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法官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李智愚

 剧照

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2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3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4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5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6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3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4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5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6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7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8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9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6:35

详细剧情

由腾讯视频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中国首档基层法院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该片以4380小时纪实拍摄,直击法院庭审和执行现场的“人间真实”。   该片聚焦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民事、刑事、执行案件,展示基层法官、司法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坚守,透视复杂的人生百态,展现天理、国法、人情之间的纠葛,以生动的方式向广大观众释法普法。

 长篇影评

 1 ) 这部全国各地法院纷纷为其打call的纪录片,什么来头?

网上惊现最强打Call团:

湖南高院、萍乡市中级法院、陕西宝鸡中院、天津市南区人民法院、保定高新区法院、西安市周至法院、北疆发声(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官微)、河池中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官微)……

原来他们都是为了今晚开播的全国首个基层法院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而来,U1S1,团魂有了。

片子将镜头聚焦「法官」,一个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常接触的职业。

于是,操作这个选题前,娱sir就「你了解的法官是怎么样的?」发给了一些从事律师的好友,试图从他们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关于“法官”这个职业的基础信息。(ps:娱sir节选了几组回答作为代表。)

律师TT:成为律师前:高大上,法官袍加身,威严肃穆;后:请说重点,别叨叨叨的烦死了。我好困,我是谁,我在哪,谁在说话~(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法官们要说太多话了)

转行许久的法学路人:忙,他们太忙了,尤其是基层法院的法官~

律师阿呆:做律师前,感觉法官们都比较厉害和专业;做律师后,哈哈,和我一个水平~

律师小猪:成为律师前觉得法官是公平,正义的代表,当律师后发觉有的法官更多是一份和稀泥的工作吧~

律师小邓:成为律师前,对于法官更多感觉是陌生,因为生活中很难接触到;成为律师后,最开始,在法庭上法官高高在上,代表法律尊严,维护司法权威。之后,慢慢发现,法官也是平常人,常常加班、伏案工作,有喜怒哀乐。司法工作也是一份工作,一份判决也是法官的一个工作成果或者作业。

八个字形容: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不难看出,回答大致分为两种态度。而这些与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又有几分吻合、几分对立呢?同时,我们也好奇,这部宣称#4380小时法院庭审纪实#的纪录片,如何平衡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法与情、真实性与娱乐性?

一起来see see~

法官的「两幅面孔」

00后年轻人激情犯罪,犯罪现场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庭审现场一句“我猜的”弄懵法官和公诉人。

丈夫持刀砍伤妻子,是故意伤害开始故意谋杀?枕边人反目成仇,对簿公堂,交涉赔偿费,法官秒变中间商?

这两个真实的法院庭审案列均来自《是这样的,法官》首期内容:《冲动的代价》。

节目中,原告与被告双方律师上演舌枪唇战,处处充斥着火药味,还有不懂法的无知。一个接一个真实但又荒唐的案列,有唏嘘,也有痛心,这更多是我们作为观众基于到的亦或情感上的一个认知,而最终案件的走向、结果,是非恩怨,都将在法庭上,由身穿法袍的法官一锤定音。

难,是真的难。不信,看看刑庭一姐罗荣皱眉的小表情。

专业,也是真的专业。第一个案件中,故意伤人和故意杀人,原告被告双方律师辩论的看似仅有一字之差,但结果却差之千里。借用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纪录片工作室高级总监朱乐贤的话来说,这就需要法官极具智慧,第一要以法理和法律来做出裁决;此外,他也要照顾双方利益,而这个利益需要非常高智慧的调解。

在他看来,法官不仅要熟悉法律、法学,还要学习心理学。“对我来说,制作《是这样的,法官》的过程,也刷新了自己对于法官的全新认识。我也希望,透过积木,可以让大众对法律,对法官,对法庭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个是我们片子重要的一个点。”

之于法官这一工种认知的颠覆还有很多。其中一个名场面:当被告被判刑后,被告律师、原告、法官移步庭外协调赔偿金时,原告“20万”,被告代理律师“13.8万”,双方僵持不下,法官“要不这样,15.8万”,双方达成一致。法官秒变中间商,一秒颠覆了大众之于法官的认知,弹幕齐刷刷飘过:哈?原来你是这样的法官。

《是这样的,法官》还真实记录了法庭之外,这些法官生活中的一面。罗荣自曝私底下大家叫她井姐,横竖有点二的意思(笑);雷金菊,实力演绎干饭人干返魂干饱了才有精神;萌新法官谢炎上,确实萌到不行;周颖健则被同事评价为最骚的法官,xskr~

据悉,节目除了第一期法庭上的交锋,还有法院外的执行记录,不拘泥于话语交谈,意在多维度体现法官的职业性。法庭上的专业+法庭外的多元性格,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法官们,原来是这样的。

专业性靠法官,娱乐性靠当事人

真实是《是这样的,法官》的底色。

首期打卡完,直观感受之一:律师、当事人、家属、围观者,画面里的每个人、每个表情、每个细节,都过于真实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看片会上,《是这样的,法官》监制唐剑聪回答到:“为了抓捕和准确展现法庭上所有人真实的话语、表情、故事情节,在湖南省高院、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大力的支持下,在法院里面做了一些改造——非侵入式拍摄改造,20个定向的摄像头,做了很多的单向玻璃。这个玻璃是一个深颜色的玻璃,摄像机全部在后面,法庭上看不到里面有摄像机,但所有的面目表情和声音全部都有收录。”

需要强调的是,节目组已经同所有出镜的,凡是没有打马赛克,均取得当事人完全肖像权后,才播出。“哪怕有些获得了权利,但基于对后续的一些影响,舆论的效果等考虑,我们也酌情帮他们去打一些马赛克。”

《是这样的,法官》拍摄超五个月时间,查阅了近2200份的案卷,工作程度和压力,可见一斑。结合目前播出的首期内容以及后续预告来看,案列的选择更贴地,也更加接近大众生活中遇见的人和事,贴近社会热点。

譬如:00后犯罪、狗狗在路上被车压死了,怎么判?两个夫妻离婚了,关于小孩的培训费怎么出,妈妈要报八门,爸爸只准报两门,这个怎么来判?

据悉,节目组最初之所以选择长沙市天心区法院,也是为了更接地气,更具烟火气,如果做中院或者高院,这些案件都到不了。而作为一部纪录片,要如何把握真实性与娱乐性?总导演李智愚一语中的,真实性更多是要体现专业,专业性靠法官,娱乐性靠当事人。

提及法官,大家更多的认知集中在TVB职场剧《壹号皇庭》、《是咁的,法官阁下》等,就在今年年初,湖南高院法官周春梅被报复遇害的新闻,骇人听闻。娱sir认为,作为一档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影像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呈现“法官”这一职业体系,寓教于乐,普及大众之于法律的基础认知,进而让大家更理解法官、律师等相关从业者,避免“湖南女法官拒绝人情,被同乡残忍杀害”的人间悲剧再重现。

 2 ) 不予置评

一、1、说什么从小吃苦长大、鸡鸭鱼都不敢杀、一天上两个班,先后用水果刀、菜刀砍想离婚的妻子头部和其他重要部位二十多刀,故意杀人罪判4年。(黑人问号脸)

2、终于判他们离婚了,房子、孩子归被告(故意杀人的男方),补偿原告(受害女方)15.8万。(这个,还行吧)

二、五个零零后聚众斗殴,其中那个让人带西瓜刀的脑回路让人有点好笑,而家属还觉得委屈才让人明白那不止是他们个人的问题。鉴于自首,判寻衅滋事罪分别一年一个月到两年六个月。

(有空再续)

 3 ) 导演手记 |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这部前后历时近两年的纪录片终于上线了,没想过会在豆瓣实名认证,作为一名12年老瓣er,这里一直是我的自留地,多数时候潜水偶尔冒泡,突然实名还有些不适应。不过,用我们片子中某位当事人的话来说:来都来了,都是缘分不~~(自行脑补湖南口音)

法官、法院,对多数人可能都有些陌生且有距离感,曾经于我也是。说到法官我只会想到包青天、说的法院会想到古代的衙门。所以现代社会的“包青天”们,他们的工作、日常到底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开始了前期的筹备、踩点。

一进电梯,就被同电梯里小推车上厚厚的案卷震惊了,怎么形容呢,就...你会瞬间明白,为什么是小推车来承受这一切。那些案卷全部叠起来比我还高。我忍不住问了一下,这么多案子要多久才能办完啊?对方说:“这是我们庭室一周的案件”。后来,我得到了一个更具体确切的数字,2020年天心区法院累计受理23146件案子,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法官一年要办四百多件案子。且不论每个案件都有不同事由、证据、诉求,需要深入分析判断,退一万步说,读完这些案卷需要花多少时间,想想这个就知道,法官们的工作量可见一斑。

从进驻法院筹备,到正式拍摄结束,一年多的时间里,累计接触了几千个案件,不仅对诉讼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越发感受到这个职业本身的不易。从案卷文本来看,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人扁平地抽离成一个目的性很强的维权者、或者利益掠夺者,但开庭之后我们接触到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我们会看到故事的起因往往在意料之外,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多数案件在来到法院之前,已经经历了多次沟通协商,原被告的关系、情绪都到了一个临界点。“事实”在双方的说辞里,往往有着极大的出入,所以诉讼只认证据。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民事案件的证据,不一定详实严谨,当事人对于诉讼的准备和认识,也参差不齐,但他们对于自己诉求的坚持和执念,往往是一致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诉请、诚恳坚定的辩护、乃至声泪俱下的控诉,都是法官们每天面对的日常。

法官根据法条和证据作出的判决,可以兼顾情与法的两全,却无法做到原被告双方诉求的两全,通俗点来说总会有“胜诉方”和“败诉方”。 多数人在败诉后即便有情绪,理智上还是会接受法律的判决,自愿履行;也有些人无法接受、或者无力履行,于是判决书会来到法院的执行局;还有个别极端的人,盲目地把败诉的不满转嫁到法官个人身上,记恨在心,甚至引发悲剧。由此,我一直深信这个节目最大的使命,是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这个职业被更多人理解、关注,反过来这些理解和关注,也会督促法官们做得更好。

“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江湖”这句话是2020年第一次和天心区人民法院院长见面时,他告诉我们的,此后一直深深铭记在我心里。离婚纠纷、网红违约、刑事诈骗、强制腾房等等,案件表层有生动具体的当事人、有离奇反转的事实真相、见招拆招的法官、以及最终“一锤定音”的判决,而案件背后则是这个人所在的“江湖”。“杀妻案”引发的网络热议、“整形案”背后的身材焦虑和性别讨论、“网红案”窥见到新兴行业的快速崛起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等等。只有当每一个个案都能得到公正的判决,案件背后的人群、以及那些关注此类案件的人才会有安全感。

希望大家看完片子,不仅能收获正确的维权“姿势”,更能感受到“公平”如此重要也如此真实地存在着。它被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传递着;被行业的规范、社会的法则维系着;被专业又可爱的法官们守护着。

俗话说“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当自己的合法利益被侵犯时,上法院维权绝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但正如英国法学家麦克莱所言:“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人们发自内心的善意和良知,可以帮助整个社会建立更好的诚信契约,更大程度上减少纠纷的发生,因而是最好的“法律”。仅以此自勉,多谢观看。

 4 ) 加一星给题材

加一星给题材吧,对法院还算比较熟悉。 后期剪辑节奏掌握得不好,每一集主题没区分开,案子中间穿插讲解旁白和说教很让人出戏而且时长也不固定。 每次被告人或当事人陈述的时候真的完全不用特意配煽情的背景音乐和单独的采访,整部总给人一种很用力想展现“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道德与法律冲突”的感觉,其实完全没必要,庭下采访很多时候只是给了卖惨机会,真正的证据和事实只有法官知道。看完觉得整部重心有点偏掉了,有点过于强调法庭上原被告对抗,而忽略了法官在整个案件背后的努力。

其实一开始看的时候很担心过多暴露法官的隐私从而影响人身安全,毕竟这几年恶性事件也不少。但又想到或许普及法官工作日常让更多人了解也不错,对职业有比较立体的认知也有助于大家互相理解。

不过这一部感觉创作者似乎给预先设了框架,而剪辑就拼命往这框架里去凑。其实没必要,相比《巡逻现场实录》、《守护解放西》、《119请回答》同类型观察纪录片,其实可以多拍一拍法官对疑难案件的讨论、周末年末的加班等与工作相关,但又生活化的一些场景,形象可以更完整立体一些。

ps虽然名字是法官,但法院里法官助理、书记员这些一般在案件办结里起重要作用的辅助也可以提一提吧,法官也不止在法庭上啊,难道是法官办公室不让拍摄吗😂

 5 )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我是一边吃饭一边看这部纪录片的,得到的结论是本片很适合用来下饭。这部纪录片充满了吸引力,选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案例,有离婚纠纷、债务纠纷、合同纠纷,也有盗窃犯罪、故意伤害犯罪、诈骗犯罪••••••通过观看本片可以近距离的观察法院的庭审,还可以更多的了解到社会百态。

作为一名法学生,看完本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当从源头上解决法律纠纷。我之前觉得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依法进行判决,进而就能实现公平正义。然而,当面对妻子起诉丈夫离婚,儿子起诉父亲索要抚养费这类错综复杂的局面,或许财产可以直接判决,然而夫妻感情、父子之情又该如何判决呢?这时候我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调解从源头上解决矛盾的重要作用。

法律条文是冰冷的文字,而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我十分认同纪录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一句法谚——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6 ) 他们出手了,有好戏看了!

写于 2021-10-28 //mp.weixin.qq.com/s/Zy-8_nWajJ1Z9CnB7usyRw

因争执引发肢体冲突,是一般的打架斗殴还是寻衅滋事?

因不满妻子提出离婚,丈夫对妻子持刀相向,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

离婚后,父亲不肯支付随母亲生活的孩子补课用的抚养费怎么办?

男子多次出轨,妻子忍无可忍要离婚,男子却表示“我还爱她”,这婚到底能不能离?

为买房,女子与丈夫假离婚,等到房车都到丈夫名下后,丈夫失联了。所以这婚是真离了吗?

…………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法院工作过的人可能更有深刻体会——现实的案件要比电视剧里演的更离奇、更复杂,“剧情”更精彩!

“当曾经的挚爱与自己对簿公堂,当责任与义务的边界变得模糊,法律,不仅代表着正义,也象征着公理。”

这句话,出现在《是这样的,法官》第一期的开头。

最近,这部纪录片成了小编的下饭新宠,时而笑到喷饭,时而感叹人生无常,看完一期只想接着看下一期,真的上头了。


冲动的代价

不要等体验过了才懂

当你身处押解少年犯的车上,你觉得身边那些等待判决的少年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是忐忑不安,沉默不语,还是一脸悔恨?

让人意外,都不是。

第一集中,五个因一时冲动聚众斗殴引发恶性事件的00后,神情轻松地坐在车里,甚至哼起了小曲儿。

他们还不知道,等待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而此刻从不同地方赶赴过来的父母们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看下去才知道,这五个年轻气盛的00后,因朋友被灌酒引起了小冲突。

出于“义气”要给兄弟撑场面,居然直接带着西瓜刀冲到现场砍人。

在庭审现场,刘法官问其中一名男孩“为什么会带西瓜刀去现场”,男孩一句“猜的吧”,令大家错愕。

男孩们初中毕业后就出社会工作了,他们在青春期时没有继续接受教育,法律意识淡薄。

在他们的观念里,遭遇矛盾冲突时,第一反应就是用拳头说话

他们连冲突的源头都没弄清楚,甚至自己打了谁也不记得。

拉开眼罩,不敢相信自己认错了人。当公诉人讯问被告刘某怎么自首、为何晚了两天才自首时,他的说辞让现场人员哭笑不得……

自首之前还能这么冷静,当初又何必冲动行事?

最终,他们分别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一年四个月、一年一个月。

“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怯懦的表现,是对生命和健康的不尊重。”审理这一案的刘法官感到十分惋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肯定就减少了很多冲突。”

陌生人之间因冲动起波澜,尚且令围观者痛惜,那么“枕边人”闹出的“惨案”,更让人遗憾。

湖南女孩小周,只因无法忍受婆家的贬低、丈夫的不作为而选择离婚,被丈夫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捅了20刀。

而随身携带两把水果刀去找妻子“求原谅”的邓某,也没想到,自己的行为最后会变成“故意杀人”。

在法庭上,面对公诉人的质询,邓某反复表示自己没有想要伤害妻子的动机。

反复说自己是个诚恳的人,但在法庭上没一句真话

他说:“我放下男人的尊严跪下求她(不要离婚)。”觉得妻子对自己不闻不问,让他特别委屈,情绪上头后就“很冲动”地用刀“抵住”了妻子。

为什么他执着于自己没有杀人的动机?

因为“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量刑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故意杀人”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是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但很快,监控视频、证人证词被轮番披露,狠打了邓某的脸。

嘴上说着“我只想吓一吓她”,实际上在犯罪之前连作案工具都检查好了

最终,邓某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为自己怒气上头的行为买了单。

近年来,因婚姻、感情问题引发“杀人伤人”的恶性事件并不鲜见,让很多人对婚姻多了一层恐慌。

据2020年中国婚姻调查报告中显示,2020年全国离婚登记373.3万对,其中,90后的离婚率高达56.7%,占据离婚理由最高比例的并非出轨,而是性格不合。

因性格不合选择结束婚姻,本是个人的选择和自由,但解决婚姻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诉诸暴力。

婚姻更不该是一把带血的枷锁。

从法官的视角看,伤害有离婚意愿的妻子的行为同样属于家暴,家暴不是家事、私事,而是切切实实的犯罪。

真正的爱,应是理智而克制的。以爱作掩饰的绑架和伤害,无法挽回爱人,还可能葬送自己的前程。


成年人的世界,责任最大

《是这样的,法官》采用接地气的叙述手法,同时不缺幽默、悬念和反转,镜头里满是人间百态,苦辣酸甜。

第二集中,18岁少年小吴将自己的父亲一纸告上法庭。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少年,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家庭问题呢?

原来,小吴在父母离婚后一直由母亲抚养。16年前父母协议离婚时,协议规定父亲须每月支付抚养费,但父亲的抚养费一直“缺斤少两”。

小吴是体育特长生,需要补课来应对高考。他希望父亲可以补齐这些年的缺漏和未来大学四年应付的抚养费。

因为父子关系的特殊性,法官没有用传统的庭审方式断案,而是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

吴某一开口就表示,儿子要抚养费的要求不合理。

当法官问小吴父亲,当时协议的抚养费标准时,吴某的回答让法官都惊呆了。

一个月100元抚养费,能养孩子几天?

原来当初离婚时,小吴父亲没有工作,无法支付原定的每月1000元的抚养费。

有了工作和收入后,16年来一共给了四五万抚养费,分摊下来一个月260元。

吴某表示,自己现在每月工资也不到5000元,自己要借钱才能交抚养费,所以他觉得不合理,不愿意。

结果,原告律师指出他名下有一处住房。他马上说房子是按揭的。

又指出他还有一辆价值48万的越野车。他也说是按揭的。

此外,他还有一辆最低价值10万的摩托车……

所以,雷法官不接受他的“卖惨”,给了他灵魂一问。

那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卖了摩托车刚好凑齐抚养费!

嗯,法官也是这么想。

但吴某还是不情不愿,以“越野车还是有十几万没还”为由,讨价还价。

于是法官直接来了一句:“既然你欠了那么多债务,要那么多车干吗?”

一个月赚5000工资的人,还有十几万的按揭要还,“怎么活下来的?”

给了大棒后就要给颗糖,接下来法官打起了“情感牌”:

法官从亲情角度出发,劝诫小吴的父亲

还精准抓住父母内心最急切的核心问题——“你的孩子要高考了”,来促使吴某松口。

还好这个爸爸还是爱儿子的,表示愿意卖掉摩托车,所得的一半给自己还贷,一半用于儿子的教育,还将从每个月的工资里出2000元作为抚养费。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

当男人成为父亲时,社会对他这一身份的考验,就是看他是否能负起责任。

这位父亲的能力无法匹配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享乐优先于尽父亲的责任,这才是让父子对簿公堂的根源。

与这位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父亲。

李某因长期拖欠债务成了“老赖”,法院要对他的房产执行清查拍卖。

但几年过去了,被执行人李某一直不肯露面,电话也无人接听,房子敲门也无人应答。

法院执行员只好强行开锁进屋,却发现李某年迈的父亲卧病在床。

但实际上呢,早已被我们执法人员识破:老人是装病以拖延法院执行。

李某拖欠债务好几年,从来不露面解决债务问题,而是“让他父亲挡在前面”。

而老父亲也相当配合,在家不开门、不应答,甘愿当“老赖”儿子的挡箭牌。

李某在法庭上,态度十分蛮横。

在他看来,自己与申请执行人合伙开公司,公司亏钱后,法院判处他还钱给申请执行人“是不合理的”。

还破罐子破摔——

“我这样的人,是不是个老赖啊?”

“事实上我就是一个老赖了,事实上我就无情无义了。”

无赖甩锅——

只要解决父亲的安置问题(要安置费),他就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需要他负责任的时候,他选择逃避;需要达到自己目的的时候,他态度强硬。

这样的“老赖”背后,永远站着无原则坦护着他的父母。

2021年6月,因李某没有提交唯一住房补贴申请,他的父亲只能搬离,房子也通过法拍程序拍卖了。

难过“情关”的,何止世间痴男怨女。那些“爱子之人”,未尝不是为情所困?

但是以爱的名义包容子女的所有行为,这不是爱,而是害。

盲目袒护无法成就“巨人”,只会制造“巨婴”。

在法律之镜的对照下,“巨婴”们无法跨越责任的鸿沟,父母也无法构建免责的屏障。


情与法的“端水大师”

《是这样的,法官》全程采用隐藏拍摄,在征得镜头中所有出现的人的许可后,以非入侵的方式长时间记录庭审过程和法庭外的人情冷暖,比“庭审直播”更多了些沉浸式的体验。

没有严肃说教,没有法律条款的机械科普,没有人性撕扯的过度渲染,直接将我们身边的故事和真实的庭审现场展示出来,利益冲突、情理纠葛、笑泪交织……共同勾勒出人间最真实的悲欢离合。

在这里,法官们不再成为神秘而又高高在上的存在。

在刑事审判庭工作多年、雷厉风行的前任院长谭剑辉;

擅长民事问题、有十一年从业经验的超飒女法官雷金菊;

用最温柔的嗓音说着最果断的话、执行力极强的斯文男法官周颖健……

穿上法官袍的他们,在秉公办案、铁面无私时,也不缺人性化的考量。

比如,“男子多次出轨但离婚未成”一案。

因丈夫长期夜不归宿、多次出轨还被抓现行,妻子忍无可忍提出离婚。

然而,丈夫李某在庭审时言之凿凿“赚的钱都给妻子管……婚姻并未破裂”,言语间尽是自己在婚姻生活中遭受的委屈。

“直到现在,一直都是我做饭。因为怕油烟把她熏老了。”

“我的所有都是你的,我喜欢你啊!”

…………

一边是丈夫的“能言善辩”,一边是妻子的“无情戳穿”,令我们这些局外人看了都忍不住喷饭。

看出轨证据的视频,男人坐立不安,妻子质问

雷法官反问:“如果她在外面出了轨,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句话倒是问住了李某。

最终这对夫妻延缓了离婚的决定。

男方写了保证书,表示“如果再没有改变,愿意追加补偿和赔偿”。

而女方内心也愿意再给丈夫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成长,我们就能在一起。”

负责此案的雷法官表示,这样的处理既是遵循双方意愿,也遵循“离婚登记冷静期”的规定。

但她也明确地告诉女方,如果认为男方没有改变,半年以后还可以再来(法院),同时提醒男方“只有结不成的婚,没有离不成的婚”。

在雷法官看来,婚姻形成有三个基础——经济基础、物质基础,还有最重要的情感基础。

“在情感基础尚存的情况下,判定离婚就是解构了这三个基础,对于社会稳定会形成一定的压力。”

“维持婚姻事关稳定大局,因为婚姻(稳定)本身,也是社会稳定的一个方面。”

每一个案件中,法官们都在情与法之间来回考量。

他们不单单是对照法律条款来惩治违法犯罪,更多的是权衡,如何让受害人得到公正和安抚,如何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时又不至于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写在最后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让你回到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重新选择,你想改变哪个人生瞬间?

但现实是,没有谁的人生可以重来。

每看完一期节目,我们会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与法律的距离,更会开始审视生活的多面性。

在自己遭遇困难、陷入两难时,是否能做到深思熟虑后解决问题,而不是引爆问题?

是否能在问题发生前感知并预警?

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扛住社会的“毒打”和命运的“挑战”?

《是这样的,法官》将我们从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和偶尔的迷茫中拉回到现实。

提醒我们,立足当下的世界,把握自己的每一步,不感情用事,也不漠视生命。

须知人生之路上,既有坦道,也有歧路;既有美景,也有陷阱。

没有清醒的头脑,走再快也可能走歪;没有谨慎的心态,路再平也可能摔倒;没有包容的心胸,路只会越走越窄。

 短评

第一个案件就让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综艺有多难把握,错误的剪辑节奏、错误的音乐、错误的镜头语言,是要可怜犯罪的人吗?人文关怀做得不伦不类……

7分钟前
  • 朴实L
  • 还行

真实的基层法院与影视剧里确实差异很大,打官司不再是我从小以为的又帅又酷的TVB,看起来更像是无奈的“老娘舅”,尤其民事。挺好的节目,就是更新太慢了。

9分钟前
  • 费尤
  • 推荐

真实法律节目越多越好

12分钟前
  • 我啥也不知道
  • 推荐

第4集:自信满满、从容应对的老手律师vs慌慌张张、丢兵弃甲的菜鸟律师。菜鸟律师在后采里说有些人太阴暗、这个社会太复杂,害,输了就要认,想赢要靠本事啊。

16分钟前
  • 推荐

题材很好,拍摄也很好,但旁白请停止煽情吧,搞得反而有点假

21分钟前
  • Tina_小滚
  • 推荐

动物世界与人

23分钟前
  • EE
  • 力荐

最近吃饭时候看完了全集,《派出所的故事》、《守护解放西》、《城市真英雄》、《119请回答》这些系列以来,终于有聚焦法院的纪录片了,记录生活百态,真实理性,唯一不足就是旁白较多。希望这种关注民生、关注公检法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下一部该往检察院走起了吧

26分钟前
  • Rex
  • 推荐

寓教于乐,真实的案例比电视剧更精彩,这样职能部门的纪录片可以多来一些,多一些对基层工作不易的了解,多一些对法律常识的科普

29分钟前
  • 飯团君。
  • 推荐

旁白别故意煽情还能多一星,看法官每天啼笑皆非的审案子我不得不佩服一句:你们真有耐心。

30分钟前
  • CHENBALA
  • 推荐

3.5,是好看的。但还是觉得“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这一核心没有牢牢守住,有的时候表现得冰冷了点,从一词一句里感受到的。

34分钟前
  • 拥有一片大花园
  • 推荐

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中国没有真正的律政剧。

3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说什么从小吃苦长大、鸡鸭鱼都不敢杀,却可以先后用水果刀、菜刀砍想离婚的妻子头部和其他重要部位二十多刀,故意杀人罪判4年。ennnnn

40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题材不错,剪辑有些粗糙。第一集第二个案子的庭审有点好笑哈哈。

42分钟前
  • 闲看
  • 推荐

我不能当法官,会被傻逼、无赖、骗子们给活活气死:给我闭嘴!别狡辩了,来啊,警卫,给(原)被告两耳光!

47分钟前
  • 瑾朵朵
  • 推荐

第一集暴力杀妻案,公诉人姐姐脸上闪耀着真正的法制的光辉。

52分钟前
  • 贫血战士
  • 还行

我果然不能当法官,我会被气死。

53分钟前
  • 熊能能脚不沾地
  • 还行

看过一个考上体育学院的高三学生。父亲之前每个月只给一百元抚养费。要求父亲给大学里的生活费等。父亲说给不起。但是自己有房子,有几十万的越野车,还有十几万的摩托车。孩子一直情绪平静,也没有跟父亲说过一句重话。感慨万千。

58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连砍20多刀只判4年,婚姻的代价。东北五子还车寄养狗,还语出惊人。一百元抚养费叹为观止。能说会道巧言善辩,承认出轨10年不改。

1小时前
  • 石小美
  • 力荐

“可能是因为看了《水浒传》所以比较讲江湖义气” 水浒传风评被害

1小时前
  • 先吃了再说
  • 推荐

我都被气到忍不住笑了。法官真有耐心,一遍遍的被形形色色的被告刷新我的三观。

1小时前
  • Hayek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