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攻

动作片大陆2006

主演:刘德华,安圣基,范冰冰,王志文,吴奇隆,钱小豪,崔始源,午马,洪天照,于承惠,林永健

导演:张之亮

 剧照

墨攻 剧照 NO.1墨攻 剧照 NO.2墨攻 剧照 NO.3墨攻 剧照 NO.4墨攻 剧照 NO.5墨攻 剧照 NO.6墨攻 剧照 NO.13墨攻 剧照 NO.14墨攻 剧照 NO.15墨攻 剧照 NO.16墨攻 剧照 NO.17墨攻 剧照 NO.18墨攻 剧照 NO.19墨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14 08:35

详细剧情

  诸国纷争群雄争霸的两千多年前,赵国为一举攻下势均力敌的燕国,决定先拿夹在赵燕之间的梁国开刀,于是妇孺平民加起只有四千余人的梁城被赵国十万大军包围。危难之时,梁王(王志文)向以守城著称的墨家请求一支可以抵抗赵军的守军,却等来其貌不扬孤身应战主张“兼爱非攻”的墨者革离(刘德 华)。  革离出奇制胜,令赵军无功而返,后为应付赵军随时而来的庞大攻击,又亲自练兵制造无数特别兵器,梁城上下对其无不折服,更得到逸悦将军(范冰冰)的爱慕,然而,杀气也在此时降临他的四周。

 长篇影评

 1 ) 跑题影评--墨者刘德华

去看墨攻是因为亲爱的姊妹思。此人迷恋刘德华已经到了成魔的地步。从夜宴就开始倒计时。

墨者革离出现的第一个镜头,他在漫天黄沙里端然行走。突然看见思的眼睛里流了泪。

看完电影的感慨很多。确实是好片子。但是这里要说的是选择刘德华真的很符合墨者革离的形象。因为剧情拍摄美术特技演员导演统统讨论一遍后。我发现记得最清楚的。仍是革离那个行走的姿势。

我的家乡是墨子故里。从小便知广场上的塑像就是墨子。那持杖老者一层一层涂了金漆还是风尘仆仆行色匆匆的样子。也许是因为家乡,也许只是因为这个从不停止行走的老者塑像。我始终对孔子保持偏见。我总是在想当某孔姓文学青年皱着眉头说女子小人难养被大群弟子簇拥着四处谋官的时候,墨子就是这么衣衫褴缕的一路丈量各城池的距离。生命也许只是个幻觉,他却始终坚持活的太过认真执着。所以我喜欢庄子。但尊敬墨子。

也许一直敬重刘德华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连狗仔都不得不承认他真的非常周到宽容。对所有人和善微笑,对所有事平和低调。无论是发片电影抑或是没有报酬的公益。所有事情事无巨细他都会努力的做到最好。我问过思:他会不会觉得寂寞?

据说黄秋生喜欢喝酒大叫对狗仔树中指,据说周杰伦写歌大骂把狗仔气的七窍生烟。我向来喜欢和我一样的混蛋人。自己是万万不能亏的,禁欲太久难说会不会内分泌失调。可是刘德华真的一直维持着这个寂寞的姿势,输送所有光热。确实是我不能理解的人生。所以肃然起敬。

好在影片的最后多少让革离自我了一小下。兼相爱,是不是也可以选择出那个最爱的人(虽然那个女的在这部片子可有可无的…咳咳…)。

跑题影评。但真心希望刘德华终有一天会执着一次自己的幸福。

 2 ) tips

质感、真实、城外列阵的震撼+吴奇隆的神箭引发的《指环王》联想,镜头一直很克制和有力、没有喧宾夺主的音乐来妨碍主题故事的推演

朴实无华,没有国内名导教唆犯的名言警句出现,一边残酷的面对生死一边在质问为什么,一个智惑近哲的守着自己理解的墨家训条的遗世墨者

单兵作战,不善远谋,实地应变,守则不乱,悲悯生死,质疑战端

漫画里还是故意显出革离光头腆腹的丑陋的,这里老刘习气、光环已经磨砺的有些和光同尘、出入无间了,除了走路还稍有摆肩的遗痕

梁城攻防战着实是奠基不朽的一笔,日后国产电影可攀援而上,更加华丽壮阔的宏微互显,赚人耳热,呵呵

镜头切换两三处突兀不连贯,虽然不影响叙述,企盼着更长的导演剪辑版出市

范冰冰起初觉得有些多余,好在没脱成,结尾一死也很好的丰富了兼爱爱己的主题

呃,大约有这样现成的命题出现了两回:说革离虽退了赵军,可不被自己所拯救的人理解和信任,值得么? 兼爱而不知爱己、立功不受而赚取百姓信任危及当权者,非攻却总出现在攻防的战场上、把杀戮、流血和仇恨随身带往各国,这样的兼爱、非攻岂不是虚伪和自我矛盾?革离一句后世才出现的话回答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没有潜意识里预置的漫画感画面出现,甚好;“方块”的说法不如“方阵”好,如果更好的演绎冷兵器时代的壮阔瑰丽,仔细看看兵书,整几个阵式出来最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伤亡千万,不过是王侯权贵的争胜之心作祟。革离置身修罗场,不断的质问战争的本原、胜负与生死的权衡,自己理想的修正等等,呵呵,想到巷淹中不该结尾那么脆弱的,他也彪悍起来,以兵家的理论和墨者对辩,就更有智趣了

墨家是战国显学,梁王说墨子的理论只适合战争的年代,也是很有道理的。想想同为显学的儒家走的上层复古路线,经过二三百年对贵族的熏陶,士族的培养,至秦汉大整合,旧日贵族湮灭,士族上台,终于可以和平堂皇的演说三代旧制、复周礼倡孔学而追慕昔日光荣了。墨家走下倾路线,尚机械而重实用,兼爱天下而不取分文,实在是抱着热忱行事的苦行僧,有事则为王侯所用,无事则混同走夫贩卒于市井,无说教倡导、无著书传承,人丁寂寞也是难免得了--战国不收费只传播和平信念却以刺杀守城为主要工作的墨者演变成强迫缴税的路匪、合理收费雇佣兵性质的镖客和标榜不收费但偶尔客串前面两种职业来养家糊口维持豪迈气概的侠士,也不算真的消亡吧:~

王志文演的梁王、少主和巷淹中的韩国外援,老刘本人、吴奇隆的低调无锋,牛子张和午马的司徒,都很踏实入戏,连范冰冰也不觉得可有可无成为木桶的短板,于是觉得选角、任用和搭配很好了

哦,那个昆仑奴虽有点别扭,想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和西北匈奴接触多些,偶尔俘虏些中亚人士,也是可以接受的: )

希望这部片子有个好的带动,清理和真实的再现下东周列国的文武风云、恩怨掌故,呵呵~ ~~

 3 ) 墨攻--二十四史普及教材?

或许是受到《轩辕剑四》及外传《苍之涛》影响太大的缘故,一听到关于墨家的故事,总不免想到那泯灭在战国烽烟中的现代性,于是当然要去看看《墨攻》了。结果发现这部片子走的完全是另一个路数,和我预期的差别很大,不过也于一般的大陆“大片”“正片”迥异。
 
先抛开某些人难以接受的所谓“硬伤、无稽之处”不说,这部片子就是在规规矩矩的讲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完完全全的男人书写的历史。墨者的现代性是其中闪耀的点点火花,但注定被中国传统政治的洪流吞噬。故事中一些不能再熟悉场景,在史书中随便翻几页就能看到。如:大军压境,群臣请降;诸葛亮·鲁肃·周瑜(这次三人合一了)说孙权抗曹;墨俣一夜城(果然是日本人原著,丰臣秀吉的这个典故也用上了);发死囚为先锋;唯才是举;全民皆兵惨烈的攻防;诸葛亮烧藤甲兵而悲之;断敌水道;质人妻儿使为间;掘地道攻城而被围歼;伪退却(没想到成就了隔岸观火);功高镇主,诬以意欲谋反;为人君者拉一派,打一派,清洗其“党羽”,自毁长城;杀之且令其无言;单刀会;允戴罪立功,得士死忠;英雄的对决,旁边却有等着拣便宜的渔翁;“我主圣明”,社稷得安,异议者去国。最后的结局明显是参考了《苍之涛》,呵呵,墨者带着战乱中仅存的一些孤儿远走他乡。
整部电影说了什么呢?无他,“你知道战争的本来面目么?”你知道中国政治的本来面目么?反观大陆近年所拍的系列历史正剧,从雍正到康熙到汉武,越来越走向《水浒》的思想逻辑。幸有《墨攻》,立此存照。

 4 ) 军事战例电影《墨攻》

周五晚上去看了《墨攻》,之前有个华谊兄弟的姑娘向我隆重推荐,说要是不好看,可以找她退票。退票倒是不至于,总的来说比之前的古装大片都好,它不是武侠片,可以算历史战争片,手法比较写实,飞来飞去、形式大于内容的毛病基本没有,让我很欣慰,冷不丁的还能透出点黑泽明的意思。不过要说它有多深刻,思想性多牛比,我倒没看出来,编剧本人对墨家思想就没搞太通,更谈不上深入浅出地传达出来了。当然单纯从故事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一个孤胆英雄帮助一座孤城打退了十万大军的围攻,但是功高盖主遭到国王的政治清洗,英雄被人救走,此时敌人留下的一千人趁机攻破了城池,后来,英雄又回来打败了敌人。

其实,这部片子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它对战争的技术层面的表达,长期以来,我们拍古代战争片都很浮皮潦草,写意的成分比较大,还记得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火烧赤壁的场面宛若篝火晚会,三五十个群众演员就冒充十万大军,表现攻城战就是几十个人扛着三五杆木梯子抹黑往上爬,弓箭手使的弓箭和我们村小孩射鸟的家伙差不多,后来看《勇敢的心》,发现他们的弓有一人多高,射的时候一头插在地上,箭向着天上射,相当震撼。其实,这种弓我们古代也有。

而《墨攻》在具体战术层面应该属于同类型作品的佼佼者,它在细节处理上比较下功夫,更具有真实感。从攻方的骑兵、车兵、步兵阵型、弩炮、攻城机械、地道战、细作、暗杀,到守方的瓮城防御战术、弓箭改良、火攻、水攻、化学武器可谓琳琅满目,最炫的是敌人乘着热气球进行空中打击,虽然有点扯淡,但很好玩,另外一个很好的情节是两军主帅见面进行沙盘推演,这一段可能出自《墨子》的《公输般》,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的,忘记的同学去google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拍摄这一段的时候一直用远镜头,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两个人在下象棋呢。电影里类似的语焉不详、点到为止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修建瓮城能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在弓箭上绕了一根绳子就能把射程提高一倍,其实只要加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偏偏什么都不说,憋死你。

攻城战的技术含量在各种类型的战斗中是最复杂的,在《西方军事史》里记载,从古代一直到古罗马时代前期,攻克一座堡垒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手段只有两个字:死扛。团团围住将城里人饿死,或者等城里的人自己投降。而科技发展在攻城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公输般》,另外一段流传甚广的是阿基米德的故事,小时候看过一本画册,描写这位数学家为了抵抗侵略,发明了很多守城的高科技武器,比如投石器、能抓捕战船的抓钩,最牛的是让全城的妇女每人手执一面镜子,通过太阳反光,就把敌人的船烧了,这段很像瞎编的。不过由此证明了,俺们知识分子不仅仅会裸奔。

前年看过一个不错的韩国电影叫《黄山伐》,说的也是攻城的故事,推荐对照收看,里面有一点韩国人残酷到变态的味道,很怪异但很提神。

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blog_view.asp?id=533164

 5 ) 愚情愚理 愚忠愚孝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部开骂的片子。
    取了一个文化十足的名字,却在践踏文化 。
    说实在的,老久没有看过这么失败的片子了,老久没有一个片子让我想中途退场、想骂粗口、觉得恶心。
    一 愚情
    情节构思粗制滥造,对白太过牵强、肉麻。真替刘德华捏了一把汗。不敢相信,那些话是从他嘴里讲出来的。
    二 愚理
    剧情矛盾不堪、漏洞百出、甚至连基本逻辑都出问题。
    1 一个这样生性多疑、恰恰又昏庸无道的“皇帝”,就这样轻易地把他的国家和他自己的性命交给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所表达出来的这种英明与魄力,与开场及后面的表现都严重矛盾。
    2 且不说那些7天建起来的城池、对地道出口有如神仙般的判断......“革离先生”明明是一个深谙兵法、对时局、对人性有着透彻了解、对战争有着深刻了解、阅历丰富的人,在熟练地筹备了一系列周密而极富经验的杀人计划后,因为看到了几个死人,忽然变得那么感性,那么纯情、那么悲情,这不是伪纯情、不是伪悲情,是什么?!而且还喊口号般地讲出那一番对“和平”的高谈阔论,并横空出世地搞出一个什么“墨家哲学”出来,什么“兼爱”,更让觉得恐怖的是,一个挖地道的奴隶,竟然也摇身一变,变成学者,大谈对“兼爱”的看法。汗!
    3 以弱敌强,他还能为对方着想,为对方感到惋惜,这一幅耗子哭猫的不凡气势,好像被包围的是赵军,也是不它梁城。
    4 还有那如同玩游戏般的打斗,那地道高手一个人赤手空拳跑进来,竟然横冲直撞,带着一堆人跑,大家一起捉迷藏、过家家。好玩。
    5 堂堂一个巷淹中,竟然抓几个平民百姓的妻女作为人质,并且希望他们去杀了“革离先生”,而“革离先生”竟然也真的有机会和他们“低头不见抬头见”、“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还差点让他们给捅了一刀!最想不通的是赵军竟然把几具平民的尸体悬于城前,这不但不符合巷淹中的性格,而且也这也违反了基本的战争常识:赵军这样一做,不是给梁城以愤怒的力量吗?俗话说:“哀兵必胜”,巷淹中这么优秀的将军,怎么会犯这种兵家大忌呢?!况且,十万大军,根本犯不着拿几个老百姓出气。你说这是在侮辱巷淹中的智慧与人格呢?还是在侮辱“革离先生”他自己?
    6 最后一战,且不说,完全失去信任的他,如何在一夜之间找来那么多的人,进行周密的组织,还有,那位看起来是个“老外”的地道高手,纵然是个挖土机,他也不可能一个人把地道挖成那样,而且不快一秒,也不慢一秒,正好在那一刻把坝底挖穿,他和“革离先生”之间的沟通,是配备了高科技通讯设备还是通过GPS卫星定位啊?!
    7 对于逸悦,不是说当场要五马分尸的吗?怎么又变成先割吼,缓期执行了呢?
    唉唉唉!再说下去,太影响心情了。那叫一个后悔啊!以后看到“张之亮”这三个字,我躲得远远的。演员方面嘛,好像没有刘德华成不了戏似的,从《天下无贼》到《十里埋伏》到《墨攻》,换一换吧?
    三 愚忠
    牛大将军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情况是:虽然能力平平,但自始至终表现得还算是条汉子,也并非小肚鸡肠、是非不分之辈。最终居然一下子变成完全相反的一个人。还有吴奇隆演的那射箭的哥们,那么有血性的一个人,连王子都敢挑战,结果为了这样一个黑白不分的上司,像条绵羊一样剁了一只手。导演同志,你这样误导后人,危险啊!
    四 愚孝
    对于愚忠、愚孝的过份渲染,这一点倒不是《墨攻》的专利,之前的许多古装片,已经是一种通病了。要知道,中国文化所区别于韩、日,恰恰在于该两国的忠、孝是不分黑白是非的绝对服从,而中国的“仁、义”是高于忠、孝之道的,因此也才有“大义灭亲”这一说法。导演同志,你这样歪曲历史、践踏中华文化,你是真不知道呢?还是昩着良心啊?
    各位亲爱的导演朋友,请你们有点良心吧!请你们住手吧!不要再把历史血腥化、不要再为了你的视觉效果、为了你们的票房、挖空心思、捏造事实,来歪曲中国历史与中国人的形象:残暴、血腥、背信、弃义、专制、美化权力、忽略个性、政府永远是铁权,人民永远是弱者!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已经毒害够深的了。现在好不容易,这个社会对“人性”、对“个体”的尊重开始启蒙,你们难道一定还要把这些东西翻出来,告诉这一代的中国人,回到那样一种被你们扭曲的历史中,去感受那一份扭曲、压抑和折磨吗?你们难道还要告诉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先人是一些残暴、血腥、背信、弃义、愚昩、中庸之人。而我们身边的环境,则是一个充满着小人、不信任、不敢言、充满着强权的环境。你们还要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些,然后继续地沉默、继续地愚昩、继续战战兢兢、藏头缩尾地活下去吗?
     请有关审片部门,也多费点心,连《断臂山》这样的电影你们都可以设禁。请不要忽略近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文化骗子、歹徒,他们的毒害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深多少倍!

 6 ) 《墨攻》观后感

《墨攻》观后感
  去电影院看《墨攻》不是冲动,仅仅是因为在昨天的报纸上,看见影评人对这部身边几乎没什么人期待的“国产电影”使用了一个“真诚”的字眼。
  一场电影下来,感觉挺独特,好像刚被一位用心努力但经验不算丰富的盲人按摩师做了一次全身推拿,有回味,也有遗憾。
  先说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攻梁,二十万大军包围了这座只有四千子民的弹丸之城,就在梁王欲降,全城惶恐之际,一位墨家子弟革离飘然而至,将防御的大任揽在肩上。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梁国成了革离与赵国将军巷淹中的竞技场。而梁城内,任性高傲的梁太子适,沉默拘谨的弓箭手子团,美丽倔强的女将军逸悦,阴贽无常的梁王,趋炎附势的司徒,忠心无情的将军牛子中各怀心事,胸藏主张。城外的戎马兵戈和城内的暗潮汹涌围绕着墨家子弟革离开始上演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修罗场。
  整个片子结构流畅娴熟,看似欹枝斜出,却恰到好处的营造了影片厚重扎实的基调。开场在革离干净利索的现身,并以退为进对梁王晓以大义后,旋即铺展出两场气势恢宏构思巧妙的战役。战争场面壮观睿智,惊心动魄,而穿插在战事之中的辅线则为后面的宣叙埋下了伏笔。在第二场战役结束后,整个影片视觉上的冲突趋于平淡,而把重心转移到之前郁积的各种城内的矛盾上。逼走革离,箭射太子,割喉逸悦,断臂子团,肃清拥护革离的群臣和民众,梁王和司徒,牛子中以一种步步为营的姿态,赶尽杀绝革离的所有拥护者,而这些人刚刚舍生卫国,碧血未干。在这一段落,编剧处理的缓慢而沉郁,迥然于之前战事的高屋建瓴,一泻千丈。然而,尽管在叙述上拖泥带水,但叙事点的变化上却紧凑有度,正如太极拳行招慢,变招快的特点,事件推进好像缓缓辗过的巨轮,不快,但毫不犹豫的驶向一个可以清晰预见灭亡的终结。而这目睹终结的恐惧过程,便是情绪堆积的有效时间。因此当已经撤退的赵兵去而复返的时候,整个片子峰回路转,随着第三场战役的全面反击,绽出一个情绪上极度爆发的高潮。从叙事上说,整个结构属于“紧,紧,缓,紧”的结构,在两个高潮之后增加一个松弛的宣叙段落,最后以极度强势的高潮收尾。这种结构可以说是希德菲尔德的经典叙事结构理论的一种变体,打破了以古斯塔夫为代表的矛盾升级理论,将第三部分宣叙刻意压抑,为第四部分高潮赢得了宝贵的情绪空间。然而,值得一说的是,虽然影片的叙事结构属于“紧,紧,缓,紧”,但情绪走向则是标准的矛盾升级,从最初各怀心事的暗潮涌动,中期悲壮怨艾的剑拔弩张,到最后压抑的愤怒,苦闷,激越,质疑,怀柔喷薄而出,和最终战役的叙事高潮并成一股洪流,完成了影片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恰是这种情绪线与叙事线的交错进行、最后汇合的结构为整个影片搭建了一个扎实而厚重的骨架,而窃以为这也是整部影片最不显眼却最重要的亮点。
  再说人物。这部戏的人物应该说是值得称赞的。编剧交待了每个人物性格形成的动机,也暗示了他们所承载的理念与追求,更难能可贵的表达了这些人物在发展过程中屡次出现的自我质疑。然而这些都不是凸现人物精粹的关键,《夜宴》同样做到了上述的三点,而人物恰是《夜宴》最大的败笔。《墨攻》人物的出色在于给大多数的人物恰到好处了预留了一定的暧昧空间,将接受美学的多义性创造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也是人物广延性增加的必备手段。譬如整部影片中颇为让人赞赏的一处暧昧性场景,即梁王在得知太子适被杀时流露的愤怒。从之前梁王告诫牛将军看牢自己儿子的决绝到牛将军喃喃“守城以亟伤敌为上”的冷酷到当梁王已经下令割了逸悦的喉管仍当众问她可有话说的委蛇,无处不在暗示着牛将军射杀太子适是梁王背后所指。然而当得知自己儿子已死时梁王撕心裂肺的狂叫仍让人忍不住自欺欺人般的对误杀的可能性抱有了一丝希望。抛开梁王扭曲的心态,病态的人格和依然不确定他是否下令射杀太子适的阴毒,只看那一刻刻已感受到他作为父亲的愤怒是真实的,正是这种复杂的真实简洁的勾勒出梁王性格中值得玩味的暧昧。由此我们可以去臆想牛将军射杀太子适的心态,那是一种君纲至上死而后已的愚忠,或是在梁王淫威下早已丧失个性的委曲求全。正是这种值得细究的暧昧段落营造了《墨攻》鲜活生动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栩栩如生的树立的荧幕上,更借助作者预留的暧昧走出银幕,漫步在观众心里无限的空间。当然,整部影片中人物也有诸多缺陷。最为突出的是范冰冰扮演的女将军逸悦特色不够鲜明,性格不够协调。前几次出场的拘谨和忽然脱衣的开放反差较大。可能编剧试图表达这个压抑着热情的坚毅女战士的某种渴望,但是她与革离情感细节的缺乏造就了那场脱衣求爱的戏反而显得逸悦轻浮闷骚而没有头脑,更让这场戏成为了影片较大的一个败笔。另外还有一些人物塑造上的小问题诸如弓箭手子团缺乏表达特质的细节,太子适性格上的转变略显唐突等等。但总的来说,这部戏的人物塑造还是很成功的。特别是革离,梁王,赵国将军巷淹中和梁国将军牛子中四人的极为丰满,为影片叙事矛盾的推动和情绪发展的层进奠定了夯实而有据可查的性格基础。
  然后关于表达。这是影片比较富有争议的部分。对于三场战役的表达无疑是整个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当然,剧本奇巧的构思功不可没。化学战,地道战,水火战三场各有特色的战役在视觉的冲击和突破思维定势方面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然而我还是想鸡蛋里挑骨头地说,导演在这几处精彩段落的处理上有失细腻。特别是第二场地道战防守反击时的调度极为混乱。观众在观影瞬间情绪被带动自然不会留意,只陶醉在情绪释放淋漓尽兴的酣畅,但平静下来就能明显体会到逻辑上的盲点。最后一战的水火进攻也有类似的缺陷。我相信这些战役在原著漫画上必然有着清晰流畅的表达,如何处理的得体贴切是一个值得导演商榷的功课。这种不细腻的风格在第三部分舒缓段落和情绪辅线里体现得更加突出。导演在主体上做到了张弛有度,节奏紧凑;但细节的把握有着明显力不从心的感觉。而细节缺失直接导致了人物性格的不饱满与骤变性,集中体现在逸悦,太子适,子团三人性格的模糊以及革离,逸悦感情线的苍白。还有一些我情节上的不可理解之处,譬如之前暗杀革离的几个人以及他们的妻儿在片子后来都没有交代,还有混入城中的女奸细被杀掉之后就不了了之等等。这种骤然断掉的逻辑缺失让我无法判断是审片时的删减情节造成的无奈还是本身成片就存在的缺陷,抑或是我观影时不够细心的可能,但总而言之让人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细节处理不细腻的问题在最后高潮部分也有所出现,譬如那个小肖姐姐的桥段模仿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结局,引起的联想让人产生奇怪的不协调感;而梁王等人忽然从阶下囚变成君王的过程有些突然;逸悦的死被处理得过于草率等等。过多细节上的粗糙形成的观影时的心理落差几乎让人有种导演对结局的掌控几乎面临崩盘的臆断,而对于一般观众,这种体验往往就是感觉影片少了点什么精彩的遗憾。
另一方面,《墨攻》的视听表达基本上属于中规中矩,无甚特色,遵循镜头服务于情节和人物的基本原则。摄影,场面调度和剪辑标准而低调;音乐得体大方,没有如临天籁的惊艳,也没有过于刺耳的不和谐;戏美方面除了范冰冰穿着厚厚的长袍、披肩、披风仍然露出了美丽的锁骨,让我心中暗赞一记,再无其他深刻印象;倒是王志文(梁王),安圣基(巷淹中)两人的表演给影片增色不少。
总体来说,表达算是这部影片比较弱的环节,导演在细节上处理的不够细腻导致了很多本可以勾画鲜明的人物变的轮廓模糊,趋于平庸;而很多富有冲击力和煽情的段落也因此变的平淡无味。尽管主线表达被强有力的结构构架的明朗而坚毅,但原本可以掀起的更大高潮却被若干突兀或逻辑缺失的败笔软化掉了。
  最后说一下影片的主题。导演在影片中一直强调墨家的兼爱和非攻。然而这些定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兼爱应不应该有选择性,没有选择的兼爱,算不算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呢?非攻究竟是尽量减少敌我双方伤亡的被动防御,还是“守城以亟伤敌为上”的斩尽杀绝呢?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革离只身来到梁城的原因是因为墨家不同意帮助梁王。这个细节是不是意味着革离本身就是墨家的一个叛逆者,或者他本身对墨家的主张也有诸多的质疑呢?很多人指责这部片子中泛陈说教的言辞,不过导演本身似乎并没有在影片中明确表达出自己的立场,仅仅提出问题,将思考留给观众。整个片子看下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只有片中人不断的自我反思。
  絮絮叨叨说了这些多,分析的内容也仅仅是我个人浅薄的看法。个人认为《墨攻》结构流畅,人物出色,表达虽然有诸多缺陷但仍不失水准,主题未见得深刻明了但闪烁于影片各个角落毫无生硬之感。虽然和那些超一流的片子相比还有各种细节上的差距,但在这部片子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震撼,冲击和愉悦的享受。这些就是导演的真诚。
  相比于《十面埋伏》紊乱的结构,《英雄》僵硬的叙事,《夜宴》浅白的人物,《霍元甲》老套的情节,《墨攻》有着高明太多的严谨叙事,以及对于人性较为深刻的探讨。诚然,他的诸多缺陷体现了目前我们的电影制作水平和欧美日本一流制作上的差距,但这仍然抹煞不了《墨攻》本身的优秀和诚挚。正如此文最初所说的,观影体验仿佛是“被一位用心努力但经验还不算丰富的盲人按摩师做了一次全身的推拿”。尽管在这个推拿过程中我们会觉得身体的某些部位还没有被彻底的活血放松,但整体的感受仍然是舒服愉悦的体验。特别是在体验过那些看起来富丽豪华的美容院里蒙古大夫的笨手笨脚后,这家门脸不大的盲人按摩店里尽管接客不多但有着良好基本功和严肃的职业道德的师傅的努力就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了。
  

  

 短评

难得最近的一部好片。比黄金乳之流强多鸟~

7分钟前
  • 妙荔
  • 力荐

亮点不多,槽点不少。可能是受岛国原著的格局所限,有史诗的野心,却没有史诗的气魄。

9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还行

在服装的颜色均为低调的暗或浅色系,可说这部电影是以依从历史为主,在颜色上尽力靠近的真相,同时更体现了设计上体现戏剧性的视觉效果。

14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还行

★★☆ 大杂烩,场面不错。

19分钟前
  • 巴巴罗莎蠢猫脸
  • 还行

场面盛大,但不出彩。

21分钟前
  • 爱情海
  • 还行

不知所云,一个墨家冒牌货引发一场战争?没有革离,梁城降,不会有伤亡,有了他,双方都付出代价,结果并未实现他所谓墨家非攻兼爱。与墨家主张没半毛钱关系。

23分钟前
  • Rice
  • 还行

怎么形容呢,革离费了半天劲挽救的城池,让梁王大手一挥就又毁了,真是天大的笑话,为无能者打天下,还是省省力气吧。

28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太文人范了,当然也带点儿励志。

30分钟前
  • 古正中
  • 还行

活得有意义才是我的生命。。。。

34分钟前
  • 赵鹏
  • 较差

国产大片儿的新希望。

35分钟前
  • dormant
  • 推荐

不错

36分钟前
  • 暮鱼晨岫
  • 还行

兼爱非攻的可怜之人

40分钟前
  • shield
  • 还行

写对抗是对的,方向没有错,能力有限怪不来创作者,但是导演功力有待加强。

44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沉闷。

47分钟前
  • 倾蕙宁
  • 还行

张之亮这个实在让人失望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非攻兼爱。

54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

兼爱非攻,但是战争暴力终究是破坏性的,“武”和“技”是双刃剑,守护了百姓,伤害了爱人

58分钟前
  • 光环
  • 推荐

典型的大陆好莱坞类型片,主题模糊,没什么深入的思考;场面盛大但不精细;演员表演到位但不突出;旁白与结尾字幕一贯力求“政治正确”的或煽情,或添足。高不成低不就,一个词——平庸。

59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除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在里面,没有其他出彩的地方。。。但是起码老实地讲了一个故事,比《无极》《十面埋伏》好得多。

60分钟前
  • sk
  • 推荐

得看完原著再做评价。就精神来讲,墨家值得称道,但这片子也说得不好。若单就电影来讲,扯蛋的地方太多。不说黑人和热气球这些全不靠谱的,就说片中的战前演说,全拍得乏力。我假设,这片子好的地方,全好在原著,导演做的事,全拖了后腿

1小时前
  • 17950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