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子

剧情片法国2017

主演:利蒂希亚·多施,索莱曼·塞·迪耶,格雷·蒙赛京,让-克里斯托夫·弗里,娜塔莉·理查德,埃里卡圣,利拉-萝丝·吉尔贝蒂

导演:蕾欧诺·瑟哈伊

 剧照

年轻女子 剧照 NO.1年轻女子 剧照 NO.2年轻女子 剧照 NO.3年轻女子 剧照 NO.4年轻女子 剧照 NO.5年轻女子 剧照 NO.6年轻女子 剧照 NO.13年轻女子 剧照 NO.14年轻女子 剧照 NO.15年轻女子 剧照 NO.16年轻女子 剧照 NO.17年轻女子 剧照 NO.18年轻女子 剧照 NO.19年轻女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2:35

详细剧情

  宝拉(利蒂希亚·多施 Laetitia Dosch 饰)在20岁那年就认识男友了,两人携手一路走过了漫长的十年,本以为这个男人一定会牵着自己的手走入婚礼的殿堂,没想到在她30岁这一年,男友无情而且不可能挽回的抛弃了她。分手带给了宝拉巨大的打击,这打击实在是过于夸张了,导致她直接就精神崩溃住进了心理科。因为无法忍受心理科里可怕的治疗方式,宝拉决定“逃出疯人院”。  身无分文并且无处可去的宝拉只有自己的爱猫一只,但还是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一路上,她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目睹了千奇百怪的人生,在这么多人生里面,有哪一个是她想要活成的样子呢?

 长篇影评

 1 ) 法国电影《年轻女子》——谁的青春不曾迷失过

影片开头看到了在一个非常安静的走廊里,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在用力敲着大门,门里面的人毫无反应,接着女人大哭用额头撞门,门纹丝不动,最后女人头流着血崩溃躺在地上。

女人被送往医院后,额头的伤得到了医治。但她喋喋不休,思维混乱,前言不搭后语,女人被诊断患上神经衰弱症。比起额头的伤,更难痊愈的是她心灵的伤。

一、女孩被圈养了十几年后被抛弃

从女人与他人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女人在被一个艺术家养了十几年后,那个男人认为她“蠢”,直接将身无分文的她扫地出门。

女人叫宝拉,今年31岁,按理说不应该算是年轻女子。但在她二十岁时,渣男就将她养在自己豪华的公寓里。渣男家很有钱,女孩一直不需要工作,活得很舒适,却毫无处世经验与独自生存的能力。

只可惜,这样的好日子终于毫无防备的终结在这一天。渣男只需要将这一扇门关闭了,就将她关闭在他的世界之外。

面对女孩的哭泣、责问,渣男问心无愧:

“我不需要对你负责任。”

宝拉没办法,只有带着一只猫离开了。

二、女孩同样被亲人嫌弃

宝拉前去投靠妹妹,孕中的妹妹对于带着宠物猫来到的宝拉有些生气,提议宝拉可以将猫寄养在别处。宝拉甚是无知,不知道弓形虫是什么?更不知道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生长,妹妹对宝拉甚是嫌弃,直接将她赶出来。

宝拉在大街上游逛后来到舞厅,尽情挥洒,还跟着一个刚在舞厅认识的男人回到他的家里。她只知道找一个地方过夜,根本不知道随便跟一个男人回家是意味着什么,这在男人眼里则意味着什么,根本意识不到一个单身女孩子这种行为的危险。

宝拉缺乏最基本的常识,二十岁的女孩子本来可以习得更多的技能,只可惜那个男人并无意教授她,只是单纯将她作为玩伴,直到他厌倦了才一脚踢开。

三、女孩的母亲不想认她

宝拉还出生在一个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里。父亲不顾家,母亲对这一对只知道离开的父女已经不存在任何的希望。

宝拉的母亲现在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对于亲生女儿并不存任何的幻想,因为女儿的离开让她伤透了心。

宝拉的母亲现在只想平静过完风烛残年。她不想再依靠女儿,也不想再去给女儿依靠了。两次见到女儿,她直观的反应就是逃离。

四、一只猫成为宝拉支撑下去的动力

宝拉被爱情、亲情、友情所有的一切都抛弃了。她尝试弃养宠物猫,自己根本无力去照顾它,很快她又找回了它。宠物猫的腿受伤,带着它包扎后,女孩根本无力支持医药费。

这个时候的女孩跟那只宠物猫是同病相怜,生存的本能和想照顾宠物猫的欲望让她不得不打起精神去面对生活的困境。

宝拉对于自己为何造成眼前的困境,并没有过多的反思,甚至有时候,她还怀念渣男,她会拿起电话打给渣男,但她不说话,只是听着渣男的声音慢慢流泪。这时候在她的心里还是期望渣男把她找回去,就像她遗弃猫又找回来一样。

无处傍身的宝拉又来到了上次在舞厅认识的那个朋友家里,第二次独身深夜来到异性朋友的住所,宝拉单纯以为凭着自己的年轻貌美、眨着大眼睛的就能轻易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可曾想在成人的世界里,所有的帮助都需要等价交换。

五、女孩找到了“我”

事实证明宝拉是聪明的,她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还找了一份家庭老师的兼职。

宝拉开始学习如何与同事打交道,学习倾听,学习表达友善,学习溶入职场。

她当了一个孤独小女孩的家庭教师,小女孩的单身母亲颇有修养,但是强势,对孩子的爱咄咄逼人、不容喘息。

宝拉利用自己的耐心与爱心,除了照顾小女孩的生活之外,还带着她到处四处玩耍,竭尽全力给予了小女孩更多的快乐与欢笑。

她凭着毅力还修复了与母亲的关系,面对内心受伤的母亲,她只给予关爱坚决不索取。

宝拉不再是那个任性孩子,而是学会了忍耐、学会了体谅、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坚持。在学会付出后,她亦收获了友情与爱情。

六、女孩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当渣男友终于想起宝拉了,面对宝拉怀孕的消息时,他说“我不确定”,但还是邀请宝拉到他的公寓里面去住一段时间。

毫无疑问,宝拉如果心动的话,难保不会被渣男再次抛弃。

这个时候的宝拉,已经有了自我的意识及一定的社会阅历。她懂得了区别好歹,她质问渣男,你本来可以教会我更多的?

“我只是被扔进脏衣篓的衣物。可有可无的、不太重要的。”

男人不置可否的摇摇头,他或许做梦都没有想到那个傻傻的女孩也会有成长、脱离他的一天。

在影片的最后,宝拉灌醉了黑人男友,或许害怕独自承担责任的她想趁机与男友发生关系,好让她肚子的孩子有了一个合理的归宿。没想男友不胜酒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宝拉无奈走上了医院,在经历了一番怎样痛苦的内心挣扎,最后她决定留下腹中的孩子。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宝拉悉心叠着病号服,她是那么的从容。相信无论如何未来的生活怎样,她都会去面对。

只有学会独自去承受生活的未知时,便已然是成熟了。

青春期,日益成熟的身体,依旧幼稚的心理,我行我素酿成的苦果却无力解决。面对困难,不是去挑战,而是逃避或者企图让别人一起分担勇敢去面对。

当明白了如果想逃避原本该承受的责任时,生活只能以更大的困难出现在她的面前。

宝拉的大彻大悟来得并不迟,她已经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青春期所遗留下来的恶果,需要她一辈子去承受。

一个不完美的原生家庭并没有给她太多的爱与教导,但如果一个成人没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为自己的生活树立正能量的目标的话,而仅仅把所有的失败都归于原生家庭或是缺乏母爱,这样的人生也缺乏张力,这样的人品缺乏厚度。

如果一个男人不能让你成长,如果一个男人只是在需要你的时候才对你好,如果一个男人并不希望你独立自主,那么请勇敢离开他。不然

“或早或晚,你都得给自己买单。”

《年轻女子》不是那种以戏剧冲突取胜的电影,生活流的影像风格加上天然去雕饰的表演,让影片呈现出真实、细碎的质感。

宝拉就像是我们生活中某个不知轻重的女孩子,在历经坎坷之后重新回到生活的轨道上。

不是每个小木偶都能遇上小仙女,不是每个灰姑娘都能遇上王子。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走过一段弯路,但冥冥中自有注定,内心的阳光与善良终会引导我们重归美好的生活。

 2 ) 30岁被轰出家门,那个“只会靠男人”的《年轻女子》,怎么样了?

刚刚过完30岁的生日,宝拉就被相恋十年的男友轰出了家门。

没有钱,没有衣服,没有证件。朋友不肯收留她,偶遇的好人其实只是想占她的便宜……凌晨4点的街头,宝拉冻得瑟瑟发抖,却只有一条老猫陪着她。

电影《年轻女子》一开场,就让观众见识到了,一个女人到底能有多惨。

可随着故事不断地发展,观众们反倒对她同情不起来了。

因为,她活该!

1、混吃等死的人生,是舒服,也是危险

从20岁到30岁,宝拉的日常只有8个字:混吃等死,享受放纵

20岁的时候,宝拉大学还没毕业,就认识了酷爱摄影的男友。凭借一张宝拉的靓照,男友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著名摄影师。

而宝拉,在男友的盛情相邀和相爱一生的誓言下,毅然的放弃了学业,成了著名摄影师的女友。

十年的时间,除了偶尔充当男友镜头下的模特,宝拉的生活只有买买买、吃吃吃、睡睡睡……

她没有做过一份工作,没有赚过一分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大手大脚的奢侈生活,并生出了高人一等的傲人想法。

她看不起苦苦求生的母亲,主动断绝了母女联系;她看不起其他女性的自强自立,认为那不过是没男人供养下的迫不得已。渐渐地,仅有的朋友也一一离开。

可宝拉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在多年的生活下,宝拉早已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女人只有依靠着男人,才有活路!其他的,都是浮云。

所以,当她被男友赶出家门的时候,宝拉很伤心,也很愤怒。

她愤怒,是因为男友的忘恩负义。如果不是她当初的美照,男友怎么可能有今天?

她伤心,不是因为男友的决绝,而是直到此时此刻,她才发现,她的好日子似乎到头了。

2、靠男人不如靠自己?狗屁!

靠着最后仅有的一点交情,宝拉勉强借到了一点钱,有了容身之所。

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要想活着,她只能找工作。

可是,一个什么都不会还充满娇气傲气的“大小姐”,谁会用她?

更何况,宝拉自己也没有做好放下身段的准备。即便是不得不去应聘曾经最看不上的商场柜姐,她也是满脸的嫌弃加不屑。

说到底,她的内心深处还在期盼着男友的“浪子回头”。

在宝拉看来,这只是十年生活里又一次无关痛痒的吵架而已。

是的,又一次。

看到这儿,多少人和我一样,想穿过大银幕狠狠地暴打女主一顿?

如果早在第一次被赶出家门时就意识到问题,如果那时就做出哪怕一丁点的改变,30岁的宝拉,根本不会有现在的困境。

又或许,这样的困境,早在宝拉小时候就注定了。

父母婚姻的不和谐,让宝拉从小就没有父亲的陪伴。不论是单身母亲拉扯她长大的辛酸,还是对于父爱陪伴的渴望,让她逐渐产生了过激的想法。

这些,都是她“依靠男人而活”的想法的根源。

而男友的出现,不过是再一次证实了她这个想法的可实施性。

3、醒醒吧,不靠男人,一样可以活的很好

只出不入,没过多久,宝拉就真的身无分文了。而一次次的上门哀求、哭闹、撒泼,男友依旧不搭理不回应,宝拉期待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

因为一次意外,宝拉被误认成了女配角的小学同学。阴差阳错之下,她有了一个“朋友”。凭借造假学历,她有了一个照顾幼儿的兼职。最后,她还得到了商场柜姐的试用工作。

也正是这段时间,宝拉才发现,原来女人不靠着男人,也可以活的很好。

比如她的“朋友”,留着中长的头发,有着稳定的工作,不间断的高质社交,一个人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最重要的是,在每一段恋情之中,“朋友”都占着主导地位。感情的开始或结束,她才是发号施令的那个人。

再比如她的“雇主”。同样是单身母亲带着孩子,但她有着一身的舞蹈才华,可以供应大大的房子,还能在自己忙碌时雇人陪伴怕黑的小孩儿。生活忙碌,却很充实。

就连宝拉曾经最看不起的柜姐们,深入了解后她才知道,“柜姐”,只是这些人为了更好生活的一个中转站而已。

她们中间,有的在读博士学业,有的主业是平面设计师,有的是攒钱为创业做准备……

只有宝拉,在被问人生的打算时,哑口无言。

比起这些曾经看不上眼的“柜姐”,原来她才是真正的可怜人。

其实,她也曾有梦想。可是,自从做了男友的附属品之中,她习惯了轻松不用打拼的生活,她的梦想,早就被磨得渣都不剩了。

就连被男友抛弃成这样,她的内心深处,其实依旧坚守着“靠男人而活”的想法。只不过是这个男人不行,那就换另一个男人而已。

依靠自己而活,宝拉从来不敢想象。

可在见识了身边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后,宝拉动摇了。

原来,人依靠自己,也可以活的很好。

那是不是,她也可以有更好的可能?

4、30岁而已,依旧是年轻女子,依旧可以从头再来

有了身边人的鼓励,宝拉“依靠男人而活”的心,确实动摇了。

可她依旧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为,她已经30岁了。

她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同事们眼中的中转站,却是她为了活下去要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

生活都有了困难,宝拉没有力量去追求未来。

可当宝拉把困扰倾诉给同事们听时,却得到了一片惊讶的声音:你怎么会这么想?你才30岁,你还是个年轻女子啊。

30岁,还来得及做什么?

30岁,为什么来不及呢?

宝拉想继续上学,那就去报名去学呀。从报名到学业结束,最多不过几年时间。拿着堂堂正正的学历,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她还有大把的时间能在工作上大放光彩。

想谈一份合适健康的恋爱,那就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去认识人呀。爱情面前,年龄的重要性又有多少呢?

想交几个知心的朋友,那就从现在开始真心待人,把过去的遗憾补回来。就算是30岁开始,一样可以和朋友们欢欢笑笑到彼此牙都掉了头发都白了的时候。

想和母亲修补关系,和她说声对不起,那就鼓起勇气去敲门吧。这会母亲还在,身体还好,还有大把时光修复母女之情。

记住,你不是已经30岁了。你是才30岁!

5、浪子回头要不要?出门请右转,不要逼我口吐芬芳

勇敢迈出了第一步的宝拉,生活终于逐渐恢复了平静。

她和母亲达成了和解,也搬回了母亲家。母女两虽说不上是多么腻歪,但已经可以坐下来喝杯咖啡,心平气和的聊上几句。

工作上,单身母亲意外发现了宝拉学历作假,出于种种考虑解雇了她。但现在的宝拉已经有了承担后果的勇气。

至于柜姐工作,她也已融入其中。并以自己的一个同事为榜样,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转正。

眼瞅着30岁的宝拉即将迎来新生,她的男友却上演了一出浪子回头。

男友不仅主动找了她,还惊讶于她的变化。他坦言,根本没想过宝拉能够独立生活。

这样自信自强的宝拉,再次成了他的灵感缪斯,他要用镜头记录下她这不一样的美。

男友的出现,确实让宝拉动摇了。因为就在不久前,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从小对于父亲的渴望,让宝拉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有父亲的陪伴。再者,男友的财富和地位,对于孩子成长的帮助,都不是她一个柜姐能比较的。

在男友的再三请求下,宝拉决定给对方一个机会。可到达了约定的地方,宝拉才发现,她不过是又一次被利用了。

原来,男友的事业发生了危机,他急于用一场摄影展稳定自己的地位;而作为他的灵感缪斯,宝拉在外人眼中一直是他的灵魂伴侣。

出于种种原因,男友这才选择这时候求宝拉复合。并在她不知情的前提下,强迫她在媒体前上演了一出恩爱戏码。

直到这一刻,宝拉对男友的心彻底死了。

曾经,她以为,两人之间至少还有点爱情在;可现在她才明白,她对于男友,不过是一块抹布,一块需要时拎起来抖抖继续用、不需要时随手就能扔进角落的抹布。

宝拉可以说是无知、甚至是过于单纯的陷入在自己编织的象牙塔之中,可男友却是一个无往不利的卑鄙小人。

瞧着男友那副丑恶的嘴脸,宝拉终于承认,她真是瞎了眼。

至于孩子,相信也不会想要这么一个父亲。

6、放下过去,只靠自己,涅槃重生

影片的最后,宝拉终于结束了十年间不断的循环,彻底斩断和男友的关系,重拾自己,昂头挺胸的重新生活。

这样的结局安排,也许没有手撕渣男的爽感,也没有结识真爱、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玛丽苏满足,却最真实,也最动人。

现实之中,带有宝拉影子的人,有很多。

有觉得自己年轻漂亮渴望依附男人从而获得想要一切的人,有觉得自己人到中年不敢拼不敢折腾的人,也有失恋失业觉得人生彻底失去希望的人,甚至是比宝拉更惨的人,也有很多。

这样的他们,能突破枷锁拥有一丝改变,往往就已经费了很大的力气,又哪有可能像一些国产电视剧演的那样,有有钱的闺蜜帮助、痴情的富豪男主追求、甚至是只看人品不看能力的上司大力提携。

只有自己和自己、自己和生活的角力,才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经历的真实。

面对安逸的过往,我们会和宝拉一样,不舍得轻易打破,也不敢轻易打破;

面对到来的困难,我们也会退怯,也会努力想回到自己的舒适圈。

就连改变,很多时候也是不得不为之。比起自我的觉悟,更像是被生活逼着前进。

但同时,我们也是最有韧性的。

就像那谁谁说过的一样,凡是打不到我的,都使我更强大!

既然过去已经过去,那就彻底的告别。

改变不管大小,它是我们努力抗争的体现;

收获不管多少,它也是生活对于我们的肯定。

在一次次的被打倒和重新站起之间,是我们始终怀有的希望。

它和性别无关,和年龄无关,和背景、和人脉、和所有的种种都无关。

它,只和我们自己有关。

因为,我才是我人生的掌控者!

 3 ) 全世界1%的人才有这样的双眼

我西装的尺码尚可变,但是你眼睛不同色这件事,不会变了。

「萨拉公主是你么?」

[年轻女子]中,宝拉一脸懵逼地望着眼前这个朝着自己哼歌的女人。

相处十年的男友抛弃她,妹妹和母亲唾弃她,她不记得自己还有什么朋友,如果有也不必流落街头了。

「你忘记了吗?我们一起上小学。你不是莎拉·格雷马德?我没做梦呀!」

在女人的再三追问下,宝拉怯怯地点头,说我是。

©[年轻女子],宝拉在地铁上遇到误认为她是小学同学的陌生女人Yuki

陌生女人Yuki一开心,便把她带回了自己家。

后来发现宝拉不是莎拉,气得要死,还打了她一巴掌。

©Yuki发现自己一直被骗,打了宝拉一巴掌,宝拉当即也还她一巴掌

若不是看到纸单上宝拉的签名,她还不会相信自己认错了人。

因为宝拉和她认识的莎拉一样,都是双瞳异色,一只蓝绿,一只浅棕。

©Yuki把宝拉带回家的当晚,两人坐在沙发上聊天

人类中,拥有异色双眼的人不到1%。

Yuki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世间罕见的眼睛,她一生竟会遇到两双。还是一样的。

两只眼睛不同色的人,十有八九是虹膜异色症

医学百科中对这种病症的定义是:

虹膜异色症,是同一个人拥有不同颜色的眼睛。这种症状在人类中并不常见。然而它在狗(例如斑点狗、澳大利亚绵羊犬)、猫和马中很常见。
©双眼异色的哈士奇,此品种的犬类容易患双眼异色症

我们的眼球(有颜色的眼中心区域)是由瞳孔、角膜和虹膜组成的,角膜无色透明,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黑色圆洞。

所以,虹膜的颜色决定着眼睛的颜色

而虹膜的颜色又由黑色素来操控。黑色素越多,眼睛的颜色越暗。

©眼球结构图

如同东方人虹膜黑色素多,颜色深,呈棕、黑;西方人虹膜黑色素少,颜色浅,呈蓝、绿是一个道理。

患有虹膜异色症的人,深色眼黑色素多,浅色眼黑色素少。

而人的视力与黑色素无关,虹膜的颜色会变,眼睛看到事物的颜色与形态却不会变。

但患有虹膜异色症的人,并不都像宝拉那样,是完全异色症。

如果黑色素在虹膜中的存在量较少,就会出现中心异色症与部分异色症的情况。

©左图是由橙色到蓝色的中心虹膜异色,右图是蓝色中带有橙色的部分虹膜异色

比如说《暗影猎人》男主的扮演者多米尼克·谢尔伍德,一只眼睛是蓝色,一只眼睛半蓝半棕,就是部分色异症的代表。

©男演员多米尼克·谢尔伍德,曾出演泰勒·斯威夫特《Style》MV的男主

包括多米尼克在内,大概有1%的人,其虹膜异色症是天生的。

来自他们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带有异色症的染色体基因,并在他们身上,发生了显性遗传。

©先天性异色症,显性基因遗传方式图表

美剧《越狱》男主演温特沃思·米勒,拥有多国血统。

父亲是有美国、牙买加、德国犹太血统的黑人,母亲是有法国、荷兰、叙利亚、黎巴嫩血统的白人。

在多血统的基因中,绿色与褐色胜出,分别显现于米勒的右眼和左眼。

©温特沃思·米勒,左眼褐色,右眼绿色,是完全虹膜异色症。但他似乎更喜欢同色的眼睛,经常戴美瞳来遮盖

乍看上去,这双眼睛真是有种不同于凡人的个性与美好,常人想要还求不来。

但是患有此症状的人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它往往伴随着其他疾病的发生。

先天遗传疾病中,虹膜错构瘤、眼黑变病、眼皮肤黑素细胞增多症、色素播散综合症等,会导致眼睛变深。

图案状白皮病、瓦登伯革氏症候群、色素失调症、先天性巨结肠等,会使得眼睛颜色变浅。

©瓦登伯格式症候群II型患者,由于这种病症会使眼睛变蓝,俗称为「蓝眼宝宝」

后天引发虹膜异色症的疾病里,有使眼睛颜色变浅的慢性虹膜炎、白血病……令眼睛颜色变深的肺铁末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当然,也有像大卫·鲍伊这样打架打变色的。

14岁的时候,鲍伊与好友乔治·安德伍德为喜欢的女孩子大打出手,导致他左眼约肌损坏,对光无反应。

他的左眼的瞳孔永远处于扩张状态,使原本浅绿的眼睛变成了浅褐色。

©大卫·鲍伊

尤其当他站在闪光灯下时,左眼扩张的瞳孔,放进眼睛更多的光线,照片中左「红眼」积极明显。

这也使他像天赐的艺术品般,更加妖娆。

在民间,虹膜异色症还被叫做「阴阳眼」

开过光,通视阴阳两界,可见鬼神。

许是日本很喜爱这样的民间传说,常在动漫中将异色的双瞳,作为特殊能力的外显。

《火影忍者》中异色瞳是一种高级空间忍术。

总是带着口罩的旗木卡卡西,左眼蒙上眼罩,整张脸只露出一只眼睛,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当他摘下眼罩时,左眼是一颗朋友宇智波带土赠给他的红色写轮眼,右眼是正常的黑色。

©《火影忍者》,摘掉左眼眼罩的旗木卡卡西

宇智波一族的写轮眼是异于常人的红色,具有扭曲空间,将一切物质转移到异空间的特殊能力。

甚至可以转移走高速飞行的跟踪导弹。

《家庭教师》中沢田纲吉的雾之守护者六道骸,也是双瞳异色。

左眼是深蓝本色,在家族的人体实验中与轮回之眼成功配型后,右眼被植入红色的轮回之眼。

©《家庭教师》,双瞳异色的六道骸

与《火影忍者》中宇智波一族的写轮眼相似,两者都与六道轮回的佛教观念有所关联。

六道骸的轮回之眼同样具有特殊的能力,比如拥有前世的记忆与能力。

同时可能由于这种眼睛与通视阴阳,来自地狱有关,日本动漫中,轮回眼皆是红色。

或者说,偏红偏紫的眼睛都带有邪恶、威严的象征意味。

就如《黑执事》中夏尔·凡多姆海威的紫色右眼,是与恶魔的契约印记。

©《黑执事》中的夏尔·凡多姆海威

而到了《黑子的篮球》中,赤司征十郎原本的异色瞳又成了双重人格的体现。

他原本双眼都是红色,因为对胜利的执念,激发出双重人格,唤醒天帝之眼,左眼变为金色,能看清对手的一切。

©《黑子的篮球》,赤司征十郎

所以说,日本动漫中的双瞳异色时常出现,它们赋予不同人物各自的性格、宿命,以及特殊能力。

但像[年轻女子]这样的法国电影中,双瞳异色的人物形象倒不常见。宝拉的扮演者利蒂希亚·多施本身也不是虹膜异色症患者。

她曾坦言:“我很抱歉,那是假的。”

她为宝拉带上了有颜色的镜片。由此,也才有了片中Yuki认错人的桥段。

©[年轻女子],片尾宝拉望向窗外,双瞳异色尤为明显

但更重要的是,她异色的眼睛也如日本动漫中一样,是有所象征的。

宝拉第一次在阳台上遇到Ousmane时,她说他的西装尺码不合身。

Ousmane说:

我西装的尺码尚可变,但是你眼睛不同色这件事,不会变了。

她能用清浅的左眼看到爱与美好,也能用深邃的右眼目睹现实的绝望与残酷。

异色的双瞳就像是人类的两面,好的一面,坏的一面,是种美妙的不匹配。

它有着异于常人的不完美,却也与常人的眼睛没什么两样,都是要用它去看、去体验这个世界。

像宝拉一样,收起垃圾,望向窗外,面对未知的生活。

-

作者/小两岁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4 ) 三十一岁的延迟生长

原文链接:个人公众号【影/《年轻女子》:三十一岁的延迟生长】

很难说自己不喜欢法国电影。相比于一些一眼尽头的圆满故事,法国电影常显得扑朔迷离。那种水中月、镜中花的法式节奏很容易让人欲罢不能。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多时候,这种电影也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年轻女子》(Jeune femme)基本算是这样一部电影。光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一部人物塑像式的片子,而且是个女性小人物。法国电影向来不缺乏类似题材,比如《刺猬的优雅》《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但与那些历经沧桑、参透人生的女主所自然流露的“沉稳”与“豁然”不同,这部电影的女主则是“上窜下跳”的人见人烦。也难怪台湾将其译为《没人爱小姐》

一个三十一岁的女人,姿色一般、毫无特长、没有工作,甚至从来不曾工作过。某一天被同居十年的老男友(自己的大学教授)彻底“扫地出门”,怒火中烧,每天的任务就是去男友的楼下谩骂、砸门。然而,狠心的男友始终不曾对她做出任何让步。

走投无路、心灰意冷的她,从心理医生那里得不到安慰,从妹妹那里得不到同情,从妈妈那里也得不到温暖。好不容易被一个陌生人误认为故友而收留了她,最后又因东窗事发而被驱逐。

这样一个倒霉透顶的女人,似乎是罪有应得。

其实在观影过程中,几度觉得自己脑子进了水,为什么非要看它。故事情节繁琐无趣,而且实在是对女主喜欢不起来。无论对待工作还是朋友,女主总是给人一副大大咧咧、神经兮兮的感觉。可是,看着看着,也不知道从哪个镜头起,就再也放不下了。

你会慢慢发现,这个放荡不羁的姑娘,其实很阳光、很率真。她可以一边傲娇地说着“我宁愿死也不愿在你的专柜工作”,一边又满心欢喜地接受这份被自己“嫌弃”的差事。她谎称自己是大学生,好不容易得到一个照顾小朋友的工作,却又冒着被辞退的风险,“勇敢”地违背家长对孩子的严苛要求,只为了让小朋友能够开开心心地尽情玩耍。尽管拿着微薄的工资,而且随时都可能卷铺盖走人,但她从不因此郁郁寡欢或顾影自怜,而是尽情投入工作,并深深乐在其中。

当前男友终于“良心发现”,找到她,并让她辞掉这份“烂工作”时,已然成长的她,坚定地拒绝了前男友的回家邀请。她说现在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她想重回学校。但这个念头遭到了前男友的嘲讽,他说,这十年你从来没看过一本书,何况你曾经在班上就是最不省心的一个。女主没有回话,但已经和她成为朋友的观众会知道,此时此刻的她,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曾经疯狂爱过的男人的鄙夷。

于是,当天晚上,她来到自己男同事的家。她可能并不爱这个出身卑微的黑人,她可能只是为了证明,离开前男友,她依然有人爱,也依然可以投入别人的怀抱。

最后,在前男友的个人艺术展上(他是摄影师,女主是他的非专业模特),她与前男友彻底告别,潇洒地走向新生活。


仔细想来,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一个曾经觉得离开了男人便不能活的女人,突然醒悟。

可是,评判一个故事的好坏,或者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能只靠头尾有没有呼应,或者结尾有没有出乎意料。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人生某一阶段的开头和结尾,其实并没有本质不同。两点之间,可以是毫无波澜的直线,也可以是曲折起伏的波浪。关键在于,每个人具体经历了什么。就女主宝拉而言,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克服对前男友的依赖,并慢慢发现生活的新貌。更重要的是,她敞开了怀抱去迎接所有的新事物。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三十一岁,一个虽谈不上衰老,却也难说青春的年纪。绝大多数的人都已成家立业,日复一日地奔波于琐碎而现实的生活。可能谈不上幸运,但也点缀着不少人间烟火的生生气息。“不幸”如女主,却像一件穿旧的衣服,被“主人”无情地投入垃圾桶,从此游荡在漂泊的世间。

一个被“使用”了十年的女人,一个几乎不曾接触社会的女人,猛然间被抛向现实的洪流,其间的恐惧与不安,可想而知。这样看,又似乎可以理解,片头她为什么每天都要去“骚扰”避而不见的前男友。

但女主其实也是幸运的。十年被“掩埋”的生活,终于在某一天重见天日,随处可见的新鲜事物,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好奇心,唤醒她沉睡已久的昂扬斗志。假如这十年是痛苦的,可能她的一切好奇与斗志早就消失殆尽了吧。

这么看来,这个突然醒悟的“金屋”女人的故事,并不太适合被纳入“女权主义”的范畴(不少影评认为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的作品)。她只是一个延迟“发育”的女生,而现在,是时候走向正常的轨道了。


欢迎个人公众号:非正式文艺杂记

 5 ) 女性主义至上

我可以任你摆布十年,也可以一脚把你踢掉,只因为我想。

C‘est moi Pola.

看到那条在脑门正中央的疤了吗,它在不停的随着时间愈合,但每当我想起你或是想起那段故事的时候,它又会重新裂开,淌下鲜血。其实它从来都没有痊愈过,只是我每次都在自己的假象中,假装自己有忘记,有忘记你。当我每次要面对新的人或者新的事,我都会用头帘把它遮住,好让对方认为我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也没准可以让我短暂的忘记一下。但当我素面朝天时,它又会像一条褐色爬虫一样张在我的脑门上。

对。现在它还在。但又怎样呢。离开你生活还得继续,我还得养活自己。我可以像一只狗在你身边十年,看你给我拍照,我们一起洗泡泡浴,参加你新开的摄影展。我也可以在内衣店工作,和房主家的小女孩成为好朋友还可以交到男朋友。这一切只因为我想。

该补的课总得补,该交的学费也要交齐。在31岁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算晚,不是吗。

Je suis Pola.

 6 ) 年轻女子,野蛮生长

这部《年轻女子》是法国导演雷欧偌•瑟哈伊的处女作,作为她的首部作品,该影片获第70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像机奖。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女孩,在一间房子的门口大吼大叫,随后撞破头倒下,接着画面一转,这个女孩到了医院的神经科。这间房子是她男朋友的家,从女孩那些断断续续疯疯癫癫的话中,我们知晓他们已经在一起十年,而男友却突然提出分手,导致她变得有些神经衰弱。

镜头大部分时间停留在她的脸上,持续不断的面部特写,很容易让观众第一时间代入女孩进入角色。但是此时的女孩在观众看来,似乎过于极端和暴躁,甚至对她生出一丝讨厌的情绪。

接着她从医院出来,再次回到男朋友家,男友拒绝给她开门,于是她带着他的猫到她的朋友家去。朋友此时也受够了她的怪脾气,将她赶出来。此时她便再无处可去,只能抱着猫和她一起到处流浪,身上唯一一件外套,还是从医院里面顺手牵羊带出来的。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她混迹在各种游乐场所,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家人朋友全因她自己的原因离她而去,她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住在酒店。作为观众,很容易看出来她这十年来一直和男友在一起,很缺乏独自生存的能力,之后在地铁上因为别人误认她为多年不见的好友,才结束了她那段无处可去的日子。

之后,她找到了工作,才渐渐开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时候,她不再如从前一样努力挽回男友,因为她意识到他已经不爱她了,她认真工作,尝试与妈妈建立新的情感,她不再是那个浑浑噩噩的,游荡在大街上的人。

整部影片从开始到结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什么生活经验,在社会底层奋斗,拼命想要活下去的女孩。观众见证了她从曾经的歇斯底里,一直到后来平静地和妈妈坐在沙发上聊天,平静地面对前男友,并提出不会再与他复合。

我们的情绪也随着这个女孩的变化而变化,从一开始的厌恶,变成后来的理解,我甚至有点喜欢上她。或许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期待和规划,也或许是她终于认清生活的本质,认清巴黎这座城市背后隐藏的真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大部分人都和这个女孩很像,生活在一座光鲜亮丽的大城市,却并不明白这座城市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它只是见证了我们拼命生活下去所要付出的努力。

整部影片都偏向冷色调,有很多女主孤生一人尽显颓然的画面,再加上她身穿一件砖红色的大衣,与背景的冷形成反差,更显个人的渺小和世界的冷酷。

片中的女主角,在经历一切打击挣扎之后,展现出来的是野蛮的生命力,而她也终于发现,最后留下来的,只有家人和自己,这可能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吧。

 短评

主要是tone拿捏超好bar à culotte面试那段笑死我了。。春天卖鞋那会也时刻生出和机器人世界对话之感。中产女那一吼被讽刺起来也是不滴血 连joachim这种名字都是巴梨文艺界作男标配的感觉 本来影院没人的话我就要哭完全场了(((????你们高端人类不用工作所以所有的都是faux,faux,faux吗

5分钟前
  • 十万
  • 推荐

对于这种不成文却已然成类的片子,“情景”早已被挖掘殆尽,看点在于演员通过导演的调教是否和角色实现了最大可能的融合,然而当表演也没有突破同类作品的惯有方法,所能赋予角色本身的魅力亦仍旧是那些老腔老调时,还有何观赏价值?

1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6.5/10。一瞬间以为是伯德小姐的成年版,女性可以出丑但不会乞怜,这点很女权。一开始的崩溃会让人下意识的觉得人物不讨喜,这点失败。只有女导演可以拍出的小作死,小倔强。现在看到这种为了生活努力工作的人就会有好感……

13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如果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多看看无厘头喜剧,或者关于未来的科幻片,或是看看僵尸吸血鬼异形…… 所以我很久没有看这种文艺剧情片了。其实很想忘记这个残忍的事实,on est seul, très très très seul dans ce monde.

15分钟前
  • 裸吻鱼🍭
  • 推荐

3.5 当她在杂货铺把头发卷起来,有那么一丝像摩尔阿姨,便喜欢上这个“年轻女子”了,看着她到处寻找机会,却融不入任何一个圈子,时而疯狂,时而清醒。故事随时都可以结束,故事早就结束。走过“Rosalie Blum-2015”的海报:那失去花园的悲哀属于今天。

19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最好的女性主义电影。女主开场丑态毕露,后面让人肃然起敬,最后简直爱到不行。当了十年男人的附属品,被一脚蹬进烂泥还能慢慢爬起来,这样的女性可以丢脸但不会乞怜,可以崩溃但不会粉碎,就像一条生存至上的泥鳅。戛纳才发一个金摄像机奖太小气了!

2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法国底层女性挣扎着扒出生活低谷,非常真实。女主角很好。

2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一种关注迄今看到的惊喜之作。女主立体生动,剪辑快速有秩,台词铺设无废话,结局不套路无油水,此部处女作可望拿金摄影机。

28分钟前
  • 秋䒕墨
  • 推荐

都市女性慢慢重拾人生的戏码,影像上并没有过人之处。

32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17年坎城金攝影機獎。女性成長主題,女主角表演特別出色。讓人物更加生動,開始她並不討喜。因談戀愛就停滯人生,疏遠家人朋友,只繞著伴侶轉。過10年卻被拋棄時,連能哭訴的人都沒有。一瞬間被扔進了垃圾堆,其實也是自作自受的坑,必須硬著頭皮補起。但只要想改變,還不晚。

33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cannes2017 不年轻的女人。男人都是狗。

35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3.5分。昨天路上一位法国大妈推荐说好看,没想到是真好看,女主演得好,拍得流畅,剧本也不错。感谢大妈。

40分钟前
  • 南悠一
  • 还行

大主题还是好的,就是看到她一个人走在我几乎每天都走同一条的路上,抱着一只无比乖巧的猫,住进了目测月租八百欧左右的studio还一脸委屈的样子我心累了一小下。

45分钟前
  • lapetitelune
  • 推荐

宝拉在大概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教授,教授爱上了给她拍照,带她去墨西哥,见他的朋友。宝拉从来没有工作过。宝拉三十岁时,毫无尊严地被教授抛弃,不但身体有伤,性格也乖张。她对朋友安妮说话很不客气,安妮把她扫地出门。她认出一个和教授在一起时见到的男人,那个人却说不记得她了。后来她找了工作,还有个对她工作认可的男友。又去看教授的画展,他觉得教授拍的自己的照片很丑陋,还不如给工人拍的。教授后来来挽回,她坚定地拒绝了,那时教授显得如此无赖。

47分钟前
  • Rosina
  • 还行

有猫的电影大多都挺不错...... 从表演到美学都很优秀的处女作,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绝佳的情绪力场,很快就能被这位虹膜異色的女主所吸引,在色彩斑斓的轻松气氛下用幽默将不安的生活展开,多处想及加瑞尔的电影,“反派”男友大多时间虽不在场但阴魂不散,还配以BvS海报作为无意的隐喻实在会玩......

48分钟前
  • TWY
  • 推荐

3.5 因为不想要不朽所以年轻

52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異色瞳,個體特殊性。潛藏的種族議題?Imitation of Life(1959)的互文。女主角的外型,像是Toni Collette加上臉變窄的Julianne Moore。

55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最好的女性女性主义电影。女主开场丑态毕露,后面让人肃然起敬,最后简直爱到不行。女人真的不能依靠任何人,唯有靠自己。

56分钟前
  • Lizzybabbyyyy
  • 力荐

#LFF17# 在戛纳排队没有排进去的看的片子,终于补上了遗憾,并且没有让人失望,处女作拍成这样是真的很惊艳了,很多很喜欢的小细节。其实不知道怎么样形容看完这片子的感觉,就是很,法国?

1小时前
  • 蕭查某
  • 推荐

《年轻女子》彰显困境中的人性。

1小时前
  • 石板栽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