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一九九八

短剧大陆2023

主演:李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1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2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3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4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5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6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13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14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15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16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17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18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19重回一九九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22:45

详细剧情

这个小伙正在喝着闷酒,他因为赌博现在家破人亡,他想起家里没钱他殴打妻子要钱时,又他想起妻子和母亲因为他而不得不自杀时的画面,后悔不已痛不欲生,想自己了结生命之时,竟意外穿越回了1998年,那时一家人还团团圆圆,小伙欣喜不已,决定重新开始,他抬头看向日历,曾经就是今天她的母亲和老婆自杀的,这次他一定要阻止悲剧发生,他兴冲冲的回到家,老婆错愕的回头以为他还要打她,他朝她走了几步,可谁知老婆竟拿出了背后的菜刀,可想而知老婆有多害怕他...

 长篇影评

 1 ) 四不像

要是没看过书来看这片子的话,也许会觉得还可以,但是可能会看的稀里糊涂的。看了书再来看电影的话,就实在有点差强人意了。

最让我感到意外的,奥勃良对温斯顿说的竟是:we shall meet in 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darkness.
NO DARKNESS??!和书里写的正好是反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改成这样的意思,也不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要反复出现101号房,又为什么101打开门后会是那样的景象。

感觉电影整个是脱节的,无法把自己统一在一起,想表达的思想也混乱不堪。后半部分温斯顿被抓进友爱部,原本在我看来应该是整本书里最精彩最有力也最能摧毁人的部分,然而在电影里,它除了把书中的一些对白读出来以外,就没了。尤其是帕尔森也被关进去的时候,那段在书中属于另一个人的对于101号房极度恐惧的台词被安到了这个胖子身上,可是看看他,说的很苍白,简直有些可笑。
而电影的前半部分呢,有太多应该告诉观众的应该去表现的,没有表现出来。所以感觉整部电影都没到火候,完全没到火候。无论他与裘莉雅的爱情,还是他关于这种极权政治的思考和反叛。所以很自然,当后半部分试图去摧毁他的种种信仰及信念时,丝毫无法唤起书里能给人的那种令人颤抖的恐惧。
书中一些很关键的东西在电影里几乎被完全忽略了,比如日记,比如新话,比如温斯顿对奥勃良的复杂感情,比如他寄托在无产者身上的希望。以致于使人觉得温斯顿是因童年创伤和不道德的爱情而走向毁灭的。

可能的确是个不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作品,虽然原作也只有二十几万字,但是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在它的思想面前还是太薄弱了。

最后,角色的选择上,奥勃良还是比较符合我个人的想象的;温斯顿就差很多,第一眼看上去觉得像是书里所说的那些“甲壳虫”。不过在友部受完刑照镜子那块儿,倒还挺不错的,正在腐烂的最后一个人,或者人性,的确很丑陋;裘莉雅还可以吧,只是感觉不够聪明;杂货店老板的表演不让人满意,在他还是那个店老板的时候就透出一股子轻蔑,而没能给人以温良谦和的感觉;帕尔森也比较符合想象,只是限于戏份太少,没能把充分表现出他的愚忠;帕尔森太太,尽管只有一个镜头,可是令人失望,完全没有让人称之为“太太”的冲动。倒是温斯顿的母亲很不错。

哦再补充一句,关于仇恨,觉得做的也不到位。反而我记得看希特勒少年的时候,一开场没多久那段法西斯军官在台上的讲话更具鼓动性,台下的那帮少年学员,尽管只是坐着,可他们眼神里抑制不住的激动比这个电影里的仇恨的咆哮更能感染人。

 2 ) 一个狮王的生死爱欲

西方人形容一个拥有王者气概的男人时,总会将其形容为狮子。从伯顿27岁征服好莱坞的那一年,到他58岁去世前的两个月,他始终被人们称之为狮子。

尽管他是从牛津大学里走出的,一个公认的知识分子,读了很多书。他优雅地说着女王英语,他能够把法语说得非常流利,他朗诵着莎士比亚,但他在人们眼里还是一头充满兽性的雄性生物,浑身上下散发着野兽的腥膻。

他有着深褐色的蓬乱毛发,骨架粗壮,胸膛浑厚,肩宽惊人,怒吼时可以声震天际。

虽然在很多时候只是在懒洋洋地午睡或者散步,但当他看中了猎物的时候,他的绿眸里就会发出邪恶的光芒。 53年时,一位好莱坞专栏作家将他比喻成斯芬克斯——斯芬克斯,希腊神话里狮身人面的妖怪,拥有着极高的智慧,专吃上它当的人。

“他总是穿着绿色的呢子大衣或者绿色的灯芯绒外套,像一头威尔士的斯芬克斯,闯入了好莱坞。他狼吞虎咽地吃着开胃菜,喝酒,然后朗诵和歌唱,用威尔士的方式引诱着每一个人。只要稍一粗心,就会成为他的猎物。”

55年时,29岁的伯顿出现在老维克对面的一家酒吧里,在十四岁的玛丽金斯兰眼里,他是一头大猫。

“他的眼睛是一片美丽的绿荫。他有点像猫,像一只大猫,他很有力量。虽然个子不高,但肌肉发达,非常结实。”

到了70年代初,伯顿仍然是一头狮子,可他不再强壮,不再声威震天了。

有一次夫妻俩在拍一部电影,伯顿不小心走位错误,搞错了方向。泰勒对着他大喊大叫,“我的天哪,理查德,方向错了,你把我和波(一位配角)都给挡住了!”

导演看到,伯顿对于这个指责的反应是“像一头安静下来的狮子一样驯服。”他一句话都没说,低下头来喝闷酒。 到了最后两个月,出现在《一九八四》的导演迈克尔莱德福眼里的伯顿,仍然是那头他熟悉的狮子。他和制片人都比他小了很多,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

人生境遇的变化叫人难以预料,青壮年时的伯顿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银幕偶像,而现在他只是他手底下的演员,他可以对他随便呼来喝去,颐指气使。

他不准他再使用他那举世闻名的“理查德伯顿的声音”,以免喧宾夺主,把这部电影变成了他的百老汇戏剧单人秀。

伯顿并不生气,态度好得像个初入行的新人,他对萨莉说,“这一次我要全力以赴。”

到了片场之后,他对莱德福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我只是第四人选,但我保证我会演好这个角色的。” 莱德福在后来回忆说,“他像一头受伤的老狮子。”

他就像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摄影师一样,见证了一头年老体衰,失去了王位的同时还受了伤的老狮子,开始它最后的流浪。

“他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大了二十岁,我不得不让化妆师给他上浓妆。”

他正在逐渐走到人生的尽头,身体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用处,毫不在意了。他完全凭借他迷人的嗓音和眼神在表演,好像他一生的胜利与荒诞,快乐与悲伤,都被提炼成了纯粹与冷漠无情的表演。

“生活已经以一种奇怪的方式离开了他,对于他来说,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已经消失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死去。” 制片人西蒙佩里回忆伯顿从瑞士来到片场时说,“突然间,在特威克汉姆制片厂的化妆拖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星,莱福德和我是一起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

就在拍摄一开始,莱德福告诉伯顿,“理查德,除了你的声音,我已经雇用了你的一切。我不想听著名的伯顿的声音。”

“我明白了,”他回答,“你不希望我扮演伯顿!”

伯顿很快就迷住了他的同事。他会给技术人员讲一些下流的轶事。

“他坐着会很痛苦,所以他只能站在拖车前,甚至是站上一整天的时间,给那些听他讲故事的人制造娱乐,特别是他讲了伊丽莎白泰勒的故事。他们听得非常入迷……他说她能在一百步之外就一眼看到一颗钻石。他说尽管全世界的媒体都认为泰勒很神秘,但他发现她并不比一杯柠檬水更神秘。” 佩里说,当时的他显然很痛苦。他努力背诵台词,却还是会忘记,需要提示卡。

在奥勃良折磨温斯顿的一个关键场景中,奥勃良把手放在温斯顿的面前,问道,“温斯顿,你看到几根手指?”

伯顿实在太虚弱了,他做不到,他需要一名助理导演来摆脱困境,从他背后抓住他的手臂举起,帮助他保持手的稳定。

“看到这位舞台和银幕上的巨人衰落如此,我很难过。”

“但他的眼神依旧很有力量,头脑很好,即使记忆力不好了。作为一名演员,他没有失去任何表演技巧。” 现如今,他在银幕上的一些伟大作品——例如《瓦格纳》中的不朽表演已经鲜为人知。但孩子们仍然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的商业片,比如《血染雪山堡》和《野鹅敢死队》。

任何对电影感兴趣的人都会意识到他是一位英俊,魅力四射的明星,他过着一种迷人,酗酒的生活,他娶了伊丽莎白泰勒。不过,他们不太可能对他的工作有任何详细的了解。

“他是一个非常非常漂亮的人,”佩里感叹道,“即使他的躯体残损、衰老、虚弱,他也仍然有一种真正的美丽。” 从51年《亨利四世》里年轻的哈尔王子悄悄地为自己戴上王冠,到84年《一九八四》里年迈的奥勃良在众人之中向镜头投出犀利一瞥,狮王的加冕和最后的谢幕,一如既往地动人心魄。

 3 ) 和原著的若干区别

1984的改编版本流传比较广的大概有三版(流传广的定义是指我看到挺多友邻点了看过)。

分别是1954版、1956版和1984版,被各大影视剪辑号用得最多的是1984版,找了一下,有一个没有声音的资源和一个满是澳门赌场的资源,打算一部用来看,一部用来截图。1956版偶尔能见到截图,1954版需要科学过几天看。

同样1984年,苹果在超级碗现场还做了一条推广初代麦金塔电脑的广告片,就还挺不错的

后来乐视、Epic,甚至是科勒马桶都有翻拍这条景点的广告片,都很搞笑,乐视是为了表达欲颠覆苹果,Epic则是表达对苹果的不满,科勒就纯恶搞了(卷福帅帅!)


总结几条电影和原著不同的地方

1、原著中帕森斯是在食堂里遇到温斯顿和塞姆并向温斯顿借刀片,电影里帕森斯是在等电梯时借的刀片。

2、温斯顿造访奥博莱恩的家,影片中只有温斯顿孤身前往,原著是和茱莉亚一起去的。

3、最后温斯顿和茱莉亚重逢原著是在一处公园,也没太多废话,影片是在栗树咖啡店。

 4 ) 《一九八四》:当极权成为后极权

在上海的真实影院做了次《一九八四》的电影沙龙(http://www.douban.com/event/11265794/),放的是1984年改编自乔治•奥威尔原著的同名影片,约翰•赫特演得很不错。毕竟是冷战高峰期,那时候整个铁幕以西都在担心苏联红军的T-72,所以作为电影表演艺术家的赫特先生自然也投身到了这场反极权的文化洪流中去——时过境迁,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赫特先生又即将在《哈利•波特与死圣》中粉墨登场,不过细细考量,《哈利•波特》其实也充满了对于反种族主义、反极权主义的隐喻。所以,虽然冷战铁幕已碎,柏林墙都成了涂鸦墙,但在后极权的时代里,Totalitarianism毅然阴魂未散。

当晚沙龙的嘉宾是历史学博士刘明(导师朱学勤),他在点评影片时特意强调了电影对于小说人物的扭曲——不是主人公温斯顿,而是女猪脚朱莉亚。因为在小说中,中年单身男温斯顿是大洋国建立之前就出生的,所以对极权之前的生活还有点记忆。此外,温斯顿虽身为“真理部”职员,但人性、良知尚存,一直在偷偷记日记,反思极权社会里种种不正常的现象。而他对朱莉亚的感情,可能谈不上真爱,但起码也是某种有意识的、自觉自发的人性反抗行为。而对朱莉亚而言,这位腰上绑着“贞操团”红腰带的年轻女子,生在极权时、长在极权后,所以在乔治•奥威尔的笔下,朱莉亚追寻与温斯顿的男欢女爱,更多的是某种生理性的冲动使然,而不具有温斯顿在理性思考后的反抗意义。对于温斯顿和朱莉亚的这个差别,刘明认为导演迈克尔•雷德福没有在影片中体现到位——这一点我也同意。

不过这倒提醒了我,后来去翻理查德•罗蒂的《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05年版),第八章就是讲奥威尔和他的《一九八四》(一个有趣的勾连是:在上海译文09年版《后形而上学希望》中,罗蒂用“反极权主义的实用主义”来论述杜威哲学)。罗蒂在《偶然、反讽与团结》里强调了反决定论¬-目的论的历史观(顺便清扫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同时引证欧文•豪的观点,指出《一九八四》其实是不是“极权小说”而是“后极权小说”,因为书中描写的是极权社会已经建立起来后的情形。这个论点对我启发很大,欧文•豪是上世纪50年代纽约知识分子团体的领军人物,犹太人出身,是美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在铁幕降临之后开始警醒极权主义的祸害——不过这并没有摧毁欧文•豪的社会主义信念,后来他还创办了政论杂志《异议》,写出了《社会主义与美国》和《列昂•托洛茨基》等名著。按照欧文•豪的区分,温斯顿乃是“极权的一代”,朱莉亚则是“后极权的一代”。由此看来,两人的差别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朱莉亚这位“后极权的一代”来说,恐怕还得有个启蒙的问题,不然身陷大洋国的铁幕之中,时刻受着“老大哥”和电幕的宰制,哪有什么理性的反思?后极权的一代肯定是缺乏道德意识的,因为他们什么也不信(电影中即有温斯顿询问朱莉亚是否相信国家的宣传,朱莉亚鄙夷的回答:“不信”),所以说,后极权一代是在充满着恐怖与谎言的环境下成长的,只有身体的快乐是他们唯一能感受到的生命本真。

李慎之先生在评述《哈维尔文集》时指出:“什么是后极权主义?后极权主义就是极权主义的原始动力已经衰竭的时期。用二十多年前因车祸去世的苏联作家阿尔马里克的话来说,就是革命的‘总发条已经松了’的时期。权力者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前辈所拥有的原创力与严酷性。但是制度还是大体上照原样运转,靠惯性或曰惰性运转。权力者不能不比过去多讲一点法制(注意:绝不是法治 ),消费主义日趋盛行,腐败也愈益严重。不过社会仍然是同过去一样的冷漠,一样的非人性……这个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稳定’。而为了维持稳定,它赖以运转的基本条件仍然是:恐惧和慌言。”
这样就一目了然了,为什么某国的主流媒体和精英份子们总在哀叹80后、90后们的道德沦丧?“摸奶门”、“脱裤门”之类的事件一俟出现,卫道士们就开始口诛笔伐——细细思忖,这板子究竟该打在谁身上?——关于这一现象,曾斩获金棕榈的《四月三周两天》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此不再赘述。

《一九八四》有不少正面全裸的镜头,用性爱来抵抗极权,这似乎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刘明也指出,像朱莉亚那种为性而性,使得整个社会低俗化,则会导致更危险的沉沦。我觉得有道理,但没想清楚。而且这个问题一旦扯到女权主义、同性恋亚文化等议题,似乎更难纠缠。李银河先生的观点,我还是基本认同的。但这里确实也有一个“隐秘写作”的问题,知识分子要进入公共空间发言,像施特劳斯说的那样区分“俗白教导”和“隐晦教导”,恐怕还是有必要的。
当然,某国的80后、90后们比朱莉亚好(刘明也是80后),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还能上网。虽有过滤、封锁,但总能找到打斜杠、翻墙之术。不过网络社会的来临,固然有益处,但搞得不好,也会成为民粹主义的广场和反智主义的温床,现在看看,对互联网同样应该投以警惕的目光(一个有趣的联想是:如果《一九八四》的故事发生在网络时代,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

关于《一九八四》中对于极权主义的描写,刘明认为奥威尔颇多臆想,不足为证。这个我的看法是:一来《一九八四》毕竟是文学艺术作品,不可像社会调查报告那样苛求,毕竟奥威尔已经算是天才的预言家了,他根据自己在西班牙内战时的切身经历,对斯大林、托洛茨基等人的影射,对“忆苦思甜”大会的天才创造,堪称谶语(当然若想到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美丽新世界》和《我们》——特别是扎米亚京的《我们》——都比《一九八四》早,似乎奥威尔的光环也得打点折扣);二来嘛,类似的意思齐泽克也表达过,前几年他来南京大学做演讲,就指出:“奥威尔对斯大林的理解很幼稚,他本人对集权社会的分析根本不得要领。他天真地以为前苏联真的有那么严密的国家机器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有条不紊地进行书报审查和洗脑运动。其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从莫斯科的很多解密文件中,我发现当时的国家机器对于很多事情是完全没有准备的,他们只是仓促地在进行监控,他们也在害怕和恐惧,并不存在奥威尔描述的毫无反抗的统治。”这一点倒是让我想起对极权本身的定义与描述,刘明转引他的硕士导师萧功秦先生的活说:“左、右翼极权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领导’,后者是‘监控’。”不过我倒以为,真正的极权可能就是像奥威尔笔下的描绘,过来人雅斯贝尔斯就说过:“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是一座监牢……牢门一旦关闭,从内部打破监牢便不再可能。”(The Questions of German Guil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P.82)

刘明还指出,“反乌托邦”(当然这词是后人加上的)反的是“普遍均质化”的社会,这个倒是跟施特劳斯、科耶夫们的想法一致,但是,新自由主义的圣经如何与新保守主义哲人们的思绪曲径通幽,颇费思量。我问了个学科学哲学的博士朋友,他说这里确实有逻辑悖论的问题,所谓“自由主义者”的困境,不可不提。
《一九八四》沙龙的效果不错,下次有机会再搞次《动物农庄》。

 5 ) 旧感新发

 生于1984 还有van hallen的那张专辑<1984>
 以为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或多或少有点什么联系
 电影由作者1948年创作的书改编,名字只是颠倒,无任何意义
 一部反乌托邦的作品
 但乌托邦的诱惑,也曾对年少时的我们产生了多少影响
 人性的消磨、自由的丧失......甚至禁欲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哈哈哈,似曾耳闻
 被社会强奸的不是人身,而是仅剩的永该自由的思想
 对思想的权力是一种最彻底最极端的权力
 男主角和女主角靠性去反抗,却毫无力量
 男的相信爱情,却也被爱情出卖
 “不要背叛”?

 思想控制----应该是控制学科的极端终顶了


                                                ——2004-4-24

 6 ) 庆幸fq的存在

  这是一部以爱结尾、却冷彻人心扉的电影。
  不知道最后温斯顿热泪盈眶地说“I love you”时,有多少人也落泪了。然而这不是一部爱情片,最后这句话是对"big brother"说的,至此温斯顿从一个在日记上写“Freedom is free to say that 2 plus 2 is 4.”和“希望存在于无产者中”的“思想犯罪”者到一个被严刑拷打仍绝望地说"there must be someone"来摧毁你们的囚犯、再到一个被完全洗脑听着充满政治阴谋的战争胜果感慨说“this is great news”然后说"i love you"来结束了这部不是恐怖片、胜似恐怖片的电影。
  看完后,心情异常地沉重。温斯顿的形象不是充满光芒的英雄,他甚至是个病歪歪的人,他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却又忍不住爱上朱莉娅。他对朱莉娅说如果她不爱他了才是最大的背叛,然而朱莉娅被捕后却全然地背叛他说了他的一切。温斯顿自己呢?在对每个人都不同的room101里遭遇到最后一个酷刑时,他疯狂地背叛了一切,拷问他的人太了解他,利用了他童年的阴影。拷问他的人却同时又是引诱他去思想犯罪的人,场景的切换有一点看不懂,一会儿是在拷问一会儿又是在充满自由象征的绿草地上洗脑。拷问者在绿草地上对他说“you are in the ministry of love”。什么意思呢?培养对big brother的爱的部门?最后温斯顿绝望崩溃,甚至寄希望于真的存在一个这样可以被爱的老大哥,他绝望却期待地问真的存在一个老大哥吗?让人唏嘘不已,却也让人能理解他的感情思想变化。
  影片中的社会是虚拟的,却又给人一种类似于苏联的感觉,虽然bases in London。这个社会也存在高超的科学,但都用来加强专制:即时双向传输被用于监视,神经科学被用于消除人们建立家庭的热情。这个社会被压迫得只允许存在一种爱--对老大哥的爱。小孩子们脸上的表情是那么漠然,完全是洗脑的产物。另一个思想罪犯只是个喜爱吃的胖子,是温斯顿的同事,他被关起来时哭着对温斯顿说是他儿子发现(揭发?)的,还说“so proud of him”“before it is too late”,就因为那个儿子能够发现父亲的连胖子自己都不知道的“思想犯罪”!多么让人揪心的社会,多么让人揪心的孩子!!
  那么这个社会为人民谋利吗?没有,内党人员吃好喝好拥有特权,外党和其他人却在贫困线上挣扎,为巧克力配给量提升而欢欣鼓舞。连绵不断的战争在一个思想者手里被解释为控制人们在贫困线上加强统治的手段。然而这本书竟是那位拷问者协助写的,这里很奇怪,他主动诱惑了温斯顿去读这本书,然而去帮温斯顿洗脑的也是他。温斯顿本来思想就有点不顺从,加上这些诱导成为一个思想犯,并不能说完全是他的错,而拷问者就像是对待玩具,诱惑他完全犯罪后再逮捕他完全洗脑。
  温斯顿最后的屈服认罪也映衬了开头说的所谓那些认罪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在这样的让人看不到希望的结局里,电影画上了残酷的句号。
  也许这部电影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所以没有走温情路线,与常常在电影结尾出现的希望之光更是背道而驰,所以反响如此也是可以让人理解的,而据说书《一九八四·动物庄园》更为透彻,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听一个jj说动物庄园和“every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一度很风靡,莫非是before our times?或许真是值得好好读读,人性和人文需要唤醒。
  看完这部电影,让人在夏日透心冰冷,然而突然想起来在现实中活跃在天涯等等论坛上时常让人恼火的fq们,猛觉得他们也是那么可爱的一群人,幸好有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存在,嘈杂这个世界却也温暖。

 短评

历史讽喻。

6分钟前
  • nova2702
  • 力荐

审讯者伸出四根手指:如果党说这是五根,你看到的是几根?男主:五根。审讯者加重用刑:你撒谎。再问:这是几根?男主:四根?再用刑:几根?男主:你说几根就几根。再用刑:几根?男主:我不知道。审讯者:这次有长进。

10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复习了一下约翰赫特的英国版电影,整体而言美术方面更出彩。蓝灰黑的三色调+颓败的废土风,另外士兵的制服颜色选择了二战德国党卫队的黑色,头盔则酷似二战苏军的SSh-40钢盔,可以说相当含沙射影了。

14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看了N遍,导演对不住奥威尔啊!

17分钟前
  • dionysus
  • 还行

做为反纳粹反人类影片的先驱,本片着实震撼。不停播报的洗脑视频、具化的数据、物资贫乏、文字狱、全面禁欲、抹杀个体认知与历史真相,等等等等。遭受独裁迫害的惨状逐一暴露,令人焦虑心惊,陷入无助的恐惧中轮回。过去现在将来均已死,何等的末世悲凉。

19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你可能在七点半见过,你可能在某社交网络的热门小组里见过,你可能打开手机电脑书籍就见过~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见过,但是老大哥见到了,他见到了你的一切,所以要用近乎耳语的方式说出简单的三个字,并且期待能传达到另一端

21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1984年拍的1984,政治意味浓厚,甚至可以说,太浓厚了。约翰赫特表现十二分适合这个片子,反而是某些情节处理难以认同。三星半。

26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很多年前看《1984》就觉得讨厌,讨厌这样的故事,更多的是讨厌里面所描绘的世界,如今看到这部电影,书中描绘的世界具象化呈现在你眼前,那种讨厌只增不减。再联系到最近两年的事,这种讨厌开始演变成呕吐。

29分钟前
  • 没有枪的牛仔
  • 推荐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30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这个电影词条消失之日,就是电影走进现实之时。

32分钟前
  • ୧⍤⃝🐷
  • 力荐

温斯顿被改造后,以其正统思想在党内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了老大哥,改名苏特勒……然后……被一个绰号“V”的面具男击败……远没有小说给人的感觉震撼.

35分钟前
  • 谬谌
  • 推荐

导演延续了乔治小说原著的压抑感,但是仅此而已,相比较书中各种对于集权政治以及反乌托邦思想的描写,影片显得过于片面以及沉闷,导演对于节奏以及情绪层面把握的失败让观影过程相当痛苦,让人感到煎熬,过于文学化的表达限制了影像的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还是期待芬奇的新版吧。

3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莫名觉着男主长得像“王小波”,但明明又是不像的。男主从小到大都留一个发型,所有成年人都穿一样的连体服,无所谓潮不潮咯~片中出现"BB"(缩写),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李BB,想了半秒钟才觉得是Big Brother的缩写。。。o(╯□╰)o

39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看完的时候感觉背上的冷汗都快把衣服浸湿了,不由得让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产生了新的怀疑与反思。影片所构造的专制集权统治的思想理念简直天衣无缝,令人不寒而栗。自由真的就是说出2加2等于4吗?那么2加2究竟为什么等于4呢?

41分钟前
  • 颟顸潆洄
  • 力荐

3.18 政治恐怖,具象化的一九八四,沉重的心和无处不在的注视。没有真,没有假,没有“我爱你”

42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1984年拍的一九八四,现实比小说和电影更魔幻

43分钟前
  • 天天打豆豆
  • 推荐

《一九八四》是 [英] 乔治·奥威尔 的著名小说,原定书名“欧洲的最后一个人”,后更名《一九八四》曾经与50年代改编一部电影,80年芝加哥某律师代说服作者遗孀取得电影拍摄权,制作新版电影经过加紧努力并于1984年10月上映,《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思想犯” “双重思想”、“新语言”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之深远。“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我没有看过原著,我想原著应该比电影更多内容和对社会的寓言吧,有机会拜读。著作首版于1949年,距今70年

46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拍的太简单也太多情了,没有展现出个人心目中那种奥威尔式的残酷冰冷,但理查德·伯顿最后的演出实在精彩至极;另外按照原作时间点在1984年四至六月拍摄,紧赶在十月上映,这种进度让影片制作有了丝行为艺术的感觉。

5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思想警察的钓鱼执法真的很恐怖,奥勃良使用食人鼠在101室磨灭温斯顿最后的人性。“Under the spreading chestnut tree I sold you and you sold me”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这句剧中的歌词,暗示着爱情反抗的失败,悲凉又无奈。

53分钟前
  • Nero
  • 力荐

约翰赫特演技好得不行!声音控制力也超强!以及他苍白瘦削病态的身躯实在太美丽太适合了!(和奥勃朗也是基得很直接,推开101房门后的场景设置很妙啊,奥勃朗怀里的温斯顿有种脆弱的少年感,抓住奥勃朗的手就抓住安全

57分钟前
  • 追击野槌蛇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