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2021

动漫加拿大2021

主演:凯拉·奈特莉  山姆·克拉弗林  马克·斯特朗  海伦·麦克洛瑞  玛丽昂·歌迪亚  埃迪·马森  苏菲·奥康内多  布兰达·布莱斯  吉姆·布劳德本特  亨利·科泽尼  朱利安·瑞钦斯  罗曼·杜里斯  皮帕·贝内特-华纳  罗伯特·H·托马斯  汉娜克·塔波特  托尼·纳波  雷欧·巴奈扎  斯科特·麦克科德  

导演:Tahir Rana  艾瑞克·韦林  

播放地址

 剧照

夏洛特2021 剧照 NO.1夏洛特2021 剧照 NO.2夏洛特2021 剧照 NO.3夏洛特2021 剧照 NO.4夏洛特2021 剧照 NO.5夏洛特2021 剧照 NO.6夏洛特2021 剧照 NO.13夏洛特2021 剧照 NO.14夏洛特2021 剧照 NO.15夏洛特2021 剧照 NO.16夏洛特2021 剧照 NO.17夏洛特2021 剧照 NO.18夏洛特2021 剧照 NO.19夏洛特202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8 04:18

详细剧情

  讲述夏洛特·萨洛蒙的真实故事,她是一位年轻的德国犹太艺术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了永恒的杰作。

 长篇影评

 1 ) 一个伟大的开始

本文是比较泛泛的综合评论,感兴趣的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沙丘》全面拉片赏析(//movie.douban.com/review/13958096/?tab=comments#comments

看完《沙丘》第一部,我感觉,这会是像奇幻电影领域的《指环王》一样伟大的科幻电影系列!

完全不同于当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特别是漫威、DC系列的超级英雄电影,维伦纽瓦在《沙丘》中做的是减法:摒弃了商业大片最常用的三段式结构;不靠故事情节的起伏来吸引观众;不以最后推出一个场面上的高潮来让观众得到刺激性的愉悦……这一版的《沙丘》,是以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进入厄拉科斯星球的沙漠世界。

维伦纽瓦以古典主义绘画和雕塑般的构图,低饱和度的色调(与一般商业大片中明亮的高饱和度的色彩艳丽的画面截然不同),充满仪式感的场面,还有大量细节,来展现沙丘的世界:巨大的登陆飞船和更加巨大的停留在太空轨道上的母舰;穿着不同颜色盔甲的整齐的军团在飞船的映衬下犹如一群蝼蚁;沙虫在地下行走时带起滔天的沙浪;小小的沙鼠用耳朵上的纤毛收集自己的汗水,在沙漠中顽强地生存着(书中的保罗就用沙鼠作为自己的绰号,寓意着顽强和坚忍)……特别是在IMAX银幕上,真是一种极致震撼的沉浸式视听享受!

《沙丘》原著就不是一部以情节刺激取胜的通俗读物。作者弗兰克·赫伯特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心理独白、想象、幻觉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还会引用各种诗篇、名言和文件,给读者亦真亦幻的感觉。在六十年代,这是科幻小说界对早期科幻小说过于强调科幻概念以及惊险刺激的故事,不注重文学性的革新,也就是所谓的科幻新浪潮运动。《沙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导演维伦纽瓦非常准确地还原了小说莎士比亚悲剧式的调子,也把小说中反英雄、反主流的一面展现在电影之中。整个电影的框架就像是《哈姆雷特》,保罗并不想成为救世主和家族的领袖,为家族复仇,但他别无选择。当哈克南军团进攻厄拉科斯,屠戮厄崔迪家族时,有一个全景镜头:双方的战士在殊死冲锋,前景是投下的炸弹带来的漫天火焰。这种感觉,与莎翁的《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等等都有极为相似之处:角色在为了一顶王冠、一种荣誉、一个理念与敌人拼死战斗,不意却仍然成为命运的棋子,被冥冥中的宿命所捉弄所驱使。

尽管由于世界观的宏大,影片中的角色刻画空间略为有限,但主角保罗仍然表现出了他的困惑和迷茫——在被放逐的沙漠中,他似乎从梦境和幻觉中惊醒,说他看到无数人高喊着他的名字,以他的名义去杀戮,去征服,并斥责母亲所在的姐妹会把他变成了拥有超能力的怪物!就像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保罗对自己身份的困惑,对强加给他的命运的抵抗,也是我非常想在第二部乃至后面的故事中看到的内容。

汉斯·季默给影片的配乐堪称他近年来最杰出的创作!它已经不仅仅是新世纪音乐风格能概括了,有时,仅仅是鼓点都做出了旋律感。整个影片的配乐和音效并不喧闹嘈杂,它同样以极简的形式呈现,绝不喧宾夺主,却依旧憾人心弦!

我丝毫不能认同影片故事陈旧、内容空洞的评价(很奇怪,几乎没有在几部《西游记》电影下面看到故事老套陈旧的评价)。在维伦纽瓦的《沙丘》中,形式即内容,气氛即主题,风格即表达,环境即故事……这种史诗性的建构,不仅仅在画面的宏伟壮阔上,更在对沙丘世界的全景式展现上,在对人物命运的悲悯上。就像《指环王》三部曲的前两部在奥斯卡评奖上几乎无所斩获,第三部才得到了11项大奖,我觉得,《沙丘》系列会慢慢展开其史诗性的旅程,而第一部,已经揭开了这个宏伟世界的面纱一角。它可能要求观众给予耐心和投入,回馈给我们的,必将是一个无比壮丽,上演着一出出活剧的世界!

 2 ) 伟大的预言,恢弘的影像

《沙丘》是我献给大银幕的情书,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做。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角色慢慢地往内心深处走,越走越深,融入一片风景、一个国家,找寻到关于自己的东西,越走越深。——丹尼斯·维伦纽瓦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孜孜不倦的劳作之人,他们不限于纸上谈兵,而是创造出了“真材实料”的王国——献给那些沙漠地生态学家,不管他们人在何方,劳作于哪个年代。谨此,谦卑且景仰地奉上这本预言之作。——弗兰克·赫伯特《沙丘》

超现实主义者相信他们追求的影像来自无意识,而作为忠实的弗洛伊德主义者他们假设这些影像的内容是永久和普遍的,这使他们误解了最惊心动魄地动人、非理性、牢不可破、神秘的东西——时间本身。——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文章索引

1. 改编和其他

2. 影像的优越性

3. 导演访谈

4. 附录

1. 改编和其他

《沙丘》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公元10191年,彼时银河系处于帝国统治之下。许多古老的家族以封地的形式统治着星球,并互相争斗。男主角保罗是厄崔迪家族的继承人,他的父亲雷托公爵在训练他成为一名强大的领袖和军事战略家,而他的母亲——雷托的爱妾杰西卡——是一名贝尼·杰瑟里特[1],私下向他传授“音言”[2]等精神控制的秘技。与此同时,保罗时常梦见一个蓝眼睛的年轻女子,引领他在一个沙漠星球上前行。

电影的叙事重心非常明确,以皇帝和哈克南人密谋肃清厄崔迪家族一战为关键的转折节点,前半段主要交代人物关系和世界观,后半段是保罗流亡直至被弗雷曼[3]部落接纳的过程。相较赫伯特的原著,电影做了相当多的简化,维伦纽瓦没有试图将原著的庞大信息量压缩到一部电影里(林奇那版就是反例),而是秉持了自己擅长的叙事节奏,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在影片中,贯穿情节始终的角色只有保罗和杰西卡,保罗是叙事的第一视角,其他人物事件仅作为蜻蜓点水般的补充。这完全免除了许多复杂情节的困扰,最明显的就是占据原著大量篇幅的“找叛徒”情节——这需要对岳的身份、杰西卡与雷托的关系有详细交代,同时也涉及之后哈瓦特和哈莱克等人对杰西卡的敌意(也许这会在下一部中有所表现)。

在抛开原著中各种细枝末节以后,可以说,电影几乎沦为一个简单的少年成长故事。但这不失为聪明之举。小说以圣母到来作为开篇,用戈姆刺[4]测试检验保罗是否可能是魁萨茨·哈德拉克[5],这就给他的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原著在叙事手法上不仅多线并进,且在每一章节开头会引用一段类似史书记载的文字,暗示保罗即是那段历史的中心人物,无数不同语言中的“救世主”。而电影也不断强化了这一点(弗雷曼群众高呼“李桑·阿尔-盖布”[6]),同时将他与母亲的关系作为情感核心——原著很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这是一个父亲缺席的故事,布莱恩·赫伯特在后记里说这个故事有“家庭的影子”,他的父亲弗兰克·赫伯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因此将充沛的感情宣泄在他的书页之中。影片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无疑是在流亡第一夜,黑暗中的保罗因感受到自己未来的命运惊恐无比,而杰西卡紧紧地搂住他。

对人物和人物关系的简化是必要的,但是毋庸置疑折损了原著的许多魅力。正如赫伯特本人将《沙丘》的写作描述为“庞大细节的技术”,越是鸿篇巨著就越体现出细节的重要性。因此,未读过原著的观众可能无法领略到其中诸多的复杂情感:杰西卡处于多重身份的困境中,她对公爵忠贞不渝的爱使她背弃贝尼·杰瑟里特一派的指令诞下儿子,而在出现叛徒时又因其名不正言不顺的地位第一个遭众人怀疑,同时她的实际出身其实是男爵的私生女(这一信息由保罗揭示,杰西卡由此信服他就是魁萨茨·哈德拉克)。而另一边,对哈克南人的刻画更是只有寥寥几笔,男爵的表现十分凶狠,但实在过于单薄,原著里的他城府极深,对待手下心狠手辣、用计收揽哈瓦特、利用拉班扶植自己另外一个侄子菲德-罗萨,这一两面三刀、机关算尽的形象在电影中几乎隐而不见。男爵腾空而起和从浴缸中浮出水面(明显致敬《现代启示录》)的场景的确彰显出强大的权力和威严感,但终究流于表面。总之,毫无疑问的是电影远远无法涵盖小说之深刻与厚重。

不过,作为一个宏大系列的开篇(或者说“第一部分”),电影总体是令人满意的,且选择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地方作为结尾。(原著在最后的决斗过后还有一段神圣的葬礼描写,死者身上的水会被榨干,连同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将归胜利者也即保罗所有。)在最后的一组镜头里三人视线交错——契尼微笑着回头,保罗充满爱意地迎向她的目光,而杰西卡却在一旁神情严肃。可想而知这将为之后的情节激化埋下伏笔,尽管此前在帐篷中保罗就指责母亲将他培养为一个怪胎,但直到这一刻母子二人之间的鸿沟才真正拉开。杰西卡一直以来为了贝尼·杰瑟里特的使命和公爵的意志悉心栽培保罗,因此担心他被地位低下的弗雷曼女人诱惑。而保罗却逐渐对她产生戒备之心。原著在这一章节的末尾以保罗的一段内心独白作结:“我母亲是我的敌人。她现在还不知道,但她的确是我的敌人。她正在一手促成这场圣战[7]。她生下我,训练我,但她却是我的敌人。”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补充几个原著设定和人物介绍:

1.杜菲·哈瓦特还有男爵手下的彼得是门泰特[8],保罗也有门泰特的能力。芭特勒圣战[9]后《奥天圣经》规定:“汝等不得造出机器,假冒人的思维。”贝尼·杰瑟里特学校也是从那时起建立的。

2.厄拉科斯[10]的战略地位仰仗于其蕴藏的重要资源——香料(美琅脂[11]),不但各大家族觊觎这份财富,宇航公会[12]也赖以运转,几乎可以说是“得香料者得天下”。片中保罗凭借它的气息看见未来,男爵用它沐浴抗衰(原著中彼得也香料成瘾)。而大量食用香料则会变成蓝眼睛(伊巴德之眼[13])。

3.哥尼·哈莱克不仅是战士兼剑客,还是一位吟游诗人,善弹巴厘琴[14]。这里引用一首他的诗歌:

我记得海滩篝火的咸涩轻烟,
还有松林的树影——
密实,整齐……不动不变——
海鸥栖息于大地之尖,
绿野上的白点……
微风拂过松林,
摇曳着树阴;
海鸥展开双翅,
起飞翱翔,
满天尖叫。
听啊,
风吹向海岸,
惊涛拍岸,
看啊,
我们的篝火。
烤焦了海藻。

“这是关于一个人深深爱上另一种文化并在异国找到归宿的故事,而试图帮助一种文化的实际结果却是背叛了它。这就是T·E·劳伦斯和保罗·厄崔迪的悲剧,他们都是被殖民主义利用的无知工具。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小说在今天仍不过时。”——丹尼斯·维伦纽瓦

著名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克拉克曾说:“除了《魔戒》,没有其他作品可以与《沙丘》比肩。”一方面,这肯定了《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它们在反映现实的同时都带有神话色彩:前者从希腊神话中获取灵感,而后者从北欧神话中汲取营养。如同波澜壮阔的中土大陆那样,沙丘星球也是一个游离于现实以外的完整世界,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而最为重要的是,《沙丘》是人类的故事。没有外星人,没有人工智能,更没有超级英雄。小说中即便最古怪的生物——变异的公会领航员——也是人类,邪恶的基因巫师——特莱拉人,以及在特莱拉人的培养桶中培养出来的古拉人——也是人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关于我们自身文明及其如何延续的预言故事。

2. 影像的优越性

从《降临》开始,维伦纽瓦便着力于对视觉奇观的构建,并毫不掩饰他的巨物情结。他的野心在《沙丘》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纪念碑状的黑色飞船飘浮在不同星球的辽阔背景之上,令人联想到约翰·约翰逊《最后与最初的人类》同样对巨大建筑的痴迷。“人类试图在严峻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条件下生存,”维伦纽瓦说,“为了在太空和沙漠中生存,他们需要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创造巨大的交通工具和建筑。那是一种孤立和脆弱的感觉。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建造能够承受自然冲击的建筑。”

然而影片更加超现实主义的无疑是保罗的梦境和预言,在不断的虚焦和闪前中我们看到契尼的形象、弗雷曼人部落、杀戮和战争。预见的未来不总是正确的,但会逐渐接近。这一能力增强了叙事的自由,另外可惜的是影片还尚未来得及展示贝尼·杰瑟里特的“共同记忆”,一个基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设定。维伦纽瓦在处理这些超现实段落时张弛有度,很好地发挥了他自身的风格(类似《降临》)。影片在严重依赖剪辑的情况下仍然有极为真实的段落,或者如苏珊·桑塔格所说的“时间本身”:营救香料工人的几分钟可能是全片最“慢”的几分钟,甚至在最危急时刻的保罗的幻觉也如同现实一般明晰。

说起维伦纽瓦的前几部作品,《边境杀手》《降临》《银翼杀手2049》都是一年一部,而如今时隔四年才放出的《沙丘》无疑是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尽管有新冠的影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维伦纽瓦在少年时代便阅读了赫伯特的《沙丘》,并从那时起就幻想将它改编成电影。“我想确保十三四岁的观众在看这部电影时会很开心,”他说,“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些画面,我想要取悦自己内心那个少年。从一开始,我就同意拍一部PG-13级的电影,包括故事的讲述方式和节奏。我想让这部电影成为我最好的流行电影。我很高兴这么说。对我来说,这没有任何妥协。制作一个只能取悦硬核粉丝的晦涩版本会更容易。而让这部电影深深扎根于小说中的同时又更贴近观众则是一大挑战。”

维伦纽瓦对生物学的兴趣也在影片制作中发挥了作用,譬如扑翼飞机[15]和猎杀镖[16]的设计均模拟昆虫的形态。这与作品的部分主题不谋而合。《沙丘》本就是一个生态寓言,香料就是西方人争夺的原油。赫伯特还让西方文明与原始文化进行碰撞,并肯定后者:“优雅来自城市,智慧来自沙漠。”电影中特地安插了一个给棕榈树浇水的情节;而为了表现对自然的敬畏,沙虫(夏胡鲁[17])则理所应当地成为了自然的化身或代言人。影片中的三次沙虫遭遇层层递进,突出了作品的这一主题。第一次,巨大的香料机车瞬间陷入流沙,是人造物在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第二次,凯恩斯召来沙虫与敌人同归于尽,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第三次,沙虫与保罗的“对视”,则再度强化了前一点并映照一种自然与人类的联结,充满了反思意味。此外,电影不仅令我们在沙虫面前感到震颤,还让我们凝视沙漠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一只老鼠,充分体现了自然万物各行其道的原理。

在沙丘绵延、黄沙满天和天地玄黄的壮丽景象之中,我们感受到维伦纽瓦对《阿拉伯的劳伦斯》最热忱的爱,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了影像的优越性——在最不现实的现实场景里,我们仿佛也呼吸着干燥的风,同满目的金黄色融为一体。

3. 导演访谈

W:WIRED,D:Denis Villeneuve

W:让我们从头说起。看起来《沙丘》是你长期以来的心血之作。这个项目是如何启动的?

D:是的,我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读过原著。《沙丘》第一部是一个宏大且充满力量的冒险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发现一个新世界的故事。与此同时,它的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环境和宗教的角度来看,它与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这些年来,它一直陪伴着我,萦绕着我。所以,当人们问:“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会说:“《沙丘》。”事情发生在传奇影业获得版权的时候。我们见了面,45秒内就达成了协议。我想这么做。他们想和我一起做。我们对这部电影有着同样的激情和愿景。实现这一点需要很长时间,但一旦我准备好了,项目的进展就非常快。一切都有条不紊。

W:《银翼杀手2049》和《沙丘》都是雄心勃勃的作品。尤其是《沙丘》,它的体量一度让人觉得无法拍摄。你做这件事有受到过反对吗?

D:人生短暂!我们一定要去做不可能的事。这就是艺术的美。我试着把自己推向极限。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没错,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你知道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吗?就是能够达到我十几岁时的激情和想象力。取悦那个少年是非常困难的(笑)。我周围的人从一开始就非常热情,但我记得当我和汉斯·季默谈道:“《沙丘》是我最大的梦想之一。这是我很久以来一直想拍的电影。”汉斯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说,离太阳这么近是很危险的。

W:这本书是宗教主题和政治主题的寓言。你在改编的时候是否尝试更新它,以便它能像对赫伯特的世界一样适用于我们的世界?

D:好问题。所有的东西——政治主题、宗教主题和环境主题——都必须存在。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冒险的感觉和史诗般的感觉。我不想让故事的复杂性影响到电影的娱乐价值,电影的力量,电影的情感价值。我想让这部电影很精彩。

W:能否举一个平衡故事主题和讲述方式的例子?

D:我刚开始和埃里克·罗斯合作时,他说:“在改编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前准备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说:“女人。”在书中,杰西卡夫人,保罗的母亲,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触发故事的角色。保罗·厄崔迪是主角,而与之非常接近的便是杰西卡。引导他,帮助他。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是在这两个主要角色的基础上设计的。这将是我把《沙丘》带入21世纪的最佳视角。你需要确保性别之间的声音是平等的。

W:此外,书中的男性行星学家列特·凯恩斯现在由黑人女演员莎伦·邓肯-布鲁斯特饰演。

D:我已经有了三个强大的女性角色:杰西卡夫人、圣母(夏洛特·兰普林)和契尼(赞达亚)。但我觉得我需要更多。所以和乔·斯派茨一起,我们决定对某个角色做些改变。而这成功了。我的意思是,我认为如果这本书是在今天写的,弗兰克·赫伯特自己也会想到这一点。这非常接近这本书的精神。当然,当你要改编成电影时,你需要做决定,但这些决定必须扎根于原著。把凯恩斯塑造成女人的想法非常合理而且并没有改变这本书的本质。

W:那对于哈克南男爵的描述呢?我觉得那个角色有点像漫画中的恶棍。他其实没有胡子,但在书中他被描绘成一个甩胡子的刻板形象。

D:是这样。这本书可能是杰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的(笑)。它有一些弱点,这是我可以探索的空间。巴伦就是其中之一。我想确保它不是像你说的,一个漫画形象或一个愚蠢的坏家伙。我希望男爵以他自己的方式具有威胁性,聪明,老练。他对世界的看法很激进,但我们对他印象越深刻、越着迷,他就会越强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非常小心地保留了男爵的本质,但把他带到了21世纪。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了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是一个杰出的人。他眼睛里有智慧,有深度。关于这个角色我们谈了很多。和他一起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W:你对保罗·厄崔迪的形象有什么改变吗?在书中,他几乎太完美了。

D:保罗·厄崔迪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在一个特殊的家庭中长大。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但重要的是,人们认同他,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我不想让保罗·厄崔迪被人看成王子,小屁孩。我想让他感觉真实。在电影中,摄像机就在保罗的肩膀上方。我们跟在他后面,跟他在一起;我们跟随他踏上这段旅程。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关于一个男孩失去了对世界的幻想。一开始,他只是一个受创伤的男孩,被送到一个残酷的新星球,他试图理解发生在他家人身上的事,发生在他人民身上的事,发生在世界上的事,并发现政治是如何腐败的。重要的是要确保我们讲述的是人类的旅程,而不是超级英雄的旅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W:你喜欢保罗的哪一点?

D:我喜欢保罗·厄崔迪的一点,我深深喜爱他的一点是,他是一个对其他文化有好奇心的人,他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并且想要了解别人是如何生活的。这些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帮助他以后适应新的现实。保罗·厄崔迪身上有一种美好的人性,我试图在电影里展现这一点,我认为这是未来的关键。

W:对这本书的批评之一是,他有点像是一个救世主,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里,像说“我现在来拯救你们了!”

D:他并不愿意这样。他不想,他是被迫的。他陷入了自己无法选择的命运,这引发了某种身份认同危机。他没有选择成为他将要成为的样子。他必须抗争,他必须帮助。这非常具有人性。

W:《沙丘》里有太多标志性的设定——蒸馏服,沙虫。谈谈你对这方面的看法。

D:首先,我需要时间。我和自己一开始就选定的合作伙伴一起去想象和设计这部电影的每一个元素。我建立了一个非常小的团队,我非常喜欢和他们一起工作。其中一位是我的老朋友帕特里斯·维梅特,我多年的艺术指导。在某些方面,我希望电影的设计尽可能接近现实。我们在遥远的未来,但我想要一些非常真实的东西,一些感觉真实的东西,一些人们会从潜意识的角度联系起来的东西,一些感觉熟悉的东西。

W:而且你在真正的沙漠里拍摄。

D:有一件事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那就是直接拍摄地球上的环境。这颗(现实中的)行星是一颗行星,而那颗(故事里的)行星是一个角色。星球和沙漠是电影的主角。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的是真正去那里,去拥抱自然,拥抱自然的力量。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难忘的事,同时也充满力量。我想用摄像机现场拍摄。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工作室也同意——我们要进入真实的环境。你在电影中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因为这是我想要感受到的,这个星球不是地球,而是厄拉科斯。观众会感受到光、风和声音。

W:你花了多长时间拍摄?

D:这是我迄今为止拍摄时间最长的一次。我忘记时间了,大概是五到六个月吧。一次长途旅行。大部分内景和外景都是在约旦拍摄的。约旦是我一生中去过好几次的国家,那里有我的朋友。我曾在那里拍摄了《焦土之城》。我四处游览,欣赏到许多对我当时的电影并没有帮助的风景,但我记得我曾对自己说:“如果有一天我要拍《沙丘》,我一定会回到这里,因为那些地方非常棒。”

W:你决定把《沙丘》分成两部电影。你有没有想过同时拍摄它们?

D:我一开始做的决定是正确的,每个人都同意。这本书有很多东西要讲,而这对一部电影来说太多了。或者你可以拍一部五小时的电影,但大家都会讨厌你,因为太长了。所以我们决定把它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故事能够自圆其说,我觉得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为了完成这个故事,还需要拍第二部电影。

W:你写第二部分的剧本了吗?

D:我们是这样做的,我们写了第一个剧本,同时写了第二个剧本的计划。我专注于第一部电影,因为这些电影,当然,是昂贵的。我们觉得最好是先集中精力做好一部电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它,把全部的激情投入进去,然后看看人们的反应。如果成功了,当然还会有第二部。但愿如此。这就是这些大制作的逻辑。

W:让我们回到你十三四岁的时候。当你第一次读《沙丘》的时候,是什么东西触动了你的心呢?

D:当时真正吸引我的是人类与沙漠和环境的关系。弗雷曼人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能够在沙漠条件下生存的技术。弗兰克·赫伯特对大自然和植物非常着迷。当时我正在学习科学,对我来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意味着一切。他对生态系统及其逻辑,以及它的复杂性和美感的描述,都有其精确性和诗意。对我来说,《沙丘》是一种对生态系统和生命的致敬,是献给生态学的书。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形式的优美的诗,而在当时,它深深地打动了我。

4. 附录

[1] 贝尼·杰瑟里特:芭特勒圣战摧毁所谓的“思考机器”和机器人之后创建的一所古老学府,主要对女性学生进行心智和身体的训练。

[2] 音言:贝尼·杰瑟里特的组合训练手法,可以通过语气语调给对手施加压力,达到完全控制对方的目的。

[3] 弗雷曼人:厄拉科斯当地的自由民族,生活在沙漠中,是禅逊尼流浪者的幸存者。(帝国大词典中称呼他们为“沙漠海盗”。)

[4] 戈姆刺:最霸道的武器,是一根蘸有高浓缩氰化物的毒针。贝尼·杰瑟里特学监用其作为代替死亡的测试,考验人类的意识。

[5] 魁萨茨·哈德拉克:“捷径之法”。贝尼·杰瑟里特在寻求一个基因解决方案:一个男性贝尼·杰瑟里特,他的精神和肉体之能可以穿越时空。对于这个未知的人物,她们称其为“魁萨茨·哈德拉克”。

[6] 李桑·阿尔-盖布:“天外之音”。在弗雷曼人的救世主传说中,这是一个来自外世界的先知。有时候被称为“给水者”。

[7] 圣战:宗教圣战;狂热宗教徒发起的圣战。

[8] 门泰特:帝国等级制度的一个等级。他们受到专门的训练,在逻辑推理运算上拥有极高的能力。也被称为“人机”。

[9] 芭特勒圣战:人类向计算机、思维机器、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发起的圣战,战争爆发于公会前纪元201年,结束于公会纪元108年。圣战的一条主要戒律如今仍记载于《奥天圣经》中:“汝等不得创造像人一样思维的机器。”

[10] 厄拉科斯:沙丘星。老人星系的第三行星。

[11] 美琅脂:“香料精华”,是厄拉科斯独有的作物。香料主要以其抗衰作用闻名于世。当小量食用时,会轻度成瘾,如果一个标准体重七十公斤的人每天摄入两克以上,就会重度成瘾。穆阿迪布称香料是自己预见能力的关键所在。公会宇航员也有类似的陈述。香料在帝国市场的价格非常昂贵,10克能卖到62万宇宙索。

[12] 宇航公会:大联合协定这个政治三足鼎的一足。在芭特勒圣战后,公会创建了第二所身体-意志训练学校(贝尼·杰瑟里特)。宇航公会垄断了太空旅行、货运交通,以及星际银行业务,所以帝国公历又被称为宇航公历。

[13] 伊巴德之眼:因大量食用美琅脂而产生的特征效应,人的眼白和眼球都会变成深蓝色(表示对香料高度成瘾)。

[14] 巴厘琴:一种九弦乐器,由奇特拉琴演变而来。以秋夕星的音阶调制,通过拨动琴弦弹奏。是宫廷乐手最喜欢的乐器。

[15] 扑翼飞机:也作“扑翼机”,一种模仿鸟类飞行,靠拍击双翼控制飞行的飞行器。

[16] 猎杀镖:一种浮空金属制飞镖武器,由人近程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暗杀工具。

[17] 夏胡鲁:厄拉科斯的沙虫。又称“沙漠老人”“永恒老父”“沙漠老爷爷”。如果用特别的语调读出“夏胡鲁”这个词,或用黑体字书写时,它指的是弗雷曼人信奉的土地神。沙虫可以长到非常大(有人在沙漠深处见过长达四百多米的沙虫),而且寿命极长,除非被同类吞噬,或被水淹死(对沙虫来说,水是剧毒之物)。厄拉科斯的香料多数是沙虫活动的产物。

沙丘地图

 3 ) 揭秘神秘角色“岳医生”背后的悲情故事

年度科幻史诗巨作《沙丘》终于上映,这次我们不挖彩蛋,而是跟大家聊聊影片中的由张震饰演的神秘角色“岳医生”。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岳医生出场的篇幅并不多,但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角色。本文将结合原著小说中的描述,揭秘岳医生未被诉说的背后故事与内心挣扎,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个充满神秘感的角色。

*下文涉及剧透,请谨慎下滑。

与电影不同,小说从一开始就揭露了岳医生的叛徒身份,但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厄崔迪家族成员都知道叛徒的存在并相互猜忌,展开了“权力的游戏”般的内部角力,但始终没有一个人对岳医生心生怀疑,究竟是什么让岳如此备受家族的信任呢?

厄崔迪家族

那就要从岳医生额头上的特殊标志说起,在弗兰克·赫伯特的原著小说中,威灵顿·岳是从苏克学院毕业的医师,接受过一项叫做“帝国预处理”的特殊训练,前额刺有钻石状刺青,代表他们视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竭尽全力守护他人的健康。

理论上帝国预处理是无法破坏的,苏克医生对自己的病人绝对忠诚,但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邪恶的哈克南人正是找到了岳医生的杠杆——他的妻子瓦娜

DUNE: The Graphic Novel, Book 1

哈克南家族的彼得·德伏将瓦娜囚禁,以此来威胁岳,除非岳遵守他们的要求,否则瓦娜将遭受酷刑直至死亡。因此岳长期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折磨,最终他对妻子的爱战胜了良心,他所受的不让病人收伤害的苏克训练也因此失效。

哈克南家族

由于篇幅关系,影片没有展现出太多小说中岳医生的心理独白以及他与厄崔迪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比如当岳医生对保罗说谎时,会在心里责备自己;

岳想:我这是在说什么?我对自己都要玩这虚伪的一套吗?

在杰西卡对他表示关怀时,岳忍住快要流下的泪水,但同时告诫自己必先狠心达到目的;

她以为我在为她担心!岳挤挤眼,忍住眼泪。我当然在担心,但我必须对付阴险的男爵,先助他达到目的,然后趁他得意忘形之时,袭击他的致命弱点!

岳医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他只是被卷入家族世仇中的一个小卒,因此他会哀怨命运的不公,对自己的行为无比厌恶。

我干吗要站在这儿折磨自己,折磨这可怜的小伙子?虽然他什么都不知道。哦!那些该死的哈克南禽兽!为什么他们要选我做这个千夫所指的人啊?

岳医生与莱托公爵之间并无仇怨,但他清楚认识到无论他是否背叛家族,厄崔迪同样会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失势甚至灭亡,于是他选择让公爵充当自己的筹码,满足自己的复仇计划的同时也让公爵死得其所。而作为回报,他将救出公爵的情人和儿子,这件事也只有岳一人能办得到。

相信国内的观众会对影片里出现中文对白感到惊喜,这不仅是基于岳医生形象上的呼应,也交代了岳与保罗之间的关系——彼此熟悉且信任。小说中,岳除了担任厄崔迪家族的御用医生,也是保罗的良师益友。在岳医生背叛公爵之前,他给保罗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奥兰治天主圣经》,这是岳的妻子非常珍视的一本书籍,里面讲述了大量历史事件,包含着各大宗教的伦理哲学。岳医生让保罗随身携带这本小黑书,希望他在迷失的时候能得到救赎,而这本书正正也是岳医生对自己的救赎。

在出卖他之前,我给了他信仰。
从剧照可以看出岳医生送书的情节被删减了。

在以往的《沙丘》影视改编中,岳医生都是由欧美演员扮演的,而这次张震则塑造了更具“东方”特色的版本,这实际上更加贴合小说中对这个角色的描述:

他有着一张张扬的脸,一双杏仁眼中是漆黑的眸子,奶白色的肤色,紫色的嘴唇和狭窄的下颌上挂着两条弯弯的胡须。

再看看下面这张绘图,自然会明白导演为什么要找来张震饰演这个角色了。

影片中岳医生为保罗做检查时,用手触摸头部的动作,也是由中医把脉的概念转化而来的。

对于饰演岳医生这个角色,张震提炼出三个关键词——纠结神秘悲剧,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演绎类似特质的角色,但如何在有限的戏份中,让观众看到人物内心的活动,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为此张震做了大量的准备功夫,包括阅读原著,设计角色的行为模式和细节,还有与导演反复沟通人物的形象。

影片中,岳医生的前后形象是有着明显变化的:作为厄崔迪的专业医师,岳的表现沉着严肃,俨然一副绝不出错的精英形象。而在背叛家族后,我们可以注意到他的头发散落,动作和神色多了一分紧张,但依然行动利落,不失尊严。透过张震在表演中的对眼神、表情等细微的处理,我们得以感受到角色在不同状态下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岳医生在影片中的高光时刻,是在他前往觐见男爵的路上,将自己凌乱的头发梳理好,冷峻而坚毅地行走在哈克南士兵队伍中,面对生死未卜的命运,仍然保存最后一丝体面,颇有一番英勇就义的气概。

岳医生绝对是《沙丘》开篇最精彩的角色之一,很遗憾影片没有用足够的篇幅去深挖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都能对岳医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欢迎豆友踊跃提出想要深度解析的沙丘角色~

文 | 豆瓣·彩蛋君KL

 4 ) 影迷们,放弃造神吧!

本来打算一周写完的,没想到嗯是拖了两周多才写完这篇乱七八糟的长评....

我讶异,我惊愕,我失语。一时半会极难评价维伦纽瓦的新片《沙丘》,「好」与「坏」的标准暂时失去意义。并不是说《沙丘》有多伟大,也不是骂《沙丘》有多无趣。只是和去年诺兰那部《信条》类似,个人迷影早期影响塑造我电影审美的导演,当然也是小众豆瓣里被大众影迷追捧的大众导演,都不约而同的在新作里被赋以期望,却又同时背叛了这份期望。无法否定他们所呈现出的影像奇观,但也更加无法否定诡异的观看体验。

所以干脆写篇长评来好好聊聊我的个人观感,以一名既不了解《沙丘》原著,也不了解维伦纽瓦的观众,写出我的真实所感。

1.巨物美学?巨幕美学!

无论《沙丘》口碑如何,票房如何,续集的命运如何。必须承认的一点,这可能是2021年好莱坞电影序列中视听水准最高的作品,没有之一。

在10年以后的影迷造神运动中,丹尼斯·维伦纽瓦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一样,成为了迷影姿势浪潮中最值得被吹捧的名字。大概也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总能带给观众惊喜,总能在好莱坞愈发同质化,反类型泛滥化的当下带给观众真正难以忘怀的大片体验。

当然,这种吹捧最开始来自15年的《边境杀手》,在16年的《降临》得到进一步升级,最终在17年的《银翼杀手2049》中,欢呼达到最高潮(当然同样不可忽视他在《理工学院》《焦土之城》和《囚徒》中所做出的努力)。凭借这三部作品,维伦纽瓦成功在影迷心中奠定了神级导演的地位,并在闯荡好莱坞的过程中,终于替他的视听技法找寻到了最具辨识性的作者特征——巨物美学。

虽说“巨物”这种概念不是维伦纽瓦所独有的,但在他的影像美学下,却变成了一种最难以忽视的视觉奇观。无论是《降临》中的外星飞船,还是《银翼杀手2049》里的赛博景观,再到《沙丘》里的沙漠星球,作为观众总能第一时间看出它们与其他好莱坞流水线大场面的区别所在。

未知的文明与巨兽,罕见的气象与辽阔空间,荒废没落的工业废墟,以及超凡脱俗的未来建筑,在维伦纽瓦的科幻作品中他们总是存在,而这一类频繁出现于科幻类型中的对象,被统称为巨大沉默物体(BDO:Big Dumb Object)。观众在凝视这一对象时所产生的畏惧与沉浸的反应也被统称为BDO症候群

恐惧/迷恋一体两面,通过面对这种超日常的奇观,唤醒人们对未知的敬畏与好奇。它们往往是「规则」与「权力」的化身,只需静默地存在,便能向观众宣告自身的权威所在。

维伦纽瓦如何通过影像传递这种异化体验?在塑造庞大视觉奇观的同时,又尽可能让画面内部的信息精简。观众凝视巨物的过程中,首先被感知到的往往是由几何线条堆叠出的轮廓,以及尽可能朴素淡雅的统一色调。无需过多的信息轰炸,只依靠简洁清晰的场景就能完成高效的叙事指引。

那么这种未知巨物所带来的「神秘感」又该如何维系?也是依赖于简洁的美学理念。在大全景下通过微观和宏观的对比来让观众发觉巨物之「异」。而黑夜、沙尘或是迷雾的存在将其隐藏,通过轮廓来强调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量)。

而当巨物在光亮处显形时,却又显现出与其设定不太相符的古朴质感。各个星球之间的飞船外观并未作过多点缀,遍布其身的金属斑驳纹理和做旧质感也与传统科幻的审美相悖,这种极致的简洁复古设计与内在科技对比生成的反差形成了别样的观感,在已有的视觉惯性中唤起我们对未知的敬畏。

通过视听景观的构建,来达成一种非好莱坞传统语境下的叙事推进,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调动观众的感官体验,让空间与环境成为角色/观众的灵魂的外化寄托。

当然,除去以上总结的种种因素,《沙丘》中的那些BDO美学对观众来讲能否成立,还有一个更加直截了当的要素:IMAX巨幕。甚至可以毫无顾虑的给出结论——当《沙丘》失去IMAX巨幕的加持后,维伦纽瓦所构建的“巨物美学”就将失去其存在意义。

如何让观众直观体会到银幕内巨物的空间尺度?构图,对比,以及全景镜头,视听技法的运用能为“巨物美学”增光,但在那之前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前提:必须通过影院银幕亲眼所见。为何?因为它们必须透过同等巨大的银幕呈现才真正可信。

换言之,竖立在观众面前的IMAX巨幕本身便是一种包含了无限可能的BDO,幻想造物的尺寸经由银幕等比例放大,它们可信是因为它们确实巨大。而画面内部的细微之处也同样清晰可见,能被观众迅速捕捉,所以巨大才有了实际意义。

毫无疑问,IMAX巨幕给《沙丘》带来的观感加持是无可替代的。但在这层加持下的视听盛宴中,是否可以窥见维伦纽瓦对影院设备的一种过分依赖?

2.这封写给银幕的情书,是否过分病态?

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电影会如此需要影院的存在,或者再具体一点,会如此需要IMAX巨幕厅作为影像的宿主。

有趣的是,《沙丘》对银幕的必要依赖(尤其是对IMAX影院的依赖),从最开始并非由「视觉」生成,而是借由「听觉」告知观众。

在母亲要求保罗使用“音控力”时,维伦纽瓦插入了多个对准家具装饰的空镜头,有意强调空间场景的存在,让观众带入其中。而当保罗正式使用“音控力”时,声音却是滞后的,最先传递给观众的是低音轰鸣下的座椅震动,然后才让我们听见多种音调混杂的台词。

“音控力”作为《沙丘》中的一项超能力设定,该以何种形式呈现给观众,是维伦纽瓦首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视听技法开始发挥作用,音调的共振混合输出非人听感,跳切和画面速率的不同为我们呈现「幻觉」与「行动」的区别(而在 姐妹会主教的“音控力”中,两者近乎一致)。

幻觉→惊醒→现实

但除此之外凌驾于视听技法之上的,是「震慑感」。不仅仅只有角色因震慑而产生行动,观众也因感受到同等的震慑才能与角色共感。所以IMAX影厅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那些昂贵的放映设备所产生出的音浪能够将观众牢牢锁定在座位上,在听觉与视觉之外,以一种粗暴而有效的做法来直接调动观众的触觉,从而形成与角色的共鸣。

以上描述唯有通过高配置的影院才得以存在,你在家中用笔记本电脑连蓝牙耳机观看《沙丘》泄露的流媒体资源时,或许会讥笑于电影里有关“音控力”的设定。但当你在电影院观看这一幕时,维伦纽瓦设计的视听迷局才有意义,观众能够与角色一起被“音控力”所震慑。

在《沙丘》国内正式上映前几天,本该同步于HBOMAX流媒体的资源就已经泄露网络,短短几天豆瓣评分就已从8.0降至7.6。而22号大银幕上映后,豆瓣评分又再次回升至7.9。评分变化所透露出的事实非常简单:影院所带来的观感加持仍旧是无可替代的。

或许单从这一点来说,电影院或许确实需要《沙丘》来证明其价值所在。

但显然,《沙丘》更加依赖银幕,尤其是IMAX银幕来呼唤其存在意义。为何这么说?

去年我在《信条》长评中提出过这样一个疑问:诺兰对「IMAX胶片」与「实景拍摄」的执着是否从根本上锁死了他的调度水平?70mm胶片摄影的12k超清分辨率,以及1.9:1(甚至是1.43:1)的画幅宽高比,都可以看作是诺兰的一种“作者特权”,共同组成了最为直接有效的视觉辨识符号。

而当这一特权被维伦纽瓦所拥有时,他的影像诉求变得更加直接:用巨幕来放大巨物,通过同等级的巨大来唤醒影像对观众的权威。

银幕尺寸、画面细节与颗粒质感,IMAX得天独厚的视觉优势可以有效掩盖影片在调度与文本上的缺陷,一种极度奢侈的补足手段。无论是诺兰的实拍癖,还是维伦纽瓦的巨物美学,在IMAX巨幕上的目的都趋向于一致:为了让观众自愿屈服于影像的掌控。实拍倒放的奇观,或是巨物轰鸣的奇观,在此基础上都无过多异同。

毕竟《沙丘》的故事里充满了权力斗争,所以这种设计可以看作是对电影主题的一种形式呼应。不仅局限于角色之间,还包括导演通过视觉与听觉对观众产生威压,从而将他们迅速拉入这个权力服从体系之中。

而IMAX作为商业噱头,在立项之初就直接介入影片的创作之中,比《银翼杀手2049》还要更进一步(毕竟当时罗杰·迪金斯还说影片本身是为2.35:1的画幅构图,IMAX没有太多必要)。

从一开始便是为顶配IMAX 1.43:1的画幅设计构图,信息与细节无处不在,而对叙事产生影响的部分也被分配在了上下两边。当画面在常规影厅里被裁剪至2.35:1,观感则大打折扣。视野的逼仄局促让巨物美学的对比失去其应有的效果,唯有在IMAX影院内,上下视野被打通之后,全景镜头才具有意义。

看看这个信息量对比

当然,《沙丘》的156分钟里并非全程都是IMAX特殊画幅,在一些室内场景的常规对话戏中,仍然采用2.35:1的宽高比(熟悉诺兰的影迷会感到非常亲切)。这就导致视野内总会存在不可忽视的黑边,只有在大场面时他们才会被填满,给观众应有的画面信息。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上下黑边就是片方施加给观众的潜意识信号,告诉我们那些画面是残缺的,只有大场面大视效带给你的体验才是完整的。等同于这种画幅频繁改变的行为已经替观众做出了价值选择。

观众走入IMAX影院,就为了那“比普通银幕多出26%的专属画面”。在仪式感的呼唤和影院音响的震慑下得到体感满足,却忽略了其实质为一种利用画面信息量来强调高姿态的电影商业骗局。

所以维伦纽瓦在采访中所说的那句“《沙丘》是我给影院写的一封情书”才至关重要,因为这句话也共同参与了「仪式感」的搭建。在视听震撼中麻痹观众的思维,从而忽视《沙丘》本身的局限所在——有关“人”在史诗中的缺位。

3.对「速率」与「质感」的迷恋

《沙丘》区别于其他好莱坞史诗大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片内构建的「运动体系」。

或许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难以贴近“史诗感”的原因:它们都过分滥用运动。角色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CG视效的运动,都过分炫目。无论活物还是死物,他/它们运动的方式,以及摄影机对准他/它们运动的方式,都毫无节制,仅仅追求一种铺展过剩的场面刺激。

而维伦纽瓦最擅长的恰恰就是克制。物体沉默且静默,镜头固定或缓慢移动,视线不再被迅猛且无法预测的运动所扰乱,重新凝视回景观本身。

更重要的,是「速率」。从《囚徒》开始便是如此,无论是角色步态的探索,还是交通工具的行进,抑或是未知物体的显形,都维持着稳定且恒定的速度。就连摄影机的跟随与变焦也同样如此,而剪辑也同样参与其中,共同决定着观众对信息的获取/停留速度。

像是飞船从水底浮现

或是萨多卡军团缓缓从空中降落,缓慢且匀速的运动强化其权威性和科技感

克制的运动将观众的视线重新拉回注视对象本身,以一种从容而庄重的态度去浏览这个星球,审视世界构成下的肌理所在。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创作者对「质感」的迷恋共同决定了我们的观看仪式。

「质感」同样是《沙丘》得以贴近“真实”的原因所在。无论是实拍还是CG特效,在各种大全景下都未曾胆怯。更重要的是,在超高分辨率的IMAX银幕面前(当然必须是2D),甚至能够产生沙丘行星要比现实世界更加真实的错觉。

质感不仅仅只体现在巨型飞船的表面纹理上,还体现在那些细微过场:沙砾被震动的流体效果,扑翼飞机的视觉残影,以及小老鼠从耳朵收集露水的细节。维伦纽瓦并不满足于,在有限的镜头选取中,他竭尽全力地去创造银幕内部的现实逻辑,从重力,到天气,甚至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在镜头序列之中呈现给观众。

沙虫吞噬香料车一段是全片的高光段落,也是以上要素完美结合的体现。这个段落并非从主角团与凯恩斯博士的会面开始,而是从日出前香料采集车的整备镜头开始,火花的点缀,气流与热浪对光线的折射,以及巨型运输机伸出机械钩爪固定香料车,随后展开气囊充气升空。最妙之处就在于展开气囊的这个动作,无法想象创作者究竟是如何在「虚假」与「真实」中找到这个平衡点的,快一瞬或慢一瞬都达不到现在的效果。

随后更是维伦纽瓦所擅长的拍法。大量对话段落集中发生在飞行舱内,舱外视角的局限反而加重了代入感。对讲机的沟通和视线的捕捉是切换至舱外全景的最佳时机。大场面的刺激被有意去掩盖弱化,在一段段对话和玻璃反射的推进中积蓄力量,并在最后让奇观完全爆发其应有的冲击力。

这一段的视听逻辑完全可以看作是《边境杀手》的延续再升级。当然,与后者美墨边境中庞杂而残暴的街道景象不同,《沙丘》中的沙漠中心宛如海洋一般,满目皆是空旷单调,表层之下的奇观却又无法看见。《边境杀手》中大段墨西哥境内行车段落所积压的情绪到了最后,仅由一场干净快速的枪战收尾。而在《沙丘》中,那些过场画面所渲染的气氛都是为最后沙虫吞噬香料车而做的铺垫,「奇观」要比「过程」更加重要(这也是后者主要区别于前者的部分,或许可以看作是两种预算下的不同决策)。而从沙虫显形的拍法中,维伦纽瓦似乎更愿意把它设作一种宏大的“桌下炸弹”。

最终成片效果便是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也再次点明了维伦纽瓦在BDO迷恋、恒速运动和美学设计方面综合体现出的创作理念:「人」存在于这个「世界」,而非「世界」被「人」所牵动。

但在《沙丘》中,这种优越的创作理念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说辞,用于开脱其空洞而虚假的角色。

4.「梦」的谎言,「人」的失格

电影最开始就用外星语言向观众说出“梦是来自深处的信息”。其含义也非常暧昧,是来自角色内心深处,还是观众预期深处,抑或是故事未来深处?

在这种暧昧之下,梦境与幻境的不确定性也在与现实的对比中得以保留。破碎断裂的剪辑,升格镜头下的速率,抑或是更加浓烈鲜艳的调色,都在强调自身的“超现实”性,也方便观众将其与电影内的现实时空区别开来。

更明显的是,是保罗在幻象中看见自己带领部队与敌军作战的段落。由注视赞达亚的主观镜头切入,却在越肩之后看见下方的战场(点明其幻象的性质)。随后的动作设计和运镜都完全不像维伦纽瓦的沉稳风格,也是有意利用镜头去区分幻境与现实。

到了影片最后的反高潮对决中,我们看见上一刻在保罗幻觉中成为朋友的詹米在此刻却是想要将他杀死的敌人。而同样与幻觉不同的是,保罗并未被杀死,而是以绝对优势将对方击杀。维伦纽瓦似乎在用结尾告诉观众幻觉所导向的未来并非绝对,或许也是一种围绕角色自身宿命的明喻,曾经的保罗·厄崔迪在幻境中死去,真正的魁萨茨·哈德拉克涅槃重生。

好莱坞体制下的反类型、反高潮带来的“反好莱坞”设计似乎是维伦纽瓦作品高级感的一种说辞。而这种手法的妙处就在于其对观众预期的玩弄,可以先通过反套路的手法让观众的预期落空(比如母子二人乘机逃亡时对幽暗洞口的反复凝视,最终追兵也未能及时出现),之后又可以重回套路让观众再一次错判(凯恩斯博士被萨多卡士兵突然背刺,然后牺牲自己带走三个真是有够俗套的)。或许可以让观众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故弄玄虚,用于掩盖深处的空洞。

空洞从何而来?来自与时代脱节的科幻设定,来自过分强调的预言梦境,来自影像仪式对观众的吞噬。在这一切之下,角色与故事被扁平简化,当然也完全无法达成“史诗感”的构建。

于是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场景的附庸,为了配合这个世界的规则而做出滑稽表演。比如慢刀通过屏蔽场的设定,又或者是沙漠中的滑步前行。无论用何种设定为其开脱,都无法掩饰其笨拙可笑的事实。

唯有慢速物体才能突破屏蔽场,在这种设定下维伦纽瓦当然做出了有趣的视觉设计,比如缓慢穿过屏蔽场的特殊炸弹/毒针,以及屏蔽场在遭受攻击时红蓝视觉对比,一方面对设定的视觉呈现直接高效,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这种危险信号在PG-13的分级里取代血液的存在,也是蛮取巧的。

但优秀的视觉效果仍然无法遮掩逻辑的缺失与崩坏:为什么能够星际航行却仍需要冷兵器械斗?为什么明明有导弹这种热兵器却还要整冷兵器械斗?以及最愚蠢的,天空中飞船燃烧崩裂,地面上的士兵却在狂奔赴死,一阵爆炸之后随机倒下一片人,这样的世界怎么会有说服力?

最能补全设定的巴特勒圣战,在电影里完全没有任何交代。作为擅长使用画面传递情绪推进叙事的导演,维伦纽瓦却不舍得用哪怕一句台词来让设定更加合理些,显然是失职的。

那冷兵器械斗就不该存在吗?当然不是。但有必要以这种机械僵硬的形式存在吗?当哥尼·哈莱克以缓慢剑法砍倒两人,向身后士兵喊出“With Me”时,激昂的苏格兰风笛响起,本该是两军冲锋的高燃时刻,却很难让人不发笑。真正交锋时刻却又是各种遮挡借位假打,红光闪缩,他们就这样倒下了。就像在《信条》中那些反向奔跑的士兵一样,都属于好莱坞工业体系所支撑下的奢侈行为艺术。

不知为何,我突然很怀念张艺谋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大场面发挥....

那么回到故事之中,真的如同大众评价的那般“沉闷乏味”呢?事实上,《沙丘》算是维伦纽瓦在叙事节奏上最亲近观众的一次了。155分钟的时长里,情节几乎从未停歇回味,而是持续推进,用大量的视觉信息和潜台词进行填充。其叙事效率几乎是上一部《银翼杀手2049》的两倍,而观看体验更是要比《扎剪正联》和《长津湖》抓人多了(别问我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两部)。

然而这155分钟的容量也只够part one到达《沙丘》原著第一本的一半内容。情境的高效不能掩盖内容的失效。维伦纽瓦对于宏大叙事和复杂文本的畏惧在《沙丘》中愈发清晰,甚至可以这么说:因为《降临》和《银翼杀手2049》爱上维伦纽瓦的观众,也有同样充足的理由去厌恶《沙丘》。

那些从简的运动模式和细腻的情境交融在后者里成为了一种逃避宏大叙事的招数,于是视点理所当然的从人偏离向景观。似乎可以把《降临》结尾的蒙太奇看作对《沙丘》预知梦的逻辑预演,但前者细腻的哲思笔触到了后者就化作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真理。我们能从保罗身上感知到悲剧性的存在吗?奔赴注定的宿命,接受必然的身份,本该完成的角色弧光却在喧嚣的人声吼唱中荡然无存。同时也走向了《银翼杀手2049》的反面,让“天选之子”成为了硬性设定般的存在,这已足够让观众为之反感了。

所以在电影中,维伦纽瓦极力追求“真实”,沙砾的流动似乎能让观众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需要巨幕与巨物打造的震慑感,更需要汉斯·季默持续不断的音效轰鸣来输出威压。其个人风格不再是过去那般为观众带来惊喜的瞬间,而是成为了另一种可被运作的商业噱头。对银幕的渴望是因为一旦离开载体就会彻底暴露自身的胆怯,所以只能通过视与听来不断强化创作者对观众的统治地位,或许可以看作对哈克南人殖民行为的内外呼应。

其他闲话

同样是三部曲的规划,同样是史诗大片的序章,让我们将《沙丘》与《指环王1:护戒使者》进行对比。在2021年里两者都通过影院发行(首映/重映)证明了大银幕的不可替代,也同时借由影院的设备给观众提供了挖掘自身影像魅力的机遇。

而二者对全景镜头和大特写的迷恋似乎也异曲同工,在剪辑的联结中让角色与世界产生关联。但彼得·杰克逊显然更加自如,并不像维伦纽瓦那般局限于作者风格与仪式感的构建中,而是全身心投入类型语境与B级片趣味的怀抱,给予影像更多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反复的正反打特写为魔戒赋予了同等的地位与生命力,各种闪回与幻象的插入不仅贡献了层叠通灵的情境,还是叙事节奏的最佳调剂。维伦纽瓦则在各种预言式的闪前中迷失,参照系的混乱将观众排挤出情境之外。

更何况《指环王》的配乐还有霍华德·肖,通过人声吟唱所营造的“史诗感”、“震慑性”以及“异化体验”都远非汉斯·季默能媲美。

或许和原著本身的水准有关,PJ可以全然相信托尔金笔下的那个世界,而维伦纽瓦只能用当代电影工业去粉饰沙丘星球的存在,“真实感”成了他最后的武器,用于掩盖《沙丘》与时代脱节的事实。

最关键的,也是最尴尬的部分:两者共同作为系列史诗的序章,《护戒使者》就算抛弃后两部的故事单独看待也能够维持惊人的完整度,而《沙丘》却在众人的期望中成为了维伦纽瓦曾经批判过的那类漫威式预告电影

说了再多,这也只是part one。而不久之前的官宣来看,传奇与华纳仍然愿意给《沙丘》续集开绿灯。似乎观众还能相信新时代科幻史诗三部曲从维伦纽瓦手中诞生的可能性。

就像电影最后一句台词所说:“一切才刚开始”。而观众也无法知晓他们究竟是走向这场预告的正片,还是下一部预告电影。

 5 ) 难怪荷兰蜘蛛女能当女主,破片一言难尽

难怪荷兰蜘蛛女能当女主,破片一言难尽

之前抖音各种营销号狂吹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那简直是年年有佳片,百年一沙丘的节奏,几乎下大血本搞宣发的基本没好片

前期节奏缓慢男主他妈跟个神经病似的,男主他爹一个公爵跟个政治白痴一样,除了送人头没啥存在感,男主看着20来岁吧,心理年龄感觉只有15岁,铁废物一个,从小学催眠,成功率也就三成,别人都是瞬发,他得预热好几秒,救世主就这水平,还是别救了,早点洗洗睡吧

接着说剧情,一个公爵家的家庭医生是外族人?????他老婆被人抓了,他和敌方接触了,你公爵居然不知道? 自己手下没情报员?自己亲信家属都不保护?斗争一千多年咋活下来的?

再说军事,宇宙侵略级文明!一个家庭医生,干翻了公爵的三个守卫。。。你宇宙飞船都开上了你门口没监控吗?而且一个公爵就三守卫是不是寒酸了点?没有警卫连,好歹整个警卫班啊。一个家庭医生活捉了皇帝之下最有权势的两人之一,接着干死了另一个,编剧在玩小孩子过家家吗? 还关掉了屏蔽罩?屏蔽罩开关不在军营里在公爵住宅里?而且士兵睡觉,战争飞船居然无人值守?还特么离一公里那么远?????打特么半天军事指挥官居然还在睡觉?????你他妈怎睡得着的啊!!!!!飞船被毁了你居然拎着刀上去砍?飞船有枪炮,战士耍大刀?对砍时还开屏蔽罩,屏蔽罩还挡不住?古代人都知道脖子要上护甲了,连宇宙飞船屏蔽罩都搞出来了,居然不能给脖子整个锁子甲?还有军队的素质,比小混混强不少,比土匪强不了多少,比解放军,笑死,这个根本比不了

就这战略指挥,战术素养,军队素质狗看了都摇头。

难怪荷兰蜘蛛女能当女主,破片一言难尽

 6 ) 有一种好电影,它总是走得很慢很慢

156min的《沙丘》,人在电影院,很难找到尿点。

这倒不是因为在看电影过程中,你跟主人公一样,开始意识到在沙漠中,你的体液竟有如此珍贵,不想排水。

前提还有,你看的电影版本,必须2D,最好IMAX。然后,还需时不时想象下,隔壁影厅正在献映狂轰滥炸肢体横飞满地泼油烤火的战争大片。这时候,也许你也可以重新找到观看《指环王》系列还魂般的沉浸感(某全球通朋友所描述如实摘录)。

《沙丘》弥漫着大气的格局与繁复的气象。这不仅是来自科幻史诗原著,而是电影化的技法选择。毕竟一甲子辉煌的科幻殿堂作品,要电影改得富有新意,注定是不可能的。它的许多元素,早已经被其他电影偷师化用。大气呈现在人物每一次出场的氛围营造,姐妹会圣母的亮相,初到沙漠星球的热风,阴郁残暴的臃肿男爵。姐妹会的衣饰真人不露相,一袭黑宗教元素浓烈,正如她们所经手的弥天大计。降临的排场,交代预言前言后果,殖民星球地貌,也令皇帝操盘的死局,更像一个早已预谋好的舞台剧目。男爵一如电影反派的不显山露水,浮尸苍白般的皮层下,是饕餮贪婪又反复无常。反对者怕要说,这是概念先行故弄玄虚,铺张浪费煞有介事。然而,在一个无法把人物前世交代得一清二楚的电影(有人宣称这个Part 1《沙丘》无非只是交代世界观),丹尼斯·维伦纽瓦就是要让观众去以貌取人,以形写神,揣测角色亮相时,衣饰和面孔下面流淌的血液,还有性格的光谱。

也不难发现,《沙丘》的外景地,要么是高纬度凄风冷雨的群岛峡湾,然后就是类似或者就是撒哈拉大沙漠的沙漠。一个有水,一个没水。没有生机的沙漠,人类看起它来,总感觉跟死亡一样,但相似不等于相同,如此一来,电影频繁营造动与静所制造出来的静谧感,愈静更幽,更胜一层。电影采用的ᑐ ᑌ ᑎ ᕮ(应该是来自因纽特文字?)这些字母如同空气动力学下的沙丘俯瞰,既是风吹沙的流线体,又是自然拿捏的线条美学。如此下来,我随便回忆起这部电影的片段,就能得出来一结论:《沙丘》是建立在对“美”的追求和审视上,以时间之慢,微不可察却力量无穷的自然之力,全方位技术在线,最终呈现出来的一部精致雕琢的电影。导演尊重原著(林奇版1984年版《沙丘》被原著粉疯狂吐槽),你作为观众,也会觉得被尊重了。再次强调下,要看2D——尊重关系才能成立。

一个美字,建立在多数人认同的基础上。至少,若有人不欣赏这种美,却也不会把美,打为丑,尤其是看多了新世纪化约为主流的霓虹拼贴赛博朋克科幻大片,口吐仙气的《沙丘》世界,概念陈设均显得极其复古。说话、腔调、动作、肢体,疾徐自若,有条不紊。哪怕是战争开拔,天降恶魔,情境也极其安静,抽离和疏远。我很容易想起热天的午后,恍惚间,察觉天地已是宁静得一片死寂。突然,有异动声响,却不过只是个蚊虫,从耳边嘤嗡而过。

你可以说,美是形式,是凹造型,或者它大又空都行。但《沙丘》的黄沙滚滚,飞天蜻蜓、落地螳螂,单看飞行器一次次的起降,都是一帧一帧的美。飞行器,多数电影里,它就只是一个飞行器,可在主人公感慨小小沙鼠🐭也能在这颗沙漠星球存活,他们的飞行器,也不过是一只随时折翼被掐死的小小飞虫。这貌似没有生气的沙丘,涌动着宇宙无穷动力来源的香料。地下肆虐着尺码超大、破坏力惊人的沙虫。它们在沙海中游动,令原住民敬畏如神。

《沙丘》吃亏的地方,是身为预言先知,却抗拒命运,有若青春期叛逆的小王子,不太符合21世纪的炫酷潮流(想想漫威那些故作叛逆的粗线条超英角色),他就是从文学瀚海中打捞出来的经典人物,如今已经被丢在冻库里冷藏。即便不是蒂莫西·柴勒梅德扮演,他也容易遭非议。电影里的声控、背叛、护主、决斗之类的桥段,逐一拆开来看,也不新鲜,但是,2021这一年看院线电影的次数里头,这部《沙丘》,已经是佼佼者了。

我对电影的观看好奇,几乎完全来自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而非尚未读过的大部头原著《沙丘》。佐杜洛夫斯基没有拍出来他的沙丘,但在电影的漫长筹备过程中,在与好莱坞大制片厂撕扯拉锯过程中,《沙丘》的灵感,概念设定,美术设计,已经化为其他科幻片,与观众见面。至于要想照亮别人,就必须燃烧自己。这何尝不是英雄承受命运的写照,不出所料,也是下一部分的剧情。

我也在影片中感受到惊奇,它落入一片沉默,一片又一片的,沙丘般,月牙状,流线体,谜团般的沉默。它并不按照传统起合叙事而来,有若沙漠中长途跋涉,爬上一个沙丘,却只看到又一个沙丘。我喜欢的片中事物,是2D IMAX的飞行器,复古机械的厚重实在,枯燥单调荒无人烟的沙漠背景。至于故事要套莎翁王子复仇记,基督内部纷争,对外抗击阿拉伯,还是翻版地球,生活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的蓝眼睛柏柏尔人,乃至将来必定要发生的人均塔利班,战争机器开动,保罗大军反杀皇帝,都是个人随兴所至。

这一部《沙丘》,拍的只是从肉眼和外力上看不到的觉醒。不断闪前的幻梦,却只是撩扰观众的故事。主人公尽显脆弱,不乏抗拒,却应承了命运的选择,把握现实。四下望去皆死寂,灵魂回声是电影。

你猜它打算拍几部?

 7 ) 2

拉班回到了哈克南人的母星桀迪主星。

拉班气急败坏地说:皇帝怎么可以夺走沙丘,还把它给雷托?

男爵的门泰特彼得非常淡定地说:别以为这是在厚待他。

我们从两人的情绪就能看出来拉班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彼得更稳重聪明,毕竟他和哈瓦特一样,也是一个人形计算机。

小说和电影一样,彼得很早就领盒饭了,都是被雷托释放的毒气毒死的,但是彼得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后面男爵会策反哈瓦特。

那么男爵如何确保哈瓦特会效忠他呢?

正是彼得想到了办法。

就是给哈瓦特下毒,然后每天把解药混入他的日常食物。

这样一来,哈瓦特就不会知道自己中毒了,而且如果他背叛男爵,他也不会苟活。

再比如张震饰演的岳医生,简称张震岳医生,之所以会叛变,也是彼得的计谋。

彼得策反了张震岳医生和哈瓦特,这两件事都是男爵能打败厄崔迪人的关键。

注意,《沙丘》的故事脉络是错综复杂的,所以这两件事后面都有反转。

首先是张震岳医生,虽然他被策反了,但他还留了一手,给雷托安了有毒气的假牙。

更巧的是,张震岳医生的计划是让雷托杀了男爵,结果他没毒死男爵,反而把彼得毒死了。

两次反转之后,这件事就变成了:彼得策反了张震岳医生,然而这一行为却间接导致雷托杀了彼得。

我们再简化一下,就成了:是彼得杀了彼得。

更重要的是,张震岳医生受了“预处理”,即制约人的杀人举动,受过处理的人员会在前额刺上钻石形刺青。

所以有人操控猎杀镖暗杀保罗后,他们知道有内鬼,他们首先就排除了张震岳医生的嫌疑。

彼得破解了张震岳医生的预处理,让张震岳医生重新拥有杀人的能力,才有了后来他让雷托杀了彼得。

再次说明,是彼得杀了彼得。

彼得是一个人形计算机,但是千算万算,不如天算,你算计得越多,你只会失去得越多。

彼得间接杀了自己,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自食其果”,也正是《沙丘》的剧情的巧妙之处,而且这种巧妙的剧情,在小说中处处可见,比如杰西卡母子幸免于难那段,这个我们后面会说。

钻石标志是张震岳医生的标志,所以杰西卡看见飞机座椅上的钻石标志后,就知道座椅下有张震岳医生给他们准备的装备。

张震岳医生给他们写的信上,也有钻石标志。

如果张震岳医生不在座椅上做记号,就算杰西卡母子杀了哈克南士兵,也不会知道张震岳医生给他们准备了装备。

没有张震岳医生给他们准备的帐篷和沙锤(用来引开沙虫的工具),就算他们能从哈克南士兵手中逃出去,也很难在沙漠中活下来。

更重要的是,装备中还有雷托的公爵戒指。

张震岳医生死后,男爵半天找不到雷托的戒指在哪儿,其实被张震岳医生藏在飞机上了。

男爵为此还骂了彼得一顿,说他杀张震岳医生杀得太早了。

“爵位印章戒指在哪儿?”男爵问,“他的手指光秃秃的。”
“萨多卡军官说,抓到公爵的时候就没看见戒指,大人。”卫队长说。
“那医生你杀得太早,”男爵说,“那是一个失误。你应该先让我知道,彼得。你行动太过迅猛,对我们的事业不利。”他皱着眉说。

换言之,张震岳医生早就料到彼得会过早杀死自己,所以才放心大胆地把戒指藏在飞机上。

他有把握,当男爵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杰西卡母子已经带着戒指跑了。

而且哈克南士兵押送杰西卡母子的路线,也是张震岳医生指使的,从而确保他们下飞机后能遇到邓肯和弗雷曼人。

保罗已清楚地知道那个弗雷曼工具包是谁留的,是谁给押送他们的扑翼飞机指了这条路线。
岳。
那个奸细医生把他们直接送到了邓肯·艾达荷的手里。

男爵抓了张震岳医生的妻子瓦娜,并且折磨她,从而破解了张震岳医生的预处理。

虽然“瓦娜还活着,并且男爵会信守承诺放了她”的可能性很低,但他还是得试试才知道。

其实瓦娜此时已经死了,张震岳医生也猜到瓦娜有可能死了,但他无法确定。

万一呢?

万一瓦娜还活着呢,而他仅仅是怀疑她死了,而没有去救她,导致她真的死了,那么他一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己。

所以他只能把保罗一家人交给男爵,来交换那渺茫的可能性。

但另一方面,他知道瓦娜很可能已经死了,并且男爵很可能会利用完他就杀了他,所以他留了一手,给雷托安了假牙,希望他能杀了男爵,以及给哈克南士兵指路线,并且给杰西卡母子留了装备和戒指。

他把妻子看得比主人更重要,为了那一丝可能性,他愿意赌上一切。你能说他一定是错的吗?

如果换做是你,你能保证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主人,放弃妻子(丈夫)吗?

我不是在洗白张震岳医生,我想表达的是,他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

不仅张震岳医生这条线反转了,哈瓦特这条线也反转了。

虽然男爵迫使哈瓦特效忠于他,但哈瓦特也是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表面上效忠男爵,背地里却在离间男爵和菲德-罗萨(男爵的侄子),让他们自相残杀。

而且哈瓦特还脚踏两条船,同时为男爵和菲德-罗萨两个人办事,但实际上是在搞破坏,我们会在《沙丘2》中看到这一幕。

男爵明知道哈瓦特是一个门泰特,明知道他很危险,人们都劝他杀了哈瓦特,但他却不听,他自负到觉得他可以控制哈瓦特。

最后打败男爵的是哈瓦特吗?

不是,是男爵的自负,是男爵自己打败了自己。

先是男爵策反了哈瓦特,随后剧情反转,哈瓦特是装的。

后来剧情再次反转,男爵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还有二手准备,也是就设计让哈瓦特怀疑内鬼是杰西卡。

没错,策反张震岳医生只是第一步。

男爵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造猜忌,让厄崔迪人以为内鬼是杰西卡。

《沙丘》的主线剧情是比较简单的,无非就是哈克南人打败了厄崔迪人,后来厄崔迪人又赢回来了,但这个故事的细节是很复杂的,充满了转折和意外。

就算你能猜到结局,能猜到保罗赢了,但你也猜不到过程。

说回彼得。

彼得为男爵办了两件大事,他能力太强了,甚至让男爵感觉彼得对自己构成了威胁,所以他一直想除掉彼得。

那他为什么不除掉彼得呢?

因为彼得对他还有用,而这也是彼得避免男爵杀了自己的方法。

他知道男爵想杀他,他也知道只要他还有用,男爵就不会杀他。

“啊哈!可男爵你瞧,身为一名门泰特,我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派出处决者。只要我有用,你就会留着我。过早行动是一种浪费,我现在还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我知道你从那可爱的沙丘星球学到了什么东西——绝不浪费,对吗,男爵?”

下一个镜头是姐妹会来到卡拉丹。

这个悬在空中的灯叫“球形灯”。

冷知识,球形灯和屏蔽场使用的是相同的技术。

《沙丘》中个物理学家,叫做霍尔茨曼,他的成就是亚原子粒子的排斥力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霍尔茨曼效应”。

霍尔茨曼效应的具体应用包括屏蔽场、球形灯、浮空器,也就是让男爵飞起来的设备,以及星际旅行。

霍尔茨曼效应使得人们可以折叠空间,从而实现光速旅行。

《沙丘》作者弗兰克·赫伯特的儿子布莱恩·赫伯特,和凯文·J·安德森合作写了19部《沙丘》衍生作品。

其中《沙丘传说》三部曲中,详细讲述了霍尔茨曼效应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一万年前的芭特勒圣战,也就是人类对抗人工智能的故事,还有厄崔迪人和哈克南人的过去。

厄崔迪人的祖先沃里安,是哈克南人祖先阿布勒德的导师,同时也是阿布勒德的爷爷的朋友兼战友。

阿布勒德对沃里安非常忠诚,然而一系列事情后,他们反目成仇,并且由私人恩怨演变为家族世仇,两大家族水火不容,和《星战》又多了一个共同点。

《沙丘》衍生剧《沙丘:姐妹会》已经立项了,《沙丘传说》剧集也可以期待一波。

保罗准备去见圣母,圣母是皇帝的真言师,真言师可以进入辨真灵态,检验出面前说话的人是否在撒谎,相当于人形测谎仪。

如果哈克南士兵直接杀了杰西卡母子,后来圣母问他们,他们就会不受控制地说出实话,那么圣母就知道男爵违反了约定。

所以哈克南士兵没有杀了杰西卡母子,而是把他们扔到沙漠里喂沙虫。

后来圣母问他们,他们就可以说他们没有杀杰西卡母子,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杀他们,是沙虫杀了他们。

正是因为有真言师的存在,他们不能亲手杀了杰西卡母子,从而给杰西卡母子逃跑创造了机会。

这个剧情是很巧妙的,你知道杰西卡母子肯定不会死,但他们活下来靠的不是主角光环,而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

真言师的设定,以及两人的音控力,使得他们活了下来,但最重要的还是真言师的设定。

如果没有真言师,那么哈克南士兵直接就把他们杀了,他们哪还有机会使用音控力。

圣母是皇帝的真言师,同时也是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会长,以及杰西卡的老师。

布莱恩和凯文撰写的《沙丘》前传,《沙丘序曲:厄崔迪家族》显示,圣母其实是杰西卡的母亲。

而且早在几十年前,杰西卡和保罗还没出生的时候,圣母就看到了她未来的外孙发动圣战的幻象。

虽然《沙丘序曲:厄崔迪家族》不是弗兰克·赫伯特本人写的,但布莱恩和凯文表示,圣母是杰西卡的母亲的设定,不是他们随便编的,而是从弗兰克·赫伯特的工作笔记中发现的。

圣母是杰西卡的母亲,那么问题来了,杰西卡的父亲是谁呢?

正是男爵。

所以杰西卡是圣母和男爵的孩子。

也就是说,男爵是雷托的岳父,是保罗的外公。

这时,张震岳医生登场了。

张震岳医生说:姐妹会说她们的存在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但其实她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们自己人。

保罗说:你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张震岳医生的话是什么意思。

张震岳医生说的话,指的是《沙丘序曲:厄崔迪家族》和《沙丘姐妹会》(小说)的内容,同时也是在为《沙丘:姐妹会》(剧集)做铺垫,《沙丘:姐妹会》(剧集)就会讲这件事。

我们先说说贝尼·杰瑟里姐妹会是什么。

起因仍然是芭特勒圣战,人类非常艰难地打败了人工智能,事后禁止制造人工智能,让门泰特、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宇航公会取而代之。

这三类人所做的事,其实就是以前的人工智能所做的事。

门泰特的工作是推理和计算,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则是一所学校,主要对女性学生进行心智和身体的训练,从而获得在外人看来很神奇的能力。

掌握了所有贝尼·杰瑟里特能力的人被称为“圣母”。

那么姐妹会的目标是什么呢?

她们有一个“育种计划”,目的是创造一个魁萨茨·哈德拉克,一个可以同时处于不同时空的人,可以理解为四维生物,类似于曼哈顿博士。

“他将强大到足以连接时间和空间,连接过去和未来,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前面我们说了,门泰特、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宇航公会取代了人工智能。

而魁萨茨·哈德拉克,就是门泰特、贝尼·杰瑟里特、宇航公会的领航员的结合体。

他是魁萨茨·哈德拉克,一个可以同时处于不同时空的人;他是穆阿迪布,对齐扎拉教团的传教士来说,他的每一个心血来潮的念头都是不可抗拒的命令;他是一名门泰特,其大脑远远超过最优秀的古代计算机;他还是弗雷曼军团的穆阿迪布,可以命令他们杀光星球上所有的人类;他拥有能看破未来的灵眼,还有我们贝尼·杰瑟里特孜孜以求的基因模式……

姐妹会的计划是通过一项大规模的育种计划来创造魁萨茨·哈德拉克,育种计划已经进行了几千年了,这几千年来她们通过精心操纵人际关系,以及培养贝尼·杰瑟里特来收集关键基因,从而控制和完善血脉。

所以即使圣母不喜欢男爵,她也必须和男爵生下杰西卡,因为这是育种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从《沙丘序曲:厄崔迪家族》得知,几十年前,男爵还很英俊,身材也很好。

与此同时,姐妹会命令圣母,为育种计划收集男爵的遗传物质。

至于“收集男爵的遗传物质”具体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但问题来了,男爵是一个同性恋。

圣母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勒索男爵,从而强迫男爵和自己发生关系。

圣母生了个女儿,却发现她的基因不符合条件。

于是圣母杀了自己的女儿,并且再次找到男爵。

这一次,男爵强奸了圣母。

圣母感到很痛苦,但为了姐妹会的任务,她还是只能把孩子生下来,这个孩子就是杰西卡。

圣母为了报复男爵,给男爵下了毒,这才导致男爵变得那么胖。

一开始男爵不知道自己中毒了,直到他去看了医生,这个医生正是张震岳医生,是张震岳医生告诉他,这是圣母干的。

所以假如《沙丘》要拍前传,张震岳医生还是有机会回归的。

男爵对姐妹会展开报复,但是失败了。

实在是太惨了,感觉瓦伦蒂娜马上就要来招募他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看圣母去找男爵那段。

男爵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其实内心已经把圣母的全家骂了个遍。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我们都能看出来圣母对杰西卡很冷漠,其原因在于作者写《沙丘1》的时候还没想过要把圣母写成杰西卡的母亲。

但现在有前传了,结合前传的剧情,我们就可以解读为,杰西卡是圣母被强奸后生下的孩子,这就是圣母对她很冷漠的原因。

先是圣母勒索男爵睡自己,后来男爵又强奸了圣母,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姐妹会的错,因为是她们命令圣母去睡男爵,才有了后来的事,而且类似的事情姐妹会已经做了几千年了。

杰西卡也是如此,她就是姐妹会的工具。

姐妹会把她送给雷托,作为一个礼物,因为这是育种计划的其中一步,这就是杰西卡要背叛姐妹会的原因。

好在后来杰西卡和雷托都爱上了对方,才让这件事不至于太坏。

根据姐妹会的计算,如果杰西卡和雷托生一个女儿,然后他们的女儿和菲德-罗萨(男爵的侄子)再生一个儿子,这个人就将是魁萨茨·哈德拉克。

然而杰西卡却违抗了姐妹会的命令,生了个儿子。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圣母要指责她:我告诉过你要生个女儿。

可能有人要问了,生儿生女是杰西卡能决定的吗?

这的确是她能决定的。

贝尼·杰瑟里特能对生理进行精确的控制,她们能够直接控制受孕,以及决定胚胎的性别。

正是这一能力,才让她们的育种计划有了可行性。

如果她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孩子的性别,那么育种计划根本无法进行。

圣母对杰西卡说:如果保罗失败的话,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别的选择”,指的就是菲德-罗萨。

老版《沙丘》中的菲德-罗萨

菲德-罗萨是《沙丘》的重要角色,但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他,《沙丘2》肯定是会出现的,有网友希望他由比尔·斯卡斯加德(男爵扮演者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的儿子)、罗伯特·帕丁森、巴里·基奥恩、哈卷,或者戴涵涵饰演。

甚至有人希望甜茶一人分饰两角,同时饰演保罗和菲德-罗萨,这个想法也很不错。

杰西卡生儿子的行为打乱了姐妹会的计划,而且保罗最终还成为了魁萨茨·哈德拉克,使得魁萨茨·哈德拉克早了一代出生,这些都不是姐妹会的计划,也是姐妹会没有预料到的。

更重要的,姐妹会的计划是魁萨茨·哈德拉克会受到她们的控制,她们将利用魁萨茨·哈德拉克控制宇宙。

然而保罗却不服从于姐妹会,所以就有了《沙丘2》的故事,姐妹会密谋除掉保罗。

(“《沙丘2》”指的是小说,对应到电影就是《沙丘3》)

这其实有点像《基地》。

《基地》讲述的是谢顿预言帝国即将灭亡,于是建了基地,让基地成为第二帝国的种子。

然而后来有一个叫“骡”的人出现了,他不在谢顿的计划之内,他打乱了谢顿计划。

于是第二基地想要除掉骡,从而让谢顿计划重回正轨。

所以《沙丘》像是一部反基地小说,姐妹会就是基地,保罗就是骡。

姐妹会表面上为帝国服务,但实际上她们在利用她们的影响力,暗中引导人类和帝国朝着她们计划的方向前进。

而且姐妹会对外宣称,她们创造魁萨茨·哈德拉克是为了让他引领人类走向更好的未来,但她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魁萨茨·哈德拉克统治宇宙。

所以张震岳医生说:姐妹会说她们的存在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但其实她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们自己人。

贝尼·杰瑟里特被训练为完全忠实于姐妹会和目标,没有比育种计划更重要的目标,对家庭的忠诚都是次要的。

所以就有了雷托和杰西卡的对话。

雷托:你会保护保罗吗?

杰西卡:我会用我的生命来保护他。

雷托:我问的不是他的母亲,而是贝尼·杰瑟里特的一员。你会保护保罗吗?

前面我们说了,男爵的计划的第二步,是让厄崔迪人以为内鬼是杰西卡。

并且他成功达到这一目的,让哈瓦特误以为内鬼是杰西卡。

而哈瓦特又影响到了邓肯,导致邓肯也觉得内鬼是杰西卡。

男爵的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其原因就在于杰西卡是一个贝尼·杰瑟里特,对她们来说任务比家庭更重要。

首先是哈瓦特的大脑中有这项参数,再加上男爵的一系列误导,成功让哈瓦特怀疑杰西卡。

而邓肯选择相信哈瓦特,也认为杰西卡是内鬼,一是因为杰西卡是贝尼·杰瑟里特,二是因为哈瓦特是一个门泰特,即人形计算机,他很少出错。

小说的逻辑真的很缜密。

虽然哈瓦特是人形计算机,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计算机,所以他还是会出错。

假如人类没有禁止人工智能,假如雷托的助手是机器人,或许它就不会被男爵误导。

虽然机器人也会出错,但概率比人低多了。

这说明人类是离不开人工智能的。

不信你一天不碰手机试试?(没有说手机是人工智能的意思)

反之亦然,如果人工智能毁灭了人类,没有人类,它们也注定会走向毁灭。

《黑客帝国》中,人工智能不灭绝人类,反而冒着人类觉醒、然后反击它们的风险创造矩阵,其目的就是观察人类、学习人类,从而避免走向毁灭。

科幻电影中人类和人工智能总是相爱相杀,但事实证明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所以完全禁止人工智能并不是办法,应该去寻找让人类和人工智能和谐共存的方法,比如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

零、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一、除非违背第零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零及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第零、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机器人三定律虽然可能难以实施,但这个思路是对的,只不过它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完善。

首先是有人暗杀保罗后,哈瓦特没有怀疑张震岳医生,因为他受了预处理,他不会有杀人的想法。

其次是因为杰西卡是贝尼·杰瑟里特,再加上男爵的误导,导致他怀疑杰西卡是内鬼。

小说先说门泰特在逻辑推理运算上拥有极高的能力,以及张震岳医生受了预处理,理论上是不可能被策反的。

然而男爵和彼得成功策反了张震岳医生,并且让身为人形计算机的哈瓦特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就像《守望者》和《BVS》,先引出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曼哈顿博士和超人,而电影的后半部分讲述的就是,神是如何被打败的。

大部分贝尼·杰瑟里特都把姐妹会和育种计划放在首位,把家人放在第二位。

比如圣母,为了育种计划,她不得不勒索男爵睡自己,并且还杀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

而杰西卡是个例外,她把保罗和雷托放在第一位,把姐妹会和育种计划放在第二位。

姐妹会派她去和雷托生女儿,然而她却爱上了雷托,后来姐妹会称这一行为为“杰西卡犯罪”。

并且她违抗命令,生了个儿子,还一心训练保罗,决心把他培养成魁萨茨·哈德拉克。

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伟大无私的。

然而对姐妹会而言,她却是一个叛徒。

圣母为了完成任务,结果惨遭强奸。

她的人生充满悲剧,但对姐妹会而言,她们最需要的就是圣母这种人,圣母就是她们学习的榜样。

而在她死去的第一个女儿的眼中,她是全世界最恶毒的母亲。

《沙丘》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没有明确的好坏对错、正派反派之分。

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取决于你的视角。

站在保罗和雷托的角度看杰西卡,以及站在姐妹会的角度看杰西卡,你会看到两个截然相反的人,圣母也同理。

《沙丘》里每一个角色都是很立体的,前面说的拉班、张震岳医生、哈瓦特也是一样的。

拉班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他只是相对而言比较傻,并不完全是个傻子,比如他也意识到人们低估了弗雷曼人。

虽然后来哈瓦特被策反了,但他只是表面上被策反,实际上仍然在用他的计谋对付哈克南人。

张震岳医生也是如此,这个角色不至于有多么复杂,但也绝不单薄。

以上就是张震岳医生说的那几句话的含义。

已经讲到电影的第23分钟了,很快就能讲完了。

 短评

其实拍得不像未来,倒是很像过去,遥远的过去。有一万年前那么久远。未来感不多,历史感反而很重。

2分钟前
  • 北纬三十四
  • 还行

这种片子我们不给高分,还有谁给高分,猫眼淘票票么?全程起范儿,逼格满满。这是一部很独特的科幻大片,即便这样的故事本可以做得特别商业、特别热闹。但维伦纽瓦还是将之纳入个人风格当中,使得影片呈现一种宏大、悲怆、宗教味以及仪式感。尤其是汉斯季默的宏大配乐一路轰鸣,史诗感也就出来了。未必适合所有人,但真的全是我的嗨点,很爽。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听懂了甜茶的普通话,但是不知道张震说了什么。

8分钟前
  • 张大一
  • 还行

我感觉我看了一个两个半小时的预告片

12分钟前
  • CG-prince
  • 推荐

像是用《银翼杀手2049》的方式拍《星球大战》。其实故事主线挺简单明了,世界观架构的巨大信息量被铺陈在极富节奏感的叙事呼吸之中,因此就算对沙丘世界观/故事毫无认知也能轻松沉浸到电影中,两个半小时稍纵即逝。镜头在人物局部特写和大全景之间刻画出了史诗感(值得一提出色的剪辑),很多戏的拍法刻意回避了好莱坞商业大片中一贯的特效冲击和视觉刺激(动作戏的从简、战争戏的省略、甚至空中追逐戏的视角限制),反而通过视听氛围营造去推动叙事、牵引情绪。

1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如果说《边境杀手》是维伦纽瓦誉为好导演的助推器,《降临》是让他成为顶尖导演的证物,《银翼杀手2049》是他进阶为“王”的登基石,那么《沙丘》就是帮他稳住“神”这一称号的光环

15分钟前
  • paradise
  • 力荐

最多三星,不能再多了。真的只是个开始,几乎没有剧情的电影,每次讲不下去就切到故作高深的话语和梦境。对于原著的文本改编,也没能跳出老白男意yin式的殖民主义思想;相较于《降临》和《银翼杀手2049》,该片的人文思考真的过于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有。可能由于人文思考是如此简单且可预测,导致宏大的配乐也让我感觉很不搭了。此外,打斗戏真的像过家家,甚至简单到有些好笑。真的只有特效宏大,其他都很廉价,可惜好莱坞最不缺特效好的电影。

19分钟前
  • Spy Liu🌈
  • 还行

威尼斯非竞赛单元全球首映,万众期待的《沙丘》。1.一部各方面都处于高水准的杰作。今夜,漫天黄沙掩过了水城威尼斯。2.维伦纽瓦在封神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但仍未抵达属于他的王座。3.汉斯季默放弃诺兰的《信条》选择《沙丘》是明智的。4.《沙丘》的主体取自弗兰克赫伯特的同名原著科幻小说,由维伦纽瓦的个人风格和美学铸就了其内核,好莱坞工业体系构成了其外在。5.维伦纽瓦野心勃勃,沙丘宇宙诞生之时,纽瓦取代库布里克之日。

23分钟前
  • 花花
  • 推荐

观众们在插科打诨的流行商业软科幻喜剧和勉力为之总缺一口气的小成本科幻电影的困境里挣扎多年之后,的确难得地收获了一部科幻史诗。整部电影堪称巨大物恐惧症患者的灾难,无论是太空还是厄拉克斯广袤的沙漠场景,对渺小人类的视觉冲击力很强,营造了一种类似宗教的极其神秘的氛围。对非原著读者的观众来说,适当进行了概念灌输,而这些灌输又不显得赘余。演员搭配其实也蛮香,甜茶的少年感还符合年龄设定,和丽贝卡的母子cp也有些好嗑,另外奥斯卡的肉体也是全片很绝的一个镜头。现在全心期待后续,拜托原人马搞快点。

27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顶级视听观影享受,服化道究极用心,细节设计多有惊喜,太空史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宏大作品的开篇确实足够优秀,三个世界被音乐、色彩、质感营造得极好,刻意反高潮的处理也并没有导致全片拖沓无聊。略感遗憾的是,大量口播的背景交代虽用心排布,还是稍显突兀;大光圈梦境有些过量了,观感有些疲惫;另外,几个重要角色在性格厚度上都略有欠缺,以至观众更多的是被世界观架构震撼,而非情感共鸣。可以预期,经此役铺陈完设定,故事更放开手脚后,此系列的下部一定会更牛B。

30分钟前
  • 牛三牛
  • 推荐

看到张震出来的时候太激动了,看到他说中文更激动,看到甜茶回答中文更更激动,以至于我完全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_¬)

33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推荐

😅我知道这个电影很厉害:庞大的世界观、无比用心的服化道,视听盛宴美到失语,演员也都很赞。甚至还有普通话和油纸伞(🥲)……可是,我就是觉得看着很累…很累…150分钟➕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手表,等来最后一句:一切才刚刚开始。不过瘾的慢动作打戏,10000年➕了还在冷兵器搏斗,the one(天选之子)和帝王公爵殖民主义的老套设定,人物形象还没立起来就咔咔死了一堆人…作为一个没有看过书的人只觉得还是一头雾水。电影可能很有高级感,但高潮不够,故事不清,仅有画面,让我很难追下去啊☹️

35分钟前
  • 小羊D
  • 还行

汉斯季默小金人+1,维伦纽瓦封神进度+20%,对原作的取舍很合适,甜茶的表现也比想象好,保罗厄崔迪前半段的纤细感和后段的转变都拿捏到位。原著党满意。

3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大家好,我叫蒂莫西.甜茶。身在贵族家,老爸奥斯卡。母亲力量大,杀人靠说话。海王好兄弟,师傅是灭霸。女友赞达亚,绿了蜘蛛侠。世界很复杂,没人说人话。生来责任大,代价祭全家。皇帝人在哪,看我弄死他。

41分钟前
  • 健三快跑
  • 推荐

谁懂,全片最有性张力的片段不是保罗与梦中情人蓝眼睛的实打实的接吻,而是与他妈妈在脱衣服时尴尬的眼神相交。

46分钟前
  • 百变小咪
  • 推荐

我常常不理解常人对史诗的定义。

50分钟前
  • 蕉叁鱼
  • 还行

维神让沙丘这颗掩埋了半个世纪的宝石在沙漠中闪耀 他也必将在影史名垂青史 熠熠生辉

51分钟前
  • 刘导
  • 力荐

引用一条外媒口碑:“当下看《沙丘》,就像身处1968年看《2001太空漫游》”

52分钟前
  • 查拉图斯特拉K
  • 力荐

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样就可以戴着口罩体验身临其境了(。

57分钟前
  • Norloth
  • 推荐

厄拉克斯的崛起,王子的复仇。维伦纽瓦开启了本世纪第三个十年最震撼的科幻系列。三分《降临》三分《星球大战》再加四分《银翼杀手2049》,在融合各种创造力和视觉奇观的基础上,维神又带创造出了新的科幻语法,靠高超的剪辑和音乐设计让作品有了可怕的“通感力”,编织出一个沉浸式的史诗的世界。绝对不要错过IMAX版本!!!

58分钟前
  • 德小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