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年

记录片中国2023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人生十年 剧照 NO.1人生十年 剧照 NO.2人生十年 剧照 NO.3人生十年 剧照 NO.4人生十年 剧照 NO.5人生十年 剧照 NO.6人生十年 剧照 NO.13人生十年 剧照 NO.14人生十年 剧照 NO.15人生十年 剧照 NO.16人生十年 剧照 NO.17人生十年 剧照 NO.18人生十年 剧照 NO.19人生十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0:52

详细剧情

简介:古语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在这条人生的单行道上,我们的每个十年都会有不同感受,十年的时间可改变一个人,也可成就不一样的人生。记录人们从志学之年到从心之年的心念历程,让我们一起听别人的故事,寻自己的方向,找人生的答案。

 长篇影评

 1 ) 心血来潮,给剧中14个人物分别做了人生简表

剧中人物我就不做评价了,各位小伙伴肯定都有自己的理解。

下面的要素简表,适合看完剧集之后,回看这些人的半生,

通过对出身 / 教育 / 父母关系 / 婚配 / 子女 / 健康 / 经济大环境 等人生节点及其变迁过程的审视,来回顾整个剧集。

人物顺序见下图

制表比我预想的更花时间,中间经历了疫情(我是武汉人),前后拖了一年。。。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

希望对喜欢这部剧的小伙伴有帮助

感谢

 2 ) 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

被推荐这部纪录片已经很久,却迟迟没能找到时间看。正好最近得空,于是一头扎进去看了整整三天,心中多感慨。

纪录片的片头“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就像是我们古话说“三岁看老”,本片的主旨是通过从1964年开始时隔七年一次的记录采访,记录他们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对教育、两性、金钱、社会阶级的态度,观察他们的人生模样是否在他们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定型。本意或许如此,但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的意义远不止如此。

首先它展示了十四个不同的生命形态,让观众有机会俯瞰人间生活百态,思索幸福的生活对于一般人是否可能。

拍摄该系列第一部影片(7 UP)时,他们都只有七岁,导演有意识地按照阶级划分了十四个孩子:贵族家庭的Suzy,富家三子John、Andrew、Charles,贫民窟Tony,福利院两个孩子Paul和Simon,工人阶级三姐妹Jackie、Lynn、Sue,教师儿子Neil和Peter,传教士儿子Bruce,农场主儿子Nicholas(Nick)——这样的划分异常残酷,尤其看着七岁时不同出身的孩子们的谈吐,当他们中有人已经开始读《金融时报》《观察者日报》,规划好人生时,而福利院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学。现实中的阶级门阀金钱犹如一道道围墙,将人与人划分得清清楚楚,泾渭分明。这种差别仿佛云泥,即便不愿承认,差别巨大叫人不得不心寒——生活早在人们出生前便已定型。

但是看完整个系列,我们就会从另一个维度划分他们。这里有学者、理想家、音乐家、平凡工人的人生缩影,有生活无忧与经济拮据的家庭主妇,有自食其力的独立女性。在这些不同的生活模式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希望和未来——生活远不只是我们出生时所拥有的那些。

观察每个主人公的境遇起伏,观众们会不由自主地判断到底怎样的人生是他们理想中的幸福人生,到底怎样的人生值得一过,是奔波阅历丰富、用思想行走的hard模式,还是在田园闲适、与家人共度的easy模式,是乘风破浪逐远追梦的学者生活,还是稳定安全拥有一角天地的蓝领生活。

其次,它提醒了我们决定人生几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比如一份你热爱的工作、一段或几段长期稳定的relationship,以及真正的理想与爱好。

纵观这十四个人的生活,一份自己喜欢而稳定的工作,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关键,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基础。工人阶级三姐妹中的Sue 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她通过出色的工作能力担任大学行政主管,自由而独立。

一份稳定的工作除了可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费用,让人不需要为生计奔波,也帮助我们建立社会关系和自信心。这种自我被社会肯定的幸福感,是难以从其他地方获取和代替的。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获得自我认同感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段或多段长期稳定的关系。现代社会的多变和对独立的渴望让当代青年多少失去了对爱情和婚姻的期待。我之前也怀疑过人们为什么都要进入复杂而日趋平淡的婚姻生活,而不享受来去自由的单身生活。但是这个视频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伴侣可以让自卑的人自信,可以点亮生活,甚至可以改变命运,Paul就是因为遇到开朗积极的妻子,一生过得顺遂平安。

从一见倾心,到相濡以沫,一段稳定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我、建立家庭,更相信自己,不畏惧未来。

至于理想问题的发现,最使我感到惊讶和惊喜。在我看来,理想就是无用之用,是我们的爱好、纯善,无关世俗,无关名利,只讲求内心舒畅,心安愉悦,似乎对成功幸福的人生并无多助益。

只从这十四个不同的个体样本看,我们发现有至少四个人都从事了有关慈善的工作:Bruce从小就怀揣着要去非洲支教的梦想,毕业牛津数学系后放弃高薪工作去边远地区和印度支教;Simon基于曾经在福利院的生活,和第二任妻子在中年开始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Lynn在流动图书馆帮助不同的孩子,包括残疾儿童阅读识字;John建立了一个慈善组织“保加利亚之友”,为保加利亚购买药品,资助保加利亚的一些儿童福利院。Paul的妻子也经常在福利院帮老人理发、陪伴他们聊天。

至于兴趣爱好,Peter在业余时间与妻子、好友研究音乐;Sue爱唱歌,并机缘巧合参加音乐剧。当时他们在做自己喜欢做、想做的事情时,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连带着身边人也更明亮了。

人就是应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嘛!

我发现,这些身怀理想和热爱的人,似乎拥有比一般人更广阔的胸襟和更宽广的维度的爱,他们在实现自我成长之后回馈社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更大更崇高的快乐,甚至在观看纪录片时观众们甚至都会被感动,感到与有荣焉。

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无愧于这一生吧。

《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就像是导演给我们打开的一个上帝视角,让我们有机会最近距离地观察到不同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各自生活的展开方式。刚看到人生前三十年的时候,我心有戚戚,心中满是一套套成功学的反省和思考——重视教育、眼光长远、自律自爱、把握机会、积极乐观但不过于天真……

但是阅尽千帆,看到人生的后三十年,内心却渐渐平淡了。人生的前三十年就像是激流勇进,虽然没有太多生活压力,却要面对升学考试的条条框框,度过一道道关卡,如果没有把握住当下进入好的中学、大学,便会错失更多机会;如果求学生涯顺利,那么未来进入社会以后的工作选择、晋升空间等,总的来说,一定比教育程度低的人拥有更多的机会。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人生的后三十年,但就像阿甘说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生活突然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东西!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总要生活,因此我们总能在自己生活角落找到答案和出路。Tony凭借自己的精明和与生俱来的乐观精神,白手起家,建立完满的家庭。Neil最后走出自己的困境开始担任议员,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看到他的生活终于显现出一些起色,我由衷为他感到高兴。即使是老年受关节炎困扰、长期依靠政治补助度日的Jackie,在她身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那种坚强、坚韧的精神,她依然没有被生活打倒。

说起对这个纪录片的评价,我看很多弹幕都说它“最大的败笔就在录一集播一集”。从现实的角度解释,纪录片不是学术研究,所以需要录一集播一集,向社会市场盈利。但即使从理想的角度看,我也依然支持这种边录边播的形式,尤其是看到Neil担任Bruce婚礼证婚人的那一瞬间,我突然热泪盈眶。我才发现这个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到他们的人生中,在无形中帮助它的小主人们成长和思考,这种温度和关怀正是学术研究所最缺乏和最遗憾的,而这部纪录片不动声色地却做到了。

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们有机会如此真实地观察他人的一生,让我在人生的重要关卡有机会更认真地评估“幸福的生活是否可能”的问题,让我在做选择的时候看得更远更广阔。感谢这部纪录片,由衷希望Nick的身体可以恢复,天使Bruce可以减肥成功,Neil和John在政界更上一层楼,希望纪录片中的每一个人和导演Michel都可以健康长寿,平安顺遂。

感谢《人生七年》,期待2026年的70up!

 3 ) 影片结束的日子

我曾对Neil的迷茫感同身受,我曾欣赏Bruce的坚定与善良,我曾羡慕Paul的幸福婚姻,我曾瞻望John的精英人生,我曾敬佩Lynn的坚持,我曾受Nick的变化而鼓舞,我曾感叹Tony的朴素人生哲学。

可在结束观看的时间内,我时常想起的是Susan,那个一开始就有自己想法的女孩。

即使婚姻不顺成为单亲妈妈也依旧稳定负责,

40岁不断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唱歌),

依然相信浪漫爱情并从容对待婚姻,

不卑不亢对待自己的事业并有所成就,

放手子女并且晚年自己也活得精彩的人生。

在她身上,总是有种从容与活力吸引着我,她的人生是让我羡慕的自洽与圆满,即使不是一帆风顺,但依旧爱自己爱生活。

 4 )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场暮年的和解

《人生七年》拍到《63Up》,画面越来越精致,但冲突和矛盾却越来越淡化。而又莽撞到成熟,再到淡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的真实呢?

文 | 纪实观察

中国有句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来这是一句世界通用语。1964年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7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的小孩子。期待从他们的眼里看到2000年的英国会发生什么变化。此后每隔7年制作一期,今年已经更新到了《63Up》 。导演艾普特·艾普特也从当年的22岁,坚持到了78岁。

先来认识下这14个孩子吧。

来自伦敦东部贫民区的托尼

来自利物浦中产阶级的尼尔

高富帅三人组,从左往右:约翰、安德鲁、查尔斯

工人阶级姐妹花,从左往右:Jackie、琳、Sue

农二代:Nick

富家千金:苏西

天使男孩布鲁斯

彼得

福利院兄弟Paul和Symon

福利院兄弟Paul和Symon

从7岁开始,14岁、21岁……直到63岁,片中的主人公经历了青春期,创业期,婚姻期,进入到老年期。而这部反映时代人生的纪录片,也成了一座经典丰碑。

被时代选中的纪录片

最初的《人生七年》只是激进、左翼的格拉纳达电视台《世界在行动》(World in Action)栏目的一个专题报道。

该节目创办于1963年1月,由擅长调查性报道题材的澳大利亚人蒂姆·哈维(Tim Hewat)担任总编。他想做一档反映英国阶级分化的新闻片,追踪他们未来的发展。马克尔·艾普登当时只是一名实习记者。

他对此十分触动,他觉得英国的阶级制度很不公正,许多同龄人和他资质不相上下,却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艾普特和另一位调查记者分别负责在三周内从英国南部和北部挑选14位来自不同阶层的孩童。

所以在第一期节目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尖锐的问题。在私人学校的孩子每天都读《泰晤士报》,当他们高谈论阔“上大学”的时候,生活在保育院的孩子甚至还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意思。

而且片中一段经典的交叉蒙太奇,把孩子们所处阶级不同,起点不同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边是富家女苏西伴着钢琴曲在练古典芭蕾,姿势克制标准;一边是伦敦东区的贫民窟学校里孩子们疯闹打笑的声音,孩子们互相追逐,没有约束。动静的交叉,让人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他们的差别,也自然地把这14个孩子放到了一起做对比。

第一期节目全片都充斥着对立与政治观点,对党派观点、男女地位、家庭关系和未来发展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意见。

但在《14Up》中,我们看到,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观点,他们表现出更多对个人的关注,也更想表达自己,每一个人都像刺猬一样,把自己武装了起来。

在《21Up》到《49Up》出现了很多人生的转折,农二代变成科学家,而且每个人都经历了婚姻家庭的考验,也经历了父母的离世带来的代际更替。

与之对应的英国也在这几十年间经历着很多变化。戴安娜王妃的辉煌与去世、英国的入欧与脱欧等,都在这些主人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作为时代中的人,自然带着时代的标记。

直到今年的《63Up》,全片已经看不出任何的观点冲突。

这次更像是一个暮年的回顾,第一个问题就是参加这部纪录片的录制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收获。纪录片的时代探索已经完全淡化,变成了简单的人物口述记录。唯一关于英国脱欧的观点讨论,几位主人公也自然的以一个老者的口吻一说而过了。

不过这或许才是真实的人生,人的一生走到这个年岁,曾经的懵懂、叛逆、桀骜、迷茫、心酸、幸福都已经慢慢地沉淀在了皱纹里。

有影评人提出,不要以上帝视角来看这部片子,太容易下定义。我反思,如果我跟他们同时代,看到他们在各个阶段的样子,是会有同感还是会觉得无趣呢?

正如片中杰基所说:我们七年的经历用十几分钟表现,本身也是不全面的。

一人一片,艾普特56年的坚守

每部片子都是导演的孩子,身上流着导演的心血,反映着导演的人生。

在没看资料之前,我想着这部人生真实纪录片的导演应该是接力式的吧。后来才发现这56年,一直是艾普特·艾普特。想到一为78岁的老人与63的老人坐在一起,从青丝到白发,就特别有画面感。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外导演不因年龄限制而限制自己的创作的精神。

反看国内,有的导演是年少成名,有的是中年得志,78岁的时候大家又会在从事什么呢?

我想做到今天,《人生七年》是艾普特,也只能是艾普特才能创作出来的。

这些人从一开始的被挑选,到自愿参加,到自愿退出。直到今天还愿意表达,与艾普特多年的沟通交流是分不开的。即便如此我们在后来的几部片子依然看不到了许多人的面孔。这本身就是一件将普通的自己曝光在人前的事,把自己放在舆论浪尖,本身就需要个好导演来共同支撑这份勇气。

《人生七年》每小时的播出片段背后有不少于30小时的素材。

此外,艾普特在选角和采访的问题上很有经验。在为《人生七年》选角时,他首要考虑的不是某种性格,而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善于思考、表达,敢于直面镜头的孩子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拍摄现场会有六七位工作人员在场。

纪录片的采访尤为重要,这个采访既不能让采访对象只挑对的说,更不可能让他按照导演的想法来说。

能真正的放下戒备,表达自己,这与坐在你对面的人是谁很重要。为了让受访者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艾普特经常刨根问底,追问受访者“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等等。

在拍摄纪录片时,简短的问题最有效,当然最有威力的还是沉默。艾普特总结经验:当你想进一步深入受访者时,你只需盯着他们,有很大几率他们会打开话匣子,虽然这很残酷。然而艾普特也有挫败的时候。随着14位小孩的成长,他们越来越有主见,甚至要求在播出前删除不适合的片段。为了留住受访者,艾普特只好退让。

在《人生七年》中有几个人物的反转较大。一个是中产阶级的尼尔,7岁时他的条件还不错,家庭也很幸福。在7岁采访中我认为他是最萌的一个,很愿意说,很愿意畅想。万万没有想到后来的他会受精神疾病的困扰,甚至居无定所,连婚姻都无法保障。

另外一位就是调皮蛋托尼,7岁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混社会的气质。在拍摄21岁的时候,艾普特发现他混迹于英国赌马场,乐此不疲地为赌徒下注。于是他断定28岁的托尼肯定身陷囹圄,因此要求托尼带他游览热门的犯罪场所,为28岁的拍摄积累素材。

后来不仅艾普特错得很彻底。可能很多观众也没有想到28岁时,托尼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子,63岁的他已经儿孙满堂,甚至还成了一名兼职演员。在镜头前他也从不闪躲,非常乐观。

《人生七年》拍到现在,艾普特也与采访对象产生过矛盾。杰基对他的观点的不满,从21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28岁的彼得因为节目播出之后的舆论而选择退出拍摄等。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63Up》更像是一次和解。在之前的几部片子里我们很少听到艾普特的名字,但是在《63Up》中,我们反复听到主人公提到:迈克尔,你知道的。

编年体人物传记,社会缩影的记录

1985年,艾普特带着《人生七年4》(28 Up!)参加纽约电影节,反响热烈,后获得美国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

随即《人生七年》在美国电视上播放,在全球掀起一股“人生七年”热。

《人生七年》的副产品先后在美国、俄国、南非、日本、德国等地涌现,其中艾普特还担任了《美国人生七年1》(Age 7 in America)、《俄国人生七年1》(Age 7 in the USSR)以及《南非人生七年1》(7 Up South Africa)的制片人。

长时段纪录片蔚然成风,除了“人生七年”系列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澳大利亚导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Gillian Armstrong)追踪三位工人阶级出身、居住在阿德莱德的女孩关于人生点点滴滴的纪录片《人生十四岁》等。

国内这几年推出的张同道的《成长的秘密》《零零后》等,都是通过对人物长时间、多事件的记录来展示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的细节。在中国,我觉得这更像一部编年体人物传记。通过一年一年的记录,时间上的变化来记录历史。

通过这一类纪录片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每个时代服装上、建筑上、社会环境与生活节奏上的变化。

与回顾历史相比,我们更期待看到未来。是什么让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变化?是阶级、教育、家庭、性格还是社会的变化与进步?

从《人生七年》中,我们看到了,大部分人最后还是处于他们父母之前所处的阶级。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人生的多样性,并不像很多人口中说的那么消极。

这类纪录片耗时长,见效慢,但也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记录的意义。作为观众,这种对别人人生的观看,满足了我们集中了解人生的好奇感。同时,也满足了我们对未来的预测感。

到了第九部《63Up》,不可避免的要面临生死问题了。在这一季中,一直坚持图书馆公益的琳离开了我们。这让人心里酸酸的。不能说这部会不会是大结局,但是离再见的时候越近,越觉得舍不得。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刻吧。期待未来的七年他们依然充满对生活的热情,依然可以保持自己年轻时的态度,我们七年后再见。

参考资料:《“天生的社会学家”:迈克尔·艾普特》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场暮年的和解

 5 ) 每一集都9分+,这部拍了63年的神作,要看得趁早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还有一句更通俗的谚语,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它讲的是一个人的出生家庭,以及成长环境,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

无独有偶,英国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叫做: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可理解为“七岁看大”)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一部在堪称伟大的神作诞生了——

人生七年9 63Up

这是一部在英国ITV和BBC播出的纪录片,也是世界上拍摄周期最长的一部纪录片。

从1964年开始,《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诞生。

导演选择了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七岁小孩,有的来自上层社会,有的在孤儿院长大,去采访他们的方方面面。

在此之后,每隔7年对这14个人进行回访,倾听他们的想法,观察他们的人生变化。

截至今年6月份,这部纪录片的第9期也来了。

这一次,主角们都已经63岁,进入到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

14名受访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状态

在豆瓣上,这套纪录片的每一部都超过9分。

最新的这一部也不例外,直接飙到了惊人的9.6分

这样的宝藏纪录片,建议大家一定要趁早看。

此前,《人生七年》曾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

不仅如此,它还被英国第四台纳入“世界上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名单中。

为什么这套纪录片能够受到这么高的赞誉?

一句话可以总结:这是一部用生命来拍生命的纪录片。

它用最直接和最真实的视角,展现了关于阶级和人生的残酷真相。

其实从儿时开始,这些受访者身上就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居住在富人区,念贵族学校的小孩,接受的是精英教育。

男孩子们,从小就看《观察员》、《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

女孩子们,从小就要接受形体训练,陶冶艺术情操。

不仅如此,他们对于自己以后的人生也有着明确的规划。

读名校,上剑桥。

从7岁到27岁的人生规划,都安排的满满当当。

穷人区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展现了完全不同的面貌。

这些孩子大多就读于质量堪忧的公立学校,上课时不守纪律,下课就疯玩打闹。

对于未来的学业和人生,也没有规划和设想。

甚至,连什么是大学都不知道。

当问到业余爱好时,二者的差异就更加明显。

精英阶层的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喝茶、弹钢琴,品味优雅。

对于音乐和艺术,能够侃侃而谈。

而平民阶级的孩子,爱好也出奇的一致——

喜欢打架。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在几位受访者身上一点也不假。

这些出身在平民阶层,且没有明确目标和规划的孩子,大多没有念大学。

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去驯马场、赌场工作。

精英阶层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在先天的环境优势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们大多实现了小时候的理想。

考上牛津、剑桥,毕业后当律师、或做科研、或从政。

随后就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生活的一切都在稳步前行。

不得不说,由于家庭和出身的不同,导致他们的人生起点就不一样。

大多数平民家庭的孩子,用了一生都没有跨过这道阶层鸿沟。

在最新的这一部纪录片里面,其中的一个受访者在63岁的年纪,也终于承认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显然如果你出身富贵

你会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

和更轻松的生活 也更容易成功

阶层固化,已经是大家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

这套纪录片中的大多数人,也用自己的大半辈子来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这道鸿沟真的就完全无法跨越吗?

并非如此。

片中的两个人物,就通过自己后天的行动,实现了先天阶层的转化。

第一个人叫尼克,他的父亲是一个农场主,从小生活在约克郡的乡村。

尼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小子,但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充满兴趣。

通过自己的努力,尼克在21岁的时候进入牛津大学的物理系。

到了28岁时,他搬到了美国,在一所大学从事核聚变研究。

35岁时尼克成为副教授,到42岁时又晋升为正教授。

可以说,尼克的这大半生,就是一部活脱脱的励志史。

他用努力改变了自己的阶层和社会地位,也是这部纪录片里唯一一个从平民阶层转向精英阶层的人。

但,另一个叫做尼尔的人却和尼克恰恰相反。

尼尔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有着良好的出身,接受着最好的教育。

和大多数有钱人家的小孩一样,尼尔也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既定的规划,想成为一名宇航员。

他考上了阿伯丁大学,这是英国最具知名度的大学之一。

但是,他在上学的第一年就辍学了,这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21岁时,尼尔来到了一家建筑工地工作。

28岁时,尼尔已经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在街头四处流浪。

到了35岁时,尼尔住进了政府提供住房里,但是日子仍然过得不如意。

先天一手好牌,最后却打得稀烂,这是对尼尔前半生最好的写照。

《人生七年》这套系列纪录片已经出了9集,拍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

但是,每当时隔7年,有新的一集出来时,总能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

放在以前,观众总是会感叹它反映了阶层固化的残酷现实。

但是在最新的《63up》这一集里,你会发现:

当经历了岁月变迁、体会过世间冷暖之后,每个受访者在自己的耳顺之年,心态都更加趋于平和。

当他们回顾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的前半生时,各自都有不同的生命体悟和人生经验——

有的人迷迷糊糊地过了一辈子,到了60岁时,才搞清楚自己是谁。

有的人发现,虽然先天基因、家庭、出身等等,会决定一个人的大部分。

但是,后天的每一段经历,都会影响和改变人生走向。

有的人意识到,自己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并不是考上名牌大学,或者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

而是自己的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刻,这是世界上最“纯粹的快乐”。

还有的人虽然活得顺风顺水,看似获得了的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回顾过去时,却为自己没有好好陪伴家人而后悔。

63岁的年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说是“半截身子已入土”。

片中的这些受访者的人生经验,也道出了很多人到达这个年纪之后的真实心声。

其实,这正是《人生七年》这部记录片的魅力之处。

在广度上,它让我们看见了不同出身、性格、的个体,都活出了不同的可能性。

在深度上,它完整呈现了一个人从“垂髫”到“黄发”的过程。

从这些人物的身上,既体现了生命的精彩与伟大,也反映了人生的局限和无奈。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俨然成为了一本宝贵的“人生说明书”。

它能够让每一个观众去观照、对比、思考,然后去用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本文作者:张不才

 6 ) 比记录他人生活更重要的是:唤起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人生实在是太快了。

世界上最伟大的纪录片,豆瓣评分9.6。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首先庆幸导演Michael的长寿和健康,其次感谢所有受访者的坦诚,这两点共同促成了这部电影的伟大。

我想谈谈对每个人的感受、以及他们带给我的启迪,仅仅是记录自己的观影想法而非给别人定性。人类连自己都无法了解,遑论评价他人。比记录他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唤起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人生实在是太快了。

“John”

至今John拥有节目中最完美的人生,一路名校、娶了门当户对美丽善良的妻子、事业达到少有的高度、家庭幸福朋友和睦、在慈善方面非常有作为。作为保加利亚建国者后代的John有很高的起点,John也如他所说的那样没有浪费他的优势,异常勤奋从不出错。

John身上有几点是让我很佩服,第一他是节目中说话最坦诚的人之一,第二他对社会看得清也拎得清很少有虚伪做作的成分,第三他在63岁那一集中才说出自己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需要辛苦工作。影片中记录了很多父母离异或者去世对孩子的影响,Suzy14岁时父母离异的冲击对她造成了十数年毁灭性的影响。而John直到63岁时才说出这一事件,在那之前观众对此一无所知。John在9岁的时候就做到了普通人成年后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在苦难面前停止抱怨,坚韧前行。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来都不会反感、嫉妒John。在9岁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担当、勤奋低调的男人。

“Tony”

Tony的聪明和John很像,对社会看得很清楚,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进退之间非常拎得清。做骑师是Tony从小的梦想,令人震惊的是小时候的Tony就已经想清楚,如果做骑师没有天赋那就退出止损,去开出租车另谋生活。Tony仿佛自己人生的导演,在骑师这条路上,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和偶像一起赛马。同时也知道自己天赋不足,开始了出租车司机生涯。 Tony在事业上十分努力且聪明,在出租车学校学习的同时通过赌狗补贴收入,不是自己赌而是替别人下注赚取利润(“这样就不会损失自己的钱”Tony在影片中说道)。后来出租车生意不错的时候,决定开酒吧,生意还未启动时Tony就想好了退路。他真的太精明了,只可惜Tony的起点限制了他事业上的成就。但是这一点不妨碍Tony的伟大,在充满混混的伦敦东区,Tony的人生有一万种可能会走向失控,幸运的是他成长在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

当然Tony拥有许多缺点,大男子主义、不够尊重女性、轻度的民族主义等等。这些和Tony的受教育程度是有关的,作为一个聪明人Tony很早就扭转了自己对教育的态度。而且学历和生活的智慧并不一样,Tony一直以来的经济状况都很好。除了出租车收入,可以猜到他作为东区的老油条,解决各种麻烦的灰色收入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63岁的片子让我十分担心Tony,他的衰老似乎让他无法跟上社会的脚步、掌控生活。Uber的兴起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Tony依然固执地参加收效甚微的抗议活动(同一个地球同一份抗议)。Tony的智慧似乎不足以覆盖互联网时代,希望不要出什么意外,Tony可以一直幸福下去。

“Andrew”

和John一样,作为精英阶层的Andrew也是一路名校、勤奋聪明、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是Andrew在几个方面和John又完全不一样。

我想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Andrew这样的朋友,他们少年老成没有脾气,成绩很好但是很少讲笑话;沉默寡言、稳重靠谱、按部就班、从不出错是他们的标签。他永远不会做出格的事、不会犯低级的错误、托付的事情一定会就位。

这样的人结婚时往往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同学朋友,而Andrew娶了乡下的穷女孩,影片至今都没有交代原因。开始时两个人三观差异是很大的,导演问妻子觉得为什么会选择她,妻子说自己不像Andrew圈子里那些女孩那么拜金,很节省。这种表达很尴尬,也代表了两人之间的差异。我猜测Andrew很反感身边拜金的富二代,也受过情伤,极其渴望一份简单的爱情。希望影片最后可以给出答案。

Andrew还有一个极其可爱的地方,他很早就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打理乡下的庄园。还记得中年末期的John说过:以前很难想象自己会花时间在打理花花草草,如今却乐此不疲。Andrew可是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从精英阶层的成就来讲,在各方面Andrew都很优秀但都比John差一截。从幸福感而言,Andrew不输于任何人,庄园改造前后的差异比任何农场手游都要梦幻。

“Suzy”

在影片中我认为有三个人对社会、人性、生活很早就有了敏锐的感觉,很快建立了透彻的认识:John、Tony,另一个就是Suzy。John和Tony都有较强的欲望和野心,希望展示,获得认可。相比于Tony,Suzy一出生就站在了终点,拥有了一切。相比于同样身价的John,Suzy对更进一步、名垂青史没有任何想法;她青少年希望的工作竟然是打字员。这个世界对Suzy没有任何吸引力。与其说是厌世,不如说是没劲。

而父母离异对“没劲”的Suzy可以说是迎头一棒,辍学、远走巴黎、迷茫……好在Suzy的起点足够高,在她出现偏差后可以迅速的回到轨道。Suzy是幸运的,爱情和家庭拯救了她。Suzy总算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幸福的家庭生活。在Suzy和Nick会面时,Nick一直在大谈自己白手起家的成功学,而Suzy关注的只有生活。相比于男性的功利心,女性伟大之处在于她们更热爱生活本身。希望Suzy可以拥有快乐的生活。

“Neil”

Neil就没有Suzy那样幸运了。他的家庭不仅没有帮助他回到正轨,反而一直是他的心结。在他陷入逆境时也没有任何外力带来转机,如果不是他主动求助Bruce,他的人生可能早已结束。Neil童年无忧无虑,少年勤奋努力、青年离家出走、中年无助流浪、孤苦伶仃无偶无子、在接近老年时才体验了爱情、有了住处和饮食。有人会说Neil是理想主义式的骑士,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更多的时候Neil自己、导演和观众都在担心他的精神问题和生存问题。

Neil第一时间让我想起了那句歌词: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Neil的悲剧起源于大学申请的失利,没能去剑桥给Neil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也导致他一年后从大学退学。我认为本片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Neil的悲剧 。Neil少年时异常勤奋要强,几乎已经形成一种病态的焦虑。Neil的潜意识里非常想要进入牛津,成为片子里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这种期望,在教师家庭尤其巨大,双亲都是教师则更甚;而这种明里暗里的期望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伤害。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总有爆炸的一天。Neil始终没能和父母和解,但最终靠着遗产总算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况。

Neil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在我们都以为Neil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厚着脸皮去求助Bruce,蹭吃蹭住求钱求工作。本片中有能力帮Neil的有很多,如果Neil找上门去会帮他的人也有,但是让Neil求助心里压力最小的,只有“傻白甜”、“纯正基督徒”的Bruce。Neil其实很聪明很会选人。但是Neil作为“寄生虫”式的住客,居然因为嫌Bruce的冰箱吵闹而拔掉电源。当然Neil一直有神经敏感的问题,但是此情此景下这种举动仍然非常不合时宜。Neil的流浪生活以及和家庭群体的远离,让他疏于和人相处的技巧,更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但正因此种经历,Neil保持了理想主义和近乎病态的偏执,这让他可以坚持政治工作与写作。

希望Neil能体会到温暖。

“Nick”

出身不如Neil的少年Nick,则是另一个让我们震惊的受访者。John没有浪费自己的起点,而Nick则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Nick是他们村子里唯一的小孩,也是惟一的希望。他宣称自己要研究月亮。谁也没想到他会进入牛津学习物理、在美国大展宏图,虽然最后在科学上并没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是物质生活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变。

在婚姻上Nick也相对幸运,第一任妻子是牛津的同窗,二人在美国相互扶持。但似乎妻子的焦虑和脾气给二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终分道扬镳。Nick第二任妻的美丽优雅可以用叹为天人来形容。但Nick在感情中似乎有一丝丝躁动,Nick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给Suzy发邮件,在某封邮件中似乎有暧昧的影子。白手起家的人总希望通过挑战和征服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除了事业,他们似乎更喜欢挑战有难度的女性。

白手起家的人往往还有个致命之处,他们过度操劳、思虑过重,往往在健康方面会有隐患。不知道Nick的疾病是否源于操劳过度,希望他能征服病痛,一直赢下去。

“Bruce”

如果说片中最可爱的人,无疑是傻白甜Bruce。单亲家庭的Bruce在镜头前始终没有表现出父母离异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牛津毕业后,Bruce一直致力于落后地区儿童的教育事业,践行了自己14岁时的志向。和一般精英阶层做慈善不同,Bruce常年站在讲台上当老师。导演一直追问,这样的方式对于牛津数学系毕业的他是否大材小用。我理解导演的意思,导演赞同Bruce做慈善,但是如果有更大的平台、更高的位置,是否能产生更大的能量?我想社会需要John式的慈善,也需要Bruce这样冲向一线的精英。中心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接触人、影响人的是边缘的教师。导演觉得Bruce大材小用也源于教师地位下降的社会背景。大公司、生意场、金融IT似乎一直是社会给名校生规定好的去处。

Bruce50岁左右的时候暂停了他的支教生涯,回到私立学校当老师。导演包括Bruce的朋友都开玩笑他是不是加入了共济会或者高尔夫俱乐部。在我看来,如果Bruce没有回归生活,一直在默默奉献做圣人,我反而会失望伤心难过。我们已经过了把普通人推上神坛去牺牲的时代,除了强调奉献,我希望“英雄”可以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和幸福的家庭,能自由快乐的享受人生。

幸运的是上帝并没有开Bruce的玩笑,甚至有些厚爱。Bruce虽然聪明优秀,但太过天真善良,因为不擅长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一直没有恋爱。我一直担心Bruce被骗受伤。但在看到Bruce妻子第一眼的时候我就放心了,Bruce遇到了和他一样善良的人,而且更成熟智慧。Bruce在生活上给予妻子很多照顾,妻子也一直呵护着Bruce的童心。

回归生活的Bruce,他心里的火一直在温暖他人,希望Bruce永远幸福!

“Symon”

Symon是福利院的两个孩子之一,除了自卑不自信,最大的问题是直到第二次婚姻之前他都没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一直浑浑噩噩,对社会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目标,不懂得经营自己的生活。而且在第一次婚姻中生育了五个孩子,导演追问他的孩子有什么?Symon答道:什么都有了,一个父亲。

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我无法指责Symon,他的起点太低人生太过悲惨,交换身份没有人能够保证比他做的更好。好在第二段婚姻拯救了他,妻子虽然也是普通人,但她是那种善良、坚韧、认真、要强的普通人,是伟大的普通人。Symon说妻子一直push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懒惰问题。后续他们开始经营寄宿家庭帮助别人。Symon这一生太可怜太辛苦,好在他遇到了天使。

“Paul”

福利院的另一个孩子Paul的性格和经历同Symon几乎一模一样,一样的自卑不自信,一样的遇到了很好的可以push自己掌控生活的妻子。Paul的幸运之处是跟着母亲和继父来到了澳大利亚,他的条件也比Symon好不少。因此Paul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早,也没有无节制的生育,他们的物质条件也更好一些。令人欣慰的是两个福利院的孩子延续了他们的友谊。我一直记得Paul在年少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他有能力非常想帮助Symon。让我非常难过的一点,也是导演一直在镜头之前想要展现的,更想帮助穷人的往往是穷人

“Lynn”

相较于其他受访者多彩的人生,三位普通的伦敦东区女孩,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导演非常残忍,在前几期每次都要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和Suzy在机会方面存在差距。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Lynn是反应最平静的一个。

Lynn也是生活中经常会有的一类人,她平凡、认真、善良、幸福。但生活总是在开最残酷的玩笑,把“好人一生平安”的期冀撕得粉碎。她一生致力于图书和儿童教育,中年后期却被政府裁员。她一生善良践行宗教,却患有家族疾病早逝。Lynn拥有甜蜜的爱人,乖巧的女儿,幸福的家庭,社区和她帮助过的孩子都忘不了她。可天意弄人,她离开我们太早了。

“Jackie”

和Lynn的平静不同,Jackie十分强势。对生活对伴侣Jackie都没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她也是本片唯一和导演在镜头前有过许多冲突的受访者。当然伴随着Jakie的强势还有她敏感的自尊。

女性因为强势而被指责不够温柔顺从,这种情况如今得到一定的好转。但在Jackie生活的时代,性格的强势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不是指强势不好,每个人都有选择、塑造自己性格的自由,但在那个不宽容、男女不平等的时代背景下。Jackie的性格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有一次Jakie向导演咆哮,整个片子导演只会向她问这个问题:结婚前是否经历过足够的男人。这可以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学术问题,也可以是亲密朋友间的嬉笑,但这也可能是一个极不礼貌充满恶意的问题。冷静客观地来说,Jakie没有Suzy的家庭条件、没有Lynn的温柔、没有Sue的美貌,但她从未屈服于生活而改变自己。索性Jakie还有关心她的婆婆和孩子,希望Jakie可以受到生活的优待。

“Sue”

Sue,一个漂亮的邻家女孩。表明上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和Jakie不满坎坷的生活相比,Sue实在幸运,她总是巧妙地躲开了生活的陷阱。Sue在年轻时就从事了挑战性的销售工作,但因为婚姻放弃。二次开启职业生涯是单身母亲逼不得已的选择,从前台开始,一直做到了行政主管,取得了平凡三姐妹中事业上最高的成就。感情方面Sue和Jakie一样遭遇了离婚,但是很幸运的遇到了帅气的爱人。除了“幸运”之外,很重要的是Sue的父母一直在给予她巨大支持,在63岁那集中父母的身体状态仍然很好。而人生总会有遗憾,Sue已经和男友同居了很久,希望可以早日步入婚姻殿堂。

“Charles”

Charles一直是精英阶层中最温柔最文艺的一个,后来如愿加入BBC并且退出了本片的拍摄。希望他能健康幸福、有所作为。因为精英阶层对真理与艺术的追求、对自身的反思和改良一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Peter”

最后想谈谈Peter,他在中途退出了拍摄并且没有交代原因。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感受,在消失了很多集之后Peter突然出现在镜头前,作为观众强烈感受到了一种陌生与疏远。如果节目中的其他人出现在面前,我一定会去热情的拥抱,但Peter可能就只有握手。我想这种感受远离父母的孩子可能经常体会,陪伴是很重要的

Peter退出拍摄的原因是在青年时代的一集他激烈的批评了政府,而当时他的身份还是教师,结果报纸等媒体、周围的舆论给Peter带来了狂风暴雨式的压力,并且导致了他的失业。首先非常理解那个时代舆论暴力对一个人的伤害。其次我个人对Peter是有一些小小疑问的。

Peter和Neil是一起长大一起念书的发小,最应该帮助Nick的人其实是Peter而不是素不相识的Bruce,但Peter什么都没做甚至在镜头前也没有提起过Neil。Peter对一切都充满怨言,这让我很不愉快地想起了一类文艺青年,他们总是批评,缺什么都不做。触及自身利益的时候鸡飞狗跳,但连一些简单的付出都没法做好。当然Peter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希望在后续的节目中能听到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一口气看完十四个孩子的六十三年,好像在一瞬间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些共性:健康、幸福的家庭、和睦的父母关系、教育、自我意识觉醒的早晚、遭遇困难时亲友的支持,对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电影本身想表达的是“七岁看老”。七岁时的起点与性格对人生有巨大的影响,但人生永远是量子运动,惊喜、意外和灾难都会突然降临。珍惜时间,爱自己和家人,活在当下!

《人生七年丨俄国版》影评:

《国家动荡就像巨大的海浪扑面而来,个人生活格外渺小……》

更多电影评论,请关注公众号:天涯断肠粉

公众号丨天涯断肠粉

ID:tianyaDCF

欢迎来到天涯断肠粉的精神世界! 这个世界目前打开了三个维度: 一是饮食逛玩:厨艺、游记、文玩; 二是书影音游:读书笔记、影评、音乐、游戏; 三是观察杂谈:人生杂谈、时事评论、资讯分享; 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带给你快乐!

 短评

托尼演了BC主演的电影,安德鲁生活平稳幸福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苏和男友还没有结婚,却异常幸福,尼克得了喉癌,没有谈他的孩子们。56岁时的那种平静突然在63岁时多了一些不甘心,他们从7岁到63岁,我也从28岁到了接近35岁,七年眨眼一瞬,或许人生真的蕴藏在童年中。最最羡慕的,仍旧是安德鲁的人生。因为知道自己一生也达不到,所以才会心向往之啊。

10分钟前
  • 张菩菩
  • 力荐

看到neil在慢慢变好我就觉得很欣慰,满足了。

13分钟前
  • 葉落知秋
  • 力荐

婚姻是第二次投胎,如果说出生的第一次投胎更多的决定了你的阶层,能拥有的金钱和教育,那婚姻(或者说伴侣)便是第二次投胎,更多地影响你漫长人生的幸福感与知足感,Paul最好的印证了这个观点。而且似乎过了四十岁,大家的事业心都慢慢淡了下来,最让人感觉到开心的时刻都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六十多岁,健康就是一切。Neil也在一步步变好啊。

18分钟前
  • 樱木十贰
  • 力荐

腾讯视频可以看了,这种持续63年的跟拍,真的非常难得和用心了。

19分钟前
  • 老君山下
  • 力荐

看完63 up,最惊讶的变化是充满理想主义曾去孟加拉支教的青年成了大腹便便的平庸的老人。回到最初任教的公立中学,他说这是他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而在40多岁去私立中学时,他说这里的孩子水平更高课程更难。到了63岁,他承认变化或许来自他结婚了,需要为家庭考虑。是的,家庭天然就是保守的。

23分钟前
  • 满[已注销]
  • 力荐

这个年纪,没有痴迷,没有怨恨,没有无奈,无欲无求,活着就好

25分钟前
  • 小石匠
  • 推荐

能留给孩子的只有教育,能使人幸福的只有爱。

27分钟前
  • 邦德爱美丽
  • 力荐

从第一集开始看,好像一天看完了他们的大半生。哭了好多次,小时候童言无忌有着梦想,长大后变得沉稳谨慎有些甚至被生活捶打的失去了眼里的灵性。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这些展现出来的画面去评判大家,但是suzy直到老都依然优雅,Bruse让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大圣人般的存在,John永远的西装三件套努力勤于思考,tony不管何时都勇于闯荡乐观,Andrew温和有礼,nick害羞的样子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们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也真的保持了一生,从7岁那集似乎真的能看出来。7年之后不知道我会怎么样,但希望能够是像他们一样热爱生活,不为自己过去的选择后悔,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的人❤️看到lynn的去世很难过,她虽在镜头里不常笑,但她真的热爱图书馆和里面的孩子。还有好多人生病了😭愿生活善待他们剩下的每个人✨

30分钟前
  • 佳佳有本难念的
  • 力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上次看56up时候我还在上大学,转眼我高考已十年。感谢编导的远见,让现在的我们能够看到用真实影像记录的人生,这种上帝视角真的淡然。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起伏,从孩提到老者,感慨阶级生活等等。和社会学完美结合,几十年磨一剑,精品流芳。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片。

33分钟前
  • 画眉深浅呀
  • 力荐

延续56年的纪录片系列。多年前一口气看完前8部,尤其是充满惊喜温暖的56up时,完全想不到7年后的63up会如此伤感,看得多次泪目。死亡阴影苦苦笼罩着这些青春不再、年过六旬老人们。尼尔感情受挫;杰姬永失所爱;彼得失去亲人伙伴;尼克受病痛折磨;苏西退出节目(正如查尔斯);而琳已猝然长逝离开我们。似乎人生不再有起伏,只存凋零。其余7个人拥有的恬淡幸福、子孙满堂竟显得如此珍贵。尽管造化弄人,但大家都在努力工作、珍惜生活,感慨“七岁见老”。祝导演和大家都能健康地和我们相约70up!

38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又一个七年过去了,其实在老年56-63岁这个阶段,人很难改变财务状况,身体也一直下坡,面对离开,衰老,贫穷,特别是正个欧洲大环境恶劣,西班牙萧条,英国脱欧混乱,比如Tony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深感网约车新兴产业冲击。科技时代不是对老年人有利的时代。 白驹过隙,巍澜可期。

41分钟前
  • 猫崽三岁
  • 力荐

能更新已是最大的惊喜,人生七年英国系列,一路看来,仿佛采访对象是身边的朋友,tony真的是一个惊喜,乐观向上市井气,还会有70up么……

46分钟前
  • hyper2022
  • 力荐

感到虚无。。被那不勒斯老姐妹分心了,更期待苏联35up

51分钟前
  • 好运锂
  • 推荐

42、49、56、63其实区别都不大了,也基本是同质化的内容,许多人的人生在35的时候就结束了,只不过在最后的时候才埋葬。

55分钟前
  • 维索茨基的野马
  • 推荐

还是那句话,没有比真实生活更加戏剧化的戏剧。

60分钟前
  • 橙司徒
  • 力荐

阶级固化?七岁看老?也许跟漫长的人生比起来,这些都不值一提。

1小时前
  • 犀首
  • 力荐

追得最辛苦的一个纪录片了,各位,七年后见~~

1小时前
  • 马马
  • 力荐

导演的声音都明显苍老了。到了63岁,更多的孙辈,更关心健康问题,人生已成定局,人也更安详了。ps:我始终无法忘记去BBC工作的高富帅三人组之一啊,有生之年你就接受一次采访嘛

1小时前
  • shatsu
  • 力荐

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re waiting for something else

1小时前
  • 少年闰土
  • 力荐

看这部总是眼里常含泪水。特别感动的一点是,那些小时候没有爸爸或者好家庭关系的孩子,到最后都成家,都在关系中疗愈了自己。尽管对neil花了太多年太多年。大家的人生总是求仁得仁的,真正改变人生方向的大概是,内心渴望改变了。

1小时前
  • 小鱼脆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