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与旧电钢

记录片大陆2013

主演:张宜苏,张鹏程

导演:邵攀

 剧照

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1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2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3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4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5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6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13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14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15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16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17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18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19自行车与旧电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47

详细剧情

  主人公A,热爱音乐从工厂辞职,学习创作,他目前已有一百多首原创歌曲,他曾在北京地道卖唱,后因食不裹腹回到家乡徐州,靠路边演出谋生。  主人公B,生于台湾,15岁随父家徐州,不久,父亲死去,孤独中,他自学了钢琴,音乐创作,MIDI音乐制作,他门徒众多,其中已有偶像明星。可他 依然住在廉租房中,依然靠倒卖电子垃圾为生,依然免费教育着热爱音乐的人。  他们命运多舛,平凡,伟大,穿着破旧的衣服,唱着最动听的歌!

 长篇影评

 1 ) 太逗了!这两人活成这鬼样,但在我心底,他们闪闪发光......

犄角旮旯里的世俗奇人

文 | 鲑鱼

直到观影后的一周,我的脑海里还回响着张宜苏随时挂在嘴边的“噫嘻”和他痛快中带着天真的神情,那句“噫嘻”让我想到刚抿完一口白酒的人舒坦的感叹,也让我联想到几百年前诗人李白放浪不羁的“噫吁嚱”的呼号。这一声长呼漫叹,跨越几百年的时空,交叠起两个同样自由不羁,洒脱狂放的灵魂。骑着自行车,弹着旧电钢,在平凡的生活中起舞。

张鹏程和张宜苏这两位电影的主人公所跋涉的修行之路,和多年前大唐诗人曾走过的是同一条路。与君别,游四方,张鹏程告别的是工厂的生活,张宜苏告别的是父子亲情,这一别,是拿一生来冒险,追寻灵魂的自由,生命的激情。而命运的赌徒,除了自由将一无所有。

1问君西游何时还

纪录片的主角,是生活在徐州这方土地上的两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张鹏程,热爱音乐从工厂辞职,学习创作,靠路边演出和做节目主持人谋生。张宜苏,生于台湾,15岁随父亲定居徐州,不久父亲去世,孤独无依的他偶然中捡到了一个被扔掉的电子琴,从此开始自学音乐,以倒卖电子垃圾为生,并且免费教学生编曲和创作。

影片的前半段,张鹏程和张宜苏的人生平行地进行着,不断地被交叉剪辑在一起,创造出奇妙的混响。昏暗的光线,长时间跨度里两人容貌外表的变化以及略显混乱的剪辑和采访友人时不带名字的描述,常常让观众分不清眼前描述的究竟是哪一位主人公的人生片段。一样的天真烂漫,一样的特立独行,隐约有两人仿佛是一人的错觉。

我不清楚这是导演的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却很喜欢创造出的效果。两条终将相遇却暂时遥遥相望的轨迹,对彼时的张鹏程和张宜苏来说,当他们独自在巷尾唱歌,在小屋弹琴,在人生的困顿时刻,是否知道世界的另一端有一个同样孤独而自由的灵魂?而当两位主人公终于在现实中相遇,灵魂的共振带来最深切的安慰,撞击出最绚丽的火花,也将两人实际上迥然不同的性格和面目映照得更加清晰。

张鹏程的旁若无人和过分坦诚每每令人捧腹,而张宜苏质朴中带着温柔,这种温柔在观影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将逐渐在心头融化而越来越清晰,他谈起义妹和阿姆斯特朗时闪亮的眼神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也许是为了和人物的性格相呼应,也为了最真实地表现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状态,同时也受限于预算和拍摄条件,影片中,摄像机一直保持着用最自由的方式捕捉人物的生活,颠覆了人们对一般院线电影的预期。从影片一开始,手持摄影机就一路跟随张鹏程,极度抖动的画面几乎引起不适,却也拍下了最鲜活的场面和生活:

脏乱的中巴车厢中张鹏程和几位女士的调笑,灰扑扑的县城,村庄里疏于经营的篱笆和场院,入夜后张鹏程主持的气氛火热的晚会,晚会上俗艳的大红色,粗俗的笑话,一连串搞怪的表演、夸张的吹捧、不着调的牛皮,这是最生猛的现实,也是张鹏程真实经历的生活。

2欲上青天揽明月

电影最动人的一刻,可能就是在张宜苏昏暗的小屋中,听他讲述自己的义妹,讲述对阿姆斯特朗和登月梦想的崇拜。那一刻坐在油腻床铺上的,俨然一个超人,精神飞出肉体,膨胀出一个宇宙。他在阿姆斯特朗身上寄托了探索的雄心和对未知无穷的想象,又在义妹身上得到了女性温柔的抚慰。

讲起义妹,他就像一个伸手抓月亮的小男孩,对世界全心全意的信任,像渴望糖果一样渴望温暖。像一只沐浴在月光下嗷嗷的小野兽,朴素地希望天地间的静谧为他停留一刻,好在月光下香甜地睡去。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无论是义妹还是张宜苏,都逃不开人世的风霜雨雪,义妹最后跳楼自杀,甚至尸骨也无人收殓。

多年后,面对镜头张宜苏再回忆起义妹,念念不忘的还是有一次她从背后搂住他听他弹琴,那一刻成为他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他说义妹是亲人,也许对于过早失去双亲的他来说,只有义妹给过他真正的关爱和温暖。他说人生有过那样幸福的时刻就觉得这辈子值了。

原来即使是超人,所能拥有的也只是记忆中那几个高光时刻,却足以温暖一生。但张宜苏生活中更多的还是达观和不染纤尘的欢乐。夏天的时候,他就去云龙湖中洗澡;在暴雨来临的时候,只穿着裤衩满街跑,追着乌云洗澡;在路边看到漂亮的乐手姑娘忍不住春心萌动,他是真正的最纯粹的生命意志的体现。

而纪录片在记录人物中最大的作用,我认为是极好地捕捉了现场的灵光和幽默的火花,这种力量来自于对话,来自于毫不雕琢的“在场感”和时间的连续性。

在对张宜苏的采访段落中,现场极少甚至没有打光,人物就坐在昏暗脏乱的房间中央,于是他不间断的话语就像一束火炬,有力地点燃了观众的想象。在开头张鹏程的段落中,摄影机跟随了他一整天的行动轨迹,才展现出他在内心和外表上极为矛盾的人格特质。

同时,如之前所说,导演将对画面质量的要求放到了最低的程度,采访张鹏程的早期录像带甚至不断卡壳和出现画面的中断,却不影响饱满的情绪流动,抖动的画面也增加了观众的“在场感”,这种粗糙的影像对应于两位主人公草根却生命力十足的生存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对精致而空洞的内容生产的反抗。

3侧身西望长咨嗟

张鹏程说:

有的人,依靠音乐和命运斗争,有的人,靠卖馒头和命运斗争,有的人,依靠自杀和命运斗争,你和我,选择活着和命运斗争。

影片没有强行地追索人物的内心,而是更多地通过他们外在的表现和自己的叙述,留下让观众思考和回味的线索。而这句话,是我认为最真实地反映出两位主人公内心挣扎的一句话。也许过分违反常规、狂放不羁的行为,很容易让观众拉开一段距离来审视两位主人公,虽然理解却多少带着看奇闻轶事的眼光,那么张宜苏的这句话就足以说明:

他们绝不是出离超脱的隐士高人,而是和普通人一样忍受着生活的磋磨,却用惊人的勇气直面内心,用旺盛的生命力量改造世界。要释放,要舒展,要自由。他们的疏狂不是普通的任性、散漫,而是绵延一生的和自己的搏斗,是赌上所有的艰险的战役。

所以张宜苏说“你和我”,每一个活着的人,无论低吟还是高歌,都用不同的方式对抗着庸常。在最朴素的细节中,藏着所有人可以分享的真实,这样的同在感让我们紧紧相连,获得生而为人的勇气,这就是《自行车与旧电钢》作为记录片的力量。

南京首映礼映后视频://v.qq.com/x/page/z0790sw6i9h.html

欢迎关注公众号“抛开书本”(paokaisb)

 2 ) 那些街头卖艺的草根艺术家们,他们都怎么样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就像每个男孩,或许都拥有一把吉他。

繁华都市的街景,少不了卖艺人的吹拉弹唱,路人们或驻足聆听,或投币若干,更多的是擦肩而过,缺少交流。有时候也会想,这些草根艺术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对音乐的坚持有后悔过吗?他们的梦想实现了么?

在书友的邀约下,看完《自行车与旧电钢》,感慨万千。这部纪录片,既让我们看到了草根艺术家们的简朴生活,也向我们传达了纯粹的人生哲学和音乐理念。透过两位老男孩的日常,更能关照到我们自己的命运。

01 若干年后你还记得我么

纪录片《自行车与旧电钢》的创作初衷,是导演邵攀希望多少年之后,还能记得曾经有这么个人:不管生活多么操蛋,都能摇头晃脑、侃成荤段;不管命运多么悲催,都能放浪不羁、随性自由。

导演邵攀,80后,徐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专业影视表演,和徐誉滕是大学同学,为他拍过MV,也做过广告和商业短片。

处女作《自行车与旧电钢》,是其花费3年时间,自费20万打造的一部“淮北奇人录”;另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安静的人》,记录当代武侠的片子也即将面世。

《自行车与旧电钢》于2011年2月开机,拍摄素材400多个小时,从2013年首映时的172分钟,到2018年点映时的149分钟,独立影像的问世经历大概和人物命运一样曲折。

这部纪录片不套路,不煽情,不狗血,讲述的是两位徐州音乐青年,在音乐道路上的无师自通,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质,阴阳两极的人生向度。

全片未经刻意的雕琢修饰,镜头语言十分朴素,没有事前策划,也没有专门的编剧,完全靠抓拍自然的生活状态,甚至还放了主人公张宜苏的自拍短视频,颇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影像画面上,采用具有时间流逝感的逐格摄影;叙事方式上,多线性多角度,给更多的人表达机会,人物刻画更立体鲜活。此片甫一问世就广受好评,也荣获诸多奖项。

02 有的人,靠音乐和命运斗争

“每天都要快乐,哪怕你不快乐也要装的很快乐,装着装着你就真的快乐了。”

纪录片是在张鹏程的自述下开场的,满口徐州方言,“拍我怎么不早两年,现在已经颓废了。人生四件事,酒色财气,我不喝酒,不喜欢女的,不爱财,现在也不怎么生气了。”

张鹏程的原生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用他的话说就是“家里就像个戏院,一三五大吵,二四六小吵,周日再加个班儿”,但这不妨碍他在音乐中寻找抚慰,在舞台上释放自我。

早在校园里就已是风云人物,满腔热忱善于表现。走出校门,又因热爱音乐,从工厂辞职,学习创作,写过100多首歌曲,在北京卖艺。

终因食不果腹,打道回府,在徐州做起百变司仪,主持红白喜事,还会唱歌、表演、二人转,极尽插科打诨之能事,只要有他在,就不怕气氛活跃不起来。

印象最深的几个镜头,足以看到流浪艺人的生活不易与苦中作乐:

其一,张鹏程从不洗碗,而是倒上水,用手把碗沿上的油抹下去,喝掉;他说,用水和洗洁精把油洗掉有三重罪过;这让人记起大人教小孩,如何用馒头把碟子上的油擦净吃掉的经历。

其二,去超市买牛奶,买四块多还是一块多的牛奶,都要计较一番,每时每刻都不忘讲个段子,博人一乐。既让人心酸,又忍俊不禁,谁没有在囊中羞涩的时候,还苦中作乐过呢。

其三,蜗居在光线灰暗,空间狭促的房间里,还要穿着奇装异服,隆重地举行删A片仪式,扬言不能被欲望奴役,自比黛玉葬花,颇有一颗赤子童心。

其四,北漂生涯的结束,恐怕最能引起共鸣的了:“那一年冬天,在我生日的那一天,我抛弃了理想,回到家乡”,声音哽咽,欲言又止,无声胜有声,你我早已心领神会。

离开一线也许落寞,但生活还要继续。幸运的是,小张遇见了大张,用张鹏程的话说,“遇见那个人,使我成了幸运的阿里巴巴,从此开启了一扇门,那扇门就是芝麻开门”。

于是,小张在大张的鼓励下,大胆创作,一天能写三首,唱歌也更加忘我动情,录音棚录音几度泪下,《命运馒头》的一骑绝尘,最终一跃成为徐州音乐圈里的知名人物。

徐州艺人张鹏程《命运馒头》_腾讯视频

平时,小张要练和弦的硬度,就背着吉他,一手按着和弦,一手抓着车把,骑着自行车在徐州耍来耍去;而大张凭着一架破败的雅马哈电子钢琴,教出的学生满天下,其中就有唱《等一分钟》的徐誉滕,给刘德华录制过歌曲的吴品醇等。

影片名字《自行车与旧电钢》,由此得来。小张就是张鹏程,大张就是张宜苏。

03 噫嘻!我自放浪形骸,与世无争!

复旦大学陈果曾经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欣赏、结识和珍惜,并成为知己好友。真正的正能量,不是夸赞对方是最棒的,而是将自己活成一束光,散发出一种感染力,去影响别人。

小张与大张,两人能够走在一起,颇有几分相似,都像长不大的老男孩,怀着对音乐的无限挚爱,又不被别人理解,时常被骂为“神经病”,“煮不熟焖不烂”。

当然亦有不同,小张的家世相对普通,而大张的身世更加飘零;小张的特点是激情宣泄、段子信手拈来,而大张更加放浪形骸、颇有魏晋名士之风。二者阴阳相合,亦师亦友。

张宜苏出生台湾,幼时丧母,被国民党军官爸爸,送往寺庙、教堂、孤儿院、托儿所住过,还经常遭受毒打,15岁随父迁回老家徐州,成为首批归国台胞。

几年后,父亲因肺癌去世,大张和大娘相依为命,待到大娘也去世后,大张彻底成了孤儿。

在孤独中,看到有人卖小电子琴,花15元钱买回来,从此一发不可收,在音乐中获得了重生,成为第一代MIDI音乐人,还经常免费教学。

除了音乐,在电脑上也很在行,经常倒饬电子产品拿到市场去卖,用以维持生计;开发过Linux系统,还会做APP,研发一个全球预警系统,能够推送地方灾情,教人怎么准备急救包。

最重要的是,他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他说音乐应该是开源的,免费的,应该让更多人从中受益,所以免费教别人弹琴学音乐。而他的徒弟们,也从大张身上学到了学校里不会教的——如何做人的道理,随性自由的人生态度。

大张还有一些恶趣味:比如常年不换洗衣物,衣服上的油渍闪闪发亮;常年不洗澡,夏天下雨就追着云彩搓泥,或者跳进云龙湖里洗,完了之后把内裤搭在肩膀上,上衣遮住前裆光着屁股,毫不羞赧的走在徐州大街上。

廉租房里没有厕所,铺一张报纸就可以大便;去别人家做客,还经常送包装好的便便,自认为可以给人带来好运气。

徐誉滕在开车时说到张宜苏的样子,他指了一下前面那个要饭的。全场观众哄堂大笑。这个镜头真的是神来之笔。

大张家里的凌乱无序和油迹痰渍,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堪称不讲卫生的直男癌鼻祖。

但就在这样一个坐没坐、站没站的地方,四面透风的房间里,张宜苏畅谈着对阿姆斯特朗的崇拜,创作了音乐剧《吃喝拉撒睡之余》,歌词里尽是些太空、氢原子、红移、黑洞、量子空间等物理术语。

而他那嗓音,特别像李宗盛,叙事性唱法,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视听之间带给人太大冲击力。

大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女人、爱情、性。义妹朱莉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两人有相似的孤独身世。相遇的起因是,义妹深夜里投靠亲戚未果,大张收留义妹后,曾经目睹其胴体而血脉贲张,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后来就转化为温馨的亲情,义妹为大张洗衣做饭,大张为义妹弹琴作曲。依偎在肩头的幸福感,时常萦绕在大张心里,有这样的时刻,大张说道:噫嘻!这一生也值了。

后来,朱莉喜欢上了一个家有妻室的商人,为情所困,跳楼自杀。大张和朱莉养父一起料理了后事,他认为这件事本不该发生,应该用音乐去安抚更多受伤的灵魂,而朱莉就是大张的珍妮,若能把曾经和朱莉的感觉制出来,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佐杜洛夫斯基说过,人生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创造灵魂。而那些能够打动人心的音乐,一定是有灵气的音乐。像张鹏程动情的歌唱,像张宜苏悠扬的琴声。这两位平凡人,既折射出时代缩影,也活成了一束光,感染着我们向命运斗争。

(全文完,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啊)

作者介绍:90后,处女座,混迹魔都,伪金融从业者,名数据分析媛,实文字搬运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央之姑娘。若您有对影片或文章有任何想法,欢迎来撩撩。谢谢。

附一张一起赏片儿的朋友,能找到我咩

 3 ) 身上有疤 心里头也有小花

影片有一段特别粗糙的视频,张宜苏早年自拍录的:第一年回农村参加侄女的婚礼,拍视频记录,侄女穿着新娘服满脸笑容。第二年再回去,说要拍视频记录水稻怎么变成大米的,镜头拍到侄女,已经挺了个大肚子。很多观众都笑了。我却特别感动,不知为何,觉得特别生活。可能也正是这种粗糙更显得真实。

导演说剪片的方式是想先让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视角中的张宜苏和张鹏程,再慢慢地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世界。你看他衣衫褴褛,相貌猥琐,却不知道他逍遥自在。 张宜苏说起童年父亲的暴力,说得云淡风轻。回忆起他在弹琴时朱莉走过来靠在他肩上的,说“人生有过这么幸福的一刻算是值了!”一脸满足。有一种不管他说什么我都会相信的魅力。特别真诚。从不遮掩自己对金钱,对性的欲望。照顾好自己那百十斤就好。遵从内心的人,怎么会不快活。

而张鹏程是不管悲欢都去用力体会的人,谈起童年家庭不和遭遇还会陷入悲伤。喜欢给自己定目标规矩,两个月后要会唱维塔斯,吃完饭觉得浪费油和洗洁精罪恶不刷碗,举行仪式把Av都删除。对自己要求严格,爱表达,人张扬,这种人总给身边人带来乐趣。张鹏程像是沸腾的火锅,酸甜苦辣都往里加,平平淡淡的轰轰烈烈,我喜欢。 张宜苏和张鹏程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很多观点都不一样却仍是朋友。但在面对热爱的音乐时,他们都是一类人。

张鹏程唱“有的人依靠音乐和命运斗争,有的人靠活着和命运斗争”身上有疤,心里头也有小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我倒不觉得我们靠活着和命运斗争,我们就是活着,不斗争。

 4 ) 由独立电影聊开去。

虽然经常参加国内独立电影的一些放映,但是说实话我对于国内的独立电影大概并没有我表现得那么热爱。因为在我看了可能为数不多的几部之后,我发现了一些我认为的独立电影的毛病,套用之前影评人的一句话就是:技术上不够自觉,艺术上过于自觉。它们大多数制作很粗糙,镜头、画面、剪辑、逻辑、表演、乃至主题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当然其实这个东西无法彻底避免,因为独立电影意味着两点:一、准入门槛相当低,扛起相机,甭管你张三李四,都可以做导演。二、资金的严重匮乏,这其实是独立行业都面临的一个窘境,这里就不谈太多。甚至有一些独立电影是打着独立的旗号,“我独立,所以我就好”的姿态。在技术并无积累的情况下,很多就开始探索各种先锋概念,反正我是看得挺云里雾里的,大概我艺术觉悟不够高吧。

回到独立纪录片这个子分类。我有些不无恶意地揣摩,有些选择拍独立纪录片的导演是不是因为基本的电影技法学不好,也拉不到好演员,也写不出好剧本,所以搞出了纪录片这个玩意儿?再再尤其的就是纪录片下面的人物纪录片,有些片子直接就是人对着镜头说啊说说啊说,导演大概剪辑一下就是一部片子了,前几天还刚听说一个人准备做一个纪录片,拉几个中年男人坐下来聊聊人生。作为一个3年的并不资深的《人物》杂志读者,我自以为负责地说一句,我看过太多人物杂志的专题报道好过很多所谓的人物纪录片。在我眼中,这种纪录片跟做采访有区别吗?他选择做纪录片,无非是因为文字表达讲述能力差,对于人物更深层次的观察挖掘差,对于关键性的细节把握捕捉差,对于逻辑的梳理与衔接差,于是转而选择了一个更加轻松讨巧的方式罢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些我觉得不错的人物记录片,更多是源于人物本身的人格魅力,而不是这个电影拍得好,比如《姑奶奶》,反正我是觉得那个9+的分数过誉了。

当然我知道做独立电影从来不容易,尤其纪录片。但是没有谁说难能就一定可贵。那我天天晚上背单词背到凌晨,英语就是不及格,那有什么办法?不要打着难能的幌子去要求别人觉得你的电影可贵。所以邵攀在采访中提到他的关节炎,我一方面相当佩服他强大的意志力与对于电影的决心。另一方面又隐隐有些反感,哥们儿你很辛苦拍这个电影,但是不好意思这个电影不错,但真的没那么好。说白了就是,麻烦你不要贩卖苦难,电影好不好,从来只与电影本身的品质相关。

方励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说国内的独立电影都是在自说自话,挺心酸的事实。作为一个闲得蛋疼经常跑过去看独立电影的资浅观众我深有体会,现场观众人并不多,能坐下来20-30个人看看就觉得人挺多的了,而且好多人观影过程中还在玩手机。这次在青果放映BIKE,放映完人几乎都走了,面对着几个人做映后交流其实就是这个自说自话的缩影。它一方面来源于政府层面对于电影艺术的不关注,来源于普通观众的审美层面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这个时代肤浅的快消费主义,来自于商业与艺术本身一些冲突。那自说自话自嗨带来的后果就是,一、缺乏更广的观众面,也意味着缺乏更广阔的商业机会,永远只能陷入穷-拍-更穷的恶性循环。二、缺乏一个规整的行业评价体系,所以独立电影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少数优秀者令人拍案叫绝,更多以独立之名过来打酱油。当然FIRST正在逐步树立标杆,值得令人欣慰。较之CIFF就有些没落,好歹成立时间还长于FIRST,却被后辈赶超了。

当然《BIKE》还好,因为BIKE的时间跨度很长,而且对着镜头空说的情节不多,它更多展现一种静静观察的日常,这个是采访所做不到的。但是它的剪辑的失衡与镜头的粗糙也确实存在。因而,我认为它最可贵之处在于,记录了两个被这个世界遗忘的独特之人。当然如果邵攀想做成人生七年那种形式,可能以后看感觉会不一样,毕竟我看人生七年第一部时也没啥感觉。

还有在于我对于片中的一些东西并不认同。

首先就是张鹏程的歌,一股浓浓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怀旧金曲的味道。那首感动了很多人的“我和你选择活着与命运抗争”对我无丝毫触动,我一是不喜欢这种直白浅显的情绪煽动,二是不赞成这种鸡蛋撞墙的激烈,那个曲风也原谅我不能接受,感觉跟什么“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差不多一个LEVEL吧。

其次是张宜苏。很多人钦佩张宜苏,觉得了不起啊牛逼啊,音乐玩得这么叼也不愿意靠这个谋生啊,但是这些许多人就跟张宜苏的那个徒弟一样,佩服归佩服,但是,我还是要靠卖音乐赚钱的。我们佩服别人,无非是因为他做了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无法克服自己身上的人性,于是在圣人身上寻求安慰。

至于张宜苏的共享精神,可能是因为我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物质主义,我无法苟同。那我拿我的音乐卖钱,我的音乐就不是好的音乐了吗?虽然存在着为了钱去迎合市场的现象,但归根结底,与电影一样,音乐好不好,从来只与音乐本身的品质有关。再说了,搞音乐的不靠音乐卖钱,靠喝西北风来做出更优秀的音乐吗?一个人创造出了优秀的艺术,他完完全全有权利靠这个艺术为自己谋求更好的生活。

张宜苏的观点其实体现了一个很本质的问题是,艺术与商业的冲突。大概由于我本人专业跟商业沾边,但是我同时喜欢电影音乐,我不认为二者是无法相容的,不然那些卖出天价的艺术作品早被送到废品站了。而方励也谈到,他一直在寻找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艺术,千万不要抱有一个与商业的尖锐的敌意,能够在做些无关紧要的妥协基础上取得大的商业回报,其实是大收益,商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更远的发展前景,更多的观众,更响的名声,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创作环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帮助更多的独立同行,何乐而不为?当然在商业的进程中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诱惑面前,保持不被商业浸染,不迎合,不谄媚。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艺术与商业的冲突,二是如何求同存异,在谋求合理利益与发展的同时,保持根本性的独立与创造力。

要区分的一个概念是,商业观众不等同于理解与热爱的受众。真正好的艺术,真正杰出的具有整个人类意义的艺术,能获得的受众是非常非常窄的,叔本华说得很对,每个人只能看到自身,只能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东西。所以其实真正投身于艺术行当的人想必也清楚这一点。但是这毫不妨碍你靠商业来赚钱。比如聂隐娘,你真指望进电影院的人人都能看懂侯导那留白与近乎静止的沉默之中的诗意吗,不要做梦了。他们进电影院,不过冲着戛纳金棕榈去的,说白了冲着商业营销中的名声去的,但重要吗?并不,我赚到你的钱就够了。所以其实我一直觉得,那些被吹捧上天价的艺术品,买主未必懂它的意思,也许它真的就是一坨屎而已。

能够区分好这两个概念,就更能够理解为何商业可以与艺术相融通了。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导演提到有好几个电影项目找到他,提出的报酬都不菲,他很诚实,说一方面感到自己的手艺受到了肯定,他很高兴,但是另一方面,他觉得,不能接,于是他就没接。

他说的轻描淡写,我也写得似乎很容易,但我们都知道,这注定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最后是关于BIKE的花边。摘自电影世界的采访。

1)07、08年时,邵攀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关节炎,叫银屑病关节炎,被称作不死的癌症。09、10年迅速恶化,11年初开拍此片。
2)此片拍到最后时,张宜苏对邵攀说:“你看你这拍了也不少年了,你拍这东西呢,其实最早我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都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但是后来跟张鹏程一商量呢,我们就觉得你这一瘸一拐地拍着也挺不容易,确实也挺执着。我本来还觉得你拍这东西目的可能不单纯,但是经过这些年观察呢,你确实也没什么目的。”
3)做完后期后,邵攀第一时间回徐州给两位主人公放了一次,张鹏程看到最后的时候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转头解释:“我不是为自己哭的,我是为邵攀哭的。”因为他看到在海边的镜头的时候,记起了他们拍摄的时候,那天邵攀拍完几个镜头,身体不允许再拍,回到宾馆以后,是张鹏程在浴室给邵攀洗的澡。
4)张宜苏对此片唯一不满意的一点是,邵攀把他在酒桌上开的“金正日在徐州开桑拿”这个玩笑给放进去了,他觉得这个事儿很危险,可能会导致那边派人来刺杀他;再一个呢,他认为邵攀拍的他不如他自己拍的帅;还有一个地方其实是邵攀忘了加进去,就是张宜苏曾经在片子里鞠了一躬,她说她大娘到河南逃荒的时候,有一家人姓李,这家人收留了他大娘,养活了他们家几年,他觉得他必须要替他大娘进行一次感恩,就正式地鞠了一个躬,感谢这位李大伯。
5)每次拍摄之前都得商量,比如说今天能不能去拍他们。因为张宜苏有“拉屎困难症”。拉不下屎,他就没法完成下面的工作。有一天晚上邵攀等一场屎一直等到晚上12点半,张宜苏都没拉出来。他本来是决定先拉一泡屎,然后去洗个桑拿,再回来弹弹琴。但因为没拉出这泡屎,所以桑拿就没洗上,弹琴就更没戏了。邵攀那天的计划也泡汤了。
6)邵攀打算余生都会拍他们,一直会记录到最后,到他们生命的终结,或者他自己生命的终结。可能是按照五年十年的时间间隔来。
7)邵攀个人下一步计划是一部剧情片,叫《安静的正义》。是跟FIRST合作的一部片子。拍完之后,准备再拍一部纪录片叫《凤凰座》,拍摄一个重症关节炎的患者,也就是他本人从北京开始向南跑的全过程。

 5 ) 大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这是看完《自行车与旧电钢》首当其冲的感觉。

这部纪录电影展现了徐州的两位奇人,张鹏程和张宜苏。前者走南闯北,当过主持,干过司仪,演过小品,北漂过,梦碎过,抱着吉他骑自行车游历于街道之间,始终怀揣着一颗音乐赤诚之心。后者更是神奇,外型在常人眼里几乎与流浪汉无异,只有弹唱起自己的旧钢琴时,才知道他是个音乐奇才,甚至是许多知名音乐制作人的老师。

影片时长149分钟,整体看下来却不觉得冗长枯燥,这得益于人物本身的性格魅力,也离不开导演恰当的素材安排。开场一段乡间为举办婚礼请来的舞台表演,既展现了主人公张鹏程的多才多艺也颇具魔幻色彩,带出人物同时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影片进行到中段略显疲态时又由张鹏程引出了另一位主人公张宜苏。由于张宜苏实在是太过有趣传奇,自此观众便津津有味的一直看到结束。这种逐步登场人物的安排使得影片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关于素材选取,影片选择了大部分是主人公和其它人口述的方式。虽然中规中矩但也最大的给予了事件的真实感,还原了人物最本真的一面。张宜苏是那种真正善良的人,有时候单纯到傻楞,如果衣着得体可能就像我们周围一位暖心朋友般的存在。除此之外他更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执着让他摆脱了对物质的追求,真正做到了“拾起破碎的心,把它化为艺术”。衣衫褴褛,却有一颗自由的心。片中每当张宜苏用旧钢琴弹起自己脑海中构思多年的科幻音乐歌剧,唱出对逝去爱的人思念,都会令人唏嘘不已。而当他和朋友谈天说地的聊起音乐,像孩子一样的不能自已,又会令人嘴角不自觉的挂起微笑。

有人说《自行车与旧电钢》就像中国版的《寻找小糖人》。我觉得有相似之处,但相比后者还是稍逊一筹。《寻找小糖人》在纪录之余勾勒出了底特律整个城市时代的气质。而《自行车与旧电钢》看完后对徐州这个城市却了无印象。不过瑕不掩瑜,观众绝对会对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印象深刻。

一年到头,大部分纪录片题材都是针砭时弊甚至震撼人心。《自行车与旧电钢》与《四个春天》很相似,属于会耐心且饱满的描写小人物那一类。这些人经历过生活的苦难,但是依然努力着并热爱着生活。不批判什么社会问题,看完不沉重还温暖人心。可惜前者知名度远逊于后者,不禁令人遗憾。这倒是和影片里主人公气质很相近,默默无闻却别有洞天。

 6 ) 一个不能被祛魅的人

(原载于公众号:大象电影星球,稍有改动)

很多人听说有个词叫“祛魅”就疯狂地迷恋上了,遇见什么事都得把它捎上,用它来解释各种被厌倦、被看透,被认为是“也就那样”的人或事物,导致这个词现在一点魅也没有了。也确实,我们的生活里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谁特别崇高,那些都是要被破译、被打倒的,我们喜欢的论调是,大家都是普通人,谁也别装。

在消费主义时代,祛魅是很常见的事情。你想想当年的犀利哥,他正浪迹街头,被非常偶然地定格成一瞬间,从此成了各路目光的焦点,迅速建立起一个虚构的传奇,好像从他身上分裂出了另一个与他无关的人,供人消遣。等到有一天,大家觉得腻了,真相、还原就如约而至,人们挥挥手散场,寻找下一位神秘嘉宾。我们一同铸造一个幻觉,再让这个幻觉成为笑话,填补我们毫无新意的生活。

有时候我追看热点事件,会陷入狂躁的情绪,因为我获得不了任何精神上的愉悦,我们在比比谁更low、谁更无聊的竞技中享受着5秒钟以内的快感和优越感,我顶多从一堆让人糟心的事儿里挖掘出一些乐子,所以总是越热闹就越挫败。在我英雄主义的梦中,我始终天真地认为,一定存在一种英雄一样的人,他没有什么所谓真相,他呈现的就是他自己,他不被社会习俗、文化潮流所塑造,他轻而易举地就能选择一种勇敢的生活,并实现它。我盼望着出现这样的人,给我这样又不甘又不敢的人一点光亮。 《自行车与旧电钢》就是一部能给幽暗的心底透亮的纪录片。导演拍摄了两个人,都姓张,都是徐州当地的知名音乐人,一个是各界公认的怪人,另一个是怪人眼中的怪人。他们都挑战了正常人的生活观念,都被称作“烧不熟煮不烂”的人,只不过那个怪人眼中的怪人让我尤为震撼,以至于我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我想单说说他。 这个人叫张宜苏。一个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男人。他的徒弟徐誉滕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料到他会不修边幅,但没想到他直接来了个衣衫褴褛,脚上的布鞋破了几个大洞。日后,徐誉滕问起来的时候,他说,破洞好啊,我有脚气,要透透气。 卫生问题是张宜苏被人记住的第一个问题。他的家里窗户烧没了,电脑上都是痰渍,沙发被褥也油迹斑斑,到处都是堆积的尘土。很多他的学生都表示初次去他家很局促,根本不知道能坐在哪里。 还有更夸张的(此段为选读),张宜苏如果去他的好朋友家里做客,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某个地方留下他的神秘礼物——他拉的屎。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礼物,能给收到的人带来好运。有一次被朋友看见遭到拒绝,他把“礼物”带走,跑到商场,做了个包装,又放回到朋友家里。 一开始,他的这些事迹让我看得哭笑不得,虽然我觉得很有趣,但我仍然认为他可能就是一个异人,一个有些疯癫怪诞的人。然而他的手一碰到电钢琴,一切就都不一样了,那时我才算真的见识了这个人,他的内心有大美。当张宜苏弹琴时,坐在我旁边的王老师低呼,你看他的手多自由啊!

我不懂钢琴,但我那颗冷静刻薄的心一下子被他融化了,我能明确地感知到他弹琴时的美妙和纯真,他的琴声不会骗人。张宜苏说他完全是自学,之所以选择电钢琴,是因为他觉得按上去就有声音,上手很容易,他就买了一本儿童电子琴用书,自己鼓捣。他说到后来他发现往往给儿童写的书,反倒能写到最基本的状态里去。

“回到最基本的状态里面去”,这是张宜苏很爱说的一句话。他告诉他的学生,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生命就是阳光空气水。除了这些之外,还能扯点闲淡,那便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他把他的创作当成在不停地扯闲淡。

他有一首歌,就叫做《吃喝拉撒睡之余》,其中有一段歌词是这样的:

忽然间心有灵犀

也许是光电效应

闪烁的讯息

在遥远的夜空里

相遇就像一次红移

有一个氢原子分离

支持着你完美呼吸

我不再犹豫

在今生确定的算法里

他告诉我未来如何决定

他给我的震撼是渐进式的,他说自己只是扯闲淡,但他关注的范围尺度早就超过了普通生活。他热爱科学,他说阿姆斯特朗是他的第一偶像,因为一个人踏上了一个广袤的陌生的星球,可以很淡定地办完自己该办的事儿。这让他感觉很伟大。

相较于他的艺术表达,他的生活给人的冲击可能更加直观。他的学生说,有一次他到离家不远的湖边洗澡,快乐地洗好了之后,他用上衣遮挡住裆部,就兴高采烈地裸着身子走在徐州的大街上了。

又有一次,徐州下大雨,别人都跑回家躲雨,只有他从家里拿着毛巾香皂跑到外面,站在街上开始淋浴,洗了没一会儿,下雨的乌云飘走了,他就追着乌云跑,边跑边搓。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个爱洗澡的人,在影片里他始终蓬头垢面,头发已经连成了片。他常常顶着一头油腻的乱发,跑到电脑城,倒卖一些“电子垃圾”,这是他糊口的方式。有一次,他把自己的U盘插进柜台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中,导演问他你在干嘛,他说,他自己做了一个Linux系统,他插上试试那台机器能不能运行。那时候是2011年。

他喜欢直白热烈地谈论性。拉扯他长大的大娘去世时,在葬礼上他觉得有个吹喇叭的女人长得很漂亮,顿时来了性欲,他跑到队伍前面,给仪仗队拍了张照片,其实就为了拍下那个女人。他讲述的时候,伴随着一点不好意思,可很快他又说,“我相信我大娘会在九泉之下,看到我这么做,也会感到很开心的。”

这就是张宜苏,几乎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是我的一个短暂的节日。我们普通人只是偶尔在一瞬间能品尝到那种终身铭记的快慰,比如在某个暴雨之夜,关闭大脑,冲出屋门,大雨浇头,我们会把它看作巅峰体验。可这个人好像一直处于体验的顶点。

张宜苏曾经深爱过一个人,他把她叫作自己的义妹,其实是当时那个姑娘被家人赶出,经别人介绍,张宜苏收留了她。他们之间没发生过什么肉体接触,只是有一次,他弹着琴,她从背后抱住他,轻靠在他肩上,听着他的音乐。他说,我曾经那样幸福过。

后来,他的义妹涉足了另一段感情,因为一些原因,选择了跳楼自杀。片中,他谈起这段往事,一直在说,那一刻,我就觉得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本来都可以很开心的。

“曾经我们俩就这样相偎在一起 / 在孤独的量子世界里 / 看着时空在扭曲 / N个世纪 / 无法忘记回忆藏在基因里 / 如果你也相信物质不灭的定律 / 那就会有完美的几率 / 又让我遇见你。”他唱道。

张宜苏教出过很多名声在外的徒弟,但他教人音乐却从来分文不取。这种黑客式的分享精神是他很年轻时就在坚持的。其实也谈不上坚持,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都能轻易认同我们应当创造价值,也能够创造价值。认同这种观念,对我们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不容易的是我们如何创造价值。现代生活的一种根源性的痛苦就来自于此,我们像别人一样去评判自己,要求自己,因为我们经历了种种文化塑造,成为了适应这个世界的人类。

但张宜苏不是。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很容易地就能创造价值,可他并不向外索取什么,只是为了过一种自洽的生活。我并不是说这值得推崇,但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选择。他鼓励人们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有的徒弟说,自己就想用音乐赚钱,他说那太好了,就这么做。他既有老庄的觉悟和通透,又有魏晋名士的率真和洒脱。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不能被祛魅的人。

听说大象点映买了这部纪录片的版权,马上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做点映播放,建议走进电影院,去感受一下与很多人相反的人生故事。

 短评

阿里巴巴多幸运,遇到一个让他知道芝麻开门咒语的人。最感人的还是老张的爱情:“如果你也相信物质不灭的定律/那就会有完美的几率/又让我遇见你”。

7分钟前
  • #第三只耳朵#
  • 力荐

三星半入;全场笑疯,全程WTF盘旋,异人纪事百舸争流,张鹏程颇具天朝魔幻现实主义的癫狂表演视角切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阮籍式的魏晋贤士登场,话锋一转叙事主轴终于交叉;素材多过于冗长,剪辑精简更佳;科幻音乐剧太赞,唱列侬《woman》感人,片中所有音乐都异常好听。

1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两个没啥音乐素养且以为自己是音乐家的神经病直男癌,靠着特立独行聚拢一群有热情没脑子的傻小子,俨然邪教教主的范儿,导演煞有介事拿他们当大师拍纪录片,有意思。混这么久独立音乐圈还一边喊“噫嘻我想制她”一边看AV解馋?说明屌丝也分有种没种。我讨厌不洗澡的人。

16分钟前
  • 小A
  • 推荐

有的人,依靠音乐和命运斗争;有的人,靠卖馒头和命运斗争;有的人,依靠自杀和命运斗争;你和我,选择活着和命运斗争。

21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张鹏程说:“之前去徐州和南京路演,没有观众像上海观众这样,在他们上台的时候鼓掌。”现场的气氛确实很热烈,观众们都不止一次鼓掌。作为被这部电影感动的观众中的一员,我也非常自豪。因为我也感受得到在上海,观众对电影,对艺术的尊重比其他地方要更多。今天的两位主演,可能有很多常人不理解的行为习惯,和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当他们玩起音乐的时候,仿佛发起了光,他们沉浸在艺术里的样子,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他们鼓掌。

24分钟前
  • 留下来
  • 力荐

4.0。真正被感动到了反而是映后,当张宜苏老师被问到,自己后来的生活还有哪些女孩陪伴?他瞬间哭了...他说后来人生中也遇到了很多女孩,她们都很好,但义妹是亲人,他有这段回忆非常幸福,他要快乐的生活下去。这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让我也反思许久,这世上真的是没有完美的人设,但有完整的人格,有多少人包括我在内,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似乎天天抱怨的同时,日子过的始终都不在点儿上,我是多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卸下心中的包袱,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坚持理想,善待朋友,人间即天堂,快乐每一天。

26分钟前
  • 蓝风筝1986
  • 推荐

你牛逼,你在深山老林都牛逼;你有趣,没有观众你也有趣;你傻逼,你在讲话台上都傻逼;你无聊,你身边都是郭德纲也无聊。三个小时并不漫长,要写篇长文,给老张跟小张

27分钟前
  • 开膛手贝塔
  • 推荐

阴天里 有些人瞎比惆怅 有些人追着乌云洗澡

32分钟前
  • ·Chel sea.
  • 推荐

非常好的独立纪录片。徐州的两个音乐奇人。其貌不扬的张鹏程所做的曲子唱的歌都非常好听,删A片都能煽出情。生活邋遢的张宜苏生于台湾,却在徐州扎根。在别人家拉屎,下雨天搓澡,靠卖电子垃圾为生,免费教学生音乐创作,桃李满天下。片子感觉更加侧重张宜苏,他也确实传奇//20181027【大象点映】相比两年前看的3小时版,公映版遗憾地删掉了粗口和拉屎等语句桥段,但观众也能通过两位主角喜感而丰富的对白、事迹,体会他们的传奇人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张鹏程的歌曲,张宜苏老师的故事都非常动人。张宜苏老师映后还现场弹奏两曲,直击心灵。向他致敬

35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让我感慨不已的作品。差不多十年前在南京,经许良科(该片部分素材提供者)引见,我曾与张鹏程有一顿饭之缘,当时他听说我是广东人,又喜欢港片,当场为我献唱《英雄本色》的主题曲《当年情》。他的发音并不准确,但唱得深情款款。记得那顿饭一起的还有许良科、刘若一,都是徐州人。他们今何在?

37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有时幸福是吃饱了合衣就睡,弹琴时头靠我背,饿了两个馒头就能充饥,渴了一袋牛奶也能果腹。有的告别是删掉种子举起花,放弃梦想流着泪,追随乌云也能洗澡,弹奏电钢也可升空。吃喝拉撒之余的张宜苏光着膀子,说起义妹和阿姆斯特朗两眼闪光。这房间窗户漏风,被褥油腻,却像飞船,带他们脱离世俗引力。

4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张鹏程是朵奇葩,张宜苏是棵圣树,苏的个人音乐剧作品,甩开众多徒子徒孙生产的网络歌曲的距离之大,让人最为感慨,不过最终也都逃不脱“活着和命运斗争”,圣树繁茂世界,奇葩点亮世界,噫嘻。

47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可能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会是寒碜,更难听甚至是獐头鼠目,可他们活得如仙儿一样,张宜苏更是比谁都仙儿。独立的制作最有资格记录这种仙儿。整个观影的感受就如同阿里巴巴知道了芝麻开门。期待张老师的原创音乐剧《吃喝拉撒之余》能面众,他音乐的魅力就如同他人一样,也期待导演邵攀的下一部独立作品。。

50分钟前
  • 吗啡
  • 力荐

噫嘻

53分钟前
  • 魏晓波
  • 推荐

徐州奇人异事,老张与小张,两个人物都挺有意思,像张宜苏自己拍的超8(16mm?),张鹏程自我感动的歌唱。不过,片长可以短一些

5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抓住夺人眼球的人物,那人物纪录片就成功了一大半!张鹏程和张宜苏这两位身上给观众的是那种“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自己开心就好了,何必纠结那么多的成功定义。“有的人,依靠音乐和命运斗争;有的人,靠卖馒头和命运斗争;有的人,依靠自杀和命运斗争;你和我,选择活着和命运斗争。”

56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两个主角很有意思,是法律规定必须被拍出来被知道的人!这部片子可以说是非常豆瓣了,文艺青年们的中年生活预览:理想已逝但热爱尚存,宁愿穷困潦倒也不愿为揾食奔波,内心深处其实向往爱情,但总体来说没什么性生活……

5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真好。记住张宜苏了,又多了一个想起来就会开心的人。

60分钟前
  • 草威
  • 力荐

本来以为会比较像《水底行走的人》,看完发现天差地别,《水》拍画家的生活,满满的HK文艺圈精英意识。对张宜苏的故事印象更好些,记住了《命运馒头》,只觉得全片不需要这么长。我很难接受在物质条件如此匮乏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但不免自问:“难道你认为不够格的东西就是拙劣的自我感动吗?” @印象城百老汇

1小时前
  • Virgil
  • 还行

这个纪录片拍活了,比剧情片好看,两个世俗奇人喜乐皆是戏;尤其是张宜苏像一只蝴蝶自由自在,有一颗老庄之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过着五柳先生式的生活且不以为意,拥有天才智商,音乐制作、计算机、宇宙知识无师自通,却无偿教学、自娱自乐,行事刁钻古怪,不为名利搏,俨然魏晋名士附体。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