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

台湾剧台湾2011

主演:宗华,沈世朋,楚宣,方馨,傅子纯,苏晏霈,陈宇风,叶家妤

导演:王为

播放地址

 剧照

父与子 剧照 NO.1父与子 剧照 NO.2父与子 剧照 NO.3父与子 剧照 NO.4父与子 剧照 NO.5父与子 剧照 NO.6父与子 剧照 NO.13父与子 剧照 NO.14父与子 剧照 NO.15父与子 剧照 NO.16父与子 剧照 NO.17父与子 剧照 NO.18父与子 剧照 NO.19父与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20 04:36

详细剧情

  台湾家庭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往往比较含蓄,但父亲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影响著孩子,父与子是描述纺织大亨与5位孩子的家庭亲情大戏,希望把父子间的亲情关系,真实呈现给台湾观众。  开镜记者会上,民视总经理陈刚信将剧中代表治家家训的「通情达变」演员阵容派出超强卡司,有幽默逗趣的朱慧珍,还有刚拍完军中大戏的李兴文、方馨、柯叔元、陈宇风、唐丰饰演企业大亨的五名子女。  台湾家庭父子之间的亲情关系,总是一切尽在不言中,透过戏剧,将呈现出深沉内敛的父子亲情。

 长篇影评

 1 ) 情感的极致


文/鬼脚七

   索科洛夫毫无疑问是可以用“极致”来形容的导演,《精神之歌》长达300多分钟的沉吟悱恻,《俄罗斯方舟》一镜到底的流畅自然,都不是普通导演们敢于随便尝试的。再加之师从塔可夫斯基,他的影片里流淌的诗意和颇具寓言色彩的意向随处可见,在这个角度上,称他为塔可夫斯基精神的继承者毫不为过。2003年,索科洛夫拍出《父子迷情》,评论界一片叫好,昏黄的画面,呓语般的对话,缓慢的情节和略带惆怅的感情,追求极致和酝酿诗意仍然是索科洛夫影片的中心,而他用《父子迷情》讲述的,正是被抽象化和提纯到极致的父子情感,这种纯粹,与多年前的《母与子》如出一辙。
  
   看索科洛夫的影片从来都是一种挑战,他始终会给你预料之外的东西,也始终会勾起你不曾期待的情绪,正是这样,索科洛夫显得艰涩而不便于理解,有时候,在混沌的叙事状态和漫长的镜语中,你甚至会觉得他似乎忘记了观众的存在而独自在和永恒对话。这样的索科洛夫,无形中给了评论者尽可能多的角度。而回到《父子情迷》,从中读解出性暗示的评论却被索科洛夫本人一口否认,这也难怪,这并不是一部关于弗氏心理学理论的影片,亚历克斯与父亲构成了最简单的人物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理解,甚至是相互竞争,但是并无同性爱情的因素作祟。回头看看开场,黑幕后粗重的喘息声,亚历克斯从梦魇中惊醒,父亲紧紧拥抱着他,肉体紧绷,手脚交织,一瞬间让人想起被蛇紧缚的拉奥孔,那是关于生的绝望和挣扎。正如亚历克斯与父亲一样,他们彼此从对方身上证明自己的意义,不断更深爱对方,也更坚定自己,这种关系已经不简单地是情欲可及的了。开场的结尾处,背景深处隐隐传来女人吃吃地笑声,好像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女性在一开始就成了影片中的背景,父子俩的关系中缺少女性,但是却不乏温柔婉转,我们通常所接受的性别差异的这里被消解掉了。他们不再是父子,在这一刻,更像是两个相爱的人,仅此而已,而索科洛夫紧紧逼近的特写镜头一刻也没有放松过,甚至还有一个父亲看向观众略带挑衅的镜头,这一切无不在说明,这两个人就将如此紧密,无法分离。
   但是我们也能轻易看出这种亲密中的不完整性,两个人只能组成关系,不能组成家庭,缺少第三方的平衡让这对关系始终无法稳定,这种不断的摇摆和偏移成了全片不断来回拉扯的中心。父亲和儿子都心知肚明总有一天对方会离自己而去,而理智与情感的纠缠又是那么难以轻易平复。儿子的女友、父亲战友的儿子、和邻居的男孩,都成了想要介入这对关系而不得其门而入的无奈退出者。索科洛夫把这段关系极端化到容不得任何分享和展示,同时,也把父子之间本来难于描述的感情更加私人化和神圣化。在这样的细微的角度里,我们也许很难解释亚历克斯为什么不和女友和好,他和父亲战友的儿子之间那种似乎同病相怜的感情又是什么,我们只能在父子间的私语、动作、玩闹中去体会他们是怎么样绝望但是又彼此难以分离地相互依赖的。在《父子情迷》的每一个镜头中,索科洛夫都带有一种淡淡的怨而不怒的忧伤感,谁都知道故事的结局不会是俗世所理解的那种“幸福”,当亚历克斯在屋顶上对邻居男孩坦白:“这是我父亲……我非常爱他”,这意味深长的告白背后,父子之间那道终究无法回避的差异最终显露出来。片尾父亲在梦中回到下满雪的屋顶,阿历克斯在画外问到“那里有我吗?”父亲回答“没有,只有我一个人”,和片头亚历克斯叙述的梦境想对应,儿子的梦中没有父亲,父亲的梦中也最后没有儿子。他们心中都熟谙这种别离,也只有坦然接受。
  
   描述父子感情的电影并不算少见,但是相比《那人那山那狗》的理解、《千里走单骑》的包容、《当幸福来敲门》的希望,《父子迷情》显得“另类”了太多。偏黄的昏暗色调显然来自塔可夫斯基所热衷的对于朦胧情感的表现,始终如黄昏的光线让人分不清时间,对于影片所展示的圣洁的父子关系来说,确实也不需要时间。索科洛夫并不排斥把这段父子情赋以宗教色彩的倾向,亚历克斯借圣人之言说出,“一个爱父亲的儿子,将会受尽折磨”,而影片中教堂般的打光、脸部特写以及略带压迫感的室内空间,都把这段关系最深处的神圣一面表露无疑。而说到为了父亲受尽折磨的儿子,最大的对应无非正是为了上帝而受难的耶稣,作为上帝之子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大概是最适合用来描摹这种父子情感的了,影片正是在这个点上完成了情感的升华,索科洛夫不是一个小格局的导演,《母与子》讲述自然和生命,《俄罗斯方舟》关乎苏俄两百年历史,最近的《浮士德》谈论灵魂的价值,《父子迷情》并不简单记叙一对父子的深情厚谊,正如导演消除性别只想让他们还原成两个“人”一样,影片在把父子关系神圣化的同时,实际上也将之普世化了。影片中封闭的环境,镜头营造的回忆式的朦胧感,都在试图保持父子关系的私密性,正是在这种私密性中,导演和观众才有可能提纯出和自身情感共鸣的那部分内容。而身在东方文化下的我们,大多数人成长于对父母连“我爱你”也说不出口的传统中,要带入索科洛夫营造的身份关系中或许并不容易。好在电影从来不强求理解,索科洛夫在把这段父子情感剥除杂质,推向极端之后,展示给我们的,正是这段难以割舍,却也难以轻易品味的父子情感。
  
  原载于《看电影》2013年4月上,有删改

 2 ) FIFF23丨DAY4圆桌《父与子》:我愿意生下父与子之子

主持人:@我们敏熙

助理主持人:@鲍勃粥

场刊嘉宾:@果樹、@Her Majesty、@约克纳帕塔法、@心是孤独的猎手

特邀嘉宾:@子夜无人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4天第2场,我是主持人@我们敏熙,第2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导演的《父与子》,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果樹

《父与子》有男人看就行了。我作为一个观众就这点追求。《父与子》我的场刊打分是X。我选择了遵从我作为观众的第一观感。虽然理智告诉我,导演的技术很好地完成了影片暧昧的氛围,但是我作为一个父子关系不好的人,这部片子让我无法共情,甚至如坐针毡。这是一个偏主观的给分。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0分。我最喜欢圣子与圣父的譬喻,宗教性或许会给有些紊乱的诗电影注入凝聚力。但整部影片我真的看的好难受,每当我进入一点状态导演又把我拉出来,进入到下一个话轮。

助理主持人 鲍勃粥

比《母与子》好了不只是一点半点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我给了4星。如果老塔看了《回归》会说:“不要装熟。”;如果老塔看了《父与子》会说:“可以装熟!”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2分,这部不知道是不是和《母与子》是姊妹篇,还是兄弟篇。这部看的时候让我联想到了蔡明亮的《河流》,反正就是那种呢喃的状态。但是这部比蔡明亮更讨好一些,因为,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还是会说故事的。

主持人 我们敏熙

仍然是一个结构上的问题开始,如何看待电影以儿子的梦开始,以父亲的梦结束?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梦境与梦境的呼应,也揭示了两人之间的微妙情感。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梦表示两个人对这中关系的认知是模糊的,也有可能是两个人刻意主动造成这种模糊的意思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父与子》里没有完整的时间概念,每一场戏的顺序都可以被打乱。两个梦一头一尾预示了这部电影无起点、无终点。

主持人 我们敏熙

两个梦里,都只有自己,没有另一个人,终将是孤独

场刊嘉宾 果樹

我看的时候没多想这一头一尾两个梦有什么深层含义,我比较肤浅,我就当成是一种前后呼应在看。

主持人 我们敏熙

本片中主角父子的亲密关系远超普通父子,你如何看待二人的关系?有时像父子,有时像兄弟,有时像情人。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这里我真的很疑惑,我快忘了,母亲是一直处于缺位的状态吗?

主持人 我们敏熙

一直缺位吧,不过中间有父亲看照片的一幕,上面好像是孩子妈。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么好意思,对于这种暧昧的关系,我只想到了好看过的好多父子文和兄弟文。

场刊嘉宾 果樹

这也是全片最大的看点吧(也是让我不太舒服的点,个人原因)。主创有意模糊了两个人父子之间“应当”的样子,而去变化出更多可能性,给足了解读空间。我觉得这种剥离掉“常态”的做法,能更还原出人和人之间,超脱了定式的更本真的情愫。无论父子,兄弟,或者情人,都是一种定义,我其实觉得全片应该更加去掉定义来看。就看人和人,不要去想他们是什么(虽然我没做到)。

助理主持人 鲍勃粥

似乎从几句话来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父亲似乎承认(或自认为)像兄弟,但从儿子的角度来看感觉更不定,情人的话除了开头的那个梦(或许也可以是噩梦,不一定就是欲望的投射),其实剩下的或许是影像表达。

主持人 我们敏熙

但是儿子女友的态度,是她觉得父子二人“过于亲密”,自己没有容身之处吧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父亲这个形象很有意思,他像是个时时在诱惑别人的肉感精灵,这和一般电影的父亲形象大相径庭。我不确定导演是否有意识在通过影像摧毁男权,即使母亲在电影里一直是缺席的。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我想在他们中间。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他们的关系就是都是我老公,好想和他们一起睡觉,如妻如母。

主持人 我们敏熙

你是否认为是否在政治上,或者宗教上有所指?有的话,觉得是如何体现的?

场刊嘉宾 果樹

我对政治和宗教的理解都很肤浅,看的时候也没往那边想。

主持人 我们敏熙

政治部分主要是两个点,一个是父亲战友和有些人说的苏联解体后新俄国和旧苏联的影射。宗教的话主要是儿子的一些话语A father's love crucifies。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我发现91年以后所有俄罗斯电影都会被人用来这样看,我连看《花滑女王》都有人说前苏联。

场刊嘉宾 Her Majesty

同意啊。父亲能不能用来象征苏联呢?对于熟知苏联暴行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来说(他们和无条件怀恋苏联社会主义生活的曾经的既得利益者显然不一样),对苏联难以戒掉的怀念是不是就和电影里儿子对父亲乱伦式的眷恋一样危险呢?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我完全没有get到里面的宗教和政治信息,苏联已经死透了,不用cue。

主持人 我们敏熙

同届《回归》也是,苏联解体后,会自然把之后的俄罗斯电影往这方向想。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最怀念苏联的可能都在中国。

场刊嘉宾 约克纳帕塔法

但是宗教意味比政治意味显豁得多,圣子圣父圣灵三位一体,父子是在对方身上发现自己。

场刊嘉宾 心是孤独的猎手

发现彼此的DNA。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我愿意生下父与子之子。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在圆桌本来就已被冷落多时的主持人突然一把抓过话筒说道:“我们来这里参加这个圆桌是非常尊重法罗岛的,我们也希望圆桌能够尊重主持人。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但最主要的是应该学会互相尊重。”主持人的话声刚落立即又遭来了圆桌成员的一片非议,于是主持人又补充道:“如果互相尊重都做不到的话,那么我看接下来的圆桌也没有必要做了。”最后还是总监打圆场才平息了事端。不过选片人代表见状只好宣布圆桌讨论就此结束。

#FIFF23#DAY4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两个梦,以及为爱而分离

儿子的梦开头,父亲的梦收尾。
——我在那里吗?(对方的梦境里)
——没有,我是一个人。
场景不同,对白相同,是唤醒者在询问做梦的人。诡异的是,回答的人还在梦境里,这让答案显得似是而非。
影片开头,喘息声、暧昧不明的短语、剧烈的肢体缠绕,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色情联想。实质上表现的也是一种强制侵入,却并非直接与性相关。那是父亲侵入了儿子的梦境,他以拯救者的身份将儿子从噩梦中叫醒,并叮嘱他“下次喊得大声些,我听不到的话,他们会杀死你”。
儿子的梦是被人追杀,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可理解为自我与本能的冲突。那么教条的说,父亲的庇护和干涉,虽然暂时让儿子得以解脱,却并不利于儿子的自我探索和身心发展。于是,紧紧偎依在父亲怀里,儿子的梦境还在延续——森林、路、寻觅太阳、下雨了……这是个成长主题的梦,儿子惊叹于里面的美。父亲的脸笼罩在温暖的光线下,向往地问道:“我也在那里吗?”儿子跟他讲:“没有,就我一个人。”
“我又看到了那条路。”阿历克斯(儿子)说。
关于路,阿历克斯在跟父亲战友的儿子逛荡小城的时候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白:
——为什么是浪子回头,分明是回头浪父,儿子总是知道要走的路。
——为什么他知道要走的路?
——因为在他面前只有一条路。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必须自己去走的路,即使最亲密的人也不可携带。父亲已经走过了,经历了,现在轮到儿子。因过度亲密的关系而产生一体化依恋,父亲渴望走进儿子的路,将融合感持续下去。但受到了儿子源于生命本能的排斥,虽然阿历克斯深爱着他。父亲萌生淡淡的失落感,却放不下惦念与关怀——“下雨了?别感冒了。你要穿上衣服。”
衣服在影片里起多重隐喻的作用。父子两在私密空间里习惯于裸着上身进行一切日常活动,只有在接待外人时才随手抓一件衣服套起来,然而一旦正规着装又是严谨挺拔的军服。这里可以看出,衣服象征着社会化,秩序,身份。衣服又传达着情感因素,如阿历克斯因做出危险动作,被父亲扭打(其实更像是父子两的嬉闹),隔壁的孩子萨沙(他一直在用羡慕的眼神窥探这对父子)也卷入,三个人扭成一团,萨沙的T恤被扯破,父亲答应帮他补,他开心地一边逃窜一边喊叫:“你扯坏了我的T恤,你给我补。我去找针线,你给我补。”这里的缝补行为像是脐带的修复,融合感的建立,然而前提却是撕裂。
影片优雅而缓慢地推进着,光线美得让人恍惚,几乎渗透出蜜一般的甜。就像阿历克斯的女友抛给他的项链,带着体温——“很温暖,就只有温暖了。”说得煽情点就是含泪的微笑,抽离以后的虚脱,暖得让人不忍心去揭穿的绝望。为什么?因为必须。
父子的生活空间别具意味。他们的住宅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寓楼,因社会身份(一个是退役军官,一个是士官生)而捆绑在一起的军校更是一个集体化、无隐私的场所。无所不在的喧杂人声(微妙之处在于有些是刻意制造的,比如父亲摆弄收音机,这或许可做双关理解:一是潜意识里对孤独的排斥;二是遮掩行为,用干扰声分散外界对自身私密空间的关注),窥探的眼睛,点点戳戳又不明所指的旁观者行为……
这一切都喻示了父与子共同建设的“城堡”其实是被包容在外在世界里,无时无刻不受到外界的干涉和渗透。没有超凡脱俗、可供神圣的爱独立依存的圣域,立足于尘世则必须学会放弃,为符合社会的排序,同最亲密者分离。这让我想起从前看过的一本名为《必要的丧失》的书,不过影片显然不是为了迎合经典精神分析,最打动人之处,却是跨越(或者试图跨越)障碍之后的空茫——分离可以实现,然后呢?
我会离开,你会结婚。——分离的承诺。父亲恍然若失的笑容。儿子感觉很糟。
“这种感觉经常有么?”阿历克斯问父亲,还是一体化的依赖感,他知道父亲能够感同身受。然而父亲却回应他:“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常有。”点明了你是你,我是我——我不能替代你去感受。并且补充一句:“你是人,终生都会有。”再次强调了阿历克斯的个体身份。儿子冷淡地说:“我明白了。”
两人分床,和衣而睡。这又是一场默契,心知肚明的共谋——实现延迟已久的分离。
最后,在梦境里,父亲走出房间,回首望着关闭的门窗,独自一人蹲在雪地。令人震撼的孤独感。
并不存在完美的救赎,总要有所牺牲,才有所成全。
Narcissu死在水里,是抗拒外在世界,回归母体的意象。如果湖水爱上他的意念强过占据他,那么应该在他对自己观察入微之后化为不可侵入的冰层(白茫茫的雪地),使得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其他事物身上。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挺忧伤惆怅的,但这也是跟死本能对应的生本能,强大的较量。只有这样才能生生不息,走出封闭式的死循环。
镜子永远碎掉了。可也在碎掉的瞬间,实现了它的终极价值。于是有些慰藉美得令人感觉到虚幻,并不可验证,因为触指成灰,然而我们又有克制不住的触碰冲动。但乐观一些来想,成灰的,也就是坚定的、永恒的真实感。
阿历克斯会长大的,会跟某个女人(我希望是影片里那个美丽的小女孩)有了“咱们的儿子”。阿历克斯最终也会步入父亲的雪地,因为爱的习得——那种在时间之河流淌的过程中,懂得适时抽离,由手把手的教授者转为守望者的爱。

 4 ) 异色的“恋父”乌托邦———《父子迷情》4星推荐

    记不得是多久前看的这部电影,只是很讶异那种缓慢而唯美的情调,很讶异那对如天使般的两个年轻男子竟然是对父子。
    从一开始,父亲去探望自己的军校的儿子,调皮而激动的心情像是在等待自己久未逢面的情人。而儿子出现之后,两个人相对而视的表情让人感到一丝温暖和亲切。那不是父子该有的表情,那是一对挚友方有的心心相印。
    想要从电影缓缓流出的情绪中看出什么情节是徒劳的,总结下来,我印象中只有这么几个简单而悠长的片段:父亲在屋顶锻炼,儿子喜欢和他在屋顶踢足球,儿子的朋友从远方来二人在小城内四处闲逛,儿子和女友分手伤心欲绝。
    似乎导演不急于想告诉我们,只是想让我们静静地享受着这如水晶般透明的情感。一切猜忌和暧昧都是有心者的自我意淫。那对父子就是父子,如同《吉莫尔女孩》里的母女,即使再亲密,也终究是单纯的母女感情。只是这份爱太平等太美好,让人无法相信而已。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男人都有恋母情节,但是我曾经就很怀疑:难道男人就没有恋父情节?此话说起来好像极为好笑,很多儿子对父亲的记忆好像只有反抗和叛逆,何来恋父?但是如果你们仔细想想的话,哪个儿子不曾暗暗为父亲的一句无心的夸奖而欢喜?哪个奔赴沙场杀敌的男子汉不曾在心底希望得到父亲对自己男人身份的认可?金庸小说里曾经出现过一种爱,是郭芙对杨过的“仇恨之爱”,这种看似对立,其实质却是内心无法阻止的一种强烈感情的极端流露。这种爱恨不分的情况,在父子之间似乎更容易得到印证。
    俗话说关心则乱。越爱一个人,就会越想得到一个人的注意,而失败的结果就越容易转化成一种类似于“恨”的爱。当你狠一个亲人时,那多半因为你曾经或仍然太爱他。所以才久久不能原谅。
    相对凡俗的父子对抗之爱,《父子迷情》似乎是父子爱的乌托邦,你可以看见父子间的敌视和拌嘴,也可以看见儿子对父亲的不屑和反抗,但是除此之外,夕阳余辉下两个像朋友、恋人般依偎的父子却是世间少有、人间难寻的。也许,这也是这部电影饱受争议,并奇特的被列入“异色”氛围的原因吧。
影片的画面像极了一幅中世纪浓彩的油画,人物完美的体型如同移动雕塑般在咖啡色的夕阳中尽情展现。而小电车、缓慢移动的镜头也让人仿佛置身于无人的世外小镇,悠远而忧伤。
    电影在冬天结束,那个天台瞭望着一片灰色并满是雪花飘舞的海,那情景曾经出现在我的梦里。那是一种梦境的真实展现。
    但是父子之间其特而如母子般的感情,又何尝不是一种梦境呢?以此文献给8月8父亲节。迟到的祝福!

 5 ) The love That Crucifies

看索库洛夫(A.Sokurov)的电影《父与子》。现实里美丽的里斯本幻化为军港圣彼得堡,相依为命的父子也脱离了一种具象的刻画而成为理想中的活物。父亲是退役军官,儿子是士官生。父亲总是安抚从轼父暗示的噩梦中醒来的儿子。儿子的女友意识到自己的旁观者身份决定离开,父亲则永远沉浸在丧妻的悲哀和战争的伤痛里。

论者都提到了电影中的性暗示,可是索库洛夫拒不承认。我相信索库洛夫是完全正确的。同性恋男子往往与母亲有着非常强的认同和亲近感并与父亲疏远,但异性恋男子与父亲的关系会很分化。一个极端是无沟通,另一个就是完全的理解和体认。影片中的关系属于后者。阿列克谢(儿子)用指头触摸父亲的太阳穴,然后回头丈量自己,发肤受之父母的感恩之情就很了然。父亲安慰噩梦中醒来的儿子,意识到噩梦也是儿子对父爱拒斥的表现,那种两难的境地也是真实的。父爱在电影里既是过度的保护和宠爱(阿列克谢在窗外做危险动作被父亲当着朋友的面责打),也化身为责任感和期望(父亲在军校骄傲地观看阿列克谢格斗)。

我们都在这纯粹的父子之爱中败退,正如阿列克谢所说的那样:A father's love crucifies. A loving son lets himself be crucified. 俄罗斯人深刻的基督教哲学居然从这里浮出来,我只能赞叹。神将自己的独子耶稣献出来救赎,而耶稣则从容地赴死。道成肉身的那一刻就是十字开始淌血。爱,不论亲情爱情,都是布满了十字的(crisscrossed)。

父亲认识到阿列克谢重要走出自己的生活,自己也会老去,死掉。阿列克谢也需要自己独立的人格。可是相依为命的生活就是如此,这样的爱是伤害爱者的。可是阿列克谢与父亲是亘古的,他让父亲想起自己一生唯一爱过的女人,因为阿列克谢的面容是她的,这是血脉的亲情。阿列克谢唯一感到安全的地方也是父爱。父亲总觉得自己的肺有问题,军医学生阿列克谢每天拿着父亲的胸透片研究。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循环。阿列克谢在邻居面前小孩气地说:这是我的父亲,我非常非常地爱他。最后的场景依然是睡梦中的父子。父亲梦见的是雪,也即是死亡。

向死而生的父亲和生命初始的儿子,如何梦下去?可以自己想象了。

 6 ) 離開白樺林

影片里儿子对爸爸的称呼,自始至终都是「父亲(Отец)」——一种显得有些正式却不那么亲密的称谓。父亲,他总在尊敬他的父亲,可他自身又使与其的关系永远无法成为单纯的「父子」或者「朋友」——很难推断出是谁先默许了关系的变位。

片头的「丛林」之隐喻,私认为是索科洛夫在全篇里做得最好的一个镜头处理。女性角色在这个家庭里是缺失的、「隐藏起来的」。丛林,人类初始之伊甸园,却仅仅剩下男性单独存在,且非爱人,而为父子:父子关系便从此错位。索科洛夫是一位典型的俄国创造者,他总不去明说、从不把一些话搬进镜头里,叫人去猜,叫人去真正地联想。他的镜头里充斥着大量的远景和环境描写,铺天盖地的雪和了无生气的房子,他对于留白的描写带着很多古典时期的影子。这点上塔可夫斯基也莫不如是。

儿子在军营里问女孩,我为何就不能同时爱着你们二者,女孩用眼睛回答他:男孩把爱也揉成一团,分不清爱的种类与面庞。

另一值得关注的点,影片拍摄实地似为彼得堡,可片里的父亲和儿子说,他本是为了这位青年而留下,他本可以去大城市谋求好的工作。还要去多好的城市呢:莫斯科、甚至向西边走去?导演都没有明说。他把这座实实在在的城市,用朦胧的镜头雾化成了一座虚拟中的小城。

父亲最终还是在雪天里独自缩了起来。

这个场面我记了十三年。没有其他的雪的描写比它来得更深刻,也更孤独。年轻的士兵终将离开白桦林。

附上一篇外网俄文影评:http://old.kinoart.ru/archive/2003/09/n9-article16

 短评

父子俩都太可口了,为什么还要拍各种有的没的,就给我拍两个人在房间里昏天黑地地做爱就好了啊!

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好好的《父与子》非要翻译成《父子迷情》搞成同性影片也是醉了 混淆视听能力一流 | 在观影过程中捕捉到了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父亲 整部电影中女性角色是看似缺席的 但是儿子若即若离的女朋友 和只在记忆中出现的逝去的母亲 却都是对父子关系以及主体叙事(父亲的角色\父权\男性气质\成长)的缝合

7分钟前
  • takyo
  • 力荐

索科洛夫如塔氏复活,混淆梦与现实,恋父恋子情结。总令人觉得是个政治片,纯粹与否,打个问号。

1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极少数讲述父子的作品能像[父与子]这样兼具感官性和深度。在梦一样无时的框架下,这对父子被塑造成神话,因此儿子雨中的生发和父亲雪里的solitude才那样震撼。影片似乎凝结在二者永恒分离的前一秒里,一边展现二者的依恋,一边又宣判他们的不对等。这之间不停歇的流转便是父与子牵扯一生的羁绊。

1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No, don't wanna be the only one you know, I wanna be the place you call home. --Hamburg Song, Keane

16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看不懂,就像我读不懂大多数现代诗一样。

17分钟前
  • dormant
  • 较差

先锋派、诗性语言、作者电影。剧情令人想起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中文译名里的迷情两字真乃败笔,令观众先入为主地有暧昧的联想,翻译成父与子既简练,又可承接导演先前拍的母与子

21分钟前
  • 丁卯
  • 推荐

长评已写在别处,这里不再赘述。想说,这是纯粹的爱,又不仅仅是爱。难怪有影评人说,看过这部电影,所有人都是凡夫俗子。也难怪电影审查委员会说,他们一定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的眼睛。太美太美,也太悲哀太忧愁。父之爱是折磨,子之爱是甘愿被折磨,而折磨的爱是因为不平等。

26分钟前
  • 莫歌
  • 力荐

因为多是在室内空间及屋顶,光线控制要比《母与子》多很多变数。色彩如此之美,构图静如油画。可能这里某些地方的音乐表现力要逊于《母与子》的自然声响。扭曲的画面,但我们真的能说这对父子关系扭曲吗? 父爱, 是愿施予折磨子爱,是愿受折磨

28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挺美的 这样的父子 在一起都是风景

2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父与子彼此深厚的眷恋,父亲与战友之间维系了一生深沉的爱,画面流动着无尽的情思,俄罗斯男性情谊电影的经典之作

34分钟前
  • 冉笛
  • 力荐

+56th金棕榈提名;相对于母子关系的“脐带”“哺育”等更具实体性的联结,父子关系则更虚无缥缈,就像梦境,就像幻想,更缺乏像母子血脉关系般的具象性,之于父子双方,这种爱的开始,来源,挣脱,束缚,撕扯,更像欲望一般在社会关系里挣扎,电影里始终强烈的张力,就像是那些渴求,抗拒,挣扎;自始至终强烈的情感与欲望的张力,让人深陷;幻象,梦境,与现实交织;

37分钟前
  • Foriverwx
  • 力荐

9,昏黄犹如油画般的画面,呓语式的对白,弗洛伊德式结构下是一种另类父子情感的解构,与其说是性,到更像是依恋。索科洛夫彻底地给恋父情结套上了哲学意味。解体以后,真正还能接上老塔衣钵的看来还得是索科洛夫

39分钟前
  • мая
  • 力荐

【B-】金色滤镜+斑驳的光影,画面超级漂亮,内容却有些空泛,父子始终以“亲密距离”拍摄,暧昧至极,总觉得下一秒他们就要疯狂地做爱了

43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华美。阳光里浮着灰尘,照耀这漂浮着那些不知道如何面对的爱和过去。

47分钟前
  • 榕十三
  • 力荐

暧昧的至高境界

4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观感非常奇特,整部影片采用黄色滤镜和柔光处理营造出一种复古和如梦似幻的观感,人物对白如同耳边呓语般如诗如歌,片中描述了一段非同一般的父子情,但却没有突破伦理道德限制,父子情始终遮遮掩掩,儿子受虐于自己的情感纠结之中噩梦连连,唯有在噩梦初醒的夜晚才感受到父亲让人暖到融化的安抚相拥。

54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纠结的感情,现实生活中他们没有冲破世俗的阻力在一起,在梦里他们却彼此拥有。看到了结局才恍然明白影片开始的那场情欲戏的内涵,好美!★★★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看不懂,可能演员也不晓得自己在演什么。(画面美是真的,5年后翻到这片,情节已经记不住了,但对画面的印象还是那么深刻)

58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还行

像兄弟像情人一般相处的父与子,是俄罗斯对于苏联老大哥的留恋

1小时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