段时间不要报酬,义务干活。(在同样规模的国内小城市开店,我花费半年,提供标准薪酬,依然没有招到一个合适的员工……)

拍摄团队的存在让他几乎避开了一切形式的欺诈。

综上,感觉这部剧在真人秀节目里已经算登峰造极了,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个人心态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强的学习价值。

 3 ) 创业与梦想

我的待业日记0330.

此篇作为《undercover billionare》的观后感。

昨天下午在七组里面吃到了别人的安利,马上就去找到这个节目开始看,从晚饭后开始看,一直看到凌晨两点,终于把短短七集内容看完了。

前年还是去年的时候,香港有一档类似的节目《穷富翁大作战》,也是让一个大富翁用着节目组给到的极少生活费、住着劏房、每日去做廉价劳动,体验下层人的生活。中美两档节目,都意指当前阶层趋向固定的社会里能否还存在从前普遍认为的“劳动致富”的value。香港的这位富豪在为期一个月的挑战里只坚持了不到两周便宣布退出。退出时他说,这个社会在严厉惩罚那些读不好书的人,处于下层的人每天只能为三餐一宿而疲于奔命,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怎样去提升自己和改善生活。

节目内容就是美国这位Billionare拿着节目组给他的100美元、一台清空的手机、一辆老旧的二手皮卡,在90天内需要创建一个估值100万美元的公司。如果限期到了,估值未如理想,则富翁本人需要自己注资100完美元到该家公司。先说说结果,他失败了,他创建的餐厅估值只有75万美元,因此他本人自行注资了。国内多少创业公司烧光了融资的钱到头来还闯不出什么名堂。在短短90天内,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本地团队,成功为菜品获得美食节奖赏,运营一家餐厅成为网红,一切都从那张100美元开始,我们恐怕真不能说这是一个遗憾的失败。

这个节目中撇开富翁每集分享的商场原则,我还看到了许多东西方价值的不同,使我感触良多。至少在节目中American dream的口号似乎仍然奏效,只要肯拼,哪怕是55岁的老人仍然能够创造magic。

不得不说,Erie这个城市的创业互助氛围真的很棒。哪怕是一个nobody,隐姓埋名的富翁仍可以大胆地去向龙头公司的经理人去请教,没有一分钱在口袋的时候富翁仍然可以鼓动自己打零工的服装店老板一起在节日走上街头卖节日商品和服饰。哪怕富翁开不出团队成员的工资,还是有人因为觉得创业者的梦想很伟大很有趣很酷,所以不计代价地身体力行地支持着。这些团队成员自己也有自己的债务要偿还,也有自己的店铺和家庭要照料,可是对待答应了别人的事情都咬牙做到,只是因为单纯地相信这个想法一定能行。这些人仿佛就是当年在杭州跟随马爸爸创业的tb早期团队成员那样,为着一个自己坚信的信念而去奋斗。我想梦想之所以动人大抵正是因为如此。

在我写待业日记的这些天,我看了不少求职的帖子。有人问到底要不要去创业公司。很多人都说最好别去,因为通常各种待遇都不是很完善,老板总是要求员工无条件付出,还有一些奇葩的公司有着许许多多剥削人的规定。所以在很多求职者的印象当中,创业公司等于没得选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可想而知,梦想在现实生存的艰难之下不堪一击。

突然之间我想起了我表哥的案例。他在毕业之际去了他师兄创立的科技公司,曾经业绩极好听说还冠名电视节目。可是两三年后,有更多的科技公司冒出来以更低廉的成本造出功能性相差无几的竞品,不断拉低整个产品市场的单品价格,最终他们作为一家无法融资的小创公司宣告停止研发,只做售后。可是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没有及时的迭代,且维护费用也不比购买新公司产品低多少的情况下,自然是买方市场,每况愈下,最终我表哥只能趁公司还没完全倒闭前跳槽到医药行业。

创业就等于梦想吗?创业就等于成为百万富翁吗?答案我们都知道,是“不等于”。然而这一声“不等于”里面包含了多少创业者的兴叹呀。

 4 ) 和他不一样也没什么

100 美元 90 天变成 100 万美元,这实在是太厉害了。我在许多地方都看到有人给这个节目划重点,总结经验并自我鞭策。

55 岁的老头,只用 100 元和一部卡车徒手创业,这个故事实在超出平常人的想象。可我忍不住会想到:撇开所有元素不说,都是只有 100 块,长期都在操心接下来我吃什么住哪里的穷人,和“这是一场游戏”的富翁,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穷人一直处于“救火”状态,能够喘息时需要休息。而没有后顾之忧的人只要洗个热水澡,马上就能切换成发展模式,开始思考。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经历了这场疫情,今后我都会在家里随时囤着数量可笑的口罩。此刻的我,仿佛再也不会相信“现实世界不需要那么多口罩”了。这大概就是一种创伤,并不是运用所谓“理性思考”就可以化解的。那些决定以后都要囤口罩的人,都和我一样变成了“口罩穷人”。

在剧中让主角脱离风餐露宿状态的 1800 美元,从生存模式转变到发展模式的三个军用级轮胎,居然是转了几天捡来的。捡到价值一万元人民币的“废品”,在中国我想应该不存在。我住的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后,造成了小区保洁的收入降低。因为原本被扔到楼内垃圾桶的纸皮,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垃圾被居民统一扔到小区外集中以后,他们开始需要和在大街上拾荒的人竞争。而大街上的拾荒人又分为早晚不同的批次,在截获废纸皮的时间上,有固定工作的小区保洁没有优势。有的保洁会和保安搞好关系,保安就帮助自己要好的楼层保洁,一一告诉那些楼层的居民“纸皮不用拿出去丢,放在楼道里他们会捡”。保洁也会送烟送特产给保安。我妈来看我的时候,则完全不把纸皮扔出去,而是在家攒成一堆,整理捆扎后拿去送给保安。这样他们会对她更客气,也会在她双手提东西时帮她开门。

在我们这儿,一张纸皮里的微薄利益,有这么多人在分配。在美国,居然有价值 1800 美元的轮胎扔在路边。在车行用 1500 美元买旧车,第二天以 7600 美元卖出去。这种差价太不可思议了。我只能说,美国梦就是美国人的梦。要知道这个游戏的起因是,他要证明自己的发达并非运气使然。

我遇到过一个网友,他在一个群里说,自己身无分文又患有肺结核和抑郁症,流落街头,准备自杀。群里有一个人叫他去福州,说可以帮助他住院治疗肺结核。他说自己没有车费。我给他打了几百块钱做旅费。然而第二天他告诉我他没有买到票,钱拿去住旅馆,吃了饭,还买了一些药于是花完了,希望我再给他一些钱,他还需要买一些别的药。我没有给。接着那个福州的姐姐来警告我说,这人问她也要钱了,她觉得是骗子。后来,他问我可不可以当他的女朋友,因为活着没意思。再后来我把他拉黑了,因为不想再收到他裸着身体的照片。

其实我觉得他不是骗子,即使病可能是假的,但他的困境我相信是真的,我相信他的确流落街头,与其去治病不如找个旅馆躺一躺,也许能躺下了就还想要点性生活。但我也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帮他。因为他只能这样一天天活命,没有一丝余力发展自己了。

其实看到后三集我也感到非常燃,那么激动人心的成功,那么多金句,也不能说我全无收获。但我还是认为在这个故事里,制胜的因素是不可仿效的。当然,努力拼搏和坚持非常闪亮,也许可以模仿。但这些运气、信心、摄像组加持和上帝视角的从容,模仿不来。

节目里有一个大厨因为“情绪管理”不够好,没熬到 90 天真相大白的时刻。她成了这个故事的重要注脚:一个失败者。她大发脾气,搞砸了许多事,她被炒掉了,没有分享到一丁点成功。她看起来好蠢。也许她是活该,谁让她没有“坚持、忍耐、不找借口”,谁让她不具备“成功者的素质”。可问题是,万一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活该,她要怎么活下去?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真人秀,一个节目,一个企划,一个脚本。但我看到人们合谋编织和传递这样慕强的故事,活在金字塔顶以下的我,还是感到不安。仿佛财富不仅是物质上的富有,更是一种道德上的审视:拥有财富意味着进取、智慧、能力。贫穷除了意味着物质的匮乏,还意味着愚蠢、懒惰或软弱,在真实人生的痛苦中,再厚厚地涂抹上关于个人品质的判决。金字塔顶的人,原本就已经获得许多奖励。构成金字塔底的普通人,才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永远如此。

我就是觉得,我们普通人不要因此苛责自己,似乎自己没做出这么棒的事,只是因为“没有富人思维”,似乎“富人思维”只要一转念就可以达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说:“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我只是觉得这句话尤其要用在自己身上:“别责怪自己。我要记得,我并不拥有那些优越条件。”

因为那些了不起的人无形中加在我们身上的种种苛责,在现实里已经太多太多。他们赢得游戏,实现梦想,这一切真的很了不起。而我们还活着,也挺了不起的。

最后放一个我最近很喜欢的小视频,内容是一些大爷们在玩耍,名字叫“中国大爷图鉴”。我更想把它叫做“舞蹈”。以前总觉得我们汉族人不大会动换,肢体不够协调,乐感不够好。现在却觉得,是我不自由,我被心里的框架限制了。把别人发明的美丽舞蹈学好,又有多大意思呢?就要跳和每个人都不一样的舞,自己的舞蹈,就应该和任何人都不一样。

而且我发现,这样看待舞蹈以后,无论我多么沉重蠢笨,都不可能不拥有自己的舞步。每个人都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份与生俱来的自由。我想这是生命的礼物,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随地起舞。

中国大爷图鉴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5 ) To Be an Entrepreneur —— 亮点汇总与分析

首先这是一档真人秀,而非纪录片。不过正因如此,许多观众表示反感——既然作品试图探索白手起家的美国梦是否依然可行,那么掺杂了表演成分还可信吗?诚然,片中有不少脱离现实的漏洞:例如离谱的二手车倒卖价格和速度,以及购房和就业需要提供的身份证明等。但瑕不掩瑜,Glenn Stearns的确是身价上亿、受业内尊敬的成功商人。这里我总结一些他的思想和技巧:

1、先找到买家

在没有收入来源时,他首先在网上寻找本地买家们需要什么,再去想办法满足需求。这个理论我认为不尽然。很多创新产品的诞生,是天才们自己先勾勒出理想模型后再将产品推广给消费者。不过像他这种技术创新需求不高的行业这条是没错的。

2、初始人脉至关重要

身为“中年伊漂”,在这个陌生城市需要快速建立可靠的人脉,他们能带你进入到本地的各类圈子从而拓展更多机会。

3、利用合适的时间、场合和受众心理销售

圣派翠克节即将到来,提前备货和选定目标人群。节日气氛下情绪高涨,买单也比平时更痛快。而那些酒吧里玩high了的人群更是理想受众,并能带来传染效应。前提是得跟酒吧商量好分成(片中没提,但肯定不会白让你进来卖货)。不过风险也不小——竞争对手已经在卖了怎么办?他们位置更好价格更便宜怎么办?大家都已经自己买好了怎么办?这是现实中的问题。

4、交易永远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心理价位

我在卖二手时往往主要考虑自己的成本和折旧,而实际上应当像Stearns一样充分了解市场价格和供需双方的处境来报价。

5、几个交易小技巧

例如在卖给老太太装饰时,主动夸她戴上去就是爱尔兰公主。正面的评价不管是真诚的还是玩笑的总会让人更愉悦,成交机会更大。而售车时,先报较高价格留给客户一点还价余地,再做双方妥协报价,并主动伸出握手的姿态或者直接拿出现金,都会让人更难拒绝。但对于价格较低的商品或服务我自己真的很讨厌讲价。

6、充分白嫖

政府提供了免费的创业咨询中心和办公用地,省去不少精力和成本。创业者应当了解当地政府各类优惠政策并充分利用。而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以直接在一些开放平台查询而免去了咨询费用。

7、但是律师费还是少不了

第一次准备充分后,原本就没多少积蓄的Stearns依然付了$1000向律师了解该项目创业需要的一切法务准备与流程,马上知道原计划行不通。试想如果他没有出这笔钱一群人折腾了许久后才发现执照一直下不来,浪费的不只是大量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8、团队至关重要

单干很自由,但创业离不开伙伴。Stearns对烤肉和啤酒一无所知,但只要他分析出这个模式需要哪些人才并找来各司其职,那他就能成为合格的老板,公司也依然能在比赛中夺冠。

9、让团队充分信任你的愿景

10、通过展示团队成员优秀表现,实现互相激励

11、发现人才但没有合适的岗位,可以考虑专门为他安排一个位置

12、通过适当鼓励和施压,激发成员潜力

在装修女感到力不从心想告辞时,在烤肉节首日有人疲惫时

13、尊重是沟通的基础

特别是面对人才时,批评也要保持理智。

14、现金快速周转,保持适当杠杆

从获得现金流开始,Stearns始终不留多余的钱在账上,通过不断投资充分放大资本价值。

15、想好就去做,不要拖

16、分析竞品

17、化敌为友

“始终和竞争对手保持紧密关系”,以开放的心态相处。对团队内部可以强化竞争意识激励斗志,对外纵横捭阖,遇到困难或机遇也能并肩合作。例如酿酒厂的ODM和比赛中在其他摊位买食材。

18、小目标和大局观

出售房产时,虽然没有达到Stearns的心理价位,但作为创业路程中的一站,可以牺牲这部分利润保证整体计划的完成。


正在或着手创业的人,能从本片学习到一些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但摄制组的存在客观上对他创业有多少帮助不得而知,reddit上也有其他的质疑和批评。我甚至想如果存在这种“摄像机效应”的话,那在烤肉节之类的大型活动中自己找人拿着机器随便做做样子保持跟拍,岂不是能创造额外收益?

烤肉店官网 //underdogbbq.com/ 这种可复制性强的盈利模式才能获得高利润和估值。

 6 ) 亿万富翁的A面和B面

A面--亿万富翁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90天,从$100和一辆破旧皮卡起步,赚到$1M;那么整个过程的B面是什么?

A面--亿万富翁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90天,从零起步,$100变$1M;那么整个过程的B面是什么?

整个事件的背面,正是Glenn Stearns是一位已经成功过的企业家,Glenn拥有成功需要的能力、行动力、知识和心态。抛开节目的因素,有一些内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1.积极的心态

在头几天没能有什么收入的时候,依旧保持积极心态;在遇到人员困难、事业困境的时候,找方法找办法,比如借肋排,比如坚持在雨中继续营业;在遇到方向性错误的时候(初期选择酿酒行业未成功),能够继续探索和结合,最后定下BBQ酒吧的方向,而不陷于沮丧之中。

2.风险控制

在第一天,就确定未来三个月的基本生活保障需要的开销,并先为之努力;睡在车上而呕吐的时候,即使花很多钱,也去医院检查,保证身体健康。

马斯洛需求的基底完成后,才能谈得上创业,Dream.

3.赚钱杀手锏

作为商场精英,我们看到了Glenn倒卖二手车和房产,借助两次集会赚钱。这些过往的经验,帮助他获得一笔又一笔的启动资金。这都是满满的经验,一个小白想凭空1个月赚个1~2万刀,真的不太可能。只能说,有些老鸟深谙的游戏规则,新手要么天资聪颖善于学习实践,要么有老手带着,否则真的很难逾越中间的鸿沟。

4.汇聚人才

聚集一群有能力有执行力还不求短期回报的创业伙伴,真的难上加难。虽然Glenn掩饰自己的真名和过往,但在演讲和表达时候透露的自信,对事物发展的正确判断,拎得清人际关系等种种表现,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的伙伴们,他真的会很靠谱。站在创业的角度,靠谱的人真的不多。而Glenn就是那个让团队感觉他很靠谱的人。靠谱的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试错,在商场的淬火中不断历练,最后成功的。

除了以上这些B面,你一定能从片子中找到更多的细节。


以下是A面,Glenn Stearns节目中的建议。

第一集

1.cover the basics first(保障生计第一位)

如果整天忙着生计,是不可能创业的。所以精打细算的把每日的开销确认出来。

所以定下了7天挣3300刀。用于未来3个月的日常开销(衣食住行)。

2. recogniz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认清你的优劣势)

因为他之前做过销售,所以他选择去找东西卖。

3. find your buyer first(先找到买主,再依据需求出售)

你眼中的垃圾,有可能是别人的宝藏。

4. no job is beneath you(天下没有卑微的工作)

亿万富翁接了一个打扫屋子的工作。

5. diversify your efforts(扩大你的业务范围)

圣帕特里克节是多方开拓财源的机会。

6. buy low, sell high(投资入门原则,低买高卖)

60美分的气球卖5刀

7. tap into the herd mentality(善用从众心理)

走到人群面前推销,只要能让两个人买,就有机会让整群人都跟着买。

第二集

1. identify a need and fill it(分析需求,满足需求)

成功创业的秘诀是:选择市场需要的产品,组织一个好的队伍。

2. know your ****(搞懂你在做什么)

了解行业的方方面面。

3. human capital(人力资本)

最重要的经营原则就是人力资本。面试的时候,关注的是人有没有拼劲,能不能长久留下来,相不相信这家公司。

4. install confidence(灌输信心)

团队如果不信任你,你什么都做不成。

确定团队相信你的愿景。

第三集

1. be ready to pivot(做好变通的准备)

不是每笔生意都能照计划走,好的生意人永远都准备好应对突来的变化和失败,经营或创业难免如此。

2. surround yourself with experts(找到各行业的专家)

3. do your due diligence(做好尽责调查)

4.创业计划:

4.1 BBQ and beer restaurant(开啤酒烧烤餐厅)

4.2 go national with sauces and rubs(再把酱汁和肋排推销到全国)

4.3 bring in local beer(接洽地方酒厂)

5. know how to motivate(知道用什么策略鼓励他人)

第四集:

1. create space for talent(加入发现人才,为他在团队中找个位置)

没有位置就创造一个。

2.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删掉过多无关的资讯,清楚说明需求,从头到尾把握要点。

3. “No” is just the start of the comversation(拒绝只是对话的起头)

所有成功的生意听过的拒绝都比同意多。

第五集:

1. find people smarter than you(找到比你聪明的人)

2. set your own table(摆好宴席,不要坐等良机落手里)

做甚矣想成功,就要主动寻找机会

3. lose the battle to win the war

(人在商场,有时候输掉一场仗,才能打赢整场战争)

第六集

1. don't pigeonhole your players (不要限制你的选手)

2. check the plane before you fly it(行动之前先做检查)

飞行员起飞之前一定会做足检查,因为性命攸关。

3. if things go wrong, don't go with them.(场面难看的时候,不要随之起舞)

压力下能不能保持冷静,正是专业与否的差别。

第七集:

1. shut up and listen(闭上嘴认真听)

仔细聆听你周围专家指导,承认他们提供的回馈是在帮助你成功。

2. 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 get out of the kitchen.(怕热就别进厨房)

3. combat is optional(意见不合的时候,冲突是一个选择)

4. endure more pain than anyone else(比别人忍受更多痛苦)

设法度过难关,比竞争对手忍受更多痛苦,不能轻言放弃。

第八集:

1. don't confuse effort with results(别把努力和结果混为一谈)

转动的轮子也要前进才有意义,努力工作是必要条件,重点是要聪明工作,重点在于最后你做到了什么。

2. hand-ups not handouts(人们值得褒扬,不是被贬低)


如果你正在或准备创业,建议看一下;

如果你的朋友在创业,你应该建议他看一下。

 短评

情绪稳定很重要

6分钟前
  • Wuyouz
  • 推荐

意图过于明显,美国梦得大型广告片

7分钟前
  • freedom
  • 还行

1%的努力,10%的运气,89%的摄像机,缺一不可。

11分钟前
  • 永木明木
  • 推荐

下次听到有人给你画大饼不要扭头就走

13分钟前
  • Keyser
  • 力荐

1、面子一文不值,做事不要意气用事。2、一点点重复的积累,主角从垃圾厂找的轮胎转手卖1800刀,几百块钱的车卖4000多,令我惊叹,这个世界就是在比谁更黑心。但我更敬佩的是主角没有觉得卖轮胎赚钱就一直卖,二手车赚钱就一直都卖二手车,财富的积累是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3、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决定去做便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大家。4、不要把努力和结果混为一谈。5、我认为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先寻找买家再做产品。最近我也有学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网课,发现无论是创业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不可预测的事情了。我们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更多是面对生活的勇气。

16分钟前
  • 芝士是二道贩子
  • 力荐

表白哼哈二将Matt和RJ,还有独当一面的女神设计师Dawn。大企业家操刀,果然很多沟通问题轻车熟路迎刃而解,其实一般人在很多环节会花很多时间。很多挫折在人性方面表现的很真实,特别是那个最容易激动的女pitmaster,一直隐隐的不是太喜欢她,结局真实了!最不能接受的是二手车赚差价的情节!最后八成算赢了吧,但也不能排除一部分人可能是对镜头的吸引力而凝聚在一起,不过骨干成员还是很真实的,特别是女设计师Dawn,很喜欢她,善良勇敢,勇于担当,生活负担很重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倾尽所有,最后揭晓男主身份的那一刻,她的第一反应很真实,说明她真的是全心全意在为男主的愿景努力,男主给予她回报时,她的人生愿望真的是朴实无华!RJ不说了,全篇接受一切指令任劳任怨!Matt考虑全面,军师一样的存在!很喜欢这个团队!

19分钟前
  • 夜神月的猫
  • 推荐

1、节日当天购入甩卖小商品在酒吧卖出挣0.4K,用时1天。2、从垃圾场找到别人求购的2个旧轮胎挣1.5K,用时1周;(下面的操作,同样匿名和现金交易,先打个❓)3、买2辆清仓甩卖的二手车洗干净转售挣7K,用时1周;4、贷款购二手房翻新出售挣40K±,用时6周;5、召集数个无薪合作人,参加烧烤节获奖,啤酒烧烤店开业第一天估值750K,用时10周。

21分钟前
  • funny_vee
  • 还行

全程看完。总结下:落魄到救助站,睡汽车。第一时间打零工,找工作,顺便认识人。发现需求轮胎,找了一星期。顺便一起练摊,有钱倒卖二手车,最重要的一笔是倒卖二手房。有些人就是在这些打零工,做固定工作,捡垃圾,搞倒卖,做一辈子。那没希望。只是解决了生存问题。重点是他在找工作和打零工的时候认识的人。阿杰服装店老板,练摊感情好,搞设计有时间有人脉。在创业中心,空头支票招揽人才,遇到了麦克。市场调研,认识了更多。打算搞实业,其实开始是想太好,投入大,回报小,流程长。90天搞不成。最后结合当地情况,和每个合适的活动,进军餐饮,见效快,资金流转快。这是个创业的好方向,就是非常看后续发展,起得快,也死得快。不过主角抓住了,烧烤节的商机,建立品牌口碑。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成不了事,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管理人才,

23分钟前
  • 影君子
  • 力荐

3.5 有演戏嫌疑,但是真的有点精彩,整个感觉和呆过的创业公司差不多。从未意识到团队那么重要,也从没体会过所谓leadership到底是啥样的。大开眼界吧。

27分钟前
  • Pasdei
  • 推荐

不愧是亿万富翁,具有卓绝的思考方式、严格的时间节点、抓住任何可能的活动展现品牌,并且拥有百分百的执行力。以上。中国也适用找行业专家,行业专家反而比较谦逊。

29分钟前
  • 东明乐
  • 力荐

即便是一部纯虚构的电视剧也算是很有质量的了,很好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在创业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应得的结果。

31分钟前
  • 苏莫
  • 推荐

学到了,目标、预算、沟通、追进度、不找借口、信任团队

32分钟前
  • 艾爵
  • 力荐

虽然不知道有多少内容是真实的,但对于创业者或者单纯希望能挣到钱的人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1、先设定好期限并想办法解决这段时间的温饱才能安心创业;2、先弄清别人需要什么,再决定你该卖什么;3、低买高卖;4、算出每个关键点需要的预算,并且想办法在关键时间赚到这笔钱;5、充分利用社会可以帮助你的免费资源;6、开始前先做市场调研,选有发展空间且限定时间内可行的领域;7、找到比你专业厉害的人并团结他们的力量跟你合作;8、创业全程尤其初期会遇到各种危机,要想尽一切办法找解决方案;9、找有创业心的人加入你的团队,且领导者必须有强大的能力不断为自己和整个团队做好心理建设;10、领导者必须找到每个关键位置上能负责的人,并且有能力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作用,以便让整个系统在没有领导的情况下也可以良性运转

37分钟前
  • Rena
  • 推荐

Glenn Stearns这是准备竞选总统吧? 宣扬“美国梦”、团结底层、获得一个地区的选票……P.S. Glenn Stearns有点儿《亿万》主角Bobby的感觉

42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进一步了解了一些美国的情况,社区创业培训中心的普吉程度,真是太让我惊讶了,商业氛围很好。想尽一切办法赚取第一桶金,寻找团队发掘主营业务。

45分钟前
  • 谈刘刘
  • 推荐

还是要有个好领导

48分钟前
  • shrimp zhang
  • 推荐

看完全部,再回看开头,五十几岁大叔,蹲在地上给人刷马桶,大冬天在车里过夜,去见人之前只能在公厕里洗漱一番,虽然是真人秀,但还是挺感慨的,且不说经不经济头脑的问题,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还是吃不了这种苦,拉不下这块脸。结尾葛伦说:我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会设法熬过难关,比别人忍受更多痛苦。还有,别把努力和结果混为一谈,转动车轮也要前进才有意义。泪点PS:拿到支票时,单亲妈妈喜极而泣,说这几年一直过着零存款的日子,现在我要带孩子去迪斯尼乐园,长大去就没那么好玩了。

50分钟前
  • 🎈
  • 力荐

普通人和亿万富翁的差距可能只是执行力,懂大道理的人有太多,有经验知识的人也太多,但是可能真的能抓住一切资源为了目标坚定执行的才能成功。

52分钟前
  • 永生猫
  • 力荐

喜欢他与别人相处的方式,真诚又得体,富有激情,总能反思并改进。B站搜索富豪谷底求翻身。

56分钟前
  • imty42
  • 推荐

虽然是个真人秀,但是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过创业经验的我真诚推荐,不要说这个不适合国内环境,要看人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如何与人沟通等等这些才是有用的东西

60分钟前
  • Nerdy Chic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