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怪兽行星

动作片日本2018

主演:宫野真守,樱井孝宏,花泽香菜,杉田智和,梶裕贵,诹访部顺一,小野大辅,三宅健太,堀内贤雄,中井和哉,山路和弘,山本兼平,高桥伸也,堀越富三郎,柳田淳一,石谷春贵,须崎成幸,滨崎奈奈,菅原雅芳,内野孝聪,小松奈生子,洲崎绫,各务立基,平真澄,鸡冠井美智子,渡边遥,滨野大辉,小泽亚李

导演:静野孔文;濑下宽之

播放地址

 剧照

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1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2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3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4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5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6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13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14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15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16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17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18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19哥斯拉:怪兽行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35

详细剧情

二十世纪最后的夏天。那一天,人类终于知道自己并非地球这颗行星唯一的统治者。\r\n巨型生物「怪兽」,以及驱逐怪兽的终极存在「哥斯拉」出现了。经历与怪兽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人类屡战屡败,最终计划逃出地球。2048年,经过中央政府管理的人工智能筛选,一部分人类乘坐跨恒星移民飞船「阿拉特拉姆」号踏上了前往11.9光年之外的「鲸鱼座τ星e」的旅程。然而,人类花费20年所抵达的星球与地球之间的环境差距远超预期,不适宜人类生存。\r\n移民飞船上有一名青年——晴雄。4岁的时候,他亲眼目睹父母被哥斯拉杀害。20年来他始终想着回到地球消灭哥斯拉。移民的可能性已经灰飞烟灭,飞船内的生存环境也越发恶劣,以晴雄为中心的「重返地球派」成为主流,他们决定经过危险的长距离亚空间航行返回地球。\r\n然而,地球经过2万年的演化已经形成了以哥斯拉为顶端的生态体系,完全成为了一个未知世界。\r\n最终人类能否夺回地球?晴雄的命运又将如何?

 长篇影评

 1 ) 下一集预测

男主角被两万年后的人类后裔救了。人类后裔带领男主角到达了机械哥斯拉的埋藏地点。男主角驾驶的机械哥斯拉和远古哥斯拉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男主角的机械哥斯拉更胜一筹,消灭了远古哥斯拉。全篇故事结束,谢谢大家。我觉得下一集就会这么演,哥斯拉之前给了一个伏笔,就是人类没有成功的启动机械哥斯拉,然后逃跑了。下一集。高达大战哥斯拉。

 2 ) 罪咎與世代《哥吉拉:怪獸惑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703227741/

影院好读版

作為哥吉拉三部曲的首作,《哥吉拉:怪獸惑星》的故事是悲壯的,在二十世紀末,怪獸接連甦醒,然後怪獸中的怪獸,哥吉拉,出現了,並且將多數人都殲滅了,於是人類與同怪物而一同出現的外星人們一起逃到宇宙之中飄流,在歷經各種內鬥與糾結之後,二十年後,一場「收復」之戰於焉展開,但經過空間跳躍,地球竟是兩萬年之後。

不得不說,任何習以為常的概念到了虛淵玄身上好像都有辦法變成新的一樣,都被開出原本沒有的全新內涵,日本的國民怪獸哥吉拉到了虛淵玄手中成了將人類推至瀕危處境的破壞神,而不再只是怪獸、守護神、核能化身,在牠強大的力量面前,人類只能俯首稱臣,放棄棲居已久的土地,逃到宇宙中慢慢的凋亡,牠的出現完全沒有任何教化的意涵,沒有「你們得到教訓了嗎?那好,我就離開了。」的一絲溫柔,反而哥吉拉用絕對的力量展示了絕對的主權,當我們看著每一艘逃亡的飛機被破壞光線掃盡,我們也看見了在這巨大力量下的理性,牠笨重,巨大,無堅不摧,但絕不愚笨。

牠的出現只為了宣示了地球的所有權,當然,在崇信神的外星人看來這一切都是人類的傲慢帶來的必然報復,作為主角榊晴生暗中協力者的梅德菲斯(不知道在原文裡頭可不可以重新排列成梅菲斯德)說服了中央委員會依照榊晴生的願望執行「重返地球」的計畫,這一橋段的故事給我們展演了僅僅是二十年,世代差異就出現了,地球在老一輩的人腦海裡模糊,在中年人腦海裡清晰,而對主角的世代而言那是最可怕的記憶(童年陰影),然而還有新的一代人,地球對他們而言只存在文本上,有一幕戲是這樣的,當艦船抵達地球外側,年輕世代們驚奇的靠在窗上俯瞰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對他們而言,這裡是新的地方而非故鄉,他們也是較少看見絕望的一代,於是在這裡記憶成了一種負累,若沒有過去的記憶,見船上的人只是單純生活在險峻環境,然而對於有地球記憶的人們而言,那是不可癒合的傷痛,那種強烈的失根感給他們造成了精神與生理的雙重壓力。

而當我們將這景觀結合電影開場的景觀,一切就理所當然了,一開始就是一個主角榊晴生打算逼迫高層放棄以探索為名,實則是送老年人去死的星球探索計畫,而這些老人在出發後沒多久就死於艦船爆炸了,其中就存在著主角的爺爺,然而為什麼一開始必須是這些老人的死亡?而不是其他年齡者的死亡?如果講求絕望感,那麼送孩子去死或者孩子們意外死亡或許是更強力的安排,尤其這是一艘只剩下四千人的船艦,於是這裡我們就嗅到了虛淵玄個人的東西在裡頭,而不只是個純粹科幻故事,或者關於哥吉拉的故事,我們可以說,當核彈落下日本,就分成了不同的世代,日本人背負了開戰的罪孽,而這罪孽感傳到了後代,等到虛淵玄所出生的那個世代,已經是遠離戰爭記憶的世代,他們的父親多半是屬於團塊世代前後的人,對他們而言,戰爭只處於文本上,而榊晴生這個角色就很特別了,他是幼時見證戰爭結果的人,也就是虛淵玄那一代的父輩們,幼時的他看見哥吉拉把逃跑的人通通消滅掉,而他什麼都不能做,於是我們知道當長大的他吶喊著必須要回去地球跟哥吉拉決一死戰而非毫不抵抗的逃亡,那似乎是作為無戰爭記憶的虛淵玄對於父輩心態的一種揣摩,因為要解決揮之不去的罪咎感,就必須重新處理當初沒處理好的事件。

而當榊晴生瘋狂的將打倒哥吉拉置於一切人類利益之上,吶喊著要回地球!要奪回屬於人類的一切!這給了我一種感覺,那是多麼沈痛的吶喊阿,當他說逃避哥吉拉,導致人類失去了信念與正義,說的其實是日本人失去了擁有信念與正義的根基,因為只要回顧歷史,罪魁禍首便昭然若竭,而與之呼應的外星人對於人類後果的冷眼旁觀(他們有幫助人類,但同時對一切都抱持超然的態度,因為覺得這一切都是必然的),彷彿就是以一種後頭世代的人穿越時空(外星人有高科技,跟流浪已久的歷史,也就是說如果在宇宙漂流存活久了的地球人也可能變成這些外星人),回來見證這些前人是怎麼在繁榮之中迎來了自己的滅亡,正如「脫亞入歐」作為一種宣言,展示了日本人對自己民族繁榮進步的驕傲與展望,這些外星人由於作為一種「未來人」進而對這些「過去人」既同情又鄙視,因為他們總具有一種超然的態度,比如梅德菲斯就是這樣態度的代表。

如此這整個故事就有了特別的意涵,那是關於沒有戰爭記憶的一代人試圖去揣想父輩的心境,進而幻想出的故事,在這裡打倒哥吉拉作為一種自我救贖的可能,因為如果戰勝哥吉拉,就不會有了罪咎。

那麼另一個問題是,哥吉拉到底在本故事內代表了什麼?也就是說作為應該被打倒的對象,哥吉拉代表了什麼?我認為沒有別的,甚至答案異常的簡單,那正是對於科技進步,經濟繁榮下膨脹的民族優越感,如果我們注意到本片設定地球故意在了兩萬年之後,而人類卻只有二十年,我們就會可以看到那是多麼刻意營造的因過大差距產生的絕望感。

哥吉拉實在過於強大,正如民族優越感的膨脹過於強大,使得父輩難以抵抗,所幸它還有弱點,那就是它的背鰭,在那裡有哥吉拉的阿基里斯腱,但是為什麼是背鰭而不是別的作為弱點?我認為是因為背鰭揭露了哥吉拉的歷史,揭露了牠是從海裡來這件事情,而「歷史」則是「民族優越感」的弱點,特別注意電影裡的一句話語,當他們要執行「收復地球」的任務的時候,有句話是這樣的:「我們要的不是神話中的天地,而是奪回屬於我們的家園。」而民族優越感失控的時候則往往是神話與歷史混為一談的時候,那時慾望便壓過了事實(神話乃是慾望所造,而歷史則由事實所造,兩者揭露了不同的真實)

於是當我們見到「背後的背鰭」這頭神話的巨獸也就可以打倒了。

而電影還特別設計讓榊晴生不是作為中年人,而是作為青年打倒哥吉拉,因為中年人已經什麼都改變不了,承受著自己前半生決定的結果,而打倒了哥吉拉的青年則大有可為,因為他能在擺脫罪咎的狀況下使自己的人生逐步美滿,所以電影理曾安排榊晴生的朋友里蘭說了為了要脫離那些中央委員會的「老東西」他們必須趁機建立功績,這裡的意涵是雙重的,因為如果他們打倒了哥吉拉,他們便能擺脫自己父親的控制,並不再活在父親失敗的陰影下,同時證明自己比父親優秀,畢竟他們打倒的可是兩萬年後的哥吉拉(但電影後面告訴我們這是他們的「錯覺」真正的哥吉拉在經歷了兩萬年後變得更強,而二十年想出的老方法對他無效,於是他們在本集只能打贏兩萬年前的哥吉拉,而那甚至已讓他們耗盡氣力,足見即便這整個故事作為夢境這也是一場辛苦的大夢以及虛淵玄自己對父輩的不信任感。

而當我們將地球比於日本,哥吉拉作為地球意志的化身,也可以看做是日本意志的化身了,而人類與哥吉拉的爭鬥,實際上可以看成「誰代表地球的意志?」即「誰代表日本的意志?」正如照著梅菲德斯的想法,每個星球文明(國家)都有自己的終結者,而這終結者的成因是來自該星球居民的傲慢(二戰前日本人的傲慢),於是那軍國主義便具體體現成兩萬年後整個地球金屬化的狀態,也就可以理解了,那是一種非人的極致,但同時也是一種陽剛的極致,動植物都變得堅硬也銳利,導致那不再是個地球「母親」的柔軟形象,而是一個地球「父親」的堅硬形象,而對所有侵犯此秩序者,他們將會給予致命的懲罰,比如傾巢而出的金屬飛龍們。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兩萬年前的人類文明必須在本片裡被能造出硬殼的地衣「複製」下來,那是一個if的路線,就像你在avg會玩到的一樣,為了證明父輩有能力可以打贏父輩的父輩所造就的一切,他們甚至得激進到製造出兩萬年的時差,並將父親的形象激進化,他們吶喊著「就算過了很久,我們還是打得贏,因為我們變得成熟了,而你老化了。」當然實際上並沒有打贏,而只是誤以為自己打贏了。

虛淵玄在電影裡則同時擔任了兩個觀看位置的角色,一是作為後輩的無戰爭記憶者,而是作為全知者的作者似的外星人,他嘲諷似的看那象徵父輩的主角群誤以為自己打倒了哥吉拉而雀躍歡欣,並在真正哥吉拉冒出之後毫不畏懼的對這巨獸予以尊敬的話語,在他看來徒時間是不足以打倒哥吉拉(也就是要打倒民族優越感,只是靠時間來忘卻是自欺欺人,它會潛伏,成長,然後再度出現,而且更加強大。)父輩們還欠缺了某些東西來真正打倒這頭仍然成長著的哥吉拉,或許他們還付出的不夠多,而這便是之後的故事了。

 3 ) 当星际迷航遇到哥斯拉。

这片子里涉及到的元素,比如人类和外星类人生物合作,宇宙航行,星际探索,这些元素都是满满的Star Trek的味道,这个故事其实抛去地球的元素,仅仅是说一艘载满各个种族的宇宙飞船在探索适宜星球时,无意中遭遇哥斯拉并将最后合谋将其杀死,但结果发现还有更多的怪兽,那这样的故事完全就是星际迷航的故事了。其中的类人种族里扎辫子的很像瓦肯人,长的比较凶悍的就是克利刚。所以这片子也算是日本动画人对星际迷航类型的一次探索吧。 我对这片子的一大感想就是严重阳盛阴衰,所有角色只有一个女性,剩下的全是男性,好歹这片子的观众大部分也是宅男(包括我)吧,女性角色也太少了!打算只让我们去萌科幻设定和肌肉怪兽吗?!当然这片子的科幻机械设定也不错,有飞船有机甲,这部片子把哥斯拉设定成了地球的祸害,并且增加了机械类设定,我记得也有机器哥斯拉的,算是综合了,而且身上的肌肉还挺性感,就是背鳍看上去有点儿不搭。这次也把哥斯拉描述成了文明摧毁者,我倒觉得更像文明检测者,而且实际上地球人和另外两波外星人都失败了。 片子的剧情稍微有些奇怪,哥斯拉出现之后,突然出现一帮外星人说帮助地球人,结果三个种族联合还是没打过,然后集体逃跑22年,但最后决定回地球后居然一下子就回去了而非花费了22年,有这技术不把哥斯拉传送出去?而且地球一下子过去了两万多年,男主角莫名其妙的感动太搞笑了,什么“地球没有忘记人类”,怎么不说地球花了两万多年还是抹不去人类的垃圾哈哈哈,可以去信盖亚教了。而且整个舰队的决策也严重有问题,居然打算拿出当时所有人口的七分之一左右而且都是战斗精英去打一场可能赢不了的战争,这就好比现在世界决定牺牲6亿精英人口去撞太阳一样。结果结局也非常的老虚,干了半天白干的节奏哈哈哈,不过也很期待第二部。我还是以前那个观点,现在只有日本还在拍这种长篇硬核二次元向的动画电影了,很难得,而且“投靠”奈飞后陆续出了不少,多一部是一部。好莱坞的类似题材大都也是2D超级英雄之类的,而且基本是DC一家独大,因为类似项目都让好莱坞去拍真人了。 哥斯拉这么多年不停拍摄电影,我记得哥斯拉刚开始的主题是反核反污染的环保主题,而现在基本和超级英雄电影差不多,而且哥斯拉后期也开始向拯救地球的正面形象靠拢,感觉就差让哥斯拉设定成其实是从被毁灭的哥星来到地球然后被太阳照射后变强大保护人类的故事嗯。。。我个人还是挺想让哥斯拉和超人来个对手戏的,一个飘着斗篷的看似渺小的超人,在半空中和哥斯拉对视,热射线对抗喷激光,多带感。

 4 ) 为什么哥斯拉不再“可怕”?——从巨型怪兽与星际航行的不兼容谈起

哥斯拉,那个山一样的怪物又来了。

不是哥斯2:怪兽之王的真人电影。这是一部由网飞投资,爱之战士虚渊玄编剧的3D动画剧场,更有花泽香菜、宫野真守等知名声优加盟。制作标准来看,本片制作堪称精良。虽然在最终决战上略有无力,但整体上画风宜人,逻辑颇能自洽,哥斯拉纹理惊人,剧情上虽有借鉴但也算创新之处,比许多无脑垃圾同类片强出许多。但作为一部灾难片、怪兽片或科幻片,本片却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并不是源于剧情的疏漏与谬误,而是观众感官上的迷惑,一言以蔽之就是:

至少从视觉上,哥斯拉不那么可怕。

也不再那么爽了。

1. 哥斯拉与太空文明的不协调组合

太空航行后重返地球是本片相对传统哥斯拉的创新之处所在,但却也带来了极大问题:从太空中的三维视角俯瞰而去,巨大如山哥斯拉变成了一个小点,似乎没那么可怕了。

恐怖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角团队的“无路可退”。密室凶杀案发生时,众人必定会被困在被大雪封锁的荒郊野外,电话不通,无法与外界联系;遭遇恶鬼时最可怕的时刻,就是被关在不知名的凶宅中而找不到出口;同样异形、僵尸之类的怪物也要在封锁的宇宙船、研究所和地下巢穴中才吓人。这些因素都是通过限制主角的活动场所,来制作难以逃脱威胁的恐惧感。

而怪兽片与以上方法不同,通常通过增加怪兽的破坏与行动范围增加威胁感,而非限制主角行动范围。我们从城市一端逃到另一端要半天,但哥斯拉开口一个原子吐息整个城市就没了,这叫人怎么玩呢?只要人类仍然在陆地上,哥斯拉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恐惧,让人即便身处旷野,和陷于封闭鬼屋一样无路可退。

但如果人类掌握了成熟星际航行技术,可以利用轨道单位和飞船,甚至能轻松星际穿越呢?哥斯拉这个威胁就有点过时了。哥斯拉不会飞,不会开发宇宙飞船,更要命的是,把它和广阔无垠的宇宙一比,这个威胁就瞬间丧失了感官上的冲击力,即使被从五十米加到三百米,乃至三千三万米。真正吓人的是发现站着金茂大夏顶楼却依旧和哥斯拉平视时,那种无法保护自身的恐惧,而身处轨道飞船的人看来,哥斯拉是一头牛还是一座山,500吨还是5万吨,都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罢了,反正肉眼望下去,都只是连一个像素都占不到的点状物。

所以,即使编剧靠摧毁登陆舰、中断通讯强行制造了地表的“密室”,在逻辑上并无缺陷,但这个场景也损失了大量心理层面的恐怖感。哥斯拉威胁的是身处陆地、只能二维移动的物种,对宇宙文明而言,就算再强大一万倍,那种让人战栗的威胁感也不再了。

而另一个副作用则是没法让观众爽起来。怪兽片的看点除了破坏城市(尤其是地标建筑),就是怪兽打架。遗憾的是本片在剧情上铺垫过长,以上元素都不具备:远离高楼大厦的哥斯拉缺乏有力靶子,又没有敌方怪兽可对抗,只能炸山炸土,没有了其前辈可制造的爽快视效。

2. 科幻感造成的自由度增加与紧张感缺失

看得出,本片似乎想把主角往一个反抗命运的激进主义人士上塑造,类似进击的巨人中的主角艾伦。但这个塑造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紧张感不足,自由度过剩:巨人一剧中,巨人的恐怖不仅仅因为巨人的强大,更在于人类的弱小与别无选择。被困在墙内,毫无其它出路,使用工业革命早期风格的武器,完全奈何不了无限再生的巨人。但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巨人的威胁感消除殆尽,使全片进入了政治与剧情片基调。

本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居住在城市中的普通居民,哥斯拉是强大可怕的。但对于有外星科技加持,已经进入宇宙航行阶段的星舰文明看来,害怕一头地球怪兽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就如同老虎很难在现代社会中成为怪兽片主角一样,因为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已经很难将老虎视为威胁,哥斯拉最适合活跃的阶段是上世纪末,工业时代的末尾与信息时代大潮降临之初,因为它的个性要素巨大化、不可摧毁、原子弹般的破坏力,在能星际旅行的文明前其威胁感都大大下降了:人类活动范围都能以光年为单位,哥斯拉块头再大也大不过地球,而地球也只是无垠宇宙中的一颗小小尘埃而已;同样,怪兽破坏再大也可能比不过人类星际穿梭一次的能量,就算哥斯拉变异水平更高一筹,掌握了正反物质湮灭与量子冲击波,也只是个吃土的地球土著,不能去星爆其它星系的文明。

科幻,尤其是宇宙航行主题,可以拓展人的心胸与视野,但这种自由度对塑造哥斯拉这样的陆生怪物却有反效果。为了同时满足星际航行+人类战斗力弱这两个设定,编剧煞费苦心地加入了外星人元素,以及能迁越回地球,却去不了其它星系的设定,试图制造一个幽闭而敌意的宇宙环境。但光是宇宙航行可能性的存在,就已经让人感受到返回地球、决战哥斯拉的非必然性,从而削弱了剧情的紧张度。

3. 你死我活的粗暴博弈

从开头起,主角就体现出了不干掉哥斯拉誓不为人的强烈斗志。但从剧情上看,他这种动机似乎更多出于个人的仇恨,而缺乏必然性,也缺乏受到支持的理由。在由发现哥斯拉,到决定破坏哥斯拉这情节上略显跳跃,转折不够自然。

遇到困难,人类一定要克服么?当然不一定。好比有山挡住去路,最好的方式是搬家,而非挖山。除非是紧迫威胁要生存或确保利大于弊情况下,才需要全力抗争。而如果这一过程与其它种群的利益产生冲突,就会进入博弈环节。所作的选择可分为三种:

一是将其视为零和博弈。零和博弈中双方利益完全冲突,如两人分一块饼,你得的饼子大了,我分到的就必然少了,所以最佳选择是我把你干掉,抢走你所有的饼。男主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不干死哥斯拉,抢回哥斯拉霸占的资源,人类就活不下去,而哥斯拉似乎也有相同的观点。

二是进行正和博弈,双方的利益存在一致的可能,如两个人分工合作,一个种庄稼一个磨面做饼,可能比两个人各自种庄稼各自磨面效率更高,生产的饼更大。所以虽然分饼过程也重要,但是通过合作可以一起把饼得更大,为此不能轻易消灭对方,而要慎重权衡。

第三种情况则是回避博弈,选择其它生态位。哥斯拉在地球强无敌,就不要和它竞争,好比现在创业公司不应该尝试制作超越windows的操作系统一样,这么做并非胆小,而是明智的决定。在月球乃至环境相似的火星及其卫星建设基地就是此类选择。

而现在看来,三种策略中的每一种都仍然有开发空间。人类可以尝试和哥斯拉“合作”,采样研究它的驱动源与技术内核,了解哥斯拉的行为动机与诉求,尽可能地减少受到的损害;也可以回避博弈,搞一些资源上天,在月球上兴建基地恢复人口。而男主在人类文明只有四千人火种的情况下,要一下子派出七分之一的人口和哥斯拉对刚,后者刚在他们二十年前的科技背景下干掉了几十亿人。这种少壮派激进风格怎么看来都不是最优的博弈策略,导致了较为转折的生硬。

4.不和谐之恐惧

归根到底,这部作品的不和谐之处在哪里呢?个人认为,就是星际旅行的科幻设定。

因为星际旅行让人远离地表,使哥斯拉威胁度降低,也减少了一般怪兽片应有的视觉爽度;因为星际旅行拓展了人类技术的可能性上限,使得剧情自由度增加,缺乏紧张性,同样,也让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不再成为人类唯一的可能,让主角的决策不够合情合理。

当然,也有可能这是本人身为科幻爱好者的个别反应:我很难接受拥有星际穿越技术的文明对付不了土著怪兽,无论编剧何等卖力地营造船上人类的绝望处境。这或许是哥斯拉在求新与保持特色间面临的困境:新的宇宙舞台让哥斯拉袪魅,而旧有的城市破坏者、人类惩罚者、大自然母亲打手的老形象也在日益失去生存空间。单从视角效果和感官冲击上,我还是认为:哥斯拉的强大要靠弱者衬托,破坏写字楼、烧死上班族的30米哥斯拉,真的比2万年后炸山炸土打飞机的300米哥斯拉来得吓人、来得爽。

但本作的哥斯拉真的一无是处么?

并非如此。尽管不如一般怪兽“可怕”,虚渊玄的哥斯拉呈现了一种以往怪兽片难以承载的气质——笼罩全片的压抑与源自未知的恐惧,一如海报副标题所言“绝望之进化”。某种程度上,本作的哥斯拉继承了洛夫克拉夫特式的怪奇风格:人类置身于一个敌意、冷酷而怪异的宇宙,某种不为人所知、亘古存在的古老文明正在觉醒,遵循着远超人类理解能力的宏大规则,而哥斯拉仅仅是这怪异而冷酷世界法则的冰山一角。本作哥斯拉失去了怪兽片冲击性的视效剧情,但其亮点却是源自未知的、神秘主义式的恐惧与绝望之感。这种绝望会在本系列的后两部继续发酵,但已在第一部中初现端倪。但本片的铺垫过长,而爆点“真哥斯拉登场”过于常规缺乏新意,也是造成整体观感平淡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本片的哥斯拉还展现了异化与寄生的科幻要素:哥斯拉不仅霸占了地球,还会夺走人性,把人类同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但其实走到这一步,就上了异形、怪形的老路,有些失去哥斯拉自己的特色了。或许在爆米花片中,砸大楼、烧城市、和其他怪兽打架,贡献雄奇壮丽视觉效果才是哥斯拉的长处,而本片在感官冲击上的缺失,恰恰是为制作深度与新意俱佳的新一代哥斯拉所付出的代价——优秀的科幻片未必是好看的怪兽片,迈出求新的脚步也意味着对旧形象的无情背叛。本片在加入科幻新元素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怪兽片的优势,更无法满足纯大片观众的期许,单从商业的角度或许能算是得不偿失吧。

 5 ) 重获地球计划

「电磁冲击波」

这是「哥斯拉」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由于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环境恶化,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发生紊乱,在二十世纪最后的夏天,那一天,人类终于知道自己并非地球这颗行星唯一的统治者。 巨型生物「怪兽」,以及驱逐怪兽的终极存在「哥斯拉」出现了。经历与怪兽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人类屡战屡败,最终计划逃出地球。 2048年,经过中央政府管理的人工智能筛选,一部分人类乘坐跨恒星移民飞船「阿拉特拉姆」号踏上了前往11.9光年之外的「鲸鱼座τ星e」的旅程。 然而,人类花费20年所抵达的星球与地球之间的环境差距远超预期,不适宜人类生存。 移民飞船上有一名青年——晴雄。4岁的时候,他亲眼目睹父母被哥斯拉杀害。20年来,他一直研究打败「哥斯拉」的方法,始终想着回到地球消灭哥斯拉,重获家园。

炮火轰击

移民的可能性已经灰飞烟灭,飞船内的生存环境也越发恶劣,资源也逐渐短缺,中央政府发布遗弃年长者的条例,来节约资源,为年轻的幸存者,留一线希望。 目睹亲生父母被「哥斯拉」杀害的晴雄,极度痛恨哥斯拉,都是因为它才被逼无奈有这样的条例,他坚决反对,却遭到逮捕关禁闭。 为了打倒「哥斯拉」,他匿名在贴吧发表关于如何打败哥斯拉的方法,引来一阵热议,也为了打倒「哥斯拉」带来一丝希望。 以晴雄为中心的「重返地球派」成为主流,600名精锐部队整装待发,他们决定经过危险的长距离亚空间传送返回地球。 然而,地球经过2万年的演化已经形成了以哥斯拉为顶端的生态体系,完全成为了一个未知世界。 丛林鸟兽,处处充满危机。作为唯一清楚地知道「哥斯拉」弱点的晴雄,成为作战指挥官,设计一个引诱至陷阱点,炮火猛攻脊背的作战计划。

机动部队牵引

首先由机动部队,分成两组,机枪攻击「哥斯拉」吸引它的注意力,引诱至陷阱点。 到达陷阱点后爆破限制它的移动,再由机甲部队拿电叉攻击它的背脊,使它不能够释放「电磁冲击波」,再进行歼灭。 最终「哥斯拉」深埋地底,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却没想到哥斯拉蜕变得以重生,变得更加强大,不仅「电磁冲击波」威力更强,而且还会用尾巴横扫,导致部队损伤惨重。 一心想要打倒「哥斯拉」的晴雄,再一次目睹着死亡的离别,躺在机甲内部,悲愤地咆哮着……

 6 ) 观影小札|哥斯拉:怪兽行星——两万年后的英雄史诗

5. 缘起:国宝、原子原罪与怪兽

东宝造就哥斯拉系列是日本战后最重要的电影作品之一,与黑泽明、三船敏郎齐名,被誉为日本的「国宝」。这个国宝题材起源于「原子原罪」——众所周知,哥斯拉是起源于人类的核试验,核心母题是人类文明对自身的反噬。同时,哥斯拉还是一只巨大的「怪兽」,也是影史上最出名的怪兽,不需要加上之一。在当哥斯拉系列越拍越多,不可避免地陷入这三种特质的矛盾中。(见焚紙樓评《新哥斯拉》,《與福音戰士無關,開32年之新變》,豆瓣)

哥斯拉象征着日本文化,是国宝,因此不能过度贬低。

哥斯拉是带来日本民众梦魇的原子弹的化身,也不能过度吹捧。

同时,他也必须有所作为,毕竟他是如此一只巨大的怪兽,象征了巨大的力量。

哥斯拉身上的三个特质难以协调,导致在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一会儿成为全日本的毁灭者,一会儿成为大和民族的守护神。

虚渊玄编剧,静野孔文、濑下宽之导演的这部动画剧场版哥斯拉,选择了后两个标签。

4. 22年前的逃离

故事的设定非常大胆。

在20世纪最后一个夏天,1999年,地球出现各种怪兽。

2030年,在其他怪兽的尸体上找到新怪兽的踪迹,发现者命名新怪兽为“哥斯拉”。

同年,哥斯拉在美国西海岸首次现身,到2031年12月为止,大约870万美国人遇难。

2034年,哥斯拉来到西欧。造成大约600万人死亡,随后哥斯拉停止活动了8年,于2042年再次出现。

2044年,死在哥斯拉手下的牺牲者总计达到3亿以上

2045年,人类和外星人联手展开GreatWar作战,利用2000枚核弹在喜马拉雅山脉制造了大断层,成功将哥斯拉囚禁于此。

一年后,哥斯拉脱困,继续杀戮,人类人口减少到只剩7亿,人类外星联盟迫不得已放弃地球。

故事的一开始,人类已经和另外两个人形智慧种族在宇宙以亚光速流浪了22年。这两个人形智慧种族的母星也因为自身文明孕育出的怪兽而被毁灭,被迫流浪太空。当他们找到地球这颗宜居星球时,提出帮助地球人击败哥斯拉,然后居住在地球上。

然后三个种族一起被击溃了。

2000颗热核导弹造就的滔天火焰都无法消灭的庞大大物,嘶吼,咆哮,从口中发射出原子吐息,毁灭目力所及的文明。

于是所有的人型种族只能仓皇出逃。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本作中的男主,晴雄,正是在20年前的大逃离中,五六岁的他目睹了双亲乘坐的大巴车被哥斯拉毁灭,那个在红莲火光中的怪兽,是他之后20年里每个夜晚都会惊醒的梦魇。

3. 22年或者2万年后,颠倒的世界

在22年漫长的星际旅行中,这所仓皇出逃的移民船并没有找到任何一颗宜居的星球。

移民船度过日复一日的黑暗:冰冷的扶手,生锈的空气,限量供给的水和热量,一切的悲凉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都显得微不足道。

《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开头的:

曾几何时,求知的花儿绽放。

可现在啊,它已然凋谢无芳。

这就是22年后颠倒的世界。人类失去对抗哥斯拉的勇气,仓皇而逃,那一刻,人类所有的崇高和尊严就被践踏在哥斯拉的脚下,再也要不回来了。

移民船上的人开始自杀,开始抛弃老人,开始一步步卸下自己身为人类的高贵,即使他们依旧活着,他们也不再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宇宙精华,万物灵长。

但是晴雄还在反抗着。

他无法忘记22年前的火焰,那仇恨滋养了他的尊严。

最终,在他一系列的反抗下,仅剩4000人的移民船终于调转船头,用亚空间航行技术,回到了地球上空。

在相对论的作用下,星际航行22年的他们,地球上已经经过了2万年。

2万年后的地球,也是颠倒的世界。

2万年后,地球被G细胞构成的生物覆盖,哥斯拉已成为地球生态的主宰,站在生态链的顶端。地球的动植物,为了生存下去,都或多或少的“哥斯拉化”了,体内产生更大的磁场,体表更加坚硬,空气中弥漫着有利于哥斯拉的粒子。

2. 最后的英雄主义

舍勒在其伦理学研究中,提出五种价值,分别对应了五类人。其中,崇高价值对应英雄。

英雄是一种理想的人物类型,他的存在始终围绕着崇高及其实现过程。

晴雄就是人类濒于灭绝时最后的英雄。

在所有人被哥斯拉击溃了信念之后,他仍然站了出来,通过残存的资料,分析出一套可行的战胜哥斯拉的方法。在他在战地被临时任命为指挥官后,他精妙的战略、果断的指挥、无畏的勇气都让他仿佛是2万年后的齐格弗里德(Siegfried)。

在他战前动员演讲时,他这样讲道:

我并没有对人类未来的展望,也没有能正确推断胜率的战略眼光。但有一点,我可以断言。只有没有屈服于哥斯拉的人才能挺起胸膛迎来明天。这场作战不仅仅是为了杀死哥斯拉。我们对抗的,是绝望,是放弃,是不得不接受这一切屈辱的未来。若能否定和拒绝它,我们就能重拾希望和繁荣的梦想,就像曾在这颗星球上兴旺繁衍的祖先那样。没错,只要我们不退缩,不畏惧,不惜堵上性命,我们就已经胜利。接下来只需要结束这一切,结束这持续了22年的人类噩梦和长达2万年的哥斯拉时代。

这两万年后的宣言,仿佛是丰特努瓦(Fontenoy)的那首战歌:

In quo fortes ceciderunt, proelio doctissimi.

身为刀剑至尊,英雄战死沙场。

1. 古典希腊式的悲剧

在晴雄周全的战略和精湛的指挥下,在无数战友舍命的牺牲下,这群曾经被哥斯拉轰到太空中的人类,终于战胜了它。

但是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在电影将要终结的时候,从地底钻出了另一只更为巨大的哥斯拉。原来,这才是2万年前肆虐地球的本尊,在这2万年间,他不停地生长壮大,犹如末日裁判。而之前杀死的那只,只是体型更小的亚种。

在本尊哥斯拉的原子吐息和尾鞭下,刚刚获得胜利的人类迅速地被击溃,他们逃散、他们哭喊,他们从新回忆起22年前那个大逃离夜晚上被哥斯拉支配的恐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

按照这个定义,虚渊玄做脚本的这部《哥斯拉》,毫无疑问是21世纪的一出伟大悲剧。

直至电影的最后,困在废墟里的晴雄,仍然没有失去勇气。他对着300米的庞然大物,怒目相视,含着恨意失去了意识。

而在整部电影里,罕见地不卖肉,不卖腐,不耍萌,简直是这个越发庸俗无聊充斥着奶头乐的平成时代动画界的一股清泉。真英雄就开着战斗机干大怪兽,不怂不软不娘炮,按下按钮就是机关枪的轰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就是英雄主义。

 7 ) 总结一下

这个片就是说的突然地球出来了怪兽然后人类打不过,然后这个时候外星人来了,因为外星人家炸了过来想居住而且可以帮忙打怪兽,后来外星人和人类都被打跑了,然后能源不足又跑回来了,千辛万苦搞死boss最后发现是个boss幼崽,然后出来了个更大的boss然后吐槽五分钟男主被原著居民救了然后全剧终

 8 ) 哥斯拉:千千万万个我

男主弱智并且中二,没有什么好说的。

然后跟着他那个群人也是集体失了智,故事裏面有三个类人种族,其中两个相对人类来说就是外星人,他们在宇宙裏面已经漂泊很多年了,肯定比人类的22年时间长,所以长期漂泊的技术他们是有的,为什么男主角去自杀,他们就要跟着去?继续漂泊也不用死的啊。比较正解的方法不就是先在火星或者月球建立立脚点慢慢派人去侦察吗?你们喜欢看,那边也能够看著蓝色的地球啊。他们船上只剩下4000人了(他们的船是不是三大类人族唯一一艘船不好说),然后还拿出600人出去拼命?而且还没有查清楚情况哦。

说到底其实就是这个编剧对于人物情绪以及理智之间的平衡掌握有问题,他之前那部【魔法少女小圆】,到了后期一个一个人物像疯狗一样,不过那时候是一群未成年人疯在一起,感觉问题没有这么大,到了现在是几百人疯在一起帮一个弱智卖命,给谁看感觉弱智得太明显了哦。

之后弱智男主被救的地球原住民时候,格局上和翠星上的加尔冈缇亚重複了,都是同一个人的编剧才华耗尽,就这样了。

至于这作的科技树:参照另外一篇这部作品的另一影评,星际文明干不过陆地怪兽,呵呵。

 短评

披着哥斯拉外皮的SF动画,像是希德尼娅的骑士回到地球战斗的故事。哥斯拉之所以令人恐惧,是其巨大的身躯穿行在现代都市里肆意破坏,而人类的武器对此束手无策。本作里所谓人类面对哥斯拉的绝望感,在两万年后荒凉原始的地球上反而没那么强烈。CG的表现很有魄力,但论心理刺激还是特摄片更胜一筹。

5分钟前
  • 晴蘭
  • 还行

宇航时代的文明搞不定一个活靶子野兽。。。

7分钟前
  • 银河潜者
  • 还行

气氛不错,故事有新意。但太空歌剧与哥斯拉结合起来总有点怪怪的,开头的反思性也没了着落。最后还是沦落到一场大战解决所有问题的思路上。打败哥斯拉的战略及手段也有点儿戏。男主的热血度挺高,其他角色几乎没有存在感。结尾绝望感很强。总之不太吸引人,但尚可一看。

10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还行

老虚这次完全不够看,人物形象可以再丰满一点,格局可以再大一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有痞子风范。一边还在看银魂的我听到组长声音完全出戏。

11分钟前
  • 推荐

热评竟然说人类出去了两万年,你认真看电影了?人类距离地球那么多光年明明出去了二十年,只是地球过去了两万年而已。动画本来就是三部曲,第一部不交代时间背景难道整部电影打怪兽就好看?说剧情就是废戏,你是认真的吗?

15分钟前
  • Starry_小肆
  • 推荐

老虚有够腹黑的…… 都能亚空间航行了,居然还只有电磁轨道炮和燃料空气炸弹这些渣渣武力,不科学啊不科学。

19分钟前
  • 五只眼
  • 推荐

对不起本脑缠粉就是要给五星。

24分钟前
  • 四小溪
  • 力荐

今天上映啊!没有在日本看的吗?

26分钟前
  • 海陆热风
  • 力荐

本来就是个已经没剩几口人类的世界观,再这么一路死下去……人类真得灭绝啊。请老虚高抬贵手……QvQ

28分钟前
  • 冰雪聪明shi
  • 推荐

人类出去2w年看起来也毫无长进啊……

31分钟前
  • 万户
  • 还行

[2018.01.20]★★★☆设定有点中二,集人类及另外两个类人种族的智慧都没能找到对付哥斯拉的办法,一个中二青年却轻易找到了它的弱点(虽然是在类人种族的什么演算帮助下),而且还真的成功干掉了哥斯拉,然而这只是第一部,所以……呵呵,绝望和希望并存,地球上果然还有人类,不过两万年都没有进化?

34分钟前
  • Skybow
  • 推荐

比较有趣的点是以一种研究的方式客观考察了哥斯拉的能力及弱点。不过男主如此激进的性格确实非常惹人厌。私下里觉得人类先在月球建立基地,从地球窃取资源巩固发展,再去挑战怪兽有何不可?看片尾土著妹子收留昏迷男主的套路,下一部又要走玄学了?看来学妹线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节啊……

39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还行

饶了那么大的弯儿,又想后启示录又想太空歌剧又想地球史诗又想人类复兴计划,却忽略了哥斯拉原有的立意初衷(除非下集能凸显这部分因素),那还不如把格局和设定做的更脑洞化更胡逼点儿,升级到星际政治的层面得了。当然从制作上,动作设计上,美工上,叙事节奏上都没太大毛病,但战术打法太没想象力了

42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以胜利喜悦被碾碎的瞬间表现那种绝望的压迫感,标准结局毫无意外。战斗还是挺有意思,单兵满天飞,弱点削背鳍,拍出了些许巨人味儿。虚G身高过三百米设定傲视哥斯拉全系列,时过境迁主场还变成了客场,最大的对手最差的作战条件,这特么人类还有得玩?

46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最後結局還是驚訝了一下。最根本的基調沒變,再繼續胡作非為的人類早晚是會被大自然教訓的。動畫版的 Godzilla 總有一種僵硬感,到底怎麼回事?

49分钟前
  • 鎮長
  • 推荐

历史是属于保守派的,未来总是掌握在激进派手中。P.S.导演快把下一部交出来!完全没有看过瘾啊!

54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扯了一大段犊子,最后来几十分钟精彩预告,告诉你下集要多多关照哦

57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把哥斯拉拍成希德尼亚的骑士就能吸引到两边的粉丝了? 导演麻烦你动动脑子, 我来是要看怪兽, 不是要看又能发论文又会骑摩托的龙傲天的谢谢.

59分钟前
  • 神经元
  • 较差

2D和3D的结合是日本动画新高度了,polygon比希德尼娅时期进步很大。比起传统的哥斯拉,氛围更像普罗米修斯。设定上比较硬科幻。缺点是男主太开挂,缺乏群像描绘,剧本没能展开,角色不饱满。期待下一部。

1小时前
  • reiwureka
  • 推荐

重点是片尾彩蛋告诉你 下集见

1小时前
  • 超人叔叔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