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园台七号

动画片香港2019

主演:张艾嘉,赵薇 Wei Zhao,林德信,吴彦祖,章小蕙,蒋雯丽,冯德伦,张孝全,田壮壮,许鞍华,陈果,潘迪华

导演:杨凡

播放地址

 剧照

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2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3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4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5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6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3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4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5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6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7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8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9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8:59

详细剧情

  故事背景描述在 1967 年的六七暴动,还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一名大学生、单身的母亲与年轻女儿,三人错综复杂的感情故事。有趣的是杨凡导演在 1965 年于香港定居,两年后,香港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左派抗争事件,根据 Variety 的报导,杨凡表示该部电影正是一封送给香港与电影的情书。

 长篇影评

 1 ) ——这种感情在真实社会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在真实社会,这种感情是存在的。

帅哥洗澡总是会有人偷看。

会指示楼层的猫。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相当于《红楼梦》?一个失眠夜可以花40页来描述。

妙玉守身如玉,最后却被强盗劫走,被强暴时如痴如醉?

余太太的性梦表现得很美妙。

小说《简爱》,电影《金屋泪》。

——这种感情在真实社会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在真实社会,这种感情是存在的。

越是占有,越是没有。

女伯爵对贫民窟的百姓说:脏和穷并不是你们的罪过。

大段的老电影、老戏剧解说,也做成了动画,不错。

文革波及到香港,引起了骚乱。

新旧时代的交替。怀念旧时代。

黑猫给帅哥舔咪咪,绝了。

两只猫抢一个男人,绝了。

不可描述部分用草稿快速飘过,额。

三星半

 2 ) 对于喜欢香港的人是一场灵魂盛宴

影片里的香港

“那个年代,朴实中带着繁华,繁华中带着真诚,实实在在,绝不炫耀。”

在讲这个香港的故事之前,大量的香港的气息已经涌出。在慢慢的叙事中,主人公像是提线木偶,也像是被封存起来的角色,连同着那时候的香港,永远在我们的记忆里。

是一个足够慢节奏的电影,会慢慢被治愈。

是一个有些恶俗的故事,很帅的男主同时吸引了一个继园台七号的三个人,甚至包括一对母女。

最后男主选择了把他当作救命稻草一样的母亲。

“这是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们也只不过是在寻找自己。”

 3 ) 是给香港的情书,也是悼文

杨凡说《继园台七号》是献给香港的。

百年乱世烟波之下成就这五彩斑斓的一隅,晚清与英国殖民者的阴翳交媾就这么意外地延续下来。缠缠绵绵,像三月的淫雨不停,滋润了腐烂之地。

1949年后的古中国残存在香港,可是等走近了,才惊觉它是死的,那是过于庞大的尸体,各路虫蚁鸟兽扑身上去仍瓜分不净,任由这古代的华丽发黑,发白,发蓝,发红……正是这热带孽土的颜色。

青苔路烧满木棉花,赤黄的四脚蛇从中间穿过。女人一直到60年代还不脱旗袍,脸擦满胭脂,唇上抹的是刚吃完男人剩下的血。

唯有那个时代的那个香港才是孳生妖孽的土壤,新旧碰撞得最厉害的地方才最时尚,因为太旧,就没有新的活力;太新了,缺乏旧的支撑只好过苦日子。

时尚是婊子,总得被新旧势力呈犄角之势争抢不休,才能身价百倍起来。时尚又是自由的灵魂有了钱,挥霍风光。

旧的有长衫遗老,熬成了绿皮尖指甲的老妖;那不辨雌雄的京剧名伶梅太太,躲在1967的香港做着上海1943的梦。

新的有台湾来的奢侈品买办虞太太,素净面庞,常年是一袭竹蓝色旗袍,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却更显出身段玲珑。她自比妙玉,妙玉敲木鱼念经,她读萧红和鲁迅,《红楼梦》的小姐用修佛压抑性欲,生长于民国的新女性则投身左翼来超越自身。

于是虞太太冷眼觑着示威的人群——他们会是更新的力量吗?——而她只淡淡丢下一句:

这不是革命。

然而她也已经来不及了,壮志未酬身先嫁,一个怀着政治理想的女性,到头来却为化妆品和玻璃丝袜折腰,年华辜负了,封锁了40年的爱欲在肚里,快要把皮肤也给撑裂了!

乌压压的示威队伍里闪现一抹粉红,是虞太太的女儿美玲,正处在最容易被左派思想感召的年纪,看到警察的炮火听到民众的呐喊,她却踯躅了。

对于母亲早年的选择,她貌似敬佩却不全然认可,1937的新女性同情工农,1967的新女性更专注于自己,《简爱》与《呼啸山庄》是现代的圣经。

美玲戴着假发抹着亮亮的指甲油,站在远处观望。“打倒英帝”的新,和天桥走秀的新,谁才能引领风骚?

难道是范子明?——让梅太太、虞太太和美玲不约而同地钟情的人物——这香港大学的高材生,身材魁梧、眉清目秀,是从香港这具腐尸里冒出的一点点新生的肉芽,是刚刚长成,并还在不断扩展的碳基生命,硬挺、坚实,是梅太太的眼里的鲜嫩供品,是虞太太失意人生的救命稻草。

子明选了虞太太,比起爱人他更喜欢救人,归根到底是个普通男人。

所以美玲很容易就割舍了子明,与其说是成全母亲,不如说是她有她的野心和骄傲,她只给子明展示一瞬间的真我——假发摘下后任一头如瀑黑丝飘扬在金色的维多利亚港边——有这一瞬间就够了。母亲跟子明走了,母亲会快乐,她会好的。

杨凡的作品向来是虚虚实实相伴,电影里的世界并不是全部;跟那些经典大导相比,他总是无法填满那个“虚”,甚至留出许多的破绽来,《继园台七号》险些像是技术失败的作品,动画格外缓慢、生硬,可是几场梦境幻境与影中影里又突然切换为水墨、皮影、剪纸以及线稿等元素,方懂得杨凡的细腻心思。

仿佛是舞台上,无论如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演员怎样声嘶力竭,只要布景稍微一露馅,便一秒把观众拉回现实,杨凡有意无意地在他的电影里“露馅”,不断地从“虚”里跳到“实”,才能引发我们对当下处境的思考,从而令《继园台七号》也跳脱出一般动画作品所承载的视听享乐,分分钟观照着创作者的所思所想。忍不住一叹:杨凡,你坏!

豪华明星阵容的配音同样是虚实串联的一环,选择京圈老炮儿田壮壮给前清遗老配音;历经革命大时代的虞太太则是由横跨台湾香港的经典才女张艾嘉演绎,那斯文粘糯的语气属于1949年之前的中国,流落小岛的遗珠;高喊“明天属于我”的虞美玲经最具代表性的新锐女性影人赵薇诠释,大有一股当代女权野生野长的气势。男主角范子明背后却是观众相对陌生的香港男星林德信,因其陌生,就更成为一个男色的符号,代表着香港这淫靡空气里唯一一股向上的阳刚气,滞涩的ABC腔多少带着些精英的,崇洋的气味,香港的阳刚是一种僵硬的进步,刻板的先锋。

而贯穿全片的旁白是七十岁的杨凡亲自配上的,为整部电影笼罩上一层斜阳的余晖,这是杨凡写给香港的情书,亦像是一封悼文,不由得想起《流金岁月》,想起《玫瑰的故事》,想起《美少年之恋》……以及那一整个时代的璀璨光影,勾起了我们对那已逝去香港的怀恋。深深怀恋。

 4 ) 美术强于文本

终于有缘得见《继园台七号》。不觉得值得威尼斯影展的最佳编剧奖。倒是值得一个美术类奖项。因为是杨凡啊,那个拍过《美少年》《游园惊梦》的杨凡啊。虽然我还是喜欢他那种纨绔子弟游戏人生的调调的,因为美学品味是真好。这个装不出来也学不会。但叙事构架和对白那是真的一贯随性(拉垮)而特别(做作)。敢情大家都相信剧本搞戏中戏就能拿奖是吗?《兰心大剧院》也搞,《驾驶我的车》也搞,这部也是,还夹带了三部戏中戏啊。[翻白眼] 原封不动把原来的电影情节动画版复刻一遍。占据了全片三分之一的时间。我明白这里与主人公有互文关系,可是这手法也太偷懒了吧。说到戏中戏,印象深刻的还是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那才是这种手法的经典示范。总得来说,杨凡在对影像的风格化追求上有点像Wes Anderson,我表示非常尊敬。请杨导就在动画片这条康庄大道上勇敢前行吧。

 5 ) 塑造中国女性身体的现代性

美妙的春梦,浪漫的梦幻,妩媚的狂想,杨凡导演以细腻的散文化笔触,写给香港与电影一封情书,也勾勒出或许是专属于中国女性的情欲经验。《继园台七号》(2019) 以成人动画,讲述尺度大胆而又诗情画意的故事。现代中国以来,女性身上发生的改变,似隽永似转瞬,嵌入如飞地般的香港殖民社会,被赋予具有历史意义的追忆和回想。

影片开场以全景式的鸟瞰,带着观众领略1967年的香港。那片土地上华洋杂处,旗袍与洋装并存,正值经济腾飞前的新旧交替。说粤语的子明,属于后来所定义的香港本地人。他着装的朴实,衬托了他面对上海女人时的不解风情。彼时印刻香港特色的城市文化还未形成,最艳丽的街头风景来自上海风貌。被子明看作是“素净”的虞太太,可以说是保有了更多中国的传统性,她没有英文名,从大陆到台湾到香港,她的身世代表一种假定的,没有经过社会主义时期改造的中国性。既新潮又早熟的少女美玲,是最有时尚气息的酷美人,成长于都市的繁华,跟子明学习阅读英文书里的独立女性。

第一章“梦谜”,殖民年代的精英—港大学生子明出场,一上来就是全裸淋浴。年轻帅气的男子一边用手抚摸健硕的肌肉,一边闲谈电影明星的美艳,不羞于展露,充满性暗示浮想,荷尔蒙喷薄欲出。这种西方式的阳刚气概,连一旁其貌不扬的普通男性,也为之渴望,而这也印证了中国男性的身体解放要比女性早。

然而关于女性身体的解禁,才是影片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引用《红楼梦》中妙玉的遭遇,展开“如醉如痴”的欲念。一身戏曲扮相的貌美尼姑,与虞太太一同瘫倒入梦。长管戳破窗户纸,含蓄地比拟了破处。当外层的衣衫被松开褪去,封建传统的束缚在女性身上已荡然无存。虽是被挟走,却放任身体的跃动,面露悦色,压抑的欲望就这样得以轻盈地释放。主观镜头中月光皎洁,上上下下的旖旎摇晃,飞升出颠鸾倒凤的意象。放荡而不淫,连说出“坏了清誉”这话,也是用调情的口吻。

可还是有种堕落感,使妙玉坠向地面。蛇的缓缓靠近,诱发出让人惧怯的激情,止不住缠绵。欣赏着丰腴胴体,以自慰的姿态娇声呻吟,心花怒放。画面里,导演用瑰丽的想象力描绘性高潮,确立了女性身体的感知,并以女性作为欲望的主体。撕下佯装的面具,虞太太应允交欢,沉浸在春梦中。透过性,电影进入到了身体叙事。

这时,虞太太也进到第二章“戏影”,一场由电影编织的梦幻之中。子明约虞太太看电影,银幕上复刻出西蒙·西涅莱演绎的《金屋泪》、《名人爱情故事》、《愚人船》片段,分别从年龄差距、容颜衰老、思想主张三个方面,层层叩问子明与虞太太之间的禁忌之恋。银幕成了虞太太的内心写照,投射出西方式“浪漫爱”的爱情想象,内化为虞太太认同的情感。两人的关系因此逐渐拉近,最终在影院里接吻定情,性欲被合理化为爱情。

这一幕被女儿美玲看见了,但是她选择了走出影院。门外的光亮提示着,影院只是一个区隔在现实之外的幻想空间。美玲更进一步地走入了现实,她遇见反殖民运动的示威人群,走过中国性与西方化激烈拉扯的时代背景,伴随唱着“觉醒”的流行乐,享用时髦的现代生活方式。回到生活中,美玲倏忽间觉悟到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藉《简·爱》向男孩发问“你爱我吗?”

一年到头,便是第三章“冬至”。美玲继续质问“恋爱”的表象,即使她和子明看上去像是情侣,但她知道子明不爱自己,子明却反驳她说的话太“自我”。美玲没有得到子明的爱,仿佛就不能确认自身的女性魅力,然而这样的女性气质,也许某程度上是外貌的迷惑。当美玲摘去俏丽的短发造型,露出长发飘飘的清秀面目,一瞬间从摩登女郎变得温顺可人。于是子明似乎找回了看到她第一眼时的动心,献上倾情着迷的一吻。美玲不认可像母亲那样曾经有革命思想的女性,如今竟以化妆品买卖谋生。可实际上,拥有与时俱进的装扮和审美,也是女性身体革命的一部分,如何将物质性的穿着打扮,糅合成反映个性特征的外表形象,已展现在华文文学中书写的女性身体。

夜晚时分,独自一人在家的虞太太,又开始一次诡异媚惑的狂想。虞太太一改平日的端庄,抽着烟,摆弄姿色。她眼看子明解衣,早就洞悉他故意散发的诱惑。这是另一重赤裸的欲望,当主导位置进行反转,女性可以将男性性物化,基于性吸引力的互相引诱,似乎让子明也享受其中。只见虞太太身上也充满了男性凝视下的性魅力,一副“坏女人”的神情。虽然不明说,不过很显然,彼此之间,性只是性。女儿的归家,突然惊扰了虞太太的遐想,慌张下隐藏的心事,是否连虞太太自己都感到惊讶?

另有存在感十足的邻居梅太太,对照《霸王别姬》(1993),通过男扮女装饰演花旦的过往,诠释酷儿理论中性别的操演述行。本是男儿郎的她,因怀揣女人心,便以梅太太的身份示人。生理与心理性别不一致所导致的跨性别,加之对阴柔气质的搬演模仿,重新构造了一个可信的酷儿身体。被子明所吸引的三名女性角色,都显现出现代性别理论中,女性身体的多元性和自主性。子明周旋于三人之中,说不清他的欲望,也不见得他的想法重要,大概更像是个工具人。

杨凡导演在影片的视觉风格上,将传统与现代的东方式美学提纯混杂,创造出一幅华彩绚烂的奇丽图景。兴许年华不曾逝去,是幻化为一片留存于想象的光景。

 6 ) 只能发影评这了,太话唠aaaa

画面做的很精细,旧香港时的那个调调做得很足。开头从放大的致敬开始就觉得是不是要整点虚虚幻幻,悬疑隐喻的花活。电影里几处飞机的调度很有意思哈 不过前半段还是给我整懵了,那些略带狗血的爱恋描写实在是让我困惑。 只是做一见钟情和相知相恋过程排的很妙,从红楼梦,追忆似水年华,还有之后用来对应互文二人姐弟恋,在不同阶段映射。这几段着实是把带点诗歌韵味的气质排出来了。只是用得多了真真假假的,总像是躲在文学艺术的壳里,用来逃避现实那些已经发生了,却不用面对难言难清的事件。 后半段各种元素叠加得越来越多了。作者的意图和中心思想也更浓烈地表现出来了。剧作很大胆……新旧时代交替,怀念不忍割舍虞女士,又垂涎于美玲充满青春萌动的魅力。 是不流于表面,伤古怀今,就像是片尾说的那样,致给香港的一篇诗词。 对了,片尾的配音表的亮点很多,成分复杂哈哈哈哈。

 短评

不管是世纪初的游园惊梦,还是2019时局下的继园台,杨凡始终都弥漫着一股旧时代遗少的气韵,令人不易琢磨烟雾底下的思绪。即便如此,这部六七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情爱,依旧在当下的映衬下有着多重解读空间,即便它的创作远早于这个不一样的夏天。献给香港,献给逝去的繁华1967。

7分钟前
  • 水怪
  • 还行

不要 不要告别。在这灯火 辉煌的夜里。没有人会流泪。

8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49th IFFR# DeepFocus-Signatures. 威尼斯最佳编剧。看完只想高呼“什么鬼”。旁白多到全片大部分时候是声画叠用也就算了,这个最佳编剧发得真是神经刀啊(发个评委会小奖可能更合适……)。当然影片既然是要做《追忆逝水年华》,叙事节奏慢和丰富的内心戏都要说出来也是情理之中。比较挑战观影习惯和动画观念。侧写香港67暴动,这个角度也是蛮刁钻的。迷影情结(若干次片中片),其实故事也cue了[毕业生]。想象力蛮丰富。配音阵容豪华且还基本都不是观众熟悉的声音形象也是很有趣。

12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试图像普鲁斯特那样缓慢讲述,旁白又像《呼兰河传》那样稚拙,从开篇一句“《红楼梦》是经典,可有多少人看完”点明,作为观众你是否有耐心忍得下帧率上的缓慢,几何曲线般的猫咪跳跃、机械转场、一片树叶慢慢慢慢从树上脱离、飘落,观看过程极挑战耐心。故事描绘生活在历史夹层中的不同走向的市民,那是一个复杂的华人社会,有隐匿的戏剧名伶,也有经历历史忧伤中年少妇,帅似年轻吴彦祖的男孩,还有只愿听别人唤Susan英文名的摩登女郎……带有Cult片风格,诡异和极美的意境加上如此故事和结构,甚至无法用真人拍摄。吸收漫画、版画风格,融合画皮等内容的动画形式反而更容易将幻梦实现。杨凡不想讲大时代,通过一个个文学、电影情境,对情色的大胆表达,描画中国人普遍对爱欲的压抑。压抑背后,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14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看了半个小时了,我受不了了,如果是在普通电影院看的话,我应该会直接离场的!这个影片真的没有慢放嘛!为什么没有二倍速!这个配音是什么鬼!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浑身难受,让我觉得为了它提前排队的一个半小时都是浪费!看到观影期间这么多提前离场的人,真的不觉得丢中国电影的脸嘛!这个片子明明底子还可以,就是一手还可以的牌打的稀烂的感觉!别问我为什么在影片放映当中评论,这个片子没有尊重我,我也不用尊重它。(补一句吧,“冬至”这一章还可以,可以有三星)

18分钟前
  • 吖Bea_
  • 较差

看过首映之后才明白导演杨凡要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这个故事,大尺度场面太多太直白,另一方面要准确全面还原片中六十年代的香港,难度实在不小。动画片形式令观众对时代感有更多遐想,人物性格更加天真有趣。令人诟病的是,杨凡导演的个人风格太过强烈,自恋沉溺的旁白在前半段太多太密集,没能把握住真人剧情片与动画片之间的限度,节奏感太慢以致有大量媒体观众退场,似乎有跟蔡明亮较劲的感觉。影片在情欲主题的探讨一如既往,女性对身体/欲望的迷恋,男性裸露身体的展示。然而,更为突出的是对香港情怀的刻画,并不是排他的本土化意识,反而是包容各类新移民的文化融合展现(台湾人、上海人等等),而其中大胆嵌入政治意味强烈的抗英游行示威情节,巧妙连结起余太太性格中的变与不变,又似乎也是在暗中影射着香港的前途命运。

19分钟前
  • 罗宾汉
  • 还行

动画动得太慢了,像看0.5倍速,朱自清式旁白太多了,普通话又那么费劲...不过后来慢慢进入它悠长缓慢的节奏,在西洋乐、老上海、流行文化、小人书、普鲁斯特、红楼梦、好莱坞…一大堆杂糅的中西方文化符号中品味独特的60年代香港风味。主线是母女和小鲜肉的奇情三角恋,情欲YY戏很cult有趣,67作为背景出现,中间有一段横轴画面出现了很多毛,跟当下时局有了另一层互文,“这不叫革命,我经历过真正的。”导演杨凡表示,电影制作远远早于今年,所以一切(女儿的黄围巾,母亲的蓝旗袍)都是巧合,历史一直在重复。配音阵容非常强大,人物倒是都画得美型有趣。献给香港。不知道是一群香港幕后还是记者的,结尾每出一个名字就欢呼一次。一封写给导演自己的青年时代、写给旧时香港、写给文学与艺术的情书。

2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每次威尼斯都支持中国电影,但每次都看的有点尴尬😅。一个老少恋的皮里面夹点政治梗。对我个人讲所有靠旁白讲故事的电影都不及格

28分钟前
  • bor
  • 较差

#Venezia76 威尼斯主競賽認證的H動畫。聶華苓作品般基調的H動畫,只有愛撫著「緩慢優雅舊時代」的遺緒,對於族群、學生運動、兩個時代現況對照很有限地處理,自溺出了新高度竟然有點可愛。慢適合這個追憶文本,但陷溺的心無法憐取眼前香港人。全程像是旁白、音聲、電影reference過度的自慰(說是寫給香港的情書,香港看了會不會覺得像是收到粉絲自慰的video),另外「字面上」演著家庭教師母女丼(三角關係:「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節」)、人獸、BL、紅樓夢同人⋯⋯看那貓飄逸的函數曲線,沒有離場的觀眾全程吸貓到茫。「喵什麼喵,你是喵(妙)玉嗎。」「媽,你壞。」絕喵好辭。

29分钟前
  • Wallys
  • 还行

四星。杨凡终于找对了表达方式,就是做动画吧,有情怀又流畅,不会暴露演员和调度调教演员的短板,整个电影在从前肤浅的唯美上又升华了一层,连杨凡自己绵绵情意的旁白都像是一种慢条斯理的思考,这绝对是一封情书,看得我大为心动,电影说妙玉被掳如痴如醉,这电影也常堕入如痴如醉的疯癫,到最后高潮戏大混战,那场戏放真人表演里绝对毁掉,但就是动画和张艾嘉出神入化的声演,最要命的是电影的结尾又好像回到了未发生,太感人,杨凡把一切都置放在了那一刻,空间是暂停的,连时间都是暂停的,就是开始的那一刻,是的,爱情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31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记忆既不是影像也不是文字 更不是事实。或许对于导演对于观众都会是很私人的体验 但cult程度绝对足够。剥离“母亲”身份的女人形象很惊艳。动画的形式实现了去形式的作用。镜头速度出奇贴合文本的需要。主创红毯#Venezia2019 最大惊喜

32分钟前
  • dorayaki
  • 力荐

杨凡这个人,其实是个傲才。极古典又最先锋,表面是在回忆,其实是在预言。华语电影史里放不下他,因为没人知道怎么写他。

36分钟前
  • 剃刀头
  • 推荐

奇情的程度使我想起日本的Belladonna,被压抑的情欲是很中国的东西,中国人才能欣赏和谅解。技术上有些太粗糙了,有些镜头的人物动作做了motion capture有些却直接图片平移,显得完成度不高。旁白太文绉绉,有来不及做完用logline填补空缺的嫌疑。

41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是喜欢的,但也是怎样解都可以的。甚至让我可以喜欢喜欢者的喜欢,也喜欢不喜欢者的不喜欢,是高明的。哦,或者说其实并不高明,但真诚,也就成了最好的高明。总做不了绝顶聪明的张爱玲,却也没有她的刻薄。

43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竟然在著名的凉山绿皮硬座上开看,尺度估计也吸引到了背着鸡去县城售卖的彝族老乡,反正到后来我不但自己不尴尬,还进入了再慢半拍的追忆似水年华节奏中。真实的激情时代和虚幻的红楼春梦,杨凡献给香港的情诗我听进去了。

47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献给香港,春梦和乡愁的结合,慢,慢得恰到好处,骚,骚到至情至性。杨凡的骄傲和遗憾都在这里面了,时光逝去,我深情凝视青春,青春到底用什么目光注视我?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婀娜寂寞的旗袍太太,藉由剑眉星目的男大学生给女儿补课,开启一段暗潮涌动的三角恋,体验《红楼梦》妙玉被掳的“如痴如醉”感。不得不说杨凡真是华语导演中的鬼才,1.5倍速看这个故事会被惊艳到,既淫邪大胆,又轻轻漫漫。继园台是香港北角的“小上海”,1967年大时代正从左向右转,然而对一个40岁思春少妇来说情感欲望才是天和地。电影带着很强的酷儿凝视,水彩画风优雅精致。结尾的配音名单出来绝对让人大跌眼镜,老太太都不扶我就扶许鞍华哈哈哈~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继园台七号》再现华语文人电影,最美之处恰恰源于诗韵般的念白,以及文人墨客方能拥有那股幽怨又柔情的借古自怜。在徐徐地一颦一动间,都是老香港所留下最后一丝古韵。同时影片在场景的还原,历史节点的铺陈上,也与角色相得益彰。作为动画电影,角色的台词反而成为影片更为薄弱的环节。母女二人作为两个时代的符号,显然前者更加贴合影片气质,而对于女儿的刻画,则多少有些勉强。同时张艾嘉的配音在人物气质上塑造与补足,相比于影片任何其他角色都是碾压式的。也就成为本片唯一的遗憾。《继园台七号》犹如杨凡给予时代和回忆的一封情书,找回了那被遗失的香港最美时代,和最雅华夏底蕴。

56分钟前
  • 土嗨八贤王
  • 力荐

骚就是要大大方方的骚,喜欢。

58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02/09威尼斯电影节公众首映。有幸和我喜欢的张艾嘉老师同场。电影本身拍的极美。一切大概都是轮回,想想今时今日所发生的一切,与当初也没有什么不同。情为骨,欲为肉,骨肉俱全是为个人。挣扎和诉求,反抗与镇压,四者皆应是为革命。世道也就是这么过来的,而我们生若浮萍,没什么资格选,顺势而行罢了。

1小时前
  • 暮色dusk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