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胶

喜剧片美国2007

主演:妮基·布朗斯凯,扎克·埃夫隆,约翰·特拉沃尔塔,米歇尔·菲佛,克里斯托弗·沃肯,詹姆斯·麦斯登,阿曼达·贝尼斯,奎恩·拉提法,布兰特妮·斯诺

导演:亚当·尚克曼

 剧照

发胶 剧照 NO.1发胶 剧照 NO.2发胶 剧照 NO.3发胶 剧照 NO.4发胶 剧照 NO.5发胶 剧照 NO.6发胶 剧照 NO.13发胶 剧照 NO.14发胶 剧照 NO.15发胶 剧照 NO.16发胶 剧照 NO.17发胶 剧照 NO.18发胶 剧照 NO.19发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2

详细剧情

  胖女孩特蕾西(尼科尔·布朗斯凯 Nicole Blonsky 饰)生长在60年代的一个普通美国家庭。她迷上了一个电视选秀的舞蹈节目,并梦想能站到舞台上发光发亮。然而特蕾西的母亲,自小因为肥胖而缺乏自信,常常担心肥胖是特蕾西的绊脚石。不料特蕾西在节目中的出色表现,令她的前途顿时开阔。甚至大家对她的喜欢,胜过了本来非常得宠的艾姆伯小姐(布兰特妮·斯诺 Brittany Snow 饰)。  欢喜之余,特蕾西却迎来了事业的急剧转折。一方面,艾姆伯为了保住地位,不惜用尽卑劣手段力挽狂澜,甚至不惜勾引特蕾西的父亲,使得其家庭不和。另一方面,当时社会严格实行种族隔离,特蕾西还陷入了一场种族斗争之中,危险的形势随时会把她的事业前途毁于一旦。

 长篇影评

 1 ) 生活就像妈妈在节食



naiveAPPLE

1977年和1978年,美国的两部电影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Saturday night fever, Grease。这样的偶像片一定有个迷人的主角或者特别俗套的故事。John Travolta的面孔算不上英俊小生,但是他当年的身材可是很棒的,舞技甚是了得,以至于后来他复出演绎Pulp Fiction时,怀旧的Quentin Tarantino在情节中特别设置了他和Uma Thurman共跳扭扭舞的场景。80年代后,他渐渐淡出。尽管不演电影,各种版税依然可以支付他昂贵的生活,其中包括参加各种机型的飞行课程和购买了3架私人飞机。今年的波音公司推出的庞然大物, 他是为数不多的尝试者之一。
以他男扮女装的噱头,足以吸引暑假的PG市场。加上几个青春靓丽的80后,Zac Efron, Brittany Snow, Elijah Kelley, 几个人到中年的戏精Michelle Pfeiffer, Queen Latifah,James Marsden,再搭上一个不符合潮流审美的女主角,这场戏开场就热热闹闹。也许是受到了去年 美国偶像参赛失利者Jennifer Hudson的启示:一个过于丰满的能歌善舞的女生能得到大众的首肯么?有了jennifer hudson3月份捧得奥斯卡最佳女配后,这个答案不言而喻。
Nikki Blonsky的身材的确从什么角度拍都不可能纤瘦,她矮小,但是起码得穿18码的尺寸,摄像机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她的这个“缺陷”。然而今年Jennifer从大获全胜--〉鄙夷了一把美国评委的眼光--〉超级模特Tyra Bank和名嘴Oprah Winnfery对丰满身材的捍卫,Nikki还是占了先机了。她甜美的笑容不失可爱,勇敢的性格令人激赏。这一切注定为又一个美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土壤。
加之,美女老将Michelle Pfeiffer,Chicago 的主演、胖乎乎的Queen Latifah都为影片增加了各个层次和年龄的观众。驱除种族歧视,要求众生平等更是电影里不可或缺的致命法宝,把美国平民梦想进一步美化。
男主角之一的James Marsden在notebook中有过很好的表现,这次的表演有点暗喻美国偶像的主持Ryan; 而出生于1987年的Zac Efron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把30年前John迷死人不偿命的功夫发扬光大。面庞很有古典气质的Zac还有点硬汉特质隐于其间,十分形似当年Goodfellas里面的 Ray Liotta.
发胶想要告诉你的就是: 美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只要有梦想,就一定有舞台。
生活是甜蜜的,但是也有点小小磨人的苦恼--就像妈妈在节食。从今年夏天开始,阿甘的名言“生活就像巧克力”要让位给Nikki的“生活就像妈妈在节食”了!

 2 ) John Travolta真是潜力无限的人啊!

这个电影十分的有意思,我好象特别钟情与这种百老汇歌舞改编的歌舞电影,音乐,造型,服装,用色,都十分的有舞台特色。

歌曲十分经典和好听,虽然以前没有听过,但是一听就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很多动人的旋律,那时候的制作人肯定费了更多的心机了。

 John Travolta的造型非常颠覆啊,就是为了看一下他的肥婆造型,也应该看下这台剧,里面的表演很到位,就算脸上身上全是装的假肉,但是还是用表情和身体表达出了人物。舞蹈还是很厉害的, John Travolta全身假肥肉跳的也那么好,真服了。


我喜欢的有那个“go mom go go go"
"without love“什么什么的那个,还有“new girl in town”两种版本,很有意思。

导演的编排还是很流畅,叙述起来让人很不费劲就能理解,舞台剧就是这样。

故事也很好懂,肥胖歧视,种族歧视,这些都很容易懂。

服装设计也很漂亮,把那时候的经典造型和现在的流行联系起来了。

尤其是头发。

很喜欢这个电影。

 3 ) John Travolta这个男人

    一直以来对John Travolta这个男人都没什么感觉,只是认为他的长相演坏蛋胜过演硬汉。看Hairspray之前什么评论也没看,甚至连演员表也没研究,听说是口碑不错的歌舞片就下了,女主的妈妈一出现我就觉得长得很像某人,一查发现果然是John Travolta,然后眼光就不能从他身上移开了。
    试想想,一个坏蛋型硬汉穿上75磅的肥婆戏服载歌载舞兼具吃醋发嗲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最过分的是居然一点冲突感都没有。。。这个男人的演技在这一部电影中达到了如火纯清。。。太强悍了。。。
    最后问一个问题,如果要颁奖的话,John Travolta算是女配还是男配。。。

 4 ) This is America

  20首歌贯穿出一部电影,四个大牌游刃有余的表演像是在拍MTV,复出的米歇尔-索菲隐约的皱纹都在阐释着什么叫性感,布景更是搭了近几年复古的顺风车,花衬衫,猫王头,镶满亮片的晚装,没大脑的公主裙,60年代的美国,所谓时尚家取之不尽的宝藏。歌舞片因为重视观赏性,所以不免要淡化情节的真实性,本片涉及到的一些敏感话题比如“肥胖”和“种族”的真实性也就得到了缓解。本来嘛,看的是热闹,揪出老百姓一肚子酸水,何必呢。比如游行的那一场,相比之下,更像是一本回忆录,一大队人举着牌子穿过小镇的街道,讲述着"there's a road,we must travel.there's a promise,we must make.but the riches will be plenty,but it's worth the risk ,and chances we take."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影片这在里一度运用的叠加的手法,增强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每个观众都会感慨,但不会觉得沉痛。加上音乐本身就很好听,所以放下耳朵,where I've been
  07年的这部《发胶》热热闹闹的给低迷了好几年的歌舞片市场定了个卖座的发型,同样是“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却还在不尴不尬的探索自己的唱腔。之前在三联看到过说西方思想是减法,中国思想是加法的话。西方的歌舞剧把复杂的话题简单化,中国现在有些新出的戏,还是讲求一个“圆”字,想要包罗的东西太多,又争取面面俱到,到头来弄成了不痛不痒的四不像,还美名其约是创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戏曲应该改进一下故事情节中进度上的弊端,北京京剧院的小剧场新作《马前泼水》叙事上就采用的倒叙,插叙的手法给人感觉耳目一新.

 5 ) 4年前写的关于同名音乐剧的介绍

百老汇新宠--《发胶》(Hairspray) 2003年09月 音像世界

  《猫》在上海上演的时候,它似乎就是音乐剧的代名词,大街小巷报纸荧屏几乎全为这只21岁的“老猫”而狂热。人们不知道也并不关心那个已经和《猫》说过再见的世界音乐剧中心——美国百老汇到底在发生着什么,而此刻,那里恰恰正在为另一部全新的音乐剧而疯狂,这就是《发胶》(Hairspray)。

 
  八座奖杯把剧组乐晕了

  内地最早有消息报道这部音乐剧是在今年6月9日。因为6月8日,《发胶》“疯狂地掠夺”走美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托尼奖”中的8座奖座,其中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剧作、最佳作曲、最佳服装、最佳特色演员和最佳音乐剧导演,成为第57届托尼奖的最大赢家。翻看《发胶》在今年上半年的成绩,这部2002年8月15日在百老汇内尔西蒙剧院(NEIL SIMON THEATER)正式上演的新剧,几乎抢占了2002年度美国戏剧界的所有奖项--戏剧桌奖、戏剧联盟奖、纽约戏剧评论界奖以及葛莱美最佳音乐剧奖。

  《发胶》的主角是1962年美国巴尔迪摩城一位留着卷发的胖姑娘翠茜-特布兰德(Tracy Turnblad),她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喜欢跳舞唱歌,并一心想参加当地著名的舞蹈电视节目“考利考林斯秀”。终于有一天她成功地成为竞争该节目组织的“发胶小姐大赛”桂冠的候选人,成为当地名人,由此引发了和周围人们的一系列故事。

  作为一部怀旧色彩浓重的新编音乐剧,它受到美国音乐剧界的一致赞誉和追捧,并被寄希望为振兴美国音乐剧低迷市场的力作。甚至,在2月7日美国股市纳斯达克的当日开市仪式也特意邀请该剧中的三位女主演来主持。据悉,目前该剧的票房相当出色,已经收回了1050万美元的投资,9月起将开始陆续到美国各大城市进行巡演。

  一个另类导演惹的“火”

  与以往音乐剧《贝隆夫人》、《芝加哥》等成功地改编为电影不同,《发胶》却是由1988年的一部同名电影改编而来。当时这部由新线电影公司出品的独立制片影片并没有造成特别的影响。该片的导演是另类导演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约翰生于中上阶层的天主教家庭,在巴尔迪摩长大,童年时代对车祸和谋杀案的兴趣带给他不同寻常的个性。作为美国70-80年代著名的独立制片导演,他的影片大多游走于主流之外,1972年拍摄的《粉红弗拉明戈》是他的代表作。他常常喜欢在片中设置肥胖女人和性别反串的角色,《发胶》中也有同样的现象。这部1988年上映的影片,在约翰导演的十多部影片中,是最接近主流风格的一部,由约翰改编自马克-奥多内尔(Mark O'Donnell)和托马斯-梅汉(Thomas Meehan)的原作,剧中使用大量的音乐。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发胶》才得以在14年后重新在音乐剧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荣耀。

  音乐剧《发胶》的创作团体相当豪华。作曲由马克-西曼(Marc Shaiman)完成,他是集作曲、词作、编剧、导演和制作于一身的音乐人。马克曾为50多部电影配乐,并5次获得奥斯卡电影奖提名,分别是《大婆俱乐部》、《西雅图夜未眠》、《美国总统》、《心灵点滴》和广受争议的动画片《南方公园》。他入行时,是担任歌手贝蒂-米德勒(Bette Midler)的声乐编排,逐渐成为她的音乐剧导演和制作合伙人,为她带来了葛莱美获奖作品“迎风展翅”(Wind Beneath My Wings)和“来自远方”(From A Distance.)。音乐剧导演杰克-奥布莱恩则曾获得过5次托尼奖提名,今年终于以该剧获得最佳导演奖,他在2001年执导的由英国电影《光猪六壮士》改编的同名音乐剧也是百老汇近年的成功新作之一。舞蹈设计、置境设计也都是由多位托尼奖得主担纲。

  两个真女人和一个假女人

  《发胶》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横扫百老汇,一举成为音乐剧新贵。这直接与该剧阵容中的三个“女人”有关。玛戈-莱昂(Margo Lion)是《发胶》的制作人之一,她从事音乐剧制作已经25年,在她有喜有忧的制作人生涯中,2001年她成功地制作了受到极高评价的音乐剧《制片人》。按她的话讲,完成了《制片人》使她了却了制作一部戏剧杰作的愿望,接下来所要的就是创造一部全新的卖座音乐剧。玛戈对艺术的狂热,甚至可以使她甘愿抵押自己房产来获得贷款排演音乐剧,2001年的春天她的这种狂热终于又找到了新的表达。当她第一次在纽约剧院工场见到业余排练的《发胶》时,简直抑制不住兴奋。“我想它一定会象《租》(1996年获托尼奖4项奖)那样受欢迎,因为它是约翰-沃特斯的作品,我想保留它的原味,这不是一部只为纽约剧院工场准备的戏。”

  玛丽莎-杰里克-维诺克(Marissa Jaret Winokur)是该剧的女主角,出演剧中留着一头大卷发的胖姑娘翠茜。她曾经出演过不少热门影片,其中有《美国丽人》、《恐怖电影》、《一吻定江山》等,她还担任过众多知名电视节目的客座嘉宾。她在《Dharma and Greg》和《Moesha.》中出演过连续角色。她的首部百老汇作品是重新上演的经典剧目《油脂》(Grease),近期她还参加了在加州重新上演的70年代著名摇滚音乐剧《长发》。玛丽莎的演出得到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她将一个善良豁达、古道热肠可爱的胖姑娘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她模仿小孩子嗓音演唱的曲目诙谐幽默又不过度夸张,在女演员中一枝独秀。

  而该剧的另一大看点,还在于由真男人扮演的“假女人”角色--翠茜母亲埃德娜(Edna)。托尼奖获得者、作家、男演员哈维-菲里斯坦(Harvey Fierstein)出演这个角色,哈维曾创作了著名剧目《感伤歌曲三部曲》(Torch Song Trilogy)。他曾出演过《独立日》、《白色谎言》、《百老汇上空的子弹》以及由他自己作品改编的《感伤歌曲三部曲》等影片。他还客串过许多电视剧,如《埃伦》、《辛普森一家》、《迈阿密罪恶》,以及使他获得艾美奖提名的《干杯》。他因热门剧目《La Cage aux Folles》的剧本创作而获得托尼奖。在《发胶》一剧中,他每天要背着重达25磅的假身躯,花4个多小时化妆,每周在舞台上扮演8次那个肥胖臃肿又注重打扮的明星妈妈。哈维之所以同意反串扮演埃德娜,也因为这并非是走龙套的配角。约翰沃特斯作品中的反串角色,向来有很大的表现空间。他以沙哑嗓音演绎的多场唱段,都是剧中相当重要的戏份表演。

  《发胶》的音乐以流行爵士歌曲为主,风格大多为传统流行乐和流行摇滚,是那种热闹有余老少皆宜的音乐。光鲜艳丽的服装、场面庞大的舞蹈以及怀旧气息浓郁的音乐,都极力营造上世纪60年代的流行氛围,以吸引目前的美国中年以上观众。这也是百老汇戏剧界极力拯救音乐剧市场低迷的举措之一。在“为妈妈们保留戏剧”的口号声中,《发胶》的脱颖而出给市场注入一剂活力。据悉,9月9日起该剧将在巴尔迪摩上演,并将启用全新演出阵容,将由18岁上下的新人出演剧中年轻角色。该剧投资方之一的新线电影公司也相当有兴趣在音乐剧上演一段时间后,将该剧重新拍摄成电影。该剧海外巡演的事宜也已经运作,英国和日本都将是剧组首先考虑出访的国家。希望早日能在上海大剧院见到这部百老汇新作,而不是总拣别人的“旧货”当宝贝。
 
 

 6 ) 為黑人說話 配合美國社會現實


2007年9月20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個小鎮Jena(耶拿),有二萬名示威者遊行示威,抗議種族歧視。差不多同時候在紐約和華盛頓,亦分別有數百民眾響應耶拿的這次反歧視運動。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黑人大規模示威遊行景象,原來在今天亦會重現。美國歌舞電影《Dreamgirls》(夢幻女郎)(2006)和《Hairspray》(戀愛大爆髮)(2007)照顧黑人觀點、為黑人說話,原來很配合美國社會現實環境。

大概26年前,我在美國看過《Dreamgirls》的舞台演出,當年的製作以豪華歌舞為賣點,那裡會提到黑人被白人剝削的情形。想不到2006年的電影版,竟然將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娛樂界,白人欺壓黑人的狀況化作劇情衝突場面。我看電影《Dreamgirls》的時候,已感覺美國電影改變了,之後,看電影《Hairspray》見劇中有黑人示威、抗議的場面,深深感覺這是承接今天美國歌舞電影緊貼社會形勢的潮流。

當然,一切歌舞作品內容都是輕飄飄的,就算是黑人大規模示威遊行場面,亦只是另一場歌舞而已。不過,有這樣一場示威遊行歌舞也是具備社會意義、增加劇情內容的份量。另一方面,大量年青黑人男女在本片裡有相當多演出機會,例如說,劇中有多場學生留堂戲,都讓那些黑人學生表現歌舞;不只如此,故事劇情還不時提到黑人有歌舞才華,值得電視台特別安排一個Negro Day(黑人歌舞日)出來。本片作者以如此心態拍戲,明顯是吸引新一批觀眾。

《Hairspray》是部以中學生為主角的歌舞劇,那是美國歌舞劇的強項,以前的名作可以數《油脂》,今天也有一部來勢洶洶的《High School Musical》。英國歌舞劇甚少有這類作品,所以美國中學生的精采歌舞,特別值得欣賞。果然,今回這部美國歌舞製作又一次凱旋,片中那位可愛肥妹Nikki Blonsky扮那個角色,活靈活現,簡直演得入木三分,相信她可以在歌舞作品中留名。光是看這位肥妹的歌舞演出和趣緻表情,便知道幕後人花了無數心血。片中的青春男演員是當今少女偶像Zac Efron,他演電視《High School Musical》走紅,今回他演電影亦稱職,比過去同類型的脂粉小生好。其他著名演員(Michelle Pfeiffer和Christopher Walken)亦稱職,只是John Travolta反串演肥媽,沒有甚麼歌舞演出,是遺憾,他的反串變成商業噱頭而不是演出效果的需要。

導演Adam Shankman是編舞出身,由舞蹈人來拍攝舞蹈戲,當然比較集中舞蹈本身,像電視鏡頭紀錄舞蹈演出而已,至於鏡頭和畫面結構、組織,則沒有突破性安排,只是平平穩穩而已。這部電影中的歌和舞沒有《Dreamgirls》的精采,但仍然好看和值得看。(完)

 短评

美国版芙蓉姐姐成功故事。联想起改革开放初期,全民梳大背头跳霹雳舞,忒雷了~

8分钟前
  • 小霞君have fun
  • 较差

还不错,歌舞片嘛够嗨就好,屈伏塔叔也真能豁得出去啊。

11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男二号居然留了一个枪哥的发型 o(*≧▽≦)ツ

13分钟前
  • 瑾朵朵
  • 还行

歌舞剧还是挺好的 歌很好听

15分钟前
  • 老卢R
  • 推荐

穿梭在60年代和现在的空间里的电影~

19分钟前
  • Hifivibini
  • 推荐

爱死你了!James Marsden!太Q了!John Travolta真是过足了饰演能唱能跳的中年家庭妇女的瘾了!

24分钟前
  • 叶飞Phoenix
  • 推荐

故事欢快,音乐动感,60年代的种族问题也刻画得很到位。反串的Travolta无敌抢镜,帅哥们居然都有一双透过外表看内心的眼睛。我很想对不装会死派们说,这特么才是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歌舞片好不好!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去年CCTV6放过的,没有看完全,胖妞跳舞

31分钟前
  • 笨锅
  • 还行

歌舞比重有点高,整部影片看起来像个综艺节目。肤色歧视的主题有点注水肉的意思。应该叫做,电影的主线不够统一。

33分钟前
  • 常乐
  • 还行

原来Travolta是在cos“世界上最污秽”的男女人Divine,可惜他就是看着有点太干净了,像份刚完成的巨无霸汉堡。影片洋溢着美国式的轻贱乐观与不屌,热闹不冷场的歌舞秀一波接一波,外加一小坨的反抗和恶趣味,以及迷人的复古味道。最受喜爱奖颁给拿下发胶小姐的黑人小姑娘。

36分钟前
  • 畸小山
  • 推荐

有点儿做作和刻意了我觉得……

38分钟前
  • roro520121
  • 还行

an exact musical+pure happiness+movie magic= wow! gotta watch the featurette Jimmy and Zac are sooooo cute during the rehearsal and the ch

39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囧のTravolta

43分钟前
  • Vincent
  • 还行

亚当叔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大长腿男纸,黑的白的都有,pure entertainment;屈伏塔大叔的反串绝了;最后舞群里看见twitch了,不过好小一脸啊。不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的人恐怕不能理解我们对这些歌舞的感情。

47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没看过第一版本,不过这个已经相当有趣~约翰屈伏塔真棒~!

5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对歌舞片一直不太感兴趣,外国的或是华语的,包括陈可辛那部<如果爱>.<发胶>让人感到轻松,尽管这份轻松带着稍许的不适!

53分钟前
  • 冷兵器的残泽
  • 推荐

热热闹闹轻轻松松的精彩

54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音乐非常好啊听,舞蹈也非常有年代味,而且我们会看到许多大牌从未展现过的魅力奥~约翰·特拉沃尔塔,米歇尔·菲弗,克里斯托弗·沃肯,詹姆斯·马斯登···全体惊喜呢

57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美伦美幻的歌舞场景和打了鸡血似的载歌载舞,充满活力引人入胜。烂番茄94%新鲜度,Yahoo!得分A-,“本世纪最好最娱乐的舞台剧改编作!”、“让人享受的电影周周有,但是能够点亮银幕的影片—像《发胶》—却是少之又少”……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六十年代的美国,一切不言自明

1小时前
  • 小小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