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

剧情片其它2017

主演:阿德尔·卡拉姆,卡梅尔·巴沙,卡米尔·萨拉米,戴曼德·布·阿布德,丽塔·哈耶克,塔拉尔·朱尔迪,克里斯汀·乔艾里,朱莉娅·卡萨,里法特·托贝,卡洛斯·查欣

导演:齐德·多尔里

 剧照

羞辱 剧照 NO.1羞辱 剧照 NO.2羞辱 剧照 NO.3羞辱 剧照 NO.4羞辱 剧照 NO.5羞辱 剧照 NO.6羞辱 剧照 NO.13羞辱 剧照 NO.14羞辱 剧照 NO.15羞辱 剧照 NO.16羞辱 剧照 NO.17羞辱 剧照 NO.18羞辱 剧照 NO.19羞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04:35

详细剧情

  一人是黎巴嫩基督徒,另一人是巴勒斯坦难民,两人因口角摩擦走上法庭。这场斗争在媒体的推动下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动荡。看似两人之间的小事,实际上牵扯出整个中东的政治及信仰问题,由此影片引发人们有关真相、信仰、人性与和平的思考。男主卡梅尔·巴沙凭借此片夺得威尼斯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

 长篇影评

 1 ) 导演是想讽刺西方民主和司法制度不能解决中东问题?

狗尾续貂的结尾,强行大团圆结局。难道法庭上的驳回,能带来法庭外的和解吗?大家各退一步,就是解决中东乱局的出路?真正有罪的是那些律师、政客、媒体、议员,甚至是法律和制度本身。从当年强行划出以色列版图,到打着人权旗号去主持大局,西方化在中东制造了更多问题。就像女律师说的,屠杀完又向难民施舍食物去侮辱他们,这不就是所谓文明世界的做法吗?正如总统说的,律师才不希望他们和解。律师要利益,媒体要眼前,政客要票仓,这些政治工具一天存在,人们随时会被挑衅着干架。

律师的无耻言论,看得我都想揍他。说什么说亚美尼亚人、同性恋、吉普赛人等弱势群体怎么没用暴力解决问题,说什么美国的空姐让政客道歉是文明人的做法。尼玛!亚美尼亚人那叫大屠杀,他们有还手余地吗?空姐这种依附于资本的职业,和有血性的劳动者一样吗?如果侮辱她的不是政客,只是普通人,文明世界会理她吗?美式的人权,只有在能成为媒体猛料时才生效。美式的文明,不过是弱者被霸凌时只能用强者的规则来抗议,否则就遭到镇压。

看到后面开始传递美利坚主旋律。一切问题变成了语言问题,暴力有罪,言论自由;只要大家要放下仇恨,让往事成风,就能做相亲相爱一家人。实在愤怒就拿起法律武器,倾家荡产请天价律师为你出头,能拯救世界的只有穿西装的资产阶级。——我严重赞同双方握手言和,然后一起去揍那个律师,这是让全国人民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

电影前半部分很好看,基督徒这个角色很生动。一个修车工人,老婆要生产了,嫌家里房子太小,房贷还没还完,生活的压抑转化为对巴勒斯坦人和法官的愤怒,是完全合理的。那种工人阶级的不讲道理,只要老婆和父亲不站在自己这边,就一起倾泻愤怒,此时角色已经很饱满了。到后面法庭上再去挖他的身世,好像他的悲惨遭遇能为歧视言论带来合法性,简直是脱裤子放屁。他的压抑生活足以让他说出那句话,但普通人不知道该恨谁,还以为那些油头粉面的家伙在帮他。

相对的,巴勒斯坦人一直很克制,因为他的身份更弱势,直到被解雇时的崩溃,那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也是千百人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人的困境。他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认真,因为太认真而打人,因为太认真而自首和认罪,因为工作太认真被污蔑成暴力狂,因为太认真而失业,最后又因为太认真而跑过去挨打。他是认真的人,而基督徒是较真。可悲的是这个世界容不下认真的人,却欢迎后者多制造点新闻线索。

他同样也不知道该恨谁,明明是个很冲动很讲原则的人,却默默忍受资本家对他的污蔑。他没有权利意识,当女律师说出他的苦难时,几次投去看圣母的眼神。女律师和父亲的矛盾,说白了是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他者的苦难变成了他们一争高下的素材,甚至可以怀疑她是在炒作自己的政治首秀。

巴勒斯坦人最后指责基督徒,他们这些小市民阶层,只知道过自己的小资生活,对战争袖手旁观,如今战火烧到自己身上。他骂的更是文明世界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当自己国家侵略他人时,他们享受着掠夺来的财富。当难民和恐怖分子跑到他们国内,一副受害者的样子。巴勒斯坦人一直都承认打人是错的,但不然呢?认领美利坚主旋律,被侮辱也要表现出文明吗?但道歉放在他知道基督徒也是受害者之后,削弱了他淳朴的动机。

后半段成了美式律师剧,完全变了味。大概因为当两个人都看到了更无耻的律师行为后,发现普通人再打架斗殴也只是小巫见大巫,实在没必要大动干戈。然而法庭一旦转起来,就由不得当事人了,连原告也成了被揭伤疤的受害者。我以为最后原告会撤诉,留下小丑般的律师,但最后他们都变成了顺民,意识到冤冤相报何时了,从此要讲文明树新风。但失业的巴勒斯坦人怎么办?谁还敢雇佣他?早产儿身体弱,以后高昂的医疗费怎么办?当然这超出了电影的范围,也超出了主旋律的范围。

*

说说四个和事佬的角色,包工头、第一个法官、总统、妻子。包工头以大局为重,他惦记的是能解决几百人住房的工程,象征了创业阶段的资产阶级。第一个法官象征前现代的社会治理模式,那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态度,他知道老百姓脾气大但人不坏,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总统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代理人,他宁可舍弃真诚也要维稳,这符合有限政府的短视做法,但缺乏真诚的稳定只是为冲突埋下祸根,这也表明西方模式不能解决中东问题。一个普通市民敢对总统大呼小叫,这种所谓的美国民主(说不定有很多国人在羡慕),背后是一整套权力机构镇着,或者要靠统一的宗教来凝聚人心。移植到混乱的中东,迟早变成军政上台。

而妻子和孩子代表了爱,这才是能让人放下屠刀的力量。爱才能拯救世界,无论是爱上帝还是爱真主。也许导演的用意是这个?讽刺了司法机构只是秀场,只是利益集团的工具,真正化解矛盾的是人性中的善与爱。马克思从来都是对的,阶级矛盾永远是主要矛盾。但只要权力斗争不消失,普通人就会在各种宗派、各种主义中被当枪使。生活有多压抑,愤怒就有多猛烈。

 2 ) 一切在情理之中又不可避免,或许这就是人的天性

人们一旦受到了羞辱结局只能是相互憎恨。

所谓的失去珍视之人的痛苦。这并不是简单的丧亲、丧友之痛,而是由丧亲、丧友所引发的对世间苦难的体会:是啊,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心爱者会死于非命,理想会被现实碾碎,高尚者会为了蝼蚁枉送性命,而且,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这样的事情注定每天都在重演。

战争的理由我们无所谓的,宗教、思想、资源、土地、怨恨、恋爱、心血来潮…这些无聊的理由都只是开战的借口而已。战争永远不会绝灭,理由可以事后再想…是人的本能在寻求战争。

想想从09年7月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十年给我带来的是什么?是羞辱,是被排斥,是被无尽的伤害。

这是一个悲惨又无聊可笑的世界。

现世即地狱。

 3 ) 和解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仇恨不会自行消失殆尽

抛开导演模仿美国电影的路数不谈。

中东地区仇恨不会因为时间消失殆尽,公正总会出现。

为什么一个插肩而过的小冲突会演变升级到民族国家的冲突?导演给出的结尾没多大意思。这个问题的我有,但是不能说。

所以本片只是提出一个问题,而它的答案可能像是本片导演经历,穆斯林出身、受教育于美国、找了个基督教老婆,混搭之后一切都看开了。或者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4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太为难法官了吧,本来审判口角矛盾,竟升级为审判历史遗留问题和民族问题,只有和稀泥了。。一开始对两人的固执(特别是爆躁托尼)有点不可理喻,但是加上背景后又觉得倒也可以理解,律师父女火力全开也是真的狠,互殴扒皮扒到了战争屠杀、身世过往上。两个人都没想到社会版的新闻能失控演化到头条版,吵架打架的矛盾你打我一拳我回你一棒能化解,两个族群的歧视和偏见却永远无法消除。 话都说的简单,调门唱的也高,铭记历史,看向未来,但当带入身份和背景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每个基督徒都认为巴勒斯坦难民侵占资源,享受特权,破坏秩序,是犹太人走狗;每个难民都认为自己遭受歧视,寄人篱下,是阿拉伯世界“黑人”,加之宗教民族战争政治的大乱斗,群情激扬,积怨就只会加深,冲突一触即发,火药桶的引线实在是太容易点燃了,调解一个事件,还有千千万万无法调节的事件,路还远着呢。

 5 ) 谁的尊严,被谁《羞辱》?

黎巴嫩是一个不太一样的中东地区国家,也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上会诞生这样一部看似荒诞却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品。

在阿拉伯世界中,黎巴嫩是唯一一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大宗教组成的国家,这两大宗教分庭抗礼瓜分了黎巴嫩,东区由基督教势力掌控,西区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这些宗教中的细枝末节例如逊尼派、什叶派、希腊天主教、亚美尼亚天主教暂且不谈,我们可以认为基督教的话语权掌握在天主教马龙派中,原先黎巴嫩全国过半的人都信仰基督教,而随后局势逐渐发生改变,伊斯兰教教众想进行改革以掌控国家政权,从此,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从高层国家领导军方到底层居民开始了漫长的斗争。

那贝希尔·杰马耶勒是何许人也?贝希尔·杰马耶勒出生于一个基督教马龙派家庭,他的核心思想是“恢复黎巴嫩对自己国土的主权,恢复其全部国家权力”,要求一切外国军队包括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撤出,随后贝希尔·杰马耶勒被刺杀,以色列趁乱攻入黎巴嫩,向巴勒斯坦难民营开火,被称作“贝鲁特大屠杀”,而这一切的指挥正是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后来的以色列总统。

随着巴以冲突升级中东乱战的开始,大量巴勒斯坦犹太难民依旧涌入黎巴嫩,由此带来了大量的矛盾,产生了民族主义思潮。本片的戏剧冲突正是在这样简化了还特别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

片头便是一场大选,一个人在发表政治演说,本片的男主角托尼是贝希尔·杰马耶勒(当然,片头出现的那个人叫做akim?(我怀疑是阿明·杰马耶勒)是贝希尔·杰马耶勒的接班人)的忠实拥趸,同时开篇一场夫妻搬家的戏和修理汽车的戏干脆利落的交代了托尼的政治、宗教观念和性格,简而言之就是一头倔驴,并且有一位怀胎已久的妻子。

本片第二位男主亚西尔也出现了,亚西尔是一位巴勒斯坦难民,工程师身份,同样是一头倔驴,这在上司谈话的时候也从侧面体现出他的工作效率和专业素养,此时二位男主角有了第一次接触。托尼违建水管还把水撒到了亚西尔身上,矛盾出现,亚西尔找到托尼,语气生硬。此处出现了第一次“羞辱”(说是羞辱语气有些重,就当是强行扣题)托尼的行为对于亚西尔的职业素养来说是一种羞辱,以及亚西尔生硬的语气、颐指气使的态度令托尼感到自己被羞辱了。

第二次接触开始,老板进行调解,双方准备进行和解,此时老板想多方努力从托尼妻子那里打开突破口,在这里“男权”或者说是“父权”第一次出现,托尼认为亚西尔不愿意当面道歉,从女人方面入手,这对他的男性主导地位产生了冲击,羞辱了托尼的男权尊严,“此房是我买 这管是我搭”,亚西尔的态度使得矛盾再次升级,车库中的托尼看着贝希尔·杰马耶勒的讲话,这同样代表了黎巴嫩大多国民的民族主义心态。

而亚西尔的上司为了“巴勒斯坦难民营”的重建运作妥协,希望亚西尔道歉,在这里,亚西尔的身份再次被提及,亚西尔收到了羞辱,“我们相当于阿拉伯的黑鬼”这话同时也表现了巴勒斯坦难民的国民心态。第二次接触是通过亚西尔老板的“运作”使得矛盾激化,双方同时施加了一次羞辱,同时在这当中隐藏了又一种阶层性质的羞辱,即老板代表的中产阶级对于下层为其打工的“无产阶级”的理所当然式的游说产生了羞辱行为。

接着双方准备进行和解,托尼百般羞辱亚西尔,并且提到了沙龙下令屠杀难民营的事件,这句话激怒了亚西尔,矛盾激化,产生口角,亚西尔讲男主打伤,极高的叙事效率,17分钟构建起了完整的故事前因、国民心态、阶层矛盾。

接下来准备上法庭,托尼方面与警方接触,民族主义心态一览无遗,在出租车上的争论表明这是本土黎巴嫩人对于巴勒斯坦外来者的普遍态度,而在巴勒斯坦难民营也呈现出一个巴勒斯坦工人工会的小团体结构,而亚西尔也是这群人的领袖,并且为后续发生的事件埋下伏笔。

经过20分钟左右的铺垫,双方第一次在法庭上碰撞,而双方的不合作“羞辱”了法庭的威信,同时本片的矛盾再次激化,而此处的问题在于亚西尔沉默的理由不够充分,推进戏剧冲突的铺垫过少,此时法官的行为也充满争议,并不能令人信服产生接下来的转变,而托尼掏出法律条文教育法官使得法官感到自己被“羞辱”毕竟法官是“拥有”法律的人,此时被一个“底层”教育,虽然肤浅但是也好用,并且矛盾再次升级,托尼与法庭之间也存在了冲突,而在被拖出法庭的时候说的话再一次为矛盾上升至社会矛盾埋下伏笔,法官的粗暴判决方式使得法律公信力失效,法律本身被执法者羞辱。并且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上层建筑与下层人民群众的脱节令整个社会不稳定,全片紧张的气氛令这个故事充满张力且可以使人忘掉一些小瑕疵(毕竟肯定有人会说在TC这样见怪不怪之类的话,见仁见智)。

接着是一个过渡段,这一段就比较生硬闪回托尼的过去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也不知为何晕倒然后引出托尼的妻子早产婴儿病危的段落,而接下来的全片的第二幕律师团出现一段显得过于突兀,人物动机其实是多样的,但是并没有与后面寻找律师团打官司很好的联系起来,如果只是为了争口气中间加了这么早产一段反而打乱了叙事,初看律师团的一段感觉是又一次将叙事退回到了“建制”中来而非“复杂化行动”和“发展”,而事实上是应该是在晕倒事件一段时间之后后续剧情为律师团打算利用托尼的晕倒谋取更大的利益,影片在故事时空构建上有些含混不清,律师团角色出现的有些突兀了。并且律师团的行为与托尼的目的背道而驰,民族主义思潮与“利益”产生冲突,更高层次的戏剧张力是有的,底层的民族主义思想民粹思想在上层看来不过是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上层的利益是什么也是一个悬疑点),隐藏的这一点也是值得玩味的。

再接着以为女律师找到加西亚,同样,双方步调一致,律师的诉求与加西亚的目标并不相同,并且在此时埋下了一个伏笔。

在一段普通的法庭辩论之后引来了一个小高潮,女律师是律师团头领的女儿,这时叙事主体转向了父权中来,父亲想“控制”女儿,走他规划好的路子,而女儿不同意,成为了被告的辩护人并且很有可能会输,而有意思的是父亲与女儿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都终于“律师”这个职位并且只忠于自己想要“赢”的理念。女儿想战胜父亲,而父亲也想赢(同样是一个悬疑点:一个大律师为什么会接这么一个小案子),双方都忽视了被代理人的意见,整个叙事的核心已经被巧妙的转移,讽刺的是二位只想争口气的辩论不知不觉已经走向了不可控的关于另一个家庭、两个宗教势力、本土人与难民之间的冲突,这二位反而在影片中后段“失语”。二者的私人空间同样被羞辱,这是公众层面的舆论浪潮对于个人的裹挟,同样是一种羞辱。

接下来前期埋下的伏笔即加西亚的手下们来到法庭门口闹事,并且被人记录下来,事件被彻底放大至整个社会,很有意思的是“媒体”也加入战争,父亲律师的话被断章取义无限放大,而在接下来的环节父亲律师的动机被解开,同时引出了另一个事件:加西亚过去的黑历史,并且试图证明巴勒斯坦来的难民充满原罪。父亲律师是想要达成政治诉求,而此刻再一次约旦军对于巴勒斯坦难民的黑历史被女儿律师陈述,本片至此就有些跑偏了,因为这个话题是在是过大,并且牵扯到约旦军对于巴勒斯坦难民的羞辱行为,上升到了国家、政治上的羞辱行为,而在本案件中推进、上升的速度过快,与案件无关,本片核心叙事再次转移、上升,目前是三个层次之间“羞辱”关系同时在法庭上辩论,但是父亲律师说的话实在是有些过于功利,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冲突,好像预料到事情不可发展接下来也不再可控,成为犹太复国主义与巴勒斯坦人的对抗,而此时托尼、律师、和与他们对立的一方反而变得模糊,过快的上升到了巴勒斯坦人与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的斗争其实究其核心正是因为父亲律师的言论?那么后期整个事件的动机没有踩实也令人遗憾。

后期解开了托尼阴影的扣子,1976年、达穆尔地区等关键词,说明托尼的阴影来源于1976年开始的黎巴嫩内战,有意思的一点出现了,黎巴嫩的人同样流离失所成为其他国家的难民,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也有巴勒斯坦军队的影子,而在这之后黎巴嫩在以色列的主导之下又对逃亡过来的巴勒斯坦难民进行打击,至此中东乱成一锅粥的历史算是简要交代清楚了同时也可以看出要是讲好这么一个故事需要多么庞大的信息铺垫,而本身该电影也只能简要提及,若是对于中东地区的人来说可能很好理解,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人需要的额外信息量太过巨大,影片本身没有交代清晰,或许这也是本片令人遗憾的地方吧。

再一次,在法庭上,托尼的童年阴影被公之于众,伤疤被撕开,是一次公审各怀鬼胎的各色人马对于他的一次羞辱。或许这是本片最后一次提到“羞辱”。

而在加西亚与托尼私下一次见面之后“愤怒”的根源被揭开,源于嫉妒,对于和平的向往,同时在最后一幕也要达成父女的和解(而父女线其实消失很久了,只能草草结尾)以及巴勒斯坦难民和黎巴嫩本土居民的冲突,至此似乎只能草草结束了,并且在最后落实之处,女儿与父亲的冲突似乎默认被消除了,只能通过大段鸡汤式总结性台词扯扯国外扯扯时政表达本片最大的中心思想。实在是有些可惜。

本片涉及到的历史、宗教、政治内容过多掌控不好实在是有些可惜,想来中东乱战似乎好像确实就是为了一个“尊严”:耶路撒冷之争,宗教之争,在这些战争中究竟谁才是赢家?或许是最后那位父亲律师提到的“骂了婊子还得道歉”的国家吧,国家尊严荡然无存的情况下缺想要争取“小确幸”的尊严?或许这同样也是对于中东地区人们心态的一种嘲讽吧。

 6 )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万人倒身下跪,三教归一的圣地,却激发出千年的民族信仰矛盾。 民族问题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人类史上最悲惨最可耻的篇章基本都与此有关,那些动不动就喊着要打仗、要消灭谁的人是最愚蠢的,因为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最容易被利用,而屠杀机器一旦开动,最终只会在冤冤相报中吞噬所有人。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真正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不会因为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习惯就心怀芥蒂,恶语相向,甚至挥舞屠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别人的生活也有诸多坎坷,尽量不去羞辱别人,或者有说对不起的勇气。希望这世上不要再有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因为历史的死结不会被战争和死亡解开,只会在互相理解和宽容中慢慢消逝。 重要台词 1他没理由那样羞辱我 2有些人道歉很难说出口,但不代表他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你在羞辱那个警察?”“我在羞辱这个世界” 4人们受到羞辱,结局只有相互愤恨 5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铭记历史,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些苦难摧毁我们现在的一切,还有,战争早已结束,是时候放手了

 短评

任何一场细小的争论都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历史里在埋下人心中的伤痕和鸿沟,战争从未结束。

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男主犯浑时看到一部分自己和很多时候的我们,而至少他是直接受害者。当两个人想要decency时,事情早已发酵失控【修车桥段太刻意了啊233【庭审辩护还挺像美国的,但要真在美国早就objection一万次了。女法官垃圾,搞得跟菜市场一样。总统水平也跟街道办主任似的【最后大家一致的敌人:made in China🤷

12分钟前
  • 惑星統合機関
  • 推荐

情节安排上匠气十足,都是完全可以想见的起承转合,两个人的敌对升级和背后大规模的仇恨升级相互纠缠得有点新闻特稿化了。有一点更值得深思,一个社会如果已经变成了仇恨的培养皿,是否还有解决的可能。像这个故事一样依靠道德力量,或许仍然是理想主义的。

15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哪个二货把巴基斯坦加在标签上的

16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Venice2017# 想完全看懂需要大量关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背景知识。片子真心不错,一件小事搅动起的政治历史矛盾和战争创伤记忆,连篇累牍的法庭戏实际成了对死结重重的历史问题的(无法)审判和精神分析。说教肯定是说教,都快成政治电影了,尺度拿捏肯定是不如「一次别离」。必有一奖。

1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男主演得一般啊怎么就影帝了,后来发现拿影帝的是另一个= =法庭戏很精彩,好是好的,对我来说太政治化了点

23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勉强四星。很现实的主题,把这片里的黎巴嫩基督徒替换成大连人,把巴勒斯坦难民替换成东北人,我觉得也毫无违和感,当然还可以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把两方置换成任何身份。这片子和导演之前的作品一样,充溢着金色暖阳,然而最难得是剧本的处理——你怎样在一场微不足道的小矛盾引起的法庭戏中,穿插进整个国家几十年的动乱记忆?这个编排铺陈非常见功力,尤其在总统出面说和二人失败的戏以后,再揭开黎巴嫩男人的童年屠杀记忆,这个编排真是很大气了,过程中还有突然爆出两边律师是父女这类提速段落,总之,全片的节奏掌控属于剧情片这门手艺中很纯熟的例子。主题提炼的也很聪明,何谓“羞辱”?在这片里就是非战争状态下,对犹太人的无可奈何。犹太人打跑了巴勒斯坦,巴人又侵害/互害邻国,其实这就是全片“羞辱”的最终指向

2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45/100 电影的立意是极好的,背景资料罗列的也够详细,让不熟悉政治环境的人也能大致了解局势,但它失败的地方在于,没有给观众独立思考的空间,每一个精心计算出来的情节的目的都显得太露骨,使得《侮辱》失去了原创价值,更像是照着模版打造出的商业片。

28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4.5 视角以小见大,伤口层层划开,控辩步步升级:叙事老道,表演摄人、节奏准确,非常精彩!长镜头追拍的紧凑叙事尤其非常带感 。个人恩怨加上宗教冲突家国仇恨真是无解 #片尾鸡汤瑕疵,车库挨一拳那句I'm sorry放在最后就好了,以小见大好但最后还是要放在小上#

33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影片快结束时,我手机震了一下,我摸出来看一眼是谁。旁边的女孩马上怒言“不要睇手机”。我看着她的充满正义的侧颜,仿若道德的化身。生活里我们抢着扮法官,电影里他们争着做受害者,孰不知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吞噬,何时“讨论不再只是对与错,争执而非只有赢与输”:那时,我可以请你吃爆米花。

38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种族矛盾的怒火、历史遗留的疮痍、不同政见的抵牾、法理媒介的博弈,都源自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一台引擎坏了可以修理,两个民族的矛盾却难以修复;几根肋骨断了可以疗愈,一段历史的疮痍却无法愈合。楼群里的水管风波,街道上的言语冲突。法庭上的唇枪舌战,现实中的暴力横行。沉默,是我最大的羞辱。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去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五部提名之一,黎巴嫩社会题材电影。一件小民事纠纷引起的民族、社会冲突的轩然大波,剧作、导演、表演均佳,值得看的好作品。丝绸之路电影节选这样的电影是对题对路了!

4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在中东,很可能因为一句话最后演变成战争,充满了同情地看着中东人民的故事,直到...黎巴嫩总统接见了打官司的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总统说我有权利中止这场诉讼,黎巴嫩人说你没权利,我们纳税让你坐那位置上就是为了保障我们有上诉的权利。看到这,我不知道有啥资格同情他们。

51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4.5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两个民族间的伤疤因为一个小小的口角被狠狠的揭了下来。说实话,全片两个男主看似“小肚鸡肠”的恨不得作为观众的我想冲过去暴打他们一顿,但是又能怪他们么。最后两个男人之间独特的和解方式看得挺温馨的。全片很会带动情绪,法庭戏出众。

56分钟前
  • 逢澶Ty
  • 推荐

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就知道是一部非常好莱坞类型片化的片子,果然如此。一句简单的道歉,被编剧用各种叙事技巧一再放大,做法类似于【一次别离】,最后连法官竟然都难以解决,只是这部的戏剧性非常刻意,有想法,也有亮点,只是显得技巧性太强,导演风格也很平庸,大煽特煽的类型片,不耐看。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同一个街区的人各自怀着苦难记忆,虽然一起生活但从未互相谅解。从平常口角到打开一个修罗场,像徐徐揭开包扎旧伤的纱布一样推进剧情,从一个小口子越撕越大,超出期待很多。有的地方匠气了,但会一直被剧情抓住,这个导演真的懂讲故事。如果我们的历史事件也能够这么拍,也算集体治愈了!4.5

1小时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比较刻意,拍得还不错。仍旧是欧美电影的套路:创造矛盾,不断激化,到顶点后通过发现和突转化解,最后升华为一条爱的教义。不妨多向伊朗电影学习:矛盾为了迫使人物寻找原因被设置,在两难困境中探入人性深度。前者人物本来就有,很少变化;后者人物在寻找过程中不断被发现。神的缺席和在场。

1小时前
  • 把噗
  • 还行

观影过程中很生气,觉得断肋骨小哥是傻逼,恨不得他被巴勒斯坦人围攻。突然好想打了个冷颤,发现自己才是最容易被煽动最容易被愤怒支配的人,政治的战场上大概就是炮灰。电影从一点出发,引出这么多元素,却一点不乱不崩,全程正襟危坐,丝毫不敢分心,真是佩服导演功力。#第八届北影节#

1小时前
  • 小武
  • 推荐

简直是,好得令人咂舌。看的时候电影里在下雨,恰好威尼斯突然暴雨打在影院顶棚上像全景声效果。最后落幕,全场响起掌声和雷雨声混在一起,像是把银幕里的故事延续到了现实世界里———太有戏剧性了!

1小时前
  • PureSucker
  • 力荐

D+/ 大失所望。即便有更深的文化了解也无法认同本片营造戏剧冲突与升华谕旨手段之生硬拙劣。编剧为每个关键人物装备好随时随地义愤填膺舌灿莲花的开关,真实的生活场景多数沦为演讲大礼堂。除了历史纵深剩下的探讨依然很欠力道。和《一次别离》完全没法比,倒和《广告牌》有不少相似之处。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