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无明

剧情片香港2016

主演:曾志伟,余文乐,方皓玟,金燕玲,陈学文,麦子乐,吴肇轩,税瀞熙,陈彼得,朱跃希,陈凤珍,曾洁卿

导演:黄进

 剧照

一念无明 剧照 NO.1一念无明 剧照 NO.2一念无明 剧照 NO.3一念无明 剧照 NO.4一念无明 剧照 NO.5一念无明 剧照 NO.6一念无明 剧照 NO.13一念无明 剧照 NO.14一念无明 剧照 NO.15一念无明 剧照 NO.16一念无明 剧照 NO.17一念无明 剧照 NO.18一念无明 剧照 NO.19一念无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9

详细剧情

  患有躁郁症的阿东(余文乐 饰)因为当年误杀饱受痛症折磨的妈妈(金燕玲 饰)被判入住青山医院,康复出院后住在当陆港司机的爸爸黄大海(曾志伟 饰)的板间房里。黄大海试图关心儿子,但阿东却并不领情,原来阿东一直对爸爸当年抛弃家庭的事耿耿于怀。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唯然他尝试平复自己,同时阿东也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当天谈到近乎订婚的Jenny(方皓玟 饰),没想到当找到Jenny时,却有着另一番滋味。

 长篇影评

 1 ) 《一念无明》——情绪病患者的真实遭遇

(此文并非影评,只是观后感。)

作为曾因感情创伤,被心境障碍缠身一度一蹶不振的人,看这部电影时我的心就像被一层一层剥掉的洋葱。不过有别于阿东的躁郁症,我曾经罹患的是重度抑郁症和强迫性焦虑障碍。然而我曾也被这样对待过。 和电影里阿东一样,被一起住在劏房里的其他租客排挤。我大学的室友们知道我有重度抑郁,表面都对我很和善,我一开始为此还特别地感激,后来知道她们还是免不了对我有戒心,暗地配合学校领导监察我的状况。有天晚上我情绪失控,在阳台上流着眼泪一根一根地抽烟,被突然回宿舍的室友看见了,一个小时后,我所在专业的辅导员和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来宿舍找我谈话。他们口中抱怨他们是百忙中抽空来,一边给我说教一边指责我,还暗示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可能要暂停学业。其实,当初我只不过是想发泄心中的情绪,抽几根烟发泄出来就好了,真的不需要这么多人的关注,也从来没想过把事情搞得那么严重。 影片中各房租客聚在一起商议阿东的事时,那个皮肤黝黑一直对阿东很善意的外籍年轻租客说了一句话:“其实.....他只是需要一点空间。” 是真的,对于有情绪病的人而言,他们要求的不多,只是一点空间,而不是无论到哪里都被排斥被议论被用异样的眼光看待。黄先生对其他人说:“其实他有什么得罪你们?......你都病过,我也有病,糖尿病血压高......” 其实抑郁症、躁郁症这样的情绪病是很平常的,就像当你身上局部有炎症,你的身体会发动免疫系统来和病菌对抗从而引起发烧一样,抑郁症、躁郁症通常也是因为一些应激性生活事件、长期承受精神压力或者一些环境因素等使得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内分泌失衡等造成的(抑郁症:长期承受精神压力或情绪持续低落,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在脑内分泌减少,神经递质的神经冲动传递出现问题,从而形成了抑郁症的基本症状。所以服用抗抑郁的药物可以调整脑内的这些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躁郁症等类同)。这不是患者能自控的,患者往往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我和阿东一样高估过自己的自控能力,未认清自己病态的程度,或者说给过自己一丝希望,——希望自己是一个正常人而非一个病人,不需要药物来维续生活。于是擅自停药,但是后果就是精神撑不住,每况愈下。当我又一度精神崩溃,一个人坐在黑暗的房间里哭泣,我的父母下班回来,也是那样打开灯,然后用和黄先生同样的语气对我说(我是广东人,父母也说广东话,这一段重重地扎中我的心):“你唔好成日惗埋一边得嘅啦?呢d心病来嘅,你可唔可以惗d开心d嘅嘢啊?我求你正常d,好唔好?(你不要总是胡思乱想可以吗?这是心病,你可不可以想些开心的事?我求你正常一点,好不好?)” 而我如鲠在喉,只是流泪。 阿东和前女友Jenny重聚,他为Jenny精心准备了满满一桌的西餐晚宴,可是Jenny一脸凝重地说了近况突然脸色转变,说:“我最近得到了好多力量。”一听到这句话,我就意识到,她信教了。因为在我受抑郁症折磨的时候,我的母亲也信了基督。那时我妈妈也和Jenny一样,每天都被这种虚无甚至盲目的“神的力量”膨胀着大脑,就像影片中Jenny参与的教会一样,每个人都像被洗脑了似的。Jenny的发言里口口声声说她因为受到主的启发可以宽恕一切,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她分明是在控诉,她分明还有仇恨和愤怒,发生过的事都是抹不去的。所以阿东和Jenny的关系只能告终了。 当阿东打算打起精神出去社会找工作,却屡屡碰壁,被面试官质疑他履历中消失的整整一年。其实我也一样,每次去面试,我都会刻意规避关于我休学的问题。当你崩溃时,社会允许你休养,但当你拥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准备重新投入社会时,社会却不认同你,使你得不偿失。在这样物欲横流的世界,谁愿意雇用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呢? 我曾经和阿东一样向别人坦白自己的病,其实只是希望可以得到相同方式的尊重(包括对隐私的尊重)。大学开课不久,我告诉辅导员我有抑郁症,第二天在国际贸易课上,老师带着疑惑的表情说:“听说这一届来了个有抑郁症的学生,唔,世界这么美好怎么会有抑郁症呢?” 没有人知道听到这句话的我的心里是什么感受。后来,学校直接给我爸妈发了一份《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在下面这句话下划线:“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性变态等精神障碍的高危对象要及早离校接受正规治疗。” 是的,我从未做也从来没有意图做过任何伤害其他人的行为,但是不久后院长决定劝我休学,并让我签下合同书,从此我中断了我的大学生涯。休学必须是至少一年,并且复学要重修所有的课程,也就是说我最快可以复学的时候,原本和我同届的人都上大三了。我所失去的,不仅仅是学业。

后来事态失控,黄先生陪着阿东再去看心理科,心理医生甚至看都没有看过阿东一眼,只是盯着电脑显示屏淡漠地问几个问题,“心情如何”“睡得着吗”“有吃药吗”“有没有想自杀,想自杀就要回精神病院了......” 没法想象完全一模一样的情景我竟然也经历过。我第一次看心理医生时,在电脑上做了一个多小时的答卷和一个脑部测试,医生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我际遇和想法,甚至如果要求专业的心理辅导还要额外预约,按钟收费。每次我去复诊的时候,医生就是机械化地问我那几个问题,然后开药,仿佛心理医生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开个处方。

现在的社会,像我这样经济一般的小市民,如果得了精神疾病基本上在医疗机构中就只能得到这种模式的治疗了。为什么?这个社会畸形了吗?连原本应该对人们的精神健康问题的影响最直接最有效最基本的“精神科”,都是以这种方式对待精神疾病患者的,他们活着在世上,还有什么希望吗?其实对很多的精神疾病患者最有意义的治疗就是深度的心理辅导,药物和理疗必要时作为辅助即可。真正对他们有效的,是被关怀,被理解,被开导,绝不是像机器人一样的对话。而且长期服用精神疾病类药物,其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很深,甚至可能造成与治疗相悖的反作用。(我当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大半年,服药期间及其后的一两年我都有容易头晕和四肢乏力的副作用症状,而且我当时擅自停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忍受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不适。) 《一念无明》真实地影射了大多数人对情绪病患者的看法。尤其是在中国,从古至今都缺乏心理学常识的民族,对情绪病患者更有极其严重的偏见。影片中很多人对阿东议论纷纷,说他“痴线”“痴线佬”“癫嘅”(都是神经病、疯子的意思)。大多数人对情绪病可能有些误解,其实情绪障碍症也就是情绪病(即抑郁症、躁郁症、焦虑症等)并不是精神病(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等)。情绪病和精神病同属于精神疾病,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好比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都是植物,但小草无法长成大树(此概念非原创)。我想说的是,就算是有精神病的人,都不应该受到这种不平等的对待。没有人会真正想要成为一个精神疾病患者,这是不可控的。 情绪病人只是希望:当他们表现得像个正常人时,也可以得到和正常人一般的对待;当他们情绪失控,如果你不能伸出援手,也请莫落井下石。除此以外他们对他人再不敢有什么寄望了。 大一休学之后,我收拾自己,投入新的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也找到了真正属于我的爱情,一年后我结婚了。是我的丈夫,把我从地狱里拯救出来,是他驱赶了我心中的魔鬼,是他让我对人生有了期望,每一天都变得有意义。现在我的情绪愈来愈稳定,感谢这段日子以来,包容过鼓励过支持过我的所有人。也感谢《一念无明》对情绪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如此深切的关怀。

PS:《一念无明》让我想起阿伦·雷乃的一部电影《我的美国舅舅》,其中有一段小白鼠实验及其对于人类行为心理研究意义的解说,我把它记下来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另一种情况下,笼子里的门被关上了,小鼠逃不了了,它必须接受惩罚了,惩罚会激起抑制行为。它发现所有行为都不再有任何意义,它无法逃避或抗争,它放弃了抵抗。对于人类而言,抑制行为伴随着烦恼和痛苦,并会造成严重生物失调。严重到只要有病菌存在他便会被感染,无论这种病菌在平时是否对他微不足道。平时他能杀灭的癌变细胞,现在就会发展成癌症。他的生物失调还会导致他罹患所谓的文明病和精神疾病,胃溃疡,高血压,失眠,亚健康,甚至大病一场。 第三种情况下,小鼠依然无法逃避,它又要接受相同的惩罚,但这次它会遇到另一只小鼠,作为它的对手。它们会打起来,这场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还是接受了惩罚。但它至少能作出抗争行为,神经系统为行为而存在,这只小鼠不会得我们刚才说的那些病,它状态良好,即使它已受到了惩罚。

但是对于人类却不同,社会的法则会禁止这些防御性的暴力。职员和领导整日在一起,他尽管恨他的领导,但他不能一拳打在领导的脸上,这样他会进监狱。他也不能一走了之,这样他就失业了。所以日复一日,甚至年复一年,他都处于抑制状态。人有很多方式去抗争这种抑制状态,比如说侵略行为(比如摔花瓶、摔门、掌掴别人脸等等),从来都不会是没有理由的,它常常是由抑制状态导致的,爆发的侵略行为经常得不偿失,但在神经系统里却很容易地解释。正像我们说的,此人正处于抑制状态,时间一久,就会影响他的健康,随之出现的生物失调不仅会引发传染病,还会导致我们所说的精神疾病。当一个人无法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就会对自己产生影响,生理上会产生反应,攻击到胃就会产生胃溃疡,攻击到心脏或者动脉就会有高血压,甚至导致急性损伤,导致严重的心脏疾病,心脏病发作,中风,麻疹,哮喘。还有另一种攻击自己的方式,就是自杀。”

 2 ) 疯狂世界的疯狂生存之道

这个社会对待病人真如我们想象般宽容吗?摔折腿,拄着拐杖,路人退避三舍,怕再把你绊出什么事故。突发感冒未准备口罩,地铁上咳嗽两声,身边人默默转过脸,在Whatsapp里噼里啪啦打着字:「隔篱有人感冒都唔戴口罩」。身体虚弱头晕眼花不足与外人道,旁人看你并无大碍也不在意,个中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当这样的痛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疾病,就更让人惊惧,对其表现出的嫌恶程度,也就更肆无忌惮。影片的开头,曾志伟饰演的父亲大海去精神病院接「病愈出院」的躁郁症儿子阿东(余文乐饰演)出院,而早前,妻子在被儿子照料的过程中突发意外身亡。虽医生称此事与儿子病症无关,但父亲的担忧写在脸上。他挤出笑容,故作轻松地与没什么表情、说话气若游丝的儿子打招呼,眼神里却全是防备。

父子许久没见,在那之前,父亲和在美国的小儿子都不知所踪,而本来前途一片光明、拥有稳定女友的长子阿东辞掉工作,独自陪伴病重且情绪不稳定的母亲(金燕玲饰演)。母亲用咒骂发泄怨恨,阿东在拼命隐忍和爆发中挣扎,终于把自己逼成了躁郁病人。于是他入院、治疗、出院、被父亲接回到逼仄杂乱的板间房,试图以一个「正常人」的姿态,再次获得这个社会的接纳。

病态的人:「那个人样子好怪……他好像一条狗哎。」

如果你将自己代入阿东的视角,会发现他所处的这个世界,如同电影英文片名一样,是一个「mad world」:

好友的婚礼上,所有人都在高谈阔论嬉笑怒骂,没人在意主角在说什么,阿东忍无可忍下的「仗义执言」,似乎更令好友尴尬;用人单位听到「躁郁症」后避之不及的状态,并不因他的坦诚和专业能力而改变;笑嘻嘻总是拜托自己和父亲的邻居,在他发病后,第一个落井下石;而狭小逼仄的空间,父亲枕头下发现的自卫用具,前女友宽容背后的强烈恨意,甚至令他找不到一个抒发情绪的角落……于是他冲去超市,大口大口吃着可以「改善情绪」的黑巧克力,换来的却是路人的指指点点……

于是他强拉起来的,脑袋里的那根弦,再次「啪」一声断掉,让他从兴奋且动力十足的「躁」期,滑去犹如万丈深渊般的「郁」期。

有关阿东的片段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茫然的他突然疾走乃至大步奔跑在深夜的街道,电影画面平行向后移动的样子。阿东像一个被抽离掉的人,在对他而言意义不明的世界里移动,空洞不知所踪。他看人的眼神,总夹杂悲伤与怀疑,令人不由担心,他下一秒会否作出什么极端行为?而比起那些选择主动去拒绝和伤害,没心没肺的看客,他的隐忍和善良,却又显得格外可贵。

好在总有温情场景弥补:下一秒,他和父亲说起年幼时去城门水塘的约定,二人无伤大雅地争执了几句,暂时和解,相互依靠着,走回他们的家。

病态的家庭:「其实,是不是甚么都可以外判给别人做?」

家当然不是万能的。而阿东的病因,显而易见来自他的母亲。苦等丈夫与小儿子却无限失望的母亲,没有其余的宣泄出口,只能把所有情感垃圾都倾倒在阿东身上。她是阿东世界里的第一个「疯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需求无度,不懂感恩。她何尝不可怜,然而她也亲手毁掉了为他竭尽全力的阿东的人生。

在前不久上映的纪录片《伴生》中,其中一位为照顾年迈父母、中年仍未出嫁的女士,对着镜头流泪:「我好想有时间,可以安静看一套戏、读一本书,做些自己的事情,但是做不到!」为人子女,都想做到孝顺,然孝顺的界限在何处,孝顺分内事,究竟该亲力亲为,还是乐得交予他人,自己轻松?

影片中,束手无策的大海打电话给远在美国的大儿子,儿子一句话说得轻巧:「你把阿东送回精神病院,自己选间条件不错的老人院,钱不是问题」。绝望的大海,淡淡问出了这样一句:「其实,是不是甚么都可以外判给别人做?」

曾经他是逃避者:他努力工作,想给妻子更好的生活;他百般辛苦,却害怕妻子的失望和不满;他逃避家庭,酿成苦果,决定承担,却发现难度远超他想象。他和阿东在对峙中说出心声,而曾志伟在这一段落泪剖白的影帝级表现,实在无法不令人动容。

承担是给自己的枷锁,逃避是无视责任、把痛苦留给亲人……二者之间,有没有万全之策?如何在调适好自己心情的同时,也对家人多一份理解和包容?道理说来总是简单,做起来,却步步艰辛。

活在这个疯狂世界:「我没事了」

尚未被疯狂世界改变的邻家纯真小男孩,成了阿东的解药。在所有人都觉得他「荒谬」、「不正常」时,只有小男孩和他正常交流,与他相伴,听他讲话。他坐在天台上,对着急赶来的父亲说,「我没事了」。

他当然不是「没事」。他生活的世界依然逼仄、杂乱、充斥着形形色色自私而缺乏同情心的人类,他依然善良而软弱、恐惧而坚持,他的父亲依然无从理解他的内心,还要背着巨大的包袱寻求解决之道。但年年难过年年过,活下去便有希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这是影片一个颇为温馨的「Happy Ending」。

导演黄进说,这是一个很想带给香港人的故事:想呈现出如何直面问题、觉醒并寻求改变的状态。事实上,在压力巨大的城市里,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故事中的「阿东」——不久前,香港心理卫生会的一项调查还显示,香港人的抑郁指数创新高,有百分之五点五受访市民估计患有抑郁症,需要接受专业辅导及治疗,另有百分之九点一的受访者属「应关注」的组群。「阿东」非但不是边缘人,甚至还可能早已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而未被发现。

编剧则强调「伤害往往来自不了解,无知造成日常的邪恶」。她认为「电影最强大之处,就是让观众感受角色的情感,学懂同理心,从而令世界更美丽」。

这个故事整体来说,压抑又「不开心」,但曾志伟、余文乐、金燕玲一众大牌演员却毫不犹豫以低片酬甚至零片酬出演,更称之为「十年一遇的好剧本」(曾志伟语)。在快速发展、冷酷麻木的社会运转成一部失控机器的同时,能有这样一部充满人文关怀、专业水平也绝不逊色的新导演作品出炉,实为观众的幸运。

原文首发橙新闻: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7/01/25/010049525.shtml

(注:本人很喜欢这部片,欢迎理性讨论,但如果你是戾气很重话又很多的路人,可能你不太适合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生存,您可以省下打字的功夫,我也可以省下拉黑的时间~)

 3 ) 人们容不下的,是社会大众眼中的病态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首发于 MOViE木卫

《一念无明》不只是讲躁郁症患者和重返社会后的遭遇。这不单是个体的情感困境,它折射出的恰是泛社会的焦虑和惶恐。

这部关于现代病的电影,更像传统香港电影的文艺片套路。没有剥削,不去消费。躁郁症的源头,不是可怜的主人公。他更像被诱发的受害者。躁郁的,是外部社会,是围观朋友,隔壁大妈,还有举起手机的民众。尤其是在婚礼现场和教堂讲演的两场戏,电影相当沉得住气,勾勒出了一个2010s时代的香港城市众生相。

电影故意用表现正常人的做法,把余文乐父子围困在几平米的狭窄空间,如“牢笼”一般的事实囚禁。这个走出监牢以后的逼仄牢笼,正好说明它既是香港底层市民的生活状态,也是主人公压抑心理的具象表现。你在电影里能感受到那种电影情绪与紧张状态:囚禁中的精神病人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敏感、不安、抑郁、躁狂,随时可能原地爆炸。

《一念无明》躁郁症患者,肯定是现实社会的边缘少数人群。但即便如此,它也牵涉到一个家庭伦理的存在,电影借主人公的视角,呈现了香港的社会结构与普遍歧视。当躁郁症发作以后,媒体在做什么,精神科医生怎么办,夹在其中的亲人爱侣又如何是好。如同观众还会留意到香港的住房,社会的养老,还有投奔的教会。本着社会写实的调子,《一念无明》把许多典型的香港问题都放到了一例躁郁症里面,使得电影格局比表面看起来要大很多,没有停留在自怨自艾。

对片中几个演员来说,人物的情绪需要克制。电影成功做出了鲜明的对比度,没有沦为千篇一律的同情或指责。

金燕玲戏份最少,只要演出精神病患的恐慌与压迫,是个真实的诱发者。对于余文乐,他不仅要丧,还要不露痕迹,自然地丧。难怪许多人玩笑说,救了余文乐演艺人生的,不是春娇,更不是彭浩翔,而是这部《一念无明》。他居然连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都做到了,并且还控制住了。这样的惊喜,堪比《树大招风》里林家栋的脱胎换骨,不靠宣泄与爆发,而是收着敛着藏着掖着,令观众更有锥心刺骨的感受。还有老面孔曾志伟,他不是一个病人,但在压迫之下胜似病人。他压抑着情感,怀揣着卑微,以父亲的责任担当,去拥抱自己儿子,同时还是社会的弃儿。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躁郁症的余文乐亦是如此。对生活在香港的千千万万人,同样不容易。

《一念无明》的拍摄,面对了时间、预算还有演员档期的不足(几个演员无片酬参演)。不过电影扎实过硬,镜头特别稳,动起来的街头戏份也潇洒。电影固然以压抑的情绪流为主,但结尾的不放弃不言弃,同样是合情合理。

 4 ) 灰色的家庭悲剧

《一念无明》是一出灰色的家庭悲剧,这个还在上映的香港电影获了很多奖项,但影院的上座率并不高。也许是更多人不喜欢这种压抑悲惨,没有什么温暖和正能量的电影。要吐槽的是,这个电影的名字太文艺抽象,不接地气。最大的惊喜是,它在影院放映用的是原版的粤语。这个电影要是翻译成普通话,味道就变了。很多粤语词跟地方口音一样,带着厚重的人情味和心酸味。

比如,曾志伟演的父亲,用了好多次「扑街」来形容,就是“混蛋”的意思。「扑街」当然最直白,都不用解释。还有他的几句台词:

升斗市民,有什么办法?
什么事都能交给别人吗?
做人左右为难,做一个扑街好容易。

故事从这几句台词就看出来了,一个普通的家庭悲剧,父亲是卡车司机,年轻时在大陆跑车也风光过,娶了一个心比天高、神经脆弱的老婆,被嫌弃因而不爱回家,受宠的小儿子学业有成远走高飞,大儿子阿东,就是男主角了,他成为这个家庭的支撑点。结果是他没能撑住,失手杀了母亲,被判为精神病,出院后想融入社会处处受困。

故事的焦点是从阿东出院开始,一半的重心落在父亲身上。他本来认为「升斗市民,有什么办法?」,香港的贫民窟真当可怕,横竖一个上下铺的空间,不超过五平米,他接儿子出院时,找了一把锤子放在枕头底下。前半辈子,他没管过这个儿子,这时也是没办法。所以,阿东抱怨说,“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

如果阿东也像父亲、像弟弟一样,尽可能逃离,而不是被困在母亲的无助里,也许不至于发生人伦惨剧,他自己也不至于重蹈母亲的精神病。

这种可悲的疑问,故事结束时又发生了,父亲实在无力承担,唯一一次打电话给有出息的小儿子,电话那头说,你把他送回精神病院,你自己找一个养老院,钱不是问题……

这时曾志伟演的父亲从一个畏缩的「扑街」转变了,问了那句话,“什么事都能交给别人吗?”人人都说面对不幸的原生家庭,你有多远逃多远,真是这样的吗?真正逃掉了,就免掉了不幸和悲惨了吗?又有几个人能彻底地斩断自己身上那些尴尬龌龊的唯一联系呢?

事实是,在灰色的人生里,通常人们是「做好人不彻底,做坏人也不彻底」。卡车司机在最有能力做一个好人时,选择了逃避。在年老无力时,又选择了承担。该责怪谁呢?只要想一想,良心这回事并非与生俱来,也不会时时常在,最有能力的时候也许我们最有欲望,最有私心,最想过快乐日子,最难放眼以后……司机在好时候趋利避害,也许是因为有其它合理合情的幸福要追求;到了接近晚年,想得到的并没有得到,不该失去的却都失去了,已无力承担的时候,却要强撑着。这时候,一个做过混蛋的一事无成的父亲,也还是唯一的父亲,也还是绝望儿子的唯一依靠不是吗?

那个远在彼岸,逃离了这一切的,最成功的小儿子,他不过是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会不会有遗憾呢?会不会在往后的全部长路里感到内疚,倍尝孤寂呢?

情绪这种东西,有时候我们会高估,有时候我们会低估。刚出院的阿东出席好友的婚宴,新人在台上致辞,眼泪汪汪,台下拍照,喧哗,议论纷纷,那眼泪是真的被自己感动了,被自己人生中庄重的有意义的一次经历感动了,可是台下的人谁不曾经历那样的时刻?本来也该是这样,想流泪的尽管流泪,想打岔的尽管打岔。在欢乐的隔壁住着悲惨,在庄重的时刻戏谑多么正常,我们用自己的位置判断,什么是「正常」,并且接受这种对正常的设定,妥协于自己的不重要,别人的不重要,人生中简直没有什么重要的值得庄重对待的事。可是,精神病阿东不这么看。他看出来婚礼的庄重与旁观者的轻浮是对立分裂的,是不可容忍的。

他甚至走到台上拿起话筒质问大家:今天是你结婚吗?你在拍什么?你在笑什么?你们为什么都在议论房价,议论婚礼的排场?为什么不能停下来听听新人的致辞,这是他们一生中重要的时刻……

假如我们只把这种精神病看做是更认真,更不可妥协的一种行为偏执,或行为失调,也许不是太难善意地理解。可是,这种时候,人的普通的善意哪里去了?谁不曾耻笑过他人?谁不曾被人耻笑?他人即地狱,在这个时候是成立的。

更严酷的是,生存作为一种现实,被他人逼迫、驱赶是真实存在的。当你的存在卑微到一种程度,你根本不可能奢望来自外部的一点点善意或帮助。你只是像蝼蚁一样活着,也会有人来驱赶你。那个方寸空间里,人人都是这样的蝼蚁。单亲母亲逼迫没有身份的儿子,冷漠的老人愤怒于空间的逼仄……他们都没有力量与外界抗争,却合力驱赶一对陷入困境的父子。

换一种情境,这对父子如果稍稍正常一点(曾志伟在不到五平方的房间里对躺在上铺不肯吃饭、不肯洗澡的儿子,用小声到不能再小声的声音说,“求求你,正常一点”),他们其实完全能调换成这群人里最有力量最有希望的人。就像他们的病,儿子的精神病本来就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父亲的高血压、糖尿病,也是这个年龄人群的常见病。

他们没有伤害到任何人,却被怀疑这种精神病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危害。

那个被单亲母亲殚精竭虑地保护的小男孩不是也有哮喘病吗?如果他也当街发病呢?

面对大家的驱赶,一个父亲的质问多么无力。他其实再清楚不过,病也是有隐喻,有高低贵贱的,与传染有关的,与声誉有关的,是否是绝症,方方面面,又哪里公平了?

当你处在弱者的境地,你就是被不公平对待的那个。所以,单亲妈妈逼迫儿子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发奋图强并没有错。错的是时代,是社会,是环境吗?它们是谁?它们又不会为某个真实的悲剧买单。

真实就是又灰色又残酷的。



07年有个法国影片《谷子和鲻鱼》,讲的也是一出灰色的家庭悲剧。那是个移民家庭,题目“谷子和鲻鱼”是一种阿拉伯烩饭,以谷子与鲻鱼作为原料。故事背景是法国前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及其它北非国家的阿拉伯人在二战后开始移民法国。第一代移民往往居住在法国城市郊区,是克勤克俭的普通工人,但他们的后代出生在法国的土地上,却被正宗的法国人视为边缘人,他们的心理与物质诉求与父辈自然不同,与生活在市中心的正宗法国人也有着巨大矛盾,这种矛盾和差别既不容忽视又带来真实的社会问题。

那个故事围绕大家庭复杂的人际关系展开。主角西蒙也是一位父亲,年老被解雇的码头工人,他自己家里一团乱麻,有个情人住在附近,无计可施之中想到开一个船屋餐厅,做家乡的特色烩饭。所有人都指责他异想天开,只有情人的女儿陪他穿上西装,去跟各种管理人员周旋、办手续、填一堆表格。他干瘦、沉默的身影穿梭在灰色的现实风景里,到了公务大厅与办公人员交涉时,才露出尴尬、局促。这时,仅仅是官方语言的沟通困难就说明了一切背景问题、移民问题、底层生存问题。幸好有那个热情的名义上的女儿。要不是有她,这个电影压根就不用拍了。

这么多年,电影的结局一直令人难忘。天渐渐黑下来,经过反反复复的波折之后,餐馆终于开始试营业,邀请了一切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连前妻、子女,情人及女儿都不计前嫌,用心合力想办好这万事开头难的第一餐。这种殚精竭虑的计划几乎让人心悬一线,明明就要出事,果真是要出事……老西蒙风流成性的儿子看到来宾中一个他有染的女人,居然是副市长的妻子,于是匆匆开车逃离,并关掉手机……车上偏偏放着最重要的谷子米饭,西蒙骑着摩托车去追,却被几个小孩子偷了车,百般戏耍。

他在夜晚的暮色里追他的谷子米饭,倒在了街头……另一头,宾客们等待得太久,慢慢失去了耐心。情人的女儿为了稳住人心,撩开衣服大跳特跳肚皮舞,那几乎有点艳俗的异族风情舞蹈配着女主角并不完美的身材,大滴大滴的汗珠落下来,落在她黝黑的长发上,黝黑的皮肤上,嘈杂的音乐旋律里,电影里的观众看得又期待又疲惫,电影外的观众却是又紧张又难过。

对底层生活来说,和解也许不太难,难的还是生活本身。所谓的“出头之日”不过意味着,只要一天陷在困局里不能出头,随时都容易重蹈覆辙。一个普通人,有多少信心给自己,又有多少信心支撑旁人?哪怕那个旁人是最紧密的家人?

说到底,阿东父子的困局和这个移民家庭的困局是一样的,简单的是物质,复杂的是人心。当人被环境困住,那个难以解脱的父亲的悲惨人生是他真实的一生,也许,也是将来的我们的一生。

 5 ) 香港病人

(文/杨时旸)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就了这部《一念无明》的,余文乐的精湛演技至少要占一半功劳。他站在那间只够两人错身的小屋里,眼神低垂,每一次面部肌肉微微地抖动,每一次拿着电话即将失控又极度隐忍下来的样子,都会让人忘记这是表演,即便那张脸以及他身后站着的曾志伟都那么让人熟悉,但你仍会觉得,这就像是在香港的某间公屋里随便扔了一台摄像机,偶然记录下了一个片段。

《一念无明》的英文名是Mad World,这更直白,也更残忍,它讲述的就是一个罹患了躁郁症的年轻人从精神病院重返生活的故事。但这显然又无法概括全部,在这个主线故事之外,它泛射出太多的难以名状的况味——绝望的底层市井,港陆夫妻和身份尴尬的孩子,表面体面和内心崩坏的中产阶层,对心灵归宿的奢求和无处不在的无力感……所有这一切都慢慢浮现,通过一两句台词,透过三五处细节,给你展露一角,让你想象冰山。港片没落的巨大叹息声中,这部电影用200万和16天,完成了一次小规模复兴。

患有躁郁症的阿东,从精神病院出院,他只能和父亲一起住在那间囚笼般的屋子里。这个曾经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多年以来独自承受着照顾生病母亲的重担,最终因为自己的疾病和无法忍受的压力误杀了母亲。当他重新进入社会,却发现自己早已是这个世界的敌人和弃儿。阿东和周遭那些角色的设定有趣地成为了一个个对照。他自己被诊断为病人,而周遭的人都是正常人,但实际上,只有他一直以来承担着正常人该做的事,而那些正常人却把所有义务毫无心理负担地甩了出去。

常年离家的父亲,远走他乡的哥哥,和他相比,谁又值得尊敬,谁又令人寒心?但那些人都能在生活里谋得自己的一处角落安歇,只有阿东被正常世界驱逐。而阿东的未婚妻Jenny,一个坚韧又实际的女人,一心盼望着供楼、结婚、生子,但最终却因为阿东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卷入了大笔的债务和近乎崩溃的压力之中,她寻求解脱的方式是和一群遭际类似的人一起遁入宗教,她声泪俱下,混杂着咒骂和发泄,最终却还念叨着宽恕,你很难说她真的宽恕了谁,但你也不能批判她的心态,那些重压的破坏力,如果不从虚幻中汲取力量,或许会无从抵挡。但是她和努力重返现实的阿东相比,Jenny寄托于虚幻不算是某种症状吗?还有那个阿东曾经的同事,每天担心着裁员和业绩,终于在某一天从恢弘的写字楼上一跃而下。他是这个社会依赖的中坚力量,但难道不是又一个病人?阿东的邻居,妈妈带着儿子在这间逼仄的房子里生活,儿子没有内地户口,妈妈没有香港身份,母亲对未来的希冀和对当下的焦虑都变幻成了对孩子的压力,这个笃信中医的女人给儿子的头顶扎了一根针灸,为了让他能取得好成绩,孩子所有的爱好,却都被剥夺。男孩儿坐在天台上独自念叨着,“你要向上流动啊,你要向上流动啊。”那是妈妈对她说的话,像自我欺骗的咒语和滚动播放的梦呓。

每个人都有自己逃避的次元,父亲和哥哥选择扭头离家,Jenny选择了在胸前一次次比划着十字,前同事选择从高处飞下,妈妈选择把压力转嫁于孩子,相比而言,好像只有阿东愿意承担所有重压、责任和义务,别人都在逃离,只有他认命地一头撞进现实。曾经对于照顾母亲如此,如今,从精神病院回归社会,仍然如此。他想找到一份工作,“像别人一样挤地铁挤公车都没问题啊!”他在电话里喊,但无济于事,因为他的身份标签是病人,而其他人的身份标签是正常人,即便事实上似乎恰巧相反,但人们都更相信标签。他只能自己紧握希望,最濒临崩溃的时候,去超市大口吞下巧克力,分泌那一点点可怜的血清素可以让自己不至于彻底崩塌,但这又成了精神病的证据,所有正常人用手机围绕着他,拍下他吞食巧克力的画面,然后传到网络,进行人肉和嘲讽。你看,这些人多么正常。

《一念无明》其实一直涌动着情绪,不安、焦躁、危险、绝望,但它一直都很节制,即便现实怆然,即便际遇冷寒。阿东的回归社会意外地成为了一种介入,一种关照,他自己是个病人,但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呢?

 6 ) 在持续的伤痛中,我们还能成为有感情的人吗?

又重读毛姆的《面纱》。

书的最后一页,毛姆写道: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心中却感觉到了那种不论发生什么都能快乐地接受的力量。

女主角基蒂最后对她的父亲说:“没有灰心,我还有希望和勇气。”她最后还说,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我过的愚蠢、可恨,我不能让她这样。在这之前,其实我一都不喜欢基蒂。年轻时因为长的漂亮而做作,为了面子与沃尔特结婚,婚后出轨。后来,丈夫和母亲都离世,家人并不想和她一起生活。她所依赖的情感线一一断裂。

在她独自一人时,幡然醒悟,又开始充满希望地生活。

小说当然可以如此,然而,现实生活往往不能复制。《面纱》这本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香港,一个近百年来都无比繁华的国际都市,在《面纱》的时代如此,在当代更如此。

我对香港的绝大多数印象,都停留在曾经看过的TVB剧里。剧集里塑造的香港人的生活令人向往,和谐的工作气氛,优渥的居住环境,专业精干的做事风格…..后来,当我亲身去过香港几回后,才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片面的假象。

拥挤的街道、逼仄的空间、高压的环境,让这个城市的人,行动变的迅速,表情却变的僵硬。

看电影《一念无明》时,反复在脑中想起《面纱》里描述的香港,想起我想象中的香港以及亲眼看到的香港,还有此影片中表达的香港。这些好坏一同交织混合时,早已分不清真假虚实。影片从头到尾都很压抑、痛苦、沉闷,是一种情绪到了喉咙处的堵塞感,眼泪卡在眼眶打转的不甘和无可奈何。

阿东的妈妈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无奈到香港后嫁给了一个货车司机,从此抱怨的人生拉开序幕。丈夫的长年不在家,她身患重疾,只有大儿子阿东在家照顾。妈妈把所有的痛苦怨恨都发泄在阿东身上,造成阿东得上燥郁症,错手杀了母亲。从精神病院出来的阿东,住在爸爸租的十平米不到的夹板房里。

找不到工作、邻居的排挤、女朋友的控诉、好友跳楼。这些让阿东曾经依靠的感情线,一根根再次断裂。阿东一直在母亲死的阴影里走不出来,又在和父亲的相处中充满了恨意,恨父亲当初不管家人。作为父亲,他一样很无奈。当初总是不回家,是想多赚钱,也怕一见到老婆就惹她烦,索性就离她远点。

就这样,阿东的父母、女朋友,这几个人都在互相控诉、互相怨恨,互相放不下他人,又折磨自己。这些痛苦的源头不知从何说起,似乎是家庭的悲剧,一个爱抱怨的母亲和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造成的?或者更多是香港这个城市的环境所逼迫的?

电影的最后,并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全线崩溃的阿东,想要弥补伤害却不知所措的父亲…..这样的安排,无疑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情况了。

尽管电影倡导的是希望大家关注这样的人群,给身边的人关爱,对陌生表达善意,但是,香港真的就因此变的热情温馨吗?我想不会的。人与人之间的伤害,可以像大多数影视剧一样抱头痛哭之后,一笑泯恩仇吗?那也是不可能。那些植入在心底里的怨恨和执念,有时候,一辈子也无法释怀。

在小说《面纱》里,一向下笔刻薄的毛姆给了女主角基蒂一个重新生活的结局,让她在伤人伤已之后,知道止损,知道去寻求一条自我平静安宁之道。在也别人给的伤痛之中,找回自己的感情。她不希望女儿过自己的生活,希望她变得自由、独立,不依赖他人。

她承担起了做为一个人一个母亲该有的责任。如果《一念无明》里的母亲,在当初不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怨恨对丈夫的不满,转接到儿子身上,不那无情残酷,一切会不会又是一番结局呢?

片中的父亲有一句台词说:想要做个混蛋很容易,遇到问题撒手不管就行了。可是,什么都能交给别人去做吗?

看这个片的时候,我是矛盾的。我们一直认为亲情就是要不离不弃的相守,成熟之后,我有时候也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同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罪要受。放不下过去,放不下怨恨,绑着别人,也困着自己。

面对、接受、放手。对,这其中,我没有说到原谅,原谅无法说说而已,现实生活也没有处处的大团圆,动不动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只要我们运行在当下的轨道当中,就会生生充满着遗憾和伤痛。

我们所依赖的所有安全的、稳固的感情线,都会断开。这是一种如地球吸力一样不可抵抗的现实,那要怎么办呢?唯有在我们还在正常地生活时,建立自己内心的只属于自己的情感线。

在小说《面纱》里,修道院长对基蒂说:无论是工作中、在享受中,你都无法得到平静。只有在你的灵魂里才能找到平静。全片中所有的人都在自我认为的困难之下选择了某些程度的逃避,唯有阿东承担了所有的责任,最后,病的当然也是他。

小说《面纱》和电影《一念无明》,是两个截然相反的AB面。我之所放在一起说,并不是因为它们同时发生在香港这个牵强的理由。是因为,我在这两个作品里,都看到过怨恨、绝望。同时,也小心翼翼地生出一些期待,盼望着这些受过伤的人,不再去伤害他人,期盼着,被伤害的人,依然在内心有最原本的情感在流动。

生而为人,一切的痛苦,都无法避免,只愿,真情不灭。

 短评

阿乐在教堂哭的涕泗横流的女友就是你我身边可以持有各种身份的亲密恶人,上帝教我宽恕,我爱的不过是自己罢了,我最终爱的是那个宽恕你的我自己。

8分钟前
  • 辛波卡
  • 推荐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部片的短评鲁迅已经写了呀

11分钟前
  • M
  • 还行

余文乐面部肌肉的抖动里都是戏,真好。不夸张,不做作。一座雄浑都市的底层生态当作背景点点铺陈。隔壁港陆夫妻的孩子念叨着“你要向上流动啊。”所有焦虑和绝望都被一句台词说尽。生活里的死胡同,一堵墙,无法迂回又无处突围的时候,大抵如此。

12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如果让陈冠希来演 会更好看 可惜

17分钟前
  • wfygqd
  • 推荐

患忧郁症的儿子与父亲的悲剧生活。新导演出手扎实,曾志伟、余文乐二位老演员倾力演出,值得一看。

2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3.5;凡人之苦多在于粘稠羁绊的家庭关系,让人窒息,无法斩断,因为爱的名义,我们耗尽大半辈子却发现今生只学会了逃避,只学会以宽恕的姿态原谅自己的无能;逼仄空间的压抑,情绪饱和度太浓接近滥情,克制些更佳;“麻烦你了”哭得崩溃;全体演技在线,剧本扎实。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大部分場次的安排都因果顛倒,為了讓某戲劇點發生而刻意安排某場戲。整個故事沒有任何具有推進作用的外在事件,人物總是突然醒悟。故事推進基本依賴對白,與事件無關。人物永遠在爆發情緒,但主角父子的情緒一直在重複,人物曲線沒有任何變化。對阿東本身的躁鬱症描繪粗淺,對病人本身沒有更深解讀。

27分钟前
  • .flv
  • 较差

余文乐长大了,突破了他以往得心应手的“张志明”,把躁郁症患者演得很自然,以及那种被全社会孤立的无奈。

32分钟前
  • 古尔齐亚
  • 力荐

喜欢这个电影的平常心,不拔高,不过度批判,也不追求什么“终极真实”。用很让人舒服的镜头语言和表演关注市民生活和弱势群体,延续了老粤语电影的精髓。“不是什么都可以外判给别人来做的”,非要找深刻主题的话,这就是了。

34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从头到尾没没感觉男主有病……

35分钟前
  • citizenships
  • 推荐

这种窒息性原生家庭,可能真的像二儿子一样直接远远抛开比较好吧。不要期待能从中翻出零星的爱了,没有的。

3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無明"真的很貼切傳達出片子的內核:無明火起,燒盡功德林。因為家庭壓抑的累積而失手的弒母,成為主角日後一生的原罪。其實眾生皆罪,所謂正常,或許只是無明火起時的隱忍克制吧。一部略煽情但仍引思的片,值得一看。

41分钟前
  • 張子易
  • 推荐

嗯,让念诗的新导演们狗带吧。

43分钟前
  • 舒农
  • 推荐

【金马影展展映】惊喜之作。表现躁郁症患者与亲人遭受的痛苦与歧视。余文乐、曾志伟和金燕玲演技都非常出色。躁郁症确是精神疾病,但大多能正常生活的患者,却如神经病般被社会歧视。外界的关注、宗教的感怀也都如火上浇油。结尾开放而阴郁重重,难得的用心之作。四星半//20170413大陆院线,依旧被感染

48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港版Manchester by the sea,看着阿东的关系链一个个断裂…已经很棒了,教堂那场戏太狠了,然后下一场曾志伟小心翼翼地照顾他情绪,我就泪崩了。余文乐真棒啊!只是前半段有些台词显得多余,人物会松弛下来。有些片段会不会刻意科普?但普世价值挺大的,现代社会啊真的有病

53分钟前
  • 方舒逸
  • 推荐

我真的觉得你们这些在婚礼上吵闹喝酒、在便利店拿出手机来拍的人,没有办法理解躁郁症病人的痛苦。你们吃喝,拍照,上传到网络,被点赞转发,甚至没有耐心听完他的故事。

58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我能理解他的每一次暴怒,每一次崩溃。

60分钟前
  • Laven
  • 力荐

中间一度拍出了《海边的曼彻斯特》那股丧劲儿,就连剪辑和配乐都似曾相识,但是到后面还是没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去年的《幸运是我》《树大招风》,今年的《一念无明》,香港电影新生代的希望之光。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做个扑街很容易啊,管不了的就可以撒手不管啊。这是真的,至少不会过得很辛苦。好人都辛苦。余文乐演得好。

1小时前
  • Elika
  • 力荐

Mad World 一念无明I'm bipolar 无法正常可能这世界唯一正常的只有余先生吧可能这世界唯一的圣经只有小王子吧“只有用心灵去看,才能看得真切。最本质的东西,恰恰是眼睛无法看到的。”这次 真的不想也没有只看到余文乐的帅这 才是电影的力量吧

1小时前
  • 月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