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恶魔

恐怖片法国2016

主演:艾丽·范宁,阿比·丽,贝拉·希思科特,吉娜·马隆,卡尔·格洛斯曼,戴斯蒙德·哈灵顿,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基努·里维斯,查尔斯·贝克,杰米·克莱顿,史迪茜·丁泽,丽贝卡·达扬,海伦·威尔森,侯达·史伦塔,泰勒·希尔

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播放地址

 剧照

霓虹恶魔 剧照 NO.1霓虹恶魔 剧照 NO.2霓虹恶魔 剧照 NO.3霓虹恶魔 剧照 NO.4霓虹恶魔 剧照 NO.5霓虹恶魔 剧照 NO.6霓虹恶魔 剧照 NO.13霓虹恶魔 剧照 NO.14霓虹恶魔 剧照 NO.15霓虹恶魔 剧照 NO.16霓虹恶魔 剧照 NO.17霓虹恶魔 剧照 NO.18霓虹恶魔 剧照 NO.19霓虹恶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8:56

详细剧情

  美丽女孩杰茜(艾丽·范宁 Elle Fanning 饰)是一个只身独闯洛杉矶的年轻女模特,她初次涉足花花世界,看起来懵懂无知,人畜无害。亲和的化妆师茹比(吉娜·马隆 Jena Malone 饰)最先接近她,并将其介绍给两个小有名气的模特琪琪(贝拉·希思科特 Bella Heathcote 饰)与莎拉(阿比·丽 Abbey Lee 饰)。杰茜如同一块蕴藏着莫大价值的璞玉,她很快得到了业内有识之士的赏识,前路充满光芒。她的美是上天的恩赐,她的美却也成为他人嫉妒乃至急于毁灭的脆弱之花。  T台之上,霓虹交错,杰茜逐渐趋向梦的彼岸,然则肆无忌惮膨胀的欲望与嫉恨也正将她吞没……

 长篇影评

 1 ) 来自一个瞎看看电影的非专业人士的真实感受。

只有两个鲜明的感受:极美的场景,极傻逼的女主角和对白。画面我就不说了,就是因为看了那张脖子流血躺在沙发上的照片才引发了我想看的欲望。

这女主的智商和情商,每次对白我都替她捉急的慌,你这样说话你会死得快你知道不……还有每次看到她说自己,或别人说她好漂亮,好美,好迷人,我都有种好尴尬的感觉。恕我眼瞎看不到你的迷人。尤其是她驼着背,晃悠着和她大腿一样粗的小腿走台步,那个大叔还一脸迷恋的时候,我都瞬间出戏,我明明觉得前面走台步的那个才算得上真正的模特(这和我在维密上看的不一样,导演你一定是在逗我)。这种bug还有好多,比如说女主的鼻子像整过(事实上应该整整)样好看之类的就不赘述了。

我明白导演想讽刺的丑陋现实,也理解想展现的极致绚丽的美学,可是要考虑一下大众的观影感受,构造要合理吧,事实要贴切吧,你用啥样的技巧我不管,我就是不想边看边使劲儿说服自己:“没事儿这女主美的人神共愤美的天理难容导演说美就是美我们都听导演的哇塞我都快爱上女主了!”我这样超辛苦,容易出戏……

 2 ) 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都会造成一点疼痛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ID:huangfilm

公众号里有最完整文章排版


一边喝着红酒,一边讲个故事。

巴托里,出生于匈牙利最古老、富有的家族。据说这个家族的财富,比当时的匈牙利国王还多。

巴托里从小美丽、聪慧。不仅精通拉丁文、德文、希腊文,对科学和天文学感兴趣,还是当时匈牙利的第一美女。

15岁时,她嫁给了一位26岁的将军。

婚后,丈夫沉溺于战场,基本不在家。巴托里需要独自处理商务和周遭乡镇的事务(嗯,因为城堡周遭有17个乡镇归她)。

25年后,巴托里的丈夫战死了。这时候巴托里40岁。

某天,仆人在给巴托里梳头时,不小心用心过猛,扯到了头发。巴托里气到一直狂打那位女仆的手,打到流血。当仆人的血沾到她,她意外发现自己的皮肤好像突然变得娇嫩、年轻。(姑娘们有没有想到那个扎自己满脸是血的医美项目?)

于是,一直担心被衰老侵蚀美貌的她,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据说这个女仆当晚就被放了血,供巴托里入浴。

(截图自2008年的电影《吸血女伯爵》)

那少女的血从哪儿来呢?

一开始,巴托里用高薪招聘这一招儿,引诱年轻女孩走进城堡。当周边乡镇的少女都快被她“吸干”,她开始把黑手伸向了更高的阶级——被父母送到城堡来学上流社会礼仪的女孩。

到后期,甚至有人会为了讨好,主动将少女上贡给她。

(来自以这个故事改编的音乐剧)

巴托里的身边有4个仆人帮她一起做这事儿。

他们在城堡的地下室里,用小刀、针等工具折磨少女,巴托里用放出来的血沐浴,或喝掉。

除了恢复青春的目的,她似乎也在虐待少女的过程中释放了自己其他方面的欲望。

她用火烧姑娘们的手、脸、下体,用刀切断她们的手,咬下她们的肉,性虐待。春天,她扒光女孩子的衣服,往她们身上浇蜂蜜,再绑去野外,让蜜蜂和昆虫一点点啃食;冬天,她把姑娘们带到雪地,往她们身上泼冷水直到冻成冰,任她们冻死。

(传说中的刑具之一)

这个连环杀人凶手的角色,巴托里至少做了8年。被残害的少女有三位数,曾有一位证人说有650人。而真正被杀害的人数没有人知道,估计连她自己也不知道。

这周推的影片极具风格化,故事灵感正是来自于我上面说的吸血女伯爵的传说。

影片讲述了小镇少女只身一人跑到城里,闯荡模特界的故事。

在恶俗的世界里,她是寒冷世界里突然出现的太阳,也是玻璃海中唯一的钻石。

少女与前辈们在夜店的女洗手间里聊天。

前辈模特藏不住羡慕,也压抑不住攻击欲地探寻她的来历:有家人吗、有男朋友吗……

她们说,问这些再正常不过。当一个新来的漂亮女孩走进房间,大家对她投以目光、上下打量,都会好奇“who is she fucking?”

她和谁上床呢?她能和谁上床呢?她会爬到我头上去吗?

因为美貌过人,小镇姑娘在男权社会里游刃有余,却是女性世界的敌人。

她不认同前辈模特们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她抢走了其他人的工作,她几乎不用费力就得到了名摄影师和名设计师的“爱”。

姑娘也明白上天给了自己礼物。

她不止一次跟那些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前辈显摆,“她们雕凿、填充自己、打针、饿到死,希望着有朝一日可以变成次版的我。”

瞧瞧,还是“次版”!

看似天真懵懂,禁不住也还是露出“看我长得多美,人人都爱我”的少女傲气。

而少女在斗兽场里唯一的朋友,却正像鲁迅《狂人日记》里的“老大夫”。

老大夫是真的想给我治病吗?不是,他是受到哥哥的邀请,想看看怎么做才能保证我肉的鲜美,自然也是想分一块人肉吃。

“你是食物,还是性?” 这位“好朋友”在影片一开头,就提过了这个对菜鸟来说极难的封闭式问题。

在以保障个人利益为前提的社会里,“吃人”变成了潜规则。

想要在圈子混得开,不遵循潜规则(杀人或分肉),就是影响了别人的利益,最终只得沦为被吃的食物。

“The Neon Demon”(霓虹恶魔),灵感来自于16世纪匈牙利的吸血女伯爵,“拟人化”的却是现代吃人的时尚业。

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曾导《唯神能恕》、《亡命驾驶》)延续了他一致的拍摄风格。

影片用华丽的灯光布景、神秘的电子音乐营造出前卫迷幻的氛围。绝对是视觉动物的爱。

而女同志、奸尸、吃人等段落,相信也会满足一部分猎奇观众的需要。

连着两周介绍同一位演员做主角的片子,这是头一回。

最近真的是迷上范宁妹妹了。(前一篇的链接://mp.weixin.qq.com/s/P8IHw1jRqI0m-ZLWOzDxcQ

倒不是觉得她长得多美,只是与小时候比起来,现在的复杂气质要迷人得多。

她有一种洛丽塔、忧郁、奇怪、危险、优雅……的混合之美。

正如片里说的,“She has that…thing.”

(类似的“黑化”段落,真心觉得范宁演得比娜塔莉·波特曼的《黑天鹅》好)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原创:黄老师

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

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长按识别关注

 3 ) FIFF6丨DAY1《霓虹恶魔》美是唯一的原罪,但不可摧毁

第6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霓虹恶魔》,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女孩们浮华鬼魅的血腥评价了!

Pincent:

完全的雷弗恩个人风格,故事极简,灯管暴力美学,电子配乐够骚,看到了一点《穆赫兰道》。

薛Tony: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嗯。

日烦夜烦:

形式主义盛宴,注定两极化评价的电影。“人吃人”对娱乐圈追名逐利上位勾心的喻示并不有趣,有趣的是bitchy到极致的影像表达。艾丽范宁演技差到令人发指,完全无力承载文本所需的人物情绪表达,太减分。

我们敏熙:

在视与听的出色表现下,各种黑暗的东西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层华美的外衣,有了特别的魅力。

淡水河边:

先不提大型灯光秀亮瞎双眼,雷弗恩完全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电影中,以至于除了他想要的视觉感官体验外其他都一塌糊涂,呆板的故事,尴尬的台词,所谓的嗑药式视听带来的惊艳在这些问题下也逐渐减弱。

安安安and:

极具风格化的光影与配乐,处处呈现着迷离炫目的视听设计,就像本片的女主角一样,象征着一种极致的美。无论是城市角落的廉租屋,还是霓虹中心的时尚秀场,导演通过建立起一套不容置疑的、绝对浮华的美学系统,继续将这种对于美丽的盛大的歌颂不断推向高峰。

艾丽范宁其实并不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震撼绝色,但在这部影片中她就仿佛是不容于世的幽灵,像是偷尝了禁果然后得以化身的鬼魅,通体散发着一种激发人欲望、等待人扼杀、无比脆弱纯真又无比张扬肆意的美。自负与自卑,嫉妒与怨恨,贪婪与占有,似乎伴随着美丽总会有无数的丑恶诞生,但美丽却仍然只是美丽本身。我们仍旧生生不息地传唱它,经久不衰地怀念它,甚至当我们是自以为战胜了它、将它吞噬进了肚子里,那颗眼球也会急切地爬出我们的喉咙,宣告我们心甘情愿地钻进了它笼罩的阴影,永生在它心底的魔障里。美即原罪,但不可摧毁。

Her Majesty:

论表现主义中霓虹灯管的n种摆法。在一部本就是讲时尚和前卫艺术的电影里,雷弗恩竟然玩得这么保守。突如其来的暴力和大尺度依然很雷弗恩。女同和女性撕逼戏看了想笑。范宁全程没露点或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演员考虑,或是保证电影里唯一的一个纯净形象。几条线最后都没交代就结束了,准男友、女同和基努•里维斯的后文都没了。对于时尚和娱乐行业有一定控诉性在里面,但其实在时装、前卫艺术甚至电影这些烧钱的艺术行业,美本身就是从剥削中来的。艺术向来就是贵族性的,有贵族性就有阶级性,对女性和无产阶级的剥削自然而然地会服务于美的创造。期待场刊的两极分化,此片打星绝不能折中。

法罗岛岛主:

形式大于内容不代表内容可以空无一物,参考《雏菊》,形式比《霓虹恶魔》更胜百筹,依旧盎然生趣;内容飘渺玄幻更不代表剧情可以莫名其妙,参考《穆赫兰道》,故事比《霓虹恶魔》更加疯癫痴魔,却丝丝入扣耐人回味。

形式的极致也是一种内容,可惜《霓虹恶魔》的形式未能企及顶尖水平,内容倒真的是乏善可陈,这不是视听享受,而是反复咀嚼娇艳靚丽却少盐寡味的塑料花带来的煎熬。

血腥爱情故事:

喜欢尼古拉斯对于色彩,镜头的运用。任何一种颜色都反映人物内心。导演在整部影片中珍的凌驾于其他之上。 剧作和表演实在太过一般。想要通过一个故事暗讽时尚圈的吃人般的竞争,其实故事简单。

大大大大大白猫:

NWR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全部倾注在影像上了,即使剧情薄弱到和小时代一个水平都是可以谅解的了。霓虹灯管与冰冷锋利的电子乐带来的迷幻刺激的视听体验实在是令人着迷。

晓风与你残月:

感觉导演想向观众展现些什么,然而除了给了我一个空洞的框架,几个女人莫名其妙的勾心斗角,什么也没有。不过还是挺喜欢这场灯光秀和配乐的~

斯诺-纳什维尔:

有恐怖元素 ,有惊悚情节,有惊艳的视听,然而全片却被空虚单调的剧本给拖累成一部无聊乏味的电影,像极了电影里的那些模特们,过分地追求着外表,内核却是无尽的空洞。

肖申克de囚徒:

艾丽范宁犹如夜间都市的霓虹灯一般流光溢彩,这个都市有多繁华多浮夸,背后就有多悲哀多压榨!

艾丽范宁来到洛杉矶,年轻貌美、活力四射的她渴望成为一名模特。她的纯洁与热情使她大获成功,也激起了其他他人的嫉妒和垂涎。 影片以一个模特寻梦的好莱坞故事,用近乎变态的光影描绘出模特圈背后的黑暗——掠夺,嫉妒,残酷。片子的空洞和呆滞犹如模特的脸庞一样,尼古拉斯浪费了艾丽范宁那美好的肉体!

了却烟硝:

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不在少数,而NWR的这部影片将这一观点玩到了极致。尽管各种隐喻表明影片的实质并不是那么空洞,但过于不友好的表现形式使得这部影片依然让我呕吐不止。

剧本的处理上十分得随心所欲,似乎只记得添加各种各样奇幻的镜头和看似高端的台词,而实质的情节则非常的干涩而毫无特点。一个模特圈争风吃醋的故事硬是在导演的拍摄下变得光怪陆离而又神经兮兮,这样的处理真的很没有必要。

不过影片精彩至极的艺术特色不可忽视,魔幻的摄影和灯光,眼花缭乱的造型设计,鬼魅的配乐,各种技术的完美运用使得影片的视听效果还算不错。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很适合三大的电影,而不适合大众欣赏。

我略知她一二:

活着的正在死去,美丽的正在消逝,流光溢彩的正在星光黯淡,五光十色的正在褪色变老。机械而冷漠的白与残酷而摩登的黑,花瓣掉落在红色的地毯上,缠绕在女孩的发丝之间,迎来了暗哑的天与地、灰蒙的情与爱。蓝色与红色的光晕渐变在她完美的脸上,玩味的眼神让她蜕变,霓虹色的水波流淌在朱砂空气下,钻石背后的身影就像是玻璃海中的一场梦。美不是一切,而是唯一。“我不想成为她们,是她们想成为我。”

#FIFF6#DAY1的主竞赛单元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正正经经的观后感

故事干燥版:小城市姑娘来到大城市,当上模特,受到重视,被求爱不成的化妆师和嫉妒她美貌的模特,推下泳池摔死并分食了尸体。

自己的个人理解,这不电影与其说是在讲小城姑娘杰茜,不如说将人对于纯粹的美好的态度。

1.杰茜代表了人类概念中的纯粹的“美"。(此处同意@速冻渣子的观点)
2.刚开始的小男友代表普通的大众,并且是唯一真正爱过杰茜的人。
3.摄影师-具有发现美的独到眼光
4.设计师-将美雕塑,物质化的人
5.化妆师-对美贪婪的占有者
6.模特琪琪-嫉妒
7.模特莎拉-野心家

杰茜最初来到城市,她的目标和后来的一样,但是这时候的杰茜是作为完整的美丽存在的,即内外皆美。

小男友遇到她,为外在打动,又在相处中爱上了她的灵魂。并尽自己所能的帮助她。
杰茜那时候对自己和世界有清醒的认识,她认为自己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写作,没有“真正”的才华。但自己的优势是美丽的外表,自己可以用美丽的外表来获取金钱。在那个时候,模特生涯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份职业而已。

但模特经纪人的话已经点燃了她的小小的野心,那只美洲狮出现了。她开始察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她急迫的签下那张合同开始。

they are all good,you,you are going to be great.

她的第一个拍摄就顺风顺水,摄影师一眼就看到了她的魅力所在。从一开始,她就获得了独立拍摄,整个摄影棚都围着她一个人了。

摄影师和他手中的相机没有什么不同,发现美,拍下她。

化妆师也开始显现她对于杰茜的独占欲,她贬低摄影师,并告诉杰茜远离摄影师。

在三个人的聚会时,化妆师显示自己和杰茜更加亲密,杰茜将成为巨星。模特琪琪掩耳盗铃的说这些姑娘们来了又去,害怕自己的地位不保。模特莎拉则更清晰的看到,杰茜的威胁。


面试,在一群拥有美丽外表的模特中脱颖而出,杰茜也开始真切的领会到舞台的意义。

It's everything.

这时她的小男友都陪在她身边,治疗她的伤口,偿还她的债务。

而一场成衣秀,杰茜彻底被舞台的霓虹征服了。

过后的小酒馆,才是争论的中心,设计师告诉她的小男友,也实际上告诉杰茜。
“真正的美是我们拥有的价值最高的货币,没有了它,她就什么都不是了。”而这里设计师口中的美,是孤立的形式上的 美。她的小男友,反驳说,内在更重要。

设计师此时作为代表美的权威,他告诉杰茜,beauty isn't everything,it's the only thing,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杰茜的内在美的部分被彻底的剥离和否定了。

小男友问她,你想要成为她们那样么(即想要成为形式美的代言人)
她回答,我不想成为她们,她们想要成为我。(此时杰茜彻底抛弃了内在美的部分,彻底成为了孤立的形式美部分)

小男友爱的完整的杰茜在此刻宣告破灭。

小男友离开了杰茜。

杰茜听到隔壁被强暴的小女孩,她静静的聆听,我认为这里映射了杰茜对内在被粗暴毁坏的最后一点哀伤。

她逃到了化妆师的家里,化妆师向她求爱而被拒绝。杰茜也彻底和过去的自己告别,成为了纯粹而又脆弱的唯一。

化妆师在为死者化妆时,想到杰茜。这时可以分析出化妆师的内心,对死者化妆也显示了化妆师强烈的独占欲,死人是最容易掌控的不是么。她们不会弄花妆容,不会不配合,不会拒绝自己。那个时候, 她就已经下定了杀死杰茜的决心。

后面的部分就比较清晰了,化妆师和模特杀死了杰茜,模特们吃了她的肉,化妆师用了她的血。

而化妆师也终于得到了平静,为杰茜躁动的心也终于安静了下来。她已经得到杰茜了。

而两个模特,琪琪和莎拉,琪琪实际上还是只把模特当做事业,为此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金钱,所以她还留存有人性,无法忍受杰茜存在于自己的身体中。

莎拉却要更加有野心的多,她渴望着成为第二个杰茜,即孤立的美的代言人,在她杀死杰茜的时候,她同样杀死了自己内在的东西,蜕变留下了孤立的纯粹的形式美,所以她被摄影师一眼看中,然后毫不犹豫的吃下了那颗眼珠。

 5 ) 霓虹画廊

  我觉得《霓虹恶魔》不算一部难懂的电影,却看到各种误读。不少人说主题是时尚圈宫斗(一脸问号)然而这不过是极度弱化的故事线。物化女性这一贯穿始终的主题再明显不过,甚至通过一句台词直白地说出来:“你想说内在美更重要?但是如果她长得不美,你甚至都不会看她一眼。”这个主题作为社会问题太普遍,值得一拍;然而其中道理又太浅显,撑不起一个复杂深刻的故事(因此有人说其试图模仿《穆赫兰道》,绝非如此。)导演巧妙地选择这一主题来尽情发挥其艺术风格。很多人认为剧情和台词太差,然而我却很欣赏这种极度弱化故事的处理,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几乎不需要台词的电影,一来这主题不必言说,二来这种处理与“物化”本身相匹配(语言是精神的表达)。简单的主题反而给艺术表现腾出极大的发挥空间,导演通过各种方式由弱到强反复重现同一主题,于是一个个丰富的镜头就像一个系列的画作般逐一呈现,观众仿佛走进带着一丝恐怖色彩的画廊,四周还环绕着出色的配乐。

 6 ) Refn的形式主义和从一而终

今日二刷,应该是toronto最后一场了,所以只有普通厅,观影感触远不如之前那场VIP,而且观众反应也体现出这部片子并没有那么为人乐衷,至少比Drive差远了,所以烂番茄至今堪堪50%的新鲜度还是比较客观的。
以下是一些简短观影记录,非常不专业,极其主观,仅供参考。
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以及Refn导演不走剧情,专心飞翔。

首先是人物刻画单薄的问题,然而我认为这完全不是什么薄弱的地方,Refn创作的角色通常都有着很强烈的代表意义,比如Drive的男主角代表着信仰,解脱和终极的自由,他是完美无缺的,对爱情又那么深重。但代表理想主义的他必然是不死的,所以他最后驾车离去,相信这个结局带给观众很大的震撼,以及认同感,是同期作品中少有的,所以获得了极大好评。
而Jesse,是另一种认同的极端,那就是对人类对美丽的追求。小Elle自然是及其可爱的,但远远不够称为完美,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绝对完美的,每个人对美丽都有自己的鉴赏,但这部片子里的Jesse则是符号化的,代表着每一个人认同的终极的“美丽”, 而Ruby和Gigi则代表两种对于美丽的态度,那就是爱慕和嫉妒。
我个人认为这部片子如果非要压上一个主题,那么就是阐述人类在遇见最直白最无暇的美丽时本质的反应,客观来说就是这两种,爱和恨。Dean和Gigi的女友也不过是这两个分支下的角色代表罢了。
然而这些态度在最开始就算是比较明显了,一张白布,摆好几个标签,Refn就完全可以空手套剧情了,人物塑造是完全多余的事情。
这部唯一认真塑造了的,就是Jesse本身的转变了,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层层剥离后真正的本我。还有就是对Ruby这个角色的描述,我本人非常喜欢这个女人的形象。这里要提一下这部片子用到的极其浅显又效果非常好的意象,动物和霓虹灯光。
先是说动物。Jesse在签约模特公司,晚上和Dean夜游回到Motel后,房间里出现了一只猞猁(或者山猫?),很明显Jesse还不会蠢到忘记锁门,她回来时也是先自己用钥匙才把门打开,看见猞猁的。所以说,这只动物是凭白现身,出现于Jesse的房中,而在之后的剧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小小的房间其实是Jesse内心的一种印照。她初入时尚圈,小小年纪就倍受青睐,一切都像做梦,又好像胜券在握。而在之前和Dean的对话中也显示出她对自己的美丽并不是一无所知。所以猞猁代表着Jesse野心的觉醒。
而在她被Hank采用为走秀压轴,穿上美丽黑裙,那些霓虹从蓝转红,当红色Jesse觉醒的时候可以看到两边的镜子已经有吻痕了。Jesse已经在之前蓝色灯光的映衬下与过去的自己吻别,又亲吻欢迎内心真正的红色恶魔。
这两种光影的颜色也和最开始Ruby带Jesse去看的那场show相呼应,虽然那时极其猎奇的表演,但Jesse并没有被吓到,反而很喜欢,她从最开始就不是那么单纯的人物。最后她躲避Gigi的追杀,从红色的长廊逃走,在蓝色射灯照亮的花园里被Ruby推下泳池跌死,她又回复了最终那样单纯的美丽,然而这种美丽面对扭曲的爱情和嫉妒,是必死无疑的。
动物同时也用在了Ruby的塑造上。在Jesse投奔后化妆时,被Jesse拒绝亲热后Ruby痛苦仇恨地在镜子上画了怪脸,镜子里映出的就是一只豹子。Ruby也不想再扮演朋友角色了,她有欲望,她求而不得,她也觉得愁苦。所以Jesse直接的拒绝让她异常绝望,那之后她与Gigi她们合作杀死了Jesse并吃掉她(这里我倾向是只有Gigi她们食用了Jesse,Ruby应该是只沐浴了她的血,或者之前操了她的尸体),在之后她独自坐在沙发前,背后的动物也不再是独享美食的豹子,而是一匹狼。
她终于是得到了Jesse,但必须和别人一同分享,她只得到了Jesse的碎片罢了。
但月光下的她又是非常满足的,Jesse的血液从她的下体流出来,这个色情的意象我非常喜欢,曾有过望着月亮而使处女怀孕的寓言,Ruby望着月亮,她体内Jesse的部分也汩汩流淌,说明她的的确确和Jesse(的尸体)发生过性关系。
Ruby这个角色,非常的彻底,这也是我说的Refn导演的一如既往。Ruby是一个为了美丽而痴狂,但本身又非常冷艳,甚至有些男子气质的人。她腹部被纹身遮满,只着长裤,提着水管浇灌鲜花。半裸着趴在给Jesse掘的空墓里吸烟。她不但为活人化妆,也为死者装点遗容,想念着Jesse肌肤的触感奸尸,她是一个完全野性的,目的性和攻击性都极强的女性角色,这在电影里非常不多见。
回到Jesse,她其实也是个非常简单的人物。小镇少女,对自己的美貌心中有数,比别人多一些幸运,干干净净地出人头地,展示自我。她完全没有错,哪怕她终于成为一个娇逞的怪物,那她也是美丽的,因为她的美为大多数人带来快乐。在比较靠前走台步选修,落选的女人在洗手间问她,what's it feels like? Like walking in the middle winter, and you are the sun.
Jesse回答,it's everything.
是的,美丽的人是懂得身为美丽之物能得到怎样的人生,他们永远理解不到不美丽的人的想法。反之亦然,不够美丽的人也是根本无法懂得美丽的人生究竟是什么体味。这是人之常情,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强调什么内在美,心灵强大等有的没的,最终也无法欺骗自我。
而片尾就是Jesse独步于冬日,太阳渐渐下山,随着Jesse的死亡,世界失去光辉。
Refn是明白自己在拍什么的。

最开始的party,洗手间里,女人们聊到食物和性。这二者都是和”美“这个字眼有关的,因为都是调动五感,甚至想象力的东西。唯二能使浑身的感觉都调动,畅快不已,又能化作自己养分的东西。吃食物才不会死掉,而性则是艺术,灵感的来源。
Jesse在接触摄影和时尚不久后,她的感觉也被调动了,作为一个从未有性经验的十六岁少女,她开始对性有了对食物一般基本的渴望。和Dean吵架后,Jesse梦到看门大爷来到她房间,用刀子深入她口中。Jesse很渴,刀子像是她喉咙因干渴而疼痛,然而更代表她对性行为无知的幻想,她不知道性是什么样子,但她知道男人的性器的形状,也知道那大概会很痛,所以产生了本能的联想。
醒来后Jesse锁好门,逃过一劫,但可怜的隔壁214室少女却惨遭大爷强奸。这里Jesse并没有慌乱逃走,而是神往地趴在墙壁上倾听。导演甚至给了一个从隔壁透光她伏趴姿势的镜头。是的,这个圈子里每一个人都渴望和羡慕Jesse,但很难说,Jesse不渴望他们那样的堕落和解脱。
最后再说一下这部片子的光影,从一而终,除了寥寥几个白日的镜头外,全部是黑夜或大面积黑暗下的霓虹闪烁。Refn利用这种刺激神经的光影和诡谲的音乐保持了这部电影从一而终风格的统一,做到这点其实是很难的,但Drive大面积水平光线和阴天做到了,the neon demon也做到了,这是Refn的才能。只是这部片子比起Drive,更刻薄,更片面,更难以被普世接受。
但它仍然是理想化的一种终极呈现,对我而言是难得一见的美丽影片。

片子里也有几处逗比的地方,第一次看的时候没太在意,后来觉得非常出戏啊。一个就是Jesse说我妈以前说我是个危险的女孩,听着着实令人发笑,像是幻想症发作的学生少女,但联想到角色十六岁的年纪,就算稍微理解一点吧。
还有就是Gigi呕吐出Jesse眼球的那一幕,整个电影院都笑了。她吐的这么厉害,但女友却一点事没有,可能是因为她那人工改造的身躯消化不了所谓“天然”的美丽吧,人类对于人造物的歧视倒是无所不在。这里我更想理解成Refn的冷幽默和恶意,就好像导演在对观众说,现在你们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了,但这笑点被如此恶心又扭曲的呈现,你们是笑还是不笑。

不笑。

 短评

“灯管派”风格发扬光大之作,建议下次取消台词更能登峰造极;如磕迷幻药般的电子配乐炸裂,几何线条深度强迫症。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较差

故事零分,其他一万分!!!

13分钟前
  • Beast_666
  • 推荐

我不排斥极富形式和神秘色彩的电影,甚至常常为其吸引,但这部从剧情到视听语言其实都挺保守,角色也十分空洞。当代艺术有个最大的特点是对空间的浪费——展览馆偌大的空间里只放个破碗都会不停有人上前驻足沉思。这是作品和空间的共谋。雷弗恩用缓慢的影像把“破碗”艺术放置在了银幕上。

14分钟前
  • 唐朝
  • 还行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1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洛杉矶娱乐业人吃人”这件事的粗暴展示。看得出来很想模仿穆赫兰道的感觉,同性情谊、梦境、幻觉等等,但不太成功,主要是没走心啊,因为更多的时间他还是留给了自己最爱的夜店灯管和配乐。尤其最后二十分钟感觉雷弗恩直接放弃了,类似于“反正故事也讲不好了拉倒好了我要做我自己”…

2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我觉得雷锋导以后拍的片子人物都该设置成哑巴,这样就可以专心看他装逼玩视听不用忍耐他的人物讲傻逼中二台词了。Cliff Martinez吾爱这次配乐又炸啦

27分钟前
  • Steamed Punk
  • 推荐

视听盛宴形式主义杰作,灯光、色彩、音乐、摄影、氛围、情绪都可以单独拿来说,唯独故事不值得吧啦,天枰座NWR爱形式主义爱到中毒了,一定要好看,一定要漂亮。这样的导演再多一个就俗,少了就寂寞,也需要一两个执拗人,执拗地只拍自己认为对的电影,让喜欢的人喜欢得要死,不喜欢的人不喜欢得要死。

2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华丽的恶心。他不是在拍电影,他是在作法,演员、道具、色彩、音乐是他的法器。Cliff Martinez的电子合成器用得太骚了。Elle Fanning太可爱了。

32分钟前
  • 小A
  • 推荐

风格辩护一切,豁免一切,它把读者封闭在纯粹形式主义的奴役中。前卫的导演就是用于以一种风格代替另一种的并无任何增益。在戏剧艺术中,风格是一种逃避的技巧。——罗兰·巴特

3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还是太保守了,没有全片一直飞。遗憾的是竟然没玩的太嗨,虽然有些部分仍然很疯,但一回到剧情,那些特别俗套又装腔作势的对白就让人无聊。要从头飞到尾多好,反正我也是听原声看灯管的。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搞评论的人真是要多读书、看报,交往各种阶层、各种职业、各国各种的人。不然人家满银幕的内容你看自己肤浅看不到,还要怪人家空洞。

40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首先惊艳了下,小范宁是怎么萝莉变麻豆的?!霓虹灯管爱好者温丁拍了部霓虹恶魔,将迷幻嗑药美学彻底玩嗨,视觉系,电子乐,诡异笑点,邪魅狂狷。前半部极美,颇有林奇+塔西姆辛范儿 ,可后半段太诡异了,跑偏成cult恐怖片,女女歼尸菜刀互砍呕吐眼球什么的,结局更是全场WTF。可我还是喜欢啊哈哈

4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从《遁入虚无》开始,每年总有一两坨美丽的屎。

45分钟前
  • 小易甫
  • 较差

鲁迅把人吃人写在书上,柯南伯格把人吃人拍的像日常,雷弗恩把人吃人拍在他的红色灯管里。全片观感就如同全片的情节走向一样:大多数时候沉浸在成功(牛逼的影像)里难以自拔,到最后再一起吐出来……

50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把装饰、音乐像奇观一样放在一起,也是一种导演技巧;空洞浮夸本身也是一种美学风格。

55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彻彻底底黑Elle Fanning

58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还行

求求雷弗恩多花点时间琢磨怎么摆灯管,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写剧本,每次角色一开口就从迷幻视听大片瞬间变成国产惊悚的水平,看得观众对必须不笑场说出"my mom calls me dangerous"这种蠢台词的范宁妹妹深感委屈

59分钟前
  • Vincent Lan
  • 还行

看完彻底理解为啥这片在戛纳被喷成渣……要说温丁电影化的程度那自然是极高的,然而这稀烂的剧情……根本就没想费心思圆场只顾凹造型了吧。剧场观影效果极好,目眩神迷;不少地方集体笑场;大银幕虽好,真是觉得剧情太慢太慢太慢……撕逼戏要是有[小时代]一半热闹就好啦!

1小时前
  • 胤祥
  • 还行

一流画面四流故事。

1小时前
  • 黄青蕉
  • 还行

EXO ME????一副老娘不会轻易狗带的样子结果还是轻易的狗带了

1小时前
  • A L E X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