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宫

悬疑片美国2007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马克·鲁弗洛,安东尼·爱德华兹,小罗伯特·唐尼,布莱恩·考克斯,约翰·卡洛·林奇,里奇蒙德·阿奎特,鲍勃·斯蒂芬森,约翰·莱西,科洛·塞维尼,艾德·塞特拉基安,约翰·盖兹,约翰·特里,坎迪·克拉克,伊莱亚斯·科泰斯

导演:大卫·芬奇

播放地址

 剧照

十二宫 剧照 NO.1十二宫 剧照 NO.2十二宫 剧照 NO.3十二宫 剧照 NO.4十二宫 剧照 NO.5十二宫 剧照 NO.6十二宫 剧照 NO.13十二宫 剧照 NO.14十二宫 剧照 NO.15十二宫 剧照 NO.16十二宫 剧照 NO.17十二宫 剧照 NO.18十二宫 剧照 NO.19十二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0:35

详细剧情

二十世纪70年代,旧金山出现了一个自称“十二宫”的杀人狂,杀人后,向媒体寄一封信,留下密码、线索,向警方挑衅,多次的阴差阳错使案件陷入僵局,警方渐渐束手无策。连环杀人案件也引起了《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

 长篇影评

 1 ) 《十二宫》:犯罪是一门学问

每一个国家都会有悬案的,但不是每一个悬案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乃至恐慌。英国出了一个“开膛手杰克”,美国便出了这个“十二宫杀手”。两件事有相似之处,那就是罪犯永远是一个谜以及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什么样的罪犯能够给人们造成心理恐慌呢?大概可以分析出一条准则,首先杀人是没有选择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其次是犯罪现场也是没有选择的,只要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都有可能,当然还有犯罪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等等,这样说来,无规律的犯罪是最可怕的,令人随时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中。而另一方面,警方始终无法捉住真凶这个事实则会令百姓本来已经缺乏安全感会更加强烈起来,所以恐慌是必然的。
“十二宫杀手”的故事已经拍过了两个版本,而大卫的这次是第三个版本,虽然没看到前两个版本,但笔者相信,大卫的这次重拍应该是最经典的一部,这首先是由故事本身而决定的。“十二宫杀手”的事件是真实的,在美国造成极大的影响,而最终没有得出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而那些嫌疑犯却可以“千”这个单位计算。在这种事实的面前,给出一个答案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其中编撰的成份会立即体现出来,对那些经历了“十二宫杀手”恐慌的人们是极不负责的。而在新版的故事中,有一段戏则将剧中人拉到了屏幕的前面,那应该是1971年版本的“十二宫杀手”,剧中是以正义结尾的,但这只能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心愿。其实,将“十二宫杀手”拍成电影似乎也是凶手本身的意愿,所以大卫算是完成了这个凶手的心愿,当然,凶手是否在世那还是一个未知数,也许将永远地未知下去。
大卫从小生活在洛杉机,由于“十二宫杀手”曾威胁将袭击校车,所以这给当时的小孩子们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恐惧,对于导演大卫来说,这种恐惧仿佛就是一个童年的阴影,肯定是不易抹去的。于是,大卫用这种感情来拍摄此片。这里要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这种社会恐惧是极其现实的,也许并不带有多少戏剧元素,这样才真正地让人们记住了此事。所以,这也是导演力图要表现出来的东西,在《搏击俱乐部》或《七宗罪》中,林奇的手法是很炫耀的,不难看出,整个故事是起承转合,完全符合一部作品标准的。但对于十二宫杀手这件事上,林奇则采用了极为平实的手法,很客观地讲,这是一种削减,将所有的戏剧元素都淡化了,留下的只是真实,当然没有真相。淡化戏剧元素,使得整个案子近似于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莫若说这更是一部纪录片,这样不但忠实于当时那些社会心理,同样也忠实了林奇导演的内心阴影。
对于一部悬疑影片来说,观众的身份也是侦探,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发展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破案的思维中来,所以线索是观众们最喜欢的细节,当每一个线索出现的时候,观众都会查看这线索是否能够通向最终谜题的答案。但此片中的线索却是十分地庞杂,甚至有些混乱,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些根本没有经历十二宫杀手事件的观众们来说,这些线索往往都会成为一条条误导的歧途。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繁杂的线索是破案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警方的工作无非是排除,筛找那些最有可能接近凶案的证据,然后追查下去。
前面说过,凶犯的杀人手法其实是很笨劣的,无论是用刀子还是用枪,在林奇的镜头下都表现得很粗糙,但却如同战地录相里杀人场面一样真实,这是抛弃电影炫视听的手法。但事实上,这每一次粗糙的凶杀现场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指纹罪证等等。若不是寄往媒体的那些文字,也许警察们不太可能将这些案件归于一个凶手所为,但正是这些文字使得“十二宫杀手”这件事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
毫无疑问,真正将这个杀手塑造得神秘而又可怕的正是那些手写的信件,而这些信件以及与信件一起寄来的那标着密码符号的纸都成为了本片中最重要的线索。首先是信件,不但将所有案件串联了一起,嘲讽了警方的无能以及表明了凶手内心的猎人动机,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笔迹,这是影片中一直在强调的证据,之所以在调查的过程中一再受挫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笔迹鉴定上的受挫。但事实上只有笔迹能够成为确实的证据,这也是警方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那些密码符号。涉及到这类东西都会显出一种神秘来,更是对智力的考验,但事实上,我们看到密码非常容易解决,这种简单性造成了神秘性的降低,于是案件又回归到了现实中来,而影片风格也由此而回归到更现实的更接近于大众化的纪实性上来了。而第三个随信而来的信息便是“十二宫”的标志,影片中给出两种可能,一是借用了表上的商标,二是借用了电影片头的废胶片盲字。于是,在符号与文字还有标志的影响下,十二宫杀手显然变成了一个高智商的罪犯,但事实上,这些三种信息都含着一种极不确定的因素,即便那个嫌疑性最大的娈童犯,也没有确实的证据可以令他伏法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信件,密码与标志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着的。首先,信件令所有媒体以及警察之间产生了对这个杀手的初步认知,他表明他喜欢猎杀人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涉及到罪犯的无规律性,也是造成市民恐惧的原因所在,所以当信件中扬言要杀死学生的时候,整个城市都陷入了紧张状态。而猎杀人在漫画家第二次破译编码后产生了真实的效果,那就是影片《最危险的游戏》。这是一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仅仅六十几分钟的剧情中讲述了在一个荒岛上将人当作猎物追杀的故事。这说明凶手是极喜欢看这类影片的,也极有可能从此片中获得一种快感,从而转为现实中的杀人乐趣。喜欢电影的人自然对电影中的某些影像会产生特殊的敏感,于是,“十二宫”的标志便成了废胶片中的符号。当然,喜欢电影的人也许就是从事电影的人,也许也如信件上所说要把自己的事情拍成电影。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千丝万缕的联系着,但事实上每一条线索的联系都并不是十分地紧密,而且主要是存在于漫画家的联想之中,没有任何证据可言,再有,这些联系的线索将多种可能摆在了破案人或有志破案人的面前,同样也是不确定的,所以那个画着电影海报的老头首先被漫画家所否定了,虽然他为此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我们几乎可以看出,无论是漫画家罗伯特还是专栏作家保罗,他们所采用的都是一种逻辑分析,试图贯穿出十二宫杀手的整个犯案过程,包括动机手法以及时间等各个因素。但事实上,最关健的问题是证据,这则是罗伯特与保罗共同缺失的东西。而对于实用主义美国人来说,对于法律来说,证据显然比这些罗辑思维更为重要。
笔迹与指纹成为警方求证的关健。但很可惜,首先笔迹问题一直存在着出入,即便是两千多名嫌犯中间,也找不出特定符合的笔记。而指纹更是一无所有,但一双军鞋的脚印以及手套还有血布则多少为警方留下了可以追寻的线索。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其实罪犯在实施犯罪的时候都会留下蛛丝马迹的,例如第一桩杀人案的过程中那个男人还没有死去,例如出租司机被杀案中凶犯的消失等等。虽然这些线索存在着,但事实上每一条线索仍旧不能解开通向谜底的道路。
求证与求逻辑的两条线索被业余的警探以及专业警探分别演绎着,当然,这所有线索其实都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个人由于个人的条件不同而偏向的追查方向也是不同的。但到了影片结尾处,罗伯特与戴维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对罪犯雷的指控。从逻辑的分析上,雷是一个完全的凶手,即他创造了十二宫杀手的名词,而且他是七月四日凶案的罪犯,更主要的是他有那个表的标志以及发信时间,但逻辑还是不能成为证明,笔记与指纹依旧是无法确定的,所以对他的审判依旧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在审判之前他便已经死去了。这个罪犯是成立的,但这个罪犯是十二宫杀手则完全是一个假设。可能算是导演给出的一个绝对模糊的答案。
事实上,我们知道,此片根本没有答案,这所有的线索都是不确定的,都不足以将警方或观众导向真正的凶手,所以最后影片结尾依旧是一个开放式的。但毫不否认,导演的功力显然体现在这一点上,看似繁乱的线索通过四个主要人物全部叙述清晰了,而且是相互渗透,有条不紊的,甚至给人一种史诗性的感觉,而这种讲述恐怕必须要采用纪录方式,不但是对真实的尊重,更是表达了一种客观的态度。这一点,与《七宗罪》等充满了戏剧性的影片是绝然不同的。而这种线索的不确定以及开放式的结尾无疑会令观众也深入到案情的分析中去。
(闲言,个人以为十二宫杀手是某人创造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只是有人将若干案件集合在了一起,那些信件标志以及密码的介入感是一种制造的手段。雷也许是第一桩案子的凶手。画海报的极有可能便是这个创造出十二宫杀手的人,当然,纯属臆测,权当乐趣了。)
大卫•林奇的叙事是张缓有度的,节奏感虽然并明显,但以纪实的风格更显出一种平实客观与准确,这种带入感是导演功力的体显。但如果只是讲清了影片中案情的各个线索显然不是一部电影所在体显的,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变化。影片主要涉及到了四个人物,漫画家罗伯特,专栏作家保罗,警探戴维和比尔。在追查十二宫杀手的过程中,这四个人都不同程度的陷入一种颠狂的状态。比尔最早退出了,他无法再承受这份压力,而保罗几乎将十二宫杀手做为自己事业更上一层的标志,戴维显然不甘心就这样将案子不了了之,而最陷入疯狂状态的自然是罗伯特。罗伯特作为漫画家的事业并不是很出色,直到他看到了那些密码,由于天份的原因,他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在这种情况下,查找十二宫杀手则成为证明他自己的关健,而他本身对这个神秘的杀手也是充满了好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与杀手面对面地,看着杀手的眼睛。如果说其它三人都有一种世俗的目的性,那么罗伯特显然是一种本能的感兴趣,对未解之谜的热衷,而以至于他在自己侦破的过程中失去了对现实的关注。十二宫杀手的行为固然神秘,但事实上却时过境迁,更重要的是,世界变得更可怕了,但执著的罗伯特显然是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他完全沉迷在其中。
其实很难说象除了罗伯特以外还有没有人也对十二宫杀手十分地关注,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杀手对人们心理上的冲击,恐怖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情,还有一种则是焦虑感,即象罗伯特这样的人,在查案的同时,他渴望对自己能够有一个成功的认知,所以他必须查案,只有找出凶手才是对自己的认知,这一点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真相到底是什么,导演观众或者那些曾有过记忆的美国人,甚至即便是被害者都有可能无法说清楚。这样一部从线索到结局都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悬案影片却给人一种冷静客观的纪实片感觉,很显然,这是一种手法上的错位。而这种错位放在这件真实的事情上便更显现出它的力量,也许导演正在通过这个著名的事件反映出我们所看到的许多事实背后也许隐藏着更多的秘密,也许所有的事实都其实是不真实的或说也许不真实的,混乱联系而不确定。
相信看过此片的每一位观众都会寻找着自己心中的那个“十二宫杀手”,这里是否有智力的比拼?笔者不敢断言,但有一点,所有的“十二宫杀手”肯定也是不确定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犯罪是一门学问,侦破也是一门学问,但相较起不确定来,这两门学问都显得苍白了,所以最好的学问还是不确定。这不但是对十二宫杀手事件的认定,也是对导演的肯定,当然更是为思索的好爱者们最大的鼓励!

韩兮
2007-7-20于通州

 2 ) 我不在乎大卫芬奇神马的,我在乎这活生生的现实

     我不常写影评,也不迷大卫芬奇,我真正在乎的是北野武、希区柯克、昆丁塔伦蒂诺和盖里奇这样的主。

    像《十二宫》这样冗长、缓慢没有激情的片子,不是我的菜。
 
    然而,我很奇怪地不能忍受有人批评这部电影“在案情上有漏洞”、“模式化”、“没有现实关怀”什么的。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非常好的、非模式化的、带有解构色彩的现实主义片子。
 
    也许我们习惯了在警匪小说和电影里看到各种各样有着超能力、超智力或者超常人格的主人公,不管他是猫还是老鼠;也许我们习惯了有确切结果的推理,我们希望过上“付出就有回报”的生活。哪怕各种线索乱成一团麻,但一定会有一些神奇的符号、表情、照片、事件、物品等类似神谕一样的东西出现,让你或者更聪明的人灵机一动、醍醐灌顶;如果没有,那也要有一个超人般、魅力型的罪犯存在。否则,否则怎么对得起我们这颗怀抱殷切期望的好奇心?

    然而,现实残酷。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二的犯罪无法被侦破,还有更多的案件无法定案。警察就是穿着制服的普通人,罪犯也都是智力正常、甚至有研究表明是智力较弱的一小撮。因此,《十二宫》既然是一个真实的案例,那它完全有可能表现得就像现实一样沉闷,让人压抑、愤懑、绝望。

    那么,大卫芬奇对此的兴趣在哪里?四年的筹备,除了尝试用冷静、客观的镜头语言表现凶杀的美学诉求,他的价值诉求在哪里?

    肯定不在于剧情。

    十二宫杀手的出现固然是最好的社会新闻,是让报纸主编们又爱又恨、又害怕又兴奋的题材,也是吸引观众的最大筹码,可是两个半小时过去了,各种线索并没有相互印证,笔迹、指纹什么的,一个也没有用上,难怪观众都说“大卫芬奇拍的什么烂片子,好多线索都掉了”。也没有很炫的剪辑,没有嵌套、反复、回放,就是平铺直叙,什么4个星期后、一年后、四年后、七年后,一下子搞了34年。
    
    两个半小时的毫无进展就已经让我们难以忍受,更何况是30多年的无头案?这就是被卷入其中的那帮警察、记者、漫画家的命运,大家都知道了那个精彩的开场,却永远猜不到结局。僵持着僵持着,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尽管你聪明、执着、勇敢,但是你仍然有解不开的疙瘩、破不了的局;但是尽管我解决不了,我也要跟你死磕;并且尽管我也有逃避的、软弱的时候,但我永远不会放过对罪恶的审判。我想,大卫芬奇对现实给予了高度的尊重与肯定,并对人类的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和理性做出了积极的评价。他不是虚无主义者。这是第一个价值维度。
   
    第二个价值维度是大卫芬奇的社会关怀和对制度的反思。很多观众认为这部电影虽然时间跨度很大,却丝毫没有与社会的变迁挂钩,不像《阿甘正传》。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部片子从头到尾对侦破制度的着墨是最重的。以下是一个粗浅的回忆(等我看过第二篇再细化补充):

    1、托奇的搭档阿姆斯特朗给瓦莱赫、纳帕的警局负责人打电话,要求交换相关证据,进行合作,但是三地警方都希望先得到对方的资料才肯帮忙,导致照片、指纹、口供等证据的交流并不顺畅。这一点在后面反复得到强化,比如到最后托奇才通过漫画家罗伯特了解到在瓦莱赫警方的档案中,达丽恩曾提到过“雷”这个名字;还有托奇他们申请不到雷居住地的搜查令,导致雷随后清洗了拖车,毁灭了相关证据。这种警方内部的不合作后来有所好转,三地警方都为漫画家提供了协助,然而当初的这种合作不畅对案件的侦破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2、托奇与记者保罗在证据上的争夺和侦破工作上的对抗。托奇认为保罗作为一个记者越庖代俎,不但阻碍了他的工作,还使他的职业水平遭到怀疑,拒绝与保罗合作。这不仅葬送了保罗在十二宫事件上的雄心壮志,也使托奇自己失去了帮助。
    
    3、反复出现的笔迹验证。那个笔迹专家谢伍德一次又一次地出来否认笔迹的相似性,一次又一次破灭警察们和记者们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他一次又一次地用笔迹鉴定的绝对重要性打断由其他证据构成的证据链条,使12宫案件成为司法制度上永远的悬案。在法律上,一个罪犯之为罪犯,不在于事实,也不在于证据,而在于被司法程序所采信的那些证据。这是本剧最核心的一点,托奇与格雷史密斯最后的那次谈话说了,因为笔迹和指纹才是直接证据,其他都是间接证据,所以在法律上你不可能给雷定罪,你只能以写书、拍电影的这种非制度性的方法去确认事实,保卫正义。

    4、托奇的失败,在于他是一个警察,他对保罗的排斥也是一种体制内的人对体制外的人的排斥。因为是警察,就要遵守很多程序与规定,就不能以非法手段做非法操作,哪怕你是为了一个正义的目的。在电影院外,有人对托奇说“电影中的卡拉汉破了你们的案子”,他无奈地回答“因为他不用遵守程序”。其后,格雷史密斯在追查案件过程中,数次向托奇求助,托奇总是表示他是个警察,不能公开谈论案件,不能透露案情。在影片最后的那场谈话中,托奇和格雷史密斯两人已理顺了案件的逻辑,基本上锁定了亚伦的嫌疑,但托奇仍然认为自己是个警察,所以必须遵守证据的规则——以笔迹鉴定和指纹鉴定的结果来进行认定。从这一点来看,托奇的失败也是程序正义在维护实质正义上的失败。

    关于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孰分轻重、如何相互制约的问题,在法哲学上是一个讨论不休的问题。在中国,实质正义的重要性绝对压倒程序正义,如果艾伦是真凶,那么就应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应该有人或有机构替天行道,哪管什么程序。但在美国社会,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讨论的问题。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作为关键物证的枪支始终没有找到,但法庭采信的证据足以把无辜的安迪投进牢房;黑人瑞德一直寄望于通过牢狱的惩罚来洗脱罪恶,但是制度始终不给他机会,直到他不再相信这一套惩罚机制,而求诸内心的道德反省,反而奇迹般地获得了假释审查委员会的信任。两部片子至少都在反思同一个问题:法律制度不可能伸张一切正义,它极有可能错勘好人,纵容犯罪。到最后,我们能够依靠的还是人类的道德、勇气和坚持。

    《肖申克的救赎》非常好看,它带给我们的是神话般的勇气与希望;《十二宫》则是活生生的现实,虽然沉闷但给我们庸碌生活带来了光芒:哪怕像格雷史密斯那样,历尽千辛万苦,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震慑一段罪恶;哪怕所有的制度都不支持我们的观点,我们还保留我们继续追寻真相的权利。片尾的字幕凸显了这一主题。2002年警方从33年前的12宫杀手的一张信封上提取了部分DNA样本,结果显示与亚伦并不吻合。大卫芬奇接着写道,“旧金山和瓦莱约的警探拒绝据此排除亚伦的嫌疑;2004年旧金山警察局终止了十二宫杀手的调查,直到今天,在纳帕郡、索拉诺郡和瓦莱约市,本案尚未终结。”
 
   所以,我不在乎什么大卫芬奇,也不在乎他拍过《七宗罪》这样令人惊心动魄、血脉喷张的悬疑片,这些根本都不重要。我只在乎《十二宫》是一部有价值追求、有制度反思、有技术创新的电影,它值得打上大卫芬奇或其他任何人的名字,它没有粉饰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它也绝对没有令我们人类蒙羞。

    ps:大多数人觉得2小时2分左右在地下室的那个桥段最为精彩,多少有那么点悬疑的味道,可是后来也没有交代。我觉得,其实这是导演设置的陷阱,以此来作一个反讽。一是结构上的反讽:即看似重要的情节,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导演用这个告诉观众——不是我大卫芬奇不会悬疑,是我不打算悬疑。二是内容上的反讽:亚伦的笔迹不符,却可能是真凶;电影院老板沃恩的笔迹基本相符,然而并没有其他证据支持“他是凶手”这一论断,说到底,笔迹证据学不是那么准确的。
    真正精彩的是最后托奇与格雷史密斯的那场谈话和格雷史密斯用眼神“审判”艾伦的那个情节。

 3 ) FIFF13丨DAY2《十二宫》:烟火照亮的是独自走在寻真路上的远行者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十二宫》,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被迷雾遮盖的追凶者苦苦寻求真相的评价了!

Supremacyacron:

一点也不大卫·芬奇。

果树:

连环杀手题材必看的一部。

杰瑞米太阳:

曲高和寡,妙伎难工,好片无人识,烂片天下知。

曲有误:

名声大噪的悬案,最后通常都演变为追查者的执念。

巴黎小情歌:

大卫·芬奇用一种弱化戏剧张力,弱化悬疑感,非常写实的叙述方式反倒讨人喜欢。

杰夫江:

迷雾笼罩,充满未知,但藏起来的悬念无法让我保持160分钟的专注度,显然男主对谜题的兴趣比我强得多。

我们敏熙:

看了半小时后就知道剩下的两个小时只有最后半个小时是关键。这种无头公案最后都成了调查者心里的一种obsession。

George:

拍法是尝试丢掉包袱和塑造人物,但感觉有一点得不偿失,卡在中间了,但是同样的思路发展到社交网络的时候人物就出来了。

蝠蝠:

谈话时的快剪辑+机位间的快转换,大卫·芬奇就算在慢节奏电影里也要做一个炫技狂,现存于世的导演里应该是没有人比他更能运用镜头来展现故事内核了。

飞飞:

在反类型的过程中,琐碎的流程、无法进展的停滞,事无巨细地展现,看似闲笔实则踏实。一种似有若无的暧昧穿插在参与案件的人员中,把真相脂后,人事置于前。

Outisss:

完全没想到大卫·芬奇会拍一部与以前他风格截然不同的电影,芬奇的控制力很棒,影像也足够冷静克制,但整部电影让我感觉略微沉闷让我忍不住摸了几次手机……

松野空松:

先吐槽,第一组被杀以及婴儿那组是真的活该,蠢钝如猪。整部电影太冗余了,可以删一些内容,整片看下来好疲惫,明明节奏并没有社交网络那么紧凑但是看完脑子好累。

莫扎特仑苏:

当代法治社会下的正义史诗。对大卫芬奇来说确实是异类的悬疑片,但依旧可以窥见平静水面下暗涌的波涛,真相一次次在将要浮出水面时又沉入海底,平凡人坚持正义成为英雄。

盆满钵满赵+:

整体观感很像一个没那么多起伏的《龙纹身的女孩》,看了一个小时大概也就知道最后不会将罪犯绳之以法,但整体仍就是好看的。部分段落悬疑感营造的很好,但整体更多注重于三人对案件的探索、外界因素的影响,精彩的悬疑部分显得有点割裂。还是没那么喜欢吧。

欧.尹:

大卫•芬奇第七部, 真实的连环杀手案件不同于《七宗罪》那般具有强戏剧性与设计感,略显无趣的剧情让人无所适从,却也让人更关注案情本身与探案中的人物。十二宫并不那么芬奇,却常在细节中体现出导演一贯的技巧;十二宫节奏不是很明快,却一环扣一环回味起来却也并无缀笔。看罢本片,我一如探案中崩溃的执着于真相的人们一样,头昏脑胀,只想放低。

RIVER:

还是从案件本身出发去刻画人,某种程度上男主对于抓住凶手的执念更多是一种出于对环境无所适从的必然选择,前面不断渲染他在报社中的无足轻重,也有意略去对他家庭群像的描摹,包括在近两个小时的片长里一直将他放在局外人的位置,还用了唐尼的角色做烟雾弹,而当最后,在所有被遗忘的与被遗弃的秘密在他手中逐渐显露真相时,他才真正的从人物成为在字幕上有一席之地的活生生的人,那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对于自我存在的执著证明。

Pincent:

可以与《杀人回忆》媲美的犯罪悬疑片,评判这种类型片显然不能只着眼于案件与猜谜本身,同时在于看其如何构建一个由事实和疑点组成的案情迷宫的过程,以及如何让旧金山看起来始终笼罩着迷雾(前面半小时用了一个与汽车运动轨迹完全同步的远景航拍镜头来表现我们所见与我们所知距离的遥远),电影如法庭探案剧一般,在生活日常之外的场景基本都聚焦于警察方面的探案记事簿上与媒体方面的新闻编辑室内,将案情“书面化”,芬奇太懂得在漫长的时间线内,在追踪与被追踪之间,如何保持节奏感和适度的紧张感,用生动的人物细节让观众产生对主要角色的关心,也记得住过场的路人角色(比如那个前台大叔)。电影又如同进行一场精神分析和构建梦境,作为角色研究,隐喻着电影创作者对拍摄灵感、拍摄材料、拍摄对象一种偏执的迷恋。

Bob_Chow:

体系庞大,跨度数十年,叙事和镜头风格也根据需要作出转变,开始时的窥视和奇观般的犯罪事件,到中期变为交叉的多线并进,最后层层堆叠不断推进,从纯粹的观感来讲其实是从高潮降至平缓,后半程更多的是服从因真实事件改编而必须完成的任务,有头有尾。已经足够精彩但还是想要看到更多广阔的语境,比如对于时代特征,地貌,历史的刻画。中间一段黑幕配上新闻叙述非常精彩,若是能更多在影片各处则更为有趣。漫画家和警察的刻画依然摆脱不了“事业-家庭”的传统矛盾,用笔墨过多在此略有浪费。调色饱和偏暖,不失厚重。前半段着重笔墨的个像太多,导致后半程专注于警官破案时开始失衡,漫画家和原编辑逐渐隐去,最后再冒出来。放大镜头下的密文,报纸,广播,广告上的手表,胶片开头的符号,多重传播学意义上的自身媒介反思,饶有趣味,但是不够深。

子夜无人:

没有我看过的其他大卫·芬奇作品那样酷炫和花哨,反而是异常地沉稳。一般这种连环凶案的拍法要么以情节为驱动,将主体案件写得惊险刺激、高潮不断、悬念迭起;要么以人物为驱动,这里又可以兵分两路,呈现犯罪者复杂的心理动机是一种,放大缉凶者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无力感中被异化的过程又是另一种。 而本片其实在以上三种层面都有撩拨的意识,但最后真正完成输出的其实是一种暧昧的社会空气,有压抑的也有汹涌的,有逼真的也有致幻的。这种社会性不是什么对体制的抨击或者对系统机构的针砭时弊,每一次凶案过程和每一具尸体都是一次侧写,警察、记者、画家,幕后黑手,太阳、月亮、星辰、黄道周期,那可以是美利坚的冰山一角,也可以是任何人从日常到毁灭之间无差别的阵痛。真相被竭尽全力捕捉又被轻轻放过,那些为此被耗费的人生再也不会迎来新的结果。

Bwheat19920313:

对于生活在当今这个相对来说可以叫做“风平浪静”的社会中的我们,其实很难去想象有这样完全可以称得上“恐怖”的事情在我们周围发生,更是难以想象曾经有这样的人为了追求这几乎难以捕捉到的真相,付出了超越他人的想象更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一切。但这样的故事真实地发生过,还被大卫·芬奇这位在那时候已经有了一定名气的导演所记录下来。整部电影看下来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这一定是我狭小的观影量里最好的电影之一了。其实说实话,这部电影其实不太算那类最让我喜欢的电影,它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有太多惊悚的杀人桥段和烧脑的推理过程,但是在芬奇冷静克制但又无处不在释放着情感的镜头下,缺失了这部分抢眼内容的电影却依然让人动容不已,仿佛有魔力一般地让观众完完全全沉浸到了那种想要去揭开真相的情绪当中。这起案件到了最后凶手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闪闪发光的是那些能为了这么一个早已不被人在乎的事情,却依然愿意赌上自己所有风华正茂的最好的时光的那些“孤独者”们。其实他们的心里何尝不曾有过害怕和退缩?但那股执着和坚持早已穿透旧金山湾那漆黑的迷雾,照耀在每个观众的心里,如七月四日的烟火那般通透人间。毫无疑问地本届最佳电影,因为它不仅告诉我们电影可以把故事拍成这般精彩,更是可以跳出荧幕往每一个人身上打上烙印,让人们在许多年之后想起依然能心头一颤:啊,原来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过这样耀眼的灵魂。

#FIFF13#DAY2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十二宫杀手

今年3月2日在美国公映的电影《十二宫杀手》又让这个半老不老的案子鲜活起来。1960-1970年代,自称“十二宫杀手”的家伙在美国旧金山海岸地区谋杀了至少5人。每桩命案前后他都会写信、邮寄包裹或打电话给媒体,透露犯罪线索。信中他画出过四个密码图形,就像个脾气不好琢磨的老师,对警察说,快把这道题解出来,不然我就杀人,而且他一点都不是开玩笑。被害人中有年轻夫妇,有独身女子,还有青年壮汉,谋杀手段一会用枪一会用刀,谋杀地点围绕旧金山地区,也貌似没有章法。
1968年12月20日“十二宫”开枪射杀了第一对夫妇,6个月后他又故伎重演。此后他向三份当地媒体发了信,声称对两起谋杀案负责,并列了一个由408个字母组成的图形,里面藏着他的名字。之后“十二宫”向媒体发出过至少18封信,第2封信里他选择了指代十二星座的“十二宫”。有的信附带着被害人沾了血的衣服,以证明身份,有的还透露下一步的犯罪计划,有的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比如一封里写:“媒体应该帮助公众向绝妙的谋杀致敬,而非向谋杀的审判致敬。”有的干脆就是嘲弄媒体与警方。他在给《旧金山年鉴报》的两封信里抱怨广告太多,某某专栏作家太差:“他只会匿名写作,这事我也会干。”
谋杀的幸存者回忆“十二宫”的样貌:穿刽子手式的黑色帽衫,脸隐在帽子里,戴着墨镜,胸前有闪光的白色十字形图案。另一些目击证人却上演了“罗生门”,一会说东一会说西,警方最终只确定了一条线索,他是个年龄35-45岁之间的男子。“十二宫”的嫌疑人也可以拉个长单子,比较著名的包括一个坚信哥哥为杀手的律师(他把哥哥叫做“十二宫杰克”),一名“曼森家族”成员,一个叫凯恩的公民,“轰炸机”卡钦斯基兄弟中的泰德,还有一位叫亚瑟•李•艾伦的旧金山居民,他是公认的“十二宫疑犯锦标赛”的冠军。2002年一封“十二宫”信中检测出亚瑟的DNA,但他1992年就老死家中。
凶手杀戮正酣时,“十二宫”就上了电影。克林特•伊斯特伍得的成名系列《警探哈里》1971年那部,就出现了一个自称“天蝎座”的杀手。之后以此案为基础的影视作品不下7部,还有很多重金属乐队和朋克乐队喜欢给“十二宫”献歌,旧金山的一朋克乐队就取名“十二宫杀手”。这个“开膛手杰克”再世的杀手有个不同前辈的显著特点:他不是戛然而止,留待后人评说;他多半还活着,哪天会重出江湖。有汗牛充栋的“十二宫”著作想方设法找到他,其中一些从技术角度入手。比如最新的两条“十二宫”理论来自乔治顿大学的一位微生物学教员,他分析了一堆弧度和象限后,得出结论,根据星座命盘的分布可以分析出“十二宫”杀人的位置和犯罪方法。
新电影《十二宫杀手》以漫画家罗伯特•格雷史密斯的两部专著为原型,案发当时他在《旧金山年鉴报》画漫画,亲手打开过“十二宫”的来信,并为破解密码绞尽脑汁。这个固执的老头认为“十二宫”至今逍遥法外,至于那个被查出DNA的亚瑟,他只符合了众多信件中的一封:“那些信也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保存完好,可能已不是原来的那封了。”如果凶手已经被抓获,或者死了,那“十二宫”岂不黯然失色。导演大卫•芬奇也像拿《七宗罪》练手,《十二宫杀手》准备了四年,他不想拍一个红胡子大盗的故事。但在北美地区的首映式上,众星交杯换盏,一个主要内容是猜猜那些大牌都是什么星座。“十二宫”更像个娱乐借口,在“十二宫”粉丝网站Zodiac killer上,花5美元就可买到“十二宫”来信影印件,还可预订FBI调查报告,全部影视作品DVD,“十二宫”T恤衫,最大的乐事就是凑在一起给“十二宫”电影挑错。这个神秘杀手自创的四个密码图形,有三个至今没有解开,唯一被破解的据说是这么句话:“我爱杀人,因为太有趣了。”

 5 ) 这电影就是让你拧巴来的

  看了太多关于《十二宫》的负面评论。我虽然没觉得这片子有多出色,但总不会太差。首先,这片子前半部还是挺精彩的,当然你得要看进去。,倘若你磕嗑瓜子,发发短信,聊聊QQ,那么《十二宫》对你来说,就理所当然是部大闷片了。而且我认为看这片子的前半部时你得跟在剧中的杀手“后面”,这样你就会被前半部那些简单直接但又无比诡异的杀人场面所吸引。千万不要以一个审视者的角度去看这些早已确定下来的谋杀案,不然你就真会觉得这电影太无聊。
    片子到了后半部,似乎和十二宫杀手没了多大关系。与其说是这些警察、记者、漫画家在破案,不如说是在表述一个20几年悬而未决的连环凶杀案对这个社会上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几个人生活和人生上的影响。他们中,有的因此失去了家庭,失去平静的家庭生活,甚至有人失去了健康和原本正常的生活。
    我们要知道,在一个经济和文明都高度发达的国家,一个像“十二宫”这样的案子持续了二十几年没有破掉,对于这个社会和生活在这周围的人的影响有多么大。这不仅仅是死了几个人再去追踪凶手的问题,这个案子无时不刻都在考验是人们的神经,把很多人搞的心力交瘁。我相信大卫芬奇拍这部电影的初衷也不仅仅是要还原“十二宫”的案子和凶手疯狂诡异的杀人方式,这背后更是想追溯围绕在“十二宫“凶杀案周围的若干人等这二十几年因为这宗命案的发生而改变的生活轨迹。
    老实说对于很多人对这部电影所诟病的节奏拖沓我倒并不觉得,《十二宫》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连环凶杀案的电影,要尊重事实的发生轨道,其中穿插其他情节是很正常。
    说句题外话,现在社会上的这些人,又有几个能真正坐下来心平气和的看完一部二个多小时的电影,不要把个人内心的浮躁归罪于电影。

 6 ) 这是一部没有结论的侦探片

《十二宫杀手》是由华纳兄弟公司于2007年3月2日推出的悬疑片,由大卫·芬奇执导,杰克·吉伦哈尔、马克·鲁弗洛、小罗伯特·唐尼等领衔主演。影片讲述了旧金山出现了一个自称“十二宫”的杀人狂,杀人后,向媒体寄一封信,留下密码、线索,连环杀人案件引起了《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注意,他们在警察的帮助下,开始调查这一系列的连环凶杀案件。
这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侦探片。 可能为了忠于现实,电影罗列了非常大量的证据和线索,零碎和不连贯使我觉得分散了电影的关注点,也使两个半小时的故事变得拖沓松散。而且作为凶杀案悬念是做到了,不停地转换悬疑也很成功,但凶杀的场面往往只是一瞬带过,少了点杀人的刺激和血腥的疯狂。
看完了也没破案让我有点郁闷

 7 ) 无差别杀人案是没法破的

这一颗星不是给导演,是给凶手。

我看到许多人说这个凶手是什么“高智商犯罪”。得了吧,别搞笑了,这算什么高智商,根本是弱智。

你们想想吧,那个年代没有摄像头、没有DNA检测,警察从何查起?一般的杀人案,就是从仇家、债主、邻居、同事、亲戚……所有相关人员一个个调查。可是如果凶手根本是陌生人,应该怎么查?旧金山有几百万人,全部调查一遍?何况凶手也可能是外地人。

举个例子吧,我开车到深圳,买个面包吃饱,深夜走到僻静处,看到有人经过,不管男女老幼,上去一枪打死(假设中国也有枪)。然后开车回老家,第二天继续上班。警察怎么查?
查子弹?通用9mm,每年售出几百万发。
查脚印?100块的皮鞋,浙江大量生产。
出几个谜题别人解不开?太自闭了,我用我最喜欢的颜色、食物、音乐做引,这样的密码爱因斯坦也没辙——他又不认识我。
别他妈开玩笑了,这算什么高智商?根本是弱智。

有本事你就把你老婆杀了,把你仇家杀了,让警察不仅没证据,甚至没起疑心,那才是真正的高智商!

 短评

挺枯燥的……

7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就像钟表的12个刻度一样,用力非常平均。

11分钟前
  • 张樾
  • 还行

《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的大卫·芬奇,拍出这样毫无兴奋点的片子实在是有些失望!

1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其实归为伪纪录片都行,走的完全不是传统犯罪片的道路,完全被误导,带着看犯罪悬疑片的心态去看绝对会觉得坑爹。。。主角就不是zodiac,而是所有这二十多年来查这案子的人,悬疑的点在所有人都符合凶手的部分特征,但永远找不到这人是谁。。。讨论区的讨论很有意思啊~

17分钟前
  • 咸鱼
  • 推荐

有一种电影总是在看过之后时不时想起,甚至觉得回味无穷。这部就是。

18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完全理解很多人对片子闷和无趣的控诉 但是这种平缓松弛的节奏感和流水账似的表达方式完全是我的菜

20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精彩之处在于真实 没有奇迹 没有巧妙安排 推理有时是冗长枯燥 甚至毫无结果的

22分钟前
  • Leito
  • 推荐

看完《十二宫杀手》,做了一个被杀的梦,站马路牙上,一个小孩见我抽烟,伸手来要,递过去一支,他比划着要一整包,并扑过来抢,一躲闪,突然眼前一亮,一刀扎过来,朝胸口位置,基本闪不开了。慌得醒了,心想这不是十二宫杀手,应该是上帝之城。

2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我要知道他是谁,我要站在他面前,看着他的眼睛,我要知道那就是他。

25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真实的犯罪中没有戏剧、没有转折、没有英雄,甚至没有玩弄一切的幕后黑手。更多的是巧合、误会与错过。人们因此将生命浪费于追逐幻影,于虚无中寻找意义,于酒精中自我消沉。如果说十二宫有「贡献」,或许是给了这些人些许「追求」。就是这么荒诞。

30分钟前
  • 柴斯卡
  • 力荐

导演能在这部里隐藏自己的风格,就是最大的突破。

35分钟前
  • 像一把刀子
  • 力荐

纯对白片 适合听力课

39分钟前
  • 胡克
  • 还行

勇气、机敏、执着...正义的力量一再发光,却始终不能把黑暗照亮,所有的聪明才智在未知的凶手面前显得荒谬而幼稚。经过漫长的拉锯战,电影在两小时后开始发力,线索和证据每次回顾都有新发现,似乎再前进一步,就能揭开真相。可是,当你沉溺于谜底的时候,其实你也成为案件的“被害者”了。

4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簡潔、鎮定、沉穩、大氣。令人感慨以致無語。

4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冷静的叙述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动情的参与者。

47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案件迷人之处就在于,你觉得自己无限接近于真相,却无法验证它。

49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沉稳大气,有条不紊。大卫芬奇终于摆正了心态,放弃了《七宗罪》和《搏击会》里哗众取宠的伎俩。

54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资料馆2014.1.25.4pm 节奏较快、信息量很大,但最有趣的还是当cartoonist决定一定要找到凶手后的如痴如狂的调查,抓到十二宫变成了某种绝对的人生意义。即使真相(谜底)永远不可知,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谜底来赋予努力以意义。因此每个警探都会有自己的头号嫌疑人,而这多种解释使世界免于崩溃。

59分钟前
  • xīn
  • 还行

我和我老公一致认为十二宫凶杀案绝非一人所为。影片的前两个小时都很无聊,直到漫画家真正着手调查才开始有意思起来。影片的真正高潮在电影放映员说出海报均有他亲手所画的那一刻。不过结局让人有一种打了两个小时飞机结果就高潮了一秒的感觉。

1小时前
  • 【半注销】
  • 推荐

说是关于十二宫杀手,其实都是关于那群苦寻不得失去一切的人,年年停在华盛顿樱桃街角叹息无言的镜头看来真是异常苍凉心痛。在所有的人都渐渐忘记,渐渐放弃的时候,不肯放手的人心里这种漫长而沉溺的苦楚和执念,要如何才能说清?

1小时前
  • Lycida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