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问诊 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08

主演:加布里埃尔·伯恩,朱丽娅·坎贝尔,艾伯丝·戴维兹,Pamela,Douglas,米歇尔·佛贝丝,米娅·华希科沃斯卡,梅利莎·乔治,乔西·查尔斯,布莱尔·安德伍德

导演:Paris,Barclay,Rodrigo,García

播放地址

 剧照

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1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2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3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4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5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6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13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14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15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16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17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18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19扪心问诊 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16:38

详细剧情

橙黄的布沙发,昏暗的台灯,一墙壁的书,窗外似乎总在下雨,风景模糊,房间里幽暗、安静,只隐约听到钟表指针摆动的声音……每周的第一天到第四天,中年心理医生保罗(加布里埃尔-伯恩 饰)都会在这样的心理咨询室里接待不同却可称为“固定”的四位来访者,每周轮流四次问诊,每次30分钟;周五,保罗会定期约见自己的督导师。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交流中,保罗与来访者成为朋友,揭开那些有自杀倾向、烟酒成瘾、愤怒或者心虚的来访者心理的秘密,最重要的是在其中保罗也梳理了自己那紧张兮兮、乱成麻的婚姻生活。

 长篇影评

 1 ) 经典心理剧《扪心问诊》深度赏析:Alex,这位上帝的宠儿,内心为何如此憎恨自己?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来访者Alex是精英中的精英,美国海军飞行员中的标兵,帅气、能干、聪明、完美的履历,领导眼中的未来之星,有完美的妻子与家庭,更有远大美好的前程在召唤……他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

因为足够优秀,他被领导挑中去巴格达执行轰炸任务,他实现了精准打击,却意外得知目标建筑物是一所平民学校,有16个孩子因为这次轰炸而死亡……

他来找Paul是因为刚从死神中逃过一劫,因为不顾身体情况强行马拉松,他发生了猝死,抢救生还的概率不到3%,但他幸运的活下来了。他也因为这个事情被暂停了工作,他也想弄清楚明明自己对于执行任务没有任何的愧疚感,为什么还是会做出如此疯狂自残的举动?

但是,他对Paul是否能够帮助他是带着深深的怀疑的,所以他的试探、阻抗和挑衅异常激烈……

  • 他会故意用现金支付,并且把钱扔到桌上,提醒Paul只是为了钱在帮他……
  • 他会打乱Paul的控制节奏,故意用喝咖啡和问Paul私人问题来转移话题……
  • 他会用他的Laura(与Paul情感纠缠很深的女病人,下一篇会深入分析)的关系来刺激Paul,因为他看出了Paul和Laura关系不一般……
  • 他更会动用手中的资源对Paul做各种背景调查,然后用Paul的私生活的问题来不断挑衅……

那么,Paul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 他会尽量的显示出自己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尽量回避与Alex探讨个人生活……
  • 他会指出Alex的动机,让他学会觉察自己的意图,引导他去观察自己的感受……
  • 他也会很认真的倾听,尽力去理解Alex的攻击与愤怒……

不过在Alex抓住Paul私人生活中的痛苦(尤其Paul与父亲的关系)残忍地攻击他,Paul忍无可忍,把一杯咖啡泼到他脸上,并一把抓住Alex,把他逼到墙角,说出了自己心中压抑已久的愤怒……

就在Paul认为自己的失控已经导致这段咨询关系已经结束的时候,Alex却又意外的再次走进了咨询室,

这次,两个人通过戏剧化的冲突释放了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后,终于能够坦诚相对,Alex说出了自己是有意激怒Paul,因为他内心憎恨自己,并故意让Paul以他期待的方式来讨厌他和抛弃他,这样他又可以再一次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里不得不提一下Alex的童年,

  • 他有一个极其严厉的父亲,用军事化管理的方式来训练和要求他,要求他必须优秀,必须tough(强硬),否则就是各种辱骂……
  • 他内心柔软脆弱的一面不被允许表达,他只能扭着自己拼命满足父亲的愿望,却似乎永远无法让父亲满意……
  • 他对父亲的感情极为复杂,他痛恨父亲的残暴无情,父亲曾在他面前骄傲的讲述当年自己亲手捂死爷爷的故事:当时逃难中,他们躲在地下室,外面有搜查的士兵,一旦被发现很可能全家会被杀,爷爷病重咳嗽,父亲紧紧的捂住了爷爷的嘴,等搜查兵一走,发现爷爷已经没有了呼吸……
  • 他也痛恨父亲背叛母亲,尽管母亲是那样的优秀,为家庭全身心付出……
  • 但他更痛恨自己对于父亲的认同,他一直无法摆脱父亲的期待,拼命的活成父亲眼中优秀的样子……
  • 他并不爱自己的妻子,只是因为父亲非常欣赏这位儿媳,所以他的婚姻坚持了14年……
  • 他更嫉妒自己的儿子,因为父亲对这个孙子宠爱有加,他小时候从来没有得到这样的温柔与宠爱,他觉得孩子和爷爷非常融洽,自己作为爸爸反而显得多余……

而Paul也放弃了要在Alex面前扮演那个理想化的咨询师角色,他开始直面Alex的问题,坦言自己是一个情感的失败者,对Alex的处境也有了更多的同理心……

这对Alex至关重要,因为他只相信那个更完美更优秀的自己才有可能被接纳,面对Paul的真实袒露,他也开始真正袒露与接受自己的柔软脆弱……

这是治疗的关键转折点。从那个时候开始,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也跟随Paul的观察看到了Alex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开始喜欢上这个桀骜不驯到处挑衅的“自大狂”。

他敏感、善良、正直、自律,有强烈的上进心与好奇心,洞察力很强,如果能够更为开放与温和,一定会魅力十足。在与Paul的关系改善后,他真的变得更温和了,也让Paul帮助他的愿望越发强烈。

心理咨询中非常重要的转换就是咨询师能够顶住来访者的各种阻抗、试探、挑衅甚至攻击激起的负性情绪,做到真正的接纳与包容,并陪伴来访者一起去发现他身上的让人同情与喜爱的部分。

正如Paul所说,他只有看到来访者身上让他喜爱的品质,并真心的愿意帮助来访者,他才能真正的帮到来访者。

但是这条路对Alex来说又谈何容易呢?压抑与逃避内心的感受是他一直以来与外界对抗并取得骄人战绩的法宝,他内心深处藏着太多的痛苦、恐惧和自我憎恨。

一旦他放弃从前熟悉的逃避方式,他的世界开始风雨飘摇,危险重重而又看不到希望。

他对Paul说:“我觉得自己做不到,无法完成这个治疗,到达我想要的目标。”

Paul问:“你想要达到哪里?”

Alex说:“让我不再那么憎恨自己,能够找到内心平衡的地方。”

然后他又说:“我真的很怀念飞行,因为那要简单的多,只要完成有明确指令的任务就好。”

所以当军方召唤他回去的时候,他忽然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因为那里有他熟悉的一切,可以让他不用再面对内心的痛苦与自我否定。

他希望Paul给他一个准确的评估报告给军方,Paul其实很希望他能够继续咨询,但是他不能去替Alex做这个决定(其实Alex希望Paul能够强势的挽留他),对Paul也是非常痛苦的两难选择。最后Alex回到了部队,但在试飞中事故身亡,年仅39岁。

他到底是因为意外还是有意离开?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谜团。

而这个事件也给了Paul巨大的打击,他去参加了Alex的葬礼,在Alex的父亲要求见他时,他本可以拒绝,但出于愧疚,他和这位曾让Alex爱恨交加的父亲进行了面谈。

这位父亲涕泪交流,他说儿子的声音一直萦绕耳边,他坦言自己很嫉妒Paul和儿子的谈话,但是他也非常直接的说到,“我见过太多的残酷与不公平,我告诉自己的儿子活下去最重要的是力量,而不是反省。”

然后他很直接的问Paul,“如果有一个陌生人,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男人,每周一次的给你儿子建议,而那些建议在你看来对你儿子都是有害的,你会怎么做?”

面对这位父亲的逼问,Paul坦言可能会设法阻止对方。这位父亲坦言:“这就是你对Alex做的事情。你给他的咨询让他变得更脆弱,而不是更坚强,而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些来做咨询的人可能也是最早被干掉的,这个世界需要适者生存,而不是多愁善感……”

这位父亲的话也说出了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质疑,他们觉得谈话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往自己内在看得太深最后往往是虚无,所以他们更愿意拥抱外在的世界而拒绝审视,他们也会认为那些需要去寻求心理帮助的人是弱者。而Paul面对Alex父亲的攻击却有些无言以对,因为那个时候他也在质疑自己是否真正的帮到了Alex……

审视整个Paul和Alex访谈的过程,之所以没有发生像Sophie一样的疗愈奇迹,很大程度上是困扰Alex的问题也在深深的困扰着Paul自己,他与父亲的关系也处在谷底,他对人生的方向也缺乏目标,所以他无法给Alex真正的答案。

而在咨询过程中,Paul做到了专业的水准,但是却无法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因为Alex的攻击也勾起了Paul太多的伤痛,所以一开始他选择拼命的隐忍,但这个时候的他其实也有很多的防御,他并不能完全的放下架子,真正贴近Alex的内心,去建立一种深度的信任。

当他终于忍无可忍,把咖啡泼到Alex脸上,并且直接把对方推导墙角,他彻底的走下了神坛,也放下了偶像包袱,开始袒露自己的脆弱,也开始贴近Alex 的内心。

但是,当Alex觉得太难太痛苦,想退出的时候,Paul尽管明确表示了担忧,但是还是没有明确的阻止他回去,这也成为了Paul后面难解的心结,也让他在后面的咨询中表现出更多的担当与魄力。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这样说到,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但是这个过程又谈何容易呢?面对内心的痛苦会有挣扎,恐惧,伤痛,愧疚……所以这条路才成为少有人走的路。不过斯科特派克告诉我们,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愿我们一起同行,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共同精进!

 2 ) 心理问诊与水意象

这部剧集的场景几乎都是在Paul的心理诊所里,几乎所有的场面都是对话。看惯了充斥着飙车、枪战,政府黑幕、惊天阴谋场面美剧的估计会不太适应甚至看不下去。个人觉得这部剧相当之好看,貌似冗长的大段大段的对话耐人寻味,正是因为场景很单一,演员每个细微的动作表情都显得意味深长。不过也可能是我个人对心理学有很浓厚的兴趣才会有这样的看法,或许其他人看了觉得甚是无聊也说不定。
 
心理问诊究竟有没有用?从In Treatment这部剧里来看,绝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持怀疑态度,还有一部分人甚至彻底否定。连前来问诊的病人都很难对医生Paul建立起信任——换句话说,很多人知道自己需要心理治疗,却并不相信它有用,即便他们去问诊了,建立信任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伍迪•艾伦的电影里总是有个神经兮兮的家伙,看了十几年心理医生没见好转却一直付钱,借此嘲弄心理治疗的无用和滑稽。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心理医生除了应当有在科班中可以学到的理论体系、精神分析、逻辑、理性之外,还应该具有天生的直觉,而在这两者背后还得有对病人的爱作为支撑和把持大局。否则了解那么多人性中或阴暗或悲惨的东西,一定容易变态。这部剧集里理论体系、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倒是表现得不甚突出,Paul作为一个很有天赋的心理医生,那种“无意识的直觉”、对病人的关爱却表现得淋漓精致。所以这部剧才觉好看不枯燥。导演兼编剧是大名鼎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儿子啊!
 
从心理医生的问题回到心理问诊本身上来。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心急火燎地想立即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万事大吉。所以几乎所有病人都会对Paul说:你就告诉我应不应该去做这件事吧!or 你就直接说我应该怎么做吧!or 换了你是我你会怎么做?!每次Paul都无比冷静地回答:“我不能站在你的立场上来决定我可不可以做某事”“这事的决定权在你自己”。病人这时候总是很抓狂——既然如此,那我付钱来找你有什么用呢?!Alex的父亲甚至把Alex的死归因于心理问诊,起诉了Paul。但不可否认的是,Paul治好了有自毁倾向、“情欲移情”(Erotic Transference)问题的Laure,聪敏、尖刻、混乱的Sophie,这都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且相当艰难的过程。只有Paul才可能做到在这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在病人的逃避甚至恶意对抗下还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牺牲。作为观众,看得很有快意。
 
In Treatment有趣的一个细节,片头是一汪流动、交错的水,Paul的心理诊所里也有一个这样的水流摆饰,在左右平衡之中不断流动、分离、交汇的水流。水往往是人心理情感(情绪、感情)的一种象征,有些人的情感像欢快的小溪、有些是深沉的大海、有些是宽广的河流、有些是深不可测的古井、有些甚至是死水一潭。中国的古典文化中尤其喜欢借水的阻隔与沟通这一相互矛盾的意义来表达人的阻隔和沟通。比如大众熟悉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心理学的东西有时候很玄妙,按理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不甚健康之处,心理有较严重问题的也常在于自身心态的是否平衡上。比如A是一件既有的事实,B是人的观念、思维、想法,C是人的负面情绪,当C出现的时候人会痛苦而固执地去追究原因A,还有与A有关的人和事,不知A是根本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人只有接受;人能改变的只有B。不想去改变B或者无法做到改变B的话,人往往会陷入心理的严重失衡,导致C的不断加重——水只流向了一侧,怎么也流不回来。
 
追到第二季,我现在唯一的结论就是,无论对于哪种人格、哪种情感、哪种价值观类别的人,当尽量避免道德审判或者说用自身可能很陈腐很疏漏的东西去度量他人,这些完全没有意义,重要的打破一些沟通的阻隔(完全打破似乎不可能),使情感之水流动起来,情绪得到平衡。

 3 ) Sophie ——渴望关爱的带刺少女

Sophie,16岁女孩,体操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赛选拔前夕摔断了双胳膊,无法进入集训训练营,可能还面临被剥夺后续资格或被起诉的麻烦,被要求参加自杀方面的精神评估。

最初接受社工评估时,与其起了冲突,她认定社工与母亲一样不愿意听她说话,还装的像了解自己一样。于是被母亲推荐来到paul的诊室。

Sophie身上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胳膊受伤无法开门,却拒绝paul的帮助。表面上生气母亲给paul打电话说了不理解自己的话,实际上借着生气探寻母亲有没打过电话。一个浑身包裹着刺的少女,拒绝着他人的靠近,孤独而绝望。

Sophie6岁半开始学体操,12岁拿到全国冠军,父母离异且关系恶劣,去看她比赛都不愿意坐一起。父亲忙着自己的展览摄影,各处搬家,无暇顾及她,但偶尔能听她说话。母亲不愿意了解她理解她,把她当小孩,不允许她做决定。她跟体操队的姑娘们关系也很糟,高强度的竞争,互相嘲笑嫉妒。唯一让她感到关爱的是教练cy,可cy却利用sophie渴求关爱的心理,利用她剥削她,也许跟她有不伦性关系。

Sophie摆荡在一个危机四伏的船上,风雨飘摇,无人支撑,她很害怕。她担心自己不能选拔上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而这荣耀似乎是她唯一的傍身皇冠。她希望父母能关心她,听她讲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这不可能,于是她出了一场车祸。她还是未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她受伤了躺在救护车里,也不愿意给出父母的电话号码。

这种渴望关心又反复遭到拒绝的经历,让Sophie形成了矛盾的人际关系。她渴望着关爱,又拒绝别人的靠近,也许她害怕得不到,也许是觉得自己不值当,也许是害怕被利用。

且看paul如何一步步避开玫瑰之刺,跟sophie产生连接,打开她的包裹。

1.第一次的试图接近

sophie说了一堆讨厌的人和事。总之拒绝承认自己有自杀倾向,也不愿意谈论生活,更别提父母什么的了。只想尽快拿到paul的评估报告,认定自己精神正常,就可以走人。

转折点在sophie说既然paul不能给专业意见,自己还是走吧,paul未表达反对意见,也许这跟sophie母亲的做法不一样,sophie愿意打开一个小窗口。paul没有读她的报告,sophie很难过,觉得paul对她也没兴趣。paul向她保证他很愿意了解她关心她。她坚持他应该读报告,paul于是老老实实读报告,sophie则开始通过书来谈论自己(是真的喜欢还是装门面,那些顶层目光不及的书真可怜),一旦触及到她自己的想法,她又缩进龟壳里。

Sophie很敏感,也很善解人意,发现咨询师患有哮喘,还把药瓶扔给他。咨询师说自己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今天找到了。她开始愿意谈论死亡,但仍不愿意谈论自己的问题。她很焦虑,想要喝水。咨询师给她插了一个吸管,告诉她这是为小病人准备的,sophie很高兴。paul问她什么是最让人难过的,sophie说被当成小孩子。

sophie希望享受关心,又能有自己的自主性,她的妈妈并不懂她,而是关心体操带来的荣耀。面对压力,她希望有人能关心自己鼓励自己,能告诉她自己是可以的。paul镜映了这部分,sophie产生了母性移情,她希望能有paul女儿的待遇。

结束时paul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她跟父亲或母亲一起写一份对自己的评估报告。

2.第二次的两次面质

第二次来时,paul无意间听到sophie在车上与cy的对话。sophie湿淋淋进来,问paul能不能帮她换衣服,paul拒绝了,叫来老婆kate帮忙。kate的温柔和关心软化了不少sophie身上的刺,sophie已开始信任他了。她问paul“你是庸医吗”,而不似之前,直接将paul归为跟父母一样可恶的人。paul面质打电话的事情,好不容易建立的关系又降到了冰点,sophie又缩回去了。

后来sophie谈论与体育馆女孩的糟糕关系,paul猜出厌食症和暴食症的词和人,关系有一些缓和。接着paul读了未写完的报告,sophie哭起来了,她应该没想到paul眼中的她如此美好,于是跟父母的关系开始出现在话题中。

paul又说试了sophie的刷牙姿势,镜映了sophie不愿面对的无助又无用的感受,咨询关系又进一步加深,paul给了第二次面质。paul对sophie试图诱惑他的解读是,在sophie的生活中,有人这样破坏规则利用了她,她想试探这里是否也会这样,来确认安全。

第二次面质是成功的。

sophie谈到了车祸谈到了死亡,她期待自己受伤时父母能关爱自己,可还是没得到,还伤了两个胳膊。她坐在救护车里,想象有人朝里看的关切目光,可除了自己,什么也没有。sophie如此的绝望、孤独,难怪一直希望可以跟随队友去加州训练营,即使自己无法参与训练。

她跟cy的关系仍然是一个禁忌,她在等待可以打开的时机。

 4 ) 《扪心问诊》Laura系列分集赏析地址大全

 5 ) 旁观者

    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对人性感兴趣的人都不妨看看。
    这是很有趣的观影(剧)体验。我有过心理咨询的经验,作为咨客同咨询师交流的经验。但是观看这个美剧,是旁观者,旁观自己曾经历的时刻。旁观到自己也旁观到咨询师。或许我还是习惯用123来组织我的语言。还是用123来分述我的感受。
    一、咨询师不容易。
    一方面,跟剧中的来访者一样,我也常常希望咨询师直接给意见。剧中保罗的确是功底深厚的咨询师,他有智慧和能力让自己旁观,以问题回答问题。不干涉你的生活不自以为是的帮来访者做决定。是的,咨询师是要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帮助来访者建立自己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认为呢?”“这是你要的么?”“你的感受如何?”诸如此类,他们有能力用智慧的语言让你绕不过问题,让你面对问题。
    另一方面的不容易,在于,来访者常常想要探求咨询师在咨询室之外对自己的关注和在意,想要了解咨询师的个人生活。Alex的死,令到保罗陷入法律纠纷,Alex的父亲起诉保罗,认为Alex的死是保罗造成的。我无意去分析究竟是谁的责任。我更想表达的是,咨询师坦露自己的确有风险,有行业规定咨询师有责任和义务为来访者保密,但是却没有东西约束来访者要给咨询师保密。剧中保罗,在为Alex提供陪伴、支持、接纳的同时,还要是自己的个人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真令我为保罗不平。Alex的父亲的起诉,保罗却不能够在法庭透露当时咨询的内容。好憋屈啊。胜算似乎很微小,保罗有可能因此丢掉工作,经济破产。难道这就是他要面对和承受的?
     二、编剧和演员都好棒。
     有过咨询经历的人会明白,在咨询室里的聊天,常常天马行空,常常情绪突然就来了,不像是日常的那些生活工作场景。该剧的台词从不会令我有出戏的感受,每个细节都衔接的很好,就是那样,对,就是那样。据说该剧是由多个编剧共同完成,并且有请教专家团队。这真的很敬业。顺便说一句,美剧的编剧都很专业吧,这就是美剧吸引人的原因?引人入胜,让观众有挑战。
      演员也很棒,情绪的表达很到位,不会觉得装或者不够。就好像剧中的故事真的就是发生在他们身上那样。好像他们不是在演绎别人,就是在呈现自己的真实。
      嗯,我看到第二季了,以上就是关于这部剧,我目前很想表达的东西。

 6 ) 关于sophie

这几天把《In treatment》第一季里Sophie的部分看完了。目睹父亲出轨,父母婚姻破裂,及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被真正的倾听和安慰,使她认定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会把一切搞砸的人。随着与咨询师paul的持续工作,她慢慢的有了质疑和反抗父亲的力量。

看到她找出四年级时候的日记,读给Paul听,大意是,911发生那天,她很震惊很难过,爸爸告诉她,世界就是这样悲惨的。16岁的她情绪激动,勃然大怒,控诉自己的父亲:这是什么样的人,要对四年级的女儿说,世界就是这么悲惨,而不是去做点什么,改变它!只会跟模特们在一起,给她们拍照!

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爆发。后来她在咨询室里,当面谴责了父亲抛弃她给她带来的伤害。父亲愕然,也开始反思。再后面,剧情没有交代,只看到sophie与父亲在草坪上聊天,及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这个结尾总觉得意犹未尽啊。

我想,作为一个压抑和隐藏了自己真实感受的孩子,Sophie开始敢于对父亲指责和抱怨,去体验那个愤怒,去宣泄那个恐惧,这是一个好的改变,也是一个成长的开始。她终于从惯有的模式解放出来,不再压迫和想要伤害自己。

但是,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害怕的孩子终于要睁开眼睛了而已。如果她因此,就把生命里所有不如意的遭遇,都归罪于父母,抱着童年经历不放,那她就还是一个可怜的孩子。

而要从孩子成长为成人,绝不是抱怨别人没有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体验和疏通了那些累积的恐惧与愤怒之后,Sophie会真正的睁开眼睛,她能看到生命中有不同的选择,而选择的自由和主动权掌握在她自己的手里。父亲对悲惨世界的告诫,并不是世界的真相。她可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她不必再做个被抛弃的孩子,不断的埋怨父亲,相反,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成人,去好好爱父亲。

用爱代替愤怒,用自由代替恐惧。我想,这才是我们探索原生家庭,与父母和重要他人的关系,的意义所在。

 短评

这才是真正的心理片。

6分钟前
  • FluorineSpark
  • 力荐

In treatment 在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心理医生的工作和生活。你能看见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微妙的关系,看见治疗师本身的生活。它既不神秘,也不随意。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盆友们,强力推荐之。

11分钟前
  • 简里里
  • 推荐

如果要我选我最崇拜剧,这一部绝对上榜,但是这么多年,我一直无法完成这部剧的观看,甚至很多时候打开播放器我不能直视它。

12分钟前
  • 旅人之忆
  • 力荐

临床心理学教学片。“咨询师和病人就像是同一个黏鼠板上的两只老鼠”,不能同意更多。

14分钟前
  • 丹AI🌵
  • 力荐

Paul自己的崩溃是这个剧最有趣的地方,另一种意义上的登堂入室。

18分钟前
  • 郁章
  • 力荐

“这是我对心理学的疑虑:你发掘再发掘,直到你发现关于自己的所有真相,再在所有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但这有什么好处呢?”

23分钟前
  • 久遠
  • 推荐

真是良心剧,我大约撑过前3集才渐入佳境- -- -

26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主角,感性,温和,温柔,孤独,很迷人的性格。dead inside(第一季离婚),重新认识父亲和自我(第二季),end of practice,experiencethe real world,being alone(第三季)。全片的戏剧性完全靠室内对话展开,很特别。

31分钟前
  • 大约在冬季
  • 力荐

从治疗意义上,paul与gina的精分治疗需要懂精神分析的人来观看,会有深刻的体会,现在的内心冲突几乎都是还原早年家庭冲突,如何将潜意识意识化相当有技术含量。故事情节上,每个人物都刻画的都非常形象生动。矛盾冲突设计合理。剧情饱满,及时同一个场景内少量镜头调度也不会使故事显得苍白生涩。

35分钟前
  • 酸性体质
  • 力荐

隔了两年多又接着从34集开始看,感觉却不太一样了。Paul对Amy深层问题的阐释让我觉得侵略性非常强,如果我是咨询室里的来访者,大概马上会叫咨询师住嘴,然后离开再也不会回来了。不过他的阐释非常有道理,可以作为专业参考之用。只是我认为咨询师将这类分析内容留在自己脑中便好,还是把解读的空间留给来访者本人吧。

38分钟前
  • 沁云
  • 推荐

无趣

40分钟前
  • 房等等
  • 很差

这剧非常接近真实的心理咨询

41分钟前
  • Ying
  • 力荐

心理咨询师真是个伟大的职业,Paul 竟然用全然的卷入反移情成功治疗了对他移情的女病人。我对这一季里的每个人物都抱有巨大的同理心,每次哭泣在我看来都是治疗有效的时刻。分离是常态,死亡或离婚,学会面对它,自己可能就长大了。心疼Sophie,我跟她有共鸣。

45分钟前
  • 饥饿艺术家
  • 力荐

居然non-stop看完了。。。

48分钟前
  • Frenovus_L
  • 力荐

每次看完in treatment心理都很沉重。以前梦想的职业,现在用现实的眼光去审视觉得无比的凄凉。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困兽,困兽之斗,何去何从。久病成良医,叹矣!

51分钟前
  • TT的鱼尾
  • 推荐

Laura太美,根本无法抗拒的诱惑。

56分钟前
  • JAMUPAI
  • 力荐

很难说是一部psychotherapy 的标准范例:除了Sophie 的个案,其余来访者的问题都未能通过治疗获得解决,剧集篇幅和戏剧冲突使得Paul操之过急,无视阻抗,逼问、强加解读,表现出自恋型治疗师的典型征兆;而Paul自己也认为,Sophie的治疗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本主义咨访关系的建立。但值得从业者关注的是什么:失败的移情转诊、伴侣治疗的进程与治疗师自身破碎的婚姻共振,与Gina的督导和婚姻咨询中呈现出的模糊边界和强烈power dynamic。therapist从来就不是单方接收讯息的助人神力,其自身的经历、喜好和动能必定在咨访和督导关系中产生影响,甚至外溢至其咨询室外的关系与生活,此种“破神”的呈现反思了心理动力治疗的局限,这种复杂性和破碎感更凸显了伦理、规则和边界的必要。

59分钟前
  • JowenSomething
  • 力荐

与其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不如与我倾诉一小时。

60分钟前
  • Myonlystar
  • 力荐

在显示器前做一次免费的心理治疗

1小时前
  • 拾叁空城
  • 力荐

心是急流深谷,你能探测到什么程度?很难看到专业度如此之高的心理剧,可以做为心理学临床教学观摩片,用以做案例分析,随同剧中人物一起潜入意识深处拆解心结。以纯会话形式展开,如同真正的问诊。非常考验编剧台词功夫与洞察力。演员们集体做到无痕表演,无表演的表演。这已不是剧,而是生活本身。

1小时前
  • 匡轶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