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

剧情片大陆2005

主演:宫哲,金雅琴,张淑芳,孙捷,罗忠学,强爽,刘正亮

导演:马俪文

 剧照

我们俩 剧照 NO.1我们俩 剧照 NO.2我们俩 剧照 NO.3我们俩 剧照 NO.4我们俩 剧照 NO.5我们俩 剧照 NO.6我们俩 剧照 NO.13我们俩 剧照 NO.14我们俩 剧照 NO.15我们俩 剧照 NO.16我们俩 剧照 NO.17我们俩 剧照 NO.18我们俩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4-05-23 04:35

详细剧情

  冬天,在某个四合院孤孤单单生活的老太(金雅琴)迎来一个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宫哲)。女孩想租老太离学校很近的房子,但嫌老太要价太高,老太一脸爱住不住的表情坚决不降价,女孩无奈租了下来,两人开始磕磕绊绊争吵不休的主客生活。无论是安装电话、缴纳电话费,还是点电炉、借用电冰箱,女孩都觉得老太在处处算计她,心里十分委屈,老太看她,也是一百个不顺眼。  但日久生情,两人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日子溜过春天、夏天,老太眼见女孩生活尤其恋爱中的喜怒哀乐,她晚年的孤独因为有女孩的陪伴冲淡了不少。秋天来临,女孩找到更好的住处,要离开老太,老太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

 长篇影评

 1 ) 人间最贵是真情

    在前些年的国产电影中,《我们俩》是一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这部电影没有迭宕起伏的情节设定,没有宏篇巨制的场面铺陈,没有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主要以一个北京四合院为场景,讲述了一个花季少女和一个年迈老人从冬到秋短暂相处的情感故事。
  这是一部描述年轻人和年老的人不同内心世界的电影,是一部讲述青春与衰老的电影,是一部记录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电影!
    故事开始在冬天,女孩要租住老人的房子,因而走进了老人的生活,并与老人因琐事而不断产生磨擦。开始的时候,老人对女孩是苛刻的,她用挑剔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年轻人,两个人的交流充满了不合谐,女孩也曾因老人的不近人情而委屈、气愤和无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老一少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老人对女孩变得关心、认可,甚至依赖,女孩对老人,也由疏远、抵触,渐渐变为适应、接近,她开始帮助老人洗头,为老人摄像,记录她一天的生活,设法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她甚至依照自己的喜好,为老人在斑驳的墻壁上贴满了明星照,尽管因为老人的不适应而最终还是被拿下来。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为老人单调灰暗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而老人不断加深的情感投入也在女孩的生活中増添了温情。
  度过了冬天,送走了春夏,秋天来了,女孩搬到了别处,也同时带走了老人的情感寄托。。。。。。。
   影片临近结尾,老人因孙子结婚而搬离了居住几十年的老屋。女孩到老人的另外住处去看望她时,病得已经无法说话的老人,用一双苍老的手紧紧地抓住她,似乎想说出万语千言!
  金雅琴饰演的片中老人,性格鲜明,形神兼备。她同女孩的对话,流露出她作为老年人老小孩的一面,她还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出了一个年迈老人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位可敬的老艺术家在年迈的时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北京四合院生活过的令人心疼的内心孤单、渴望关心的老人形象。
  宫哲饰演的外地来京求学女大学生小马,有着干净的外形和简单直接的性格特征,她具有青年人特有的青春活力和不服输的劲头,还有难能可贵的对老年人的爱心。
  年轻的女导演马俪文,用女性细腻的视角去描绘生活、揭示人性、展示真情。她的表现手法很安静,镜头却很有张力,无论是人物的特写,还是季节变换的交代,很多时候,都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生活在人海,很多人只是一面之缘,便擦肩而过,而有的人,却会在你的生活中有或长或短地停留,在你的生活留下印迹,使你投入了情感,成为对你的生命产生过影响的人!影片中的女孩和老人彼此就是这样的人!她们各有各的生活道路、各有各的情感需求、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但是,她们有一点是非常相同的,那就是都有重感情的一面,都在不知不觉间,把彼此当作了亲人!
  生命就是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步入老年,人进入老年后,身体要逐步衰老,但是老年人仍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仍有精神上的需求,仍然希望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渴望自己能够对他人产生影响和为他人所关心!
  人间最贵是真情!真情是人生的亮色,是生命的寄托!这是曾获得国际大奖的《我们俩》这部影片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原因!

 2 ) 关爱身边的老人,他们想要的是陪伴……

《我们俩》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制作发行的一部剧情片,由马俪文执导,宫哲、金雅琴、罗忠学等联合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位在四合院里生活的孤单老人,因为将房子出租给来北京上学的女孩,这一老一小之间发生了一段动人的故事,该片于2005年10月在东京电影节上展映,2006年3月3日在中国上映。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四合院里奶奶和女孩的那份没有血缘关系但比亲人还亲的感情所感动。
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宫哲),租下了一个人孤单生活的老太(金雅琴)的房子。女孩觉得老太处处算计她,老太看女孩也不顺眼。一开始相互没有好感的两个人在磕磕绊绊争吵不休的主客生活,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
老太晚年的孤独因为有女孩的陪伴冲淡了不少,只是终有一天女孩要离开,老太爷会老去。在老太去世前,女孩子去看过老太太,老太太只能抓住女孩的手,不能说话的她眼睛里全是话。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孤独的灵魂是需要真挚的情感来抚慰的,而这种情感往往又是最稀少的。
关爱身边的老人,他们想要的是陪伴……

 3 ) 因为简单所以感动——《我们俩》

周二,电影半价,花十块钱,闲人来支持国产文艺片——《我们俩》。
尽管售票处的滚动字幕不停地告诉大家这是一部东京电影节获奖作品,但还是老样子,放映厅里空荡荡的。每次去看这种国产小成本的电影,现场都是这样,看电影的人比演员还少,幸好这次电影主要人物只有老太太和小马两个,而我们有三个人在看,真是无语---||||||||。和大片争播放大厅、争票房,国产文艺片是没市场的,这是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普通院线不愿引进也是可以理解的,商人嘛,总是重利的。还是希望中国早日有自己的文艺院线,或者等我有钱了,开条文艺院线出来,天天给大伙儿播这些真正能触及人性的东西。
言归正传,电影从一片风雪中开始,一个女生奋力地踩着一辆男式脚踏车,孤独地穿行在北京的老胡同里,有点像《沙罗双树》的开头,不过没有完全使用长镜头。她的脸冻地通红,穿件军大衣,在一扇破旧的大门前停了下来,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电影内容没有特别复杂的人物关系,一个老太太和她的女学生房客,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波折,都是发生在你家隔壁的琐碎小事:房客偷了房东的电啊、房东不让房客用电话啊、房东威胁房客要把房子租给其他人啊……。但是,永远不要忘了那句话“三个女人一台戏”,才执导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的马俪文去年凭借《我们俩》击败了陆川,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当名单宣布的时候,我看到马俪文的脸上写满了惊讶,是啊,得到金鸡奖评委的认可的确是一个奇迹,但事实上,更让导演惊讶的还是在这个三八节的档期,电影竟然在全国的163家电影院上映了,所以请相信女人的奇迹!
又扯远了,再扯回到电影上来,老太太和小马其实特别像,都是特别固执的人,两个人总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放松,所以开始的时候,她们之间矛盾不断,房租、电话费、电费、供暖……老太太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也没有子女,收养了一个女儿,有个外孙,都只是偶尔来看望她,平时只有个看上去比她年纪还要大的保姆照顾她。老人就这样孤孤单单地住在这个破旧的四合院里,直到小马的出现,打破了她常规的生活,一方面老人希望有人和她说话,喜欢热闹,另一方面,老人又是固执的,她不希望别人打乱了她的生活。老太太就这样矛盾地和自己的小房客对峙着。小马是个大学生,而且显然是学文艺的,她的身上本来就没有束缚,规则尽可打破,老太太守了一辈子的规则在她看来也是可以打破的。同时,她也是固执的,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要做到底,就这样两个年纪差了60多岁得人,整天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吵来吵去,谁也不愿意退让一步,打破四合院往日的死寂。
渐渐地,天气热起来了,老太太和小马之间的感情也开始像天气一样升温了,老太太终于第一次走进了小马的房间。之后还是那些琐事,小马给老太太修房顶、帮她改变屋子的陈设、给她的墙上贴美女画像、帮她拍摄关于一天的短篇……老太太甚至想撮合自己的外孙和小马(^o^老太太实在太可爱了)。女导演的电影总是会有些精巧的细节,我看到小马的身上总是跃动着一些红色,红色的毛衣、红色的车钥匙挂件、红色的海报,还有就是她的屋子地面墙面完全都是红色的,甚至她还会穿着红色的戏服回家;而老太太的身上就只有一些沉闷的色彩,灰白的墙面、灰白的床单、灰白的沙发、灰白的衣服……小马是活跃的,她从来都是用跑的,时间对她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老太太的行动都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一天的生活就是等着吃、等着睡,时间对她来说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夏去秋来,小马和男友找到了新房子,决定不再租老太太的房子。老太太的院子又回复了死寂,没人和她说话,她舍不得小马,这个给她添了很多麻烦的小孩,是小马在她晚年最孤单的时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色彩。老太太很快就病倒了,说不出话,但她什么都知道,小马回来看她的时候,她拉着她的手,不愿小马离开。外孙结婚以后,老人把房子让了出来,自己搬到了山上去住,小马去看过她一次,但很快就成了最后一次。故事就这样简单地在小马悲伤地蹲在街边结束了。
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是我的眼圈红红的,这就是最真实的人间感情,她不需要华丽的画面、高超的电脑特技、全明星阵容,却能够温暖你的内心,这才是电影的本真,不要让那些附加的东西模糊了我们的双眼。还有就是,走出影院的时候,给家里的老人打个电话,他们其实很需要你!

 4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件特别奇妙的事。有时候看上去好像争端不断,棱角激烈碰撞,撞着撞着倒擦出爱的火花,激情四射起来;有时候平稳妥当,用个时髦的词叫“岁月静好”,可一转眼便心如死灰、人去楼空的例子也有的是。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什么公理定律可严格依循,看再多的星座血型、周易八卦,也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这种或那种的特例,把生活调剂的起伏跌宕,甚至多彩多姿。

马俪文编导的电影《我们俩》就是个讲述人与人之间奇妙关系的故事。

在北京求学的外地学生小马刚搬入孤寡老太太四合院中搭建的小平房时,人艺老演员金雅琴饰演的这位“骑过马、扛过枪、抽过大烟”的精明老太太看上去可真像个动画片里的邪恶老巫婆。扮演小马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图片摄影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宫哲,一双眼睛清澈得像两汪甘冽的泉水,那股毫无表演经历的笨拙与质朴使小马这个人物与见多识广的“老巫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处处打压,一个斗志斗勇,甭管是精还是傻,总之各有各的算计,各有各的心眼儿,你来我往斗得热闹极了,观众看得也不亦乐乎。

我非常喜欢电影对这两个人物不加解释的片段展示手法。小马究竟是在哪上学,学什么?故事没交代;但我们看到她风风火火地跑进跑出,她拍摄老太太生活的一天交学校作业,她穿着京剧花旦插满彩旗的行头骑着自行车回家。小马话也不多,但她上房掏鸟蛋,调皮地非要给老太太屋子“装修”,贴了一整墙花花绿绿的美女海报。我对她的生活细节和性格特色只能猜测,只能把这些非常有限的碎片拼凑起来,尝试着了解这个人物的内心;可这份好奇的心思一活动,就难免不会喜欢上她,记挂着她,希望她在这个小四合院里的简单生活继续行进下去,希望这个小世界的大门永远开启。

关系另一头的“老巫婆”也是碎片式的:她的领养女儿为什么很少来看她?她跟邻居老太太的关系为什么那么亲密?她的孙子和贵州姑娘又是怎样一段故事?最令人好奇的当然还是她与小马的关系:这个最开始对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的精明老太太怎么就能容忍后来小马在她屋子里“招摇过市”呢?小马到底做了什么,竟让老太太拉着她的手,久久不舍得松开?

也许,小马像老太太年轻时的自己?有点鲁莽,有点委屈,但更多的是青春的无所畏惧,是欢欣地发出光来的年轻岁月。不管时代怎么变迁,这青春的光也总能穿透四季,照亮人生里所有的阴暗角落,让回忆升温,给日子取暖。

或者,小马填补了老太太空旷小院里一直缺乏的家庭关系?陌生人之间永远是客气而隔阂的,但小马会跟她理论、吵架,会用笑容撒娇,会把平淡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对老太太来说,也许小马的存在早已超越了1+1=2,她代表了一种家庭关系的可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亲情的弥补。

但也许,老太太只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倔脾气,她面对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披挂全身甲胄,先拒人于千里之外;而小马的稚嫩、莽撞跟清澈恰好成为了打开这本硬皮书的钥匙。也许老太太自己都会意外,都不知道在已经接近生命尽头的时刻,心里依然还保有那么柔软而脆弱的一面,有滚烫的情意,有难舍的眷恋。

这个简单的“我们俩”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支线,却有着很多种解释的可能,很多可猜想的空白。电影十分朴素,既没有花哨磅礴的摄影,也没有机智尖锐的对话。小小的青砖四合院古朴得简陋,唯一的点滴曲折都在人物的心底,展示出来的仅是碎片。可就是这一点点的吉光片羽,却让她们俩如同两本书,从一本读到另一本,从一页翻到下一页,暖、疼,说不清地流着眼泪。

也许,有些电影与观众的关系,也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奇妙。只要安静地坐到屏幕前,他们的心便会像书页一样在人眼前慢慢摊开,让我们看到他们,也看到他们世界中折射的我们自己。

 5 ) 领悟四季冷暖 回味人间挚爱

虽然好莱坞豪华巨制的商业电影如火如荼,赚足了地球人的眼球和钞票,但是我们依然要冷静地承认,电影能够打动人心感动世界的部分从来都不是技术,而是通过影像媒介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浩如烟海的电影世界里,华语电影一直是十分特别的存在,虽然它具备的商业气息并不成熟,娱乐技巧也不高超,但是始终能够凭借一种独有的文化质感和赤子情怀,让我们获得欣慰与感动! 抛开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外衣,生活的本质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堆砌和反复,之所以这些影片能够打动我们,就是因为故事情节与人物情感都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生活。《我们俩》这一类型的小投资电影,在故事和情感上都有返璞归真的功力,不浮华也不矫情,于平淡拙朴中凸显了人类情感的纯真和良知!
《我们俩》讲述的是一个女大学生与一个高龄老人,在一个僻静幽深的四合院里共处的故事。老太太脾气暴躁,古怪,冷漠,不近情理;女大学生热情开朗,活跃;老太太讲究秩序和规则,女大学生喜欢变化和创新;最初的相遇犹如火星撞地球,冲突愈演愈烈。这是一部讲述两代人交流碰撞与和解的温情电影,它揭示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存在的诸多矛盾,提醒了我们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庞大与生活状态的边缘冷清已经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醒了睡,睡醒了,吃饱了歇会再睡”的生活细节,是金奶奶的今天,也将是我们的明天! 影片有四个章节,也是四个转折。“冬”展示了老人与女学生小马的陌生、冷漠、相互排斥的关系。 春节,两个人因为电话费发生误会,大吵了一架,当老人知道自己误会了少女的时候,心里生出了内疚,情感的触须开始变得柔软;“春”叙述了老太太与女学生小马相互了解的过程,是他们情感成长的阶段。从邻居那里得知老太太的身世以后,少女内心生出了许多敬佩和怜爱,随后小马为完成作业拍摄了一个小故事,她选择拍摄的短片是“老太太的一天。“夏”草木丰盈的季节,老人与少女的感情已经发展成相互依赖相互关怀。点点滴滴的细节,温暖舒心。“秋”,肃杀而寂寥的时节,少女搬出四合院与男友同住,临走时,老人颤抖拉住女孩儿的手,说了一句揪心的话:“真搬走了,真搬空了,真搬空了,就这么搬空了?”到这里,老人与少女之间的感情亲密程度,已经达到了血浓于水的地步。老人再次恢复了旧日的生活,无人陪伴,寂寞冷清,老人病倒的时候,心里想的嘴上念的,不是女儿和外孙,而是一起生活了不到一年的小马。当小马接到老人死讯的电话时,影片作出的无声处理堪称妙绝,大街上人来人往,小马寂静无声地蹲在天桥上不知所措。当小马再次重返老院子,推开门,只看见窗上大红的“喜”字,物是人非,宣告了一个结束,也预示了一个开始!

 6 ) 拼湊出的親情

看了電影《我們兩》,有一點點感動,但感覺更多的是生硬的拼湊。要表述一老一小從陌生到“親情”,如果故事真實,確實能展現很多人性溫暖柔軟的地方,會非常感人。但是導演兼編劇不是有感而發,而是帶著這樣一個目的或者說任務生生地拼湊出一段感情的發展。下面我這樣一個吹毛求疵的觀眾就挑挑毛病:
1. 故事一開始,小馬在大雪中騎著自行車穿行於胡同中。在這樣糟糕的天氣裏騎車外出,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當事人有什麽急事;二是大雪突然從天而降。而電影中小馬竟然是在挨家找房子租。
2. 租房子本身讓人懷疑。中國的大學都是提供宿舍的。即使我們設想因為某種特殊原因,小馬不得不在校外找房子,老太太開出的租金也很不靠譜。根據我的生活經驗,在電影表現的那個時代(用傳呼機),一間可能還不到十平方米的破爛門房,月租金200塊,那只能說明老太太想錢想瘋了。電影給小馬設定的身份是窮大學生,200塊錢夠那個時代的窮大學生生活一個月了。更何況關在一個監房一樣的小房間裏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3. 行蹤神秘的小狗。小馬和老太太第一次激烈衝突後在門外看到一隻小狗,爲了表現她的善良,導演讓她帶上狗去找房子。後來在她的小屋、院子裏都不見狗的蹤影,下大雨回家那一段之後,小狗又被裹著放到了老太太的門口。老太太逗小狗,對牠說話,不久狗又不知所終。
4. 角色的性格詭異。小馬身上兼有善良(人物的基本要求)、倔強(不然怎麼有戲劇衝突)、異想天開(爲了生造出掏鳥蛋、佈置老太房間等劇情)。老太太在小馬給她拍電影的時候說悶的時候就希望來收水電費的、賣東西的或者有人走錯門,可以說說話。後來又和小狗說“爲什麽我喜歡你,因為你不會說話,安靜。”
5. 老太太的孫子在老太太不知情的情況下打了一個三百多塊錢的長途電話。爲了自圓其說,最後安排他娶了一個貴州的姑娘。
6. 小馬佈置房間時用的那些海報,如果說不是特意買的,而是用舊的,是可以解釋海報和電影時代上的不一致。但是小馬的目的是祛除房間的壓抑氣氛,貼上這些毫無美感的海報之後,壓抑一掃而盡,取而代之的是古怪醜陋。住了那麼久,再加上第一次佈置房間,小馬都沒有發現簾布後面掛有一張畫,直到第二次佈置時看到并想要,但是直到電影結束我也沒看清楚那張畫上有什麽。
7. 窮大學生小馬和男朋友估計是中了彩票,迅速搬到有兩個房間的新房子裏。傳呼機換成手機。老太太想見她時直接打的過來。
8. 直到最後老太太才同意小馬用廚房,其實之前他們的關係已經不錯了。
9. 還有一些時間細節上的問題。小馬給老太太拍一天的生活,老太太烤完饅頭片,被拉到外面曬太陽時說自己剛剛曬過了,吃過午飯要睡覺了。這一串事件無論如何都安排不出一個合理的順序了。
除了以上的不完全列表,有些劇情還是編得不錯,比如老太太的背景、小馬帶著不同的裝束和表情回家、給老太太拍電影,如果通篇如此,一定會自始至終令觀眾沉浸於電影中,不像我看的時候那樣時不時回到現實世界。但是要編出足夠的情節填滿一部表現瑣事細節的電影,讓人看不出是編的,的確太難了,所以才會出現上面列出的種種紕漏。

 短评

让我想起我的姥姥

7分钟前
  • A
  • 推荐

国产5星片

12分钟前
  • Xingxing ZHANG
  • 力荐

#资料馆留影#绝对的女人戏,金雅琴出神入化的演技让人动容,倔强丫头遇到毒舌老太太,这出戏就很接地气了。老北京胡同里的琐碎往事,也是马俪文的青春回忆。最打动人心也殊为可贵的是,房东与房客之间的情感羁绊(如今除了金钱利益还剩什么呢?),怎么看寡居老太太与女大学生之间都像是祖孙俩,虽然并无半点血缘关系。无论时代再变迁,无论社会再薄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永远最美。ps 窦唯为本片作的原声,缅怀金雅琴这些离我们而去的“老戏骨们”。

16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还是老人与小孩或年轻的冲撞,但这是现实时特别突出的一个情况,孤单与陪伴的话题,我们总是能说,但不会做。

19分钟前
  • 炫3D
  • 推荐

多好的本子,有观察、有良心、台词写得接地气,却拍成了学生作业水平,尤其末尾一段,简直看不下去。这么生人勿近、不好相与的老太太,算计、抠门、又事儿妈,被金雅琴演得入木入骨,那念词儿的功力,真是现在许多年轻演员比不了。小姑娘相比就别扭多了,除了跑,就是喘和喊。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少有的国产好片,后来才知道是根据马俪文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难怪能有如此强的代入感。影片没什么故事性,全是一些生活中的片段却极其感人。可令我最为费解的是那个内心如此细腻,感情如此真挚,拍出过《我们俩》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样佳作的马俪文最后为什么会迷失在商业片的道路上?

24分钟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力荐

[想看2008-12-17]其实早就听熟了窦唯的配乐,一直等到资料馆有了胶片才去看。老太太自然是神了,小姑娘从姓名看是有导演自身经历在里面的,只是可惜拧的缺少些层次。剧作上前头铺得慢了点,后面就着急了。当然豆瓣上此片高居top250真是不意外。

2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一个人的好天气?

29分钟前
  • 张大水
  • 推荐

下午接到奶奶的电话~口吃不清的喊我乳名~顿时泪如雨下~

34分钟前
  • 亂馬2/1
  • 力荐

我想念我的外婆。谨此悼念,愿她仍好。

38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女主很傲娇很清纯。话说10年前北京的房租也不应该那么便宜啊。2014.9.14成都

3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我宁愿花钱看这种所谓的低沉本电影,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是华语电影人文价值观的精华。8.5

4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我想外婆了

45分钟前
  • 兒子
  • 力荐

想外婆/奶奶了,有没有?! 2005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4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90分钟的电影 哭了40分钟。第一段是等年夜饭 老人家孤身一人 平常那么节俭这天却做了那么多菜 孤零零毫无指望地等到晚上11点 明明菜都凉了 和小马还是能吃得那么开心 因为缺的就是陪伴。第二段是老奶奶挂灯笼这 颤巍巍的拄着拐杖 知道自己怪错了人家 那种煎熬等待她原谅的心 真的折磨。还有是老奶奶说 每天就盼着收破烂的 收电费的来 她都90多了 要的就是可以和人说说话 想想小马来之前她该是多么孤独啊!最后小马搬走后我哭得眼睛都快看不清屏幕 了 我一定要对奶奶好一点 多陪陪她说话多带她吃好吃的看好玩的 不然我就枉为人了。

50分钟前
  • 黄悦_
  • 力荐

TMD我什么时候能住上四合院。

55分钟前
  • 大飞
  • 推荐

灵魂深处的琴弦被拨动了。

56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力荐

质朴真切,感人肺腑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

外婆,我想你了

1小时前
  • 力荐

少见

1小时前
  • 孟克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