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香港明日

喜剧片美国2015

主演:郑智麟,布莱恩·格林伯格,吴耀汉,李美思,梁普智,哈利·杜·杨,丁怡瑱

导演:丁怡瑱

播放地址

 剧照

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1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2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3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4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5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6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13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14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15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16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17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18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19已是香港明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5

详细剧情

  卢比(杰米·钟 Jamie Chung 饰)是一名在香港工作的玩具设计师,某日,她邂逅了名为乔什(布莱恩·格林伯格 Bryan Greenberg 饰)的男子。乔什是一名金融工作者,却怀揣着写作梦想,在乔什的带领下,初来乍到的卢比领略了香港独特的美景与风采,在此过程中,两颗心的距离越来越近,然而,一场意外的发生让这段恋情最终无疾而终。  一轮春夏秋冬上演过后,卢比和乔什重逢了,此时的卢比已经定居香港,而乔什亦辞职踏上了全新的人生旅途。浪漫的夜幕笼罩下,卢比和乔什都重温了内心里曾经的悸动,可是此时的两人都有了正在交往的恋人,在理智和情感的驱使下,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长篇影评

 1 ) 爱在…系列的香港复刻版?

午夜之下,陪你走过弥敦道、滨江东、思南路、工体北,就算他只是想睡你一晚,也不得不佩服他的体力,更何况人家是想睡你一辈子。

引用 IMDb 用户的一个评价: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剧本,可以拍烂的可能性极高也有千万种,但 Already Tomorrow in Hong Kong (下简称 Tomorrow)绝对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你所需要的是,放下偏见,让 Josh & Ruby 这对陌生男女你来我往的对白慢慢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发酵,let it flow let it be……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摄影为《已是香港明日》开了一个好头,把香港午夜的灯光拍得脉搏涌动,情愫横生。还没有到影片的 1/3,你已经可以看到 Before Sunrise/Sunset/Midnight 系列浓浓的复刻感,同样是一对陌生男女的相遇,同样的结局留白。但强行将两者做对比,踩低 Tomorrow 抬高 Before,也并不显得你会更加睿智,反而容易错过一部有趣的作品。

Already Tomorrow in Hong Kong 这个片名起得相当含蓄和有意思,也是一开始吸引我点开影片的原因之一(当然,飞机上的百无聊赖是主要原因)。原是男主 Josh 在纽约的老板对他们所说的一句话,本意是要让他们要再加倍努力,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的深夜,在香港已经是早晨。男主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意在向 Ruby 吐槽香港工作节奏之快,连 New Yorker 都难以比肩,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但导演 Emily Ting 截用这话作为电影名有着另外一层的意思,带出了一个基于地理时差所折射出来的全球文化融合的大主题。而这些话题,又恰恰是位居鄙视链顶端的好莱坞白人导演难以做到的。

全球文化及种族大同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理距离不再成为沟通交流的障碍,各国文化得到深度和长期性的整合;人口移动及定居的频率不断加剧,同时也不再限于国家范围之内,不同国家、民族和人种之间的文化交融将会越来越频繁和自然。

将会有越来越多不懂中文的 ABC,越来越多中文贼溜的外国人,他们和中国人结合的第二代或许能站在一个更广的角度去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也不再如他们父母一辈那样执着于自己的文化根源,因为各个源头本身也在不断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而中西文化融合也仅仅是这个趋势的其中一个小折面而已。

所以 Tomorrow 的出发点和大背景很值得讨论和令人期待的,很可惜的是在实际的执行细节中,电影所能传达出来的信息又非常有限,在剧本的打磨上越来越偏离主题,随着对白的不断展开,最后演变为在外族文化成长的两人之间的惺惺相识。

这,就尴尬了~

将观众限制在和主角具有同样成长文化经历的群体并不能称之为聪明的做法,但仍然是一个非常积极和有趣的尝试,只不过在执行过程中,走偏了。

看完 Tomorrow,始终萦绕在观众心中的其实有两个问题:

为什么 Before 系列水平要更高?
为什么 Tomorrow 总令人有二刷的冲动?

不能说 Tomorrow 是失败的作品,因为虽然形式类似,两者的内核其实不太一样;虽然同样是讲男女之间的感情,Before 看起来格局小,但所探讨两个独立个体的情感联结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更具有普遍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系列可以历经 18 年的三部曲,仍然可以得到极高口碑。

而相比之下,如我们在上面所提及的,Tomorrow 并没有将其应有的大格局发挥出来,更多的是探讨特定群体的男女之间的感情纠纷,但其实所探讨的内核和叶念琛的都市爱情三部曲差不多(叶的三部曲成功之处在于其抓住了都市男女情感博弈中的“骗”字,这个字本身就自带话题)。

Tomorrow 胜在可以准确抓住陌生男女一见钟情二见倾心的细腻感情变化,且很取巧地加入了“第三者”的角色(一年前Josh 的女朋友,一年后 Ruby 的未婚夫),同时将非必要的时间果断砍断,直接了当地简单粗暴地用两个偶遇来搭建电影框架,执行流畅完成度相当之高。最后,My Little Airport 的各个单曲适时串起,也真的是令人非常感动了,可惜“浪漫的九*塘”现在国内听不了。

 2 ) "我在想真的应否行房"

豆瓣和IMDB对 <already tomorrow in Hong Kong >的评分都不高,但也有我这样打五分的!对电影的审美这个东西真的是很主观很主观的东西, 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是有差异的,请尊重这种差异,看电影应该是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就算人人都说烂。自己觉得烂就是真的烂,就算全世界都说好。看电影重要的是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千万不要勉强委屈自己!所以给本片打五星的人没问题,给本片打一星满口吐槽的人没毛病。别人影评有时只能参考!!仅供参考!!尤其是鲜为人知的小制作电影或独立电影等。本片不推荐国人看!!一是因为国人的审美会觉得女主角这样的Asian不好看!其实别人吃香的很。二是国人的民族自尊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义和团模式,片子有些表达的有些东西其实没什么但还是有可能会触动您脆弱敏感的神经。 电影的片名是出自于男主角的一句对白,本片以类似于著名的《before sunrise》那种男女二人对话式推进剧情,影片叙事流畅明快,不闷不慢无睡无尿, 对白轻松自然,整体感觉小清新带点小忧伤,本片的时间结构巧妙地"速成"地结合了<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香港著名独立乐团my little airport 的三首歌穿插片中感觉很对,由于是边走边聊,一路下来香港城市各种美丽夜景和夜生活文化的画面不断"切换”(包括bar,小商品夜市和路边排档等)来"装点"丰富全片,绝妙地开放式结局再好不过!!本片BD附有四种开放式 alternative ending, 但实际上基本是大同微异,意义不大。 导演本人说影片是基于真实亲身经历,本片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是人生当中出场人物 顺序的遗憾,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最对的人,还是关于爱情的道德问题,情感出轨,中西文化差异等,我觉得这些都是“支线”,本片真正要表达的是,导演想要展现一种畅快淋漓的情感状态:一种不上床的爱情状态或阶段, 这可能才是最高级最珍贵最微妙的爱情状态呀!!现实生活当中能理解类似这种情感状态的人才会对此片有感觉,双方只有精神层面的碰撞,可能都已经火花四溅了,可能恨不得一生一世了,但就是没有上床或甚至关系都没明确挑明,彼此还有点小矜持等 , 准确地说是双方绝对没有任何形式的性接触,包括视觉上的性接触,可能就连最基本的肢体接触都没有,但在精神层面我对 你已经"死去活来"了, 这才是真的爱!说到这里,请不要扯什么柏拉图式的爱,这个“苦逼”的词让人生厌,我所说这种状态的情感根本不排斥性!它对性的态度可能是:绝不抗拒甚至向往但就是还要“拖延”!不理解的人根本不明白我在逼逼什么...... 本片中my little airport的 那首<浪漫九龙塘>的最后三句粤语歌词: 我在想应否真的行房 这样会否破坏了交往 我们会否继续再交往

 3 ) 爱情中的取舍,其实想打3星半哈

与sunrise系列非常相似的主题以及场景的设定,但是本片更着重探讨爱情中荷尔蒙的激情和平淡感情的冲突中道德和情感的挣扎,有涉及到不同文化的价值差异,但主旋律还是在说四海皆通的爱情话题。sunrise着重在最简单最纯粹的爱情,美好而自然,在后面几部中才慢慢加入角色的社会背景,关系等来探讨社会现实中的复杂的爱情及婚姻关系。
其实现实里被吸引是自然法则,无法阻挡,重要的是能有底线,及时发现问题,坦诚面对而不是欺骗自己及对方。个人感觉电影的主导的爱情观还是比较积极的(总觉得爱情观不能用正确或者错误去评价,不知道该用啥词,汗),没有一些评论说的那么婊。电影里男主Josh也提到在第一次遇到Ruby后跟自己女朋友Sam说过发生的事情。
当然如果吸引力足够大,可以选择分手,追求你认为更好更适合你的爱情,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前提是分手先,不然就该及时刹车。而其中的重点是你确定你要选择荷尔蒙的激情多过理智的稳定生活,因为有可能面前的新人看上去各个方面都跟你很match,相处久了也会发现有很多不match的地方,当然也可能发现果然就是那个right person……这都很难说。都选爱人有时候也是撞大运,所以才有缘分这一说吧。无论如何,不欺骗自己,坦陈面对自己,承担起你能承担的后果。男女之情可以是爱情,友情,亲情,真的很难永远不变,很难去界定,午夜巴黎中的疯狂,oneday里面的遗憾,sunrise里面的美好,及本片里面的纠结都是爱情的魔力:)
PS,我并没有说这几部片子水平相当,只是说影片探讨的内容~~

 4 ) 已是明日香港-- 邂逅之美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个人,离开一座城。

从上海来到加州,我越发能体会这句话。

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忆和爱是由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在这座城市的经历所组成。我有时问自己,我为什么那么爱上海,不住地思念上海?其实,我思念的是在上海的家人,是上海的朋友,是那些在上海的美好回忆。

而我又为什么会对旧金山陌生,为什么觉得我是异乡人?因为在这里没有我的回忆,没有朋友,没有长在这里扎根在这里的感觉。这里的人和事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假如我所有的朋友和家人都离开了上海,我再回到上海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我想,那不再是我所魂牵梦绕的上海了,我可能不会再那么爱上海了。她于我,可能也只是一座钢铁组成的冰冷城市。再看着街上的流光溢彩,我的感受与在旧金山的感受是一样的。我不过是个异乡人!一个过客!

绕了这么一大圈,可能我想说的也正是Ruby邂逅了男主角。正是开始爱上这座城之时。那一夜,就这么不经意,相逢一笑的邂逅了。

纽约遇见洛杉矶。一个东海岸,一个西海岸。两个地标型的美国城市的人却相遇在另一座城——香港。这不单是美国东西海岸文化的碰撞,也是东西文化的一种碰撞。一个在香港呆了十年的美国本土人和一个移民美国去一句粤语都不会说的香港ABC。导演真是煞费苦心。所以两人才会有一种莫名的好奇感,一种对于未知的兴奋,一种两性荷尔蒙的升腾。

镜头下,香港的美在两人的寻寻觅觅中慢慢被展现。两次邂逅都是在夜里,是不是从侧面叙述着香港是一个不夜城,她的美也只有在夜里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五光十色的华灯异彩,一个人看是很孤独的,唯有两个人一起欣赏才倍感浪漫与温馨。

最后的一幕开放式结尾尤其令人回味。

Ruby到底有没有下车呢?
又或者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一起下的车呢?
还是,从此天各一方?

一万个人眼里或许就有一万个结局。我想这也正是开放式结局令人意犹未尽之处。司机恰到好处地问话,似乎也正预示了时间不等人,该做决定了。导演恰到好处地结束。

夜深了,一切在此刻凝固。你心中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这部电影只有短短的78分钟,却始终让人觉得故事远远没说完,还没过瘾。香港的美,男女主角的情。

夜色温柔!

 5 ) 可能是一部我的小菜的电影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好好地写影评。恩,不是可能,是就是。刚看到这个海报,就觉得这个可能会是我的type,看完了电影我又顺便网上查了一下,上映日期居然和我生日一样。缘分。
整部电影满满的槽点(恩,其实也不是很满),还带有充满对国人不讲究文明现象的讽刺和歧视。。。歧视(算是吧)。所以,我想以下列一下槽点。

       女主角比较强势的态度以及对亚洲文化的不熟悉不理解,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而男主待了十年温和很多;
       比如拼桌,比如公众场合大声说话,比如中国式抄袭,比如公交车上的怀疑白人旁边的是本地小三,比如还价等等。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还是有它独特的shinelight。形式有点像《before we go》,乍看上去似乎有很多部电影的影子,可实际非常新颖。可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从未有过的共鸣(也不是从未,是很少)让我觉得这场景以前发生过我的身上,你能非常理解女主角的心理活动,似乎女主角就是你,换作是你你也会说同样的话给出同样的回答做同样的事,剧情也会同样的进展,你此刻就和男主角漫步在香港街头,所有的对话都出自你们。

       用一句话说,就是—非常接地气。
       
       女主角演的很棒。其中最最惊艳的地方,对,可以说是惊艳,反正我最后是叫出来了,就是结尾处导演的处理。虽说这种戛然而止的处理很多电影有过,可是我之前说过了,这部电影就是看上去和别的一样,可是实际完全不一样。结尾两人犹豫给的镜头非常长,就在观众也极力揣摩接下来会怎么样的时候突然结束,异常干脆,气氛点正正好。这点我很佩服。再说到女主角这里的演技,镜头最后给了女主,我都能想到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女主异常纠结的神态钟洁咪真的做的挺完美,让人真的猜不透接下来会怎样。虽然我多半猜女主还是和男主上楼去了。。。

       虽然是一部可能小制作小成本的电影,可压根看不出电影任何刻意的地方。上文说到接地气,就是因为拍摄多半在真实的街头,男女主的对话也非常清晰,其中也有一些意外但转折正好的地方,影片节奏没有模仿大多数同类题材。
       最后我还有特别说一下贯穿整个电影两人对话的部分。之前所说的所有接地气都是因为我认为对话非常真实,不虚。

        总之,我看好这部片。这是我的菜。

 6 ) 《緣來說再見》:柏拉圖的愛不能愛

  一直認為香港除了自身的港產片外還需要加強與海外的合拍與增加英語電影的拍攝,總不能夠只死守一條路。數年前拉脫維亞與香港合拍了一部叫《Amaya》(2010)的電影,一個歐洲的老外來到香港介入了一段類似「迷失東京」的感情,老外的出現喚醒了戲中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三段的人物與愛情帶出了原來香港可以這樣不一樣。再深刻的是這部合拍片成為拉脫維亞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代表。誠然,海外的合拍片畢竟是小眾中的小眾,而事實上香港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原來香港是有英語合拍片的,過去只把焦點放在中國的身上。說實話,香港有很多優點連香港人自己也不知道,還需要外國人告訴我們呢。

  言歸正傳,《緣來說再見》(Already Tomorrow In Hong Kong)最初只是飛機上觀看,終於在大銀幕有限度地放映了幾場。電影在14年拍攝,由韓裔美籍女演員Jamie Chung與未婚夫Bryan Greenberg主演,導演是美籍台灣人Emily Ting自編自導。如果喜歡《情約半天》、《日落巴黎》與《情約半生》,整個《Before》系列的話,又或者喜歡韓國獨立導演洪尚秀那種邊行邊說邊演的模式的話,絕對不會討厭這部電影。一次的公幹,Ruby在街角遇上了Josh,開始了他們的第一夜。而電影為何最初只在飛機上選播,理由很明顯就是為了宣傳香港的旅遊業,而片中就彷如一部遊客指南,男女主角去了廟街吃海鮮、坐香港的雙層巴士、天星小輪、去蘭桂坊、重慶大廈、香港的SOHO,看看維港,不就是遊客眼中的香港?作為香港人看到是多麼的親切,在某些角度還是以遊客的視角去拍攝,但可以收到宣傳旅遊之效其實沒有大不了,而在電影裡也可以看到居港外國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樣。對於「外族」的港人,香港主流電影的視角還是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他們的存在,而這部電影的定位是比較的中產與知性的,最主要的受眾是對香港有興趣的遊客與英語人士。
 
  近年港男都愛抱怨港女愛「洋腸」,而飾演香港人的女主角心裡面認為香港某程度上是低俗的,比如她抱怨香港的粟米片與墨西哥捲餅不夠正宗。從洛杉磯來的女主角一直在碎碎唸,雖然她外表是亞裔但三代人長時間在美國生活已經融入當地,香港除了一個工作機會外,對她沒有什麼特別。而她的心裡面只有美國主義。而男主角Josh居港十年,適應了香港的生活,慢慢告訴女主角這裡的差異,好讓她開始喜歡這裡。電影是講文化差異與觀念的,通過兩個人的對話帶出東西方、男女思維的各分別。雖然他們的交談的內容都是家常閒事與私人生活,但看著看著就會感到他們的價值觀的分別。電影的時空只有兩天的經歷。第一天理所當然男主角結識女主角,第二天就是重逢。

  究竟男與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緣來說再見》裡的兩位對驚動了愛情,男的主動勾搭女生,不自覺地令她產生誤會,感情本就是「姣婆遇著脂粉客」的遊戲,就這樣撻的一聲通電。兩個陌生人通過了解慢慢放下隔膜。比較奇怪的是一相識就已經對對方誠實,不怕對方是壞人麼?通過試探放下猜疑,但第一次見面就相約喝酒了,然後就試探有沒有下文?或許男與女之間只要單獨在一起,就必然是直接或間接承認「情人」的關係,但他們更希望是有下一步。在真實世界裡各有情人的情況下,他們又不好意思開宗明義說自己有情人,但面對眼前的關係互相投懷送抱兼互有感情缺失,自然把對方當成是避風港,不忌諱地玩起曖昧來。曖昧的確是甜蜜一瞬間,但無論如何也要回到現實。然而,現實是令人失望的,幻想破滅。男子有女朋友的真相令到眼前的女士不知所措,心裡面竟然會傻到為一個剛認識不久的男子感到失望,她大概是呷醋。一個相貌娟好、稍為有學識的女士,一下子成為宇宙間的大傻瓜。「把妹」容易,但要維持卻很難。這下子Ruby的內心當然是七上八下了。奉勸一下女孩子不要太容易相信人。

  此外,在電影裡對洋男的描述就是很正常在中環上班的金融界人士,在香港的確有這樣的一群人,洋人有自身的圈子與酒吧文化,而男主角就是很多人心中的白馬王子。但他偏偏追求做一個作家,而慶幸這段「新感情」賦予他找到新的工作的意義,開展不一樣的人生。正因為這份新工作令正印感到不耐煩,但卻得到了Ruby認同與鼓勵。在某些點上他們兩人很不一樣,但在追求浪漫主義、自由方面也可能較貼近。而影片也隱約提到Josh的正印女友Sam的價值觀,就是典型追取型的中國女生,家裡不容許女兒跟洋人拍拖。在開放與隱閉中,延伸到他們的共通點,大家都是美國人比較容易溝通,而大家都是看《宋飛正傳》的。他們就好像在彼此間在異邦找到同一的東西,而這些不同之中的相同卻連繫著他們。另一個角度是這部電影並不單單是愛情至上,而是帶出文化上的衝擊。
 
  回到愛情,這對男女做的事看似很正常,不就是交談、喝東西、吃東西,談談自己的工作與理想、抱怨一下男女朋友的不理解。在第二次見面,即是重逢之日他們即使有了第一次的不快,但仍然很享受第二次的「偷情」,即使女方有點欲拒還迎,但根據吸引力法則,他們總是情不自禁在交談、即使有戒心但又很快放下了。雖然他們很努力壓抑自己的情慾,沒有做出越軌的事,但說到尾他們是很享受出軌上的快感。Already Tomorrow,不只是單純美國與香港隔著大半個地球的差別,還有的是對於愛情的態度。錯的時間,對的人。這個世界真的有柏拉圖式的愛情嗎?而男女主角的愛情看似是很純潔,但背後都是欺騙著另一半,嘗試去告訴自己是對的。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帶出了理智與情感上的取捨,把主導權交到在觀眾身上。精神上的出軌與肉體上的出軌有不同嗎?那一項比較高尚?現代男女的愛情世界有太多幻想,自製假想敵,男男女女如是。女主角最後也學會男主角的一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但同樣勾搭的經歷有一次,自然有第二次,只要一句不快樂就有無數為自己找藉口的機會,根本男女主角都不是「好人」。在陌生人的緣份遊戲中有多少人可以像《Before》系列的男女主角一次見面、兩次重逢、三次結婚還差點分,終於不是一時的貪玩而收成正果?

  《緣來說再見》同樣的劇本慶幸不是落在香港人身上拍攝,如果它是一部港資的電影,這種看似是純潔但又有點不道德的情節會徹底化成不道德的故事。或許會變成男女主角一相識就會去時鐘酒店尋找快感的故事。一座城,兩個洋鬼子的愛情故事兜兜轉轉,而現實中成就了一段夫妻關係。在電影與現實的虛實中,原來這才是一份真正的未了緣。

 短评

从眉梢中感觉到,从眼里看不到,仿佛已是最直接的裸露。分寸感拿捏得很好。互相试探,暗里着迷,保持着距离感但又充满了暧昧气息。把香港拍得真美,霓虹街道,喧闹人声,浮夸的天际线,对这个城市陌生的淡淡疏离感。两个彷徨的过客,两个晚上优雅而安静的调情,只差一句冲口而出的释放,迷人又撩人。

2分钟前
  • Våg
  • 推荐

my little airport 的歌很妙,特别是片尾嘎然而止时的那句“或者就这样吧”

4分钟前
  • 狗蛋夫斯基
  • 推荐

为了看这片特意买了张国泰的机票。男主的人设是个35岁了还文艺得近乎天真的HSBC犹太banker,我平生未见;妹子更真实些。两种身份的设定和碰撞确实有趣。日出日落融为一个切身的小品。然而我的青春和香港素昧平生,地毯式抚摸这座城市的镜头看完,我只默默截屏记下了那些吃喝的地方。

7分钟前
  • 郭二
  • 推荐

一个亚裔女强人和一个犹太文青在香港这样特殊的城市 却抛弃几乎所有文化和两性思考 没完没了吊在单身不单身这样superficial的话题上 仅有的一些文化差异的对白也是condescending and super judgmental 真是让人失望

8分钟前
  • litanerr
  • 较差

所以大家都是“飛機上看的”對麼...

11分钟前
  • 木鱼暮渔
  • 还行

小格调电影 两次相遇 时隔一年 第一次是去兰桂坊的路上 两人相识 第二次在船上相遇 去大排档吃海鲜 去维多利港看夜景 去酒吧听band跳舞 享受两人你来我去的拌嘴与小幸运 在一步步了解过程中 产生了爱意但同时双方都有爱人 这也验证了那句话:人生的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 陪你喝醉的注定不能送你回家 。

13分钟前
  • nichkhun
  • 推荐

捕获了全亚洲最美丽的颜色。before系列故事的情结永无法抵抗。电影结尾也停在太对的位置太棒。mla的插曲与其说绝配电影不如说更像是为歌曲们度身定做的一部电影。迷人得只缺一首“迷人的颈巾”和一句"我最多只是想拖你的手,过一条马路去。"

16分钟前
  • 力荐

很真实。经验上practice过类似的事情。我感觉一个人完全的emotionally loyal不太现实欸总归会有相处舒服和会被吸引的异性吧处着就好了,度维持好就好了,以及保持坦诚吧

20分钟前
  • keepliving
  • 力荐

看了王家卫那么多小资电影,但是唯有这部让我有了去香港的冲动。

22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如果喜歡before sunset/sunrise會很喜歡這種模式。幸好導演不是香港人,否則就變成一男一女去開房的故事,就未必會有這種柏拉圖又蠢蠢欲動的愛情了。雖然女主角還是有點自大與連珠炮發,事實上男人女人都不是善人。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女人不姣,男人不愛。大家都是脂粉客。

25分钟前
  • Dorothy
  • 推荐

女的丑,爱挑剔,贬低别人,想放纵却偏要让男的做决定。男的有男人的那个通病。这片离《爱在》系列差几十条兰桂坊。

27分钟前
  • 大心
  • 较差

早在Jamie chung ins上看到,今天终于看了。不错,Jamie性格很可爱男朋友也不差

29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推荐

香港风景片,飞机上看的,对白清楚拿来练听力口语应该不错

31分钟前
  • 灵武
  • 还行

偏爱在深夜街道上走来走去的话唠片,与before系列不同,两人都是努力不要爱上对方,对比默契笑容反而更喜欢相谈甚欢后的那一点嗔怒。结尾停得刚刚好。三首my little airport的歌是惊喜。或者《milan》就可以概括这个故事:“你我不必一起睡,睡了什么都会失去,我最多只是想拖你的手,过一条马路去。"

34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不知道为什么 我就很讨厌女主角 不喜欢她对所有事情的强势 踩低别人 抬高自己 生为Asian居然对所有文化都不知道!哈哈哈哈 我肯定不让我的女儿以后变成这样 居然联想到我跟我男朋友 我还很愤青跟我的英国bf说这女主角有病 不喜欢她的性格

36分钟前
  • 素素
  • 还行

浪漫。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这种两个人都在努力不要爱上对方的设定,大概是因为这比努力相爱更难吧。

41分钟前
  • Cadenza
  • 推荐

舍不得辜负这段相遇,但继续下去是一个太大的决定。我努力过了,不喜欢你,真希望能结束于谈天说地。怪这个城市太快吧,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我们还生活在昨天。

4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We have to be very strong 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wrong。如果有一个人,你愿意把你所有的事情都讲给她听,而她也愿意听,那你是不是应该倾尽全力把她留在你的未来里呢?命运为你呈上一个对的人,虽在错的时间,但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片尾曲是 My little airport 的《浪漫九龙塘》。

50分钟前
  • to_oz
  • 力荐

太惊喜了,从没见过这么美轮美奂的香港!难以说出口的爱,开放式的结局,不知是不是因为有同感的原因,太爱这部片子了!

53分钟前
  • 得闲饮茶
  • 力荐

那些霓虹牌匾、繁体字及高高低低的小路实在令人着迷,男女主角相识、游走及对话,像极了和一个陌生又暧昧的朋友之间该发生的一切。但我觉得他们在一起也不会幸福…据说香港的牌匾要全部拆除?我最心痛的是这个…

58分钟前
  • 轻松塔尔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