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实验室 第一季

综艺中国大陆2018

主演:刘梦遥,陈晓卿,张立宪,陈石,郭科,李诞,黄章晋,赵雷,庄雅婷,云无心,秦永笑,白岩松,范湉湉,洪宏星,马家辉,庄祖宜,翠花,董克平,王胜寒,李小牧,玉子,陈立,林依轮,顾有容,刘建宏,梁文道,石光华,史军,张云雷,蒋方舟,蔡澜,沈宏非

导演:内详

 剧照

风味实验室 第一季 剧照 NO.1风味实验室 第一季 剧照 NO.2风味实验室 第一季 剧照 NO.3风味实验室 第一季 剧照 NO.4风味实验室 第一季 剧照 NO.5风味实验室 第一季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8-31 21:02

详细剧情

《风味实验室》以当下热议的美食话题为入口,每期邀请两位美食大家(如陈晓卿、蔡澜、沈宏非等)分别作为“风味学博”、“风味研究员”以及一位明星嘉宾(如李诞、范湉湉、白岩松等)作为“风味体验员”来到独一无二的实验室厨房,讲述先锋有趣的美食知识,品尝各式料理,剖析食物肌理,分享美食故事,探寻美食文化;以食材为实验对象,每期邀请一位名厨化身“风味鲜厨”,作为美食实验的操作者及创新料理的烹饪者,满足客座嘉宾们的胃与好奇心。 10月27日节目开播,每周六、日21点15分更新2集,会员抢先看一周。

 长篇影评

 1 ) 对不起,我又推荐报复社会的节目了

最近随着《风味人间》的热播,吃货圈流行起了一个新词。

深夜报社

意思就是深夜报复社会的节目。

虽然嘴里说的报复,心里想的还是真香。

为了履行我的承诺,今天又给大家推荐“深夜报社”的节目了。

《风味实验室》

嫌《风味人间》一周一集更新太慢。

嫌《历史那些事》只有一集苏东坡太少。

或许这档美食清谈节目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

如果说《风味人间》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主菜,那么《风味实验室》就是一份全面的美食辅菜。

同属“风味”系列,特点只有一个:

只聊吃。

去哪吃、吃什么、怎么吃。

不仅要做一个能吃的吃货,更要做一个会吃的吃货。

第一期讲地道美食。

《风味人间》的总导演陈晓卿、人类学家陈石和《读库》的主编张立宪

昆明的小锅米线、靖江的肉脯、南京的盐水鸭,各种各样的当地特产。

唯独桌上的麻花不是十八街的,没有红绿丝,没有冰糖,酥心也不够好。

张立宪老师直言,和你们在一起太累了,什么东西都这么挑剔,这么讲究。

没错,就是讲究,尤其是想要吃到地道的美食,更得讲究。

地道地道,首先要分成“地”“道”

地,指的是当地的物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不同的口味。

道,指的是烹饪的方法。

配料、食材、甚至就连蒸煮的锅具也有特殊的讲究。

一旁的大厨为了第一期节目的广东特色菜生啫鱼头,还特地带来了当地传统的泥烧砂锅。

只是为了尽可能的还原当地的味道。

陈晓卿说:“世界上有两种重庆小面,一种是重庆的小面,一种是开在外地的重庆小面。”

这让我立马想到了天天在楼下吃的兰州拉面,路边卖的天津煎饼果子,想来也是一个道理。

那么当我们到一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怎么才能吃到当地地道的美食呢?

陈导给你支妙招。

吃口味or吃特色

特色菜很简单,就是那些名气大,专门用来招待游客的美食。

对此甚至网上流传着一张关于各地特色的美食地图。

吃的是一份期待,一个安全。

味道不会差,大众都喜欢,否则也成不了招牌。

而要吃口味就得费上一点心思。

首先最好有个带路的人(不是导游),节目里称他们为信息提供者

其次是一天最初的早餐和最末尾的夜宵不能放过,这是了解当地美食最好的时间点。(划好重点了没)

馆子要找隐蔽的,前缀的地名越小的可能越地道。

比如说四川绵阳高水米粉,进去了应该差不了。

方法有了,很多游客又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吃到了当地最地道的美食,可是不好吃。

这不奇怪。

地道意味着小众,小众自然意味着不被大多数人接受,

这就到了检验你是不是真正吃货的时候了。

从古至今,有太多大名鼎鼎的吃货对此都表达过自己的看法。

关于“吃”,汪曾祺就常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已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即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粪汁,蘸肉吃这在广东人、傣族人,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

舌头叼是成为一个好吃货的基本素养,嘴叼却会成为吃货的障碍。

和推荐各地美食的《风味人间》不同,《风味实验室》更注重聊。

美味是指吃到食物那一刻的感受。

而风味更多的是在美味基础上蕴含在食物之外的东西。

一桌菜可能就是一个地区的文化。

除了聊地道的美食,之后的节目还聊到了“穿梭全宇宙的食物”。

如果只让你选择一种食物度过余生,土豆是票选最高的答案。

《火星救援》里的马特达蒙就是靠自己种的土豆活到了最后。

聊每个大学旁边都有的堕落一条街。

聊排队两小时,吃完五分钟。

聊什么都不放过的油炸食品。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油炸食物的,还有一种是假装不喜欢油炸的。

嘉宾也不简单。

每期邀请两位美食大家分别作为“风味学博”、“风味研究员”、一位明星嘉宾作为“风味体验员”。

用一道菜的制作时间,畅聊世界各地有趣的饮食文化,揭秘《风味人间》的台前幕后,讲述许多与美食相关的“冷知识”。

陈晓卿、著名美食家蔡澜、主持人白岩松、脱口秀演员李诞、马家辉、梁文道......

因此又被网友戏称为“美食届的圆桌派”

尤其是白岩松老师那一期,聊到的两个话题印象深刻。

一个是中国的第九大菜系“大学食堂”

有的学校小,只有一两个食堂,吃上一两个学期便吃腻了。

没地方吃饭,旁边的堕落街才越发繁荣。

有的学校地方大,食堂多,吃完东边去西边,更有一些学校直接把“食堂的菜好吃”作为了招生指标之一。

学校之间也有比较,哪个学校的菜物美价廉,哪个学校的菜口味丰富。

被骂的是真不好,能吃四年不腻的一定有优点。

还有一个是企业食堂文化。

因为白岩松老师上学的时候没有堕落街,聊着聊着就偏题了。(捂脸图.JPG)

同样是食堂,和学校食堂却有很大的区别。

有点企业讲究的是快,不管好不好吃,只管吃好。

有点企业吃的是到点儿,是人情

大学换个校长对食堂没有任何影响,可企业换个领导就未必了。

南方的食堂做的最好吃的竟然是馒头,原来领导是个东北人。

此外,每一期还有一位名厨作为“风味鲜厨”,根据谈论的话题做一道特色菜。

有传统的地道菜啫啫鱼头,也有自创的宫保鸡丁意大利面。

话题聊的差不多了,菜也就做好了。

动起筷子,吃的干干净净就是对美食最大的尊重。

不说了,我也该去拿外卖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爬虫」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吼~

ಠᴗಠ

 2 ) 又是一部豆瓣超8分综艺,比《风味人间》还下饭!

最近帮主的朋友圈被《风味人间》刷屏了

光看海报就觉得好好味啊

还有一屉刚出锅的小笼弯月

逛了一大圈影评

这动图看得帮主肾上腺素激增

用最上好的蟹黄和蟹膏拌饭

西班牙人和中国人对火腿的不同吃法

冥冥之中沟通了欧亚人民的感情

看完才知道只要一直捶打

土豆就会变得非常有韧劲

可能帮主之前吃的都是假土豆泥

我的老天鹅啊!不能忍了!

准备好各种零食奶茶麻辣鸭脖等夜间硬菜

充满仪式感地打开了一集

都 8102年了,需不需要嗑零食点奶茶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判断综艺好不好看的重要标准。可是看完前两集,觉得好像不配看剧套餐嘴巴也不是很寂寞。(说白了就是不够刺激)

但是陈晓卿导演和他的团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总是能把握住食物最诱人的时刻!在美食节目上,陈晓卿就是招牌。于是帮主瞄上了有陈老师真身的另外一档综艺——

风味实验室

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节目就是“来,聊一顿饭的。”

每期会有一位主持搭配三位嘉宾坐在一起侃大山,还会请到不同的厨师,根据不同主题制作创意菜肴。

台上的厨师正在准备食材

前后也就30分钟左右,嘉宾们聊的差不多了,饭也就做好了。聊的特别热闹的时候,饭也就早早上桌了。

那种感觉就有点像过年的时候,有人在厨房里忙活,其他亲戚就边聊天边等饭上桌。想家的朋友可以看看,能引起极大舒适。

虽说是侃大山,但是请来的嘉宾却一点都不含糊。

晓卿你讲可以,但是不要吞口水

连香港四大才子、美食届大佬蔡澜老爷子也给请来了。

蔡澜

文化人居多,白岩松、张立宪、马家辉……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明星和专栏作家。

张立宪,江湖人称“六叔”

心直口快的“老白”

这种美事怎么能少了“诞总”。

李诞

嘉宾来自各行各业,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会吃,并且能围绕着吃海聊 ”,经常让主持人都插不上嘴。被网友评为是美食版的《圆桌派》。

大咖们坐在一块儿聊吃的,自然就会迸发出好多他们的美食见闻。比如不尝不知道的鳐鱼三合。

陈老师告诉我们,前缀域名越小的馆子可能越正宗。

他还要教你,怎么给别人推荐当地特色。

原来任何一座城市,都是早餐和最末尾的宵夜最地道。

还有一些我们“没吃过猪肉,更没见过猪跑”的老北京小吃。

为什么同样是小甜水,别的都是喝着开心,只有可乐叫做爽。

你爱的土豆,全世界人都爱。

油渣才是油炸至尊,油炸油之后还要蘸白糖,听着就馋!

如果说《风味人间》是主食,那《风味实验室》就是小食,美食话题能穿梭全宇宙,古今中外,男女老少。

友情提示:由于节目除了笑点就是干货,观看过程中请自备宵夜和笔记本。

 3 ) 风味笔记 _风味实验室

21香料

柠檬百里香,有柠檬香无柠檬酸

肉豆蔻(催情,研磨成粉),产于印尼小岛,run,摩鹿加群岛,又名香料群岛。被英国殖民占领,荷兰为了换取run的肉豆蔻,以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作为筹码与英国交换,也就是后来的纽约。丁香也是来自印尼,法餐一锅只一粒,但印尼酱很多。

白豆蔻,花椒中国原产,花椒只存于中餐。最好的花椒,汉源市牛市坡

胡椒,早在埃及就有使用,法老陵墓随葬。珍贵,古罗马,一磅胡椒,一周工资。

巴比伦,记载,孜然羊肉,3700前。

spice 香料 herbs 香草

来自异域的食物常有催情壮阳的传说,番茄,咖啡,可可,肉豆蔻,生姜,丁香

因为耗费手工而珍贵的香料,藏红花人工处理,香草人工授粉,陈皮时间。

法国瑞士AOC 欧盟DOP地理产地食品认证

香料早一点用,出锅前再撒一把,有层次

 4 ) 风味实验室 笔记

这年头真的为什么连吃的访谈节目都是干货 不得不记笔记啊

风味实验室

E1 地道

地 当地

道 烹饪法

南方城市

碱面

鳐鱼三合 六年泡菜 鳐鱼 五花肉

没有膀胱没有肾 排尿排毒靠皮肤

同爱斯基摩人吃的鲨鱼

发酵 挥发毒素

睡美人吃了深度睡眠

吃口味还是吃特色

特色虚无主义者

每个美食家是有预设的

信息提供者

只有早餐和最末尾的宵夜最地道

适口者珍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口味

曹雪芹 借 红楼梦 半只烤鸭一壶酒 就借了

前缀域名越小越可能好吃

服务员脾气爆 受虐欲

回力鞋美食指南

全球本地化 本地全球化

烹饪手法 啫 干啫 砂锅

E2

哪里的羊肉好吃

新疆 内蒙古 宁夏

水草丰美的地方都不好吃

戈壁 干的地方好吃

羯羊 被阉割的公羊

宁夏 水煮羊肉 手把肉

狗不理 go believe

菜系 80年代之后出来的

运河一条线 丰富的物流

南甜北咸 东辣西算 运河中心看

越是富裕的地区 越甜越清淡

经济发达地区口味偏淡

北宋时期 相反 南方咸 北方甜 开封周边

后金兵打 会做甜的人赶到了南方

鸡 南方 沿海地区

三黄鸡 清远鸡 湛江鸡

海南 文昌鸡

味道好 白切

有移民就丰富一点

 5 ) 中餐影响世界了吗?

看第六期节目特别有参与感 因为自己在悉尼开fusion food餐厅 所以中餐影响世界了吗?这个话题问的很真实 以我们在外面的生活体验 那么可以肯定的回答有 但同样是在节目里讨论的热点是被本地化了还是文化植入了本地就非常值得探讨 个人观点 所有软实力 所谓用心的宣教和有传承的精髓 更容易被接受和被尊重

 6 ) 有关吃的笔记

1、长沙人介绍饭分风味和特色,风味更接近本地,特色给外地人吃

2、有些鱼因为没排泄器官,皮上有毒,需要发酵,比如睡美人说不定是吃了鲨鱼皮才昏睡(我觉得后面半句是开玩笑233333)

3、餐馆地名越小越可能正宗

4、美食不应该用行政区划来划分,比如汉中是川菜的口味;按地形、气候、人文、民系来划比较好

5、菜系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的东西

6、可能以山东山西、运河中心来看是“南甜北咸东辣(大蒜+姜)西酸”

7、北宋时南方吃咸(离海近),开封周边吃糖(糖贵)

8、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口味越容易淡(因为不需要重口下饭了)

tbc……

 短评

有些嘉宾真的是很聒噪。被陈立教授圈粉了。

6分钟前
  • Talent
  • 推荐

特别讨厌女主持人!!!!没有之一

10分钟前
  • Rhine
  • 还行

听陈晓卿讲吃的是大享受啊!马家辉也有趣又爱吃。李诞真不适合这个节目,如果自己不是对吃有热情的人,觉得吃什么都一样,还是不要乱上美食类节目了,尬聊很无趣。

14分钟前
  • Abay
  • 推荐

主持人抢话比较严重,面对陈晓卿,谁给她的优越感?!

17分钟前
  • 水能载舟 亦能煮
  • 还行

这阵容分明是美食版的《圆桌派》啊!

18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李诞和那个什么湉湉都真是无聊又没水平,除了第一集基本都是狗屎

22分钟前
  • Roc Li
  • 较差

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的,但是由于嘉宾的频繁变动导致节目效果不一,因此很难保持比较固定的风格。此外,话题有时候偏离太远,实属没有必要。看了更新到现在的所有节目,还是觉得陈晓卿和六叔在的第一期最好看。

24分钟前
  • 南方的北瓜
  • 还行

陈晓卿谈吃可真绝了,有他在的谈话品质与不在时有极大区别。大多嘉宾只能基于个人体验说观察与现象,唯独陈晓卿与寥寥几人,能将观察与现象提炼为智慧。

27分钟前
  • 路人Eita
  • 推荐

李诞是败笔。

31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好讨厌蔡澜和张云雷,恶臭的直男

36分钟前
  • 苏姬
  • 推荐

女主持人太垃圾,总是抢话还不能调动所有嘉宾,有的嘉宾只说几个字就没了下文,委屈

37分钟前
  • D-Arwen
  • 还行

尬聊,和笨人吃饭没乐趣

40分钟前
  • 肉卷大爷
  • 还行

陈晓卿设计的录影棚很有聚餐聊天的氛围;梦遥控场有功,嘉宾领域分散时要兼顾,集中时则要把握节奏。不论哪种情况,都得配合厨师的进度,期间还得抛砖引玉。

45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看到晓卿老师就开心,另外,梁文道马家辉都来了,文涛老师咋不来啊?

46分钟前
  • 麦芽芽糖
  • 力荐

看嘉宾们的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很有意思

48分钟前
  • Niqa
  • 推荐

如果你们把《风味人间》当主料,就把这部当佐料吧!

53分钟前
  • 胧月夜
  • 推荐

黄章晋做嘉宾那一集讲“美食地图”时提到,北京在90年代其实有很多美食,背街小巷的都能体验到各地风味,之所以这些年只有卤煮炒肝什么的,是城市改造和整治的结果。的确如此,把各种“xx村”拆了,把“低端人口”清理了,一切都“正规化”了,风味就自然淡漠了。

56分钟前
  • 芒鞋
  • 推荐

好看,请的嘉宾也很好,除了李诞。李诞真是越来越烦人了。

60分钟前
  • .
  • 力荐

内容挺好。片头是模仿Marks & Spencer的广告拍的。对咱们国家创造性工作方面的创意枯竭十分沮丧。

1小时前
  • mKrupaZ
  • 推荐

最后一集真的罡,绝对召唤神龙的组合。总的来说还是很喜欢这种形式的节目,低配版加餐式的圆桌派。不要老挑嘉宾和主持的刺,已经比市面上大多数正经不正经的谈话类节目有营养多了。陈晓卿真的是实现了我们的梦想:把自己不上台面的兴趣做到极致。这就是一种智慧。还有美食家,真的需要善于表达,不管是用有声还是有形,总之要表达。

1小时前
  • Clefair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